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思潮的现代性嬗变
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及当代意义
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及当代意义,文章格式要求规范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及当代意义“社会思潮”是指一种社会发展的共同思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历史悠久,渊源深远。
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伴随着不同的社会思潮产生和涌现,对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多种多样的影响。
本文将从思想解放到实践自强,探究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及其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可以从今天看非常清楚。
18世纪末,清朝终结,自由志士们发起了思想解放运动,开始了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
“新文化”运动,对抵制外来侵略文化的论断,成为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潮。
20世纪初,激进的民族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潮越来越强劲,中国走上了以近代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社会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随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新国民革命的社会思潮从此开始,为抗击帝国主义、实现以工农联盟和富强民主文明为主导的新中国社会建构而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带领人民潮水般向前,社会发展出现空前的发展气息和繁荣景象。
从思想解放到实践自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经历了多年的演变,产生了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可以说,这些历史思潮统揽着一个人,一个社会的变革的宏大念想。
首先,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形成的基本精神就是自强不息,坚持“革命”的观念,意指不息变革,永不休止的自我转变,伟大的斗争的再度发展。
其次,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也主张人民平权,追求自由、民主、博爱、公正,实现世界人民的共同繁荣,以及全民共享美好社会生活。
此外,社会思潮也注重社会关系的和谐,努力实现中央和地方合作,建立平等、友爱、互助的国家社会关系。
最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出现,也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道路指引。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历史思潮造就了中国当下核心价值观——敬畏生活、强烈反对黑暗野蛮,力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如今,在社会思潮的指引下,中国社会每一位公民和每一个组织都具备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实现卓越目标的精神力量,为中国航船实现社会富强民主文明提供了推动力。
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
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思想界涌现出了一批思想家和学者,他们积极探索中国的现实状况,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和观点,试图为中国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思想界出现了两种主要的思潮:维新思潮和革命思潮。
维新思潮是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一群思想家所倡导的。
他们试图通过吸收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来振兴中国,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应该实现近代化”等主张。
他们认为,要想摆脱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和文化,必须引进西方的现代文明,并进行改革。
革命思潮则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和革命家所倡导的。
他们认为中国的问题根源在于旧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体制,主张用武力推翻清朝政府,并建立一个民主的、现代的国家。
他们提出了“三民主义”、“革命要以人民为中心”等口号,试图动员广大民众参与到革命中来。
在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思潮和观点。
陈寅恪提出的“返回自然”、“还乡园”等主张,强调了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性;郭松坡提出的“中国农民社会主义”等理论,试图以农村为基础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这些思潮和观点都对中国的社会变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中,思想家们对于中国的未来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设想。
有人主张全盘西化,希望中国完全摒弃传统文化,与西方国家接轨;也有人主张“中国道路”,认为中国应该根据自身的国情和文化传统来发展自己的模式;还有人主张文化自觉,希望中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同时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
这些设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家们对于中国发展的种种矛盾和困惑。
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既积极吸收了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先进成果,又保持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思索。
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对于中国现实的观察和思考,为中国的近代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启示,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时俱进——近现代中国思想嬗变、理论成果与文化成就+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和“实
北洋军 业救国”成为两大思潮,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促使资产
阀统治 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起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
前期 国广泛传播,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1912~ (2)文化: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
传入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十月革命后开始的,北京与上海成为宣传马克思主 义的中心。
系统介绍
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的介绍了马 克思主义学说;
建立社团
发展
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甲午中 日战争 后至辛 亥革命 (1895~ 1912年)
(1)维新变法思想: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以救亡图存为宗旨宣 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掀起近代中国又一次思想解放的 潮流。 (2)民主共和思想: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辛亥革命使民 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3)实业救国思潮:甲午中日战争后,张謇等人提出实业救国思想, 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主流思潮
拓展1: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
拓展2: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成因
(1).特点 (1)中西融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借 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2)救亡图存:体现了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涵了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 特点。 (3)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 法运动的实现。
近现代中国的文艺思潮与现代化进程
近现代中国的文艺思潮与现代化进程随着时代的变迁,文艺思潮也在发生着转变。
在众多文艺思潮中,近现代中国的文艺思潮可以说是最具分量的一个。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影响着现代中国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氛围。
一、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近现代中国的文艺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始于20世纪初,当时,开始有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反对传统的文化观念。
他们认为,传统文化过于封闭和保守,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文化运动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思潮,它对中国近现代的社会、思想和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学是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很多文学家都在这个时期诞生,如胡适、鲁迅、茅盾等。
他们试图通过文学来反映现实,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并且希望在文学领域中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在此期间,一些新的文学形式也开始兴起,如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等。
二、文学革命文学革命是近现代中国的另一个文艺思潮。
它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变革,如社会制度、经济形态、政治形势等。
文学革命的主要思想是“文学为人民服务”,强调文学应该反映生产力和阶级斗争的现实,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学一度成为了中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文学革命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文学革命是毫无意义的,只是一种表面的革命,而有人则认为文学革命的意义在于它让中国的文学走向了现代化,使得文学更加接近时代和现实。
三、返朴归真30年代之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时期,返朴归真就是在这个时期被提出来的概念。
返朴归真的主张是回归到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本,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返朴归真思潮的兴起,不仅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文化性的回归,更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文化因素。
返朴归真的理念在文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文学家试图通过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的方式来创造出更具有地域特色和中国文化魅力的文学作品。
中国新左派思潮的成因与嬗变略论
中国新左派思潮的成因与嬗变略论竟 辉【摘要】作为新启蒙思想界自我分化及其与自由主义持续论争的结果,中国新左派思潮凸显了中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深刻的社会变革与权力变迁。
基于批判资本主义的阶级立场和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新左派思潮以心系国家命运、情注弱势群体的政治取向,展现了其意识形态话语的现实意蕴。
为准确把握新左派思潮内在的意识形态属性,有必要对其复杂的现实成因和丰富的嬗变历程进行前提性追问。
【关键词】新左派思潮;社会转型;意识形态属性;成因与嬗变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8)05-0055-08作者简介:竟 辉,河南商丘人,法学博士,(天津300350)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学术思想理论动态与意识形态建设方略研究”(15AKS014)中国新左派思潮是相对于中国自由主义这个右派而言的,前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后者的一种理论纠偏和实践匡正。
但与中国自由主义的百年追忆不同,人们对中国新左派思潮的认知和了解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算起不过二十余年。
对学界而言,关于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研究也是处于刚起步的阶段。
唯物史观认为,“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①。
就此而言,有必要从现实成因和嬗变历程的视角,对中国新左派思潮进行前提性追问,以期更好地把握它在多样化社会思潮中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未来走向。
一、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的现实成因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衍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并在与自由主义的论争中一度崛起。
究其现实成因,国内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国际社会新左派运动的蓬勃兴起,构成了中国新左派思潮得以生成的客观因素。
另外,左翼知识分子的主观努力也为推动中国新左派思潮的接续发展提供了主观条件。
(一)社会的急剧变革直接推动了中国新左派思潮的产生中国新左派思潮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
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与变革
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与变革近代中国,也就是指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期这段时间内,中国的社会思潮和变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转折。
这个时期,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经历了战乱、革命、开放等一系列大事,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众多思潮和变革。
一、思潮的崛起在这个时期,中国不仅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控制,而且在国内也面临着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这导致了众多思潮的崛起。
其中最为著名和重要的就是三大思潮:维新思潮、民主思潮和马克思主义思潮。
维新思潮是在中国清朝末年兴起的一种思想潮流,其主要内容是倡导政治改革、文化改良、科学进步、人权自由等方面的观念。
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
民主思潮则是在维新思潮基础之上,强调更为深入的政治改革和社会转型。
代表人物有孙中山、黄兴等。
至于马克思主义思潮,则是在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时兴起的一种思想潮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毛泽东等。
这三大思潮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维新思潮和民主思潮的倡导和实践,使得中国社会逐渐从封建向现代化转型。
而马克思主义思潮则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变革的推动中国的思潮多种多样,但是这些思潮最终都归于变革。
近代中国的变革,有政治方面的、经济方面的、文化方面的、社会方面的等等。
1.政治变革最为显著的政治变革,就是辛亥革命。
清朝末年,中国国内已经面临了诸多矛盾和问题,维新思潮和民主思潮依次掀起了改革、改良和革命的浪潮。
在这种背景下,辛亥革命爆发了。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起义的领导下,终于推翻了清朝政府,宣告了近代中国的开端。
辛亥革命为中国的社会变革开启了大门,为后续的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
随后的政治变革也是不断的发生。
北洋政府的成立、国共合作的形成、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抗日战争的爆发和胜利,都成为了中国近代政治变革的重要里程碑。
2.经济变革经济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论现实主义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发展嬗变
论现实主义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发展嬗变作者:童志强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3期摘 ;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从20世纪初引进中国,并在随后的发展中历经诸多变异和反复,逐渐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文学思潮。
研究现实主义思潮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坛的嬗变,对反映该时期中国社会生活图景的变迁,分析现实主义思潮对20世纪中国现代文坛的影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现实主义;中国现代文学;嬗变[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02现实主义既是一种创作方法,又是一种文学思潮。
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完全是现代性的产物,在我国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从对外国文学的横向吸收和改造中形成的文学思潮,而不是从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中延伸而来的。
研究现实主义思潮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坛的嬗变,对反映该时期中国社会生活图景的变迁,分析现实主义思潮对20世纪中国现代文坛的影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五四”前后兴起,而后处于倡导和探索阶段。
20年代的前半段,现实主义的发展比较偏向于理论的探讨和建设,在实际创作中除鲁迅的《呐喊》外,其他还比较稚嫩。
大多数作品虽然在创作精神上力求批判社会人生,但在写作方法上还残留着旧小说的行文习惯、腔调。
稍后的“问题小说”虽然极力向现实主义靠拢,积极反映社会现实问题,但又流露出普遍的伤感情调,妨碍了现实主义方法的运用。
20年代后半段,现实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相对成熟,诞生了一批优秀、丰富的现实主义作品,代表性的有两个流派:“乡土文学派”和“人生派”。
“乡土文学”的创作热潮兴起于1923年,是紧随着“问题小说”热而出现的,这是第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乡土文学”的创作动机多是出于思乡之情,作者背井离乡,但对从小生活的故乡民情和风俗习惯记忆犹新、深切怀念,于是就从这段生活中提取素材,客观展现故乡现实图景,注重对典型环境和具体生活场景的细致刻画。
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特性
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特性内容提要:文学思潮是对现代性的回应。
由于中国现代性的外发性和后发性,中国文学思潮从西方引进,二者之间存在时间差;中国文学受到多种世界文学思潮的影响,不那么单纯了,具有复合性。
在接受过程中出现了对外来文学思潮的误读,主要是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误读。
由于中国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冲突,也导致文学思潮演变的倒序和反复,如五四启蒙主义被新古典主义取代以及新时期启蒙主义的复兴;也导致中国反现代性文学思潮的薄弱、滞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始终没有成为主潮。
关键词:现代性、现代民族国家、文学思潮、文学思潮是文学对现代性的回应。
现代性造成了传统社会的剧烈变革,文学也必然回应这种变革,或者表示赞成,或者表示反对,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思潮。
这就意味着每个民族的文学思潮的特性是由它的现代性特性决定的。
因此,考察中国文学思潮的特性,必须考察中国现代性的特性。
中国现代性的特征首先是它的外发性。
所谓外发性是指现代性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中国的现代性不是来自本土文化,而是来自西方。
现代性的核心是启蒙理性,包括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这种理性精神有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渊源,而发生于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的历史过程中。
中国本土文化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或者佛家,都没有产生现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因此都没有成为现代性的土壤。
这就注定中国社会的现代变革必须从外部引进现代性,中国现代性具有外发性。
中国的现代性是从西方引进的,确切地说,部分是西方列强强迫我们接受的,部分是我们自觉地引进的。
在鸦片战争之后,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五四运动,中国经历了从抵制和被迫地接受到自觉地接受、学习和引进现代性的运动。
这种现代性的外发性,必然与中国文化传统冲突,也必然缺乏本土文化传统的支援意识,从而造成中国现代性的脆弱性和艰难性,它的历程必然是曲折迂回甚至是有反复的。
中国现代性的另一个特性是它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冲突。
欧洲的历史表明,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是一致的,现代性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动力,而现代民族国家是现代性的政治载体。
中国的思潮演变趋势
中国的思潮演变趋势
中国的思潮演变趋势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革命思潮向改革思潮转变。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爆发了一系列革命,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在这些革命中涌现出了众多的革命思潮,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逐渐进入改革开放的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反思暴力革命的局限性,逐渐接受了和平改革的思想。
2. 意识形态多元化。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逐渐多元化,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开始出现分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人的追求和精神生活。
因此,在思想领域中,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传统文化、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等不同的思潮开始并存。
3. 技术和文化进步带来的思想启示。
技术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提供了新思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发展,人们的知识面和视野得到了极大拓展,进而引导人们更加开放和宽容的态度。
这些新技术和文化的影响,也带动了一些前瞻性思潮的涌现。
4. 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行。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然而,尽管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的思想文化并没有被摧毁,相反,也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对外展示。
因此,中国的思想潮流在国际化的
同时,也往往表现出本土特色。
总体来说,20世纪以来,中国的思想潮流呈现出了多元化、包容性和开放性的趋势,人们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自由的追求,这些思想启示将不断推动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知识专题(七)·中国近现代思想潮流的演变
中国近现代思想潮流的演变发展在中国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的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强国御侮,实现国家的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表现在思想领域,就是思想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洋务思想、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先后成为主流思想。
特别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得到广泛传播。
中国共产党把它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的了重大的胜利。
一、中国近现代史上思想潮流的演变发展鸦片战争以前,在思想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是被封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程朱理学,加上清朝统治者的文化专制政策,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死气沉沉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思想界开始出现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从而揭开了近代中国向西方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序幕。
导致新思潮萌发的原因主要有:①随着清朝末年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为代表的一部分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开始主动面对社会现实,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这就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②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这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到“中体西用”,到自由平等博爱,再到民主和科学,最后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最终找到了一条真正的救国救民的道路。
1、19世纪四五十年代思想领域的探索主要活动或主张认识地主阶级抵抗派,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李赣教材:张俊才、李扬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吴秀明、李杭春、施虹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文本》。
参阅书目1、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17~1937)》,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2、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3、邵伯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学林出版社,l993。
4、黎山峣:《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5、马良春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
6、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复旦大学出版社,l996。
7、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出版社,1997。
8、马良春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讨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l984。
9、陈伯海:《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东方出版中心,1997。
10、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1、卢洪涛:《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2、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3、陆贵山等:《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4、张志忠:《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主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5、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16、陈剑晖:《新时期文学思潮》,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7、吴家荣:《新时期文学思潮史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18、郝明工:《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及流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19、刘大枫:《新时期文学本体论思潮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0、陈传才:《中国20世纪后20年文学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1、席扬、吴文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论》,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22、张永清:《新时期文学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思潮和政治变革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思潮和政治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思潮与动荡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变革,同时也催生了许多独特的思想流派。
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落后,经济也开始出现衰退。
这种资本主义和现代化的不平衡局面,引发了中国的思潮热潮。
这个时代的一些人,开始质疑传统文化价值,呼吁现代化,同时也寻求一种适应性的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
辛亥革命的胜利,打破了清朝的统治,也奠定了民国的基础。
民国的确立,引发了思想和文化上的新风潮,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作为思想热潮的最先驱者之一,康有为倡导了“南学北漂”的新文化运动。
这种文化运动,要求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文化,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同时,康有为也倡导“国家主义”的思想,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文化运动还催生了许多其他思想流派和思维方式,其中最著名的是“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源于一场对于华盛顿条约的游行。
游行最终演变为一个要求改革的运动,它要求政府推行科学和民主的改革,以加快中国现代化的步伐。
这个运动也打压了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上的创新。
在这个时候,许多“五四”运动出生的新式思想,如“民主”和“科学”,也成为了中国新时代的标志。
同时,在这个时代,还诞生了非常多的先锋性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
一个不折不扣的思想家,鲁迅,表达了他对中国政治的不满,同时也对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呼吁中国人民拥抱现代意识。
同时他也提倡民主和科学,将这些理念推进中国的政治舞台。
此外,孙中山也是这个时代重要的人物之一。
作为辛亥革命最主要的领袖,孙中山的思想对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孙中山主张,中国必须实现三大原则,即“民主、民生、民运”。
这些原则为中国今天的民主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大我的消解——现代中国个人主义思潮的变迁
大我的消解——现代中国个人主义思潮的变迁许纪霖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个人的兴起与个人主义的出现。
改革开放30年来,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毛泽东时代的集体主义精神与集体主义社会全面解体,自我意识、个人权利的观念空前高涨,一个个人主义的社会已经来临。
不过,在当代中国的个人主义之中,占主流的似乎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那种具有道德自主性的、权利与责任平衡的individualism,而是一种中国传统意义上杨朱式的唯我主义(Egoism)。
这种唯我式的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以物欲为目标,放弃公共责任,是一种自利性的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
关于这种唯我式的个人主义,阎云翔在他的研究著作《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之中有非常精彩的分析。
他通过对黑龙江一个村庄的人类学研究,将世俗社会中涌现出来的个人,称之为“自我中心的无公德的个人”。
1 我在《世俗时代的中国人精神生活》一文之中,也对这种唯我式的个人主义,特别是与近30年来社会世俗化变迁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讨论。
2作为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本文的重点不是讨论这种唯我式的个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
而是通过思想史的途径,探讨这种唯我式的个人主义如何从中国思想史中演变而来?古代中国留下了什么样的思想传统?在晚清和五四近代的个人主义如何发酵,并为唯我式个人的出现提供了历史契机?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无论在古代还是近代中国,都有一种小我与大我的二元观念,在中国思想史中,虽然大我的内涵多有变迁,但一直将小我(个人)的价值放在大我的意义框架之中加以理解。
不过,从近代到当代,随着大我的嬗变、异化和逐步解体,最终小我(个人)失去了大我的规约,变异为唯我式的个人主义。
一,古代中国有关个人的思想传统中国古代并非一个个人主义的社会,而是儒家传统所主导的社群主义社会。
中国古代的社群主义,是一种伦理本位的关系主义。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中国文化既不是个人本位,也非群体本位,而是将重点放在人际关系上,以伦理或关系为本位。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变迁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变迁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
这些变迁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也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文化面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变迁。
一、哲学思想的演变中国近代哲学思想的演变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
此时,中国正处于晚清时期,西方的思想观念逐渐传入中国。
这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们进行全面变革的欲望。
其中,代表性的思想家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他们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试图将中西文化融合在一起,开创一种崭新的思想文化体系。
20世纪初,伴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哲学思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此时,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推动了中国的革命进程,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标准。
同时,胡适、郭沫若等人也倡导了一种新的“文化自觉”,提倡自主思考和创造性的思想,这为后来的文化革命提供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思想文化又迎来了一次巨大的变迁。
当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积极借鉴并学习西方现代化的经验和先进技术。
此时,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世界观相对主义等思想观念在中国社会扩散开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思想选择。
二、文学艺术的革新中国近代文学艺术也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迁。
19世纪末,李鸿章提出“西学中用,中学西用”的口号,鼓励文学艺术界吸收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审美观念。
这推动了新文学运动的兴起,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得以重大变革,成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
20世纪初,“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盛行。
此时,许多中青年知识分子纷纷加入了反封建的行列,提倡自由、民主和民族独立,倡导文化自觉和文艺自由创作的思想。
同时,文艺也开始大量吸收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潮,试图带来一种新的、现代化的文学艺术,这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学艺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化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此时,流行文化、现代艺术等新领域不断涌现,中国文学艺术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现代化的面貌。
中国的思潮演变趋势
中国的思潮演变趋势
中国的思潮演变趋势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思潮: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时期。
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对社会秩序和个体道德有着深远影响。
2. 近代思潮: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
西方科学、民主、自由主义思想的引进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思潮。
康有为、梁启超等思想家积极倡导改革,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以发展国家。
3. 革命思潮: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
反帝反封建思潮兴起,华盛顿会议原则、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成为中国思潮的重要代表。
4. 改革开放思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倡导实事求是、开放包容的思潮兴起,中国开始与国际社会接轨。
5. 当代思潮:21世纪至今。
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思潮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知识分子的追求逐渐多元化,一方面继续关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另一方面也关注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民主权利等议题。
总体来说,中国的思潮演变趋势可以看出,在历史长河中,中国思想的发展呈现出一种由传统到现代、由封闭到开放、由单一到多元的态势。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与变革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与变革近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与变革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从晚清时期的百日维新开始,到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不断演进和发展,塑造了中国社会的面貌。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的初步引入到近代中国以及中国在社会主义变革中的探索,来探讨近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与变革。
一、社会主义思潮的初步引入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潮逐渐进入中国。
英国的工人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等事件的影响,使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触和研究社会主义理论。
胡适、陈独秀等人纷纷将社会主义思想引介到中国,并在一些知识分子和学生中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近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近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民主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
1.新民主主义思潮新民主主义思潮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胜利后提出的一种新型社会制度的构想和探索。
它在传统的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由农民、工人、知识分子联合推动的中国革命道路。
这一思潮强调以农村为重点,实行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以满足农民的利益诉求,为社会主义变革打下基础。
2.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重要一步。
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全面胜利,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革。
如农村集体化运动、国有企业的建立和改造、对外经济的调整等,都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内容。
这些变革的实施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所有制关系,也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状况,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变革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
尽管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社会主义为基础,不断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实施使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不仅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员,也加速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
中国的现代化思潮与思想家
中国的现代化思潮与思想家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场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思想启蒙运动,这场运动涌现出许多思想家和学者,他们对中国的现代化思潮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中国现代化思潮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几位代表性的思想家。
一、背景与思潮的定义中国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经历了历史上的巨变,包括被列强侵略、内忧外患、传统观念的冲击等。
这一时期,思想家们开始提出新的观念和理论,探索中国现代化的道路。
现代化思潮是指一系列对现代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现象的思考和研究。
这些思潮旨在改变旧有的观念和东方传统,推动社会向现代化发展。
下面将介绍几位对中国现代化思潮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和他们的贡献。
二、康有为与国家主义思潮康有为(1858-1927)是晚清时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他的思想和观点对中国现代化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提倡的主要思想是国家主义,强调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性,并主张通过国家改革来推动现代化进程。
康有为提出了“中国问题”的概念,认为中国的困境源于封建制度和思维的束缚。
他主张对传统进行改革,提出了许多新观念,如民主、宪政、科学、教育等,这些观点对后来的思想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胡适与新文化运动胡适(1891-1962)是中国现代化思潮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文化运动是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知识分子发动的一场现代文化变革运动,旨在摆脱中国封建文化的束缚,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胡适主张推翻传统文化,提倡科学精神和普遍人权。
他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思考,并倡导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参考。
胡适在散文和评论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观点对后来的思想家和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陈寅恪与文化自信陈寅恪(1890-1969)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批评家和历史学家,他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发扬光大。
陈寅恪提倡文化自信,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他批评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歧视和误解,并主张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主要进步思潮
[键入文字]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主要进步思潮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主要进步思潮
四川/左霁林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了帝国主义,人类历史经历了化时代的变革。
为满足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列强在全球疯狂扩张。
在中国,列强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一股股旨在挽救民族危亡的进步社会思潮不断产生,构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思想领域的宏伟篇章。
一、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19 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但同时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朝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在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发展资本主义,维护清朝统治,在接受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比较完整的中国资本主义改良思想。
其思想的主要内容有:“托古改制”,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政治上主张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主张保护工商业,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以适当的发展;军事上主张采用西法编练新军,增强军事力量;文化教育上主张废八股、办学堂,培养新式人才。
维新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种进步思想。
它大胆地把矛头指向封建传统思想,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
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维新思想还包含了浓厚的封建色彩,它最终没能挽救清朝的腐朽统治,更没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
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壮大。
不少
1。
最新 简述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概况-精品
简述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概况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文学思潮史中占据独特的位置,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的,欢迎阅读查看。
现代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它广泛运用各种超现实的手法,诸如象征、反讽、暗示、颠覆、戏仿等手法,来表达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己、荒诞感受和存在意识。
19世纪中后期,西方社会普遍走向垄断阶段,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也日渐壮阔,西方一批中小资产阶级人既对苦难的现实不能接受,又对前途捉摸不透,一种普遍性的毁灭情绪沉入他们痛苦的心灵深处,以至许多文人创造出审美的意象世界来寄托忧思。
表现在文学中就呈现出一种荒诞、变异、晦涩、以丑为美的创造风格。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上一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某种社会病在人们内心的反应。
在困惑不宁、变迁骚动的时代,就容易崇尚主观和象征,这可以说是中外艺术审美史上的一个共同特征。
一、2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由高潮开始退落,尤其在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人们面对复杂多变、惨淡沉痛的现实社会感到茫然失措,普遍陷入一种彷徨、不安的状态。
孤独、痛苦、惶惑成为当时人们主要的心理情绪特点,这一阶段的中国社会心理与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社会有某些相似,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所表现出的孤独感、痛苦感、迷惘感、焦虑感与此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不谋而合。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中国的社会现实一经结合,就具有了中国特色,呈现出中国的民族特征。
有学者认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其次,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虽然在希望中感到绝望,但更在绝望中追寻希望。
最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不仅破坏旧传统而且创造新的传统。
从作家方面来看,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是20年代中国文人创作情绪和创作心理的结晶。
其中,李金发的《微雨》、向培良的《沉闷的戏剧》、鲁迅的《野草》等都有着强烈的现代主义色彩,这一系列作品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真正崛起。
二十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的变迁和发展
二十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的变迁和发展二十世纪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革命的时期,其中文艺思潮的发展更是一波接着一波,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文化面貌。
本文从不同角度,探究二十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的变迁和发展。
一、传统文化与新文化思潮二十世纪初,新文化思潮兴起,标志着中国文化的新生。
在这场思潮中,思想家们大力推崇自由、平等、民主和科学,抨击儒家传统文化。
蔡元培、胡适、郭沫若等一批文化名流兴起,他们掀起了一场以自由与民主为主题的文化革命。
在这股新风潮中,文学作品也几乎完成了对传统文学的抛弃,开始探讨现代性、个性与人性。
新文化思潮对传统文化进行的抨击,引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应。
传统文化与新文化思潮在二十世纪初逐渐形成上升期,成为互相竞争的文化思潮。
而在这两股文化思潮之间,出现了一些艺术家和文化人,他们试图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相融合,构建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
在这场文艺思潮中,茅盾是一位重要的文化人物。
他既关注传统文化的研究,也不断吸纳西方先进的文化成果,形成了一种既承袭传统又具有现代性的文化形态,被称为“左翼文艺”,是新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一种协调中和。
二、文艺“泛左翼”时期1930年代至1940年代,是中国文艺“泛左翼”时期。
这一时期,文艺家们纷纷将目光转向革命,文艺创作变得更加亲密,更富政治色彩。
文化人与工农群众建立了更广泛而深厚的联系,创作模式也受到了深刻的变革。
同时,国共内战也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的文艺生态。
比如,在毛泽东的战斗号召下,鲁迅挺身而出,倡导文艺必须起到为人民服务,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民族压迫的作用。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政治的风波,国共内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国家的领导层,又展开一场新的文艺思潮变革,并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内,开启了一场充满朝气和变革的文艺革命。
三、“大跃进”与“文革”前夕的文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社会进入了“大跃进”的时期。
这段时间,文艺创作也受到了广泛的政治影响,普及读物、和民话体小说大行其道,中间还穿插着以颂扬劳动者为主题的长篇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中国思潮的现代性嬗变【内容提要】“文艺大众化”是纵贯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的主流观念,它先后经历了“五四”国民文学启蒙、三四十年代“革命文学”工具、“文革”灵魂专政教化与当代商业传媒大众文化嬗变。
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的以现代性为标尺重写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不同,本文不取将现代性作为价值目标的意识形态立场,而是将现代性作为一个反思的框架,在清理现代中国文学史的一个关键观念同时,让自己走出受支配状态(此即康德所谓启蒙)。
一“文艺大众化”是20世纪左翼文学的一个口号,本文用以指代一种文学—文化观念立场与思潮。
从“五四”文学革命到当代大众文化,“文艺大众化”是纵贯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并占据主流支配地位的思潮观念。
因而“大众文艺”虽以底层民众代表自居,却恰恰与居于社会边缘的前现代“民间文化”相区别。
无论就文学—文化经验的分量或社会历史影响而言,后者都不能与前者相比。
在一定意义上讲,对“大众文艺”观念的反思,构成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史研究的中心一环。
“大众文艺”的主流支配地位主要基于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及其现代性心态。
现代化制度的“民主”及“人民主权”原则与现代性“平等”信念相互支撑①,共同赋予“大众文艺”以“时代呼声”的强音地位。
因而,“大众文艺”研究势必结合思想史特别是现代性信念在中国的演进溯源考察。
这一研究同时构成20世纪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重要角度。
然而,如同“现代性”与“现代化”在现代史上呈现出既统一又对立的复杂多重关系形态一样②,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思潮不同阶段的现代性嬗变,也具有差异乃至冲突的性质(如“文化大革命”运动之于“五四”文学革命或当代大众文化)。
这种嬗变既使不同阶段的断代研究成为必要,同时使贯通各个阶段的思潮统一关联性研究更形困难。
困难不仅在于“大众文艺”思潮与20世纪中国极“左”意识形态的密切关系(“文化大革命”运动的灾难性使后文革时代已有条件对之反思),而且更重要的是,“大众文艺”思潮深层依托的现代化模式及其现代性信念在今日中国已成流行意识形态。
这一意识形态以市场社会为现代化范型,现代性成为这一范型单一信念与价值尺度。
由于这种现代性信念在今日中国有重大急迫的正当合理针对性,因而尚难成为反思对象。
作为“现代性”核心的直线进步时间感与历史信念,依托不断加速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自我否定地弃“今”向“前” ③。
“现代性”此种自我否定的更新机制,使迄今的各种现代化批判均转化为推进“现代性”的动力④。
因此,“现代性”并非某种单一现代化模式的意识形态,而是可以承载各类不同社会目标的进步主义信念(就此而言,它又是现代历史上最普泛的意识形态)。
从而,“现代性”成为揭示20世纪中国“大众文艺”各个阶段嬗变又统一关系的深层线索。
但是,与90年代后期开始的以现代性为标尺重写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不同,本文不取将现代性作为价值目标的意识形态立场,而是将现代性作为一个反思的框架,在清理现代中国文学史的一个关键观念同时,让自己走出受支配状态(此即康德所谓启蒙)。
二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代表作的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与《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如胡适本人所强调:“我的‘建设新文学论’的唯一宗旨只有十个大字:‘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⑤即依托“活文学”传播与建设白话文的“国语”。
胡适未以“大众”(尤其是“工农大众”)为主题,但他的文学改良基石以及主要的历史成果却是白话文运动。
白话文作为“国语”,意味着从思维与行为根基的语言形态上使“大众”成为国家主体。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看,这同时意味着“大众”登堂入室对精神礼器的占有与解放⑥。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之首即以“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
这一取代实质是新文学运动的基调:即使是与通俗文学“礼拜六派”对立的文学研究会所标榜的“为人生而艺术”,其人道观念也已确定地基于现代性的“民众”。
“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大众文艺取向明确地援引现代性观念。
这不仅指新文学运动所倡“国语”、“国民文学”之“国”普遍被意识为辛亥革命以后的“民国” ⑦,而且指以西方现代性文艺思潮为参照,并以但丁、路德等开创现代欧洲民族语言事件类比自我定位。
更为深刻的是,严译《天演论》所引入的进化观几无例外地成为新文学运动最深层的本体性依据,乃至成为一种“文学历史进化论” ⑧。
严译进化论“第一次向中国人完整明晰地展示了一种统摄历史目的与自然规律于一体的现代时间—历史观。
它为民族国家竞争(物竞)提供了以线型进步时间—历史大势(天择之道)为本体根据的实然规律与应然价值相统一的定位。
……现代性的进化论成为中国现代性定位的第一个意识形态。
严译进化论因此成为中国现代精神及其心性结构亦即中国现代性兴起的开端” ⑨。
李大钊在《Bolshevism的胜利》中强调,无产庶民及其社会主义运动的胜利“潜藏着一个极大的社会的进化”,并且伴有可与基督教相比的历史信念⑩。
这一说法扼要地抓住了作为“现代性”(modernity)历史原型的弥赛亚主义(Messianism)未来进步观(拉丁词“Modernus”)11 ,并从文化信仰渊源上揭示了“大众”的现代性。
现代性的“大众文艺”思潮自始已包含着两个将贯通20世纪后续嬗变阶段的矛盾关系:1.“国民”与“劳工”;新文学运动的“国民文学”之“国民”,是一个与古代“贵族”相对的概念,它又被称作“平民”,是一个泛指现代民主社会主体的概念,是指“民国”之“公民”为“一律平等的人”,因而“平民文学所说,是在研究全体的人的生活” 12 。
但这一现代“国民”观不久即易移为阶级性“劳工”。
“民主主义”被等同于“庶民主义”,继而进一步等同为“劳工主义”。
“劳工主义”靠现代性进化保证,后者要求“国民”转变为清一色的劳工阶级:“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我们应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工人的机会,……凡是不作工吃干饭的人,都是强盗。
……我们要想在世界上当一个庶民,应该在世界上当一个工人。
诸位呀!快去作工呵!” 13这是一个深远的转向:“国民”(公民)逐渐被阶级性“劳工”统治,“大众文艺”从反抗“贵族文学”的现代性立场锐进为阶级分层观念,直至“文化大革命”完全演变为一个阶级专政概念。
2.“大众”与“精英”(知识分子):崇拜“大众”与“劳工”的民粹主义(Populism)倾向于直接民主的无政府主义(尽管前者的集体主义与后者的个人主义对立),作为关于现代民主的现代性主张方案,它们与代议制对立。
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已经确定了民粹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在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兴起之前的主流地位。
“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平民文学”观念与民粹主义—无政府主义的密切关系包含的一个矛盾是:对劳工大众的崇拜是知识精英自身的观念。
尤其是,这一观念还包含着依靠知识精英唤醒与提高劳工大众的历史性过程设定。
从而,知识精英代表劳工大众有其历史必要合理性。
然而,此后的20世纪历史却表明,这一历史性过程未曾消除这一“代表”性结构关系(代表者从“知识精英”到政党“领袖”、乃至明星偶像)。
在“五四”阶段,如何对待这一结构关系已呈现出不同态度:1)强烈的知识精英意识,甚至以施洗约翰先知身份自居:“我们正在拭目以待后来的替民众的圣灵施洗的人,我们正预备着为他缚鞋洗足。
……我们打算接受些与天帝一样的创造者,来继续我们的工作。
” 14 2)警戒从“先知”发展为“首领”:“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家,是能引路的先觉,不是‘公民团’的首领” 15 。
这一警戒的重大性在半个世纪后的“文化大革命”中才显示出来。
3)力求以平等的“公民”观看待双方。
“既不坐在上面,自命为才子佳人,又不立在下风,颂扬英雄豪杰,只自认是人类中的一个单体,混在人类中间,人类的事,便也是我的事。
”“平民文学”一方面“决不单是通俗文学”,“乃是想将平民的生活提高,得到适当的一个地位”。
另一方面又“决不是慈善主义的文学。
在现在平民时代,所有的人都只应守着自立与互助两种道德,没有什么叫慈善。
慈善这句话,乃是富贵人对贫贱人所说,正同皇帝的行仁政一样,是一种极侮辱人类的话”16 。
这最后一种基于公民平等的平民文学观,已经接近康德关于“启蒙”现代性的经典表述:“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17 启蒙者(知识精英)并非要将受启蒙者(大众)提高到一种更高贵的“他者”水平上去,而是帮助受启蒙者恢复自己本有的理性,使他自己解放自己。
因而,启蒙是现代公民平等人格之间的交往,是潜在(而被压抑)的公民自我意识的唤醒。
现代性启蒙观怀有平等自由的个体人格信念,这一信念不仅对于传统的知识精英观念是陌生的,也在集体名词的“大众”中被埋没。
凭藉现代民主而兴起的“国民文学”本来包含着这一现代个体人格信念,但很快便消失于20年代之后愈渐强化的阶级化“大众”潮流中。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最终从个体自由的民主观倒向大众平等的民主观,是基于当时全球现代化历史潮流与现代性文化心态转向。
个体自由民主观所系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在19世纪已酿成全面的危机,并终于爆发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及其现代化危机同时也是现代性信念危机。
与反现代化的文化保守主义(从法国革命后的浪漫主义到20世纪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思潮)不同,马克思主义及列宁主义苏维埃是以更加强劲的现代性进步信念修正与发展现代化,因而被视为“现代性的第二次浪潮” 18 。
作为替代资本主义的新现代化模式,列宁主义的苏维埃社会重心基点正是以“大众平等”置换“个体自由”。
巴黎和会同时凸显出法国革命后民族国家格局的危机,“大众平等”从而扩展为“民族平等”信念,后者在二战后民族解放实绩支持下将社会主义的现代性信念推至高峰。
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置身于上述现代性第二次浪潮中,从而成为攸关时代精神的思潮。
因而,当“五四”后期“社会主义”作为“世界潮流”“大势”的“最新”(现代化)文明模式广为传播时,同时也传播了一种以“最新”(”最进步”、“最现代”、“最能代表历史潮流”)的历史哲学充实进化论的现代性信念。
以这种历史哲学为开场白(从随感到多种已成历史文献的报告论著)的现代性信念贯穿了20世纪中国公共话语。
在这一“现代性第二次浪潮”大势背景下,自由民主派与文化保守主义在中国消寂近一个世纪便是历史的必然。
社会主义的现代性信念赋予“无产阶级”终结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承担人地位,在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新民主主义”历史阶段,先后被相应地称作“人民大众”、“工农兵”19 。
“五四”时代的“国民”或“平民”大众从此远超出了与“贵族”对立的含义而成为革命主力军,并在“革命”中获得更激进的现代性定位。
20年代末期创造社、太阳社发起的“革命文学”观念讨论,以及作为“革命文学”组织成果的左联的成立,则标志着“五四”文学革命开启的中国现代文学依托“革命”获得了更为激进(更“新”、拥有“光明未来”)的现代性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