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三种策略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导语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的重要功能。
在语文教学中,设计一个优秀的导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
本文将从导语设计的理论基础、导语设计的原则和导语设计的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语文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导语设计的理论基础1. 教育心理学理论:导语设计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阶段,合理选择导语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 信息加工理论:导语设计要注重信息的传递和加工,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和能力。
3. 教学传播学理论:导语设计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传播方式,借助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故事、事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学习内容的进一步传授和学习意义的理解打下基础。
二、导语设计的原则1. 引人入胜:导语要引人入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用故事、借用图片等方式,将抽象的学习内容具体化、生动化,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抓住重点:导语要抓住学习内容的重点,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清学习内容的脉络和逻辑关系,为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打下基础。
3. 激发思考:导语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4. 营造情感氛围:导语要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情感上与学习内容建立联系,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5. 个性化设计:导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设计,使导语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增加导语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导语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文本、问题或话题引发学生思考的起点,是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刺激。
导语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兴趣的激发。
下面我将从导语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技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导语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学生在认知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待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在导语设计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清晰简练的语言,简单明了地表达出文本的主题和核心思想,尽量避免使用生僻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式,以提高学生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和启发思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导语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学习语文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导语设计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教师可以通过引用学生熟悉的事例、故事、或者以学生关心的话题作为导语的素材,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运用感官形象的描写,使学生能够形象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导语设计要注重灵活多样。
导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问题导语、创设情境导语、递进导语等。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材章节和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导语形式,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导语还可以设置多个环节,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地调整导语的难易程度和形式,以充分发挥导语的作用。
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通过合理设计和巧妙运用导语,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理解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导语设计的质量和效果,让导语成为引领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明灯。
浅谈语文课如何设计导语
浅谈语文课如何设计导语浅谈语文课如何设计导语浅谈语文课如何设计导语导语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总原则是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导语应与讲课内容相关,力求语言生动,有启发性、渲染性与挑战性。
那么,语文课上如何巧设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析题直入,重点突出课文的标题往往是文眼,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会十分重视课文的标题。
析题直入,即对所学课文的标题进行解释以导入新课,如一位教师在讲《故都的秋》时,用了这样一段导语:“秋”是中心词,“故都”是修饰语,限定了是北京,暗示了所写之秋是故都所特有的。
这些特点就集中体现在课文的景物描写之中。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教者在这里,以简洁的语言,直接对标题作了解释,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了文章所描写的对象和主要内容,重点突出。
二、文学独白,透视焦点教师先用精确简练的语句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或动人情节,使学生对课文有大致的了解,以唤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攫人心魂的'艺术效果。
有位教师讲《祝福》时,如此导入: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
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里,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岁上下的女人。
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着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根下端开裂的长竹竿。
她,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
教师通过焦点透视,用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祥林嫂的形象。
三、音乐渲染,先声夺人音乐犹如“内在的海洋”,虽无汹涌的波澜,却能渗透到人的灵魂深处,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有位教师讲李清照的《一剪梅》时,这样导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以其清新的笔调,细腻的风格,写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作品,其中有不少被谱成了现代歌曲。
浅谈导语设计的几种方法
浅谈导语设计的几种方法导语是课堂教学用于导入新课,诱发新知的一种常用手段,它相当于文章的引言。
戏剧的序幕,恰到好处地运用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下面就语文新课的导入,谈谈导语没计的几种方法。
一、复习导入,诱发新知所谓“复习导入,诱发新知”,就是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指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对那些与新知识有关联的旧知识加以概括。
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
抓住新旧知识的不同点,符合逻辑地提出即将探究的问题。
运用这种方法,能使学生迅速从已知的领域进入到未知的境界。
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和热情。
但是,教师在运用此方法时.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充分利用旧知识穿针引线.诱发新知.不能只温故而不知新,为复习而复习。
例:《藤野先生》的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篇关于鲁迅的课文.准还记得是什么?(学生举手回答)对.臧克家的抒情诗《有的人》,诗中赞扬了鲁迅对敌人恨的斗争精神和对人民爱的崇高思想。
鲁迅的高尚品质不仅在这些方面,还表现在他的尊师好学,对祖国无比热爱上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散文《藤野先生》。
这样导入,言简意赅.自然清新。
由旧知诱发新知,水到渠成,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又对学生阅读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巧妙设疑.令人寻思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教师若能在新课导人中巧妙设疑.便能启发学生思维,激活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
所谓“巧妙设疑,令人寻思”,是指教师一开课,就为学生创设一种问题的情境.把学生带入问题中去,让其去琢磨思考。
这种方法,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问题中来,自然导入了新课。
“巧妙设疑”,教师可根据文章的内容,语言特色。
结构特点来设置。
也可以抓住作品的作者.写作背景,故事情节来提出。
但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要充分体现教学目标,不能搞”节外生枝”;二是提出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能引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做到难易适度.从而为教学新知服务。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导语,是一个语文课堂的开端,通过导语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状态,调整学习心态,激发学习兴趣。
因此,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导语,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下面,本文将从设计导语的目的、原则、策略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设计导语的目的导语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语文课堂的形式,更是一个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设计导语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语可以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们对课程的关注和兴趣,提高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2、为语境营造氛围导语可以为课堂语境的营造起到重要的作用,营造出一个积极、健康、谦虚、勤奋的学习环境。
同时,营造氛围也是让学生产生情感投入的必经之路。
3、激发学生的思考导语可以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让学生真正领悟知识的内涵。
二、设计导语的原则为了让导语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设计导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导语要与主题密切相关导语要围绕课程的主题呈现,让学生可以通过导语更好地认识主题,进一步思考和探索语文内容。
2、导语要突出重点、概括性导语要准确地表达其主旨和重点,以便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聚焦于课堂重点,同时给予大致的课程概括。
3、导语要具有启发性导语要发挥出它的教学功能,给予学生思考和激发学习兴趣的启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设计导语的策略为了让导语实际、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我们还需要在设计导语时使用一些策略,以下是我根据实践和理论总结出的教学策略:1、情感导入策略情感导入策略是通过对学生的情感进行调动和引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
比如,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或图片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更主动地了解课程内容。
2、疑问引入策略疑问引入策略是通过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和学生进行讨论或思考,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老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对这节课的主题进行延伸和拓展。
3、观察引入策略观察引入策略是通过引导学生提出对课堂内容的观察和疑问,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之中,每一节课的导语都是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学生而精心设计的,它通常是在课前将学生带入课堂,引起学生对今天学习内容的兴趣。
因此,对于小学语文课堂导语的设计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要设计出一份优秀的导语,需要教师掌握一些技巧。
技巧一、主题明确在设计小学语文课堂导语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每一次课程的主题,让学生在开课之前就能够了解这一节的内容。
而在导语的设计中,主题也应该经常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节课的目录是什么。
例如,如果今天上的是《实现自我》的内容,那么导语设计的时候可以说:“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实现自我,你们有没有听过这三个字啊?这三个字在这个时代里面,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是一个人必须拥有的素质,而且不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在学习和工作中它也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个重要的主题,了解它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技巧二、概括明确在导语的设计中,教师还要注意概括的明确。
因为概括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有目的地了解学生想要什么,以及他们可能会担心什么。
而在设计导语的时候,也应该极力体现概括思想。
例如,如果今天上的是《诗歌鉴赏》的内容,那么导语设计的时候可以说:“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文学艺术中的诗歌。
可能有些同学会认为诗歌是一种晦涩难懂的文学艺术,那么现在我就告诉你们,诗歌是一种非常优美的文学艺术,并且它是理性和感性的融合。
在学习之后,你们会发现诗歌可以带给你真正的受用和享受。
”技巧三、能引起兴趣导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开始学习之前就能够感到既惊喜又兴奋。
因此,导语的设计要极力通过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如果今天上的是《春天的回忆》的内容,那么导语设计的时候可以说:“大家好!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春之祭的日子。
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春天的歌曲,抒发对春天的爱和对岁月的追求。
多种形式的中学语文教学导语及其运用技巧
多种形式的中学语文教学导语及其运用技巧多种形式的中学语文教学导语是指通过多种形式的引导方式来开展语文教学,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多种形式的中学语文教学导语及其运用技巧。
1.情景导入法情景导入法是通过创设一种逼真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到故事或文章的情节中,通过情境的直观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角色扮演、投入角色的讲述等方式来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意义。
2.资源导入法资源导入法是指借助于各种教学资源(如图片、录音、视频等),让学生通过感官感受和直观理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将有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源展示给学生观看,然后通过提问或让学生自由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和分析,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游戏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是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或竞赛来引导学生介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的愿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语文知识相关的游戏,如识字挑战赛、诗词接龙等,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边玩边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学生的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4.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通过提出一系列引人思考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进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人会沉迷于网络游戏?”等,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得出结论。
运用多种形式的中学语文教学导语需要注意以下技巧: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切忌盲目跟风,以追求新颖为目的。
2.导入要紧扣教学内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引入,避免过多的废话和绕圈子,为学生打开思路,引导进入学习状态。
3.导入要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和体验。
4.导入要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为后续教学的展开打好基础,并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初中语文教学的导语设计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的导语设计策略导语,既是新课教学时的“开场白”,也叫课的“引子”。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更是教学的一种艺术,它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
有人把导语设计艺术形容为开山的第一炮,打鼓的第一槌,由此可见导语是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根据笔者多年从教经验,认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导语设计可以在新、美、奇、活、情几个字上下功夫。
新――新颖别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中学生思维敏捷,最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而新颖别致的导语不落俗套,就像一曲美妙乐章的前奏,不但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智慧,而且能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在教学《奇妙的克隆》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大家都看过了《西游记》,知道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都能从自己身上拔下一撮猴毛,在嘴巴上一吹,就会变出无数个一模一样孙悟空来。
传说中的神话故事今天也可以在我们这个时代实现了!”富有新颖的“开山之作”,马上使学生心灵受到刺激受到震撼,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迪性,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新教程,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美――优美生动中学语文所选的文章本身就具有“美”的综合特点,而且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黄金时代,正值如诗年华,他们更具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观。
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充分挖掘教材,用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用真挚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体会到语文无穷的魅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诗经两首》、《春》等这类诗歌、散文时可以利用渲染意境法,用富有诗情画意的优美语言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文学习之中;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等这类课文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展示直观、具体的、有美感的教学挂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也可以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样的文章时,先播放《好汉歌》进行导入,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情绪,并能克服紧张心理,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从而牵动学生的心灵。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导语是教材或课本开篇上的简短介绍,其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主题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而在语文教学中,导语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设计元素之一,下面就从导语的设计原则和具体策略展开探讨。
一、导语设计原则1. 简洁明了导语应该简明扼要,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描述本文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因为过多的描述或精雕细琢的语言往往会使得学生产生疲劳感,从而影响课堂的效果。
2. 吸引学生兴趣导语必须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的产生渴望了解课文的情感,因此在导语的设计过程中,应该集中精力着重描绘与学生身心相关的内容,这将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3. 简单的语言导语使用的语言需要足够简单,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理解其中的意思。
另外,语言的质量、语气的控制、情感的投入以及所呈现的主题所限定的用语等都需要考虑,只有这些因素的协调统一,才能使得导语更具有感染力。
4. 可读性高导语在需易读性及气息语调方面应具有高水准。
导语的易读性是指该部分全文整体结构简单清晰,文笔流畅自然,语气亲和自然,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繁琐的语言,避免重复和死板。
5. 合理的字数导语不能过长,过多的文字往往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可适当加入一些扩展性的细节描述以防止产生无聊感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分夸张。
1. 引用名言警句在写作导语时,可以引用名人言论,或者是一些著名的句子,如经典诗句、谚语、古人名言等,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内涵和主题意义。
2. 运用比喻手法比喻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表达方式,适度的使用比喻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明确的印象,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如果能将比喻的语言与学生身体或生活中的事物有效连接起来,就更有指导意义了。
3. 运用故事渲染氛围对于要介绍的语文内容,讲故事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通过表述与语文内容相关的一些小故事,可以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到故事情境中,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也能将思想和知识深度融入到学生的心中。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导语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负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
一个好的导语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关于导语设计的建议:一、了解学生的情况在导语设计之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
例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状况、价值观等等。
只有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为他们量身定制合适的导语。
二、结合教学内容导语和教学内容应相互呼应。
导语应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例如,在教学《红楼梦》时,可以引用一些《红楼梦》中的经典句子,通过引用经典语句来引导学生进入这个课文的世界,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通过引用一些背景知识或者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三、结合学生的兴趣在导语设计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兴趣作为重要参考因素。
学生的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也是他们最好的助手。
例如,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引用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古诗词,或者引用一些小动物或植物的形象,通过形象化的方法引入古诗词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师的风格与语气导语的设计不仅仅是内容的创作,还包括教师的语气、情绪的表达等等。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摆脱生硬、呆板的语气,给学生传递积极、活泼的阳光能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好地融入学习中。
五、频率和重复导语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重要内容可以多次强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在导语设计中,教师要注意频率和重复。
经常重复听到的话语可以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在学生中形成共识,进而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
最后,导语是启发学生学习的基石,好的导语不仅能引导学生,还可以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更高效的学习效果。
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班级情况,设计出更加富有亲和力和吸引力的导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导语的教学策略
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导语的教学策略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导语;教学策略一、单元导语是朗读的好材料单元导语的作用是将本组课文的主要内容呈现出来,通常是以优美的语言进行呈现,时而为涓涓细流般的比喻,时而是气势磅礴的排比,教师每次在遇到这样的材料时,应该把握机会,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的单元导语是这样写的:“你是否留意过鲜花的开放?你是否观察过星星的闪烁?你是否注意过蜜蜂的飞行?”这是一组调动学生好奇心的排比句,鼓励学生去探究自然的奥秘。
在教学时,应正确指导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充满情感地朗读这些导语,可以要求学生一边想象一边朗读,读出鲜花开放时的情景、星星闪烁时的情景以及蜜蜂飞舞时的情景,学生非常喜欢想象,这样可以读得津津有味,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单元导语是把握课文的好向导人教版的新课标教材主要是围绕专题来组织教学的内容,这种编排打破了传统的每篇课文独立成篇的格局,突出了每组课文的主体,加强了整合,使单元导读成为单元“路标”以及“向导”。
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的课文,这组课文主要内容是以“传统文化”为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组课文的导语是这样描述的:“中华传统文化像是一座巨大宝库。
这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
我们可以认识古代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
让我们以自豪的心情去阅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日常生活中学生离传统的文化较远,可是只要认真仔细地引导,就会让学生离传统文化很近,学生很多的课外阅读书籍中都存在相似的文章,为了使学生打开这扇传统文化的宝库大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利用好导语这把“钥匙”就非常关键。
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如“同学们在这段导语中能够了解到我们接下来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促使学生主动熟悉课文内容。
同时他们会说“了解古代的神话故事”“认识古代的思想家”“还有古时候的建筑和绘画”等等。
语文教学设计导入的基本方法
语文教学设计导入的基本方法一、直接导入法1.2 再比如讲数学的几何图形,老师一上来就说:“今天咱们来研究三角形,三角形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应用,现在就开始深入学习三角形的各种特性。
”这种方式能迅速把学生带入到学习的主题中,但就像老话说的“萝卜快了不洗泥”,在吸引学生兴趣方面可能有所欠缺。
二、故事导入法2.2 又比如说讲历史课,在讲秦始皇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讲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各国纷争的故事,什么合纵连横之类的。
学生们就会被这些故事带入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然后老师再说:“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秦始皇是如何在这样的乱世中统一六国的。
”这就像用鱼饵钓鱼一样,故事就是鱼饵,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钓过来了。
2.3 但是呢,这个故事可不能讲得太长,要是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那就适得其反了。
得把握好故事的长度和与课文的关联度。
三、情境导入法3.1 情境导入法就像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小世界。
比如在教描写春天的课文时,老师可以把教室简单布置一下,贴上一些花朵的图片,再播放一些鸟儿鸣叫、小溪流水的声音,然后说:“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们现在就在一个美丽的春天的花园里。
”这样学生就能身临其境,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然后再引出课文,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课文中对春天的描写了。
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产生共鸣。
3.2 再比如教英语对话的时候,老师可以设置一个在餐厅点餐的情境,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服务员。
老师先描述这个情境:“现在我们就在一家很有特色的西餐厅,你们要怎么用英语来点餐呢?”这样就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实际的英语应用场景中,学习起来就更有动力了。
不过呢,设置情境可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来准备。
浅谈语文教学的导语设计
浅谈语文教学的导语设计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在语文教学中,导入新课极为重要。
教师如能用三、五分钟的时间精心设计导入语,吸引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美好气氛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尽快地接受新的知识。
一、激情激趣法在导入新课时,要使新课开始就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教师就要用炽热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教朱自清的散文《春》时,一开始我便满怀激情地说:“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
谢眺描写春是“杂英满芳甸”,韩愈描写春是“百般红紫斗芳菲”,杜甫描写春是“春风花草香”,王安石描写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些短诗只从一两个角度,选取两三个景物来描写春天。
今天,我们学习的朱自清的《春》写春的内容很多,我们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他是怎样多方面写春的?”这样的开头语,充满激情,意境深邃,使学生沉浸在春光明媚的气氛之中,学习情绪很高。
二、故事导入法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正式讲授新学内容之前,通过讲述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而导入新课。
这样,可使学生在精力高度集中听故事中引入正题,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快速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讲《与朱元思书》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这是吴钧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作者描绘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真是美不胜收。
同学们是否知道富春江畔有一处名胜——严子陵钓鱼台?严子陵与汉光武帝刘秀曾是同学,在刘秀即位后,便隐居在富春江不愿入仕途。
刘秀几次派人用重礼征召他,他都推辞了。
刘秀后来邀请严子陵入宫叙旧,得意地问严子陵:‘我比起以前,怎么样?’严子陵说:‘只是肥了一点儿。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导语是指引学生进入学习内容的过渡性语言材料,具有激发兴趣、准备思维、引导回归文本等多种功能。
好的导语设计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增强学习效果。
下面就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进行探讨。
一、导语设计原则导语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引起学生的兴趣,具体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开放性原则。
导语要具有吸引人的特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和思考。
2.导入性原则。
导语要紧密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对文本主题进行思考,并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3.情感性原则。
导语要注重情感渗透,既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又要引导他们对文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
4.启发性原则。
导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可以通过提问、设置问题、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
5.回归性原则。
导语要与课文内容相呼应,在内容上保持一致性,使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到文本学习环节。
二、导语设计策略1.提问题引导思考。
导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学习《孟子》的内容时,可以问:“什么是仁义道德?”、“人与动物的区别在哪里?”等问题。
2.讲故事引起兴趣。
导语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
在学习《红楼梦》的内容时,可以讲述一些与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有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3.引用名言警句。
导语中可以引用名言警句,突出文本的重要主题或思想,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共鸣。
在学习《骆驼祥子》的内容时,可以引用老舍先生的名言:“灵魂与肉体的抉择,是人生最重要的问题。
”4.设计情境材料。
导语中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材料,使学生能够通过情境感受学习的内容,增加学习的体验感。
在学习《荷塘月色》的内容时,可以设计一幅描绘夏夜荷塘月色的图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来想象课文中的情景。
5.以问题引导回归文本。
初中语文导语设计“三法”
初中语文导语设计“三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导人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新知识的教学。
那么,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导入呢?
一、找寻知识联系处一复习旧知导入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呈现庞杂,却又自成序列的知识体系。
教材的前后知识点、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课堂导入以旧知识为前提,以旧拓新,温故知新,能使导语的内容与课文的重点紧密结合,层层递进,揭示出新旧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把旧知识通过新授加以扩展和深化。
当学生找到知识点问的联系时,就会领略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从而更精神饱满地、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其效果不言而喻。
例: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文,导人时可结合已学过的《隆中对》一文进行提问:(1) 师:“《隆中对》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生:“写的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治理江山的故事。
”
(2) 师:“那么,对于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会怎么做呢?学习。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导语设计十法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导语设计十法李路平教师一走上讲台,如果用一段娓娓动听的导语引入课文教学,就像弹起一首华美乐章的序幕,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成功的导语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想感情的陶冶,有利于学生文学修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审美观的养成。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设计自己的导语。
一意趣导入法在讲授《陌上桑》时,一位教师上课是这样说的:“同学们,我先讲一则外国幽默故事,听完后大家说明它用的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这则故事是:一个农妇的女儿长的奇丑,父亲让她去地里看玉米,乌鸦见了她,吓的不但不敢偷吃玉米,还把以前偷的送了回来。
学生们听了哈哈大笑,有的说这是夸张手法。
教师说:“夸张是从修辞方面说的,如果从描写方面说呢?”学生立即领悟说:“是侧面描写。
”“对,侧面描写是一种很值得学习和掌握的方法,它往往比正面描写的效果好得多。
现在,我们学习一篇中国的侧面描写的典范作品——《陌上桑》。
”二情趣导入法《故都的秋》是一篇饱含深情,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
分析鉴赏这篇文章有相当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体会作者笔下北国之秋的悲凉之美。
这一点不仅是重点也是难点,可以设计如下导语,激发学生的情感,导入新课:“秋天是个神秘的季节,没有春的妩媚,没有夏的热情,没有冬的凝重,仿佛一个遗世独立的清丽女子,随落叶而至,随飞雪而归。
有天高地广,金风送爽的心旷神怡,也有北雁南飞,霜风凄紧的萧索悲凉。
秋像一本耐人寻味的书,不管什么时候读,都会别有情味。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伤别,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
秋雨中,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有人独上西楼,萧索寒秋,只见残月如钩,梧桐深秋。
秋夜里,李后主读到的是“剪不乱,理还乱”的离愁。
试析中学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策略
试析中学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策略一堂课要吸引学生,要活,就应该把握好整堂课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开始就应当提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教师一上课就能紧扣学生的心弦,让他们学有目标,思有方向,那后面的教学就容易取得成效。
然而,有些教师却忽视了导入的设计,甚至有人认为导入是有可有无的。
这势必会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
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导入的设计。
“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因此,有经验的老师都十分注重导语设计。
引人入胜的导入能创设出符合教学的良好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导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
导语设计的方法也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
所以导语设计的方法也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
依据教学内容和任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可以将这些导语分为三大类:趣味性导語、知识性导语、情感性导语。
一、趣味性导语故事导入。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
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趣闻,或先把课文以故事形式讲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入境极快。
如《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沉痛悼念,热情赞颂死难烈士;深刻揭露,愤怒痛斥反动派及其走狗的卑劣凶残,激励人们站起来斗争的文章。
文章复杂、难懂,不易理解。
我在实习试讲这课时,就先给他们讲神勇的黑猫警长和柯南。
这样,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班级的气氛也活跃起来,同学们的热情高涨,纷纷翻书、讨论。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直观导入。
直观导入就是通过学生对实物、样本、模型、挂图、电影和录音等教具的观察和视听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从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引入新课。
如:讲作文感知课,感知荔枝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分发给同学们一些荔枝,详细观察后,再品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三种策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
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
魏书生老师曾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确实,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能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那么,怎样设计一节课的导语呢?笔者认为可尝试以下三种策略。
导语设计策略之一:创设情境,先声夺人
一堂课就像一场舞台剧,导入新课是第一幕。
如何演好第一幕?如何在第一幕中让你的观众被你的台词所吸引,并产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用文学语言描绘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获得生动鲜明的感受,引领学生进入新课内容。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代表作。
上课时如何渲染情境,导入这首气势恢弘、高唱入云、笔力遒劲的豪放之力作?课堂伊始,教师不妨这样导入: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
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
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苏东坡,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于是把酒临风,挥毫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震烁千古。
在这里,他还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观赏古人笔下的赤壁,聆听古人心灵的独白……这样的导入,自然而然,毫无雕饰;这样的创设,让学生乘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
导语设计策略之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积极思考问题。
疑问让学生有了探究欲望,“有疑则思,进而解疑”,这个过程会让学生充分体验“梦里寻她千百度”的执著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久而久之会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如于漪老师在教鲁迅的《孔乙己》是这样导入的:“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个短篇小说的人,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现象所感动。
鲁迅自己也这样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
’为什么鲁迅创作了许多小说,而最喜欢《孔乙己》呢?鲁迅究竟用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孔乙己这样一个形象呢?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人生的悲剧是社
会的悲剧。
鲁迅的《孔乙己》写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剧。
读悲剧时人们的心情往往很难过,洒下同情的眼泪。
但读《孔乙己》时,你的眼泪流不出来,心里阵阵绞痛,眼泪往肚子流。
那么《孔乙己》究竟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呢?读课文以后我们就可以找到正确的回答”。
再如讲授《杨修之死》,可首先用疑问设置悬念:杨修之父杨彪在董卓作乱时,为保汉献帝几乎死难,可谓忠于汉室的名臣;杨修机敏过人,才智不在王粲、陈琳、孔融之下,真可谓忠父智子,而作为汉献帝时魏王的曹操为何亡杀杨修呢?开讲设计的这几个问题,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形成他们心理上的悬念,学生产生急于要弄清问题的迫切心情,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
需要指出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否则就失掉了悬念的意义,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了。
导语设计策略之三:承前启后,串联导入
如果把整个教学看成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的话,那么导语就是连接每个阶段、每堂课的中间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在教《热爱生命》这篇文章时笔者就采用了这样的导语:“台湾作家张晓风以她优美的语句、抒情的文笔告诉了我们生命的本质:那就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教会我们敬畏生命。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是如此不易,我们在这世上生活、学习、工作更是不易,所以更应该——热爱生命。
”这样,记忆之门立即被打开了,
学生们进入了“不随意注意”的状态,他们马上集中精神,迅速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
再如教学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时,笔者这样导入:“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我们为毛泽东主席所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阔壮美、瑰丽奇特的自然之景所陶醉,更为伟人涵盖天地、吞吐宇宙的英雄气概所折服。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看看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之下的所绘之景,所抒之情。
”学生们驾轻就熟,便会顿时激起高昂的学习兴趣。
总之,妙用导语是一门学问。
在导入新课中妙用导语,能使我们教师超越课堂的藩篱,拓展自身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单位:郑州市科技工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