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
2019年证券从业《法律法规》要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
![2019年证券从业《法律法规》要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113499384254b35eefd345a.png)
2019年证券从业《法律法规》要点:证券公
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
(一)风险控制指标体系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体系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主要包括净资本、风险覆盖率(净资本÷各项风险资本准备之和,不得低于100%)、资本杠杆率(核心净资本÷表内外资产总额,不得低于8%)、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不得低于100%)、净稳定资金率(可用稳定资金÷所需稳定资金,不得低于100%)等。
证券公司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遵循审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计算各项风险控制指标。
证券公司应当根据自身资产负债状况和业务发展情况,建立动态的风险控制指标监控和资本补足机制,确保净资本等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在任一时点都符合规定标准。
(二)证券公司从事相关证券业务的净资本标准
(三)风险控制指标报告
证券公司应当至少每半年经主要负责人、首席风险官签署确认后,向公司全体董事报告一次公司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的具体情况和达标情况。
证券公司应当至少每半年经董事会签署确认,向公司全体股
东报告一次公司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的具体情况和达标情况,并至少获得主要股东的签收确认证明文件。
证券公司应当在每月结束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送月度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并表监管报表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并表监管报表](https://img.taocdn.com/s3/m/d92f1f0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e.png)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并表监管报表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复杂性增加,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并表监管报表变得越来越重要。
证券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其业务范围和风险暴露程度都在不断扩大,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指标并表监管报表成为了证券公司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一,风险控制指标是保证证券公司安全经营的重要手段。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的制定和监管报表的报送,是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经营情况的重要监管手段。
只有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指标并表监管报表制度,才能更好地发现、提醒和防范证券公司存在的风险,保护证券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权益。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的内容和要求在不断完善。
随着金融市场的风险不断变化和证券公司业务模式的不断创新,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的内容和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在当前的证券监管体系下,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指标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多个方面,而监管报表的报送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并表监管报表的编制和报送存在一些难点和挑战。
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和复杂性日益增加,风险控制指标并表监管报表的编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风险因素,而且要求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证券公司需要建立和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指标并表监管报表制度,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风险管理,确保证券公司安全经营和健康发展。
在我看来,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并表监管报表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证券公司应该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改进风险控制指标并表监管报表的编制和报送工作,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增强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推动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并表监管报表是证券监管部门全面了解证券公司风险情况和加强风险监管的重要手段。
证券公司应该重视风险控制指标并表监管报表的编制和报送工作,不断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保障证券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权益。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证券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张,风险控制指标并表监管报表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0f96f1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3.png)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近年来,证券市场的波动性日益增强,证券公司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风险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保护市场的稳定运行和投资者的利益,证券公司必须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指标管理体系。
本文将探讨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的管理方式。
一、风险控制指标管理的意义和目的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是证券公司管理风险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风险控制指标,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进行监控和管理。
其意义和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有效预警和监测风险:通过设定合理的风险控制指标,可以提前识别和监测市场变化、业务风险和系统风险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及时预警和风险控制。
2. 优化风险管理: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可以帮助证券公司识别和评估各类风险,同时还可以帮助公司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保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 提高经营效益:通过合理设置风险控制指标,证券公司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提高经营效益,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风险控制指标的分类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和管理需求,风险控制指标可以分为市场风险指标、信用风险指标和流动性风险指标等不同类别。
1. 市场风险指标:包括证券价格指标、市场波动指标等。
证券公司可以通过监控证券价格变动、市场波动情况等指标,及时判断市场风险的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和稳定运行。
2. 信用风险指标:包括违约风险指标、信用评级指标等。
证券公司可以通过监测客户信用评级、债券违约率等指标,及时评估和控制信用风险,保障市场的信用环境和公平交易。
3. 流动性风险指标:包括现金流指标、流动性比率指标等。
证券公司可以通过监测资金流动性、流动性比率等指标,及时判断流动性风险的变化,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策略,确保公司资金的正常运作和流动性的稳定。
三、风险控制指标管理的关键要素为了有效进行风险控制指标管理,证券公司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 设定合理的指标:公司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需求,结合行业标准和监管要求,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指标,保证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36dc83f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1.png)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主要包括:
(1)资产负债管理指标:主要包括证券公司净资产、股东权益、总
资产、净资本金额、净资本覆盖率等。
(2)交易风险指标:主要包括证券公司的持有资产价值波动、有效
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风险、投资风险、交易所风险以及市场风险等。
(3)估值风险指标:这主要是对持有资产和权益股份的估值,包括
估值偏差,价值变动率,价值变动比等。
(4)法律风险指标:主要是指证券公司的处罚情况,包括处罚次数、处罚金额以及处罚时间等。
(5)金融利率风险指标:证券公司可能会面临的利率变动、吸收存
款和金融衍生品的价格波动以及货币政策的变化等。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2016修正)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2016修正)](https://img.taocdn.com/s3/m/9c11a52803d8ce2f006623c7.png)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2016修正)【法规类别】证券公司与业务管理【发文字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25号【发布部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日期】2016.06.16【实施日期】2016.10.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2006年7月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85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根据2008年6月2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决定》、2016年6月1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加强证券公司风险监管,督促证券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防范风险,根据《证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证券公司应当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遵循审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计算净资本、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等各项风险控制指标,编制净资本计算表、风险资本准备计算表、表内外资产总额计算表、流动性覆盖率计算表、净稳定资金率计算表、风险控制指标计算表等监管报表(以下统称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
第三条中国证监会可以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审慎监管原则,对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进行动态调整;调整之前,应当公开征求行业意见,并为调整事项的实施作出过渡性安排。
对于未规定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的新产品、新业务,证券公司在投资该产品或者开展该业务前,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向中国证监会、公司注册地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以下简称派出机构)报告或者报批。
中国证监会根据证券公司新产品、新业务的特点和风险状况,在征求行业意见基础上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
第四条中国证监会可以按照分类监管原则,根据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内控水平和风险控制情况,对不同类别公司的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和计算要求,以及某项业务的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进行动态调整。
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控制指标
![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控制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8c3576c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9.png)
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控制指标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证券公司自营业务也逐渐成为其盈利的重要来源之一。
然而,自营业务所涉及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指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定义、风险类型、风险控制指标的设置及实施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帮助读者对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控制指标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定义1. 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指的是证券公司利用自有资金进行证券交易、资产管理和投资活动的业务。
其主要包括股票、债券、衍生品等金融工具的交易,以及资金投资、资产管理等活动。
二、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风险类型2. 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所涉及的风险类型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3. 市场风险是指证券公司在自营交易中由于市场波动导致投资损失的风险。
4. 信用风险是指证券公司在自营业务中与交易对手签订的合约无法履行而产生的损失。
5. 操作风险是指证券公司在自营业务中由于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导致的损失。
6. 流动性风险是指证券公司在自营业务中由于资金流动性不足而无法及时满足交易结算需求的风险。
三、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控制指标的设置7. 为有效控制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风险,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
8. 应建立市场风险控制指标,包括价值-at-风险(VaR)、成交量风险限额等,以衡量证券公司在自营交易中所面临的市场风险。
9. 应建立信用风险控制指标,包括对交易对手信用等级的要求、交易规模的限制等,以控制证券公司在自营交易中的信用风险。
10. 再次,应建立操作风险控制指标,包括设置操作流程、制定操作规范等,以防范证券公司在自营交易中的操作风险。
11. 应建立流动性风险控制指标,包括资金流动性需求的预测、资金管理的可行性分析等,以保障证券公司在自营交易中的流动性风险。
四、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控制指标的实施12. 在建立了风险控制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证券公司需要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风险控制指标的有效实施。
证券公司 合规风控管控问题
![证券公司 合规风控管控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ca879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f.png)
证券公司合规风控管控问题
证券公司的合规风控管控是保障公司稳健运营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风险控制指标体系:证券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包括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的监控。
同时,需要定期对各项风险控制指标进行评估和更新,以确保其能反映当前的市场环境和公司的业务状况。
2. 风险控制组织架构:证券公司需要建立完备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层级的风险管理职责和权限。
此外,公司还需要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的风险监控和管理工作,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 合规风险:合规风险是证券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公司需要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包括合规政策、合规流程、合规培训等方面。
同时,合规部门需要与业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各项业务在合规的前提下进行。
4. 内部控制: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公司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对业务流程、操作规范、内部审计等方面的管理。
同时,公司还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
5. 风险管理技术: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证券公司需要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公司还需要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总之,证券公司的合规风控管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公司从各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公司的稳健运营。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标准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345cd5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8.png)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标准证券公司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风险控制工作至关重要。
风险控制指标是评估证券公司风险状况的重要工具,合理的指标标准可以帮助证券公司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保障公司稳健经营。
本文将就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标准进行探讨。
首先,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指标应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多个方面。
市场风险是指证券公司在证券交易和投资活动中受到的市场行情波动风险,应当关注公司投资组合的市场价值波动情况,确保公司不因市场波动而出现较大损失。
信用风险是指证券公司在交易和结算过程中,因交易对手方违约而造成的损失,应当关注公司与客户、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操作风险是指证券公司在日常运营中受到的内部操作风险,应当关注公司内部流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防范操作风险引发的损失。
其次,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性是指指标标准应当符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能够准确反映公司的风险状况。
可操作性是指指标标准应当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为公司提供明确的风险控制目标和依据,指导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
例如,市场风险指标可以包括价值-at-风险(VaR)和条件风险,信用风险指标可以包括信用评级和违约概率,操作风险指标可以包括内部控制有效性和交易流程规范性等。
最后,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标准的建立应当注重动态性和灵活性。
动态性是指指标标准应当根据市场情况和公司经营状况进行动态调整,及时反映公司的风险状况。
灵活性是指指标标准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避免盲目套用标准导致风险控制不当。
例如,证券公司可以根据不同的投资组合和交易对手方制定不同的风险控制指标标准,灵活应对不同的风险情况。
综上所述,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标准的建立对于公司的稳健经营至关重要。
指标标准应当全面反映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多个方面,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灵活性。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dedd24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3.png)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1. 背景本文档旨在建立和规范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以确保公司业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风险控制是证券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管理和减少不利风险,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公司的利益和客户的权益。
2. 目标- 确定和评估公司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 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和步骤,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 建立风险监测和报告机制,确保风险状况的准确把握和及时反馈。
- 培训员工并建立风险意识,提高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
3. 管理制度3.1 风险定性和评估公司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对各类风险进行定性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市场风险:包括市场价格波动、流动性风险等。
- 信用风险:包括客户信用违约、交易对手违约等。
- 操作风险:包括人为失误、技术故障等。
- 法律风险:包括合规风险、法律纠纷风险等。
3.2 风险控制策略基于风险定性和评估结果,公司应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制定交易限额和持仓限额,防范市场风险。
- 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监控交易对手风险和清算风险。
- 加强操作流程的管理,提高操作风险控制水平。
- 遵循法律法规,确保合规经营。
3.3 风险监测和报告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测和报告机制,包括但不限于:- 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监测和报告工作。
-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状况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事件。
- 编制风险报告,向公司高层和监管部门进行定期报告。
3.4 员工培训和风险意识公司应加强员工培训和建立风险意识,提高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开展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风险管理能力。
- 定期组织风险意识教育活动,加强员工对风险的认识和预警能力。
- 设立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工作。
4. 实施和调整本管理制度应由公司高层审批并尽快实施,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地。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征求意见文档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征求意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b682494580216fc710afd9d.png)
2020《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征求意见文档Document Writing《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征求意见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近日,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公开征求意见,下面是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证监会就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日前,中国证监会就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以下简称《办法》及配套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xx年7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办法》,确立了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制度。
20xx年6月,对《办法》进行了修订。
近年来,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制度在督促证券公司加强风险管理、保障证券行业总体持续稳健运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随着证券公司组织架构、业务产品越来越多元,相关风险类型日趋复杂,现有风险控制指标制度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风险管理的需要。
有必要对《办法》进行修改完善,以提升风险控制指标的持续有效性,促进证券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此次《办法》修订,一方面在维持总体框架不变基础上,对不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具体规则进行调整;另一方面,结合行业发展的新形势,通过改进净资本、风险资本准备计算公式,完善杠杆率、流动性监管等指标,明确逆周期调节机制等,提升风控指标的完备性和有效性。
此次《办法》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改进净资本、风险资本准备计算公式,提升资本质量和风险计量的针对性。
将净资本区分为核心净资本和附属净资本,将金融资产的风险调整统一纳入风险资本准备计算,不再重复扣减净资本。
证券公司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证券公司风险监管核心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8cf9ebe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4.png)
证券公司风险监管核心指标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证券公司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承担着风险管理的重要责任。
为了保障市场的稳定运行和投资者的权益,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的风险监管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证券公司风险监管的核心指标。
一、净资本充足率净资本充足率是衡量证券公司自有资本与风险敞口之比的指标。
它是证券公司风险监管的核心指标之一。
净资本充足率的提高,意味着证券公司的资本实力更加雄厚,可以更好地应对风险。
监管部门要求证券公司保持一定的净资本充足率,以确保公司的稳定经营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流动性管理流动性管理是指证券公司合理配置和管理自身资金,确保资金的及时可用性。
证券公司经营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其对流动性的需求较大。
监管部门要求证券公司建立健全的流动性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和运用资金,防范因流动性风险导致的经营困难。
三、风险集中度风险集中度是指证券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所承担的风险程度。
监管部门要求证券公司控制风险集中度,避免过度集中的风险暴露。
证券公司需要通过分散投资、分散客户等方式来降低风险集中度,确保公司的稳定经营。
四、风险敞口管理风险敞口管理是指证券公司在投资、融资、业务拓展等方面所承担的风险。
监管部门要求证券公司建立完善的风险敞口管理制度,合理控制风险敞口水平,防范风险的传导和扩大。
五、业务质量业务质量是指证券公司在开展业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合规性、透明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特征。
监管部门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内部控制,确保业务质量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证券公司需要保持良好的业务质量,遵守法律法规,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六、风险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是指证券公司防范、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风险的能力。
监管部门要求证券公司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避免风险对公司经营的不利影响。
七、资本充足管理资本充足管理是指证券公司通过合理配置资本,确保公司资本充足,能够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监管部门要求证券公司建立资本充足管理制度,合理配置资本,提高公司的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与标准》.doc
![《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与标准》.doc](https://img.taocdn.com/s3/m/b056a89384254b35eefd349e.png)
按规定使用分类评价结果
5.03
营销人员管理制度健全,有效防止营销人员损害客户权益
5.04
客户投诉处理机制有效,能够稳妥处理各类上访、投诉、纠纷,防止群体性事件、恶程和服务环节,在防范和打击非法证券活动中积极发挥作用
6、信息披露
6.01
年度报告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能按规定及时报告和披露
3、动态风险监控
3.01
风控组织体系独立有效运作
3.02
风控指标动态监控系统及各项业务风险控制机制健全,能动态识别、度量、预警、报告及处理各类风险
3.03
压力测试及敏感性分析机制健全有效并能按要求报送分析测试报告
3.04
净资本补足机制和业务规模调整机制健全并能有效实施
4、信息系统安全
4.01
IT治理完善,信息系统管理机制独立有效
附件: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指标
序号
评价标准
1、资本充足
1.01
净资本绝对数指标符合规定标准
1.02
净资本相对数指标符合规定标准
1.03
各项业务风控指标符合规定标准
2、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
2.01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有效运作,公司股东资格及行为、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人员资质及任免变更符合监管要求
2.02
内部组织架构和业务管控制度健全有效
2.03
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科学合理并有效执行
2.04
合规管理组织体系和保障措施健全有效
2.05
合规管理制度有效执行,合规考核纳入员工绩效考核、合规文化建设融入经营管理全过程
2.06
合规总监切实履行职责,并按要求及时向证券监管部门报告违法违规行为或合规风险隐患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2020修正)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2020修正)](https://img.taocdn.com/s3/m/99089c99ff00bed5b8f31d52.png)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2006年7月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85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根据2008年6月2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决定》、2016年6月1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决定》、2020年3月2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证券期货规章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加强证券公司风险监管,督促证券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防范风险,根据《证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证券公司应当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遵循审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计算净资本、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等各项风险控制指标,编制净资本计算表、风险资本准备计算表、表内外资产总额计算表、流动性覆盖率计算表、净稳定资金率计算表、风险控制指标计算表等监管报表(以下统称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
第三条中国证监会可以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审慎监管原则,对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进行动态调整;调整之前,应当公开征求行业意见,并为调整事项的实施作出过渡性安排。
对于未规定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的新产品、新业务,证券公司在投资该产品或者开展该业务前,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向中国证监会、公司注册地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以下简称派出机构)报告或者报批。
中国证监会根据证券公司新产品、新业务的特点和风险状况,在征求行业意见基础上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
第四条中国证监会可以按照分类监管原则,根据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内控水平和风险控制情况,对不同类别公司的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和计算要求,以及某项业务的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进行动态调整。
第五条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对证券公司净资本等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数据的生成过程及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f3912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0.png)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录第⼀章总则第⼆章风险控制指标标准第三章监管要求与监管措施第四章罚则第五章附则第⼀章总则第⼀条为加强对证券公司风险的监管,督促证券公司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根据《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关联法规:全国⼈⼤法律(1)条第⼆条证券公司应按照本办法规定的风险控制指标和中国证监会制定的《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规则》编制净资本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并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中国证监会和公司注册地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根据审慎监管需要,要求设有⼦公司的证券公司提供以合并数据为基础编制的净资本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
第三条证券公司的董事、⾼级管理⼈员应当对公司半年度、年度净资本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签署书⾯确认意见。
证券公司的法定代表⼈、经营管理的主要负责⼈、财务负责⼈应当对公司⽉度净资本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签署书⾯确认意见。
在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上签字的⼈员,应当保证净资本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遗漏;对净资本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内容持有异议的,应当注明⾃⼰的意见和理由。
第四条证券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负责⼈应⾄少每半年向公司全体股东报告⼀次公司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具体情况和达标情况,并获得股东的签收确认证明⽂件。
第五条证券公司应在每⽉前10个⼯作⽇内,向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送上⽉的净资本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并抄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业协会。
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根据审慎监管需要,要求证券公司按周或按⽇编制并报送净资本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
第六条证券公司应聘请具有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年度净资本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进⾏审计。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15094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5.png)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为了规范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活动,确保证券公司正常运营并提高证券公司风险控制能力,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制度,促进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更加有效,于2013年9月1日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编制《办法》的主要目的是制定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的标准、规范、条件,包括总体管理要求、指标等级预警制定标准和操作流程、业务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流动性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和投资组合风险控制指标管理等多个方面.
除此之外,《办法》也拟定了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强调其自身在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工作中,必须承担到底的责任,以确保证券公司的资金安全,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该《办法》的出台,将有效促进证券公司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风险,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继续完善证券市场投资风险环境,为投资者提供安全有序的投资渠道,为证券公司经营环境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2020修正)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2020修正)](https://img.taocdn.com/s3/m/99089c99ff00bed5b8f31d52.png)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2006年7月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85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根据2008年6月2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决定》、2016年6月1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决定》、2020年3月2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证券期货规章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加强证券公司风险监管,督促证券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防范风险,根据《证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证券公司应当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遵循审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计算净资本、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等各项风险控制指标,编制净资本计算表、风险资本准备计算表、表内外资产总额计算表、流动性覆盖率计算表、净稳定资金率计算表、风险控制指标计算表等监管报表(以下统称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
第三条中国证监会可以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审慎监管原则,对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进行动态调整;调整之前,应当公开征求行业意见,并为调整事项的实施作出过渡性安排。
对于未规定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的新产品、新业务,证券公司在投资该产品或者开展该业务前,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向中国证监会、公司注册地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以下简称派出机构)报告或者报批。
中国证监会根据证券公司新产品、新业务的特点和风险状况,在征求行业意见基础上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
第四条中国证监会可以按照分类监管原则,根据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内控水平和风险控制情况,对不同类别公司的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和计算要求,以及某项业务的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进行动态调整。
第五条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对证券公司净资本等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数据的生成过程及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
证券业协会 风险控制指标
![证券业协会 风险控制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8f06d83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c.png)
证券业协会风险控制指标是指证券公司在开展业务过程中,为控制风险、防止不良贷款发生的重要一环。
这个指标对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资产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证券业协会风险控制指标的背景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证券公司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业务规模和风险水平也在不断扩大。
为了加强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中国证券业协会制定了风险控制指标,对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资产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
二、证券业协会风险控制指标的内容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指证券公司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是衡量证券公司资本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指标。
中国证券业协会要求证券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5%。
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覆盖率是指证券公司的优质流动性资产与未来30日的流动性缺口之比,是衡量证券公司短期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指标。
中国证券业协会要求证券公司的流动性覆盖率不得低于100%。
净稳定资金率净稳定资金率是指证券公司能够长期使用的稳定资金与业务发展所需资金的比率,是衡量证券公司长期资金来源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中国证券业协会要求证券公司的净稳定资金率不得低于100%。
净资本净资本是指证券公司的净资产与负债之差,是衡量证券公司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
中国证券业协会要求证券公司的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准备之和。
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是指证券公司按照规定提取的用于弥补风险损失的准备金,是保障证券公司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证券业协会要求证券公司按照规定提取风险准备金,并确保其充足性。
三、证券业协会风险控制指标的意义保障金融市场稳定运行:通过实施风险控制指标,可以有效地控制证券公司的风险水平,防止不良贷款的发生,从而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风险控制指标是衡量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通过实施这些指标,可以促使证券公司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保护投资者利益:证券公司的稳健发展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保障。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5篇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a81ae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0.png)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5篇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怎么做?狭义上的证券主要指的是证券市场中的证券产品,其中包括产权市场产品、债权市场产品、衍生市场产品、期权、利率期货等。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篇1)我国目前的证券公司的经营业务主要包括经纪人业务、证券承销、自营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目前应对这些业务的风险管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在各部门中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对各自负责的部门运作情况进行监管,从而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一、证券公司主要业务风险管理的模式经纪业务风险管理。
经纪业务是指发生在委托代理过程中,证券公司受客户委托进行证券买卖的相关业务,是证券公司四大基本业务之一。
经纪业务能否顺利进行将对证券公司的信誉度产生明显的影响,也将直接影响到证券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
经纪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相对独立,业务环节较多,从而决定了经纪业务风险的多样化和多发性。
对经纪业务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是指证券公司中一系列用来规范业务活动和业务流程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的建设完善来加强对风险的防范,从而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包括岗位责任制、授权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等。
在完善相关制度时切记不能纸上谈兵,要注重制度的实际作用和建设性意义,有效落实到证券公司的各个业务环节和业务流程,并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减少摩擦,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加强相关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主要从人员的岗位培训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入手。
通过岗位培训可以提升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能力,减少技术性失误或由于知识结构的原因造成的风险。
通过实际的岗位培训可以帮助员工熟悉公司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工作任务,掌握主要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调整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
证券承销业务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资源优化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投资者对证券质量和风险收益要求更高,市场供需发生变化,证券公司的承销业务风险也逐步出现并越来越明显。
2016-6-16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
![2016-6-16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745020a32d7375a4178069.png)
2016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2006年7月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85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根据2008年6月2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2016年6月1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加强证券公司风险监管,督促证券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防范风险,根据《证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证券公司应当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遵循审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计算净资本、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等各项风险控制指标,编制净资本计算表、风险资本准备计算表、表内外资产总额计算表、流动性覆盖率计算表、净稳定资金率计算表、风险控制指标计算表等监管报表(以下统称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
第三条中国证监会可以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审慎监管原则,对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进行动态调整;调整之前,应当公开征求行业意见,并为调整事项的实施作出过渡性安排。
对于未规定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的新产品、新业务,证券公司在投资该产品或者开展该业务前,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向中国证监会、公司注册地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以下简称派出机构)报告或者报批。
中国证监会根据证券公司新产品、新业务的特点和风险状况,在征求行业意见基础上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
第四条中国证监会可以按照分类监管原则,根据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内控水平和风险控制情况,对不同类别公司的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和计算要求,以及某项业务的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进行动态调整。
第五条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对证券公司净资本等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数据的生成过程及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券经纪 业务净收 入
12%
证券投资 咨询业务 净收入
12%
证券承销 与保荐业 务、财务 顾问业务 净收入
15%
证券资产 管理业务 净收入
15%
证券自营 业务净收 入
18%
融资业务 及其它业 务净收入
18%
24
特定风险资本准备
结构化集合资管计划 1%
投资非标资产的定向
资
资产管理计划0.9%
产
管
特定业务
4
目录 修订背景 修订内容 未来框架 下一步工作
5
修订内容
优化调整风控指标 适当约束部分业务规模 强化全面风险管理 实时逆周期调节 简化异常数据报送 取消预警处理措施
6
修订内容
净资本计算表 风险资本准备计算表 风险控制指标计算表
适新 当增 调 整
表内外资产计算表 流动性覆盖率计算表 净稳定资金率计算表
对外担保金额和担保承诺 股票IPO承销承诺 转融通融入证券 ……
12
修订内容
净资本/风险资本准备 净资本/净资产 净资本/负债 净资产/负债
旧新 四四 个个 指指 标标
风险覆盖率 资本杠杆率 流动性覆盖率 净稳定资金率
13
优化调整风控指标
①
净资本/净资产
旧
新
降
40%
20%
低
② 净资产/负债
旧
新
20%
流动性 覆盖率
替代
净资本/净资产
净稳定 资金率
16
优化调整风控指标
此次修订将两项指标由行业自律上升到证监会部门规章层面
公司持有的优质流动 性资产与未来30天 的现金净流出量之比
流动性覆盖率 LCR
优质流动性资产
未来30日现金净 流出
货币资金 结算备付金 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国开债 地方政府债 信用评级AAA级的信用债券 ……
降 10%
低
③ 净资本/负债
不
8%
变
14
优化调整风控指标
将原有两个杠杆控制指标,优化为一个资本杠杆率
指标
净资本/ 负债
净资产 /负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借鉴巴塞尔协议
巴塞尔协议 为3%,我 国银行业为 4%
核心净资本/ 表内外资产 总额不低于
8%
15
优化调整风控指标
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率两项流动性风 险监管指标,替代原有的净资本/净资产指标
净资产
减:金融资产的风险调整合计 1 股票 其中:上海180、深圳100指数、沪
深300指数成分股 一般上市股票 未上市流通的股票 限制流通的股票 持有一种股票的市值与该
股票总市值的比例超过5%
9
优化调整风控指标
从按业务条线规模计算改成按风险类型计算
五类业务:
经纪业务 自营业务 证券承销业务 资产管理业务 融资融券业务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
2016年7月22日 (根据现场图片整理)
0
目录 修订背景 修订内容 未来框架 下一步工作
1
修订原则
维持总体框架不变
放松管制
修订 原则
加强监管
2
修订过程
2010 启动
2012 成立研 究团队
2014 初步形成《 办法(修订 稿)》
2015 完善《办法( 修订稿)》
7
优化调整风险指标
将净资本区分为核心净资本和附属净资本,并对附属净资本 的规模进行约束,即附属净资本不得超过核心净资本
净资本
附属 净资本
核心
≤
净资本
8
优化调整风控指标
此次修订将金融资产的风险调整统一纳入风险资本准备的计 算过程,不再对金融资产扣减净资本
(原)净资本计算表 (新)风险资本准备计算表
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 操作风险
额外
特定风险
10
优化调整风控指标 表内外资产总额包括表内资产和表外资产
表内外资产总额
不含客 户资金
表内资产
表外资产
11
优化调整风控指标
表外项目
证券衍生品 其他表外项目 资产管理业务
国债期货、债券远期及利率互换 股指期货、权益互换及卖出股票期权 大宗商品衍生品 卖出场外期权
各类私募投资基金 0.7%
理 业
特定产品
其它定向资管计划
务
特定风险
0.5%
资本准备
监督检查结果
25
强化全面风险管理
要求证券公司从以下六方面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制度建设 组织构架 人员配备 系统建设 指标体系 应对机制
18
约束自营融资类业务规模
自营权益类证券
自营非权益类证券
自营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合 计额不得超过净资本的1倍
持有一种权益类证券的成本不 得超过净资本的30%
持有一种权益类证券的市值不 得超过其总市值的5%
自营非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合计 额不得超过净资本的5倍 持有一种非权益类证券规模不得超 过其总规模的20%
2016年 6月17日 发布
3
修订的过程
研究成果
2012年证监会机构部牵头成立 研究团队
组织证监会研究中心,北京、 上海、深圳、广东、浙江、河南 等6家证监局
北京高华证券、广发证券、国 泰君安证券、银河证券、招商证 券、浙商证券、中金公司、中信 证券、中原证券等9家证券公司
西南财经大学、德勤华永会计 师事务所等参与编写并将有关成 果编著出版
已对冲风险的非权益类 证券及衍生品1%
22
信用风险资本准备
按照表内外项目信用风险程度不同,用资产规模乘以风险系 数计算
信用风险资本准备
融资融 券
约定式 购回
股票质 押回购
应收账 款
其中场内融资业务10%,场外30%,股票质押回购20%
23
操作风险资本准备 按照各项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
操作风险资本准备
调整系数
连续三年A类
A类
B类
C类
D类
0.7
0.8
0.9
1
2
21
市场风险资本准备
按照各类金融工具市场风险特征的不同,用投资规模乘以风
险系数计算
对冲的认定标准由 会计含义转变为风 险含义,对投资组 合的风险认定标准 进行了明确
市场风险 资本准备
权益类证券及 衍生品
非权益类证券 及衍生品
已对冲风险的权益类证 券及衍生品5%
19
约束自营融资类业务规模
融资(含融券) 的金额不得超过 净资本的4倍
对单一客户融资 (含融券)业务 规模不得超过净 资本的5%
接受单只担保股 票市值不得超过 该股票总市值的
20%
融资融券、约定式购回、股票 质押式回购等融资类业务
仅指融资融券业务
20
实施分类监管
各类证券公司风险资本准备根据分类评价结果进 行调整,系数为:
X 100%
未来30天的预期现金流出总量与 预期现金总量的差额
17
优化调整风控指标
可用稳定资金与所需 稳定资金之比
净稳定资金率 NSFR
可用稳定资金 所需稳定资金
在持续压力情景下,能确保在一 年内都作为稳定资金来源的权益 类和负债类资金
X 100%
在持续压力情景下,公司开展各 项业务所需的长期稳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