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的悲剧——浅析刘兰芝被遣
论《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遣归
60论《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遣归文/李琨摘要:汉乐府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是一出令人唏嘘的家庭悲剧,这出悲剧是从刘兰芝的遣归开始的,刘兰芝遣归的原因也就演变成为悲剧发生的原因。
一般研究者认为是作为封建制度和礼教化身的家长焦母逼遣了刘兰芝,焦母也不断地受到读者的批判与鞭挞。
但如果客观理性地审视这首长诗,认真分析其中的人物的情理关系,重新考察刘兰芝与焦仲卿悲剧命运,我们就会发现是刘兰芝的自遣主导了这出悲剧。
关键词:婆媳不和;夫妻分离;自休《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诗中优秀的叙事长诗,诗歌主题一直被确定为揭露和控诉封建社会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并且作为封建制度和礼教化身的家长焦母,不断受到读者的批判与鞭挞,究其原因,是认为焦母逼遣了刘兰芝才引发了这出悲剧,长诗里叙述的事实真的是如此吗?一、刘兰芝与焦家母子的关系汉代独尊儒家思想之后,儒家“孝”的伦理道德观念,成为汉代治理天下的原则和准绳,《孝经》成为治国安民的法典。
“以孝治天下”成为汉代的治国方针和口号。
孝治天下,不仅深刻影响到汉代的政治生活,给汉代的封建政权和官僚制度留下烙印,如“举孝廉”制度的确立就是其表现,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汉代的社会生活,对不孝行为的惩罚十分严厉,甚至可以“斩首枭之”。
孝的观念和社会秩序结合在一起,是家庭血亲关系扩大到社会,对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所以汉代对妇女的孝道也有着极为具体的要求,《礼记•内则》说:“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妇事舅姑,如事父母。
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衣绅,左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右佩箴、管、线、纩,施縏袠,大觿,木燧,衿缨綦屦,以适父母舅姑之所。
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
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
出入,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
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
盥卒,授巾。
问所欲而敬进之,柔色以温之。
饘、酏、酒、醴、芼、羹、菽、麦、蕡、稻、黍、梁、秫唯所欲,枣、栗、饴、蜜以甘之,堇、荁、枌、榆、免、薧、滫、瀡以滑之,脂膏以膏之。
浅析刘兰芝缘何被遣
浅析刘兰芝缘何被遣[摘要]:《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刘兰芝“为仲卿母所遣”的原因,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如赵新尉的无子说(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1982年第21期),王运熙、孙殊青等人的不顺公婆说等等。
凡此种种观点,在分析研究其作品时,都能够尊重其原文的某些事实,自园其说,有一定学术价值。
今笔者欲从中国古代女子的标准“四德”来探讨其被遣缘由。
关键词:被遣缘由四德秦汉一代,辞赋盛行,诗坛一度冷落。
及至“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民歌出现,使文坛为之一新,大放异彩。
它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崭新的形式,为我国古代诗歌增添了光彩,并成为汉代文学的突出成就,它是汉末广大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
其中,《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此诗最早见于南朝诗人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人常以诗的篇首句“孔雀东南飞”作为篇名)。
这首代表汉乐府民歌艺术高峰的长篇叙事诗,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广泛传诵,交口赞颂,被誉之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的“双璧”之一,不少学者专家的许多文章的观点,以现实性、社会性、历史性为原则,切中肯綮,为后代学习研究者所认同,皆已形成共识。
每次读《孔雀东南飞》,常读常新,常新常想:刘兰芝那么知书识礼,聪明美丽,勤劳能干,温顺贤慧,简直是一个至纯至孝、十全十美的“淑女”形象,丈夫又与她情深似海,可她的婆婆为什么不喜欢这样的儿媳,为何非休她不可?既然刘兰芝做个小小的府史之妻都不称职,而县令和太守为什么还会派媒人替儿子去向刘兰芝求婚?这一系列困惑,让我更为执着地深思刘兰芝到底缘何被遣?造成刘兰芝、焦仲卿婚姻爱情悲剧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有人认为是因为刘兰芝没有生育,使焦家面临绝嗣的危险。
因为在宗法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妇女婚后不育,就理所当然地遭到婆家的嫌恶厌弃,因而刘兰芝终被休弃势所难免。
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但试想一下仍是难以服众。
其一,刘兰芝十七岁嫁到焦家(“十七为君妇”),和焦仲卿仅仅生活了两三年(“共事二三年”),这时她的年龄充其量二十来岁,据此就武断的认为她今后不会再生育是不合情理的,因为婚后好多年才生育的现象司空见惯,这应该是古人和今人都具备的生活常识。
刘兰芝为什么被休作文
刘兰芝为什么被休作文说起刘兰芝被休这事儿啊,那可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咱们先来瞧瞧刘兰芝这个人,那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才貌双全。
她心灵手巧,织布裁衣样样精通,“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可不是一般女子能做到的。
而且长得还漂亮,估计走在街上那回头率是相当高。
可就是这么一个近乎完美的女子,却被婆家给休了,为啥呢?这就得从焦仲卿他娘说起了。
焦母那可是个强势的主儿,在家里说一不二。
她看刘兰芝横竖都不顺眼,觉得这媳妇不够顺从她的心意。
刘兰芝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操持着家里的大小事务,可焦母就是不满意。
比如说织布吧,刘兰芝织得又快又好,可焦母非得挑刺儿,说花色不好看啦,质地不够柔软啦。
这纯粹就是找茬儿嘛!还有啊,刘兰芝和焦仲卿感情好,小两口恩恩爱爱的。
可焦母不乐意了,觉得儿子太听媳妇的话,心里就不舒服。
有好几次,焦仲卿下了班回来,和刘兰芝在屋里说会儿贴心话,被焦母瞧见了,那脸拉得老长,好像人家小夫妻犯了多大的错似的。
再说说刘兰芝的性格。
她虽然温顺,但也是有自己的主见和骨气的。
面对焦母的无理刁难,她也会据理力争,不会一味地忍气吞声。
这在焦母眼里,那可就是大逆不道了,觉得这媳妇不驯服,不好管教。
有一回,家里来了客人,刘兰芝忙前忙后地准备饭菜。
饭菜做得那是色香味俱全,客人们都赞不绝口。
可焦母呢,不但不领情,还当着客人的面数落刘兰芝这儿不好那儿不对。
刘兰芝当时心里那个委屈啊,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但还是强忍着把客人招待好。
还有一次,刘兰芝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可焦母却借题发挥,狠狠地骂了她一顿,还说她是故意的,是败家的媳妇。
刘兰芝不停地认错道歉,可焦母就是不依不饶。
另外啊,焦家的家境也不算好。
焦仲卿只是个小吏,收入不高。
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焦母可能就觉得刘兰芝是个累赘,觉得休了她,儿子能找个更有钱有势的媳妇,来改善家里的状况。
总之啊,刘兰芝被休,不是她的错,而是焦母的偏见、自私和狭隘造成的。
浅析刘兰芝被休的原因
浅析刘兰芝被休的原因汉代,儒学一跃而为封建国家的指导思想,儒家思想及其伦理规范开始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渗透。
法律伦常化可以说是汉代的特点。
“四德”作为所谓的女性准则,应该是焦母这个封建老太太选择儿媳的基本标准。
下面,我就从“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来分析刘兰芝被休的原因。
一妇德,秦汉时代的妇德标准是由贞顺与才智两部分组成。
首先要忠于爱情,恪守妇道,善于侍奉父母舅姑和丈夫。
面对县令和太守的豪华权势,刘兰芝不为所动,固守爱情;为了爱的承诺,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义无返顾,一死殉情:可谓大贞;“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可谓极顺。
至于才智,兰芝“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也是知书达理,才艺双全。
“磐石”与“蒲苇”坚贞与共但责任不同的比喻更显示了她的理性和聪慧。
二妇容,就是女子既要美丽又要能适宜打扮自己。
诗中写道“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作者精心的铺排就是想告诉人们刘兰芝的会打扮、有仪态和无双美貌。
三妇功,即女工。
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学成后“三日断五匹”;紧要时“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不能不说精于女工。
既然“妇德,妇容,妇功”都是优秀,那么问题一定出在“妇言”上了。
刘兰芝“奉事循公姥”“女行无偏斜”,这样的恭谨礼让是不可能在言辞上冒犯焦母的。
是不是她无意的语言流露触犯了焦母的忌讳呢?在刘兰芝的语言中有这样几句“君即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这样清晰的告白包含了兰芝几多埋怨,几许凄楚。
新婚日短,别离日长。
刘兰芝对于终日相守,弹琴鼓瑟的向往溢于言表。
即使不能厮守日日,每天多一些时间共处说说话也聊以慰藉相思之情吧。
然而这只能是一种奢望。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伶俜的不只是身形,还有兰芝那颗渴望关爱的孤寂的心灵。
“不孝”的悲剧——浅析刘兰芝被遣
“不孝”的悲剧——浅析刘兰芝被遣
“不孝”的悲剧——浅析刘兰芝被遣
李相福
【期刊名称】《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本文从婆媳矛盾、焦母自身、兰芝本人、社会环境四个方面论述了刘兰芝被遣回家的各种原因.
【总页数】2页(10-11)
【关键词】刘兰芝;被遣;婆媳矛盾;迁怒
【作者】李相福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职业学院教育系 257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忠”成悲剧——浅析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原因 [J], 方正东
2.永远的刘兰芝——浅析《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美 [J], 冯亚瑾
3.社会悲剧,还是性格悲剧——焦仲卿、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启示 [J], 苟晓东
4.浅析刘兰芝、焦仲卿婚姻爱情悲剧的根源 [J], 罗国华
5.怒从妒来,恨由爱生——浅析刘兰芝悲剧根源 [J], 胡殿玺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优秀的刘兰芝为何被驱遣?是儿媳妇出身低微,还是婆婆恋子?
优秀的刘兰芝为何被驱遣?是儿媳妇出身低微,还是婆婆恋子?文/姜子说书《孔雀东南飞》这一篇以悲剧收场的爱情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
女主角刘兰芝被婆婆驱遣,最终与男主角焦仲卿双双殉情,一个投水而死,一个自缢于庭树,让很多人惋惜不已。
那没问题来了:刘兰芝那么优秀?为何婆婆看不上她?是儿媳妇出身低微,还是婆婆恋子?《孔雀东南飞》故事里,汉末时期的刘兰芝,长得非常漂亮,以至于被休之后,反复被高干子弟看上,媒人天天往她家跑。
刘兰芝回娘家才十几天,县令就请媒人上门,来替他十八九岁的儿子求亲,据说男方貌似潘安,才过子建,非比寻常。
但是,刘兰芝告诉母亲,自己答应了前夫焦仲卿,要等他再次迎娶自己回去,虽然,她自己也早已明白——“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过了几天,又有太守家的五公子看上了刘兰芝,这一回,除了媒婆,还有“两个古代公务员”也一起上门了——“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很多人认为,焦仲卿的母亲看不上刘兰芝,是因为焦仲卿是大家族出生,而刘兰芝家境不好,门不当户不对,因此看上了东家女。
其实不然,《孔雀东南飞》文中有一句“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写的是太守家求娶刘兰芝的缘由之一。
而纵观《孔雀东南飞》一文,也可以看出刘兰芝在家也曾养尊处优,并非贫苦出生的女子。
更多的人认为,焦仲卿的母亲是一个单亲妈妈,之所以看不惯刘兰芝,是因为看不惯小两口恩爱,觉得儿媳抢了自己的儿子。
虽说焦仲卿的母亲有一定程度的恋子情结,然而,她之所以驱逐刘兰芝,却不是单身妈妈恋子情结造成的。
因为《孔雀东南飞》一文明确交代了一件事:焦仲卿常年忙于公务,平常根本就没回家。
既然刘兰芝常年独守空房,与焦仲卿相见日稀,焦仲卿的母亲根本就没有理由去吃刘兰芝的醋。
一言以概之,优秀的刘兰芝被驱遣,既不是因为儿媳妇出身低微,也不是因为婆婆恋子。
那么,汉末的刘兰芝究竟为何被婆婆驱遣?欲知详情,请听下回说书!。
兰芝为何被遣归
兰芝为何被遣归1、封建家长制下的逼迫。
这是传统的观点。
刘兰芝的悲剧首先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的悲剧。
反映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2、焦母的“恋子情节”。
从文中可推知,仲卿父亲去世较早,焦母一手把儿子拉扯成人,而且,在她的多年努力下,家境尚较为殷实。
长年的生活磨难,使得她练就了铁一样的手腕;多年的相依为命,使他对儿子有一种特殊的依恋。
她心中的好儿子,就是要处处唯她命是从。
所以他不甘心自己儿子的渐渐离他远去,不能忍受儿子对自己片言只语的反抗。
在这种情形下,美丽贤慧的兰芝只能是她眼中的祸害的根源。
3、仲卿的懦弱仲卿始终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
面对衷爱的妻子和敬爱的母亲,她太难取舍。
她尊敬她的母亲,可以推想,除了遣归兰芝以外的事,他都能迁就他的母亲。
然而,无率他怎样坚持,兰芝终被遣归,他除了说一些“海枯石烂,此情不移”的话以外,实在无能为力。
你能指望他和母亲断绝母子关系吗?这绝不可能,和母亲多年的相依为命,使他怎么忍心作出这样的决定。
他是善良的,因此他也是无奈的,从而在行动上也表现为某种懦弱。
4、兰芝的“贤慧”某些情况下,美丽会成为一种错误;同样道理,某些情况下,贤良也会一种罪恶。
在焦母的心中,兰芝是抢走自己儿子的罪人,所以她的眼中,当然视兰芝美德于不见;何况,兰芝是十全十美的吗,我们细究的她“自诉”、“遣归”的语言,为什么感到那么刺耳?5、兰芝的“不孝”没有人否定兰芝是美丽的、贤良的,她的最大的“不孝”就是没有能给焦家留有后代。
我们不明白为什么结婚三四年来,兰芝为何和仲卿“相见常日稀”呢?为什么结婚三四年了,还称其为“新妇”?所以,对焦母而言,有什么比为焦家留有一个后代更为迫切呢?(这一说法在安徽潜山一代流传甚广)。
浅析《孔雀东南飞》中女主人公刘兰芝的悲剧命运
260报 刊 荟 萃文化视角wenhuashijiao《孔雀东南飞》主题一直被表述为:刘兰芝与焦仲卿两人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
追述汉代的礼教可知:西汉汉武帝“罢黜儒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
儒家所提倡的道德、礼教标准也逐渐的推行,成为当时社会主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汉朝的儒者发挥了先秦典籍中关于男尊女卑思想的表述,对妇女再嫁问题在道德上进一步否定。
班昭《女诫》中说:“男有再娶之意,女无再适之文。
”以一个妇女的口吻对同性的自由作出严格限制。
但是,两汉时期正统儒者的言论尚未完全拘束人们的社会行为。
在当时并没有形成条文法律限制妇女再嫁。
而实际生活中,妇女再婚的现象屡见不鲜。
例如,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蔡琰(蔡文姬),先嫁河东卫中道、被掳入匈奴后与左贤王成亲,并生有子女,曹操赎回汉朝后,又嫁与董祀为妻,先后改嫁两次。
从这个角度讲,《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被休回家再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刘兰芝因为改嫁却选择了自杀,这与当时社会的风气格格不入。
因此,刘兰芝的死亡并非是简单的反封建礼教,也不是单一的对爱情的忠贞。
一、诗书礼教的影响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诗书指的是指诗经和书经,是儒学的经典著作。
接受过儒家教育的刘兰芝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儒家礼教的约束:从一而终对再嫁持抗拒的态度。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县令的求亲,刘兰芝直接拒绝,借口是“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从兰芝的语言里我们不难发现,她与府吏的誓言成为她拒绝再嫁的借口。
细读全诗,刘兰芝“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作为焦仲卿的妻子,两人见面的日子不多。
所有的家庭负担都压在刘兰芝一个人肩上,“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如此的沉重的压力却看不到焦仲卿的身影,在刘兰芝的生活中焦仲卿只是个影子。
刘兰芝的坚持忍耐并没有得到婆婆的谅解,也没有得到丈夫的安慰。
刘兰芝遭驱遣原因的探析
刘兰芝遭驱遣原因的探析乐府双璧之一《孔雀东南飞》塑造了善良温顺、美丽贤惠、聪敏而又能干的刘兰芝形象。
这么一个招人喜爱的姑娘,怎么会遭到焦母的驱遣呢?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解说为:是由于封建家长制的迫害,是焦母的一意孤行。
是为了维护她的家长权威。
四川教育报刊社主办的《今日中学生》的解说是: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他的妻子刘兰芝两情相笃,却不为当世所容……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年轻人纯真爱情的戕害。
“不为当世所容”,究竟指什么不为当世所容呢?很多教辅书归纳为“封建礼教”,那么,刘兰芝究竟违背了封建礼教的什么条款呢?有的凭诗中“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而分析仲卿出生于官宦人家,在严格的门阀社会里已经具有被“品”的资格,将来有可能凭借靠山飞黄腾达,兰芝自叹“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文中媒人有“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而说刘兰芝出生名门,应是媒人讨好的话,未可轻信)而认为是等级地位的差异造成兰芝被遣。
如果真是门第差异的话,他们当初就绝对不会走到一块。
其实,兰芝被遣,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她未为刘家生下一子半女,传宗接代的任务没有完成。
《大戴礼记·木命篇》规定了“七去”(又名“七出”)条款:“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这无异于法律,兰芝嫁到刘家“共事二三年”,但未有一子,惹恼了“以孝治天下”而具有绝对权威的父母。
如此,兰芝怎么会不遭焦母的驱遣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呀。
所以焦母随意找个借口“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便算“不顺父母”,将兰芝逐出家门。
而真正被遣应该是“七出”之二“无子去”。
试想:“无子”是兰芝的过错吗?“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这里的理解颇关键:我嫁给你后,眼见自己未怀上孩子,心中很是不安,所以常悲苦;你作官后遵守衙门规则专心不移,很少回家,我常常独守空房。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悲剧命运的探析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悲剧命运的探析《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它的故事情节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其中塑造的刘兰芝这一形象,成为了中国艺术宝库中不可磨灭的瑰宝,读者从刘兰芝的悲剧命运中能够窥见中国封建社会所有女性的命运,从而达到揭示封建社会罪恶的目的,笔者认为造成刘兰芝悲剧命运的原因有以下这些:一、强大的封建礼教、封建门阀制度封建礼教指的是封建社会一切规矩的总称,这一规矩体现在家庭关系中,就是封建家长权力的至高无上,具有生杀予夺之权。
《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正是凭借了这一点,赶走了美丽、善良、勤劳能干的刘兰芝。
在她眼里刘兰芝处处看着不顺眼:“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她就可以不顾儿子的感受,随意行使封建家长的权力,休掉儿媳妇。
焦仲卿也在母亲的淫威下,无能为力,最后也只能以死殉情。
另外,封建门阀制度也是造成刘兰芝悲剧的一个原因。
焦母认为,刘兰芝出身微薄,无法和她的门阀匹对,从她对儿子说的话可以印证:“汝是大家子,……贵贱情何薄?”焦母时时流露出由宗法社会独夫政治培养而成的那种蛮横顽固的面目,她的无理取闹更具体表现在不顾事非,“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一个“故”字就把她的蛮不讲理刻画地入木三分。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只注重自己的感受,根本不考虑别人的心理,自私任性。
从“小子无所畏,……会不相从许”的语言里又能看出她恼羞成怒后的一意孤行,她始终认为像她这样的人家娶个媳妇就像买个东西一样容易。
“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
”她何以如此有恃无恐,凭借的就是强大的封建礼教、封建门阀制度。
二、焦母是刘兰芝悲剧命运的直接制造者虽然都是女人,但焦母在家中处于主宰地位,这与封建社会夫荣妻贵,母以子贵的思想有关系。
尽管诗中没有提及焦父以及他生前的身份地位,但从诗中焦母所说的“汝是大家子”,“贵贱情何薄”中可以看出,焦父生前一定是为官者,依据夫荣妻贵的封建思想,焦母在家中的地位至高无上。
再者,焦仲卿“仕宦于台阁”,焦母又凭借封建社会“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公羊传?鲁隐公元年》)的思想,又一次处于主宰地位,依据这两点,才有焦母在整个事态中的专横、无情和顽固。
[刘兰芝,原因]刘兰芝被遣原因探究
刘兰芝被遣原因探究笔者在读高中的时候,学到《孔雀东南飞》一文,曾有一个疑问,兰芝被焦母所遣,会不会是焦母怪她没生小孩?当时觉得问题太荒诞,不敢问老师。
后来自己当了语文教师,多次讲解《孔雀东南飞》一文,读书百遍,有了些思考。
中学时代我大胆假设,如今来个小心求证。
我的观点是,兰芝被焦母所遣,表层原因是焦母所恶,即“我意久怀忿”,但根源有可是兰芝未能生养(全诗未提及焦刘二人有子女)。
“共事二三年,始而未为久”一句,是兰芝为自己尚无生育的解释,从刘兰芝角度来看,未为久;但是,焦母没有这个耐心,从急着抱孙的婆婆的角度看来,是相当久的了。
况且,这个“二三年”,只是个往短里说的约数,应当不止二三年,因为原文还说到“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看小姑的生长发育,可知不止二三年。
刘兰芝被休,诗中借焦母和兰芝二人之口所叙理由相当牵强。
全诗两次提到兰芝“能织素,学裁衣。
”可见兰芝多才多艺,再加上“昼夜勤作息”,足证被遣“非为织作迟”;那么是不是如焦母所说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呢?也不是,全诗也两次提到“十七诵诗书”,可推知兰芝受过女德教育,知书识礼;那会不会是焦母看上了东家窈窕艳城郭的贤女秦罗敷而想休掉兰芝呢?这理由也站不住脚,一来古人不是强制实行一夫一妻,二来兰芝被遣后求婚的人络绎不绝,级别也高(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从侧面可证兰芝德才貌都不输所谓的秦罗敷。
而且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呢?兰芝说了个隐晦的理由“君家妇难为”,这倒是合理的解释。
古代男子娶亲,首要任务为繁衍儿孙。
这个任务没完成,无论刘兰芝做得多好,焦母都不会满意,这便是“君家妇难为”的真正原因吧!那么焦刘二人未生育,会不会原因在于刘兰芝?笔者对此是否定的。
焦仲卿为庐江府小吏,职位虽不高,工作却挺忙碌的,刘兰芝被遣返的当天,家庭遭遇如此变故,仲卿还要急着上班去(吾今且报府),可见工作之忙压力之大,这于怀孕生育不利。
而刘兰芝常留守空房,相见常日稀,更是两人多年未育的最重要原因,虽然结婚几年,其实实际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却极少。
刘兰芝悲剧命运论析
刘兰芝悲剧命运论析作者:文中海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15期摘要:《孔雀东南飞》一诗中,刘兰芝的命运极具悲剧性,她如此完美,却为了捍卫灵魂的高贵不得不投水自尽。
她的悲剧具有必然性,无论怎样选择,她都摆脱不了悲剧命运。
刘兰芝的悲剧命运是焦母、焦仲卿、刘兄共同造成的,也是时代和社会造成的,她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牺牲品,更是封建等级制度的牺牲品。
关键词:刘兰芝;悲剧;命运;论析刘兰芝是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她被迫与丈夫焦仲卿分离,为了维护爱情的忠贞,捍卫灵魂的高贵,她悲愤地投水自尽,结束了年轻美丽的生命。
这是她的悲剧,也是焦、刘两个家庭的悲剧,更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
一、刘兰芝命运的悲剧性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堪称完美:集美丽、善良、勤劳于一身,善女红、有才艺、知礼节、重情义,对爱情忠贞不二。
如此高贵的灵魂,如此年轻、美丽的生命,却被无情吞噬,这正是她命运的悲剧性所在。
一嫁入焦家,刘兰芝的悲剧命运就开始了,美丽的生命一步一步地走向毁灭。
(一)无过遭遣在嫁入焦家之前,刘兰芝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她的生活丰富多彩,“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嫁入焦家之后,她的痛苦就开始了:“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常”字体现了她痛苦的长期性和经常性。
与婚前生活的对比,突出了她婚后命运的悲苦,她为什么“苦悲”?独守空闺、昼夜辛勤劳作都是次要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她不容于焦母。
她“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但是,焦母并不满意,并不领情,以“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为由强令焦仲卿将她休弃。
在为妻子辩解无效之后,焦仲卿顺从了母命,忍痛将刘兰芝遣送回家。
无过被遣是对刘兰芝莫大的摧残,归家后,她“进退无颜仪”。
(二)被逼再嫁对于女性来说,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是神圣的,但是,受时代局限,刘兰芝没有这些自由。
再谈刘兰芝被休
再谈刘兰芝被休江西省都昌县第二中学石亮星刘兰芝被休,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
人们各持己见,大家众说纷纭:有说是封建家长制的迫害,有说封建门第观念造成,有说兰芝仲卿个性使然……而我认为,兰芝被休,不是某一个原因造成,而是当时社会的综合因素造成,包括当时森严的门第等级,焦母的个性心理,仲卿的孝顺懦弱,刘兄的势利,甚至包括刘兰芝的聪明倔强等等。
下面我就以上理由作具体说明。
一、汉魏六朝的门第等级及对婚姻的影响。
众所周知,汉魏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等级最为森严的时代。
东汉由豪门大族资助立国,对豪门大族也就特殊对待。
发展到东汉末,官吏选举就主要看门第,不讲德才。
于是,门户孤寒是东汉家族大忌;门户繁盛,为人所推崇。
而士庶之别也由以官品区别划分变成以血缘关系区别划分。
士庶之间,等级森严:“士庶之际,实自天隔。
”他们之间,不通婚,不同游,不交往,甚至不能同起坐。
家族势力的大小在男女双方婚姻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
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婚姻双方有一定的条件:一、有着比较接近的经济地位;二、政治地位与社会地位相近(有人统计,不符合等级性婚姻关系制度的,西汉约14%,东汉约3%);三、婚姻有地域性,一般地,同乡、同县、邻县豪族之间通婚普遍。
这些现象,也影响着焦、刘的婚姻形成和破裂。
二、焦刘两家家世及主要人物性格形成的分析。
以我对《孔雀东南飞》一诗的理解,我认为焦仲卿家是士族,刘兰芝家是庶族,理由如下。
焦家是世族大家。
焦母说过“汝是大家子”的话,刘兰芝也对焦母说过“谢家来贵门”的话。
而且,兰芝到了焦家,焦家许多陈旧的老规矩还在:“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焦家如果是平民百姓,就不会有许多的“礼节”。
但后来,家道中落,到焦父手里家境已经很差了。
更不幸的是,焦父又早逝——这点也可以得到证明。
首先,全诗就没有提到过焦父,诗中所谓的“公姥”,是偏义复词,“公”义已淡化。
其次,焦家只生仲卿兄妹两个(由仲卿作出死的打算后对母亲说“令母在后单”可知),没有再生,当是因为焦父不在(当时以人多为荣、为贵,焦家不可能节育,也不知道节育;“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也显然是夸张,因为兰芝嫁到焦家不过二三年,“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小姑就变得“如我长”了,并且能侍奉照顾母亲,“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从“七出”看刘兰芝被遣之原因
养 公姥 ” “ 供 养卒大恩 ” ,无奈不能 生孩子 ,只好主动提出回家去 。这一 方 面表现 了兰芝对封建礼教的愤 懑和 反抗 ,另一方面表明了兰芝本身也深 受封建礼教 的毒害 。正是这样才造成
仲卿 向其母 求 情时 说 : “ 共 事 二三 年, 始 尔未 为久。 ”另 一处是 兰芝 向 小 姑子告别时说 : “ 新妇初来时 ,小
强 了对人 民群众封建思想 、文化、道
了仲卿与兰芝的悲剧 , 且使兰芝 的性
格更 为丰满 。 理由之三 , 诗作 中有 一地方也 暗
长。 ” 由此 可知 ,兰芝 与仲卿结 婚至 少 有三年 的时 间,或许更长一些。 从何 处可知 兰芝没有生 孩子 呢?
下面谈谈 我的理 由: 理 由之一 ,从 诗 的 表现 手法 运
示 了刘兰芝 与焦仲卿没有生孩子 。
仲卿与兰芝决 定以死殉情 后 ,仲
卿向其母诀别说 : “ 儿今 日 冥冥 , 令 母 在后 单 。 ”这里 暗示 了仲 卿死 后 ,
用, 可推知兰芝没有生孩子 。 我们知道汉乐府诗 ,在写作方法 上有一共 同特征 ,就是喜欢采用铺叙
的表现 手法。本诗就有好几处采用 了
姑始扶 床 ;今 日被 驱遗 ,小 姑 如我
事来看 ,兰芝非常明白 自己被休的 命运无 可挽 回,便 主动提 出回家去 。 如: “ 今 日还家 去 ,念母劳家里 。 ” “ 仍更被驱遣 ,何言复来还 。 ”竟还 留
下 礼物 ,赠与 仲卿 “ 迎后人 ” 。假如 兰芝有孩子尤其是有男孩的话 ,她会 主动提 出回家吗?这里不妨联 系兰芝 所处 的时代及社会的情况来分 析。汉 代 的统治者为 了巩固其封建统 治,加
在古代 ,由于妇女地位低下 ,在 离婚问题上男女是很不平等的 ,在汉
探析《孔雀东南飞》刘兰芝被遣之因
探析《孔雀东南飞》刘兰芝被遣之因摘要:《孔雀东南飞》以其悲怆的故事情节和特有的艺术魅力,震撼着无数读者的心灵。
但是,历来的研究者们对于造成刘兰芝被驱遣的真正原因论及较少。
该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地探析。
关键词:探析孔雀东南飞刘兰芝被遣原因引言《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诗双璧。
这首叙事诗共356句,1780个字,故事完整,语言朴素,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结构紧凑完整,结尾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是汉乐府民歌的杰作。
诗中刘兰芝嫁到焦家为焦母不容而被遣回娘家,兄逼其改嫁。
新婚之夜兰芝投水自尽,焦仲卿亦殉情而死。
历来人们都认为造成刘兰芝与焦仲卿悲剧结局的原因是封建礼教的压迫,而事实上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已。
笔者将从焦母的千般刁难、焦仲卿的万般懦弱等多角度去探析。
一、婆婆焦母的千般刁难《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不仅有才能:“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而且非常美丽。
难得的是刘兰芝与小姑的关系也是非常好的。
总的来说刘兰芝就是一个才智兼具的难得好媳妇,可偏偏为何就成了婆婆焦母的眼中钉,肉中刺呢?没有一个婆婆不希望自己的儿媳贤良淑德的,可焦母却执意赶走刘芝,这似乎是不合常理的。
(一)焦母遣兰芝因其“美色”古人常说“红颜祸水”,女人长得美丽也是一种灾难。
诗中描写刘兰芝:“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从这句中可看出刘兰芝打扮得是非常美丽的。
正是刘兰芝的美貌使得焦母担心儿子仲卿儿女情长、沉溺女色、耽误前程,从而招致了刘兰芝被驱谴的命运。
在我国古代历史中也有很多“红颜祸水”,例如:夏代的妹喜,传说夏朝最后一代天子的妃子。
嫁给桀之后,纵情声色,恣意享受。
酒池肉林,裸身嬉戏。
据说妹喜爱听“裂帛”之声,桀马上命令各地每天进贡丝绸一百匹,让人轮流撕开来给妹喜听。
浅析《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悲剧成因
浅析《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悲剧成因《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写了一个发生在东汉建安年间的婚姻悲剧。
刘兰芝嫁给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夫妻感情很好,但是兰芝不得焦母欢心,被驱逐回家。
夫妻二人本来打算暂避婆婆锋芒,再图长远计较,但兰芝回到娘家后,又遭兄长逼婚,最终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这首诗通过刘、焦婚姻悲剧的描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婚姻幸福的罪恶。
其实在反复阅读此诗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后,不难得知造成刘兰芝悲剧的原因不只是简单的封建礼教。
我认为刘兰芝悲剧的成因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理解:首先从主观上来看,这出婚姻悲剧很大程度上与刘兰芝、焦仲卿的人物性格有关。
从诗歌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
”和“鸡鸣入机织……三日断五匹。
”便能看出刘兰芝是一个聪明、能干、知书达礼女子。
可这样一个优秀的媳妇却不得婆婆喜爱,甚至还被婆婆百般挑剔。
但是兰芝面对婆婆的“故嫌迟”,她要求丈夫“及时相谴归”。
可能有些人,一天就只知道哭哭涕涕,甘受委屈,她却要求让自己回娘家,又表现出了她的性格中刚强的一面。
但也正是由于她的这种刚强、倔强、有个性,让焦母这样一个思想传统、保守腐朽的封建女性难以接受,再加上刘兰芝嫁到焦家二、三年都没有为焦仲卿生下孩子,这在当时的封建环境下,应该是很不能为婆婆接受的。
因此婆媳性格不和而导致矛盾一直存在,并且随着时间流逝而升级。
另一方面,全诗都没有提到过焦仲卿的父亲或除焦母和小姑外的其他家人,可见焦家只有焦仲卿一个男性,在焦家焦母最大,地位最高。
而他作为焦母唯一的儿子,对于母亲不喜欢刘兰芝这一事实也无能为力,因此他只能选择在他与兰芝的爱情上做出让步,而对兰芝说:“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归还,誓天不相负”。
可见,焦仲卿对兰芝的爱虽然是坚贞的,但是他的性格又是软弱、不切实际的,兰芝“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再谈刘兰芝为何被遣
再谈刘兰芝为何被遣很多人认为《孔雀东南飞》的意义在于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烈地歌颂了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并最后表达了广大人民争取婚姻自由的必胜信念。
但是我们对于刘兰芝为何被遣的原因却莫衷一是,而这一点又关系着对焦刘二人的爱情悲剧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试着在这点上来阐述自己的看法,以求教各位方家。
首先,刘兰芝是一个有主见、有个性的知识女性,这可能是她的婚姻悲剧的重要原因或者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礼记》中规定:“子甚宜其妻……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母不悦,出。
”这是古代女子被遣送回家的“法律”依据。
刘兰芝聪明美丽、勤劳能干、纯洁大方,她对丈夫的爱是真挚而深沉的。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学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可见她也是一个知书达礼的人。
但她并不因为“自小出野里”、“兼愧贵家子”而安于现状。
面对“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的窘况,她的“心中常悲苦”。
夫妻不能长相厮守,连见面都难!可这些还不是让她心灰意冷的最终理由。
可是这些不快不满不悦意,加深了与希望儿子加官进爵的焦母的矛盾。
兰芝“三日断五匹”却还需要忍受“大人故嫌迟”的无理压迫和百般刁难,于是就有了“君家妇难为”的感慨;就有了“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的当机决断!一句话,婆媳在争夺儿子和丈夫的“战斗”中加深了对对方的成见。
尽管刘兰芝在这场争夺中完全处于守势。
在封建社会,这种争斗也常常是以婆婆的胜利而告终,只有“十年的媳妇熬成婆”,有了足够的资本,才可能在这场争斗中胜出,这点刘兰芝应该是清楚的,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幸福的向往却让她走上了一条反抗的不归路!刘兰芝不能讨焦母欢心,是她被遣的根本原因。
封建社会对媳妇的起居饮食、言谈举止都作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一个媳妇首先要忍辱负重,百般顺从。
每天要早于公婆起床,准备好早餐,侍奉床前。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探究焦母驱遣刘兰芝的原因教师随笔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探究焦母驱遣刘兰芝的原因教师随笔《孔雀东南飞》这首代表汉乐府民歌艺术高峰的长篇叙事诗,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广泛传诵,交口赞颂,被誉之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的“双璧”之一。
经典的作品,总是让人有常读常新的感觉,常常想:刘兰芝那么知书识礼,聪明美丽,勤劳能干,温顺贤慧,简直是一个至纯至孝、十全十美的“淑女”形象是,可以说身上集中了中国传统女性的所有优点,而且又与丈夫情深似海。
这样一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媳妇,为什么焦母不喜欢她,遭受了婆婆非难不说,还最终被遣。
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父的恨。
我们从不同角度来深思一下造成这个悲剧的根源。
一.无子说。
这是比较常见,也是从文本中可以找到依据的说法。
文中说:“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由此可见,刘兰芝与焦仲卿结婚已经好几年了,而在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低下,“无子、淫逸、不事姑舅、口舌、盗窃、妒忌、恶疾”合称“七出”,是中国古代休弃女子的七大理由,而“无子”排在第一位,是其中最重要的理由。
在封建卫道士的眼中,女人就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女人不能生育,就应该扫地出门。
“无子说”反映了男权社会对女子的歧视和压制。
但再仔细研读文本,会发现下文中有这样的情节,县令的儿子来求亲,而且还是个青年才俊,“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甚至,太守的儿子也来求亲,还是个“娇逸未有婚”的贵公子。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太守和县令怎么可能让他们的儿子娶一个因“无子”而被驱遣的妇人。
这个时候,我们又觉得“无子说”有点站不住脚了。
从这处情节中,我们还可以发现,焦仲卿仅仅是一个”庐江府小吏”,求亲者的地位和身份比他要高的多,这样写,作者的目的是想抬高刘兰芝的身价,彰显她的价值。
兰芝聪明、美貌、贤惠,却有如此悲惨的遭遇,读者会对她的悲剧产生深深的同情,诅咒悲剧的制造者。
二.性格说。
我们先看一看焦母的表演:在仲卿听了兰芝的哭诉之后向母亲询问原因时,她会恶人先告状,恶语中伤刘“此妇无礼节,行动自专由”,邪恶歹毒;接着,她不顾仲卿的意愿而做出“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之莫慎留”的决定,专制;而当焦发誓“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时,她便“槌床便大怒”并大叫“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乖张、暴戾、专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芝嫁进焦 家 ,特别 是当 “ 共事二三年 ”的儿子对 媳妇还是 子的不争气带给焦母的羞怒 、痛苦和失望 ,只有一个付 出了
“ 尔 未 为 久 ” 时 , 当 “ 见 常 日稀 ” 的夫 妻 相 聚 总 如 新 自己全部心血、怀抱望子成龙希望的母亲才能深刻体会到。 始 相 儿子 的 所作 所 为 ,对母 亲 心灵 的打击 是 致命 的 。 存 在 。 时 间 长 了 , 焦 母 感 觉 自 己被 儿 子 、媳 妇 遗 忘 , 成 多 在 男 尊 女 卑 的 社 会 里 , 焦 母 从 女 性 和 母 亲 的 立 场 出
“ 室 其 家 ” 的刘 兰 芝 心 存 芥 蒂 , 一 味 苛 责 ,常 有 摩 擦 、 宜 四 德 ”等 纲 常 伦 理 , 要端 庄 严 谨 、贤 惠温 顺 ,辅 佐 丈 夫 , 使 家 业 兴 旺 , 但 媳 妇 刘 兰 芝 的 到 来 使 一 个 普 通 母 亲 最 质
婆媳 间的摩擦 、冲 突都要等待 焦仲卿 “ 赴府 ”回来解 朴 、最 现实 的愿 望落 空 了 。 自从儿子 和 媳妇 “ 事 二 三 共 决 ,可 是焦仲卿认 为 “ 已薄禄相 ,幸复得此妇 ,结发 同 年 ” 来 , 焦 仲 卿 一 天 天 地 变 得 胸 无 大 志 , 媳 妇 不 但 没 有 儿 枕席,黄泉共为友……女行无偏斜 ,何意致不厚 ”。这些 明 管教好 自己的丈夫 ,反而也与他 一同沉溺在爱情 中 。作 为 显带有责备和怨恨意味的话 ,非但不能给长 期处于孤寂中的
生 了矛盾 。在 婆婆眼 中,刘兰芝 的所作所为 与做好媳 妇的 吏,守节情 不移 。贱妾 留空房 ,相见 常 日稀 ”。这种 由于 标 准极不相称 ,是一些 不正经 的行为 ,是伤 风败俗 、败坏 种 种原 因,在夫妻恩 爱生活不多 的情 况下未育子 嗣是正常
焦 家 门风 的。为 了改变 刘兰芝 的性格 ,焦母 就用加重 她体 的 ,焦母却 把错误 归咎 于刘兰芝一人 ,实在是对刘 兰芝的
余 的人 了 ,儿 子 已 不 再 完 全 属 于 自己 , 而 被 兰 芝 分 享 甚 至 发 ,她 是 不 会 过 多 地 责 备 自 己儿 子 不 明 事 理 的 ,而 只 会 将
完全 占有 。如此推想 下去 ,焦母对她 亲手选定 ,认 为能够 儿子的 多情 归罪于媳妇 。传统观念认 为女子要遵 守 “ 三从
性 聪 明 伶 俐 , “ 作 女 儿 时 , 生 小 出野 里 。本 自无 教 训 , 昔
有为 自己的儿女着 想 。在 中国封建社会 ,女子结婚没有 生
育 是 一 种 莫 大 的 罪 过 , 《 记 本 命 》 中 有 “ 子 去 ”之 比较开 朗。
.
文
冥 , 令 母 在 后 单 ”等 以 死 相 逼 的 话 。 因此 , 焦 母 厌 恶 兰 芝 在 “ 理 ”之 中。 情 的 根 本 原 因 是 兰 芝 没 有 尽 到 做 媳 妇 的 职 责 。 在 她 的 媚 惑
兰芝无 子这个 问题 从 “ 共事 二三年 ,始尔 未为久 ”、
力 劳动 的方 式对她严加 看管 ,这 从 “ 鸣入 机织 ,夜 夜不 鸡 得息 。三 日断五 匹,大人故嫌 迟 ”中可 以看 出。因为媳妇
一
种误解 。
《 记 本 命 》 中 “ 有 七 去 :不 顺 父 母 去 ,无 子 去 , 礼 妇
做 工 是 天 经 地 义 的 事 , 《 子 集 语 》 中说 : “ 二 十 而 通 淫 去 ,妒 去 ,有 恶 疾 去 ,多 言 去 , 盗 窃 去 。 ” 《 记 》 中 孔 女 礼 红 绩 纺 之 事 ” , “ 若 是 , 则 上 无 以孝 于 舅 姑 , 下 无 以事 还有 “ 不 子甚宜其妻 ,父母不乐 ,出。 ”这些说 教的核心就 夫 养 子 。 ” 所 以刘 兰 芝 日夜 穿针 引 线 纯 属 正 理 ,别 人 无 话 是一个 “ ”字 ,而 刘兰芝 的所 作所 为恰恰是 “ 孝 不孝 ”的
. ^
觉得这个媳妇 “ 举动 自专 由”了。很显然只要焦母心中有了 怒 ”)。更让她不 能容忍的是 ,儿子居然 为了一个妇人 而
儿今 日冥 _ . “ 二 , 媳妇眼里没有婆婆”这 一念头, “ _ 薯 此妇无礼节 ”的看法那 痛 哭流 涕 ,露 出可 怜 的软 弱相 , 以至 于说 出 “
兰 芝 性 格 活 泼 ,是 个 追 求 行动 自由 的女 子 。 不 便 明 说 ,只 好 对 焦 仲 卿 施 加 压 力 ,在 焦 仲 卿 面 前 说 一 些 当 然 刘 兰 芝 在 出 阁 前 , 人 们 是 不 会 把 小 孩 子 的 各 种 诸 如 刘 兰 芝 “ 妇 无 礼 节 , 举 动 自专 由 。 吾 意 久 怀 忿 , 汝 此
“ 妾 留 空 房 ,相 见 常 日稀 ”两 句 话 中 也 可 以 找 到 答 案 。 贱
下 ,儿子 意 志 消靡 ,仕 途 毫无起 色 ,家族 的利 益 将要 受
损 。 所 以焦 母 由对 儿 子 的 失 望 而 引 起 焦 急 、 愤 激 和 苦 恼 等 在 古汉 语 中两个 数 连用 可 以表 示两 个数 相乘 。归有光 的
“ 孝 ” 的 志 剧 不
一 一
浅析 刘 兰芝被 遣
。 李相 福
摘 要:本文从婆媳矛盾 、焦母 自 身、兰芝本人 、社会环境 四个方面论述 了刘 兰芝被遣 回家的各种原 因
关键词 :刘兰芝 被遣 婆媳 矛盾 迁怒
刘兰芝是位多才多艺、丰姿绰约 、孝敬老人、感情专一 就顺理成章 了。所 以大多数婆媳之间的矛盾往往都源 于母子
情 绪 ,使她 认为兰 芝就是 “ 狐狸 精 ”、 “ 扫把星 ”,于是
对 她 更 加 怪 罪 ,并 下 定 决 心 要 拆 散 他 们 。 虽 然 焦 仲 卿 以死
《 脊 轩志 》 中有 “ 五 之夜 , 明月 半强墙 ”、苏轼 的 项 三
《 锓 辖 座 上 分 题 戴 花 》 中 有 “ 八 佳 人 细 马 驮 , 十 千 李 二
被 焦 母遣 走 , 以至酿 成 千 古 悲 剧 。那 么 焦母 为什 么 要休 掉 国 欢乐;两爱相争,众人受伤 。在封建专制 时代这样特 定的环
色天香的刘兰芝呢?笔者认为有 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
、
亲情 与爱情之间的矛盾是兰芝被遣的根本原 因
焦 仲 卿 很 早 没 了 父 亲 , 只 有 母 亲 。 家 中 男 丁 只 他 一 的魔 掌 ,摆 脱 不 了受迫 害 的命 运 。
刘 兰 芝是 一个 集 品 、才 、貌 于 一 身 的优 秀女 子 ,从
“ 三 能 织 素 ,十 四 学 裁 衣 , 十 五 弹 箜 篌 , 十 六 颂 诗 书 ” 十 中可 以看出刘兰 芝从小就在 “ 德 、妇言、妇容 、妇功 ” 妇
四个方 面受到儒 家思想 的全 面教育 ,而 且也说 明刘兰芝生 骨 肉分 别的情景 ,二是焦仲 卿与刘兰芝在 诀别人间时 ,没
的 完 美 女子 ,令 人 赞 叹 、爱 慕 ,她 却 无 法讨 得 焦 母 的欢 心 ,
间的亲情与儿媳间的爱情天平失去 了平衡 。两爱相衡,合家
境 中 ,婆 媳 之 间 矛 盾 冲 突 的 受 害 者 只 能 且 永 远 是 “ 兰 芝 刘 们 ” , 即使 她 们再 努 力 去 挣 扎 、反 抗 , 也逃 不 出 “ 母们 ” 焦
亲 家 庭 。 对 焦 母 而 言 , 没 了 丈 夫 , 儿 子 就 是 她 唯 一 的 依 身。”修身、齐家 、治 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社会所 有人所 靠 , 是她 全 部 的希 望 、 全 部 的爱 , 更 是 她 干 涸 、 孤 寂 心 灵 追 求 的共 同 目标 ,焦 母 期 望 中 的焦 仲 卿 也是 如 此 。但 被母 亲 的 唯 一 安 慰 。 独 自抚 养 儿 子 长 大 成 人 固 然 艰 辛 ,但 焦 母 能 视 为终身依靠的焦仲卿却贪恋新婚燕尔的欢娱 ,沉醉于儿女 完 全 占有 儿 子 ,享 有 爱 儿 子 和 被 儿 子 爱 的 幸 福 。 可 是 当兰 私情 的甜 蜜 中 不 能 自拔 ,对 做 官 求 仕 不 思进 取 。可 想 而J J,  ̄I N.
一
位敏感 的母亲 ,她 怎能不会意识 NJ, I . 女情长对 家族利益
焦母带来些许安慰,相反是火上浇油 ,使婆媳关系变得越来 的 潜 在 危 机 呢 ?所 以 儿 子 与 兰 芝 表 现 得 愈 情 深 意 长 ,就 愈 阿母 得 闻 之 ,槌床 便 大 越僵 ,把一切 的罪责全部加到媳妇 身上 ,这就不能不让焦母 让 焦母 急火 攻 心 ,暴跳 如雷 (“
举 止看 成 是 失礼 行为 的 ,但 “ 七 为君 妇 ”后 ,生 活环 岂得 自由”等鸡 蛋里挑骨 头的话 ,找借 口威逼焦仲卿休 掉 十
县 境 、 自己的身 份、管理对 象都变 了。但作为 人妇 的刘 兰芝 刘 兰 芝 。焦 仲 卿 是 在 太 守 府 做 小 吏 的 , 从 文 中 “ 令 遣 媒 毕 竟 还 带 有 童 时 的 性 格 , 在 婆 家 还 一 时 改 不 掉 自 己不 受 约 来 ” 的 话 中 知道 ,知 府 治 和 县 治 是 不 在 一 处 的 ,也 就 是 说
相 逼 ,但她 的决定 一点也没有 动摇 ,因而显得是那样 的不 美 酒渭 城歌 ”这样 的话 ,其 中的 “ 五之 夜 ”指 阴历每 三 近 人情 ,蛮 横冷酷 。她为儿子 求娶 “ 东家贤女 ”的 目的也 月十五 日的夜晚 、 “ 二八佳人 ”指年满十六 的漂 亮女子 。 是为 了拯 救儿子 ,让儿子悬崖 勒马 ,迷途 知反 ,实现 自己 由此 可 见 “ 事 二三 年 ”不 是 一般 注 本 中所 说 的 “ 们 在 共 我
的 理想 和 愿 望 。 三、 “ 无礼 节 , 自专 由 ” 是兰 芝 被 遣 的 自身原 因
一
起 过 日子 不 过 二 三 年 的 时 间 ” , 而 是 指 在 一起 过 日子 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