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淋巴细胞

合集下载

异型淋巴细胞比例与EB病毒现症感染相关性分析

异型淋巴细胞比例与EB病毒现症感染相关性分析

盟免疫试剂 。 13 实验方法 ①外周血片瑞 氏染色计数 异淋 占白细胞 的百 . 分 比。观察病人血 片 83例 , 1 常规涂片 2_ 张 , 氏染 色 , .3 瑞 严格 按照狄可 氏分 型标 准计 数并 做过氧化 物酶染色确认 , 计算 出异 淋所 占白细胞 的百 分 比。②测 E B病毒抗 体取 病人血 清做 E B 病毒抗体测定 , 记录 C I As M抗体的 阳性数。③肝功能测定及 心 肌酶谱测定常规做肝功 能测 定 , 临床有心肌炎症状或其他表 现 有心肌损害体征时做 心机酶谱 测定 。④ 询 问病史及 用药情 况 对分析病例均询 问病史 及用药 情况 , 检查 有无 发热 , 有无淋 巴 结肿 大 , 触诊或 B超检查有无肝脾肿大 。
2 结 果
观察病人血片 83例 , 中异 淋细胞在 6 1 其 %以上的 27例 , 2 6 %以下的 56 。异淋细胞在 6 8例 %以上的病人 , 发现其均有 高 热 (9℃以上 ) 部 分病 人有 淋 巴结 肿 大 , 部分 病人 有 咽峡 3 , 大 炎, 许多病人被误疹为化脓性扁桃体炎 , 少数病人有 肝脾 肿大 , 极少数病 人( 共有 2例) 明显心肌损 害 , 有 出现心肌炎症状 。病 程均 在 3 d以上 ,而且 随着病程增加 , ( 临床症 状加重 ) 抗菌素和 病毒 唑治疗无 效 , B病毒抗体 阳性率 8 . %, 氨酶升高 的占 E 77 转 9 %。在 给予病人 更昔 烙韦 治疗后 , 人的体 温很快 下 降 , 0 病 淋 巴结变小 , 症状缓解 。复查血象 , 异淋细胞 百分 比下 降, 巴细 淋 胞形态好转但 淋 巴细 胞百 分 比上升并 将 持续 很 常一段 时 间。 随访 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以下简称传单 ) 病人 , 6个 在 月之后淋 巴细 胞 比例才 恢复 正 常。异淋 细胞在 6 %以下 的病 人, 也有发热但未发现淋 巴结肿大 、 肝脾肿 大 , 转氨酶 增高的 占 5 大多在正常水平 , %, 未发现 心肌损 害 , 病程 9 %以上未 超过 o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18 ・ 82
检 验 医学 与 临床 2 1 年 8月 第 8卷 第 1 01 5期 I bMe l , g s 2 1 , 18 N . 5 dCi Au ut 0 1Vo. , o 1 a n

经验交流 ・
外 周 血 异 型 淋 巴细 胞 检 测 的 临床 意 义









4 5
6 6

5 7

4 2

6 6

7 5 5 5 7 9
● ● ●












0 1


D I1 . 9 9Ji n 1 7 -4 5 2 1. 5 0 9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6 29 5 (0 )518 —2 O :0 3 6 /. s. 629 5 . 0 1 1 .4 s B 17 —4 5 2 ¨ l—8 20
于 s期 阶 段 , 电镜 观察 发 现 细 胞 质 内有 大 量 的 核 糖 体 和扩 张 的 内质 网 。健 康 人 血 液 中 偶见 异 型 淋 巴细 胞 , 般 不 超 过 2 , 一 %E 只 有 当 大 量病 毒 感 染 或 某 些 原 因 时 才 会 升 高 , 般 大 于 5 即 一 有 临 床 意 义 , 升 高 幅度 大 于 1 ~ 2 时 , 诊 断 更 有 价 值 。 当 O O 对 作 者 观察 7 6例患 者 外 周 血 异 型淋 巴细 胞 数 量及 所 占 比例 , 讨 探

197例儿童异型淋巴细胞的检测及临床病因分析

197例儿童异型淋巴细胞的检测及临床病因分析

197例儿童异型淋巴细胞的检测及临床病因分析作者:朱云波夏小梅李荣龙向薇洁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第20期【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的常见病因及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学特点。

方法:对197例经血涂片证实的异型淋巴细胞≥0.05的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形态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97例患儿中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的病因包括:病毒性感染、几种病毒混合感染或病毒混合其他菌感染,形态以Ⅰ型、Ⅱ型最多见,Ⅲ型次之,个别可见两种形态的异型淋巴细胞。

结论:异型淋巴细胞增高提示儿童感染病毒性疾病,及早正确的病因诊断是临床及早合理治疗的前提;同时了解到自动血液分析仪不能检出异型淋巴细胞,不能取代血细胞形态显微镜检查,实验室复检率低,检验人员掌握显微镜下异形淋巴细胞的形态特点,提高复检率是防止异型淋巴细胞漏检、误检的关键。

【关键词】儿童疾病;感染;病因;异型淋巴;形态学异型淋巴细胞又称病毒细胞、非典型淋巴细胞、传染性单核细胞、刺激性淋巴细胞等[1]。

形态分为三型,Ⅰ型为泡沫型,Ⅱ型为单核细胞型,Ⅲ型为幼稚型。

近年来,随着血液分析仪的普及,血常规的检查质量都在下降。

一方面缘于五分类分析仪生产厂家盲目宣传其对血液细胞辨认的可靠性,使医院检验科放松了对血液细胞形态学镜检的质量控制,甚至有的医院放弃了血液细胞涂片染色镜检的步骤。

临床实践表明,即使目前最先进的血液分析仪对血液细胞形态的辨认都是不够准确的,不能满足临床医学的要求。

分析仪不能将有核红细胞、少量的原始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淋巴瘤细胞与单核细胞或淋巴细胞区别开来[2]。

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197例经血涂片证实的异型淋巴细胞≥0.05的儿童患者临床资料、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用以了解患儿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的临床价值,增强检验人员的认知性和责任性,提高复检率,尽可能减少漏检率、误检率,为临床迅速明确儿童感染性疾病的病因,或者为进一步检查做出正确选择及为临床及早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异淋的识别与鉴别诊断

异淋的识别与鉴别诊断

(4)典型临床表现
发热
肝脾肿大
咽峡炎
IM
皮疹
淋巴结肿 大
(5)实验室检查
① 血象: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异淋>10%(有时高达 60%-70%)。
② 嗜异性凝集试验:IgM型嗜异性凝集抗体,发病第1周 阳性率75%,第2周阳性率90%-95%。
③ 抗EB病毒抗体检测:IM诊断的金标准!抗病毒抗原 (VCA)的 IgM抗体(抗VCA - IgM )出现早,阳性 率高,是诊断EB病毒急性感染最重要的指标。
六、报告方式
• 一般计数100个白细胞见到的异淋比例
七、鉴别诊断
1.急性感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多见于儿童, 大多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少见淋巴结肿大, 无脾肿大。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多 (13*109/L以上),主要为成熟淋巴细胞 (小淋巴细胞6毒抗体测定为阴性。 临床上如有原因不明的腹泻或上呼吸道感 染,尤其是儿童发病,应考虑到本病可能。
• 异形淋巴细胞形态表现多样,多将其分为三型: • 一型(泡沫型或浆细胞型):胞体叫淋巴细胞偏大,呈圆形或类圆形,
部分为不规则形。核偏位,呈椭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粗糙, 呈粗网状或小块状。胞质嗜碱性强呈深蓝色,沿核周围染色较淡,含 有大小不等的空泡或呈泡沫状,无颗粒或少数颗粒。 二型(不规则型或单核细胞样型):胞体较大,形态不规则。胞核呈 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较细致。胞质丰富,呈浅蓝色,透 明,但靠胞膜边缘处较深染且不整齐,无空泡,浆内可有少数散在的 嗜天青颗粒。 三型(幼稚型或幼淋巴细胞样):胞体较大,直径15-18cm,呈圆形 或椭圆形。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致、均匀。呈纤细网状排列, 无浓集现象,可见1-2个核仁。胞质量多,呈蓝色或深蓝色,一般无 颗粒,可有分布较均匀的小空泡。

3个经典案例,剖析异常血常规散点图背后的真相

3个经典案例,剖析异常血常规散点图背后的真相

3个经典案例,剖析异常血常规散点图背后的真相作者:田洪兵单位: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异型淋巴细胞是由药物或病毒等刺激导致应激反应而产生幼稚细胞化或原始细胞化等形态变异的一类非典型淋巴细胞[1]。

外周血中的异型淋巴细胞形态主要有三型:I型(泡沫型或浆细胞型);II型(不规则型或单核细胞样型);III型(幼稚型或幼淋巴细胞样)。

异型淋巴细胞在WBC分类计数中的占比对临床诊断某些疾病有重要参考意义!我室采用的这台SYSMEX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XN-1000对异型淋巴细胞的检出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下面介绍一下这台仪器的检测原理以及WDF散点图。

一、使用流式细胞术原理的细胞解析使用半导体激光的流式细胞术中,分析以波长633nm激光照射细胞所得到的前向散射光(FSC)、侧向散射光(SSC)、侧向荧光(SFL),将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

两种散射光(FSC、SSC)反映细胞大小、表面构造、颗粒形状、核形、折射率和反射率等。

一般情况下,细胞越大,FSC的信号就越强,细胞内部构造越复杂,SSC的信号也越强。

另外,侧向荧光主要反映细胞内核酸和细胞器的种类和多少。

针对这3种信号,运用独创性的数字技术和演算法,将白细胞、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小板进行分类和计数,同时检出异常细胞和幼稚细胞[2]。

二、WDF通道WDF通道中,对白细胞进行计数并分类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同时检出幼稚白细胞以及异型淋巴细胞等的异常细胞。

LysercellWDF中的表面活性剂使红细胞和血小板溶血、溶解,同时使白细胞的细胞膜轻微受损。

白细胞的细胞形态因各自的特征而异,用侧向散射光可区别该差异。

此后,FluorocellWDF中的荧光染料进入细胞内,对核酸及细胞器染色。

由于核酸及细胞器的种类和多少不同,各种白细胞的荧光强度产生差异。

通过使用独创的演算法来对各种白细胞具有的散射光和荧光强度的差异进行分析,对各类细胞进行计数、分类及检出异常细胞并报警[2]。

两种方法检测异型淋巴细胞结果比较

两种方法检测异型淋巴细胞结果比较

高考志愿有几种录取方式高考志愿有几种录取方式高考,作为中国学生的一道门槛,是每年备战学生的焦点。

不同省份的高考录取规则略有不同,但大体可以分为统一和分省两种方式。

如今,高考录取还存在着多种方式,下面将从多地高考信息的角度,分别探讨高考志愿的五种录取方式。

一、统一高考录取在统一高考录取中,全国各省市都采用同一套试卷。

高考分数是学生被高校录取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不同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也不定,一般根据招生计划和成绩排名等各项因素综合考虑。

二、分省高考录取在分省高考录取中,各省市采用自己的试卷,但都要在国家的统一规定下进行。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更能体现本地区学生的综合水平。

但缺点也显而易见,由于不同省份的试卷难度不同,可能导致学生在分数上的差异。

三、平行志愿录取平行志愿录取方式是一种比较灵活的录取方式,它是指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选择多个志愿同时参加录取,根据自己的录取顺序和分数情况,最终被高校录取的志愿为最终结果。

四、专业志愿录取专业志愿录取方式是指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专业的理解和兴趣爱好选择专业,但是一旦被高校录取后,就必须按照所录取的专业进行学习,无法更改。

这种录取方式相对灵活,但风险也较大,需要考生慎重选择。

五、推荐免试录取推荐免试录取是指高校采取综合评价、面试、实践表现和其他方面的考察,对具有一定特长和优秀的学生直接录取。

这种录取方式主要针对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等特长生招生计划,对于有特长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相对轻松的录取方式。

综上所述,高考志愿录取方式有多种,各有优缺点。

为了让考生更好地了解和选取适合自己的录取方式,以下是几点相关建议:一、加强录取方式的宣传和解释,让考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不同录取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对象。

二、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和科学性,确保不同省份的试卷难度相对平衡,避免不同省份的分数差异过大。

三、完善高校的招生计划和录取流程,给予考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增强平行志愿和专业志愿录取的灵活性。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及鉴别PPT精选课件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及鉴别PPT精选课件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及鉴别
1
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abnormal lymphocyte)在病毒(如 腺病毒ˎ人类疱疹病毒等)ˎ原虫(如弓形虫)感 染,药物反应ˎ结缔组织病ˎ应激状态或过敏原等 因素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并发生形态的变化, 表现为胞体增大,胞质增多ˎ嗜碱性增强ˎ细胞核 母细胞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abnormal lymphocyte)或反应性淋巴细胞(reactive lymphocyte)。外周血液异型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 胞(83%--96%),少数为B细胞(4%--7%)。
蓝色或灰蓝,不透 明有泡沫感,近核 处有明显半月形淡 染区,常有空泡, 可见颗粒
深蓝色,无颗
粒,含有大小
不等空泡或呈 泡沫状
圆形,居中
圆形或椭圆形,明 显偏位
圆形 椭圆或 不规则常偏位
粗密成块, 如打碎的墨 砚,中间有 明显空隙, 无色泽
极粗密,凝成大块, 粗网状或不规 似车轮状,中间有 则聚集称粗网 明显空隙,有色泽 状
3
异型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
异型淋巴细胞与多种病毒感染有关,如EB病毒(EBV)、巨细 胞病毒(CMV)、柯萨奇病毒(CVB)、腺病毒(ADV),弓形体病、 药物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贫血等,其中以EBV、CMV 感染最为明显(>0.1)。在一些儿科疾病的血液中也常有异 常淋巴细胞,但一般只在病毒感染时才会超过0.02。急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 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EB 病毒感染者血液中可出现大量的异型淋巴细胞(>0.1), 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异型淋巴细胞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早 期即可出现,且逐日增多,一般在0.1~0.2,异型淋巴 细胞的出现有助于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
4
5

小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的临床应用

小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的临床应用
经 检 验 。 2 结 果
细胞 。其名 称很多 , 如非典型淋 巴细胞 、 传染性单核细胞 、 病毒细 异型淋巴细胞用均数 ± 准差( ±s) 标 表示 。 胞 、 刺激性淋 巴细胞 等 。虽然 目前对此种 细胞 尚未能充分描述和
提高到理性 认识上来 , 但在实际应用上 , 常广泛 , 却非 值得引起重 视 J 。本研究显示 传 染性 单 核细 胞增 多 症、 病毒 性肝 炎 、 麻疹 、
学 出版社 ,19 5 . 9 6:2
[ ] 俞 善 丁 , 编.临床 基础 检 验 学 [ .北 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 4 主 M] 人
1 9 81 9 7: .
[ ] 王凤计 , 5 著. 现代血液 细胞诊 断学 [ .天津 : 津科技 翻译 出版 M] 天
3 讨 论
公 司 , 04:3 2 0 1 8—19 3.
53 %、1. 51 %、1. ± .) 。见表 1 .) (64± . ) (61 50 % 。
[ ] 汪华 , 1 刘兴 态 , 曾蓉. 外周 血异 常淋 巴细胞检 出情况 分析 [ ] 实用 J.
医技杂 志,06,3 1 ):8 8—2 0 . 2 0 1 (6 2 0 89
[ ] 魏扬. 2 外周血 异型淋巴细胞增高患儿病原学和细胞免疫变化的探讨 [ ] 中 国实用儿科杂志 ,0 3 1 ( ) 3 2 3 3 J. 20 ,8 6 : — 6 . 6 [ ] 刘 志洁 , 3 黄文源 , 编.实用临床血 液细胞学 图谱 [ .北京 : 主 M] 科
细胞 , 正常人血 片 中一般 不超过 2 %… 。一 旦外周 血 中出现大量 大多为受刺激后 异常增殖 的 T细胞 和少许 颇似 B细胞 。其 形态
异型淋巴细胞 , 则提示机体 内存在免疫 功能紊乱。外周 血 中异 型 上的变异 , 因在病毒或 过敏原 等刺 激下而 增生亢 进 , 是 甚至 发生 淋巴细胞增多的原因较为复杂 , 主要 与病 毒感染有关 。本文参 母 细胞化 的结果 j B病毒 的囊膜 由感染 细胞 的核膜组 成 , 。E 其 照异型淋 巴细胞形态学 的诊断标准 J分析 已明确诊断 的 8 , 4例患 上 有病 毒编 码 的膜 糖蛋 白, 有识别 淋 巴细胞上 的 E B病毒 受体 , JJ 周血涂片异型淋巴细胞 的百分率 , L' b 探讨在疾病诊断 中的意义 。 及 与细胞融合 等功 能。故 由 E B病毒 感染 所致 的传 染性单 核 细 1 资料与方法 胞 增多症 中的异 型淋 巴细胞显著增 多。

小儿水痘、手足口病异型淋巴细胞调查

小儿水痘、手足口病异型淋巴细胞调查
患儿 发 热 与 否 无 关 。
水痘 、 手 足 口病 患 儿 白细 胞 数 及 其 分 类 和 异 淋 百 分 比 比较 , 见表 1 。 水痘 、 手 足 口病 患 儿 异 淋 检 出率 及 分 型, 见表 2 。 水痘 、 手 足 口病 患 儿 发 热 与 不 发 热 者
毒 感 染性 疾病 , 白 细胞 数 及 其 分 类相 比 无 显著 性 差 异 ( P> 0 . 0 5) 。 异 型 淋 巴 细 胞 所 占的 百 分 比 存 在 显 著 性 差 异 ( P <0 .
O 5 ) 。 结论 : 水 痘 患 儿 较 手 足 口病 患 儿 外 周 血 异 型 淋 巴 细 胞检 出率 明 显 增 高 , 并 与
为 特 征 。手 足 口病 ( HF MD 是 由多 种 肠 道 病 毒引起 的急 性传 染 病 , 以感 染 肠 道 7 1
伤, 容易被患 儿家属 接受 , 实 验方 便 简单 易行 , 报告结果 快捷 , 对 患儿 的监 测治 疗
会起 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
参 考 文 献
1 王玉兰 , 段连宁 , 刘 晓莉 , 等. 异 型 淋 巴 细 胞
cH{ NE SE c0 M M UNl TY DOcT 0 RS
论著 ・ 临床辅助检查
d , J L 水痘 、 手 足 口病 异 型 淋 巴细 胞 调 查
李 琳 0 7 5 4 0 0河 北 怀 来 县 医 院
检测方法 : L H 7 5 0全 自动血液分 析仪 使用前经校准 , 每天使用原装配套质 控物

要 目的 : 探讨 小儿水痘与手足 1 3 ' 病
患 儿 外 周 血 异 型 淋 巴细 胞 的 检 出率 变化 。
方法 : 末梢血或静脉血 , 进行血常规检 测。 同 时每 份 标 本 推 制 血 涂 片 , 经 瑞 氏 吉姆 萨

异形淋巴细胞

异形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abnormal lymphocyte)是一种形态变异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显示多属T淋巴细胞。

其形态变异是病毒或某些过敏原等因素刺激,T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甚至发生母细胞化所致。

正常人血片中偶可见到异型淋巴细胞。

某些病毒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肝炎病毒等均可见淋巴细胞增高,并出现数量不等的异型淋巴细胞。

其中以EB病毒感染导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尤为显著,异型淋巴细胞>10%,对其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EB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是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性疾患中常见的类型。

淋巴细胞增高以及异型淋巴细胞的出现是机体对病毒等刺激发生的异常血象变化。

本症好发于青少年及青壮年。

患者有明显的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全身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显著,常见肝、脾肿大。

WBC正常或轻度增高,多<20×109/L,发病早期常表现中性粒细胞增高,随病情进展淋巴细胞逐渐增高,可达60~90%。

异型淋巴细胞>10%。

根据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三型:图-11 Ⅰ型异型淋巴细胞Ⅰ型(空泡型)此型最为常见。

淋巴细胞胞体大小正常或稍大,多呈圆形。

胞核圆形、椭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

核染色质致密、粗糙,呈不规则聚集。

胞质量中等,深蓝色,常有空泡,一般无颗粒(图-11)。

图-12 Ⅱ型异型淋巴细胞Ⅱ型(不规则型)胞体较淋巴细胞明显增大,外形不规则。

胞核圆形、椭圆形,可见不规则形。

核染色质致密、浓染,可见不规则聚集。

胞质量丰富,淡蓝色,边缘较深染,可见少量嗜苯胺蓝颗粒(图-12)。

图-13 Ⅲ型异型淋巴细胞Ⅲ型(幼稚型)胞体较大,多呈圆形。

胞核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色质较细致,可见1~2个核仁。

胞质量较少,呈深蓝色,多不见颗粒,可见少数空泡(图-13)。

(2)鉴别诊断虽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多无难度,但由于细胞形态的变异,为明确诊断仍应与某些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加以鉴别,以免误诊。

异型淋巴细胞检测操作规程

异型淋巴细胞检测操作规程

异型淋巴细胞检测操作规程异型淋巴细胞检测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验技术,用于评估血液中淋巴细胞的形态及数量的异常变化。

下面是一个关于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的操作规程,供参考。

一、实验室准备1. 准备所需设备:显微镜、染色剂(如Wright-Giemsa染色剂)、玻璃载玻片、荧光显微镜(如有必要)、计数室等。

2. 准备所需试剂:生理盐水、异型淋巴细胞检测试剂盒等。

3. 确保实验室环境符合检验要求,确保设备及试剂的清洁和有效性。

二、标本采集及前处理1. 标本采集:采集血液标本,遵循标本采集和处理的规范操作流程。

2. 标本处理:将采集到的标本转移到试验室,并按照检验前处理要求进行处理(如血液离心、血清分离等)。

三、染色1. 准备染色液:根据染色剂的使用说明,准备适量的染色液。

2. 涂片制备:将标本中的淋巴细胞制作成薄层涂片,直径一般为2-3cm。

3. 固定:用热空气对涂片进行固定,使细胞附着在载玻片上。

4. 涂染:将载玻片用染色液浸泡5-10分钟。

5. 洗涤: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洗涤载玻片,去除多余的染色剂。

6. 干燥:将载玻片晾干或用吹风机对其进行干燥。

四、显微镜检查1. 准备显微镜:打开显微镜,进行调焦和对比度调节。

2. 检查涂片:将染色后的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物镜下检查。

首先以低倍镜检查全涂片的结构和颜色,然后逐个细胞进行检查。

3. 异型淋巴细胞的识别:根据具体的标准和判定要求,对涂片中的细胞进行鉴定和分类。

4. 记录结果:将每个细胞的结果记录下来,并根据所采用的标准进行异型淋巴细胞的计数和分类。

五、结果判读1. 根据异型淋巴细胞的计数和分类结果,判断标本中的异型淋巴细胞情况。

2. 结果判读应根据实验室的规范和所采用的标准进行,避免主观判断和误判。

3. 需要注意不同异型淋巴细胞类型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六、质量控制1. 定期进行内部质量控制:使用已知结果的标本进行质控,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参加外部质量评估:定期参加相关的外部质量评估项目,与其他实验室进行对比,提高检验水平。

异型淋巴细胞课件

异型淋巴细胞课件

•异型淋巴细胞
•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异型淋巴细胞
•8
异型淋巴细胞
在传染性单核增多症、病毒性肺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感染或过敏原 则刺激下,可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某些形态学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 胞。Downey将其按形态特征分为三型:
1型(空泡型):最多见。胞体比正常淋巴细胞稍大,多为圆形、椭圆 形或不规则形。核圆形、肾形或分叶状、常偏位。染色质粗糙,呈粗网状 或小块状,排列不规则。胞质丰富,染深蓝色,含空泡或呈泡沫状。
Ⅱ型(幼稚型):胞体较大,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致呈网状排 列,可见1~2个至发生母细胞化的结果。
Ⅲ型(不规则型):胞体较大,外形常不规则,可有多数足。核形状 及结构与1型相同或更不殊途同归,染色质较粗糙致密。胞质量丰富,染色 淡蓝或灰蓝色,有透明感,边缘处着色较深蓝色。可有少数空泡。
•异型淋巴细胞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Ⅰ型异型淋巴细胞
胞体多为圆形, 无核仁,胞质丰 富,呈深蓝色, 含有空泡,又称 泡沫型异型淋巴
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2
Ⅱ型异型淋巴细胞
胞体较Ⅰ型细胞 大,外形常不规 则,似单核细胞, 又称单核细胞型 或不规则型,胞 质丰富,一般无 空泡
•异型淋巴细胞
•3
Ⅲ型异型淋巴细胞
胞体大,直径 15~18μm,圆形或 椭圆形,核染色质 细网状,可见1~2 个核仁,又称幼稚 型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4
与浆细胞形态相似的异型淋巴细胞
细胞核偏位,胞浆含 有空泡
•异型淋巴细胞
•5
组织样异型淋巴细胞
该细胞核染色质呈 淡红色网状,胞质中 含有颗粒,称为组织 样异型淋巴细胞

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的临床病原分析

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的临床病原分析

1557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的临床病原分析梁冬梅郭志丽于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威海医院儿科(山东264200)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的临床病原。

方法对60例外周血涂片异淋>0.05的患儿,应用P CR法检测E B病毒(E BV)D N A、巨细胞病毒(CM V)D N A、乙肝病毒表面抗原D N A及采用咽试子分泌物PCR法检测D N A;EL I S A方法检测腺病毒(A dV)I gM抗体,同时进行血液涂片,对异型淋巴细胞记数。

结果49例(82%)被检出有病毒或支原体感染;EB V、CM V感染引起的异型淋巴细胞的增多所占百分比明显增多,其它感染百分比低。

结论除EB V、C V B、CM V、M P、A dV感染均可引起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外,其它感染同样会引起异型淋巴细胞的增多,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的异型淋巴细胞数量有很大的差异性。

关键词: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病毒感染异型淋巴细胞(异淋)是外周血中出现的一种形态变异的不典型淋巴细胞。

为了进一步探讨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的病原及变化特点,本文对2007年全年本院收治的异淋增高患儿进行了相关病原学检测,并对其出现的异淋数量及动态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自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60例患儿,年龄为4个月至12岁,平均(3.5±2.8)岁;其中男32例,女28例。

所有患儿均经血涂片证实外周血异淋>0.02,最高达0.47(中位数为0.15)。

选择本院同期住院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为6个月至12岁,平均(3.5±3.5)岁;男20例,女20例;外周血涂片均未发现异淋。

1.2检测方法1.2.1病原学检测实验组、对照组患儿均于入院7天内采用PC R法检测E B病毒(E B V)D N A、巨细胞病毒(C M V)D N A、乙肝病毒表面抗原D N A及咽拭子分泌物PC RD N A(试剂由中山达安基因有限公司提供);E L I SA方法检测腺病毒(A dV)I gM抗体。

老年流感患者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计数

老年流感患者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数 ( 10 × 108 / L) 3. 09 ± 0. 881) 1. 66 ± 0. 49
异型淋巴细胞数 异型淋巴细
( 10 × 108 / L) 胞百分比( % )
3. 46 ± 0. 021)
58. 711)
1. 04 ± 0. 01
28. 45
与治愈后相比: 1) P < 0. 05; 下表同
组别 n 治疗前 75 治愈后 75
CD4 + 细胞 43. 21 ± 8. 97 20. 01 ± 14. 08
CD8 + 细胞 51. 66 ± 7. 33 44. 69 ± 2. 71
CD4 + / CD8 + 细胞( % ) 87. 631) 51. 34
3讨论 流行性 感 冒 主 要 是 由 流 感 病 毒 引 起 的,分 为 甲、乙、丙 三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及协作医院 2010 年 11 月至 2012 年 1 月收治的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的老年流感患者 75 例为研究 对象,其中男 43 例,女 32 例,年龄 59 ~ 82〔平均( 67. 8 ± 4. 7) 〕 岁; 合并鼻窦炎 8 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脏病 1 例,过敏性鼻 炎 5 例,心、肺功能不全 2 例,肾功能障碍 1 例。 1. 2 方法 治疗前及治愈后定期采集受试者血标本,进行血 液常规涂片,染色后用油镜镜检,检测血液标本中异型淋巴细 胞数量和所占比例〔2〕。 1.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5. 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资 料以 x ± s 表示,采用 t 检验。
·674·
胞因子或 发 生 免 疫 效 应,其 分 化 方 向 往 往 受 抗 原 性 质 的 影 响〔8〕。CD8 + 淋巴细胞主要功能是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通 过分泌穿孔 素、颗 粒 酶、淋 巴 毒 素、颗 粒 溶 解 素 直 接 杀 伤 靶 细 胞。除了淋巴细胞作用,活化的自然杀伤( NK) 细胞也具有细 胞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数量与老年 人流感病发有一定关系〔9〕。由于老年人免疫能力低下,预防流 感需要从生活小事做起。注意开窗通风,搞好个人卫生,多休 息,加强日常体育锻炼,平衡饮食,健康作息,尽量少去人数多 的公共场合,避免与密集人群有过多接触。患病确诊后应保持 良好健康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保持愉悦心情〔10〕。

怎样鉴别异性淋巴细胞

怎样鉴别异性淋巴细胞

五、报告结果
计数1000个白细胞中异型淋巴细胞数为N;
(1)未找到异型淋巴细胞; (2)计算异型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比。
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除I、 II、III型三个类型外, 有时也可见到少数组 织细胞样的难以归类 的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湿疹等病毒性疾病 和过敏性疾病。正常人血片中可偶见此种细胞。一般 病毒感染异型淋巴细胞 <5%,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时异型淋巴细胞常>10%,因此二者可依据异性淋巴 细胞的多少来鉴别诊断。
在病毒或过敏原等因素刺激下, 外周血淋巴细胞增生并发生异常形态 变化,称异型淋巴细胞或“Downey” 细胞。已知此种细胞属T淋巴细胞,其 形态的变异是因增生亢进,甚至发生 母细胞化的结果。根据细胞形态可分 为三型。
分型
I型 空泡型
II型 不规则型
III型 幼稚型2源自I型(泡沫型或浆细胞型)细胞中等大小,细胞 多呈圆形或部分不规则 形或阿米巴型,胞质嗜 碱性强,呈深蓝色,含 有大小不等的空泡或呈 泡沫状,无颗粒或有少 数颗粒,胞核偏位,呈 椭圆形,肾形或分叶形, 染色质粗糙,呈粗网状 或成堆排列。
主要内容
物品准备 标本处理 涂片染色 显微镜观察 报告结果
一、物品准备
准备干净的玻片、推片 瑞氏染液、
待检EDTA抗凝全血
计时器 显微镜
计数器
二、样本处理 血涂片的制备:
1、制作血涂片的载玻片要求清洁、干燥、 中性、无油腻; 2、距载玻片一端约1cm处滴EDTA抗凝全 血30ul; 3、将推片放置于血滴的前端,紧挨血滴, 使其顺推片边缘散开; 4、调整好推片与载玻片的夹角,使其约 呈30度角,均匀向前推片。

【三基】临床检验科名词解释(一)

【三基】临床检验科名词解释(一)

【三基】临床检验科名词解释(一)1、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在病毒、原虫感染,药物反应,结缔组织疾病,免疫系统强应激状态或过敏原等因素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并发生形态学的变化,表现为胞体增大、胞质量增多、嗜碱性增强、细胞核母细胞化,称异型淋巴细胞或反应性淋巴细胞。

2、乳糜尿:乳糜尿脂肪在肠道吸收后皂化形成乳糜液,正常情况下乳糜液进入肠道淋巴管,参与淋巴循环。

若乳糜液未引流入血而逆流至糜尿系统淋巴管中,引起该处淋巴管内压力增高,曲张破裂进入尿液,则形成乳糜尿。

3、核右移:核右移外周血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并且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时称为核右移。

核右移严重者常伴白细胞总数减少,反映造血功能衰退,与缺乏造血物质、DNA合成障碍和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有关。

核右移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内因子缺乏所致的恶性贫血、感染、尿毒症或骨髓异常综合征等。

4、尿闪光细胞:尿闪光细胞在低渗条件下,尿中的中性粒细胞胞质内颗粒呈布朗分子运动,由于光折射在油镜下可见灰蓝色发光现象,因其运动似星状闪光,故称为闪光细胞,多见于急性肾盂肾炎。

5、染色质小体:染色质小体位于成熟或幼红细胞的胞浆中,呈圆形,有1~2u m大小,染紫红色,可1至数个,已证实为核残余物,常见于巨幼红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后。

6、少尿或无尿:少尿或无尿少尿是指每小时尿量持续小于17ml或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12小时无尿或24小时小于100ml为无尿。

7、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在体外模拟体内内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用以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是筛检止凝血功能最常用的试验之一。

8、功能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出现轻度蛋白质。

常见于机体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生理状态时,引起肾血管痉挛或充血等暂时性功能性改变,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而导致。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的变化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的变化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的变化分析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异淋)增多,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病毒感染、淋巴細胞增殖等疾病。

近来我们观察到肺炎支原休感染(MP)的患儿外周血异淋明显增多,现将69名小儿外周血异淋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来自本院住院部外周血检出异淋患儿69名。

年龄0~7岁,男45名,女24名。

正常对照为本院健康体检0~7岁小儿21名。

2.方法:采末梢血涂片或抽静脉血用EDTA-K2抗凝,混匀推片用瑞氏染色,油镜下分类计200 个白细胞,计算出异淋百分率。

3.疾病诊断按《儿科学》为标准。

结果显示:69 名外周血检出异淋患儿,以支气管肺炎患者居多,其次是支原体,上感和传单。

而异型淋巴数则以传单最高、其次是支原体肺炎,其他疾病异淋数量较少。

69 名患儿外周血异淋以不规则型居多,浆细胞型次之和幼稚型异淋较少。

传单和支原体肺炎则多为不规则型异型淋巴细胞讨论: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病理变化是病原体本身及其激发的免疫反应所致,故支原体感染也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防御功能,是说当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时,体内的白细胞就会对此种外来致病物质加以识别,并产生一种特殊的抵抗力,从而更有效地清除微生物,维护人体的健康。

产生的这种抵抗力,通常称为免疫力。

而免疫稳定功能,指的是及时清除人体内组织和细胞的正常碎片和代谢物,防止其积存体内,误作外来异物,产生自身抗体,导致如红班性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此外,在正常人体内经常会出现少量的“突变”细胞。

它们可被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出来,什么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了。

异物多由外界进入体内,机体把它视为有害物,由血液中的R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来对抗。

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不会产生免疫应答,或只产生极微弱的免疫应答。

在正常人血清中可以有多种对抗自身组织成分的抗体,其效价很低,因而不足以破坏自身正常成分,但可以协助清除衰老蜕变的自身成分。

这种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产生自身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反应,称为自身免疫反应。

淋巴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培训-2022年学习资料

淋巴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培训-2022年学习资料

淋巴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PPT培训课件
·Ⅲ型-0-又称幼稚型或幼淋巴细胞型。胞体较大,-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染色质细致呈网状-排列, 见1一2个核仁。胞质深蓝色,可-有少数空泡。
淋巴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PPT培训课件
淋巴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PPT培训课件
辛根据所出现的异淋的形态特点,需要与相应的正-常细胞相比较:-幸I型:(浆细胞型)-正常浆细胞 华Ⅱ型:(单核细胞型)-正常单核细胞-辛Ⅲ型:(原幼淋巴)-正常的原、幼淋
浆细胞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白血病MM/PCL-浆细胞异常增生,->10%-免疫表达-C 138+CD38+-CD19-提示瘤细胞-CD19+提示反应浆细-临床其他诊断指标:-骨质破坏 免疫球蛋-白异常、本周氏蛋白、-肾功能伤害、轻链异
周围T细胞NHL-特点-·细胞大小不一,胞体偏小-。-外形极不规则,伪足、瘤状突起-易见-核形 规,畸形变明显-染色质粗,核仁不清-T细胞标志:-CD3CD5CD7表达阳性-·CD4CD8表 异常-CD34CD10不表达
淋巴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PPT培训课件
·人体血液中存在着几种血液细胞。红细胞-和粒细胞等被称之为终末细胞,意为它们-的生命没有回头路 必须一直走下去,直-至死亡。这样的细胞除了行使各自的功能,-不再进行任何形式的改变。而淋巴细胞 -是终末细胞,它还可以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原始细胞化和幼稚细胞化(俗称“返祖-现象”。
·1.“异型、异形”使用混乱,同一篇文章或-教材同时出现。-·2.异型淋巴细胞通常简称“异淋2.异形淋巴细胞:形态不规则的淋巴细胞-·3.肿瘤性建议用“异常”
淋巴瘤细胞要着重和正常淋巴细胞、异淋和形态不规范的淋巴-细胞相鉴别-霸
B细胞CLL/SL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一、异型淋巴细胞的定义 • 二、异型淋巴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 三、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 四、异型淋巴细胞的鉴别诊断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异型淋巴细胞的定义
• 是一种形态变异的淋巴细胞。其形态变异 通常是由于病毒或药物引起的应激反应,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其细胞体积变大,细 胞核体积增大,细胞浆颜色加深,出现空 泡等。正常人的异型淋巴细胞<2%。
中幼红细胞、浆细胞与空泡型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淋的鉴别
中幼红细胞
浆细胞
异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异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单核细胞与不规则型异淋鉴别
异淋
单核细胞
单核 细胞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异型淋巴细胞检查的临床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意义
三、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异型淋巴细胞的鉴别诊断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原始淋巴细胞与幼稚型异淋鉴别
异淋
原始淋巴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思考题
• 一、异型淋巴细胞主要分几种,分别是什 么?
• 二、请辨别下列图片中细胞。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