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藏戏》教学设计 (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藏戏》教学设计 (1)

《藏戏》教学设计

周思思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特色及其独特的魅力。

2.朗读课文1-3自然段,领悟课文开头连续反问的表达方式及其效果。

3.能运用课文语言及其表现形式写一段话介绍藏戏。

教学重点: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搜集关于藏戏的图片、视频及文字资料,搜集感兴趣的其它剧种的资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的民俗文化包罗万象,绚丽多彩,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不同的节日习俗,民居特色,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一些独特的艺术形式,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藏戏》。

二、了解藏戏神奇的形成过程及独特的艺术魅力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首先要关注阅读提示。你们读了吗?谁来说说看,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重点了解藏戏的什么?

学生: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遍课文,看看藏戏是怎么形成的,找到相关的内容做上记号。(教师巡视并指导)

看到很多同学都关注了这个句子。

(出示句子: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共同修桥。指名读句子,读好“唐东杰布”和“山南琼结”。)

“唐东杰布”是一个人名,“山南琼结”是一个地方。如果只用这句话来介绍藏戏的形成,你觉得可不可以?

请同学们加上原因和结果,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的整个形成过程。(学生交流)

2、聊了那么多藏戏的形成,我们再来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谁先来说,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书上的句子来说。

学生交流面具时:你把藏戏的面具介绍得非常详细。大屏幕上展示的就是藏戏的面具,随着时代的发展,藏戏的面具更加丰富多彩(屏幕显示藏戏的面具),这个产生在6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的古老剧种,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它的面具大多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

学生交流舞台时:世界上还能有哪一种戏剧有藏戏如此开阔的舞台,有藏戏如此磊落的胸襟。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一段。

学生交流演出时间时:观众看得过瘾。

过渡:这就是藏戏的神奇之处,这就是藏戏的迷人之处,这就是藏戏的独特之处。

三、体会文章独特的表达方式

1、课文第8-20段具体介绍了藏戏的三个特色,课文还有哪里也提到了这三个特点呢?(课文的1——3自然段)

课文的前后都写到藏戏的特色,那不是重复了吗?是否可以去掉?学生交流反问句、排比句的好处:

(1)反问句突出了藏戏的特色

(2)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3)排比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我们知道了,文章的开头用上反问句、排比句、感叹句等特殊句式引起下文,设置悬念,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2、我们再来看看介绍传奇故事的这一部分,如果去掉它,也不影响我们了解藏戏的特点,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大的篇幅来介绍呢?

学生交流。

这又给了我们启示:一加入传说、故事等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知识性。二在研究民俗文化时我们要关注它的起源与历史。

四、拓展阅读《安塞腰鼓》

如果说藏戏是我们西南部文化样式的代表,那安塞腰鼓则是西北汉子留给世人的又一杰作。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塞腰鼓》。

观看视频

安塞腰鼓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陕西省安塞县,故名安塞腰鼓。说来说说看完视频的感受:的安塞腰鼓。

著名作家刘成章用他的妙笔记录下了这一难忘的时刻,请同学们自由阅读,看看哪些文字说出了你刚才的感受,画出来,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句子、词语会让你有这样的感受(词语、句式的特点)

学生交流。

全文的排比句式处处皆是,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样的排比句式气势雄浑,让人热血沸腾。

的方法,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学习任务,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接下来学生便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了文本,弄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了相关词语。然后通过学生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说说藏戏形成的过程及特色,并交流反问句和排比句的好处。最后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出示拓展阅读,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的不同特色。学生针对此环节谈得感受非常深刻,并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收集的欲望。

二、选择题

2.

痴心石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着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地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地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地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提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检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面。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瓣,可是他们能包涵。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问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