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和依据
简述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简述中国人的思维特点中国人的思维特点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以直觉、体验、类比、象征取代了理性、逻辑,感性强,理性弱。
中国人的思维有比较强的直觉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方式对事物的整体把握上十分有帮助。
西方的科学重理性分析与逻辑推理,注重方法与技术上的操作与实验,要求用精确的数字来把握所认识的对象,同时通过归纳法概括出一般性的原理与规律。
特别是在伽利略与牛顿时代,思辨的、演绎的人们和技术的、归纳的人们建立了紧密联系,使得这些科学家们既是实验家,又是理论家与思想家。
但是,中国人的思维基本上说是浑沌的、粗疏的,同时也是凭直觉性的整体性把握事物中国人的思维1、“天人合一”:推崇“整体思维”2、“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善用“辩证思维”3、“叩其两端”:喜欢“中庸思维”4、“顿悟成佛”:偏好“直觉思维”5、“唯上是从”:习惯“权威思维”6、“这有什么用?”:讲究“实用思维”7、“月印万川”:爱用“形象思维”8、“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偏爱“循环思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最基本特征象形文字中的象思维与超常感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在关注和找寻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与流程。
然而,一个多甲子过去了,中国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尚没有在中国传统思维的基本方式与基本特征上凝聚出共识。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遇到一位研究古汉字多年的老先生。
这位老先生认为:其实,中国的象形字就是最好的老师,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一部好书。
顺着老人家提供的思路,在《说文解字》中找到了许慎对象形文字的精解:“象形文字,先象后形”。
接着,又在老子《道德经》中找到了三处关于“象”的阐解,如第21章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第35章的“执大象,天下往”;第41章的“大象无形”。
仔细揣摩许慎与老子所言,人们也许会问,许慎和老子所说的“象”指的是什么?华夏古人在始创汉字时是否真的看到了宇宙自然的“象”?几千年前的古人对“象”的认知是否真的超过了今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的创新思维、创新潜能与华夏古人的象思维是否有所关联呢?下面就对上述几个问题谈谈微浅看法。
第五讲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其影响
• 伴随哲学的产生,人类开始具有对事物本 性追根溯源、以无限性为特征的哲学思维, 以后伴随生产活动中观察实验材料的积累 和经验性思维的完善,人类又具有了可判 定性的、有限性的科学思维。 • 只是由于科学在产生之初仍然是以经验和 观察活动为主,因此,那时的科学思维是 与哲学思维合二为一的,使人类的思维方 式带有古代思维的特点:
• 因此,当近代工业兴起以后,哲学便轻而 易举地与近代科学结合起来,促成思维方 式的革新。
• 其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根源于具体实践 的直接需要。 • 一般说来,传统思维方式都具有突出的实 践性特征。 • 古代朴素的宇宙论萌生于原始农业对天的 关注,对天象的观察,人们提出各种思想 观点或对某些问题感兴趣,往往不是出于 单纯的求知需要和研究爱好,而是出于实 践的需要,目的是为了能“物为己用”、 “物尽其用”。
• 当然,人类思维这个大系统的发展,每次 “分”、“合”都有质的突变,20世纪及 其以后的“合”,并不是古代“合”的复 制,尽管其带有古代系统思维的信息,如 辩证性、有机性和层次性(从已有的等级结 构的组成部分向上发展出更高的一个层次 的系统。 •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称之为“螺线型”辩 证圈,但它毕竟是更新的自觉的思维方式。
• 民族思维方式: • 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那些长久地、 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思维 方式、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公认的观点, 就叫做该民族的思维方式。
• 一个人每天都在思考各种不同的问题,但 每个人思考的习惯和过程各不相同。 • 为什么每个人的思考习惯会不相同? 三个原因: → 大脑结构 → 知识结构 → 生活环境(社会强制性)
• 人类的思维领域,从方法和流程上看,经 历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发展历程。 • 古代思维的重点在于“合”—— • 从原始状态无序的整体观到有序的整体观, 从主客浑然不分的原始宇宙观到具有自主 意识的系统宇宙观,表现出古代系统思维 的上升趋势。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有哪些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有哪些那么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又有着怎样的特征呢?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一起来看看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基于人类实践活动而形成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人的精神文化存在方式。
思维方式在基于实践活动的同时,又不断的影响着实践方式,成为科技、政治文化以至于包括人们生存生活方式在内的一切实践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
然而,思维方式是结构的存在,知识、观念、语言、思维旨趣,思维方法和思维情感等等相互影响、相辅相承,构成了思维方式,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动态整体。
思维方式的实质上就是全部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长期起作用,稳定的文化心理特征。
“它整合了民族文化的内在统一性。
历史上不同思想团体、流派,尽管在具体理论观点上可能势同水火,但在思想的根基处却是一致的“。
[①]哲学的思考是人生体验的系统总结,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个文化系统中的根基。
把思维方式理解成一种文化与哲学的双重存在。
哲学思维方式在整个思维方式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从哲学层面上审视传统思维方式及其文化构成。
因而本文着重揭示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天人合一,整体性思维,实用理性,朴素的辩证思维以及逻辑思维中的缺失。
一: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天人本来合一,物我本属一体。
人生的最高理想是达到天人一体的境界。
天人既无二,于是亦不必分别我与非我。
我与非我原是一体。
不必且不应将我与非我分开。
于是内外之对立消弭,而人与自然相融为一体。
西方思维的历史中总有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斗争,视外在的自然为人的对立物,而去探索。
才有真正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中国人刚不认为宇宙为外在的而认为宇宙本根与心性相通,研究宇宙即是研究自己内外本为一理。
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不分内外物我的。
从而向了内省式的思维特征。
王阳明格物致知,对着竹子格了三天三夜而不可得。
他格竹子,是要用人世间的“理追求自然界的“理。
天人合一中的一意义即是天人相通。
发端于思孟学派。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
第八讲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其影响一、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的活动过程。
传统思维方式如何形成?当一个地方或某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经过一代代流传而基本稳定下来成为习惯,并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时,地方或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便形成了。
换言之,“传统思维方式是一个地方的人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习惯采用的方法。
”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一)、直觉和悟性——认识世界的基础什么是“直觉”?“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晋. 陶渊明)直觉是针对某种事物的直接的、大致的想法。
由于这种想法比较笼统、不精确,以至不知从何说起。
直觉来自过去的经验、知识的积累和重组,以及自己所受过的思维训练。
直觉→低层次直觉(直觉行动思维)↘高层次直觉(悟性——较强领悟能力)↓↘触类旁通创造之始直觉思维和悟性思维的优点:可以利用过去和前人积累的经验,对事物的大致方向、发展趋势和整体效果做出预见和选择,还可以通过触类旁通去认识未能接触到的事物,尤其是在科学尚未能完全反映真理的时候,悟性思维做为一种科学的补充,还是很有作用的。
上述思维的缺点:太重视经验,甚至会陷入经验的泥淖而不能自拔。
而且,这种思维偏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难以准确表达思想和反映事物本质。
(二)、整体和辩证——治国和管理文化的基本点1、带有生命发展色彩的过程性思维方式过程性思维方式:是一种关注事物发展和变化过程的思维习惯。
过程性思维方式给中国文化带来三个结果⑴抵消了绝对的悲观主义,产生“乐感文化”。
子日:“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易传·系辞下》⑵培养出浓厚的历史感——预测的手段之一。
⑶导致形成“应变”的习惯。
“应时而变,应事而变。
”2 、注重关系的结构性思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事万物。
阴阳的不同组合产生了万事万物。
换言之,万事万物再怎么不同,都只不过是阴阳不同组合、不同关系的演变而已。
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中西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及利弊分析。
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或思维惯性,是一种相对定型化的思维活动样式,结构和过程。
中西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作为文化深层结构的差异,由于中西方民族各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生产活动方式和发展水平,反映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不同深深影响了本民族的思维和科学文化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我们从整体上很难分辨其孰优孰劣,只能从它们各自的利弊来分析。
1、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及利弊(1)以“人本”为逻辑出发点,具有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一切价值的出发点与源泉,以人为尺度与标准去疏解、衡量一切价值的精神。
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以血缘关系为主的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方式奠定了家族本位、人伦本位的文化基调,因而反映在思维方式上就表现为以“人本”为逻辑出发点,即以人为万物之本,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去考察万物,于是在认知方式上必然把一切“人化”,由人的价值体悟物的价值,以人的规律来取代物的规律,因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它表现在价值判断上,就是以善代真,以情代理。
这种思维特征的优势是注重对人类自身的求索,推动社会伦理道德,社会治理,人文学科等方面的发展,能促进人际关系的沟通与融合,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弊端是忽视对外界的探索,思维易于走向封闭化,即将主体自身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对象乃至目的,在某种程序上抹杀了对象的客观性,具有泛情感化的倾向,因而不具备很强的发展后力,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对科学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科技落伍的重要文化原因之一。
(2) 注重整体统一。
这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它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以求得天、地、人、物的和谐统一,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而不太注重事物的内部结构。
中国人与英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与英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一、中国人与英美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一)中国人更喜欢形象思维,而英国人和美国人更喜欢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
1.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人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密切联系,互相渗透的,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要运用各种思维。
由于职业的需要,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可能有所偏重,如文学家偏重形象思维,数学家偏重抽象思维等。
任何人种的人都有具有达到思维发展高级水平的能力,但是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人们对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偏好也有所不同。
2.中国人发达的形象思维和不发达的逻辑思维的表现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很发达。
例如,在中国文学史中形象类比的手法很丰富。
从《诗经》到《离骚》,从魏晋南北朝的骈体文到明清的散文,形象类比的方法,运用的相当普遍。
中国人重视形象,实际上,他们强调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但没有发展到概念。
直到1898年《马文通》出版,汉语语法研究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比印度文化体系和希腊文化体系要晚得多。
3,造成差别的原因中国人突出形象思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象形文字是重要原因之一。
象形汉字对大脑思维过程的影响与拼音汉字不同。
因为汉字在左右脑之间是平衡的,这促进了右脑的发展。
右脑负责形象思维。
因此,应该说,使用汉字的人发展形象思维是合乎逻辑的。
具有拼音字符的人发展了逻辑思维,这应该说是合乎逻辑的。
4,形象思维的特点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其中包括对直觉经验的关注,但在理论上,它往往停留在经验理论上。
形象思维也有其优势。
思维科学和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任何知识及其教学都可以通过形象思维被人们轻松理解、学习和掌握。
(2)中国人更喜欢综合性思维,而英国人和美国人更喜欢分析性思维1,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的联系在分析和综合的基本情报操作中,中国人更喜欢综合,英国人和美国人更喜欢分析。
分析与综合是矛盾统一的。
2,差异的表现从中医、京剧、国画三大国粹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偏好综合与西方偏好分析的上述差异。
(1)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特征(转)
(1)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特征(转)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
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突触”产生某种化学反应和物理(生物电)脉冲,并按“既定路径”来变化传递,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观念(思想)。
这种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交相影响,“无生有,有生无”,就能够构成思维方式演进发展的矛盾运动。
一.思维的弱点思维方式本身并不存在好与坏、先进与落后的问题,只是现在我们身处现代化、西方化的潮流之中,只能以普适的价值、全球公认的标准——能否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否促进物质财富的积累、能否促进民主自由社会的形成来评判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
正如西方人喜欢批评社会并不意味着他们否定民主制度一样,我们讲思维的问题、《易经》的问题,也不是在否定传统、丑化我们的民族,而是在深化对传统的认识。
通过了解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以及长处和短处,将有助于中华民族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尽快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早日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为什么中国人要么是革命派,全盘否定过去,要么是保守派,不允许反思传统,讲任何缺点呢?二.中国人的处事及思维方式中国人善于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方法,而不是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
如中医是整体疗法,头疼可能医脚;五行之金、木、水、火、土构成一个相生相克的整体,对应于人体的肝、肾、脾、心、肺也是一个系统、整体;中医认为一些穴位包含了整个人体的信息,此即符合宇宙中任何一点包含整个宇宙全部信息的全息理论。
在中国人眼里,人与大自然、社会也是一个整体,此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5]。
整体观、系统观当然很好,但我们还应学会局部的、解剖的、微观的、严谨的、分析的方法中国人的主流思维是模糊、体验、直觉型的,是象征主义、相对主义、一元主义的思考模式,它适合于文学哲学的创作,但不适合科学的发展。
浅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浅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目标上,中国人希望达到和谐;从认知和过程来看,中国人看问题从整体去把握;从行为表现上看,中国人处理问题采取折中方法。
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也应包含三个维度:矛盾观念,中国人的思维承认矛盾观念;认知变化,从认知取向看,中国人承认变化;行为变化,中国人认为人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
中国人喜欢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承认变化,容纳矛盾观念,处理人际关系时追求和谐,处理问题时采取折衷方法而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几千年特有的文化密不可分。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一个民族的文化基本精神,贯穿于民族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观念。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特征,它可以被称作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
它的产生,超越宗教的情感与功能,与中国历史的演进同步。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实际是专制与反专制的历史。
政治上的统治是专制的。
各种内讧、动乱、战争,起因在于推翻一种专制,但不管成功与否,目的仍然还是建立另一种专制,以至一直延续着绵绵古国的超稳形态。
政治既内涵于文化,政治又高居文化之上,它驾御着文化老车,使之循规蹈矩地沿其旧辙。
专制政治须“忠君”,治下文化便少不了“一言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成必然逻辑。
后来,经无数打压、围剿、杀戮,如火如荼如血,“异端”近乎赶尽杀绝,中国人“崇圣的既定路径思维终成了主脉。
中国人崇圣、狭私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极深层次的社会现象,是一种系统性的客观存在,它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得到大面积的改观,国人的思维方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中国人希望实现人人和谐,天下大同。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思维方式,这为现代学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路径。
在古代书籍中,也有类似的概述:“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西方观念更倾向于绝对独立思考。
中国人的思维
1. 类比
例子2: 中医学中的“以形补形”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吃什么,补什么”,而中医学中也有“以形补形”这一说法, 如人参长得有人形,就大补。再如核桃类似脑仁之形,因此也被认为补脑。
例子3: 汉字为象形字
2. 整体式思维Biblioteka 中国人善于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方法,而不是局部的、解剖的、 分析的方法。 例子1: 中医师整体疗法,头疼可能医脚;五行之金、木、水、火、土构成一个相 生相克的整体,对应于人体的肝、肾、脾、心、肺,也是一个系统、整体; 中医认为一些穴位包含了整个人体的信息,此即符合宇宙中任何一点包含 整个宇宙全部信息的全息理论。在中国人眼里,人与大自然、社会也是一 个整体,此即天人合一、集体主义的思想基础。
3. 擅长具象、类比、关联思维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以直觉、体验、类比、象征取代了理性、逻辑,因此感性强而 理性若。 例如: 中国的古人记录了哈雷彗星四十来次,但没有人总结它的运行规律,最终让英国人 哈雷获得了此项发现权;然而古代的中国人发现了一个天象后,首先想的是这个天 象会带来什么事情,一般不会去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天象。 中国人在很早就有类似于血液循环的看法,但没有上升为理论,最终是英国人哈维 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人的思维
中国人的思维特征
中国人的思维特征,可归结为四点:
1、类比
2、整体式思维 3、擅长具象、类比、关联思维 4、折中融合
1. 类比
如果说,思维方式是分析问题、探究真理的工具,那么,中国人最多运用、最 得心应手的利器,无疑是类比。类比之多,随处可见。 例子1: 谐音 中国人有一种特异功能,变坏事为好事;所有的坏事,都能变成好事。比如, 杯子碎了,说“岁岁(碎碎)平安”。其实,只碎了一个杯子,不是两个。碎 了两个杯子,才好说“碎碎平安”。以后,要是打了杯子,再有人那么说,我 就再打碎一个杯子:碎碎平安,好事成双。 蝙蝠有“蝠”气,所以,常常出现在各种吉祥图案中。私下里,没一个中国人 喜欢蝙蝠。有的,估计都没见过蝙蝠;见了,必然吓得半死——蝙蝠的长相, 可不是那么喜庆地。棺材,是升官发财。近年,有一种木雕非常流行:荷花上 爬着一只螃蟹。初不解风景,经人指点,原来是“荷蟹”之谐音。荷花和螃蟹, 和谐嘛!
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什么
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什么中国人的思维与西方人有着许多的不同点,那么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有哪些呢?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了中国人的思维特点,一起来看看吧!中国人的思维特点中国人善于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方法,而不是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
如中医是整体疗法,头疼可能医脚;五行之金、木、水、火、土构成一个相生相克的整体,对应于人体的肝、肾、脾、心、肺,也是一个系统、整体;中医认为一些穴位包含了整个人体的信息,此即符合宇宙中任何一点包含整个宇宙全部信息的全息理论。
在中国人眼里,人与大自然、社会也是一个整体,此即天人合一、集体主义的思想基础。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以直觉、体验、类比、象征取代了理性、逻辑,感性强,理性弱。
我们的古人记录了哈雷彗星四十来次,但没人总结它的运行规律,最终让英国人哈雷获得了此项发现权;我们早就有类似于血液循环的看法,但没有上升为理论,最终是英国人哈维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人反映哲学思考的语言也往往文约义丰,充满了随意性、不确定性、模糊性、暗示性。
传统哲学经典多是格言警句式的片断汇集,语句之间没有多少联系,如《道德经》皆似名言隽语,虽深刻但不系统;《论语》也是往往以寥寥数语阐述哲学观点,虽简约但不规范。
这与中国哲学的用途有关。
它为铸就有修养的“人”并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为目标,只有简洁,哲学才能在民间推广,达到熏陶每个人的目标。
爱因斯坦说:西方的科学是以逻辑推理和实验验证为基础的,而中国却不是走这样的路。
的确,有别于西方智慧的逻辑型、思辨型、实证型,中国的智慧是记录型、描述型的,我们有许多彗星、新星、太阳黑子的记录,我们有无数的实用技术发明,但常常处于捕捉现象的阶段。
难怪雨果说:“中国是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中国人的思维有哪些中庸之道中庸作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执两用中,不走极端,如对圣人的描写,“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
(2)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不偏激,追求平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点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点每个国家的文化和习俗都不同,从而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思维特点,而这个思维也跟着时间的推移而流传了下来。
如果你想知道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点,就接着往下看。
一、白痴思维它可以表示为点思维,也可以表示为零思维。
这是最高级别的精神残缺。
其主要特点是思维严重固化,这些人有的缺乏最基本的常识,有的大脑储存了大量的死知识;然而,他们没有任何思索的能力。
换句话说,思维能力没有得到适当的发展,甚至是人为的过早固化。
例如,有人生来就头脑迟钝,从二年级就辍学了。
有的人有一种特别的能力,能够清楚地记得村子里的鸡、猫和狗的样子。
他能说出街上每一只家禽都是谁家的。
又比如,有的人能准确地记住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六十四卦、小说中的各种人物等等,甚至能说出历史上800位皇帝的名字和顺序。
然而,同样也是这些人,没有一点自己的观点和思索,完全是在附和别人,死记硬背。
毫不夸张地说,它们是知识的宝库,或能记住许多信号的高级动物。
二、僵化思维它可以表示为线性思维,或者直线思维。
其主要特点是,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的熟悉停留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永远不会有新的发展。
一个老年人的思维很可能停留在小学一年级的认知上,几十年没有任何变化,是一条直线。
一些虚假的、僵化的、混乱的、错误的文化或观念,使其念念不忘。
他们是自己思想的囚徒,是他人思想的奴隶。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变成了概念本身。
即使有人摆脱了牢笼,也会成为自己的牢笼。
三、对立思维它可以表现为黑白思维,即两极思维。
这种思维似乎有独立的见解,似乎有坚定的态度。
它的主要特点是黑或白、敌或友、生或死的精神。
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朋友的敌人就是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西方价值观和东方价值观是截然相反的,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是互相排斥的。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并不是独立于各个圈子、也不在派别的划分之上。
这种人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简单的思维模式:"非美之心不同'、"敌我不同',很难走出这个狭窄的圈子。
中国人的思维特征(之一)——类比
中国人的思维特征(之一)——类比中国人的思维特征(之一)——类比中国人的思维特征思维决定行为。
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
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行为;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也不可能建立起正确的知识体系,更不可能产生科学。
概而言之,中国之专制和愚昧,以及今日之种种异端,归根结底,是由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决定的。
因此,再说中国人是全世界的异类之前,先要搞清,中国人是如何思考的。
和世界上的其他人民相比,有什么不同。
尤其是,和具有科学精神的西方人比较,有什么特点。
即:中国人有怎样的思维特征。
1.类比如果说,思维方式是分析问题、探究真理的工具,那么,中国人最多运用、最得心应手的利器,无疑是类比。
类比之多,随处可见。
但,为了严谨,本文采用西方的归纳法,来列举并证实类比是中国人思维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
第一位是孟子。
所以如此,一者,因为孟子亚圣的地位;二者,儒学后生认为,孟子善辩;也有人说,孟子像愤青,对当世不满,爱发牢骚。
三者,孟子证明的问题,是社会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即:性善与性恶。
孟子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说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果然,这个证明也就作为儒学理论的基石,历千年而不倒。
孟子的证明毫无根据,本经不住推敲。
水性与人性,有何关联?如孟子的证明是成立的,则人性之恶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恶,水无有不下。
……也成立。
如此,人性之善恶,依然是一个悬案,而不是宣判为性善的定案。
但儒学体系恰恰是建立在性善论之上的,性善之论证,却如此草草。
性善立不住,古往今来的儒学家,苦心经营的儒学大厦,岂不是千疮百孔的烂尾楼吗?声明,此发现,我是从王小波那里,学的。
王小波是否第一发现者,我没考证过。
第二位是庄子。
庄子很逍遥,在他看来,最逍遥的莫过于天上的鲲鹏,大鹏展翅,不知其几万里也,和孙猴子一样,无法无天,无边无际。
次一等,是水里的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条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及其特征摘要: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
如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例,它容易使人对世界、对事物形成整体、系统和有机的观念便于对世界、对事物进行整体把握。
但其具有形而上学的缺点,比较保守。
关键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及其特征,农耕文明一、引言马克思曾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我觉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和特征与几千年特有的农耕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而中国的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并且时刻影响着我们炎黄子孙的思想,言行以及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意义深远。
但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以农业生产为起点的。
为什么,这样说?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及其特征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讲究天人合一,就连皇权也是天上赐予,从这点来看,中国人打心底希望与世界万物达到和谐的关系;就连鬼神都承认客观存在且敬而远之。
但想要和谐,就必须从整体去把握事物,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种包容的心态。
于是,中国人就开始采用整体的角度去看待新事物,也许,有人会反对这一观点,说中国屈辱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没有用整体,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世界的发展的后果,但我觉得,这说法太绝对了,这是因为狂妄自大的清朝游牧民族,采用闭关锁国的政策阻隔了中国与新事物的接触,才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潮流。
假如,中国人不具备这种整体,包容的思维方式,也许中国早日不复存在了。
总而言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是和谐,整体,包容。
对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特征,我觉得就三点。
第一,矛盾。
中国人的三种思维方式
“天人合一”思想既是一种宇宙观或世界观,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观(生态伦理),代表着一种人生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为根本特点的整体思维观念和思维方法,对于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辩 证 思 维
中国古人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所有对立的两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万事万物既相互对立而又趋于统一。这都是合乎辩证法的重要思想。其中,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思想堪称中国辩证思维的主流。
《周易》所讲的“八卦”以及两卦相叠而为六十四卦的学说,就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矛盾对立来说明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周易》经文所说的“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周易-泰》九三爻辞),所强调的即是“平”与“陂”“往”与“复”的对立统一。对于《周易》的辩证思维,郭沫若(1892~1978)给予了高度评价,“《易》的出发点原是一种辩证观,“从《易》的纯粹的思想上来说,它之强调着变化而透辟地采取着辩证的思维方式,在中国的思想史上的确是一大进步”。见诸《系辞上》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一语,既是《易传》辩证思维的核心命题,更是彪炳青史的千古绝唱。朱伯昆(1923~2007)极度褒扬“一阴一阳之谓道”命题,它“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哲学中两点论的代表”,“是对先秦以来辩证思维发展的总结”。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当一个地方或民族的思维方式经过代代流传而基本稳定下来成为习惯,并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地方或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便形成了。
西方近代的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殖民征服,特别是1840年开始的中国的殖民化,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中华文明之外,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西方文化)。
西方人的服饰、饮食、习俗无一样同于中华,中西文化的分裂,不同文化的异质逐渐成为了一种公认。
东西方在哲学思想源流上各自有不同的来源。
东方体系(特别是中国)深受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的熏陶,历史悠久丰富,较注重情感的变化,因此东方诸民族观察事物有时是凭直觉、非理性、综合的,他们注重情感诉求。
相对而言,西方的逻辑学承袭自苏格拉底以来的“三段论法”,因此西方的思维方式倾向理性主义、善用逻辑、推理的思考,他们习惯有系统、有秩序地掌握事物的性质。
因此,东方的思维方式通常特点是精神的、感性的、内向的、综合的、主观的;而西方的思维方式通常特点是物质的、理性的、外向的、分析的、客观的。
西方是分析式思维的传统,中国是直觉思维的传统。
什么是分析呢?整体分解为部分或者不同情况来事物。
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为进行研究。
用三断论的方法。
讲求大前提小前提,还有前项后项等。
论证时还要不犯逻辑错误。
什么是逻辑?就是采取一种直觉的方式,多从整体上来待事物,停留在描述的层面。
可以这样说,中国人的实践问题理论前面。
直觉是中国人最常用的思维方式。
而直觉是经验的产物,但不一定是逻辑的结果。
而西方呢?对于规律的总结,理论之于实践,是西方惯有的思维方式。
正是这种差异性,使中国人极具创造力,却没有西方的推广性应用。
故而有人感叹:中国有改变欧洲及至现代世界的四大“技术发明”,但没有能说明其原理和用途的理论科学。
例如,在食物的调味上,中国靠直觉和经验放调味料。
而西方就会认真地写下多少分量的食物要放多少调味料。
西方式的思维多告诉我们事情的来龙去脉,中国思维则告诉我们如何接受。
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一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深受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一、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1. 重视“天人合一”思想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
他们认为人类的行为应该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而自然的变化的也应当受到人类的尊重和保护。
因此,古代中国人始终重视天道和人道的关系,强调人类应该遵循天道的规律。
2.注重研究自然科学古代中国人注重研究自然科学,在科学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
他们发明了许多实用的技术和器具,使中国的农业、手工业、水利等方面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3.重视知识和教育古代中国人重视知识和教育,在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儒家思想强调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古代中国人把教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4.注重联想思维和象征意义古代中国人注重联想思维和象征意义,这使得古代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有了独特的特点。
例如,中国古代的文学和诗歌中常用动物、植物等自然元素作为象征来描绘人物和事物,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象征意识。
二、古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1.强调道德伦理古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强调道德伦理。
儒家思想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水平是最重要的,所以古代中国人把道德伦理看做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秩序的关键。
在古代中国人的眼中,一个人的行为应该符合道德标准,尤其是基本的道德准则,如孝道、仁爱、忠诚、廉洁等。
2.注重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古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注重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家庭是古代中国人重视的社会单位,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社会也对每个人有着明确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应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3.重视友情和交往古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重视友情和交往。
儒家思想认为,人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与市井之间的友情和交往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
中国人的三种思维方式
读懂中国人的三种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中华文化在哲学思辨层面、理论思维领域的建树颇为丰硕,而其大端与指归,则可以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三者为代表,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思维的三大特征。
整体思维所谓整体思维,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
注重整体统一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整体思维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探讨天与人、自然与人为、主体与客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以求得天、地、人、我(心)的和谐统一,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
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在道家、儒家以及中华传统医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就已经萌生。
《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合一”思想是《周易》整体思维观念立论的基本依据之一,其目的在于揭示人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关系,从而合理指导人之所作所为。
在《周易》看来,人与天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嵇康认为这是“自然之分");因此,人应当随顺天地之道而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如此,方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乾•文言》)。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的"一个突出的共同命题","《易经》对这一命题的发挥无疑起了历史性的作用”。
精选文库东周以降道家的列子、庄子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张载等不但合理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
道家认为,天、人同类而合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列子・说符》),“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董仲舒对天、人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证和明确的表述,明确指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即天人本来合一,故"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中国的思维方式
中国的思维方式以下是关于中国的思维方式,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中国的思维方式传说在远古时期,人类没有种族区别,相互之间没有文化差异,相互之间的沟通没有障碍。
有一天所有的人类在一起想建一座可以到达上帝的高塔,于是人类同心协力,高塔一天比一天高耸,后来天神们怕人类真的到达天堂,于是就用魔法让高塔的每一层的人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于是他们没法在沟通,相互之间所说的语言无法听懂。
所以就形成不同的种族,慢慢的就演变出不同国家不同的的民族人种。
世界上有着两百多个国家,这两百多个国家之中,又有着好多的种族或民族。
而各个民族之间又有着自己肚子的文化和信仰。
她们的文化不同,信仰不同,便导致了个种族在看待事情的出发点不同,思维方式不同。
在这现今60亿人之中,中华民族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着东方人典型的思维。
中国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直观思维、类比思维、辨证思维。
一、整体思维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联系。
古人在这方面有许多典型的言论,例如儒家的孟子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孟子·尽心上》)道家的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我们把“上下与天地同流”跟“万物与我为一”联系起来看子可以知道无论是先秦的儒家还是道家,都是把人与天地万物看做是一个整体系统的。
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先秦典籍中大量出现的“一”的含义。
例如《易·系辞传下》说:“天下之物,贞乎一者也。
从根本上看,”一“都是讲整体、系统及其贯通的。
在整体思维上,汉代使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得以完善,对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相互调节维持整体平衡的功能,都作了充分的说明。
到宋代,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着《太极图说》,上篇讲天地,下篇论人,认为天地系统的秩序结构,就是人的行为道德的规范,人的思想、行为与天地秩序相合,才能真正实现”天——地——人“宇宙大系统的和谐统一。
中国人的三种思维方式
读懂中国人的三种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中华文化在哲学思辨层面、理论思维领域的建树颇为丰硕,而其大端与指归,则可以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三者为代表,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思维的三大特征。
整体思维所谓整体思维,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
注重整体统一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整体思维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探讨天与人、自然与人为、主体与客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以求得天、地、人、我(心)的和谐统一,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
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在道家、儒家以及中华传统医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就已经萌生。
《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合一”思想是《周易》整体思维观念立论的基本依据之一,其目的在于揭示人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关系,从而合理指导人之所作所为。
在《周易》看来,人与天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嵇康认为这是“自然之分”);因此,人应当随顺天地之道而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如此,方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乾·文言》)。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的“一个突出的共同命题”,“《易经》对这一命题的发挥无疑起了历史性的作用”。
东周以降道家的列子、庄子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载等不但合理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
道家认为,天、人同类而合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列子·说符》),“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董仲舒对天、人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证和明确的表述,明确指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即天人本来合一,故“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至宋代之时,载正式将“天人合一”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明确提了出来,“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和依据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
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和依据
摘要: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方式、角度和方法,它对人们的言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类之所以能与动物区别开来就是人类有着独立的思考能力,人类是有意识的。
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待事物的角度和方法都是不同的,这便是
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国这个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历史,独特的国情。
而这些特性亦导致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所具有的独特性。
关键词:全局性、整体性、中庸
一、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
(一)全局性、整体性
中国有一个词叫做“弃车保帅”,还有个词叫做“顾全大局”,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有所体现。
在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略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后,便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而在近代,在抗日战争初期,在重庆谈判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促进国内和平,主动将长江以南的根据地让给国民党,以退步争取了中国和平的局面。
这两个故事都讲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全局性和整体性,都由全局出发,蔺相如和共产党都是为了国家内部的安定,舍弃了私仇而顾全了大局,这正证明了中国人思维方式里的全局性和整体性。
(二)中庸
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的重点在于中、庸二字,中是位于中间,不离两边,不走极端。
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讲究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因物制宜。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中,遇事能躲则躲,能逃则逃,因为中国有句老话说“枪打出头鸟”。
中国人在决定一件事情的情况下多数是决定中间的选择,不激进,也不消极。
“和谐”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的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和谐”这一词。
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得中国与世界大部分国家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
这也体现了中国人思维方式中中庸这一特点。
二、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依据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存留至今的国家,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的思想、信念以及胜过与行为方式的总称,它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中庸,正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征之一。
而在经济方面,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使中国人民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使得人们容易满足现状,不会形成争强好胜的性格。
在政治上,中国古代一直施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封建制度使得人们认为有权就有一切。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读书就是要做官,做官就要参加科考,而科考的内容也基本都是与背书有关。
这就大大桎梏了人们的思想,形式与内容上趋于僵化贫乏,而千年的思想仍然对现在有着很大的影响,年年的公务员热就是这样。
结论:中国千百年来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其产生了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整体性、全局性以及中庸的主要特点。
相信中国人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会助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思维方式
/link?url=5pFRmDYeVRAuauWYIxtJ4fDqft8pdL1OKc tROpBdS2Ou6kT1lk76ixNOyvchF8tpN1gIIyqdivZs0WiTBiGARa
2.百度百科:负荆请罪
/link?url=OP1_zyBFue3qY1hT10uywyx3lcnPd9_B1Q RxvjSiAVMA6OcSQKBroCqGvl8ZBm1-JrFNZg7eDvdlxo_6XXkf6K
3.百度百科:中庸
/subview/4111/52498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