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题库(与课本配套复习资料)第四章
(完整版)体育心理学试题
第一章人的心理与体育活动试题一、名词解释1、心理过程2、个性心理二、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 心理过程B 思维过程C 心理活动D 认识活动()2、人的心理现象分为A 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B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C 认识过程D 认识活动()3、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带有喜,怒,哀,乐,爱,恶的色彩,这些心理现象是属于A 认识过程B 情感过程C 心理过程D 个性特征与心理活动()4、心理是A 人脑的机能B 心脏的机能C 脑与心脏协同的过程D 意识的功能三、多项选择题()1、心理过程包括()A 认识过程B 意志过程C 想象过程D 情感过程E 思维过程四、判断题()1、人的心理现象其实是人脑和心脏共同活动的结果。
()2、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积极能动的。
()3、反射是人类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
()4、狼孩和猪孩的实例表明,一个正常人如果离开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不能形成正常的心理。
()5、人的心理最高级水平是意识。
()6、社会实践是感受性不断提高的根本条件,每个人的各种分析器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五、简答题1、怎样理解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有什么影响?第二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心理过程答: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从产生、发展、变化到完善的过程。
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简称为知、情、意。
2、个性心理答:个性心理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是一个整体结构,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1、C2、B3、B4、A三、多项选择题1、ABD四、判断题1、×2、√3、√4、√5、√6、√五、简答题1、怎样理解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答:(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内容和源泉(2)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3)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2、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有什么影响?答:人的心理与体育运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体育心理学课后参考答案
简答题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是什么?答: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本书取名为“体育心理学”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答:本书取名体育心理学,具有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本书所讲的“体育”是指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因此,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其次,虽然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特别是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这三个学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尚未完全独立,甚至名词使用上也未作严格的区分,互用概念的现象比较多见。
第三,考虑到目前我国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未来工作的需要,因为他们绝大部分将从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体育教育工作,具体涉及到体育教学、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健身锻炼等领域中工作,体育心理学包括这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对他们未来的实际工作大有帮助。
3.何谓体育心理学?答: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景中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4.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含义是什么?答: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多种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包含心理学的许多传统学科,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其他的学科(Anshel,2003)。
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身体练习中的心理学问题,并可加以应用。
同时,也促进体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5.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答:在体育心理学中受到研究的社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风格,心理学对教练有效工作的影响,影响团体凝聚力(团体共同的感觉)和团体动力学(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因素,观众特性(如规模、评价的角色、观众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等)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攻击性,影响解释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文化因素,以及性别对影响运动表现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因素的作用。
体育心理学复习题 64面 有章节 不知哪本书
体育心理学复习题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和。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12.年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
13.应用运动心理学可进一步分为和。
14.教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集中于运动员的和。
15.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集中于运动员的。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门学科。
()A.相同的B.认知的C.不同的D.基础的2.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A.体育教育教学B.竞技运动和比赛C.体育锻炼D.娱乐3.本书所指的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进行研究的科学。
()A.情感和意志B.个性和意志C.心理和行为D.认知和个性4.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
体育心理学习题与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上篇试题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下篇参考答案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精心整理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方法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和。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完整word版)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标准答案
(完整word版)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标准答案上篇试题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案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案中的个别差异下篇参考答案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案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案中的个别差异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和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南京体育学院--体育心理学第四第五章试题(含答案) (2)
体育心理学第一第二第三章试题一、判断题1、目标越高,产生的动机力量越大。
(×)2、越是宏伟的目标,所产生的动机力量越大。
(×)3、成绩目标定向的学生在运动场上更容易出现伤害他人的行为。
(√)4、体育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定向。
(√)5、体育教学中,提供反馈有利于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所以应该尽量多的给学生提供动作技能学习的反馈。
(×)6、运动兴趣和运动需要之间有密切联系,运动兴趣的发生要以一定的运动需要为基础。
(√)7、中心兴趣通常是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8、通过体育活动获得刺激、眩晕、运动欣快感觉和宣泄身心能量的动机,称为继发性动机。
(×)9、体育态度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10、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采用提高分计分制,每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二、单选题1、运动心理学之父是:( C )A、冯特B、艾宾浩斯C、格里弗斯D、特里普利特2、被称之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学派的是哪个学派( B )A、认知学派B、行为主义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人本主义学派3、期望理论中的:M=V×E。
其中的E是指:( C )A、动机力量B、效价C、期望概率D、动机强度4、对运动用品的兴趣属于:( A )A、物质兴趣B、精神兴趣C、直接兴趣D、间接兴趣5、对通过体育活动来促进社会交往的兴趣,属于:( D )A、物质兴趣B、精神兴趣C、直接兴趣D、间接兴趣6、兴趣的最高阶段是:( D )A、无趣B、有趣C、乐趣D、志趣7、具有一定难度、需花较大、较长时间才能学会和掌握的、或者单调、枯燥的运动项目,适合哪种动机( B )A、直接动机B、间接动机C、外部动机D、内部动机8、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合适的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模式。
( A )A、组内合作、组间竞争B、组内竞争、组间合作C、组内组间都竞争D、组内组间都合作9、以下哪种形式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最好?( C )A、只表扬B、只批评C、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D、以批评为主,表扬为辅三、多选题1、广义的体育包括(ABC )A、体育教育B、竞技运动C、大众健身运动D、康复运动2、以下属于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有:(BCD )A、马斯洛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3、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心理发展是通过哪些环节进行的(ABCD )A、图式B、平衡C、同化D、顺应4、对于一支运动团队来讲,团队目标具有哪些功能:(ABC )A、凝聚功能B、导向功能C、激励功能D、强化功能5、将团队目标分解、具体化时,要求目标要:(ABCDE )A、明确B、可衡量C、可接受D、可操作E、有时限性6、运动兴趣的品质有:(ABCD )A、运动兴趣的倾向性B、运动兴趣的广泛性C、运动兴趣的稳定性D、运动兴趣的效能7、要想成为一名学生们喜欢的体育老师,必须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BD )A、俊朗或漂亮的外表B、较强的业务水平C、幽默的语言D、良好的师德修养8、运动动机的功能有哪些功能:(ABCD )A、发动功能B、选择功能C、强化功能D、维持功能9、常见的竞争包括:(ABC )A、个体间竞争B、团体间竞争C、自我竞争D、班级竞争10、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__________评价和__________评价比较敏感。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上篇试题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下篇参考答案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和。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体育心理学第四章运动归因测试题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第四章运动归因测试题及答案总计: 5 大题,32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运动员是否将成败归于稳定的原因,与__________和习得性无助感有关。
A.努力B.能力C.期望D.动机2.通过归因训练,个体可以获得各种形式的归因反馈信息,从而消除归因__________。
A.误差B.偏差C.风格D.定势3.__________不属于Weiner归因理论中的一个维度。
A.动机B.稳定性C.内外源D.可控制4.倾向于__________归因的人常将自己体育运动成绩好归因于自己运动能力强或努力。
A.内部B.外部C.可控性D.不可控性5.“相应推断”理论认为,行动者外显的行为是由其内在的__________直接引起的。
A.思想B.人格特征C.道德理验D.态度6.成败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
A.KelleyB.HeiderC.Jones7.当前归因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是__________的归因理论。
A.WeinerB.HeiderC.JonesD.Kelley8.倾向于__________归因的人则常常把失败看作是任务太难、自己的运气不佳等。
A.内部B.外部C.可控性D.不可控性9.Rotter研究表明,从发展的观点看,倾向于__________归因的人更为成熟。
A.内源性B.外源性C.稳定性D.不稳定性10.期望的改变与个体归因的稳定性维度有着__________相关。
A.低度的B.中度的C.高度的D.无二、多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1.再归因训练的具体方法很多,常用的有__________法。
A.团体发展B.强化矫正C.积极反馈D.观察学习12.个体与习得性无助感有关的心理特征有__________。
A.人际关系B.自我意识C.思维D.情绪13.在归因活动中,期望与下列因素__________有关。
B.努力C.稳定性D.习得性无助感14.研究已经表明,运动员把成功或失败归于稳定的原因,还是归于不稳定的原因,与下列__________几个因素有关。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录第1章体育心理学概述1.1复习笔记一、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1)区别三门学科分别对应于不同研究领域,因此其各自研究的目标、对象和侧重点不尽相同。
①体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
其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研究内容包括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设计等的心理学依据。
②运动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研究内容具体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观众的心理和行为。
③锻炼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
(2)联系①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
②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
③研究方法相同。
2.体育心理学概述(1)概念的界定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即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学科性质、研究任务和学习目的①学科性质体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学科。
②研究任务a.理论任务第一,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点或品质,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第二,揭示体育教学条件下动作技能的获得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丰富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有关方面的内容。
b.实践任务直接为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服务,即为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③学习目的a.理解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在体育运动时的生理表现。
b.理解参与体育活动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健康和幸福。
3.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心理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揭示心理和行为规律的重要手段。
其优点在于可在任意时间内进行周密观察,且可验证,具有科学研究所要求的高度公认的客观性。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景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第三章运动兴趣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运动兴趣、运动需要与运动爱好之间的关系运动兴趣和人的运动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生以一定的运动需要为基础。
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对所要参与的体育运动或所学的运动知识仍欲望,且感到它是我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进候,人们才有兴趣参与并学习它。
运动兴趣可以发展为运动爱好。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某项体育活动的倾向。
当运动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事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
运动兴趣的特性——(倾向性、广泛性、稳定性、效能)运动兴趣的分类●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可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以分为有趣(初级水平)、乐趣(比较高级水平)和志趣(高级水平)。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1、强大的动力作用。
2、培养学生装的探险究学习和创新能力。
3、最终实现终身体育。
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有:1、运动需要的满足。
2、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
3、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
4、成功体验的获得。
5、融洽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装体育场兴趣的方法:1、明确参与体育场运动的目的和意义;2、选择有吸引力的运动内容和项目;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4、注意教法手段多样化;5、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创设问题情境保持强烈的好奇心;7、充分利用兴趣的迁移;8、针对运动兴趣的品质、培养兴趣;9、培养师生感情;10、重视信息反馈;11、因人而异合理设置目标,获得成功体验。
体育心理学习题与参考答案
上篇试题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下篇参考答案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和。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运动归因】
(4)比赛结果 一般来说,失败的结果比成功的结果更可能引起归因,尤其是出乎意料的失败比预料到 的失败更趋向原因探究。 (5)其他 教练员、运动队的凝聚力以及家庭背景等均是影响运动员归因的因素。
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将学生或运动员按照员有更多机会体验成功,建立一种积极的心理定势。
(3)建立成功与失败的恰当标准
教练员或教师应让学生和运动员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为自己制定不同的成功标准。这一
标准应是具体、明确、富有挑战性的,能给自己提供不断的成功体验。
1/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指出与每一个归因维度相联系的情绪反应。在有关成绩方面,情感和归因是怎样相 互作用的?
答:Weiner 的归因理论是当前归因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Weiner 提出,可以根据 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分类。这三个维度是内外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和可控制维度。
(1)内外源维度 ①具有内部归因倾向的个体在获得成功时,表现出一种自豪、自尊和满意的情绪,同时 内部归因倾向的个体在失败时会使自豪减少、自尊减少和满意减少。 ②具有外部归因倾向的个体在面对成败时,没有表现出一种关于自我的情感。 (2)稳定性维度 ①具有稳定归因倾向的个体在获得成功时会满怀希望,在遭遇失败时就会失去希望。 ②具有不稳定归因倾向的个体在获得成功时通常会有一种不确定的感觉,在遭遇失败时 就会满怀希望。 (3)可控制维度 ①具有可控归因倾向的个体在获得成功时,会表现出一种自信和可以胜任的感觉,在遭 遇失败时会产生一种羞辱、负罪和沮丧感。 ②具有不可控归因倾向的个体在在获得成功时,会感激和同情对手,在遭遇失败时会表 现出一种愤怒、诧异和惊讶的情感。
体育心理学题库(与课本配套复习资料)第四章
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 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是运动动机。
2.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发动、选择、强化和维持的功能。
3.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可将运动动机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4.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可将运动动机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5. 为了获得刺激、运动愉悦感觉和渲泄身心能量,满足个体的生理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生物性动机。
6. 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
7. 根据学生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参与的心理动因主要由自身内在需要转化而来还是由外界条件诱发而来,可以将运动动机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8. 根据学生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参与的心理动因主要由自身内在需要转化而来还是由外界条件诱发而来,可以将运动动机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9. 来自于学生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心理,如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快感、乐趣、刺激,以及希望满足自尊心、上进心、荣誉感、义务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的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10. 由学生自身之外的诱因转化而来的动机,如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赏识、竞争获胜的奖励、荣誉,或因为迫于压力、避免惩罚与升学考试等原因而参加体育运动活动的动机,属于外部动机。
11.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指向于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将运动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12.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指向于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将运动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13. 指向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直接特征的动机,是直接动机。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运动归因)【圣才出品】
第4章运动归因4.1 复习笔记一、运动中的归因1.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对动机进行认知分析的理论。
Weiner的归因理论是当前归因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
该理论提出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分类。
(1)内外源维度内外源维度可将导致成败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即个人自身的原因(如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即个人自身之外的原因,如(难度、运气等)(2)稳定性维度稳定性维度可将内部和外部原因再分为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
(3)可控制维度控制维度可将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再细分为个人自身能控制的原因和个人自身不能控制的原因。
表4-1 Weiner的归因模型2.运动归因主要涉及的要素(1)内外源①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a.在运动情境中,倾向于内部归因的人常常将自己体育运动成绩好归因于自己运动能力强或努力。
反之,倾向于外部归因的人则常常把失败看作是任务太难、运气不佳、教练员不好、裁判员不公平等外部原因。
b.由于内部归因比外部归因有更为成熟的归因指向,因此,教练或体育教师应该鼓励运动员或学生通过建立自信心和在合适的时候对成绩进行内部归因而变得更具有内部归因的倾向。
c.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倾向于内源性归因的人更为成熟。
参加运动有助于一个人转向内源性归因。
然而,并不是一切外源性的归因都是不成熟的表现。
②归因方式的变化性a.个体的归因方式会对其体育运动成绩产生影响,同时体育运动成绩也会反过来影响个体的归因方式。
b.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与教练员应了解学生或运动员的归因情况,并根据归因变化的规律,调节对学生或运动员体育成绩的反馈信息,以使学生或运动员能利用反馈信息获得最大的动机量值。
(2)协变性原则协变性原则是一个人对成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内部的原因。
3.归因与情绪反应在成就情境中,将行为结果归于不同的原因维度,会使个体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4-2)。
《体育心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门学科。
( C )A 相同的B 认知的 C不同的 D 基础的2、以下哪个心理学家是建构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 B )A 斯金纳B 罗杰斯 C皮亚杰 D 赫尔3、本书所指的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进行研究的科学。
( C )A 情感和意志B 个性和意志 C心理和行为 D认知和个性4、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 A )A. 体育教育教学B. 竞技运动和比赛C.体育锻炼D. 娱乐5、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于年完成的。
( D )A. 1901B. 1896C.1905D. 18986、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 C )A. ScriptureB. AnshelC.GriffithD. Wann7、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的学习策略。
( B )A. 自下而上B. 自上而下C. 由简单到复杂D. 由复杂到简单8、在1913年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 B )A.华生B.斯金纳C.弗洛伊德D. 班杜拉9、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10、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11、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12、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14、试述学习体育心理学对您未来的工作有什么意义?(1)体育实践工作的需要:①、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
②、学校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2)体育科学研究的需要13、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是什么?(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心理状态和变化(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第二章运动中的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1、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理论属于_____________理论。
体育运动心理学复习资料题规范标准答案
体育心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学习目标定向:是指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P32)2、成绩目标定向:是指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的能力。
(P32)3、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者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P53)4、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P62)5、体育态度: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感情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P74)6、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者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P第四章)7、应激:是人体对所施要求做出的一种非特殊反应,在经历和体验某种过度情景时产生的那种心理和生理的过程,又称为紧张。
(P117)8、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
(P119)9、运动表现:10、心理技能训练: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所进行的专业化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技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
简言之,就是有系统,持续化的心智或心理技能的练习。
(P139)11、心理训练(广义的):指有目的,计划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
(P139)心理训练(狭义的):指采用特殊手段使运动员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过程。
(P139)12、生物反馈训练:又称“内脏学习”或者“自主神经学习”,是通过生物反馈达到控制生理指标的变化或维持这种变化的过程。
(P161)13、模拟训练:也称“比赛模式化训练”,“比赛适应性训练”,是指在训练中模仿比赛条件,用于运动员演练技术,战术和比赛应对策略的一种训练方法。
(P167)14、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运动归因】
季浏《体育⼼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运动归因】第4章运动归因1.简述Weiner⽤来归因的三个维度的名称以及每⼀个维度的分类。
答:Weiner的归因理论是当前归因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
Weiner提出,可以根据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分类。
这三个维度是:(1)内外源维度据此,可把导致成败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即个⼈⾃⾝的原因,如个⼈的能⼒、努⼒等;外部原因即个⼈⾃⾝之外的原因,如任务难度、运⽓等。
(2)稳定性维度据此,可以把内部和外部原因再分为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
(3)可控制维度可以把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再细分为个⼈⾃⾝能控制的原因和个⼈⾃⾝不能控制的原因。
2.什么是协变性原则?请举例说明。
答:(1)协变性原则是⼀个⼈对成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完成同⼀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的成绩与他们相⼀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的成绩与他们不相⼀致时,会把它归于内部的原因。
(2)例如,当某个运动员打败了⼀个在⽹球⽐赛中每个⼈都输给他的⼈时,他肯定会把⾃⼰的胜利归于注⼊能⼒、⽔平⾼等内部的原因。
⽽⼀个⼈在某次测验中得了满分,并了解到每个⼈都能得到满分时,就会把它归于与外部原因,这就是进⾏归于的逻辑模式。
3.指出与每⼀个归因维度相联系的情绪反应。
在有关成绩⽅⾯,情感和归因是怎样相互作⽤的?答:Weiner的归因理论是当前归因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
Weiner提出,可以根据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分类。
这三个维度是内外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和可控制维度。
(1)内外源维度①具有内部归因倾向的个体在获得成功时,表现出⼀种⾃豪、⾃尊和满意的情绪,同时内部归因倾向的个体在失败时会使⾃豪减少、⾃尊减少和满意减少。
②具有外部归因倾向的个体在⾯对成败时,没有表现出⼀种关于⾃我的情感。
(2)稳定性维度①具有稳定归因倾向的个体在获得成功时会满怀希望,在遭遇失败时就会失去希望。
②具有不稳定归因倾向的个体在获得成功时通常会有⼀种不确定的感觉,在遭遇失败时就会满怀希望。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录第1章体育心理学概述1.1复习笔记一、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1)区别三门学科分别对应于不同研究领域,因此其各自研究的目标、对象和侧重点不尽相同。
①体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
其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研究内容包括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设计等的心理学依据。
②运动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研究内容具体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观众的心理和行为。
③锻炼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
(2)联系①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
②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
③研究方法相同。
2.体育心理学概述(1)概念的界定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即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学科性质、研究任务和学习目的①学科性质体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学科。
②研究任务a.理论任务第一,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点或品质,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第二,揭示体育教学条件下动作技能的获得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丰富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有关方面的内容。
b.实践任务直接为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服务,即为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③学习目的a.理解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在体育运动时的生理表现。
b.理解参与体育活动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健康和幸福。
3.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心理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揭示心理和行为规律的重要手段。
其优点在于可在任意时间内进行周密观察,且可验证,具有科学研究所要求的高度公认的客观性。
4体育心理学综合题库完整版4
4体育⼼理学综合题库完整版4体育⼼理学综合题库⼀、概念1、体育⼼理学:是研究⼈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理现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2、运动表象:是指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在⼤脑中重现出的动作形象或运动情景3、运动体验:是从运动过程中所提供的刺激中所获得的感受,是个体⼀种复杂的多种感知觉参与的综合反映4、⾃我效能:只⼀个⼈对⾃⼰能否成功地完成⼀项任务阶段的信⼼和期望,以及对⾃⼰成功地完成⼀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8、⼼理技能训练:是有⽬的地、有计划地对训练者的⼼理过程和个性⼼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9、暗⽰训练:是利⽤语⾔等刺激物对学⽣施加影响并进⽽控制⾏为的过程10、模拟训练:针对⽐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的是为了学⽣参加各类⽐赛做好适应性准备11、表象训练:是在暗⽰语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提⾼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的⽅法。
12、注意集中是坚持全神贯注于⼀个确定的⽬标,不为其它内外刺激的⼲扰⽽产⽣分⼼的能⼒13、放松训练是以⼀定的暗⽰语,集中暗⽰、调节呼吸,使肌⾁得到充分放松,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法14、体育差⽣是指体能和运动能⼒等⽅⾯的发展⽔平与体育教学不想适应,完成不了体育教学任务的学⽣15、运动焦虑:是指学⽣在训练和⽐赛中,对当前和预计到对⾃尊⼼有潜在威胁的情境具有担忧倾向16、攻击性⾏为是指以故意伤害他⼈的⾝⼼健康为⽬标的、有外显的语⾔或⾝体动作的⾏为17、团队是指有共同的⽬标练习在⼀起的⼈群的聚合18、体育团队是指有教师、学⽣、或运动员、教练员等⼈在同⼀规范与⽬标的指引下,协同⼯作的组织形式⼆、简答1.体育⼼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答: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是研究学习体育范围内与体育教学、学校代表队训练、体育⽐赛有关的⼼理学问题;⽽是研究与从事体育活动有关的的⼼理学问题,探讨体育参与的动机、揭⽰体育运动中各种⼼理变化规律,研究体育活动对⼼理发展的影响和体育活动与⼼理健康的关系等2.体育⼼理学的任务答:体育⼼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体育活动中各种⼼⾥现象发⽣、形成和发展规律,为体育教学和开展体育活动提供⼼理学指导的依据3.体育参与动⼒调节系统的功能(1)选择⾏为的定向功能(2)激发⾏为的始动功能(3)促进⾏为的强化功能(4)持久⾏为的维持功能4.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主要因素答:(1)运动能⼒的个体差异(2)运动⼒能的学习性差异(3)运动技能的学习⽓质差异5.影响迁移能⼒的主要因素答:(1)学习的程度与迁移量的关系;(2)运动技能的能以程度与迁移(3)⼈体结构与学习的迁移(4)时间间隔与迁移(5)疲劳于技能迁移6作图表表⽰⼼理机能训练中各种⼼理训练及其只要⽤途7.如何消除体育学习中的胆怯答:(1)提⾼运动能⼒(2)注意对有危险的技术动作的处理(3)在难度较⼤的动作教学时,教师的⽰范动作要显得轻松8.体育差⽣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答:(1)体育学习动⼒不⾜(2)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3)意志品质薄弱(4)性格内向,缺乏⾃信11.赛前⼼理状态有哪些?答:(1)赛前过分激动状态(2)赛前冷漠状态(3)赛前盲⽬⾃信状态(4)战⽃准备状态12、如何消除体育学习中胆怯、恐惧⼼理?答: 1、提⾼运动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 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是运动动机。
2.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发动、选择、强化和维持的功能。
3.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可将运动动机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4.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可将运动动机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5. 为了获得刺激、运动愉悦感觉和渲泄身心能量,满足个体的生理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生物性动机。
6. 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
7. 根据学生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参与的心理动因主要由自身内在需要转化而来还是由外界条件诱发而来,可以将运动动机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8. 根据学生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参与的心理动因主要由自身内在需要转化而来还是由外界条件诱发而来,可以将运动动机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9. 来自于学生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心理,如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快感、乐趣、刺激,以及希望满足自尊心、上进心、荣誉感、义务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的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10. 由学生自身之外的诱因转化而来的动机,如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赏识、竞争获胜的奖励、荣誉,或因为迫于压力、避免惩罚与升学考试等原因而参加体育运动活动的动机,属于外部动机。
11.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指向于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将运动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12.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指向于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将运动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13. 指向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直接特征的动机,是直接动机。
14. 指向于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间接结果的动机,是间接动机。
15. 有机体由遗传获得的、与生俱有且不学而能的行为方式是(本能)。
16. 斯金纳通过对操作条件反射的研究,提出有机体的操作性行为是通过强化形成的,且强化对行为还起着动机的作用。
17.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等称为基本需要;而将心理需要称为成长性需要。
18. 班杜拉认为,人除了通过直接学习获得直接经验外,更多的时候是通过对他人行为及其获得的积极强化结果的观察来获得间接经验。
19. 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某一行为任务的实际能力的推测与主观评价是自我效能。
20. 自我效能感是学生身体能力、技术水平与行为表现的一个中介因素,学生的身体能力、技术水平与行为表现是否一致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21. 影响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直接经验、间接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和生理状态。
22. 面临某种不确定性情境而产生的激活状态被称之为好奇心。
23. 德西和瑞安认为,奖励作为一种外部事件可能具有控制和信息两种功能。
24. 促使学生从没有体育活动动机到形成活动动机的过程是动机的培养,而将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的过程是动机的激发。
25. 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是成就动机。
26. 通过与学生的谈话、讨论,可使他们对与运动学习成就动机有关的自我行为产生意识化。
27. 通过游戏、竞赛或其他相关活动安排,使学生认识到设置目标、采用实现目标的行为策略与成败的关系,以及成败对情感体验的影响,获得成功与失败经历的体验化。
28. 通过对与成就动机有关的“运动目标”、“心理定向”、“成功标准”等概念的讲授与理解,使这些观念在学生头脑中概念化。
29. 对学生多强调其运动学习和锻炼前后的比较,可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变“常模参照”为自我参照。
30. 体育教师通过强调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是竞争获胜、合作学习,还是个人提高)、反馈(如,是赞许获胜者、互动者,还是进步者)、制定成功标准(如,是战胜对手、小组成功,还是超越自我)等可以在教学中制造出竞争、合作和个体化的课堂教学气氛。
31. 一般来说,竞争可分为个体间、团体间和自我竞争三种形式。
32.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利用师生尤其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促进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是合作性学习。
33. 大多数的合作学习都是按小组形式进行的。
每个小组4-6人,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成。
34. 将学生的测验成绩得分与他们以往测验的平均分相比,根据他们达到或超过先前成绩的程度来计算分数,这种计分方法叫做提高分积分制。
35. 许多合作学习的方法都将小组间的竞争作为激励学生们在组内进行合作的手段,简而言之,就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36. 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某个学生”的形式进行的反馈,属于社会性评价。
37. 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在成绩单上给某个同学画小红旗”的形式进行的反馈,属于象征性评价。
38. 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根据学生的技术或能力表现给予分数”的形式进行的反馈,属于客观性评价。
39. 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以排名次的方法给学生打分”的形式进行的反馈,属于标准性评价。
40. 学生对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是体育态度。
41. 凯恩经过研究,提出体育活动具有六种价值,即健康和健身、社会交往、感官刺激、美感体验、情绪宣泄和磨练意志。
42. 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他人的行为表现,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新经验的过程是体育态度的观察学习;仿照别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采取行动,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榜样的一致是体育态度的模仿。
43. 学生通过榜样行为的示范,直接学到积极的体育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体育态度的直接模仿学习。
44. 学生通过模仿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所展示的榜样来形成自己的体育态度和行为,是体育态度的象征性模仿学习。
45. 学生将各种榜样的体育态度和行为方式综合成全新的态度体系表现出来,是体育态度的创造性模仿学习。
46. 学生为避免惩罚或得到奖励,而从表面上接受社会、学校的规定、要求,听从体育教师的说教,在体育行为表现上与他人保持一致的过程,是体育态度转变的服从阶段。
47. 学生逐渐自愿地接受他人的体育观点和群体规范,使自己的体育态度与社会、学校和体育教师的要求逐步接近的过程,是体育态度转变的认同阶段。
48. 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和接受他人的体育观点、信念,并把这些新的观点、信念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彻底转变了自己体育态度的过程,是体育态度转变的内化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 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是。
(A )A.运动动机 B. 体育习惯 C. 运动兴趣 D. 体育态度2.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动力和的作用。
( D )A. 驱动B. 引诱C. 阻碍D. 定向3. 体育活动的愿望达到一定水平,推动采取学生行动,投入到体育活动之中。
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功能。
(A )A. 发动B. 选择C. 强化D. 维持4. 学生的体育活动行为具有特定的内容,趋向一定的活动目标。
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功能。
( B )A. 发动B. 选择C. 强化D. 维持5. 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努力程度、注意力水平、克服困难的决心大小等有所不同。
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功能导致的。
( C )A. 发动B. 选择C. 强化D. 维持6.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持续的时间不等。
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功能造成的。
( D )A. 发动B. 选择C. 强化D. 维持7. 为了获得刺激、产生眩晕、运动愉悦感觉和渲泄身心能量,满足个体的生理性需要,这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 C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8. 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这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 D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9. 来自于学生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的心理,如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快感、乐趣、刺激,以及希望满足自尊心、上进心、荣誉感、义务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的动机,属于。
(A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10. 由学生自身之外的诱因转化而来的动机,如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赏识、竞争获胜的奖励、荣誉,或因为迫于压力、避免惩罚与升学考试等原因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为。
( B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11. 指向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特征的动机,是。
( C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12. 指向于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结果的动机,是。
( D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三、多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 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动机的功能?(ACD )A. 行为发动B. 行为操作C. 行为维持D. 行为强化2. 下列选项中,哪些不是动机的功能?(BD )A. 行为发动B. 行为操作C. 行为维持D. 行为表象3. 下列动机中,哪些是以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为依据做出分类的?(BD )A. 直接动机B. 生物性动机C. 间接动机D. 社会性动机4. 下列动机中,哪些是以内在需要和外界诱因为依据做出分类的?(AC )A. 内部动机B. 直接动机C. 外部动机D. 间接动机5. 下列动机中,哪些是以心理动因的指向为依据做出分类的?(B D )A. 内部动机B. 直接动机C. 外部动机D. 间接动机6. 哪些心理学家与动机本能论的提出有关?(ABD )A. 詹姆士B. 麦独孤C. 班杜拉D. 弗洛伊德7. 依据斯金纳的观点,强化可以在什么时间给予?( ABCD )A. 固定的时间间隔B. 固定的行为反应次数之后C. 无固定的时间间隔D. 无固定的行为反应次数中8. 哪些心理学家与动机人本论的提出有关?(AD )A. 马斯洛B. 班杜拉C. 弗洛伊德D. 罗杰斯9. 影响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ABCD )A. 直接经验B. 间接经验C. 言语劝说D. 情绪和生理状态10. 哪些心理学家与动机的认知评价理论的提出有关?(BC )A. 麦独孤B. 瑞安C. 德西D. 詹姆士11. 以下哪些因素包含在麦克莱兰德和阿特金森提出的需要-成就理论中?(ABCD )A. 争胜动机B. 避负动机C. 成功可能性D. 成功的刺激价值12. 从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形式、奖励对象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来看,课堂的目标结构类型有哪几个?(BCD )A. 个性化B. 个体化C. 合作D. 竞争13. 合作学习是按照什么原则组成学习小组的?(BC )A. 组内同质B. 组内异质C. 组间同质D. 组间异质14. 体育教学中反馈的形式有哪几类?(ACD )A. 象征性评价B. 表扬性评价C. 客观性评价D. 标准性评价15. 体育态度是由哪几个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ABD )A. 认知B. 情感C. 意志D. 行为意向16. 体育态度的模仿学习包括哪几种类型?(ACD )A. 直接模仿B. 间接模仿C. 象征性模仿D. 创造性模仿四、匹配题(将下列相对应的内容用线条相连)请用连线将不同的动机理论与其代表人物联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