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丝绸的保护修复技术研究【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纺织工程
古代丝绸的保护修复技术研究
一、前言部分
前言
丝绸服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用丝绸作为服装的主要材料,为服饰文化创造了很高的价值和辉煌成就[1]。然而,丝绸材料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极容易在氧气和水解作用下发生变质,严重影响其保藏的时间限度和质量,许多精美的丝绸服饰在考古发掘出土时,就已很残破,令人非常怜惜和遗憾。因此及时对它们进行抢救性保护,成为非常重要和首要的工作。
古代丝绸破损现状的分析
我们知道,丝绸织物的材料为蚕丝,这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组成的高分子材料,易于受光、热、化学、生物、机械等的影响,丝纤维形貌和手感发生改变,使强度损失,颜色褪变,分子量降低和结晶度变化等。墓葬出土的丝织物,由于地下环境、气候、湿度的不一样对丝织品的损伤类型和程度都有不同。如西北干燥地区出土的丝织品,长期藏在干燥条件下,一般保存比较好,但出土后在自然环境下受光、热、化学的影响,会使蛋白质分子发生裂变,以致纤维发脆,色泽减褪。汇总其破损的状况大致有以下几种:破裂、撕裂、破洞、脱线、残缺[67]。
对丝绸修复加固技术的研究
鉴于考古出土丝织品强度较低、质脆,发掘过程中又遭遇环境突变的影响,因此急需对其进行加固保护。加固方法大体可以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类[2]。
二、主题部分
论文背景:
我国考古出土丝织品由于其所处的埋藏环境的差异,发掘时它们的保存状况有所不同,采取的加固方法自然也就有所不同。加固方法大体可以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类,在满足收藏、研究和陈列的要求下。我们需要尽可能够保证达到最佳的加固效果。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丝织品文物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共同作用以及出土后保藏环境条件的不达标等主客观因素,其物质结构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破坏,不仅失去原有的光泽与柔润,而且表现出断裂、酥脆及矿化、腐烂、蛀蚀等现象,抗张强度、柔软度、伸长率等性能指标降低或者完全消失,严重威胁丝织品文物的价值,急需安全、科学、有效的丝织品文物保护新方法、新技术,以延缓或解决丝织品易腐易脆这一根本性难题,使丝织品文物得以“延年益寿”。国内用于丝织类文物的加固保护方法;在对腐朽残破文物的加固修复方面,仍然依赖于一些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材料。这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材料老化、化学试剂残留、可逆性差、色泽变异等隐患,常导致丝织品文物本身衰变加速,甚至直接导致丝织品文物毁损,形成“保护性破坏”。下面是国内的研究领域进行综述,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固保护材料
1.天然加固材料的应用
在传统技术中,有许多使用天然材料的方法。加固方面,采用的植物胶黏剂主要有淀粉胶、糊精胶、豆胶、阿拉伯树胶、松香胶、羧甲基纤维素胶、木质素胶等种类。动物胶有鹿角胶、鱼鳔胶、牛皮胶等多种,仅《考工记》中就记载了鹿胶、马胶、牛胶、鼠胶、鱼胶、犀胶等多种动物胶。在清洗方面,茶皂素、皂荚、无患子、由天然松脂经常压或减压蒸馏反应后形成的活性松脂、桉叶油、海水的提炼物、天然椰子油、田七、芦荟等,均可用于纺织品文物清洗。天然材料用于古代纺织品的保护具有材料性能相近、对文物的二次损伤小等优势。因此.天然材料的研究开发,使之适宜于古代纺织品的保护,是古代纺织品保护研究的重要课题。
2.现代加固材料的应用
现代高分子加固剂。此类材料可分为两大类,其一为涂覆包裹型,其二为反应型。一般涂覆型加固材料用量大,手感等表观特征改变明显,如聚丙烯酸酯类、有机硅类、聚对二甲苯类的高分子材料等。反应型的高分子加固剂,具有对损伤部位的修补功能,通常被称为手链分子,用量少、效能高,如丙烯氰、多缩乙二醇等。但此类材料尚处于开发研究阶段,成功应用的例子还未见报道,但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加固方法
1.物理加固法
物理方法对丝织品加固是一种比较值得提倡的方法,该方法对丝织品加固足比较安全的。该
法一般不会伤害丝织物,具有可逆性,能实现多次加固,但只适用于有较好强度的丝织品。物理加固法主要包括夹持法、背衬法和丝网加固法等。
(1)夹持加固法
夹持法一般不直接对丝织品本身施加任何物质,只是将它夹持起来进行加固,采用透明物质来夹持残片可直接用于陈列展览,夹持方法适用于小件物品的加固,对于大件或立体的多层丝织物不能加固。
①玻璃夹持法:最初是采用玻璃夹持,采用两块平板玻璃夹持残片,四周用胶带粘合达到封护作用。这是最原始、最简便的夹持加固法。
②树脂夹持法:采用树脂加固有两种方法,一是热压粘合法,另一种是溶剂溶解粘合法,热压粘合法更为简便。这种方法加固强度好、易操作,夹持后的残片可直接进行观察。但表面有亮光会影响质感,高温也加速了材料的老化。而且此法对加固的丝织品尺寸有限制,只适用于残片或小件文物。
③无酸卡纸夹持法:该法是一种较简易和传统的方法。按残片尺寸和展示要求将无酸卡纸裁成相同的3块,其中一块根据残片尺寸开一个“窗口”,将面板与底板叠在一起,左边包合,“窗口”与底板左侧粘合即可。无酸卡纸夹持法工艺简单,材料易得、轻便,可手持观看,便于陈列展览。但环境温湿度变化会导致纸张变形给丝织文物带来应力影响,卡纸易吸附有害气体、粉尘等且本身的寿命有限会给丝织品带来危害。
(2)背衬加固法
背衬加固法是在平面丝织品背后用粘合、缝合等方法加上一层支持物起到加固丝织物的作用。它分为托裱法和针线缝合法两种:
①托裱加固法:
丝织品托裱与纸张托裱很相似,是我国传统的加固方法之一。经托裱加固的丝织物既美观又牢固,便于张挂和保存,使原本脆弱或破碎的丝织品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托裱法只适用于加固单面有图案的丝织物,对两面都有图案的丝织物会影响到图案的效果,且只能用于一些较小的丝织物或残片的加固。另外,由于装裱用的纸张、浆糊等原料都是微生物和害虫极好的营养源,因此必须做好防霉杀虫工作,防止生物危害的发生。
②背衬加固法:
若考古出土纺织品强度比较好,可采用针线缝合法。用材料相同或接近的衬将木板包裹、拉平后用钉枪将衬与木板反面木条钉在一起:把残片平整后平铺在衬上,用极细的弯钩针将残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