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架构演变和技术发展

合集下载

超融合技术架构演进方案

超融合技术架构演进方案
超融合技术架构演进方案
架构演进:数据中心面临挑战
2
看到下面的图片,你会想到什么?
乡村自建房
精装修住宅
豪华酒店
初始成本低,但费心费力
效果大多差强人意
花费不菲,但比较省事
难以个性化定制
拎包入住,优质体验
适用群体受限
3
传统架构,部署数据中心,是挑战巨大的自建房……
效果图
需求的理解和预测不准,预算不足或浪费 分包招标、分批采购,管理、协调、沟通 跨厂商、多产品、多方案的兼容性 项目质量和进度不可控
租户1 租户2 租户n 租户1 租户2 租户n

云资源管理套件 虚拟化层
计算资源池

云资源管理平台
存储资源池
网络资源池
10GbE

虚拟化服务器 虚拟化服务器 虚拟化服务器
虚拟化层
架构 进化
CPU 内存 SSD SATA
融合节点服务器
CPU 内存 SSD SATA
光纤交换机 光纤交换机
万兆交换机

融合节点服务器
计算资源池和存储资源池分离,需要协调一致 基于存储卷复制的传统容灾,架构非常复杂 需要采用VPLEX、SVC等专用虚拟化设备 适合核心业务系统、RTO/RPO=0的客户 投资高昂
以虚拟机为中心而全新设计的架构 资源管理的维度是虚拟机 虚拟机的数据优先本地存储、访问,最佳性能 快照、复制、容灾基于虚拟机进行
将分布式存储与虚拟化平台简单集成 资源管理的维度仍然是传统的存储卷
虚拟机的数据经常要跨节点存储、访问
快照、复制、容灾基于存储卷进行 Huawei FusionStorage HPE HyperConverged 380

超融合架构 - 新一代IT发展趋势

超融合架构 - 新一代IT发展趋势

超融合架构-新一代IT发展趋势超融合可以说是目前业内最大的热点之一,大型厂商和创业公司纷纷投身其中。

不过,与从业者的津津乐道相比,超融合的广大目标用户却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一些IT专业人士也还不知超融合究竟为何物。

因此,在华为公司的支持下,企事录从即日起开设“FusionCube超融合大讲堂”,以每10天左右一期的节奏连载,帮助您深入了解超融合的方方面面。

本文作为开篇,先来说说超融合是什么……近几年来,超融合系统的热度越来越高,各种打着超融合旗号的公司和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令人眼花缭乱,也引发了很多困惑:究竟什么是超融合系统?与融合系统是什么关系?一体机又是怎么回事?最关键的是:超融合有什么用?回答了之前的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基本概念与分类无论从中英文的字面意义来理解,超融合(Hyperconverged)都应该是在融合(Converged)之后发展起来的——如果要分类,前者应该属于后者的一支。

IDC和Gartner也是这么认为的,虽然在细节上有所区别。

譬如,Gartner似乎很喜欢Integrated(集成)和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这两个词。

大的分类上,IDC所谓Converged Systems(融合系统),Gartner 称为Integrated Systems(集成系统)。

IDC与Gartner对融合系统的大致分类(注:随时间推移略有变化)IDC将融合系统(Converged Systems)分为三类,前两类——集成系统(Integrated Systems)和认证参考系统(Certified Reference Systems)——主要是供应商构成不同,技术成分上基本没有区别,都是由服务器硬件、磁盘存储系统、网络设备供应商和基本构件/系统管理软件组成的供应商认证的预集成系统。

Gartner也有对应的分类,分别称为集成基础设施(Integrated Infrastructure)系统和参考架构(Reference Architecture)系统,合称融合基础设施(Converged Infrastructure,CI)。

浅谈数据中心架构演变(一)2024

浅谈数据中心架构演变(一)2024

浅谈数据中心架构演变(一)引言:数据中心架构是企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企业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数据中心架构也在不断演变。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数据中心架构演变进行探讨。

正文:一、传统三层架构1. 数据中心的三层架构是指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2. 核心层负责连接不同汇聚层和处理不同接入层之间的数据传输。

3. 汇聚层负责将来自接入层的数据进行聚合和转发。

4. 接入层是数据中心与终端用户设备之间的最后一层。

5. 传统三层架构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运维复杂,性能不高,扩展性差。

二、软件定义网络(SDN)1. SDN架构将网络控制层与数据转发层分离,实现了网络设备的集中管理和灵活控制。

2. SDN架构可以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和智能化的管理能力。

3. SDN将网络虚拟化,实现了逻辑上的分离和独立性。

4. SDN架构能够实现对数据中心的流量和资源进行动态调配和优化。

5. SDN架构对于解决传统三层架构的扩展性和性能问题具有显著优势。

三、云计算1. 云计算架构将数据中心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进行虚拟化和统一管理。

2. 云计算架构可以提供弹性伸缩的计算能力,根据业务需求自动调整资源。

3. 云计算架构通过网络虚拟化和软件定义存储技术实现对存储和网络资源的灵活调配。

4. 云计算架构提供了统一的服务管理平台,方便用户访问和管理。

5. 云计算架构对于降低成本、提升灵活性和加速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四、超融合架构1. 超融合架构将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等基础设施整合到一套硬件平台上。

2. 超融合架构提供高度集成和优化的解决方案,简化了数据中心的部署和管理。

3. 超融合架构具有高性能和高可用性,可满足企业对于数据中心业务的快速响应和可靠性要求。

4. 超融合架构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动态调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5. 超融合架构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适用于不同规模和业务需求的企业。

五、边缘计算1. 边缘计算架构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移动到离用户近的边缘设备上进行处理和存储。

中国超融合行业发展趋势发展历程政策背景需求趋势

中国超融合行业发展趋势发展历程政策背景需求趋势

中国超融合行业发展趋势发展历程政策背景需求趋势一、发展历程超融合技术是指将计算、存储、网络等多种技术融合到一台服务器中,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和整合。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系统性能、降低能耗,同时简化管理和维护工作,被广泛应用于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对于高性能、低成本的技术需求逐渐增加,超融合技术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内企业开始研发和推出自己的超融合产品,并迅速崛起。

到了2024年,超融合行业迎来了爆发期。

国内外厂商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超融合产品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超融合行业开始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二、政策背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超融合技术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一种前沿技术,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超融合行业的发展。

例如,加大对超融合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提供专项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加强超融合技术标准制定和推广,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加强超融合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超融合技术的广泛应用等。

这些政策为超融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遇,吸引了更多的企业投入到超融合行业,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市场对于高性能、低成本的IT解决方案的需求逐渐增加。

超融合技术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理想选择。

首先,超融合技术集成了计算、存储、网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大大简化了IT系统的部署和管理工作,提高了效率;同时,超融合技术采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弹性分配和共享,提高系统利用率。

其次,超融合技术具有高性能和低成本的特点,可以满足中国市场对于高性能、低成本的IT解决方案的需求。

超融合技术的集成和优化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减少能耗;同时,超融合技术的规模化生产和集中管理可以降低成本。

再次,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超融合技术将得到更多的应用场景。

超融合架构分析和主要技术阵营

超融合架构分析和主要技术阵营

超融合架构分析和主要技术阵营超融合架构将围绕虚拟化计算的存储、网络集成到了同一个硬件盒子中,生态系统涵盖软件和硬件厂商,因其核心是软件,在这里我们集中讨论三类有代表意义的软件厂商,而并不展开讨论整个生态系统:“超融合存储”厂商,作为“超融合”架构概念的来源,Nutanix、SMARTX、Simplivity等超融合存储厂商通过其稳定、高性能、丰富的企业级数据保护特性的存储构建了核心竞争力,是目前“超融合”生态圈的核心玩家之一。

“VMware”,作为虚拟化领域的霸主,VMware为保卫VMware生态系统推出vSAN和EVO:RAIL,借助vSphere的市场份额,推广其超融合存储解决方案,是目前“超融合”生态圈的第二个大玩家。

“Openstack等开源阵营”,OpenStack厂商乘风借势,借助开源项目Ceph也推出了自己的超融合解决方案,与超融合存储厂商和VMware一起,初步形成了超融合存储市场的三类玩家。

这些厂商虽然都是超融合架构,却各有侧重和优缺点,让我们逐一对此进行分析。

超融合存储厂商引领超融合架构超融合存储厂商典型代表有Nutanix、SMARTX、Simplivity等,这些厂商将传统互联网公司的计算存储融合架构用于虚拟化环境中,支持企业构建计算存储合二为一的数据中心架构。

超融合存储厂商首先抓住的是用户数据中心虚拟化规模增大后的存储痛点问题(如性能、容量、运维、易用性问题),为虚拟化数据中心构建更快、更易扩展、更易用的存储解决方案,降低数据中心的整体拥有成本。

存储厂商推出的超融合方案有两大优点,一方面,其不绑定任何计算平台,既支持VMware,也支持OpenStack、KVM、Hyper-V、XEN SERVER等,甚至未来还会支持Docker,中立的立场十分明显,可以和多种虚拟计算平台厂商合作,有助于用户摆脱计算平台的绑定;另一方面,其存储的稳定性、性能和企业所需的数据保护特性(如异地容灾、同城双活、备份等)比另外两类玩家有很大优势,可以直接切入企业的核心业务。

超融合技术架构演进方案

超融合技术架构演进方案

高性能
高可用性
节省成本
• • •
易于管理

22
集群内节点数量受限,如VSAN最大仅64个 VxRAIL扩展时,必须以4个节点为基数进行 集群内节点配置必须一致,VxRAIL、Huawei
17
解脱:极其便利的管理和运维
有一种惊艳,
叫别人家的机房! 如何从繁重的运维工 作中解脱出来? 时间应该用在更具创 新的工作上!
统一监控和管理界面:计算+存储+虚拟化 一键升级,无需停机,服务不中断 动态的集群延伸,自动检测 一键式的极简:基础架构管理、运行分析、问题解决
领导力奠定基础
HX3500
HX5500
HX7500
19
超融合Case Study
20
超融合部分案例
金融服务 医疗卫生 零售 政府 招商银行总行研发中心 山东城商行、光大国际、东方证券
杭州邮政局、沙角电厂、四川电力
东风本田、Mary Kay、Websense 展讯、汇洁涟源钢铁、宝山钢铁
广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计算资源池和存储资源池分离,需要协调一致 基于存储卷复制的传统容灾,架构非常复杂 需要采用VPLEX、SVC等专用虚拟化设备 适合核心业务系统、RTO/RPO=0的客户 投资高昂
16
弹性:无限制的节点扩展和组合
集群内节点数量无限制 已有实际案例部署节点上千个 集群扩展时,支持单个节点或多个节点加入 集群内允许不同硬件配置的节点共存 HX3500、HX5500、HX7500可共存于一个集群
超融合技术架构演进方案
架构演进:数据中心面临挑战
2
看到下面的图片,你会想到什么?
乡村自建房

2024年超融合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超融合市场发展现状

超融合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超融合是一种集成了计算、存储和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技术,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管理界面进行操作和管理,从而实现快速部署和灵活扩展。

近年来,超融合市场发展迅速,成为IT基础设施建设的热门领域。

本文将围绕超融合市场的发展现状展开讨论。

超融合市场的背景超融合市场起源于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发展。

云计算的兴起促使企业对IT基础设施的需求发生变化,从传统的物理机架构向虚拟化的基础架构转变。

而超融合技术的出现,则使得企业能够更加便捷地实施虚拟化,降低管理和维护成本。

超融合市场的发展趋势1.快速增长:超融合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超融合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以上。

2.垂直领域的应用广泛:超融合技术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金融、制造业和医疗等垂直领域。

超融合技术可以提供高可用性和可靠性,满足各个行业对环境安全和数据保护的需求。

3.大规模部署的支持:超融合技术可以支持大规模的部署,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数百个节点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这为企业提供了灵活、高效的IT基础设施管理方式。

4.人工智能的融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超融合市场也在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融合。

超融合架构可以提供高性能和高并发的计算能力,满足人工智能应用对计算资源的需求。

超融合市场的挑战和机遇1.竞争激烈:随着市场的发展,超融合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各大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超融合产品,这对于初创企业而言是一种挑战,但对于市场来说也是一种机遇,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2.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需求:超融合技术作为核心的IT基础设施,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市场需要提供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企业对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的要求。

3.技术更新迭代快:IT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超融合市场也不例外。

市场需要不断跟进和引入最新的技术,以提供更强大、更高效的超融合解决方案。

超融合的前世今生

超融合的前世今生

开发测试场景 – 容器云镜像标准化交付解决传统方式的弊端; 高并发/秒杀/密集型计算场景 – 设定多维度绳索规则并实现弹性伸缩。 ……
谢谢!
趋势二:标准、通用底层硬件(不绑定硬件)
传统云基础架构
网络交换 安全
软件定义的云基础架构
交换机
...
...
服务器
存储交换
替换
超融合 一体机
超融合 一体机
超融合 一体机
外置存储
仅需x86服务器和交换机(不限品牌和型号) 借助于超融合技术 构建云计算基础架构
趋势三:可视化业务编排降低运维管理难度
鼠标拖拽的方式构建业务拓扑 一目了然的方式可视流量
扩展困难
按照峰值容量规划购买,重资产投入; I/O模型 纵向扩展,性能随容量增加而下降。
解决方案 – Server SAN架构
充分利用服务器内部硬盘资源
虚拟共享存储池
1
解决弹性扩容问题
2
解决性能、容量问题
3
解决成本投入问题
超融合架构1.0:计算和存储的融合
Nutanix:存储就在服务器里
平台安全 网络安全
服务器虚拟化内核 需要内置WAF功能
安 全 监 控 管 理 与 审 计
趋势五:异构多品牌虚拟化
保护已有投资,保证业务连续性,降低决策风险!
趋势六:从边缘业务承载到关键业务承载
传统云架构承载边缘业务+独立数据库
超融合运行关键业务
交换机
...
替换


独立数据库
云资源池
趋势七:容器+虚拟化双引擎融合
困境 – 云时代从网络视角看传统架构 问题
虚拟机的移动性
业务的部署限制

超融合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

超融合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

超融合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1、超融合架构的基本概念超融合基础架构(简称“HCI”),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x86服务器)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缓存加速、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备份软件、快照技术等元素,而多节点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

超融合基础架构中的H指的是“Hyper”即虚拟化,对应虚拟化计算架构,比如VMware的EXSI、KVM和Hyper-V等。

融合“Converged”指的是将计算和存储部署在同一个节点上,相当于多个组件部署在一个系统中,同时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

如下图所示,超融合架构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存储,由原先的集中共享式存储(SAN/NAS)变为软件定义存储。

利用软件定义的方式将互连的x86服务器的本地硬盘(SSD和HDD)形成存储资源池,组建分布式存储架构,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企业级的数据服务(如:弹性副本、快照、容灾等)供上层虚拟化平台使用。

其实,超融合架构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就是现实软件与硬件的解耦。

使用通用的服务器实现,传统架构下使用专用硬件才能达到的功能。

2、超融合架构的发展起源HCI起初是受到Google、Facebook等大型互联网公司通过软件定义技术构建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启发,采用计算存储融合架构用于虚拟化环境,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种基于X86硬件平台的计算存储融合产品或解决方案,为企业实现可扩展的IT基础架构。

可以为数据中心带来最优的效率、灵活性、规模、成本和数据保护。

以GOOGLE的技术架构为例:Google的核心技术架构为GFS分布式文件系统、BigTable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和Mapreduce计算框架。

Gfs 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使用廉价的磁盘,存储海量的数据,并提供快速的查询与高安全性,并能自动扩展海量数据规模的限制。

GFS分布式文件系统性能随着客户端的数量几乎线性增加,是一个低成本,高收益的解决方案。

超融合技术方案

超融合技术方案

超融合技术方案引言随着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于IT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超融合技术应运而生,以其集成的存储、计算和网络功能,在简化管理、提高性能、降低成本等方面带来了许多优势。

本文将介绍超融合技术的基本概念、架构以及实施方案。

超融合技术概述超融合技术是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集成到一个硬件节点上的一种虚拟化方案。

传统的IT架构中,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通常是独立部署的,分别由不同的设备来实现。

而超融合技术则将这些功能集成到同一个节点上,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管理。

超融合技术的核心是软件定义存储(SDS)和虚拟化技术。

SDS解决了传统存储系统中数据无法灵活迁移、难以扩展等问题,使得存储管理更加简单和高效。

虚拟化技术则为超融合提供了资源池化和弹性扩展的能力。

超融合技术架构超融合技术的架构通常由控制节点和计算节点组成。

控制节点负责集中管理和调度各个计算节点的资源,而计算节点则提供计算和存储功能。

控制节点包含以下重要组件: - 虚拟化管理器:用于管理和调度计算节点中的虚拟机资源。

- 存储管理器:负责对存储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

- 网络管理器:用于管理计算节点之间的网络通信。

计算节点包含以下重要组件: - 处理器和内存:提供计算资源。

- 存储设备:用于存储虚拟机镜像和数据。

- 网络设备:用于计算节点之间和外部网络的通信。

超融合技术的架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扩展。

可以通过增加计算节点来提高计算性能,也可以通过增加存储设备来提升存储性能和容量。

超融合技术实施方案要实施超融合技术,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需求分析在实施超融合技术之前,需要对企业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

包括计算、存储和网络方面的需求,以及预算和可行性分析等。

步骤二: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超融合技术的架构。

确定所需要的控制节点和计算节点数量,以及存储和网络设备的选择。

步骤三:硬件采购与安装根据架构设计的结果,采购相应的硬件设备,并进行安装和部署。

超融合:引领数据中心架构变革

超融合:引领数据中心架构变革

机器可能随时宕机 , 但 有 时 我 们 无 能 为 有了它 的灵魂 。 未 来, 我们可 以进 行更 多的智能 力, 在 传统 架 构 下出现 宕机 很 麻烦 , 需 要通 过 化操 怍 。 硬 件更换 的操 作 。 在 超融 合下. 如 果一台 发 我 们对 关键技 术进 行了优化 : 虚拟 化组建
心概 念 。
便。
, 给 业务 维 护 带来了很 多方
4 8 软 件和 集 成电 路 I S O F T W A R E A N D I N T E G R A T E D C I R C U I T






烹 : i .
… l
北 锁 航 盛 辉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台 伙 人 范 文 一
Z E T ] ’ ^ K I T 是我 们产品的名字 , 我们致 力于 个物理硬 件上运 行各种各 样的硬 件 。 做数 据 中心基 础架 构 创新 。 数 据 中心 主要分 为 第二 步则是 存储 。 虚拟 化将 硬 件抽 象地 整
几个要素 : 计算 、 存储 、 网络 、 安全 , 管理 。 随 着 合以后, 中间对标 可以是 E M c 的存 储系统或 光纤 这一步带来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 , 例如 数 据 中心 的发 展 , 数 据 中心 出现 很多重 要的 时 的交 换机 , 间点 , 而第一 个时 间点 就 是虚拟 化 。 1 9 9 8 年, 斯 通过共享的存储集中管理存储, 提高了存储的 坦福 大学的一 位教 授带着 一些 学生创建 一家虚 安全性 。
拟化的厂商, 现在发展得非常好, 被E Ⅵ c 收购,
但这仍远远不够。 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迅
现在E 、 { 叹 被戴 尔收购了, 这 家公司的重要 价值 速 , 如滴 滴打 车 、 饿了么推 出后 , 数 据 呈爆 炸式 就在于使用虚拟 化 。 增长 。 我 们有一 个 理 论是 集 中化 , 如果 扩 展数

超融合架构及其发展

超融合架构及其发展

变革根源:闪存替代硬盘
为什么会有SAN?
CPU + Mem Flash
– 计算靠摩尔定律 – 存储靠增加盘的数量 – 存储网络带宽是潜在瓶颈
Server SAN & HCI
– 闪存也遵循摩尔定律 – Server I/O 潜力可比 SAN – 对计算和网络要求较高
Disk System Disk
HCI: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超融合架构)
企事录技术服务公司 创始人
张广彬
融合系统与超融合系统
来源:IDC全球融合系统追踪,2017Q1
融合系统的形态演变
软件定义存储:从独立的系统走向(x86服务器上)共享的资源
以太网/IB交换机 服务器 服务器(计算节点) 以太网/IB交换机 FC交换机 以太网/IB交换机 多节点服务器 (计算&存储)
HCI & Server SAN:模糊的边界
只需1个用户VM,Server SAN 就可“升级”为超融合
用户应用
Single Storage Pool
存储资源
VSS (Virtual Storage Service) 是分布在各个节点上的存储任务,可运行在hypervisor/OS级 或虚拟机(CVM)中。作用有二: Ø 接受本节点运行应用(如用户VM)的存储请求; Ø 将本节点拥有的物理资源贡献到统一的存储资源池。
用户应用
Single Storage Pool
存储资源
部分节点因计算能力(CPU、内存)不足而只作为存储节点,运行存储任务(相当于Server SAN), 向集群中的其他节点贡献存储资源,而不承载用户应用。
系统级:超融合的“变态”

超融合 方案

超融合 方案

超融合方案1. 背景介绍在传统的数据中心架构中,通常会有一个存储区域网络(SAN)用于存储数据,并且还需要专门的计算机服务器来处理各种任务。

然而,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架构已经不能满足云计算时代的需求。

超融合方案通过将计算和存储功能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集成的解决方案。

它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组合在一起,以实现更高效、更灵活的数据中心架构。

本文将介绍超融合方案的基本概念、架构和优势。

2. 超融合方案的基本概念超融合方案是一种将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功能整合在一起的解决方案。

它利用软件定义的存储和软件定义的网络技术,将计算和存储功能放在同一台服务器上。

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一个物理节点上同时运行虚拟机和存储应用程序。

超融合方案通常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它通过将存储资源分布在多台物理服务器上,实现数据的冗余和高可用性。

此外,超融合方案还包括一套管理软件,用于统一管理所有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

3. 超融合方案的架构超融合方案的架构主要包括三个关键组件: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和网络节点。

•计算节点:负责运行虚拟机和应用程序。

•存储节点:负责存储数据,并提供高可用性和冗余功能。

•网络节点:负责提供网络连接,并为虚拟机和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超融合架构中的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通常通过高速网络进行连接,以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

此外,超融合方案还可以通过添加额外的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来扩展资源。

这样一来,就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快速增加计算和存储能力。

4. 超融合方案的优势超融合方案相比传统的数据中心架构具有许多优势:4.1 简化管理超融合方案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一个管理软件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这样一来,可以大大简化管理员的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4.2 灵活扩展超融合方案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快速增加计算和存储能力。

管理员只需要添加额外的计算节点或存储节点,就可以扩展整个系统的资源。

超融合架构及其发展趋势

超融合架构及其发展趋势

/
/
/
/
A ToR
B /
/ B



02





SAS 4.0 Expander 100 24Gb/s PHYs
PCIe 4.0 Switch 100 20Gb/s Lanes
PCIe 4.0 Switch 100 20Gb/s Lanes

4
4
4
•4
44
4/
4
4/
I
C
OG
PG
T
DOG
T
SRM A
Disk Disk Disk Disk Disk Disk Disk Disk
PCIe Switch
NVMe NVMe NVMe Host Host Host
PCIe Switch
NVMe NVMe NVMe Host Host Host
PCIe Switch
NVMe SSD NVMe SSD NVMe SSD NVMe SSD NVMe SSD
NVMe SSD NVMe SSD NVMe SSD NVMe SSD NVMe SSD
PCIe Switch
PCIe Switch
PCIe Switch
NVMe NVMe NVMe NVMe NVMe Host Host Host
NVMe NVMe NVMe Host Host Host
Mesh
HostDevice
-
3 --
23 13
VF0
VF1
PCIE
# ECD
31 4 32 A 1 -3 3
34A

2024年超融合技术趋势研究报告

2024年超融合技术趋势研究报告

超融合技术是指在一个单一的硬件平台上集成了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等多种功能的技术,它的出现极大地简化了数据中心的架构,提高了运维效率和性能。

在过去几年中,超融合技术已经成为了数据中心架构的主流选择,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超融合技术也在不断演变和变化。

本报告将对2024年超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超融合技术的应用场景拓展在过去,超融合技术主要应用于虚拟化环境下的数据中心,但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超融合技术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

未来,超融合技术将不仅仅局限于数据中心,还将应用于边缘计算、物联网、容器化、深度学习等领域,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

二、超融合技术与容器技术的融合容器技术作为一种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已经成为了云计算领域的热门技术,超融合技术与容器技术的融合将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应用部署和管理方式。

未来,超融合技术将更加紧密地与容器技术结合,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三、超融合技术的软硬件一体化传统的超融合技术通常是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多种功能的集成,但是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超融合技术也在向硬件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超融合技术将更加注重硬件与软件的协同设计,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性能。

四、超融合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升随着信息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超融合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成为了用户关注的焦点。

未来,超融合技术将不断加强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设计和实现,通过加密、隔离、监控等技术手段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五、超融合技术的自动化运维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手工运维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数据中心的管理需求,超融合技术将更加注重自动化运维的设计和实现。

未来,超融合技术将通过AI技术、自动化工具等手段,实现对数据中心的智能化管理和运维。

结语超融合技术作为数据中心架构的未来趋势,将在未来继续快速发展和演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超融合技术将不断创新和升级,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融合:架构演变和技术发展1、超融合:软件定义一切趋势下的诱人组合超融合是以虚拟化为核心,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虚拟资源融合到一台标准x86服务器中形成基本架构单元,通过一整套虚拟化软件,实现存储、计算、网络等基础功能的虚拟化,从而使购买者到手不需要进行任何硬件的配置就可以直接使用。

“超”特指虚拟化,对应虚拟化计算架构。

这一概念最早源自Nutanix等存储初创厂商将Google/Facebook等互联网厂商采用的计算存储融合架构用于虚拟化环境,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种基于X86硬件平台的计算存储融合产品或解决方案。

超融合架构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存储,由原先的集中共享式存储(SAN、NAS)转向软件定义存储,特别是分布式存储(如Object、Block、File存储)。

“融合”是指计算和存储部署在同一个节点上,相当于多个组件部署在一个系统中,同时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

物理融合系统中,计算和存储仍然可以是两个独立的组件,没有直接的相互依赖关系。

超融合则重点以虚拟化计算为中心,计算和存储紧密相关,存储由虚拟机而非物理机CVM(ControllerVM)来控制并将分散的存储资源形成统一的存储池,而后再提供给Hypervisor用于创建应用虚拟机。

超融合已从1.0阶段发展至3.0阶段,服务云平台化趋势明显,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超融合1.0,特点是简单的硬件堆砌,将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打包进一个“盒子”中;超融合2.0,其特点则是软件堆砌,一般是机架式服务器+分布式文件系统+第三方虚拟化+第三方云平台,具有更多的软件功能。

在1.0和2.0阶段,超融合和云之间仍旧有着“一步之遥”,并不能称之为“开箱即用”的云就绪系统,超融合步入3.0阶段,呈现以下两个特点:服务的云平台化。

它所交付的不仅是软硬一体的超融合方案,更是一套完整的云平台服务:用户只需要一次性投入,就能够得到完整的云服务。

假设用户是第一次上云,只需满足最基本的IaaS服务即可;随着云化的深入,用户开始在云上部署业务,在需要开发测试,需要数据库、大数据等应用的时候,不需要增加任何节点,便可在已有的超融合部署环境里获得丰富的PaaS服务,如数据库、缓存、大数据、数据仓库、容器平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

进一步地,用户还可以基于云平台开发符合自己行业特性的组件,如企业内部的CRM、邮件系统等各种各样的App;应用场景的丰富化。

目前超融合应用已经覆盖企业级云平台、企业桌面云服务、企业容灾云平台、企业开发测试云、行业云等多种企业场景,进入了企业生产环境,并在银行、证券、交通、制造、政府、能源、零售、教育等关键行业全面突破。

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和行业覆盖有助于推动超融合的产品迭代和成熟,产品的进化也让超融合能够进入更多的应用场景。

2、关键技术持续突破,超融合架构趋于成熟超融合技术实现原理核心是以软件定义存储(SDS)替代了传统融合系统中的存储区域网络(SAN),主要技术是构筑于标准服务器硬件上的软件定义存储加(服务器)虚拟化。

并且相关核心技术不断升级,超融合方案在适用性、兼容性、数据效率、连续性及可扩展性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以虚拟机为核心:在传统的架构中,存储对上层的主机提供存储卷服务,对于在主机上部署的虚拟机来说,其数据具体在存储上如何分布,是不可知的。

而在超融合架构中,与虚拟机相关的数据分布,虚拟机的数据会优先存放在本地节点上,避免跨节点访问造成的延迟和资源占用。

在进行快照、复制等操作时,也是围绕虚拟机这个维度来进行的,而非传统架构中对虚拟机所在的存储卷进行快照和复制。

平台兼容性提升:目前虚拟化界的标准VMware,被绝大多数的超融合方案支持。

但除了EVO:RAIL/VxRAIL仅支持VMware (SimpliVity虽然现在仅支持VMware,已有明确的计划支持Hyper-V),多数厂商都已经意识到继续绑定VMware并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比如Nutanix对Hypervisor支持十分全面,VMware/Hyper-V/KVM(自己开发的AHV)都支持;华为的FusionStorage除了支持VMware和KVM外,自己也有基于Xen开发的FusionSphere虚拟化平台。

能够兼容多个Hypervisor性能,对于多Hypervisor平台混合部署的环境下的客户,其虚拟机在Hypervisor间转换的功能需求能够被较好地满足。

I/O性能优化、数据效率提升:1)原生的超融合架构在数据本地化的设计,以及数据写入到节点时的策略进行深入的优化。

2)超融合架构对闪存/SSD的配置和使用远远超过传统存储。

通常,一个节点配置的SSD会是800GB~1600GB,甚至扩展到更多。

3)相比传统存储的RAID技术,在分布式系统中,多副本技术是最常见的数据保护方案,可以缓解副本技术带来的存储空间的占用。

4)数据效率上支持重删、压缩、精简,在线处理。

SimpliVity 在重删、压缩上使用了PCI-e加速卡来实现,Nutanix对于写入到内存和SSD的数据,可以执行在线重删处理,而对于写入到HDD的冷数据,则通过MapReduce的方式跨节点进行全局重删。

备份、容灾业务连续性强:在复制、容灾中,传统架构更多是基于Array-Level、通过存储卷的复制来实现,超融合方案的容灾,大多是基于VM-Level来进行,尤其是与Hypervisor配合起来更为便利,但还不能满足RTO/RPO=0的双活要求。

超融合在通常的数据复制、异地容灾(不严格要求双活)的环境中,可用性较强,而随着超融合技术的发展,客户接受程度的提升,超融合在容灾方面替代传统架构也将实现。

便于管理和扩展:越来越多的超融合方案有单独的统一管理工具,可以集中管理跨地域部署的多个集群,并且可扩展性优良,对硬件平台兼容的方面,VSAN方案允许客户选择多种服务器平台,甚至可以使用现有的服务器进行利旧,集群中节点的最大数量方面,Nutanix等方案在节点最大数量上没有限制,扩展时还允许多种配置的节点并存于一个集群中。

超融合技术日趋成熟。

以SmartX为例:1)可靠性方面,冗余度降低,最多坏3个副本,而传统架构则是一整个控制器;可以利用已有空间自动处理热备;仅恢复写入数据,通过多节点读出,多节点写入,速度取决于节点数,每节点1000MBps,恢复速度快。

2)随机性能方面,分布式存储带来多节点并发和性能扩展,而超融合架构独有的数据本地化,分离式的架构无法实现。

SSD 是即使传统架构存储都会使用的,但双控无法发挥SSD的性能。

比如EMCUnity650F,8:28K混合随机读写性能最大27万IOPS,而对于SmartX性能比较好的超融合产品,一个节点8:28K混合随机读写很容易达到3万以上IOPS,通过线性扩展,以非常小的用户规模为例,10个左右节点就可以达到EMCUnity650F的最大性能(来源CSDN)。

3、突破传统架构多重瓶颈,超融合价值凸显对于传统存储遇到的I/O瓶颈,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的存储架构,分布式存储就是最好的选择。

软件定义的分布式存储是当代数据中心技术演进的主要趋势之一,已经被用户广泛接受。

通过软件作为媒介,将服务器和存储组成一个存储资源池,既保证了存储需要的性能,又同时通过硬件+软件的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扩展性。

Google、Facebook等大型互联网公司通过软件定义技术构建大规模数据中心,并结合虚拟化技术和企业IT的场景,实现可扩展的IT基础架构,是最早的“计算”和“存储”的融合——超融合架构。

超融合的本质是传统IT架构从硬件向软件转型的核心产品,也是传统IT架构向新IT架构转型的产物。

4、突破传统IT架构I/O瓶颈,用软件定义存储成趋势传统IT架构中计算存储资源浪费严重,企业“资源孤岛”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大多数企业仍旧沿用传统IT基础设施架构,该架构由服务器存储孤立地形成一个个烟囱式的架构,每个服务器(集群)对应独立的存储或网络。

针对就业务搭建的架构而言,每个业务具有独立的区域,通常每个业务区的物理边界是该业务的专用汇聚交换机,各个业务之间完全割裂,存储部分遭遇了I/O瓶颈,无法应对当前数据分析的要求。

部分企业引入了基于云计算的部署方式,这个方式虽然解决了管理问题和资源高效问题,但由于其后端存储部分依然采用单独的SAN/NAS网络存储产品,I/O瓶颈依然存在,还造成了更多的管理复杂度,存储的扩容能力受限、数据库等关键应用无法统一到云平台上等问题。

虚拟化推动存储快速扩容,传统IT基础架构升级需求进一步释放。

根据Cisco测算,从2015年至2020年数据中心存储安装容量将增加近5倍,从2015年的382EB增至2020年的1.8ZB,而数据中心内存储的实际数据总量将增长5.3倍(从2015年171EB增长到915EB)。

上述集中式的存储服务器系统快速扩容压力进一步增加,尽管CPU的性能越来越强大,但碍于传统存储硬盘太慢,大部分CPU计算能力是处于空闲或等待存储数据传输过来的状态。

传统IT架构往往通过添加新的存储机柜实现扩展,由于非线性扩展,导致存储机柜的资源利用率降低,后期管理、维护费用增加,传统存储的容量和性能不具备与计算能力匹配的可扩展性,也难以满足企业进行高速数据访问的需求。

分布式架构实现线性扩展,以ServerSAN为代表的超融合架构成数据存储主流。

相较于传统IT架构,在可扩展性方面,超融合架构中的多套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通过横向增加节点让系统的扩展更灵活,客户只需要根据需求购买相同的配置,就可以快速的实现IT系统的扩展。

即采用分布式架构,线性扩展,无节点数限制,无单点故障,内置本地备份、同城和异地容灾能力。

以ServerSAN架构为例,它是以分布在各个服务器中的存储设备,替代传统存储架构,打破了集中存储的I/O访问性能瓶颈。

该架构最核心的改变是存储,最初推动者也是来自于互联网背景的存储初创厂商,比如国外的Nutanix、国内的SmartX等。

根据Wikibon对全球市场的预测,5年后超融合基础架构产品将超过传统存储,成为市场主流。

5、部署运维简化叠加TCO降低,性价比大幅提升部署运维简单,按需采购,单一支持。

1)部署运维方面,超融合由于采用开箱即用的部署方式,可以免去传统集中存储环境下存储的规划、连接、配置等复杂的管理操作,无需再配置Raid组、LUN、卷等,交付时间可以从过去的十几天缩短到半天,大大降低交付的时间。

相比传统架构虚拟化、服务器、存储、网络四层需要分别进行管理配置的复杂性和繁琐,超融合将这些集成到一个用户界面上,用户可以在一个界面上,实现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池化、CPU/内存/存储等资源的分配、虚拟机的创建和启动,也会为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性;2)超融合改变了采购模式,用户无需一次性大规模采购,按需采购即可;可将现有服务器延伸到云计算架构,实现了对现有投资的保护,并且采购来源是单一厂商,该厂商可保障所有软硬件,包括计算、存储和虚拟化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