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优秀教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教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教案一、基本信息课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作者:王之涣朝代:唐代课型:诗词赏析二、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和背景;2. 理解本诗的意境和艺术价值;3. 培养学生欣赏诗词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介绍唐代文学的特点和背景,让学生对唐代文学有个大致了解。
2. 课文解读首先,让学生朗读全篇诗词,了解诗词的格律和韵律。
接下来,教师讲解诗词的意境和艺术价值,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情感和形象。
着重讲解以下几点:(1)诗词的背景和写作动机。
介绍王之涣的生平和登京口北固亭的历史背景,让学生理解王之涣当时的写作动机。
(2)诗词的意境。
让学生通过诗词表现出来的景象感受到登高远望、感叹天地之大、游历之难等情感。
(3)诗词的用典。
让学生理解诗词中使用的“北固山”的寓意,以及对“千古兴亡多少事”这一历史名句的运用。
3. 课文赏析组织学生对诗词进行赏析,让学生就以下几点展开思考:(1)诗词的艺术价值。
让学生分析这首诗词的文学技巧和艺术魅力,从词语运用、形象描绘、意境表达等方面进行展开。
(2)诗词的深层含义。
让学生探讨诗词背后的深层含义,如何理解“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这一句子的内涵。
4. 课堂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化对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欣赏能力。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诗词中使用的典故和古文习惯表达方式,并从中品味诗词的文学魅力。
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这是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南乡子教学设计及南乡子教案
南乡子教学设计及南乡子教案南乡子是中国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也是一种说唱艺术形式。
它融合了戏曲、音乐、舞蹈和书法等元素,以其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故事和情感。
在教授南乡子时,需要设计针对学生的教学活动和教案,以提高学生对南乡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1.理解南乡子的基本知识,包括其发展历史、表演形式和表达主题。
2.学会分析南乡子的艺术特点,并欣赏传统南乡子的表演。
3.培养学生对于南乡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南乡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南乡子的表演形式和演唱技巧;3.南乡子的表达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南乡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30分钟)1.导入:教师介绍南乡子的概念和背景,并向学生播放一段传统南乡子的表演视频。
2.学习: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南乡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并回答提问。
3.讨论:小组讨论南乡子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并进行小结。
第二课时:南乡子的表演形式和演唱技巧(40分钟)1.导入:学生观看一段南乡子表演的视频,并分析其表演形式和技巧。
2.学习:学生学习南乡子的表演形式和发声技巧,并模仿老师的示范。
3.演练:学生分组进行南乡子的小练习,展示他们的演唱技巧。
第三课时:南乡子的表达主题和情感(50分钟)1.导入:教师向学生传授南乡子的表达主题和情感知识,并引导学生观看一段南乡子表演的视频。
2.分析:学生分析南乡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和主题,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归纳。
3.创作:学生分组进行南乡子的创作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主题。
第四课时:南乡子的欣赏与评价(40分钟)1.学习:学生学习欣赏南乡子的方法,并阅读一些南乡子的经典作品。
2.欣赏:学生欣赏老师选取的南乡子表演视频,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3.分享:学生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和评价,展示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并记录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描绘了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远眺江南美景,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
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对学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已经学习了许多古诗文,对古诗文的阅读和理解积累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这首诗的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的艺术特色,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诗文的背景,了解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风格;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能够把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诗文的理解和欣赏,诗歌背景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2.教学难点: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诗歌意境和主题的领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写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文的背景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展示和简介的方式,引入诗文背景和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朗读:学生朗读诗文,教师指导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3.解读:学生自读,理解诗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欣赏:学生欣赏诗文的艺术特色,教师引导欣赏诗歌的语言、形象和情感。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回穿越,四度寻“望"九年级下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穿越”情境的设置,理解怀古诗词的内容即古人如何怀古人、忆古事;2、以“望"字为线索,理解作者从“眺望”之景联系到“回望"历史的心绪思路;3、结合词中用典手法的运用,并补充作者相关背景资料,知人论世,感悟作者“渴望”报国的热血与最终对朝廷“失望"的悲愤与讽刺之意。
【教学重难点】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把握用典手法的妙处。
一、激趣导入:怀古吟始导入:翻开语文书,我们进入的每一篇古文,古诗词,都是一次奇妙的穿越,与历史的对话,与古代文学的交流与共舞......我们所学的有哪些怀古诗呢?【预设】《咸阳城东楼》、《登幽州台歌》、《过长沙贾谊宅》、《赤壁》等现在,让我们开启穿越时空的门,去理解这短短56字的内容,领会它所诉说的情志。
二、反复诵读:初步感知1、学生自读,提出字音疑问2、教师解惑,标注易错字词3、倾听范读,感受节奏音韵4、学生齐读,初步感知词意三、理解词意,领悟情志:开启穿越之旅(一)一度穿越——今人品辛词1、请根据题目,填写以下信息,获取穿越钥匙:穿越目标朝代(时间)穿越目标地点(空间)穿越所遇之人(人物)穿越所见之事(事件)【设计意图】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解题2、你已到达目的地,词人此时正在......请找出本词的题眼?【明确】“望”字。
接下来的品读,我们将以“望"字为线索,串起整首词的理解。
【任务一】遥望山河,找寻“神州”朗读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提出疑问:许多怀古诗先写“临古地"之景,以景发语,如“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东楼)”;如“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怀古)",即先望后感。
而辛弃疾开篇却直接发问:何处望神州?后一句才展开登高所见之景:满眼风光北固楼。
2021年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对词句的初步鉴赏能力。
2.通过对典故和创作背景的了解,借助概括、品读、联想等方法,理解作品内容。
3.理解作者在词句中蕴涵的丰富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翻开中国的文学史,说到唐朝,我们会很自然的想到唐代的“诗”。
那么说到宋朝呢?对,是宋朝的词。
在宋朝有一位大词人,他叫辛弃疾。
课前大家都搜集了辛弃疾的有关资料,谁来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好,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词来走近南宋这位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
二、读题,提出疑问1.出示课题,齐读。
2.找题眼。
大写“怀”,能用“怀”组词吗?过渡:登上京口的北固亭,词人在怀念谁?“怀”些什么呢?三、读词,自主学习1.请大家拿出你的课文纸,把这首词多读几遍。
借助注释把词读通,读顺,再读出节奏。
学生自由读2.检查读词。
3.合作读。
4.交流读懂的部分。
四、精讲点拨,解决问题作者登高有怀,他“怀”的是什么呢?交流:1.“怀”英雄。
板书:孙仲谋交流孙权。
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2.学习下阕。
a理解:万兜鍪。
齐读。
b理解:坐断江南战未休。
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孙权?老师小结:这“怀”是怀念的怀。
板书:念他为什么会想到这些人呢?咱们继续学习。
登上北固楼,作者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3.学习上阕请大家默读词的上阕。
交流汇报:看到了滚滚长江奔腾东去。
理解:满眼风光北固楼。
能描述一下这满眼的风光吗?学生叙述小结过渡:这满眼风光如今早已不再。
(出示资料)如果你是南宋的统治者,你应该怎么做?过渡:是啊!可当时的统治者早已不想再战。
有诗为证。
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就曾这样写道——(课件出示)学生齐读你读到了南宋统治者怎样的生活?这正是当局真实的写照。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会想起孙权了吗?a激情读上阕。
触景伤情,这“怀”里还有作者那挥之不去的忧伤,这份“怀”是“伤怀”的怀。
初中语文南乡子教案
初中语文南乡子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辛弃疾的有关文学常识,积累名句。
2.反复诵读,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3.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之志。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 课时。
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南乡子”是词牌名。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
京口,今江苏镇江。
北固亭,在镇江城北北固山上。
晋蔡谟筑楼山上,名北固楼,亦称北固楼。
有怀,有所怀念。
标题点明作词缘由,简洁。
二、整体感知:1.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2.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有《稼轩长短句》。
存词六百多首。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2.选自《稼轩长短句》。
本词作于宋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
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
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总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
三、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
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四、字词解析:1.神州:中原地区。
2.兜鍪(dōu móu):古代战盔,这里指士兵。
3.曹刘:曹操和刘备。
4.仲谋:孙权字仲谋。
五、内容分析:1.提问: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要求:学生齐读全词,理解词意,回答问题。
明确:这首词的主题是表达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南乡子.冬夜教学设计
南乡子.冬夜教学设计南乡子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首描写冬夜景色的诗。
该诗以冬天夜晚的寒冷冷静、幽雅的场景为描写对象,通过景物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姿态和境界。
下面是关于南乡子的冬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会理解和解读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 掌握通过描写景物反映作者内心世界的表达方法;3. 培养学生的欣赏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美的敏感性。
教学内容:1. 学习南乡子这首诗的基本情节和感受;2. 学习诗歌中的唯美描写手法,如景物的运用、对比法等;3. 分析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教学媒体播放一段冬天夜晚的景色,营造冷静、幽雅的氛围;2. 引导学生讨论冬天夜晚的特点和感受,激发他们对冬天的思考与想象;3. 引入《南乡子》,提问学生对于这首诗的第一印象。
诗歌学习:1. 分发诗歌的课文,要求学生默读,初步理解诗歌的基本情节和感受;2. 分小组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3. 分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思考;4. 教师展示关于诗歌中景物描写的技巧,如运用对比法、象征法等;5. 学生练习运用这些技巧,重新为诗歌画面创作一幅画面。
思想和情感分析:1. 引导学生回顾诗歌中的每一个细节,思考作者为何用这个词、用这个句子来描写;2. 引导学生从描写的景物中找出作者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3. 分组展示分析结果,进行讨论;4. 教师引导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诗歌中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诗歌欣赏: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美感,通过诗意的表达对冬天夜晚的赞美;2. 利用音乐、图片等媒体,为学生呈现一种能唤起美好情感的冬天夜晚景色;3. 学生闭眼倾听音乐,用自己的想象把诗的意境感受到底;4.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课堂内容进行连结。
诗歌创作:1. 教师提供一些情感词汇和描写冬夜景色的词语;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类似南乡子的冬夜诗;3.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共同创作,也可以单独完成。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优秀教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和平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统治者的不作为引起无数仁人志士的愤慨和不满。
陆游是,李清照是,豪放派辛弃疾同样是投笔从戎,渴望能为国报效,却又同样报国无门,化满腔的热血于字里行间——《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二、新授1.作者及背景简介2.读一读:a自读b听读3.说一说:词中内容大意4.品诗中“三问”一问:“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问江山——悲)极目远眺,中原故土在哪里呢?哪里能够看到,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四周一片美好的风光了!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问兴亡——叹)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
看着永远也流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思绪万千。
(问英雄——赞)三问:“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唯曹操与刘备耳!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5.再读,想一想(一)作者在北固楼上看到了什么?(二)作者在北固楼上想到了什么?6.品一品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句话隐含着很深的意思,就是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不如孙权。
为什么不直说呢?因为直说了就有生命危险。
我们这样去体会,就知道辛弃疾写这首词的真正用意了。
他对当时朝廷的不满,也就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的很多首词,都是怀着这种心情写的。
三、总结今天,读罢辛弃疾的这首南乡子,我想你一定对辛弃疾有了更深的了解,你一定读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
没错,是爱国情怀。
正是因为爱国这份浓浓的情愫贯穿整个宋词,所以宋词才会在中国文学上熠熠生辉。
让我们记住宋词记住爱国,永远爱国!。
南乡子-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十八课南乡子①·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②【南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③?满眼风光北固楼④。
千古兴亡⑤多少事?悠悠⑥,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⑦,坐断东南战未休⑧。
天下英雄谁敌手⑨?曹刘⑩,生子当如孙仲谋⑪!【作者介绍】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现存词600多首,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公元1207年秋,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注释】①南乡子:词牌名。
②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
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③望:眺望。
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④北固楼:即北固亭。
⑤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⑥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⑦年少:年轻。
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
兜鍪(dōu móu):指千军万马。
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⑧坐断:坐镇,占据,割据。
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
休:停止。
⑨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⑩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⑪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优秀教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 / 4坐断:占领,占据。
曹刘:曹操和刘备。
3.读准节奏领悟感情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dōu 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翻译】全词以三问、三答构成,问答贯穿全文。
1.词作思路是什么?问江山——问兴亡——问敌手新知讲解一问:“何处望神州?”答曰:“满眼风光北固楼。
”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答曰:“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三问:“天下英雄谁敌手?”答曰:“曹刘。
”2.思考:一问为何而问?问答中的弦外之音你能读懂吗?明确:何处望神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注意:“神州”指“中原”或“中原大地。
开头这两句是倒装句,即“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背景:当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江北已被金兵占领,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心中不禁悲愤不已,触景生情故而发问。
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答曰:“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3.思考:二问何事?问答中抒发了怎样的情?运用设问,自问自答。
这是更进一步的质疑。
自然引出后面感慨:往事悠悠,英雄已不在,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
“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以此透露作者情感:无奈,伤感,抑郁。
往事悠悠,逝者如斯乎?而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正如这长流不息的江水!问句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不胜感慨,充满无尽忧伤。
三问:“天下英雄谁敌手?”答曰:“曹刘。
”重点句子翻译讨论交流带疑阅读,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思路师生互动,讨论交流,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翻译重点句子引导思考,激发兴趣熟读课文理清思路板书归纳2 / 4小典故《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
语文版八下南乡子教案6篇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何处望神州②?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③多少事?悠悠④。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⑤,坐断⑥东南战未休⑦。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⑧。
生子当如孙仲谋⑨。
[1]1、注释①南乡子:词牌名。
京口:今江苏镇江市。
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②神州:指中国,此处指中原被金人占领的沦陷区。
③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④悠悠:长远悠久。
⑤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
鍪,音móu。
万兜鍪:千军万马。
⑥坐断:占据、割据。
⑦休:停止。
⑧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⑨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威武雄壮,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仲谋,孙权的字。
2、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
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词作鉴赏稼轩在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
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
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
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极目远眺,我们的中原故土在哪里呢?哪里能够看到,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的风光了!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
望神州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案设计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案设计《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案设计《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教案应该怎么做呢?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翻开中国的文学史,说到唐朝,我们会很自然的想到唐代的“诗”那么说到宋朝呢?对,是宋朝的词。
在宋朝有一位大词人,他叫辛弃疾。
课前大家都搜集了辛弃疾的有关资料,谁来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好,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词来走近南宋这位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
二、读题,提出疑问1、出示课题,齐读。
2、找题眼。
(大写“怀”能用怀组词吗?)过渡:登上京口的北固亭,词人在怀念谁?“怀”些什么呢?三、读词,自主学习1、请大家拿出你的课文纸,把这首词多读几遍。
借助注把词读通,读顺,再读出节奏。
(生自由读)2、检查读词3、合作读。
4、交流读懂的部分。
四、品词精讲点拨,解决问题作者登高有怀,他“怀”的是什么呢?交流:1、“怀”英雄。
(副板书:孙仲谋)交流孙权。
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2、学习下阕a、理解:万兜鍪。
齐读。
b、理解坐断江南战未休。
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孙权?师小结:这“怀”是怀念的怀。
(板书:念)他为什么会想到这些人呢?(孙权?)咱们继续学习。
登上北固楼,作者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3、学习上阕请大家默读词的上阕。
交流汇报:看到了滚滚长江奔腾东去理解:满目风光北固楼。
能描述一下这满眼的风光吗?(生叙述)小结过渡:这满眼风光如今早已不再。
出示资料如果你是南宋的统治者,你应该怎么做?过渡:是啊!可当时的`统治者早已不想再战。
有诗为证。
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就曾这样写道:出示:(齐读)激情读词你读到了南宋统治者怎样的生活?这正是当局真实的写照。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会想起孙权了吗?A、激情读上阕触景伤情,这怀里还有作者那挥之不去的忧伤,这份“怀”是“伤怀”的怀。
南乡子重点学习的教案.doc
南乡子 --- 教案《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南乡子登京口北时间教具多媒体固亭有怀1/2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练习诗词的朗读方法,提高朗读水平 .3.感受作者通过赞扬孙权为天下英雄,表达了他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也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朗读背诵教学难点:体会问答句对作者情感的表现功能。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师生活动教法学法设计一.组织教学二.课前准备三尝试学习二次练习通过实际问一、子曰:“温故而知新,题引入新课 ,引起学生重可以为师矣。
”今天,课前,视.我们来复习一下问答句这种语言形式。
这儿有三组你回忆老山界熟悉的问答句,我们一起来中写景的句子 .引出从修看看这三组问答句从问答辞角度赏析句子 .的关系上看有什么不同?学生独立完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成 .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 有源头活水来。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多媒体出示 ,学生朗读明确:分辨三种问答类型依次是:直问直答,有问喻答,自问无答。
请学困生朗读 ,给予学习上的分层教二、导入:现在,我们来共学同学习一首词,这首词中也有几个问句,它就是《南乡子 *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感受词的韵一、作者的相关知识律美和情感的表达。
辛弃疾(公元 1140年-1207年),(朝代)爱国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别号,及时鼓励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一生力主抗金。
辛弃疾词作艺术风格多样,以为主,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作业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我们上学期学过他的(南宋、幼安、稼轩、豪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二、介绍写作背景辛弃疾在公元 1203 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
《南乡子》教学设计
30.《南乡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词卷)第三十课选录了辛弃疾的两篇词作,分别是:《南乡子》和《水龙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读词文,读准词文中的字词,尝试根据节奏进行朗读,并能运用气息,按情感表达的需要,轻重缓急地进行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词韵的回响,并找出韵脚。
(2)根据“南乡子”词牌的解说,再读词文,并观察词文的句式与押韵,找出“南乡子”这一词牌的句式押韵规律。
结合“南乡子”同词牌名的词,验证这一词牌的格律特点。
2、过程与方法:(1)结合译文再读词文,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境。
结合背景,理解词人当时的心境。
(2)根据文意仿拟填词,在实际运用中加强词调格式的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诵读中体会词的用韵与格律和心境,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2.难点:能运用词格根据文意仿写填词。
【教学方法】循循善诱、读中启智,思中明法,悟中察情,练中习法。
【教学流程】一、课前欣赏课前让学生欣赏歌曲《读唐诗》,借唯美的画面,古典的旋律来陶醉学生的心境,渲染学习古诗词的氛围。
二、激趣导入刚刚的歌曲里唱到:“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就像祖先在向我们诉说”。
其实词也不例外,古人言:诗以言志,词以达情。
词一直以其长短结合,平仄相谐,音韵回旋的格律形式,倾诉出词人悲欢离合与凌云壮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辛弃疾的《南乡子》,共同感受这首词的格律和辛弃疾当时的心境。
(板书课题)。
三、知晓词牌出示课件(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有一千多个格式。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四、察文识律1、现在咱们一起来看看《南乡子》这一词牌有怎样的格式呢?预设:生1:词分成了两段,上下两部分的形式是一样的。
南乡子 教案
南乡子教案教案标题:《南乡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南乡子》,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品,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活动,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1. 学习《南乡子》的内容和背景知识。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形式和意境,理解诗歌的内涵。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活动,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1. 课文《南乡子》的复印件。
2. 有关《南乡子》的背景知识资料。
3. 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南乡子》的背景和作者杨炯的生平。
2. 提问学生对古代诗歌的了解和兴趣,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产生兴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分段朗读《南乡子》,让学生跟读。
2. 教师解释诗歌中的生词和句子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
3. 学生独立阅读诗歌,并回答相关的阅读理解问题。
三、诗歌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南乡子》的语言、形式和意境,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2. 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抒情手法和表达方式,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
四、写作活动(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南乡子》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修改,提高写作质量。
3. 学生选取优秀的作文进行朗读或展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表达对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诗歌,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2.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古代诗歌进行阅读和分析,进一步培养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七年级语文教案范文
教案名称:《辛弃疾的《南乡子》》赏析教学目标:1.了解辛弃疾及其代表作《南乡子》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理解诗中描绘的美丽乡愁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能够运用所学的诗学知识分析诗歌的体裁、文采和韵律,并尝试模仿创作。
教学重点:1.掌握《南乡子》的基本情节和意境。
2.理解辛弃疾的家国情怀和诗人的创作感悟。
3.运用诗学知识进行诗歌赏析和创作。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南乡子》的曲调,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忧伤和哀怨之情。
然后引导学生谈论曲调的特点以及听后的感受。
Step 2 了解背景(10分钟)通过简短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因为忧国忧民而被种种顽冷的官员压制,最终落得悲剧的结局。
其作品《南乡子》是他在北方逃亡时创作的。
Step 3 诗歌赏析(15分钟)教师为学生朗读《南乡子》,并在黑板上呈现全文。
然后引导学生逐句解读、品味诗歌中的词语和形象,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对诗歌的情感表达有更深入的理解。
Step 4 分析诗歌造诣(15分钟)教师讲解诗歌的体裁为七绝,通过分析诗歌的格律、韵脚、表达技巧等方面,让学生了解辛弃疾的创作特点和技巧。
同时,指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感受,进一步理解辛弃疾的创作意图。
Step 5 模仿创作(20分钟)教师给学生一个主题,例如“家乡的美丽”,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诗学知识模仿辛弃疾的风格创作一首七绝诗。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进行创作,体会诗歌创作的乐趣。
Step 6 展示与分享(15分钟)学生完成创作后,可以选择在班级内或小组内进行展示与分享。
学生可以朗读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感受。
同时,班级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选和点评,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竞争意识。
Step 7 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总结辛弃疾的创作特点和诗歌赏析的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对诗歌持续关注和研究,提高诗歌欣赏和创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的注音。
(2)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释义。
(3)了解作者的背景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把握诗人爱国情感,培养爱国之志。
【教学重点】
1.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的注音。
2.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的释义。
3.了解作者的背景信息。
【教学难点】
1.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2.理解诗词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素材。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壮阔的江河湖海凝聚出诗的气魄,婉约的小桥流水孕育出诗的灵秀。
诗词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尤其是在唐宋时期,诗词创作水平更是发展到了顶峰,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说到唐朝,我们会很自然的想到唐代的“诗”那么说到宋朝呢?对,是宋朝的词。
同学们都知道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的开创者为北宋时期的苏轼,那么在南宋时期,又是哪位词人继续将豪放派发扬光大呢?对,就是辛弃疾,他和苏轼并称苏辛,是我国宋代豪放派的代表词人。
我们曾经学过辛弃疾的哪些作品,同学们还有印象吗?大家对辛弃疾有什么了解吗?
二、知识点学习。
1.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
其词题材广泛,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
他继承和发扬了苏轼豪放派词风(与苏轼并称“苏辛”),冲破音律限制,大量吸收口语、古语入词,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达到了宋词发展的新高峰。
其中抒写爱国思想之作占极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有《稼轩词》等。
2.重点生词注音与释义。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带领学生过一遍本课重点生词。
(1)生词注音。
兜(dōu)鍪(móu)
仲(zhòng)谋(móu)
(2)生词释义。
望:向远处看。
神州:指中原地区
北固楼:即北固亭。
兴亡:兴盛与衰亡。
悠悠:连绵不尽的样子。
万兜鍪:指千军万马。
坐断:占据,割据。
未休:不停。
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当:应该。
如:像。
孙仲谋:孙权。
三、朗读文章,整体感知体悟情感语言。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熟悉课文。
第一遍播放:学生听,并将之前的生词在课文中标注出来。
第二遍播放:学生跟读,整体感受课文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细读课文,并结合学生掌握情况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
(3)教师将本课的重点问题写在黑板上,带着学生回顾文章,感受文章。
(4)小组探究。
教师针对本课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
A.分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的表达效果。
B.怎样理解“战未休”所体现的作者情感?
C.如何理解“生子当如孙仲谋”?
D.如何正确理解词人写《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用意?
(5)教师对于以上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答。
四、课堂小结。
(1)通过小组竞争的形式,教师带领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2)学生对于自己在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出现的生字词。
2.再次细读文章,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