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物理专业070201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物理专业(070201)培养方案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Theoretical Physics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培养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将物理理论与实际问题关联起来的、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研究与应用性专业人才。
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 硕士研究生应达到的要求:
(1)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时跟踪学科发展动态;能广泛获取各类相关知识,对科技发展具有敏感性。
(2)具有项目组织综合能力和团队工作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3)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能流利阅读专业文献,有较好的听说写译综合技能。
(4)获得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结果。
5. 本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有:高等量子力学,群论,广义相对论,统计物理和多体理论,量子场论,宇宙学,物理中的数学方法,激光物理,光电子物理,计算物理,专业英语等课程,另外还要参加教学实习,全国性学术交流会议,撰写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硕士生毕业可以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中学教学以及在相关企事业任职。
二、学习年限
1. 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培养年限总长不超过5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研究方向与导师
(一)研究方向
1.引力与宇宙学,导师主要有翟向华教授、冯朝君副研究员、奚萍副研究员等。
2. 量子宏观效应与量子场论,导师主要有刘道军研究员、张一副教授、Sven Ahrens 副研究员等。
3.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导师主要有张敬涛研究员、冯勋立研究员等。
4.计算物理,导师主要有叶翔研究员。
(二)导师简介:
翟向华,女,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69年7月生,1998年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上海市启明星学者,主要在宇宙真
空能(卡什米尔能量)、广义相对论和修正引力理论等方面进行研究,已在Phys. Rev.,Phys. Lett.等刊物上发表了70多篇论文。她曾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际引力波探测项目KAGRA合作成员。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
张敬涛,男,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1970年10月生,1998年7月-2014年3月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2014年3月入职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多年来致力于激光和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对强激光场中原子、分子的多光子电离和高次谐波生成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相关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SCI收录的论文60余篇(其中绝大多数为第一作者或联系作者),其中在IF>2.0的刊物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近30篇(含Phys. Rev. Lett.文章3篇)。张敬涛研究员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项,并获得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项目以及后续择优资助。现今主要研究方向为:强激光场中原子分子的多光子电离,量子态的成像等。
冯勋立,男,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1963年8月出生,1998年于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和量子技术中心担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主要从事量子光学和量子计算的理论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在.Lett.上发表论文2篇,其中之一的单篇他引超过200次,并在.A、.B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论文他引8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并以学术骨干参与多项973项目。目前主要研究腔QED 体系的超强耦合、考虑原子振动的腔QED和腔光力学等。
刘道军,男,理学博士,研究员;1976年7月生,2004 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上海市启明星学者,主要从事量子场论、广义相对论等方面的研究,在., . B 等刊物上发表40 多篇论文,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叶翔,男,研究员,1980年3月生,2007年复旦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毕业,理学博士学位。2007至2009年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分子生物与生化系博士后。2010年加入上海师范大学。已在Phys. Rev. B,Carbon,Biophysical Journal 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现今主要研究方向为:隐性溶剂分子动力学方法开发和低维纳米体系的力学性质及电子结构研究。
冯朝君,男,理学博士,副研究员;1982年5月生,2009 年毕业于中科院理论物理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上海市晨光学者,曾获得上海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宇宙学和引力方向的研究,在ApJ, PRD, PLB,JCAP 等高影响因子SCI 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 多篇。
奚萍,女,理学博士,副研究员;1975年7月生,2008 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从事黑洞拟正则模与挠率宇宙方面的研究,在.,Phys. Lett. B, JCAP 等高影响因子的SCI 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国际引力波探测项目KAGRA 合作成员。
张一,男,副教授,1971年9月生,2003年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Kent State University 物理系,以相对论重离子对撞中的大横动量粒子产生及Jet Quenching的相关理论研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007年加入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从事理论物理的教学、科研工作。张一博士自2009年起转入复杂系统统计物理、色超导夸克物质的研究,先后在Phys. Rev. C、Europhys. Lett.等发表了一些研究结果,也与国内外同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的研究兴趣集中在色超导夸克物质的相以及相变(特别是强磁场环境下的拓扑涡旋)、复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