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芦花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芦花荡》教学设计方案(通用11篇)

《芦花荡》教学设计方案(通用11篇)

《芦花荡》教学设计方案(通用11篇)《芦花荡》教学设计方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芦花荡》教学设计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芦花荡》教学设计方案篇1学习目的:1、复述故事情节,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展开想像,体味人物心理及故事的传奇色彩。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描写的能力。

4、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文章对抗日军民的讴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探究小说的传奇色彩是怎样造成的,探究景物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教学设想:《芦花荡》是以白洋淀地区军民抗日斗争为题材的小说。

队伍驻扎在苇塘,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

他毫不惧怕敌人的严密监视,乃至过于自信。

一次,送两个十几岁的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孩子挂了花,他发恨要讨还血债,赤手空拳,引诱正在淀里洗澡的十几个鬼子进入他的圈套,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砸鬼子。

无论是日常斗争,还是这场英雄行为,都颇有点传奇色彩。

小说在飘逸精巧的叙事中蕴含着一股讴歌抗日军民的激情。

分析老英雄的思想性格,首先要把握他的爱与憎,智与勇,对他的过于自信自尊,要作实事求是的分析。

根据这篇小说叙事、写景、抒情的特点,可以探究小说的传奇色彩是怎样造成的,还可以探究景物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本设计着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从人物形象到故事情节到艺术手法进行感知、感受、感悟,让学法在感受中明确,让语文素养在感悟中形成,让思维品质在探究中提升。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生字词,查阅作者孙犁的有关资料,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上白洋淀的地理环境及有关故事。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芦花荡景,激趣引读。

芦花荡优秀教案6篇

芦花荡优秀教案6篇

《芦花荡优秀教案》芦花荡优秀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背景。

2、赏析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3、在回味故事情节中,品味老头子的传奇色彩。

4、学习英雄们不怕艰难,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性格,培养爱国情感。

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看过电影《小兵张嘎》吗(看过)那么你们明白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河北白洋淀)影片中那涌起阵阵绿色涟漪的芦苇,那夕阳斜照下深沉宁静的芦苇,那一望无际的水域深深吸引了我;小英雄嘎子的机智勇敢更是让我惊叹。

这天,我们将再次踏进白洋淀,去认识一位老英雄。

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芦花荡》。

二、作家作品介绍(有哪位同学来说说作者简介,哦,你来说。

)1、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

荷花淀派代表作家。

2、哦,说得不错,老师再向大家补充一点:孙犁年轻时曾在白洋淀生活过一段时间,对那里的人和事很熟悉,在抗战的冀中平原,他以前满含深情地说:我遥望着那漫天的芦苇,我明白那是一个大帷幕,力量将从其中升起。

在《芦花荡》里,作者将这种力量赋予一个老人,演绎出一段悲壮地传奇!三、绘声绘色说老人。

1、这究竟是一位怎样地老人,请同学们从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说说老人给你的印象。

(为了节省时间,我给同学们分了四个大组,每组从一个方面来找就行了,能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从描述,我看到了一位的老人。

)答案示例:①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但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个性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个性明亮。

(老师也看到了一位瘦而有精神的老人。

)②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他找不见我们。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

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但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这位同学是从语言上来说的,主要体现老头子的自信和自尊)③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

《芦花荡》 教学设计优秀6篇

《芦花荡》 教学设计优秀6篇

《芦花荡》教学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芦花荡》教学设计优秀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芦花荡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等词语,掌握字音、字形和词义。

2.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清故事情节。

3.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

教学重难点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掌握解读叙事性作品的方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河北保定的白洋淀吗?白洋淀有“华北明珠” 之称,这里水光天色,四季竞秀,风景如画。

在春天,芦芽竞出,满淀碧翠;每到盛夏,蒲绿荷红,岸柳如烟;时逢金秋,芦花飞絮,稻谷飘香;隆冬季节,坚冰似玉,坦荡无垠。

但在七十多年前,这里却遭到了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蹂躏!在抗战时,白洋淀人民积极投身到保卫家园的民族战争之中。

在美丽的白洋淀里,演绎出一幕幕抗日的传奇故事。

惊天我们要讲的《芦花荡》的故事,就发生在白洋淀。

课堂实录一、作者简介【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意在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和作品。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

1913年4月6日出生。

1937年冬投身革命,他的文学作品都是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艰苦的对敌斗争生活的,赞颂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主要作品有:《荷花淀》、《芦花荡》等,后来都收在《白洋淀纪事》,这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

二、了解小说的有关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的学习,了解小说的三要素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芦花荡》教学设计优秀7篇

《芦花荡》教学设计优秀7篇

《芦花荡》教学设计优秀7篇探究特色篇一教师要引导学生体味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高妙之处。

从课文中摘抄你喜欢的景物描写的句子,用心感受并评析。

试仿照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写写学校周围的景物。

预期目的:学习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渲染气氛的写法。

《芦花荡》教学设计方案篇二导学目标1.把握故事情节,整体感知内容。

2.学习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会赏析文中人物的形象特征,能把握其性格特点。

3.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4.体会孙犁小说诗情画意的风格。

课文初读1.看导语,默读课文,标注课文段落,给课文划分结构。

2.读课文3—5遍,划出你认为精彩的段落(最好是对老头子的精彩描写),做好批注。

3.读完《芦花荡》,文中老头子的形象使你联想到了谁?请把他的故事简要写在下面。

4、你认为老头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用几个词语概括他的性格特点。

字词精粹1.给加点字注音并且抄写下列词语,写会为止。

悠闲()疟子()寒噤()吆喝()蹿()仄歪()飒飒()泅着()转弯抹角()张皇失措()2.解释词语。

能耐:悠闲:央告:吆喝:转弯抹角:3.词语积累:(1)诗情画意:富有诗和画的意境。

(2)自如:活动或操作不受阻碍。

(3)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4)胆寒:害怕(5)阴森:阴沉,害怕。

(6)提防:小心防备。

(7)尖利:尖锐;锐利。

(8)能耐:技能,本领。

(9)悠闲:闲适自得。

(10)央告:央求。

(11)阴惨:阴沉暗淡。

(12)水淋淋:形容物体上水往下滴的样子。

(13)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14)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15)歇凉:乘凉。

(16)遮掩:遮蔽,遮盖。

(17)现眼:方言,出丑丢脸的意思。

(18)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意思。

走近文体与作者1.小说的三要素是:、、。

2.《芦花荡》从体裁上来看是,作者是,他是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

《芦花荡》教案优秀3篇

《芦花荡》教案优秀3篇

《芦花荡》教案优秀3篇芦花荡语文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背景。

2、赏析“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3、在回味故事情节中,品味老头子的传奇色彩。

4、学习英雄们不怕艰难,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性格,培养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目标2、3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看过电影《小兵张嘎》吗?(看过)那么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河北白洋淀)影片中那涌起阵阵绿色涟漪的芦苇,那夕阳斜照下深沉宁静的芦苇,那一望无际的水域深深吸引了我;小英雄嘎子的机智勇敢更是让我惊叹。

今天,我们将再次踏进白洋淀,去认识一位老英雄。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芦花荡》。

二、作家作品介绍:(有哪位同学来说说作者简介,哦,你来说。

)1、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

荷花淀派代表作家。

2、哦,说得不错,老师再向大家补充一点:孙犁年轻时曾在白洋淀生活过一段时间,对那里的人和事很熟悉,在抗战的冀中平原,他曾经满含深情地说:我遥望着那漫天的芦苇,我知道那是一个大帷幕,力量将从其中升起。

在《芦花荡》里,作者将这种力量赋予一个老人,演绎出一段悲壮地传奇!三、绘声绘色说老人。

1、这究竟是一位怎样地老人,请同学们从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说说老人给你的印象。

(为了节省时间,我给同学们分了四个大组,每组从一个方面来找就行了,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从描写,我看到了一位的老人。

)答案示例:①“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老师也看到了一位“瘦而有精神”的老人。

)②“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他找不见我们。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

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这位同学是从语言上来说的,主要体现老头子的“自信和自尊”)③“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

《芦花荡》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芦花荡》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芦花荡》教学设计(通用10篇)《芦花荡》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芦花荡》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芦花荡》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思考、研讨,能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过程:课前交流(投影一:课题)开场白:进教室前,我就听说我们初二(1)班同学非常优秀,据说有以下的光荣传统:一是坐得直,二是笑得美,最突出的就是上课发言积极、响亮了。

看到大家这么好的精神状态我也很兴奋,对我们一起上好这节课充满期待和信心。

先请同学们在美妙的轻音乐中,欣赏一下美丽的芦花荡风光,开启今天美妙的学习之旅。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看着这样的图片,听着这样的音乐,展开你丰富的想象,你想到了什么?(注意点评,如你的描述让我也不禁神往了;真美)师:真不错,同学们的想象使美丽的芦花荡更添魅力。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孙犁笔下抗战时期的这一片芦花荡,来认识一位平凡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老人。

二、出示目标,板书课题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思考、研讨,能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概括故事,整体感知(投影:读一读)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板书学生不会读的字。

可能有:竹篙疟子飒飒师:这位平凡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老人,文中称他为“老头子”。

那好,看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复述故事情节,告诉同学们全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生复述故事情节,注意引导学生点评。

师:同学们都能积极思考,非常好。

复述故事情节时,就应该讲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四、赏析人物,深入研读师:讲完老人的故事,你觉得这位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结合相关句子说说你的理由投影:议一议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学生一般只分析到老人的机智、勇敢、有勇有谋、爱国等,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老人性格的另一面。

芦花荡教学设计两篇

芦花荡教学设计两篇

芦花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芦花荡》的主要内容,掌握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分析其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分析文中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对革命历史的了解和尊重。

教学重点:理解《芦花荡》的文学价值,掌握其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深入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芦花荡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景。

2. 提问:你们知道芦花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为什么作者会选择这样的背景来写作?二、新课讲解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标记出生词和难句。

2. 教师讲解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4. 小组合作,探讨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作者对他们的情感态度。

5. 教师总结,强调《芦花荡》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三、巩固练习1.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小组内互相讨论,解决练习中的疑难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体现爱国情感。

芦花荡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流利朗读《芦花荡》,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心,激发其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芦花荡》所传达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通过文本分析,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理解其对历史和自然的独特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芦花荡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芦花荡给你们带来了哪些感受?你们认为这样的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二、新课讲解1.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 小组讨论,探讨课文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芦花荡》教学设计(通用5篇)

《芦花荡》教学设计(通用5篇)

《芦花荡》教学设计《芦花荡》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芦花荡》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芦花荡》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重点词语;2.了解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相关知识,体会人物及环境描写妙处;过程与方法:1.默读课文,学会复述故事情节;2.通过人物及环境描写的分析,提高自己的描写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味这个老头子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学会概括性复述课文情节。

难点注意揣摩景物描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央视曾经有一个调查:你幸福吗?今天我也想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你幸福吗?请大家说说心里话。

有的人认为很幸福,有的人觉得不够幸福。

可是,在八十多年前我们的同胞却经历着不幸。

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他们的生命被任意践踏。

然而英勇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他们奋起反抗。

在这一反抗日寇的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今天我们就走进《芦花荡》,来结识一位老英雄。

二、出示目标1.积累重点词语;2.了解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相关知识,体会人物及环境描写妙处;3.默读课文,学会复述故事情节;4.懂得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三、作家作品1.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河北省安平县人。

1913年4月6日出生。

1937年冬投身革命,主要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艰苦的对敌斗争生活的,赞颂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主要作品有:《荷花淀》、《芦花淀》、《嘱咐》等,后来都收在《白洋淀往事》。

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历史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这些作品,被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初中初二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优秀8篇)

初中初二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优秀8篇)

初中初二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优秀8篇)《芦花荡》教案篇一训练重点:复述故事情节学习抓住人物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写法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课时安排:两课时步骤:一课时1、导入年近六十,照例该养老了,看看我们身边现在那些退休人员的生活吧。

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上,就有着这么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头—— 2、简介作者、作品孙犁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其作品大部分是小说和散文,不少篇章都具有抒情诗的艺术魅力,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是其名篇《荷花淀》。

《荷花淀》写于1945年,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有许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写作技巧,不久便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评论界称之为“荷花淀派”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

“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茅盾评介:“他的散文富有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3、板书课题检查预习(正音、解词)浸提防尖利悠闲疟yo子疟疾寒噤n 蹿un 仄歪飒飒挂花泅i’水转弯抹角吆喝yo 张皇失措央告4、整体感知课文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⑴ 概述故事(芦花荡里生活着那些人?发生了哪些事?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老头,一对勇敢的姐妹;一次惊心动魄的护送,一次酣畅淋漓的复仇。

我们的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运送粮草,护送干部)全靠一个近六十的不带枪的非常自信的老头子。

一次,她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一个女孩受了伤,他觉得丢脸,发誓要报仇。

他诱敌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钩住鬼子并用竹篙痛打,消灭了十几个日寇。

⑴ 文中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老头子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5、复述故事情节可以按照课文的顺序复述,也可以打乱课文顺序有创造性地复述。

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

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

编号:__________ 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目录一、教学内容1.1 课文简介1.2 课文主题1.3 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2.2 过程与方法目标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3.2 教学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准备4.2 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2 自主学习5.3 课堂讨论5.4 课堂练习六、板书设计6.1 板书内容6.2 板书结构七、作业设计7.1 作业内容7.2 作业要求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8.2 教学改进措施九、拓展及延伸9.1 拓展阅读材料9.2 延伸思考题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课文简介:通过学习《芦花荡》,使学生了解作品背景,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2 课文主题:通过分析课文,引导学生领悟作品所表现的人性美和自然美。

1.3 教学内容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人物刻画、情节安排等元素。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审美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品中的人性美和自然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2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领悟作品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学课件。

4.2 学具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芦花荡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5.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5.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 Symbol 意义和深层含义。

5.4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芦花荡》教案(通用12篇)

《芦花荡》教案(通用12篇)

《芦花荡》教案(通用12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汇编整理的《《芦花荡》教案(通用12篇)》,希望能够帮到你!《芦花荡》教案篇1课型:教读研讨课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2.复述故事情节。

3.学习抓住人物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写法并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体味这个英雄故事传奇色彩;2.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领会文章讴歌抗日军民的战斗精神的主题。

教学重点:1.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

2.体会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探究: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文字资料预习提纲:通读课文,课前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感知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课时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

的确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

早读课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朗读,大家预习得怎么样?还有那些生字词需要帮助的吗?(学生提出,教师解决)二、作者介绍: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河北安平县人。

1913年4月6日生。

(其他情况见教师用书P15-16页适当介绍)三、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词语进行赏析,也可参见教师用书P11页)感悟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

八年级语文《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语文《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语文《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芦花荡》导学案篇一一、整体把握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老头子将近六十岁了,“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按说应该在后方安度晚年,他却像青壮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严密封锁下,出没苇塘,成为一名贡献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员。

“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这是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

他的爱国热情是如此高涨,“你什么也*给我”,是他的豪言壮语,为民族抗战他甘愿尽心竭力,而且充满自信。

他勇敢得出奇,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在敌人的眼皮下出入,竟“像一个没事人”,心情悠闲,“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这不老头子能够冲破敌人的封锁,对于苇塘里面的队伍坚持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

对乡土,对同胞,对抗日队伍,他是如此深情,对日寇则满怀仇恨。

老头子那么喜爱两个孩子,这是他对同胞的感情。

他对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爱得深切热烈,恨得咬牙切齿,血债要用血来还,而且要叫鬼子用十倍的血来偿还。

在老头子的意识中,咱中国人是白洋淀的主人,他对乡土充满感情,对侵略者充满仇恨。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

他自信万无一失,这一次女孩子受了伤,他就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

这样的要脸面,正包含一种非常强烈的责任心,他对自己要求之严,近于苛刻,偶有过失,他就痛苦得万箭穿心,愧疚得无地自容。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

老头子用竹篙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是用了计谋的。

他早在枯木桩子上系上了一只只锋利的钩子,船头上放了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进入枯木桩子的水区,让钩子把鬼子咬住,叫鬼子动弹不得,束手挨打,张牙舞爪的鬼子在他面前一个个成了被绑的困兽。

《芦花荡》创意教案设计(精选13篇)

《芦花荡》创意教案设计(精选13篇)

《芦花荡》创意教案设计(精选13篇)《芦花荡》创意教案设计篇1芦花荡(方案A)教学目标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绽开想像,体验人物心理。

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提高描写的力量。

熟悉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行战胜的,培育同学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复述故事,把握课文内容。

探究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前预备老师:预备有关抗日战斗时期的故事。

多媒体帮助教学。

同学:预习课文生字词,查阅孙犁的有关资料,了解抗日战斗时期冀中平原上白洋淀的地理环境。

教学内容《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斗,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很多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

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活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事,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

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

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连续前进的力气;但他宣誓要为女孩子报仇,其次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整理了他们,为女孩子报了仇。

这篇小说很有点传奇颜色,人物形象鲜亮,环境描写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教学设计导入(可让同学讲抗日战斗时的故事,或老师讲“平原游击队”“地道战”的故事)历史上,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你知道吗?黄帝曾在河北一带活动,三国时的张飞和宋太祖赵匡胤都是河北涿州人。

近代抗日战斗、解放战斗中更有一些群众英雄,智斗敌人,从容不迫。

今日我们学习孙犁的小说《芦花荡》,讲的就是一个老英雄智斗敌人的故事。

■整体感知老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生字词状况,投影字词(同学齐读)。

老师范读课文,同学听读,边听边思索。

复述故事情节,说说老头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故事主要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同学争论沟通,老师参加。

预期目的:把握课文内容,抓住老头子的思想核心“过于自信和自尊”想像体验老师要引导同学认真揣摩体会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产生的心理。

芦花荡教学设计(优秀4篇)

芦花荡教学设计(优秀4篇)

芦花荡教学设计(优秀4篇)《芦花荡》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10页~19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准确认读文中的词语,明了词语含义。

2.休会本文雅致隽永的环境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感知文中景随情移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1.学生预习,教师讲解,辅导完成课堂练习。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认识到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是不可征服的。

2.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主人公自尊、自信、勇敢的美好品质。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重点1.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2.带领学生体会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成的别具特色的景物描写。

3.整体感知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难点1.景随情移,情景相生的描写手法。

2.人物性格的探讨研究。

◆疑点这篇小说怎样渲染了老英雄的传奇色彩?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对作者孙犁及白洋淀的情况应有详细了解。

2.复印该篇文章作者孙犁的另一名篇《荷花淀》。

◆学生准备1.浏览有关白洋淀的资料,形成对该地区的基本认识。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步骤(第1课时)一、突出主人公神秘感,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文(约______分钟)二、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梳理文章思路(约_______分钟)三、分析文中独具特色的景物描写(约________分钟)板书设计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步骤(第2课时)一、整体感知主人公的英雄性格(约________分钟)二、人物性格难点研究(约________分钟)三、指导完成练习(约________分钟)板书设计2.疑难字词:退却编算挂花飒飒丢人现眼张皇失措练习设计1.分析下列景物描写的语句,掌握其写法及在文中所起作用。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芦花荡教案(精选3篇)

芦花荡教案(精选3篇)

芦花荡教案(精选3篇)《芦花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复述故事,感知人物形象2、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并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3、树立正确的爱憎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感知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爱憎意识教学过程:一、影片导入、调动情感:1、放映一段《双枪老太婆》影片,让学生观看。

2、谈谈对片中英雄人物——老太婆的认识。

3、导入,今天,我们看看发生在荷花淀里的一个故事,认识一位老人。

二、初始文本、粗识人物听读课文,思考: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试着用几句话概括出来。

2、说说老人给你的印象。

生:勇敢、自信、智慧、有责任心……三、走进文本、评析人物1、请浏览文章,请看一看属于老头子自己的个性是什么?生:过于自信和自尊。

师:“过于”怎么理解?生:过分、过了头……师:自信过分会怎样?自尊过分会怎样?2、围绕“不怕”理解“过于自信”。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老人不论什么情况总是“不怕”,因为他的过于勇敢和自信导致护送任务没有完成。

3、抓住心理理解“过于自尊”“我没脸见人。

”“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师:这些老人的心理描写表现出老人的什么心理?生:自责、痛苦、愧疚……师:谁能读出老人这时的心理?生:在下面试读。

师:你觉得要把那几个地方读好才能读出味。

生:“反倒……、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此生试读。

师:如果在“反倒……”后加上叹词“唉”,在“怎么张嘴说话?”后加上叹词“唉”后你再读读。

生试读,生齐读。

老人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偶然出了差错,内心非常痛苦和愧疚,这是他质朴与真诚的一面。

芦花荡教案 《芦花荡》示范课教案(13篇)

芦花荡教案 《芦花荡》示范课教案(13篇)

芦花荡教案《芦花荡》示范课教案(1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芦花荡教案相关内容,作者精心整理了13篇《芦花荡》榜样课教案,欢迎查阅与参考。

《芦花荡》教学方案篇一李秀荣在平日的随笔或作文中,有许多学生喜欢在故事中加入自然环境描写,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一是凑字数,二是读起来文章美。

实际学情是:他们的景物描写大都不契合人物心境而是游离的写景。

读完《芦花荡》这篇小说,给我冲击的教学信息是老头子过于自信与自尊的真实性格和富有诗情画意的白洋淀风光。

于是我安排两课时和学生体会讨论这两点。

一、揣摩人物性格今年暑假,学生看了一些抗战影片和电视片的镜头,会很快说出特定年代特定人物的性格————爱国热情、爱亲人恨敌人的感情、智勇双全等英雄的共性。

但是对属于老头子个性特征的“过于自信与自尊”却体会不细致。

在处理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我重点带学生体会这一点,下面是实录片段:师:老头子是白洋淀的传奇英雄,具有高涨的爱国热情和爱憎分明、智勇双全的性格特点,这是抗战年代里所有英雄的共性,这只是给老头子贴上几个标签,请同学们想一想,属于老头子自己的个性是什么?生:过于自信与自尊。

师:“过于”怎么讲?生:就是过分,过了头的意思。

闲。

师:自信过份,往往会怎样?生:会变得自负。

生:做事不认真,会出差错。

师:说得很好,过于自尊会有什么结果?生:人会变得自卑起来,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师:对,自信过分往往会粗心大意失去应有的警惕,做事有可能出差错;过分自尊会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做事的动力而半途而废。

小说中,那些地方写了老头子过分自信自尊?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在书上勾画出来。

(学生浏览勾画,稍后有学生身体坐正,有不少学生举手)师:哪位同学试着说一说?生:二菱洗脸,大菱怕弄出水声,让鬼子听到,可老头子说:“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这里看出他因为胆子大,所以失去了警惕,是自信过分。

2024年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

2024年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

2024年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芦花荡》教材第三章《荡漾的芦花》,详细内容包括:芦花的生物学特性、芦花荡的生态环境、人与芦花荡的互动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芦花的生物学特性和芦花荡的生态环境。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芦花荡的生态环境及人与芦花荡的互动关系。

教学重点:芦花的生物学特性,芦花荡的保护与利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芦花、芦花荡图片。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芦花荡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芦花荡生态环境。

2. 教学新课:(1)介绍芦花的生物学特性,引导学生认识芦花。

(2)分析芦花荡的生态环境,让学生了解芦花荡的重要性。

(3)探讨人与芦花荡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保护芦花荡的意识。

3. 实践活动:(1)观察实物芦花,让学生描述芦花的特点。

(2)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芦花荡生态环境。

4. 例题讲解:以一道关于芦花荡生态环境保护的题目为例,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芦花荡生态环境保护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芦花的生物学特性2. 芦花荡的生态环境3. 人与芦花荡的互动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芦花荡”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描述芦花荡的美景,表达对芦花荡的热爱和保护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芦花荡的生态环境,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芦花荡的保护与利用,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活动的安排与实施。

3. 作业设计的要求与评价标准。

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

初二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精选3篇

初二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精选3篇

初二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精选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打算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初二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初二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教学设计】一、导入部分引导学生留意这篇小说与以往读过的斗争题材小说或者看过的斗争题材的影视剧作的风格不同之处,进入学习。

为了充分敬重学生的体验拟定“你喜爱这篇小说吗?喜爱小说的那些方面?”来确定学习的重点。

依据学生的相识老师归结到“人物形象美、环境美、语言美”三大方面并且板书,作为探究学习任务。

二、检查预习1、处理生字词2、概述小说内容三、走近“老头子”赏析老头子这一典型人物形象。

阅读提示:跳读课文,把你认为描写“老头子”的精彩之处标记勾画出来,加批注。

思索:“老头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陈述理由。

1.学生自主探究学习2.展示探究学习成果:抗日热忱高涨的人(二、五段);老当益壮的人(三、四、五段);自尊自信的人:“每天夜里”、“每天傍晚”;三个“不怕”;三处“明天来看吧!”以及大菱受伤以后集中地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

爱憎分明的人:对两个孩子和爱和对敌人的恨“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__”。

智勇双全的人(诱敌上钩、痛击鬼子)3.分角色朗读体会“老头子”的性格特征。

4.迁移训练,丰满人物形象:从两题中选一题:(1)二菱躲在荷叶底下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2)晚上“老头子”回来后向大菱转述白天痛击鬼子的经过。

5.深化“老头子”形象,分析其典型性和代表性:小说为什么塑造一个年近六十岁的干瘦的老头子形象,而没有塑造一个高大魁梧、身强力壮的硬汉子英雄形象。

(传奇性、典型性、代表性;男女老少全动员,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四、走进“芦花荡”观赏环境描写。

过渡:倒数其次段“他狠狠地敲打……鲜嫩的芦花,一片绽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这一句话有什么作用?文中类似的精彩的景色描写还有许多,请找出来加以分析、观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芦花荡
编写:陆国汉审核:初二语文备课组周建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感知老头子的英雄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华民族是英雄的民族,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教学重难点:(1)人物形象;(2)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疟.子()寒噤.()蹿.()仄.()
拂.晓()地窖.()飒飒
..()白洋淀.()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阴cǎn()转弯mò()角月明风qīng ()张huáng()失措
3.《芦花荡》的作者是,这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
说。

他的小说被称为“”,他着力追求一种诗一般的意境。

4.小说的三要素是、和。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
有、、、和。

二、整体感知课文
5.复述故事。

6.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并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7.老头子的自信来自哪里?
三、语言品析(合作探究)
8.怎样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过于”二字?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的这种
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9.为什么直到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10.“苇子还是那么狠狠
..地住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加点的字可否
删去?为什么?整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
11.老头子真的“张皇失措”吗?
12.为什么写战争,却有“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还有“莲蓬的清香”这种描写?
四、学习反馈
五、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