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字仲达》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仲达,冀州衡水人也。颖达八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及长,尤明《左氏传》《郑氏尚书》《
高中文言文阅读 2019.1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也。
颖达八岁就学,日诵千余言。
及长,尤明《左氏传》《郑氏尚书》《王氏易》《毛诗》《礼记》,兼善算历,解属文。
同郡刘焯名重海内,颖达造其门。
焯初不之礼,颖达请质疑滞,多出其意表,焯改容敬之。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
时炀帝征诸郡儒官集于东都,令国子秘书学士与论难,颖达为最。
时颖达少年,而先辈宿儒耻为之屈,潜遣刺客图之。
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
太宗尝问曰:“《论语》云:‘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
’何谓也?”颖达对曰:“圣人设教,欲人谦光。
己虽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访能事。
己之才艺虽多,犹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
己之虽有,其状若无;己之虽实;其容若虚。
非唯匹庶,帝王之德,亦当如此。
若其位居尊极,自矜其能,以才凌人,文过拒谏,则上下情阂,君臣道乖。
自古灭亡,莫不由此也。
”太宗深善其对。
六年,累除国子司业。
岁余,迁太子右庶子,仍兼国子司业。
庶人承乾令撰《孝经义疏》,颖达因文见意,更广规讽之道。
学者称之。
十二年,拜国子祭酒,仍侍讲东宫。
十四年,太宗幸国学观释奠,命颖达讲《孝经》,既毕,颖达上《释奠颂》,手诏褒美。
后承乾不循法度,颖达每犯颜进谏。
承乾乳母遂安夫人谓曰:“太子成长,何宜屡致面折?”颖达对曰:“蒙国厚恩,死无所恨。
”谏谤逾切,承乾不能纳。
二十二年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B.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C.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D.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氏易》指曹魏时期王弼注解的《周易》,以对《周易》独到的解读流行于六朝隋唐。
故宫旧藏《孔颖达碑》拓本钩沉
故宫旧藏《孔颖达碑》拓本钩沉打开文本图片集孔颖达碑,又称孔祭酒碑,是著名的昭陵唐碑之一。
贞观二十二年一六四八一,于志宁一字仲谧一撰。
碑文正书,三十五行,行七十六字,凡二千五百余字,额篆书阳文十六字。
原立于陕西省礼泉县烟霞乡袁家村孔颖达墓前,现藏于昭陵博物馆。
自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始,历代金石学者多有著录考证。
故宫博物院收藏一《孔颖达碑》拓本,存八百余字,为碑之上半。
第一行『右庶子』下『银』字,及后之『颖达字冲远』下『冀』字皆未损,系典型明代拓本。
此本经明徐淮、邵弥、清施何牧、杨宾、云矫一待考一诸家递藏,后入清内府,贮藏于紫禁城建福宫内延春阁,嘉庆《石渠宝笈·三编》著录,属流传有序之本。
一九二〇年代初期,该本流散出宫沦落民间,或是宫内人员监守自盗所为,却因此幸免毁于一九二三年六月二十七日的建福宫火灾,可谓不幸之万幸。
该本后经清朝遗老宝熙从中周旋,最终为民国时期北京著名碑帖收藏家朱翼盦先生以八百五十元高价购藏。
一九五二年,朱氏哲嗣朱家济、家濂、家源、家溍兄弟四人秉承遗志,由翼盦先生夫人张慧祗女士率领,举所藏全部碑帖七百余种一千余件无偿捐赠,化私为公,泽被后人,经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调拨,悉数人故宫博物院保藏,此本《孔颖达碑》亦在其中,即所谓『二进宫』者。
《孔颖达碑》的历代著录与考证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欧阳棐《集古录目》,赵明诚《金石录》,黄伯思《东观余论》,陈思《宝刻丛编》,赵均《金石林时地考》,赵崡《石墨镌华》,于奕正《天下金石志》,顾炎武《金石文字记》,林侗《来斋金石刻考略》,李光英《观妙斋藏金石文字考略》,严长明《西安府志》,毕沅《关中金石记》,朱枫《雍州金石记》,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王昶《金石萃编》,孙星衍、邢澍《寰宇访碑录》,鲁泉《汉唐存碑跋》,洪颐煊《平津读碑续记》,王志沂《关中汉唐存碑跋》,梁章钜《过苍金石书画跋》,何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朱士端《宜禄堂收藏金石记》,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郑业敩《独笑斋金石文考残稿》,罗振玉《昭陵碑录》,武树善《陕西金石志》,宋伯鲁等《续修陕西通志稿》,方若《校碑随笔》,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杨震方《碑帖叙录》,张彦生《善本碑帖录》,马子云、施安昌《碑帖鉴定》均著录考证。
孔颖达文言文
孔颖达文言文1. 翻译一段古文,张居正大传中的张居正《与王继津论君臣之义》【原文】唐虞之世,九官十二牧,师师济济,各效其能,岂必人为禹稷,位皆百揆,而后惬于心哉?诚欣于时世之遇也。
方今尧舜在上,属任忠贤,仆躬履贯鱼之行,寤寐孜孜,用天下贤者,效之于上。
士生于今,义无所逃,以其时则可矣。
公乃独傲然远引,慨慕巢由,嘲哂禹契,欲自越乎不可逃之分,而背乎不易得之时,此愚蒙之所未譬也。
虽然,人各有志,何可相强?聊为道其区区如此,惟高明裁之。
【译文】唐尧和虞舜的时代,(天下)设有九个中央大官十二个州的官员,人才济济,(大家)各自(为国家)效力,岂能人人一定都称为大禹、后稷,职位都在宰相,而后才能心里痛快呢?实在是为遇上这样美好的时代而高兴啊。
如今像尧舜一样的圣君在上,任用忠心贤明之人,我亲身履行向皇帝推荐贤才的职责,日夜勤勉,任命天下的贤才,为皇上效力。
士人生在当今的时代,在道义上无所逃避,根据时势来做就可以了。
您却高傲地远游,慨叹仰慕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嘲笑夏禹和契那样的贤才,自己想逃过不可逃避的本分,而背弃不易遇到的美好时代,这是愚昧不明的心还没有通明啊。
虽然这样,但是人各有志,怎么能够勉强您呢?暂且为您说一说我如此的心意,只希望高明的人来裁断是非吧。
【注释】1、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
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
《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史记·汲郑列传》:“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宋刘过《沁园春·寿》词:“平章处,看人如伊吕,世似唐虞。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诗:“我好像置身在唐虞时代以前。
”2、九官:古传舜设置的九个大臣。
《汉书·刘向传》:“臣闻舜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
”颜师古注:“《尚书》:禹作司空,弃后稷,契司徒,咎繇作士,垂共工,益朕虞,伯夷秩宗,夔典乐,龙纳言,凡九官也。
”唐杜牧《上李太尉论*** 书》:“虽九官事舜,十人佐周,校于太尉,未可为比。
历代诗经通行版本
1.毛诗诂训传(全十册)[汉]毛萇传,[汉]郑玄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毛诗》为阐释《诗经》经义的古文经学著作,郑玄笺注,陆德明音释,据宋刻本影印。
2.毛詩正義(三卷本),副标题——十三經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毛诗正义》(包括“毛传”“郑笺”等内容)——它是对于《毛传》及《郑笺》的疏解,“传”、“笺”被称为“注”,“正义”被称为“疏”。
《诗经》研究著作简称《孔疏》,40卷。
唐贞观十六年(642)孔颖达(574~648)等奉唐太宗诏命所作《五经正义》之一,为当时由政府颁布的官书。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
历任国子博士、司业、祭酒等职。
其时撰《五经正义》,孔颖达以年辈在先,名位独重,受命主持其事,诸儒分治一经,《毛诗正义》出于王德韶、齐威等人之手,而孔颖达总其成。
《毛诗正义》是对于《毛传》及《郑笺》的疏解,“传”“笺”被称为“注”,“正义”被称为“疏”,合称《毛诗注疏》《四库全书总目》说:“其书以刘焯《毛诗义疏》、刘炫《毛诗述义》为稿本,故能融贯群言,包罗古义,终唐之世,人无异词”说明此书内容取材之广和在唐代影响之大。
其中包括了汉魏时期学者对《诗经》的各种解释,汇集了两晋南北朝学者研究《诗经》的成果,有的地方并能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如对于《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孔子删《诗》之说表示怀疑等,但其书遵循“疏不破注”的原则,未能越出《毛传》、《郑笺》的范围,对二者的分歧也不敢加以判断,因而不可避免地承袭了《毛传》、《郑笺》的某些错误;在疏解方面此书颇多烦言赘语,这是唐人义疏的共同缺点。
《毛诗正义》通行的有《十三经注疏》本,以阮元所刻为佳,书后附阮元的《毛诗校勘记》。
3.《诗集传》[宋]朱熹集注;赵长征点校;中华书局,2011年《诗集传》在朱熹著作中的地位接近《四书章句集注》。
历代注《诗》的书汗牛充栋,朱熹的这部名著在元明清时期占据着首屈一指的位置。
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一)(陕西)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一)(陕西)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
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
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
”黄裳惊其言,自是遇加厚。
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
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
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复问坦,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乃及尊职。
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诸将闻而惭,遽出就坦谢。
复卒,乃以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
河南赋限已穷,县人诉机织未就,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
坦谕县人弟①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
由是知名。
累迁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
赤县尉为台所审,京兆尹密救,帝遣中人就释之。
坦白中丞请中覆,中人走以闻,帝曰:“吾固宜先命有司。
”遂下诏,乃释。
数月迁中丞。
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
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
”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
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帝曰:“朕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
”帝纳之。
《后汉书卢坦传》 ①弟:只,只管。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盍察之 盍:通“盖”,大概 B.不若恣其不道? ?恣:放纵 C.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乃及尊职? ?乃:才 D.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 诣:到,到……去 5.以下六句话能直接表现卢坦敢于直言劝谏的一组是? (3分) ①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 ?②吾固宜先命有司。
③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
? ④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 ⑤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 ?⑥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⑤⑥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监军薛盈珍干预政事,卢坦据理拒绝。
【诗歌鉴赏】旧唐书孔颖达传原文翻译
【诗歌鉴赏】旧唐书?孔颖达传原文翻译旧唐书?孔颖达传原文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也。
祖硕,后魏南台丞。
父安,齐青州法曹参军。
颖达八岁就学,日诵千余言。
及长,尤明《左氏传》、《郑氏尚书》、《王氏易》、《毛诗》、《礼记》,兼善算历,解属文。
同郡刘焯名重海内,颖达造其门。
焯初不之礼,颖达请质疑滞,多出其意表,焯改容敬之。
颖达固辞归,焯固留不可。
还家,以教授为务。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
时炀帝征诸郡儒官集于东都,令国子秘书学士与之论难,颖达为最。
时颖达少年,而先辈宿儒耻为之屈,潜遣刺客图之。
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
补太学助教。
属隋乱,避地于武牢。
太宗平王世充,引为秦府文学馆学士。
武德九年,擢授国子博士。
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
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
太宗尝问曰:"《论语》云:'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
'何谓也?"颖达对曰:"圣人设教,欲人谦光。
己虽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访能事。
己之才艺虽多,犹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
己之虽有,其状若无。
己之虽实,其容若虚。
非唯匹庶,帝王之德,亦当如此。
夫帝王内蕴神明,外须玄默,使深不可测,度不可知。
《易》称'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若其位居尊极,炫耀聪明,以才凌人,饰非拒谏,则上下情隔,君臣道乖。
自古灭亡,莫不由此也。
"太宗深善其对。
六年,累除国子司业。
岁余,迁太子右庶子,仍兼国子司业。
与诸儒议历及明堂,皆从颖达之说。
又与魏徵撰成《隋史》,加位散骑常侍。
十一年,又与朝贤修定《五礼》,所有疑滞,咸谘决之。
书成,进爵为子,赐物三百段。
庶人承乾令撰《孝经义疏》,颖达因文见意,更广规讽之道,学者称之。
太宗以颖达在东宫数有匡谏,与左庶子于志宁各赐黄金一斤、绢百匹。
十二年,拜国子祭酒,仍侍讲东宫。
十四年,太宗幸国学观释奠,命颖达讲《孝经》,既毕,颖达上《释奠颂》,手诏褒美。
孔颖达《五经正义》
孔颖达《五经正义》孔颖达《五经正义》孔颖达(574—648),字仲达,冀州衡水(今河北省冀县,一说衡水县)人,唐代著名经学家、教育家,生于隋唐之际的官宦之家。
据《旧唐书?孔颖达传》记载,其“八岁就学,日诵千余言。
及长,尤明《左氏传》、《郑氏尚书》、《王氏易》、《毛诗》、《礼记》,兼善算历,解属文。
同郡刘焯名重海内,颖达造其门,焯初不之礼,颖达请质疑滞,多出其意表,焯改容敬之。
颖达固辞归,焯固留不可,还家,以教授为务。
”可见在其年轻时就以显露山众的才华,并在经学研究和教育等方面早有实践的经验。
这些均为其日后在学术上逐渐成熟和发展打下深广的基础。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
时煬帝征诸郡儒官集于东都,令国子秘书学士与之论难,颖达为最。
时颖达年少,而先辈宿儒耻为之屈,潜遣刺客图之,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
补太学助教。
属隋乱,避地于武牢,(唐)太宗平王世充,引为秦府文学馆学士。
武德九年(626)擢授国子博士。
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六年(632)累除国子司业。
岁余,迁太子右庶子,乃兼国子司业。
与诸儒议历及明堂,皆从颖达之说。
又与魏征撰成《隋史》,加位散骑常侍。
十一年(637)又与朝贤修订《五礼》,所有疑滞,咸谘决之。
书成,进爵为子,赐物三百段。
庶人承乾令撰《孝经义疏》,颖达因文见意,更广规讽之道,学者称之。
……十二年(638)拜国子祭酒。
仍侍讲东宫。
十四年(640)太宗幸国学观释奠,命颖达讲《孝经》,既毕,颖达上《释奠顷》,手诏褒美。
……先是,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等诸儒受诏撰定《五经》义训,凡一百八十卷,名曰《五经正义》。
太宗下诏曰:‘卿皆博综古今,义理该洽,考前儒之异说,符圣人之幽旨,实为不朽。
’付国子监施行,赐颖达物三百段。
……十七年(643)以年老致仕。
十八年(644)图形凌烟阁,赞曰:‘道光列第,风传阙里。
精义霞开,辞飙起。
’二十二年(648)卒,陪葬昭陵(太宗墓)。
【高三】2021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河北带答案)
【高三】2021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河北带答案)语文试题第Ⅰ卷(共79分)一、论述类文本(每个3分)(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批评家需不断清扫“自己的园地”华东师范大学杨扬汪曾祺先生曾说:文学评论就像是湖中的倒影,它不是树本身,但有时却比树还清新、美丽。
这是汪曾祺从自己的创作经验中体会到文学批评的重要性。
文学批评不是创作的附庸,但也不是与创作格格不入的玄谈。
李健吾与巴金,一位是评论家,一位是小说家。
当年因为李健吾尖刻的批评,引来巴金的不快,即便是这样,他们两位在私下的言谈之中,还是彼此尊重,尤其是巴金对李健吾的艺术感觉持肯定态度。
而李健吾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的优势不仅在于批评感觉的敏锐,还在于对文学艺术有一种真正的鉴赏力,他是真懂艺术。
由此,联想到眼下对文学批评的一些议论。
好像1990年起就有批评缺席这样的说法,这些尖锐的意见并不意味着对今天的文学批评成就的全盘抹杀,而是以一种尖锐的方式提出了文学批评在当今社会中遭遇到的问题。
我以为在困扰当代文学批评的诸多因素中,批评家的个人修养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文学批评家首先就是一位在行的艺术鉴赏家,像王国维、鲁迅、梁实秋、李健吾、傅雷、钱钟书、朱光潜等,他们对于一些艺术问题的独到见解,并不是缘于灵机一动的小聪明,或是某种碰巧,而是他们艺术修养长期积累的结果。
看看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学的熟悉程度,看看他们对于中外艺术的广泛兴趣,这是让很多后来的批评家都会感到自愧不如的。
相比之下,当今的文学批评者并不是才学太多,而是才学严重不足。
以文学批评为例,当今的一些批评家关注最多的是小说创作,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多的艺术兴趣。
事实上,一位批评家如果不对几种艺术门类有较为浓厚的欣赏兴趣,很难说他对小说评论会有准确的判断力。
文学批评的思想性的建构,基本的要义也应该是在艺术修养的熏陶之中逐渐获得,而不是像一些人理解的单靠搬弄一点理论概念名词,或单靠翻阅几本理论书籍就能解决。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新唐书) 阅读答案附翻译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
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
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
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
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
补太学助教。
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
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
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
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
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
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
自古灭亡,莫不由此。
帝称善。
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
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
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
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
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
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
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
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
剀切愈至。
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
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至相讥诋。
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
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节选)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尝造同郡刘焯造:培养B.非特匹夫,君德亦然特:只是C.加散骑常侍,爵为子爵:封爵D.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致仕:辞官回家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是(3分)A.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B.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C.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D.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颖达,八岁就从师学习,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他最为突出,而且年龄最小。
《新唐书》《旧唐书》中的《孔颖达传》辨异
孔颖达是唐代 的经师鸿儒 ,由其主持编修 的
笔者认为 ,孔颖达 的字取 “冲远 ”为上。理 由
《五经正义》在唐代注疏学 以及中国经学发展史 一 :陈冠明先生在《孔颖达年谱》中认为“《新唐书》
世系表》的记载可信度 更高 。
为二 十 四人 ,同时可参见 《旧唐 书 ·长孙无 忌
理 由三 :于志宁与孔颖达为同僚 ,其所作《碑 传》,原文如下 :“十七年 ,令 图画无忌等二十 四人
铭》非常明确地记录了孔颖达的字为 “冲远”,应 于凌烟 阁,诏 日 :‘自古皇王 ,褒崇勤德 ,既勒铭于
三 。将两者进行 比较 ,就会发现有 多处抵牾 :
正传之谬 ,不疑 以冲远为仲达。以此知文字转易 ,
一 “冲远 ”还是 “仲达 ” 、
关于孔颖达 的字①,《新唐书》本 传、《旧唐书》 本传②均作仲达 (《册府元龟》卷五九七 、《山东通 志》、《直斋书 录解题》、清代朱鹤龄的《愚巷小集》 卷七《读左 日钞序》等所记 同)、《新唐书 ·宰相世 系表五下》作冲远 (于志宁《大唐故太子右庶子银 青 光 禄大 夫 国子 祭酒 上 护 军 曲阜宪 公 孔 公碑 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等所记同)。一方面 ,于
失其真者 ,何可胜数”【1]1160欧 阳修为 《新唐书》的 编者之一 ,《宰相世系表》所记之 “冲远”当是正旧 传之谬 ,因此 ,关于孔颖达的字还是应该以《碑铭》 为准 ,定为“冲远 ”。
理 由二 :与 《旧唐书》相 比,《新唐书》在文笔 、 体例等方面都更胜一筹 ,但是 因为对史料 的删减 , 《新唐书》中有不少记载受到质疑 ,该书颁行不久 就有吴缜撰 《新唐 书纠谬》二十卷 ,共举 出该书 四
高一语文教案17文言文的断句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世充,字行满。
祖西域胡,号支颓耨,后徒新丰,死,其妻与霸城人王梁为庶妻。
颓褥子收从之,冒梁姓,仕隋。
生世充,以荫为左翊卫。
大业初,世充出为江都赞治,迁郡承。
杨玄感反,吴人朱燮、晋陵人管崇起江南应之,兵十余万。
世充以偏将募江都万人,频击破之。
每捷必归功于下,虏获尽推与士卒,故人争为效。
大业十年,齐贼孟让转寇诸郡。
至盱眙,世充拒之,保都梁山,列五壁不战,羸兵以示弱。
让笑曰:“世充文法吏,安知兵?吾今生缚之,鼓行下江都矣”时百姓皆入保,野无所掠,让又苦五壁闭道不得南,即分兵围之。
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
世充知贼懈,夜夷灶撤幕,毁垣,奋击,大破之,让以数十骑去。
李密逼东都,诏世充为将军,以兵屯洛口。
大小百余战,无大胜负。
诏即拜右翊卫将军,趣破贼,世充大败,越王杨侗以书慰勉,赐金帛安之。
会江都弑逆,群巨奉杨侗为帝,以世充为吏部尚书。
侗听内史令元文都、卢楚等谋,以重官畀李密,趣兵北讨。
密战胜来告,众大悦,世充独谓其下曰:“文都等刀笔才,必为密禽。
且我军与贼战,多杀其父子兄弟,一旦为之下,吾属无类矣!”文都等闻,大惧。
后侗欲以文都为御史大夫,世充不许,曰:“尝与公等约,左右仆射、尚书令、御史大夫,留待勋旧。
今各欲得,则流竞开矣,何以共守?”文都憾焉,潜与楚谋,因世充入殿伏甲杀之。
纳言段达驰告世充,世充夜以兵袭含嘉门,围宫城。
右武卫大将军皇甫无逸等遣将费曜、田阁拒战太阳门。
曜败,世充入之,无逸以单骑遁,收楚杀之。
时紫微宫尚闭,世充扣门,绐侗曰:“元文都等欲执陛下降李密,臣不反,诛反者耳。
”段达执文都送世充,杀之。
世充悉遣腹心代卫士,然后入谢曰:“文都、楚无状,规相屠戮,臣急为此,非敢它。
”侗与之盟,进拜尚书左仆射。
(选自《唐书•卷八十五。
列传第十》,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B.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C.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D.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庶妻,正妻之外的姬妾。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传统文化节之演讲比赛。
本届演讲比赛的主题是“民族精神”,高二甲班的同学挑选了以下三个材料来构思他们的演讲内容。
请你帮助他们对材料进行梳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
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这可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
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赞扬“刚毅”。
《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后世的有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
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
“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
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
”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对于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外来文化。
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容纳。
明末西学东传,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重视。
(摘编自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材料二: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
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
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英勇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的不屈奋斗史。
在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勇者不惧"深深地刘在中华凡族的性格之中,成为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
“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
《孔颖达,字仲达》阅读理解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19分)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
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
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
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
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
补太学助教。
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
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
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
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
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
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
自古灭亡,莫不由此。
”帝称善。
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
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
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
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
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
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
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
”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
”剀切愈至。
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
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至相讥诋。
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
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节选)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尝造同郡刘焯造:培养B.非特匹夫,君德亦然特:只是C.加散骑常侍,爵为子爵:封爵D.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致仕:辞官回家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是(3分)A.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B.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C.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D.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颖达,八岁就从师学习,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他最为突出,而且年龄最小。
《旧唐书—孔颖达传》“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旧唐书—孔颖达传》“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也。
颖达八岁就学,日诵千余言。
及长,尤明《左氏传》《郑氏尚书》《王氏易...》《毛诗》《礼记》,兼善算历,解属文。
同郡刘焯名重海内,颖达造其门。
焯初不之礼,颖达请质疑滞,多出其意表,焯改容敬之。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
时炀帝征诸郡儒官集于东都,令国子秘书学士与论难,颖达为最。
时颖达少年,而先辈宿儒耻为之屈,潜遣刺客图之。
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太宗尝问曰:“《论语》云:‘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
’何谓也?”颖达对曰:“圣人设教,欲人谦光。
己虽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访能事。
己之才艺虽多,犹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
己之虽有,其状若无;己之虽实;其容若虚。
非唯匹庶,帝王之德,亦当如此。
若其位居尊极,自矜其能,以才凌人,文过拒谏,则上下情阂,君臣道乖。
自古灭亡,莫不由此也。
”太宗深善其对。
六年,累除国子司业。
岁余,迁太子右庶子,仍兼国子司业。
庶人..承乾令撰《孝经义疏》,颖达因文见意,更广规讽之道。
学者称之。
十二年,拜国子祭酒,仍侍讲东宫。
十四年,太宗幸国学观释奠,命颖达讲《孝经》,既毕,颖达上《释奠颂》,手诏褒美。
后承乾不循法度,颖达每犯颜进谏。
承乾乳母遂安夫人谓曰:“太子成长,何宜屡致面折?”颖达对曰:“蒙国厚恩,死无所恨。
”谏谤逾切,承乾不能纳。
二十二年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B.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C.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D.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氏易》指曹魏时期王弼注解的《周易》,以对《周易》独到的解读流行于六朝隋唐。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广州市南沙第一中学2015—2016年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命题人:马媛、赵贵生、朱泳淇审核人:高一语文备课组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9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绿色”票房与文化自觉尹鸿中国电影如今呈现出勃勃生机,不仅产量高居世界前列,中国市场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
但由于电影市场、电影产业尚未成熟,“娱乐至死”却成为部分影视作品引以为豪的追求。
从所谓“屌丝”电影到所谓“毒舌”电影,从偶像电影到“粉丝”电影,从喜剧电影到“恶搞”电影,在近期一些较高票房的电影和较高收视率的电视剧中这种低俗化现象不断受到质疑。
随着媒介多样化对电影功能的分流,也随着全球电影观众越来越年轻化,电影呈现出鲜明的娱乐倾向。
30年前,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批判性地指出消费社会的公众话语正在日渐娱乐化,甚至演化为“娱乐至死”。
应该说,娱乐是人们释放心理能量、缓解精神压力的正当甚至必要的需求,电影追求娱乐性有其充分的合理性。
但是,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论述“宣泄”与“净化”的关系,到20世纪弗洛伊德论述“欲望的升华”,人们普遍认为,娱乐虽然无罪但仍然要有度。
娱乐不仅是欲望的宣泄,也是释放内心压力之后的心灵净化;娱乐不是对欲望的刺激和放大,而是对欲望的伦理驯服和社会化升华。
电影如果没有对人性、人道、人格足够的尊重,没有对公平、正义、善良的充分敬意,没有对艺术规律、审美品格的诚恳追求,就不仅仅是影视文化的自轻,更是对世道人心的亵渎。
如果我们用这样的电影去争市场,无疑是“饮鸩止渴”。
当票房与口水齐飞的时候,国产影片可能就谈不上对观众精神生活的引导了。
孔颖达《春秋正义》方孝孺《逊志斋集》(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让国,俱逃归周。
及至西伯卒,武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伐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既平殷,夷、齐耻之,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作歌曰:“登彼西山兮,”爰采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节选自孔颖达《春秋正义》材料二:圣人之道,中而已矣。
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
不及不谓之中,过亦不谓之中。
请即此而论之。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
其父将死,遗命立叔齐。
父卒,叔齐逊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叔齐亦不立而逃之。
其后,周武王伐商,去隐于首阳山,耻食周粟,遂饿而死。
孔子尝称之,曰“古之贤人”,孟子尝称之,曰“圣之清”。
谁得而议之哉?虽然,抑有说也。
先君之国,受之于祖宗者也。
父子传次以嫡以长,古之割也,易此必乱。
昔周太王三子:长泰伯,次仲雍,次季历。
太王欲传位季历以及昌,泰伯知之,即与仲乖逃之荆蛮,以顺父志,以成王业。
孔子称之以至德,且日民无得而称焉。
夷也苟知父志欲立齐,当效秦伯顺父之志,隐然退避于治命之日,不当行己之志,显然辞让于乱命之余也。
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幸有中子以托国焉,苟无其人,其如先君之社稷何?汤武之征伐,即尧舜之楫让,天下归周,天之命也。
洁身自远斯可已矣,何乃耻食其粟,独食其薇也,庸非周土之毛乎?斯皆过乎中者也。
呜呼,廉顽立懦"",足可为百世师,过中失正,恐未臻乎尧舜禹之道。
此孟子之所以讥乎其隘而孔子至德之称在泰伯而不在夷齐也厥旨深矣。
(节选自方孝孺《逊志斋集》) [注]廉顽立儒: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此孟子之所以讥乎A其B隘C而孔子至D德之E称在泰伯F而不在G夷齐也H厥旨深矣。
高一年级文言文练习题例题
高一年级文言文练习题例题文言文高一年级练习题例题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对有利B.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C.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答案:1.A(利应该解释为使走的快)2.D(两个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在这里。
A项,介词,表示比较/介词,相当于向;B项,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3.C(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4.(1)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听的特别清楚。
(2)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洞和鳝洞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因为)用心浮躁。
3.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新唐书·孔颖达》-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新唐书·孔颖达》|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新唐书·孔颖达》|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
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
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
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
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
补太学助教。
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
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
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
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
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
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
自古灭亡,莫不由此。
”帝称善。
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
与诸儒议历及明堂①事,多从其说。
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
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
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
帝幸太学观释菜②,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
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
”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
”剀切愈至。
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
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至相讥诋。
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
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高一文言文习题和答案
高一文言文习题和答案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孔颖达,字王嘏,冀州衡水人。
八岁求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
及短,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极易》,善属文,通步历法。
尝造同郡刘焯,烫名轻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小敬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
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
补太学助教。
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于国子博士。
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回郎中。
时帝崭新继位,颖超过数以忠言入。
帝反问:“孔子表示‘以能够二氏无法,以多二氏寡,存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
己虽能够,仍就无法之人以咨所没能;己虽多,仍就寡太少之人更资其多。
内有道,外若无;中虽虚,容若虚。
非特匹夫,君德亦然。
故《极易》表示‘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
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未通,君臣道调皮。
自古覆灭,莫不由此。
”帝荐。
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并任司业。
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道。
以论撰劳,左长史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
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
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
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
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
”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
”剀切愈至。
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超过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到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成《正义》云。
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无法无谬吏,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掉,至相讥惰。
存有诏更而令判决,功未就。
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修者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低季辅就提独体,书始布下。
1001856889
④羁留铡印镯窝钧剩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9分)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
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
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
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
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
补太学助教。
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
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
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
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
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非特匹夫,君德亦然。
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
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
自古灭亡,莫不由此。
帝称善。
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
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
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
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
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
帝幸太学观①释菜(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
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
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
剀切愈至。
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
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至相讥诋。
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
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全文节选)
①释菜(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
7.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老师宿儒耻出其下耻:以为耻
B.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举:考中
C.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资:资助
D.非特匹夫,君德亦然特:只是
8.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孔颖达博学和忠直的一组是(3分)
A. 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
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
B. 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
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
C. 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
D. 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颖达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他最为突出,而且年龄最小,老师及有修养的儒士耻于在他之下,暗中派刺客去刺杀他,他躲藏在杨玄感家中得以幸免。
B.孔颖达在回答太宗的询问时,首先概括了孔子那句话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具体解释了各句的意思,接着进一步把道理引入执政治国的事情中。
这样主要是为了表现他思维缜密、知识广博。
C.太宗听了孔颖达的解释和讽谏以后,认为孔颖达博涉经书,学问渊博,特别是孔颖达忠正的讽谏精神很值得称许。
于是授予他国子司业官职。
D.孔颖达等人撰著《五经》义训的百余篇文章,虽然包罗各家很是广博,但其中不可能没有谬误,博士马嘉运批驳指正他们的失误,以至于互相讥讽诋毁。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5分)
(2)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
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