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
• 流行病学史 • 典型猩红热特征性临床表现 • 血象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 • 咽拭子、脓液培养A组链球菌阳性
鉴别诊断
全身症状
皮疹特点
发热与皮疹
麻 疹 全身症状重
结膜炎,呼吸道卡他症状
风疹
全身症状轻, 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口腔黏膜斑
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疹退后有色 素沉着、脱屑。
斑疹或斑丘疹、24h达全身,2~3天消退, 退疹后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 存在于水、空气、尘埃、粪便 – 健康人和动物的口腔、鼻腔、咽喉中 – 被污染的食品如奶、肉、蛋及其制品也会对人类进行
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 为食品溶血性链球菌污染的污染源。
病原学
• 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 M蛋白:对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具有免疫毒性作用,M蛋 白和细菌荚膜---抗吞噬。
β溶血性链球菌生长 • Dick试验早期(+),恢复期(-)。
并发症
• 化脓性并发症
− 常见的如中耳炎、乳突炎、鼻旁窦炎、颈部软组织炎、 蜂窝织炎、肺炎等。
• 中毒性并发症
− 中毒性心肌炎、心包炎等。病变多为一过性,且预后 良好。
• 变态反应性并发症
− 一般见于恢复期(2-3W),少数可出现风湿性关节炎、 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及急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 皮肤皱褶处紫色线状疹(Pastia线)。 – 面部充血潮红无皮疹,耳鼻口周围充血不明显-口周
苍白圈。 – 皮疹48小时达高峰,后依出疹顺序退疹,2~3内退尽,
重者可持续1W。片状脱屑。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 血象:WBC、N↑,可见中毒颗粒 • 尿液;WBC、RBC、管型 • 血清学检查:抗链“O”滴度大于1:400 • 细菌学检查。咽试子或其他病灶分泌物培养可有
–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红霉素 –其它复方新诺明、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
• 并发症治疗。
预防
• 住院或家庭隔离至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且无化脓 性并发症出现(治疗不少于7天)。
• 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 • 流行期间,儿童应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
发热3~4天后出疹 发热数小时至1天后出疹
幼儿急疹 一般情况好
耳后淋巴结可肿大
常伴有轻度腹泻
红色细小密集斑丘疹,头面部颈及躯干多 高热3~4天,热退疹出 见,四肢少, 一天出齐,次日开始消退
猩红 热 药物 疹
中毒症状重 咽峡炎、扁桃体炎 杨梅舌,口周苍白圈,巴氏线
原发病症状(发热、不适、关 节痛)
皮肤弥漫充血,上有密集针尖大小丘疹, 持续2~3天后退疹,疹退后伴大片状脱皮
– 杀白细胞素。
病原学
• 溶血性链球菌常可引起
– 皮肤、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 呼吸道感染 – 流行性咽炎的爆发性流行 – 新生儿败血症 – 细菌性心内膜炎 – 猩红热和风湿热 – 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
流行病学
• 传染原:病人和带菌者。 • 传播途径
– 空气飞沫 – 可经皮肤伤口、产道感染。
− 脂壁酸(LTA):对生物膜有较高亲和力、黏附于人的 上皮细胞。
− 其他R蛋白、T蛋白、S蛋白。
病原学
• 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因素
– 毒素
• 红疹毒素 • 链球菌溶血素
– 蛋白酶
• 链激酶:溶解血块,阻止血浆凝固。 • 透明质酸酶:利于细菌在组织扩散。 • 链道酶:破坏宿主组织和细胞。 • 核苷酸酶: • 脂蛋白酶。
皮疹伴瘙痒,嗜酸细胞升高 多形皮疹:荨麻疹、斑丘疹、猩红热样皮 疹、环形红斑、疱疹。
发热1~2天后出疹 可有发热(药物热)
治疗
• 一般治疗 • 病原治疗
–首选青霉素,80万U,肌注,2~3次/d,疗程5~7天。脓 毒症者800~2000万U/d,分2~3次静脉滴注,连用10天 或体温正常后3天停药。
•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儿童多见。可抵抗同型 菌侵犯。
• 全年发病,温带、冬春多见。
发病机制和病理
• 猩红热引起病变
– 化脓性病变:细菌侵入组织 引起炎症,通过蛋白酶使炎 症扩散。
– 中毒性病变:红疹毒入血致 猩红热样皮疹,表皮坏死脱 落,形成脱屑。心肌变性坏 死,肾间质炎症等。
– 变态反应性病变:个别病例 病程2~3周,出现变态反应 性变化,主要见于心、肾及 关节滑囊浆液性炎症。
传染病讲座-猩红热
(Scarlet fever)
复兴医院 赵建功
Leabharlann Baidu
概述
猩红热(Scarlet fever)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多见。
临床特点如下
− 突然高热 − 急性扁桃腺炎或咽峡炎。 − 弥漫充血性皮疹及疹退脱屑。 − WBC、中性粒细胞增高
病原学
• 溶血性链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
临床表现
• 潜伏期2~3日。 • 典型猩红热三大特征性表现
–发热:多持续性,中毒症状。发热的高低与病情轻重 一致。自然病程约7天。 ·
–咽峡炎:咽痛、充血、扁桃体肿大,脓性分泌物、鄂 部充血、出血性黏膜疹。
–皮疹:病后24小时出现皮疹。
• 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
临床表现
• 典型皮疹
– 皮肤弥漫充血基础上均匀密布针尖大小丘疹, 压之褪色,搔痒感。少数可带黄白色脓头-粟 粒疹;重者出血性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