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建设“航天”校本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建设“航天”校本课程
——闵行区中小学“航天科技”教育资源开发现状调查综述
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课程研究室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明确“充分利用与开发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加强学习的实践性和体验性,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2010年1月,上海市教委等印发了《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实施方案(试行)》,提出要“进一步促进教育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沟通、协调和融合,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努力营造和谐育人的社会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闵行区各中小学紧紧依托闵行特有的航天资源优势,把航天科技课程作为提供学生科学和技术两大学习领域的重要载体,在“拓展学生学习时空、完善学生学习方式”、“丰富学生学习经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火箭总装厂和卫星研究所就在闵行诞生。
如今落户在闵行颛桥镇的上海航天局总部、第805研究所、闵行航天研究院、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将在浦江镇建造的大型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航天博物馆,使闵行区不仅成为上海航天事业的发祥地,还有望成为全国的“航天硅谷”。
自2005年,市政府、市教委确定了“航天闵行”的功能定位以来,为进一步优化航天教育资源的教育功能,几年来,区教育局、区教师进修学院对区内现有的有关航天教育的资源状况,“航天闵行”区本课程开发的学校基础等方面开展了多次调研,基本理清了航天资源的分布情况,调查中发现:区内通过开发航天科技教育资源推动自身发展的学校日渐增多,由过去的一所学校发展为今天的12所学校;各校挖掘航天教育资源的方法与途径也日趋丰富,由原来仅仅是“零散”、“点状”的活动开始向学科教学、基地建设、校本课程建设等方面拓展。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航天闵行’区本课程”开发计划》(讨论稿),确定了“基于航天特色,边开
发边实验,逐步与课程教材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为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航天教育区本课程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闵行区学校积极挖掘利用航天教育资源,精心设计丰富多彩活动,开发多种航天校本课程有如下特点:
一、积极挖掘各种航天资源,感悟“航天魅力”
各校积极开发和利用多种航天科技教育资源,努力营造航天科技教育大环境,丰富学生学习经历。
(一)挖掘校内外人力资源
1、挖掘校内人力资源。
汽轮小学的师生们,多年来一直与航天人分享成功遨游太空的喜悦。
五、六十年代,这里建校初期学生的父辈就献身祖国西北航天基地;七十年代,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丁肇中博士纷纷去学校参观访问;学校培养出航天总厂厂长孙建华等一代航天工作者。
如今,学生们又与这些英雄共同生活在闵行航天城中。
学校紧紧依托这些资源,组织学生听取本校69届校友——上海航天设备制作总厂孙建华厂长介绍“航天闵行”的发展史及相关的航天知识,开展多种活动学习他奉献航天事业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认真学习,不断进取。
如今,学校又把这些资源汇集起来,编辑了校本教材《航天在童年的梦中》,以迎接2010年世博会的来临。
2、挖掘社区人力资源。
闵行三中的“航天节,进社区”科技宣传活动,把视角引入了社区,区宇航协会、区教育局、区科协、区少科站、航天设备总厂等各方面的人员都来参加“航天节”,师生以项目实施的方式,通过编书印刷、办网站、拍摄DV、出报纸和制作宣传航模等方式向社区宣传闵行的航天事业。
营造了一种让更多的人了解航天事业,共同参与“航天闵行”建设的社会氛围。
3、挖掘航天专家资源。
丽江小学请专家讲邮票上的航天知识,闵行三中请市航天研究院专家讲座,复旦万科实验学校邀请美国卓越华裔宇航员、科学家——Franklin R. Chang-Diaz到学校做报告。
4、建设校内基地资源。
复旦万科实验学校先后建成了学校科技中心、开辟
了航天模型专用制作室和实验室,营造校内航天科技教育环境,力图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
在上海航天局申航进出口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系统工程分公司等单位的协助下,汽轮小学于迎世博倒计时100天之际正式启动了学校“太阳能光伏发电一期装置”发电设备。
这套光伏采用单晶硅电池组,集成了太阳能应用的诸多先进技术,总容量为500瓦,预计年均发电285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5.19千克、二氧化硫7.14千克、氮氧化合物3.57千克、烟尘64.73千克,促进了新能源课程在学校的全面推广。
5、建立校内网络资源。
申莘小学还专门建立了航天教育网站,提供丰富的资源给学生选择学习。
(二)主动利用校外基地资源
闵行区各中小学抓住上海市和本区丰富的航天科技教育基地资源,充分利用上海科技馆、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航天设备制造厂、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宇科普中心、上海市航天科技工业展示馆、上海航天第805研究所、闵行博物馆、闵行航天研究院、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航天飞控中心、天象馆、航天展示厅等教育基地开展体验式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深度走访。
学校一方面与这些单位建立活动和实践基地,如申莘小学与上海航天805研究所、汽轮小学与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及上海航天局申航进出口有限公司、梅陇中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空卫训队及航宇中心、闵行三中与中国真空网和中国真空学会纷纷建立了航天知识科普活动(实验)基地、共建活动基地、文明共建单位,成为学校落实“两纲”精神的又一个“科普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复旦万科实验学校2003年就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航空(航天)模型活动重点单位。
另一方面,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调查,进行深度走访。
汽轮小学少代会代表采访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孙建华厂长后得知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的前身创办于1921年,经过八十八年中国航天人夜以继日的奋斗,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新生,在近些年里已经成功发射了41枚火箭、52颗卫星,做到了连
超级大国都无法做到的“百发百中”,师生们为祖国的强盛而感慨万千;2008年,平阳小学师生一行80余人,到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805研究所进行了“专题片拍摄”活动。
师生们通过参观卫星装配车间、对接技术和电池板研发的工作场所、收看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录像资料,通过遥感技术亲身体验火箭发射时分离、脱节等模拟场景,深深地被中国航天事业的丰功伟绩所打动。
(三)及时捕捉社会热点资源
对社会热点资源,学校善于抓住契机,借题发挥。
当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安全着陆的伟大时刻,七宝二中预备班黄冠中同学随市代表团一行前往北京采访航天英雄杨利伟并代表学校师生向杨利伟赠送了学生创作的版画,为神舟英雄喝彩,杨利伟欣然接受并愉快地与他合影留念,初二、初一两名同学还与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连线对话。
2005年,丽江小学抓住举世瞩目的神舟六号宇宙飞船成功遨游太空的时刻,拉开了学校“航天科技特色周”活动的序幕。
整个活动人人参与,每个年级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探究实践,同学们动手动脑,用稚嫩的双手,把废旧碟片、蛋糕盒、草帽、电动玩具、塑料瓶等物品,搭建形式各异的“航天飞船”,小画家们用它们的彩笔勾勒出未来科技的美好蓝图,学生们在参与中体验活动的快乐,体验当航天员、设计员的幸福,全校同学庄严宣誓:“学航天英雄,扬民族精神,立鸿鹄之志,做科技少年”,并一笔一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最终以电脑小报的形式汇报探究结果。
二、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弘扬“航天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和灵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些学校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归纳如下几种类型。
(一)特色活动类
曹行中心小学在科技节上开展的“会标征集”活动、“金点子”主题征集活动、利用废旧物品开展创意航天模型制作活动,申莘小学的“航天墙”、“电子
报”的创意展示活动,平阳小学的“专题片拍摄”活动,复旦万科实验学校的航天科技夏令营活动,汽轮小学的唱响“我是汽小四好少年之歌”迎世博倒计时100天阳光特别行动,闵行三中的“感受航天、献身科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等等,充分体现了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航天科技活动,学校航天科技教育研究性学习活动自成系列,如,“感受航天、献身科学”开题报告答辩会活动、“我为闵行航天出份力”宣传策划活动、“我为闵行航天出份力”总结反思会活动、“我为闵行航天出份力”成果报告会活动,把航天教育内容纳入到学校研究型课程中,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加深学生对航天知识、航天精神的认识与理解。
(二)主题活动类
不少学校的主题活动有目的、有内容、成系列。
如曹行中心小学以“插上理想翅膀,走进航天世界”为主题的第十六届科技节活动;丽江小学“航天科技特色周”主题活动;龙柏中学以“我们爱科学、我们爱航天”为主题的科技周活动;闵行三中的“我为闵行航天事业出份力”主题实践活动;汽轮小学的“航天精神激励汽小师生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梅陇中学的“走近航天科技,飞向美好未来”主题实践活动;七宝二中的“航天闵行、志在腾飞”系列主题活动等等。
申莘小学航天教育起步较早,五年来,学校把学习航天人精神作为学校发展的源动力。
学校四届“心向天空”主题教育活动常规化、系列化。
将每年五月定为“心向太空—航天闵行”科技节,把航天实践作为每年春秋游的项目之一。
2009年成功组织了以“放飞心愿共迎世博”为主题的第四届航天科技节活动,使学校航天教育迈入了系列化、课程化的轨道,他们根据学生的年龄不同、知识的难易程度不同,不仅对航天知识进行了分年级的划分,如一年级:航天人、二年级:神舟飞船、三年级:运载火箭、四年级:卫星、五年级:嫦娥、空间站;还对航天制作进行了分年级的划分,如一年级:纸飞机、二年级:降落伞、三年级:风筝、四年级:水火箭、五年级:热气球。
使孩子们不仅有丰富的航天知识,而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他们还注重实践反思,即时总结,使每一次活动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提高。
我们从学校四届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学生航天作品的成果以
及校园“航天墙”、“电子报”的创意等等,看到了申莘小学特有的“航天文化”特质。
(三)模型制作类
不少学校都成立了校航模制作小组并在拓展课上开展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大批航模制作小能手。
申莘小学、莘庄镇小学、复旦万科实验学校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航空模型竞赛等方面成绩突出。
申莘小学在三至五年级组建了航天模型制作兴趣小组,何老师带领学生学做航天火箭模型,练就制作本领。
在“六一”节,航模组的同学大显身手,为全校师生进行了火箭发射和航模放飞表演,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喝彩。
队员们在区市各类航模比赛中获得近二十项团体和个人等第奖,科技总辅导员获得市级“优秀指导老师奖”,是闵行区唯一获上海市航模指导的优秀教师。
莘庄镇小学仅2009年在市第二十三届“上航杯”青少年航空模型竞赛中,有7项获一等奖。
2006年12月,复旦万科实验学校的顾建亨同学赴印尼参加亚太水推进火箭比赛,成绩显著。
汽轮小学师生一起研究、拼搭了“太阳能”小车,一辆辆载着“阳光宝石”的小车在操场上奔驰,制作活动中,学生体验到航天高科技“太阳能光板”积聚能量的威力并激发出创新运用科学技术的兴趣。
(四)评比展示类
各校还开展纸飞机模型比赛、科幻画比赛、知识竞赛、创意作品竞赛、手抄报评比、模型表演、航天主题文艺表演等各类评比竞赛和展示活动。
如。
丽江小学“我是小小宇航员”演讲比赛、“我是小小设计员”创作设计绘画展示活动。
以上这些特色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了解航天科技知识以及航天人的故事,感受航天人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以及对航空航天科技的神奇和魅力,同时,对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挖掘多种航天课程资源,体现“航天特色”
1、在学科教学中挖掘航天科技知识内容
梅陇中学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渗透航天精神教育内容,由教研组落实各学科渗透航天科技教育的具体内容,要求任课教师将相关的航天国防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如语文学科利用阅读课对航天国防教育书籍阅读进行指导;申莘小学、汽轮小学在美术课上对学生航天“创想画”进行开发和指导,50多创想画作品在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
2、走出国门,拓展航天教育资源新渠道
复旦万科实验学校1996年创办初就明确把航天科技教育列为学校发展规划,以开发航天模型项目为重点,先后建成了校科技中心、开辟了航天模型专用制作室和实验室。
学校科技大厅记载了14年来,学校在航天科技方面取得的各项成绩。
早在1998年,学校就被闵行区政府授予“闵行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称号,而且成为上海市三所航天特色学校之一。
200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航空(航天)模型活动重点单位。
近几年,学校的航天活动逐步走出国门,力争取得更大的突破:2004年暑假,学校组织学生前往美国阿拉巴马州亨斯维尔市太空营,参加为期15天的航天科技夏令营活动(至今已经组织了三次航天夏令营活动);2005年11月,学校迎来了美国卓越华裔宇航员、科学家——Franklin R. Chang-Diaz访问团;2006年12月,学校顾建亨同学赴印尼参加亚太水推进火箭比赛,成绩显著。
此外,从2005年起,学校和新加坡南洋小学结成姊妹校,每年进行两校航天科技活动的交流,一起探索航天科技的奥秘,航天科技拉近了上海和新加坡的距离,普及航天科技知识使两校师生志同道合。
3、开发了各种航天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
课程是保证航天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途径。
闵行区各中小学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有的整体规划,突出重点,有的从学校的资源出发,有的从自身的办学目标出发,开发了多种航天科技校本课程。
如,汽轮小学依托学校自身独有的航天资源,开发了《航天在童年的梦中》校本教材;曹行中心小学从学生认识规律出发,开发了《空模》拓展型校本课程,进入学校课表,每周二下午第三节上;平阳小学的《天文》《宇宙》《黑洞》《木星》校本课程;闵行三中开发了《我为闵行
航天出份力》研究型课程;七宝二中开发了《航天――科技启蒙》校本教材。
汽轮小学校本教材《航天在童年的梦中》共分五个单元,第一单元:四代伟人的关怀,第二单元:飞天梦想变现实,第三单元:航天基地的英雄,第四单元:仰望天空的汽小,第五单元:漫游航天的遐想,从国内到国外,从历史到未来,由航天人联系到汽小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实验小学进行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初步形成了四大领域并列式的九大主题和递进式的四十五个专题的课程内容。
其中“科技瞭望台”领域设有“航天追梦”主题,从一至五年级分为航天故事、航天生活、航天历史、航天科技、航天未来五个专题。
申莘小学为使航天教育特色更加凸显并更具系列化,开发了分年级的系列《心向太空——航天校本教材》,教材内容共分航天人物、知识快车、放飞梦想、实践探测四大板块,这是学校暨《申小娃在行动》后的第二本校本教材。
在探究课程中,他们不仅对已编教材“我想飞”、“自制降落伞”、“风筝交流会”、“收集邮票乐趣多”、“通讯连接你我他”进行拓展,而且组织学生开展航天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制作、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用所学的知识不断去对自己制作的航天器进行合理地调试、实验、研究。
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承受失败的挫折,并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最后品尝成功的喜悦。
闵行三中把整合专题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和航天科技教育)资源,作为研究型课程实施的立足点,开展了《研究型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性学习活动。
2006年学校开展了“闵行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调查”课题研究,写出了近万字的调查研究报告。
研究过程中,学生们靠自身的努力,解决了许多问题,向闵行区科协、航天设备总厂和教育局、各兄弟学校老师寻求帮助,获得支援。
高二学生自筹经费,联系印刷,编写了一本包括“关注闵行航天事业的发展”的参考教材,还到各学校推销发行了100多本书。
上海市教研室把学生的展示课拍摄录像片,供全市研究型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并发行全国。
这些课程和教材的开发,对闵行区“航天闵行”区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了支撑,对区本课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注重课题引领,提升“航天文化”
申莘小学2009年申报的《开展“三四式”航天教育活动,形成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被立为区级重点课题,通过课题引领,进一步探索航天实践活动的内容体系、有效途径、方法和评价体系。
力图通过航天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与利用,逐步开发三大学习课程(航天知识学习课程、航天实践体验课程;航天模型制作课程);形成三大活动中心(航天知识展览中心、航天爱好者活动中心,节假日活动中心),建设三大宣传阵地(航天科技走廊,航天文化墙,“心向太空”航天教育网站);开展三大特色活动(航天专家话航天,我和院士面对面,我的飞天梦—航模制作比赛)。
从而激发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促进小学生科学意识增强、综合素质提高和具有航天文化教育特色校园文化的形成。
七宝二中的《航天精神引领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于2008年9月被确立为区级重点课题,学校将航天精神蕴含的爱国、自强、合作、超越等核心元素充分内化,着力体现学校文化内涵和传承发展、着力体现“二期课改”的目标价值。
不再局限于一门特色课程,不再局限于一次科普活动,不再局限于学生获得航天科普知识和科普活动技能,而在于创建适合师生发展的、有较高教育价值品位、情趣的文化氛围,打造“爱的文化”、“自强文化”、“合作文化”、“超越文化”,使“航天精神”成为二中人的精神,二中人的品质,二中人共同的文化,提升了教师主动发展意识和专业化发展水平,提升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办学品质。
综上所述,闵行区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开发挖掘与利用,而且进行了多方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就航天科技教育资源开发讲,一方面,学校开始重视利用区域航天科技教育资源优势,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课程开发,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体现自身
发展理念和办学目标,体现为闵行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学校校长在航天课程资源建设上担当了课程推动者的角色;此外,从运行机制和操作策略上看,学校注重引入调适与创生取向,体现自身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五、问题与思考
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学校在开发航天科技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惑,如校长教师对校外教育资源开发的认识问题、课程机制保障问题、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问题、科技队伍培训问题、课程资源整合问题、校本教材开发问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学校自身的努力,各级教育行政、社会机构的大力支持也是亟待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的。
从区级层面讲,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力度,深度开发与航天教育有关的地区基地资源,提高航天资源的育人价值。
一是进一步完善项目组织领导,强化机制导向;二是按《资源方案》要求,“依据学科基础型课程标准的要求,参考教材内容要求,将学科知识点与航天教育基地的相关资源相互融合”,编写具有指导性的《航天教学活动指南》,“供师生在利用航天教育资源开展学习活动时参考”。
三是开设“科学、技术培训课程,提高区内广大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四是建立区、校两级网络互动平台,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发现典型,向区、市辐射;五是明确并设计学校学习活动内容及活动思路,设计若干个增加学生体验活动的“基地活动方案”菜单,供学校学生选择;六是编写“航天区本教材”,满足学校特色发展需求。
从学校的角度讲,一是按照《资源方案》要求,采取多种形式把航天科技相关内容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落实到学习练习或作业设计之中,落实到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之中。
二是探索将航天科技教育与研究型(拓展型)课程结合的途径与方法;三是将航天科技教育与科技型校园、创新型校园、生态型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四是将航天科技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五是将航天科技教育与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积极创建航天特色学校。
在内容操作上要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