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包装的法律法规

合集下载

关于食品包装的法律法规

关于食品包装的法律法规

关于食品包装的法律法规关于食品包装的法律法规1. 引言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食品包装作为确保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管理。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食品的安全,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食品包装行业。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食品包装法律法规。

2. 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许多国家制定的最基本的食品法律法规,其目的是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食品安全法包括了对食品包装的规定,明确了食品包装的责任和义务。

食品包装企业必须遵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对食品包装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管理。

3. 食品包装标准除了食品安全法外,各个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包装标准,用于规范食品包装行业。

食品包装标准通常包括了食品包装的材料、设计、印刷、标识等方面的要求。

食品包装企业必须符合食品包装标准的要求,以保障食品包装的质量和安全。

4. 食品包装标识法规食品包装标识是指包装上所标示的食品相关信息,包括商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家信息等。

食品包装标识的规范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手段。

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食品包装标识,包括了标识的内容、位置、大小、字体等方面的要求。

食品包装企业必须遵守相应的食品包装标识法规,确保标识信息的准确和可靠。

5. 食品包装废弃物管理食品包装废弃物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减少食品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各国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管理食品包装废弃物。

这些法律法规要求食品包装企业采用可降解材料或可回收材料进行包装,并实施相应的回收和处理措施。

6. 食品包装安全监管为了加强对食品包装的监管,各国设立了相关的监管机构,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食品包装行业。

食品包装企业必须注册并获得相关的证照,接受监督和检验。

监管机构会定期对食品包装企业进行检查,确保食品包装的质量和安全。

7. 食品包装投诉处理如果消费者对食品包装有任何疑问或投诉,他们可以向相关的部门进行投诉。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2024)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2024)

引言:食品包装是保护食品的安全和质量,并确保消费者获得健康的食品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促进食品产业的发展,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食品包装行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品包装的法律法规,并分析其对食品包装行业的影响。

概述:食品包装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对食品包装材料的使用、食品包装标签的要求、食品包装的标识和警示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旨在确保食品包装的安全、环保和信息透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食品产业的发展。

正文内容:一、食品包装材料的使用1.食品包装材料的选用:a.食品包装材料的品质要求:法规对食品包装材料的主要指标进行了规定,如耐高温、耐低温、防潮、防氧化等。

b.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评估:法规要求食品包装材料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包括对食品接触材料的毒理学评价、迁移限量等。

2.食品包装材料的限制:a.食品包装材料的禁用:一些有害物质被明确禁止使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如重金属、有毒物质等。

b.食品包装材料的限量:一些有害物质被规定了迁移限量,确保食品包装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食品造成危害。

二、食品包装标签的要求1.基本信息标签:a.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基本信息b.生产厂商、地质和联系方式等必要联系信息2.成分标签:a.标示食品中的主要成分和添加剂b.标示过敏原信息,如花生、大豆等3.营养信息标签:a.标示食品的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成分b.标示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等三、食品包装的标识1.品牌标识:a.注册商标的使用要求b.确保品牌标识与实际产品相符合2.产品质量标识:a.表示产品质量的标志,如ISO9001质量认证等b.标示食品的产地和质量等级3.环境标识:a.标示食品包装的材料的环保性能,如可回收标志、环保认证等b.鼓励使用环保型包装材料,减少环境污染四、食品包装的警示1.过期警示:a.标明食品的保质期和使用期限b.提醒消费者在保质期过期前食用2.储存警示:a.提醒消费者储存条件,如低温储存、避光保存等b.标示储存方式和注意事项3.运输警示:a.标示食品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避免挤压、防水等b.增加食品运输的安全性,确保产品不受损坏五、食品包装的环保要求1.包装材料的可回收:a.鼓励使用可回收的包装材料b.提倡市民积极参与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2.包装材料的降解:a.限制使用难以降解的包装材料b.推广使用易降解的包装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总结:食品包装法律法规的出台,对食品包装行业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要求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要求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要求食品包装法律法规要求一、食品包装法律法规概述食品包装是保护食品质量和安全、宣传和营销的重要手段。

为确保食品包装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包装法律法规。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品包装的法律法规要求,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标签和标识的要求、包装工艺的要求等。

二、包装材料的选择与使用要求1. 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要求:食品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得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有毒化学物质等。

2. 食品包装材料的透明度要求:透明包装材料应保持透明度和亮度,以便消费者能够充分观察包装内的食品。

3. 食品包装材料的耐热性要求:对于高温食品,包装材料需要具备耐热性,防止包装破裂或者材料溶解对食品质量造成影响。

4. 包装材料的防渗透性要求:食品包装需要具备较好的防渗透性,以防止食品中水分的损失或者外界空气和污染物的进入。

5. 包装材料的防腐性能要求:包装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防腐性能,能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三、标签和标识的要求1. 食品标签的基本要求:食品包装上的标签应包含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信息等基本要素,并保证易于阅读和识别。

2. 成份标签的要求:食品包装上应标明食品的主要成份,确保消费者明确了解食品的配料。

3. 营养成份标签的要求:部份食品需要标注营养成份含量,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4. 预警标签的要求:对于含有过敏原的食品,应在包装上标注预警标签,以提醒食品过敏者注意。

5. 标签上的虚假宣传禁止:食品包装上不得进行虚假宣传,不得夸大食品功效或者造假欺诈。

四、包装工艺的要求1. 包装的卫生要求:食品包装过程中需要保持卫生,避免包装材料和食品受到污染。

2. 包装容器的加工要求:包装容器的创造和加工过程需要符合相关法规要求,确保容器的质量和安全。

3. 包装方式的要求:不同食品需要采用适宜的包装方式,既满足食品的保护要求,又方便消费者使用。

关于食品包装的法律规定(3篇)

关于食品包装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食品包装作为食品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延长食品保质期、提升食品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食品包装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食品包装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从食品包装的法律规定出发,探讨其相关内容。

二、食品包装的定义及分类1. 食品包装的定义食品包装是指为保护食品、方便食品的流通和运输、促进食品销售、保障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采用适宜的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包装方式和包装辅助材料对食品进行的包装。

2. 食品包装的分类根据食品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包装方式和包装辅助材料的不同,食品包装可分为以下几类:(1)按包装材料分类:纸质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陶瓷包装等。

(2)按包装容器分类:袋装、罐装、瓶装、盒装、盒瓶装等。

(3)按包装方式分类:单层包装、多层包装、复合包装等。

(4)按包装辅助材料分类:胶带、标签、封口膜、透气膜、保鲜膜等。

三、食品包装的法律规定1.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要求《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的食品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食品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不得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2. 食品包装标签的要求《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食品包装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生产者名称和地址;(二)有包装食品的生产许可证号或者生产批准文号;(三)有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表;(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1)食品名称:应当真实、准确,不得使用虚假、夸大或者误导消费者的名称。

(2)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应当清晰、醒目,便于消费者识别。

(3)净含量:净含量应当准确,不得少于标示量。

(4)生产者名称和地址:生产者名称和地址应当真实、准确,便于消费者查询。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要求(二)2024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要求(二)2024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要求(二)引言概述:食品包装是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环节,与此相关的食品包装法律法规要求也十分重要。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食品包装法律法规要求(二),以便更好地了解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食品包装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正文:一、包装材料选择1. 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级别标准,不得使用有毒有害、有污染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材料。

2. 传统材料如玻璃、金属、纸张等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并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3. 包装材料应经过合适的消毒处理,并保证食品与包装材料之间的隔绝性。

二、标签要求1. 包装标签应准确、清晰地标明食品的名称、成分、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2. 标签字体要清晰可辨,不得有误导性的宣传和虚假宣传。

3. 标签应标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警示和注意事项,如过敏原、适宜人群等。

三、包装容量标准1. 包装容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在标签或包装上清晰标示。

2. 包装容量的标示应真实准确,不得有误导性的容量标注。

3. 包装容量应与食品的数量一致,并不得有虚损、刻意误导等情况。

四、卫生要求1. 包装过程中,应保持清洁卫生,确保包装物与食品的卫生安全。

2. 采用机械化生产时,应定期检查维护设备,确保包装的卫生无虞。

3. 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包装过程中应避免金属、塑料等杂质污染。

五、追溯体系要求1. 建立完善的食品包装追溯体系,对食品包装过程进行全程监管与控制。

2. 追溯体系应确保信息真实、可信,能够准确追溯每个环节的包装材料来源与处理。

3. 追溯体系记录的信息应妥善保存并及时提供相关部门和消费者查询。

总结:食品包装法律法规要求(二)是保障食品安全与质量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正确选择包装材料、遵守标签要求、符合包装容量标准、保持卫生要求以及建立追溯体系,我们能够确保食品包装合规且安全。

不仅如此,遵守法律法规要求也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促进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因此,对于从事食品包装相关行业的人士来说,认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食品包装相关法律

食品包装相关法律

关于包装方面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

食品包装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食品包装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食品包装相关法律法规介绍我国相对发达国家对于食品包装的相关标准法规发展滞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需要,我国相继制定了其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对于食品包装监督管理的依据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食品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通则》、《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进出口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检验实施规定》、《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规定》等国家强制性法律、法规、规范及管理办法;GB 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等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食品安全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以下活动,应遵守本法:第三项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的生产经营。

这表明食品相关产品的包装已纳入《食品安全法》进行管理,可见食品包装安全的重要性。

此外该法的还在其他条目中提到了食品包装的其他规定:第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规定了食品不得被包装和盛装容器污染;第三十六、三十八、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九、六十二、六十九条规定了散装食品、预包装食品及进出口食品在包装材料、盛装容器、标识与标签的有关要求;第七十七条和第八十六条规定了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及食品生产经营中违反食品安全应负责任和处罚措施。

第九十九还规定了一些定义,如: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定量包装或制作在包装容器中的食品;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食品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通则》中: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并经检验合格的食品用的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出厂销售时必须加印“QS”标志没有此标志不得进入市场销售。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要求(一)2024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要求(一)2024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要求(一)引言概述:食品包装是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求,以确保食品包装符合安全标准,并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本文将从食品包装法律法规的背景和重要性入手,分别从食品包装标签、包装材料、包装印刷以及包装规范等方面,细致阐述食品包装法律法规的要求。

正文:一、食品包装标签的要求1. 标签内容要完整清晰,包含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基本信息。

2. 产品成分要准确标注,并遵守国家的命名规定。

3. 标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途,并符合国家的规定。

4. 防止虚假宣传,标注的内容要真实准确。

5. 在特殊情况下,如过敏原成分、功能性食品等,需额外标明。

二、食品包装材料的要求1. 包装材料要符合食品安全性的相关标准。

2. 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进行食品包装。

3. 对易产生二次污染的包装材料,如塑料袋等,要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制条件。

4. 对特定食品的包装材料,如酒类、果酱等,要符合相应的卫生和安全要求。

5. 包装材料要经过必要的检测和认证,满足相应的环保要求。

三、食品包装印刷的要求1. 使用食品级油墨和印刷材料,确保包装印刷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

2. 包装印刷要清晰可辨,不得涂改或模糊。

3. 标签的颜色和图案应符合国家的规定,不得误导消费者。

4. 在印刷过程中,要确保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的要求。

5. 对于涉及特定食品的包装印刷,如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四、食品包装规范的要求1. 包装的容量要准确,不得误导消费者。

2. 包装要符合国家的法定计量单位规定。

3. 包装上应有厂名、厂址等必要信息,并确保真实有效。

4. 对于易碎易漏的食品包装,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5. 针对特定食品的包装要求,根据国家规定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限制。

总结:食品包装法律法规的要求涵盖了食品包装标签、包装材料、包装印刷和包装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严格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可以确保食品包装的安全、准确和合法,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基本要求。

食品包装管理规定

食品包装管理规定

食品包装管理规定
是指对食品包装的使用和管理提出的法律、法规或行业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品包装管理规定:
1. 食品安全法:该法律规定了食品包装应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并且不得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

2. 包装和标签法规:该法规要求食品包装必须清晰标注食品的成分、营养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要信息,并且禁止虚假宣传和欺骗消费者。

3. 食品接触材料管理规定:该规定针对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要求其必须符合安全标准,不得对食品质量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 环境保护法:该法律规定对食品包装的使用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鼓励使用可降解和可回收的包装材料,并且禁止乱扔包装废弃物。

5. 行业标准:各个行业都有相应的食品包装管理标准,例如瓶装水、饮料、罐头等不同食品的包装规定。

这些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促进食品包装的质量和安全性,以及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同时,企业和生产者也需要遵守这些规定以确保自身的合规性。

第 1 页共 1 页。

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包装的规定

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包装的规定

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包装的规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食品生产、销售和包装等环节。

在中国,食品安全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法律法规之一,它对食品包装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包装的具体规定,并探讨其对食品行业的影响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第一,食品包装必须符合相关的法规标准。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包装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这意味着食品包装在材料的选择、印刷油墨的使用、印刷方法的选取等方面都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食品包装还需要标明相关的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识等。

这些规定的出台,增强了食品包装行业的规范性,提高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第二,食品包装应具备保护和防伪功能。

食品包装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保护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包装应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如耐压、耐磨、防潮、防尘等。

同时,食品包装还应具备防伪功能,以防止食品被假冒伪劣产品替代。

这要求食品包装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工艺,确保食品包装的品质和安全性。

第三,食品包装禁止使用有害物质。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包装禁止使用对食品安全有害的物质。

这些物质包括有毒有害物质、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这意味着食品包装必须从原材料的选择到生产过程的控制都要严格把关,确保不会对食品造成污染和危害。

同时,食品包装还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和监管,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第四,食品包装要求清晰明了。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等信息应该清晰明了,以便消费者能够准确地了解食品的性质、成分、标准以及使用方法等。

这要求食品包装设计要合理,信息传递要准确,避免引起消费者的误解或困惑。

同时,食品包装还应采用易于打开和关闭的设计,方便消费者的使用和保存。

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包装的规定对食品行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产品包装要求法律法规有哪些(一)2024

产品包装要求法律法规有哪些(一)2024

产品包装要求法律法规有哪些(一)引言:产品包装是指将产品放置在特定的包装容器中,以保护产品、提供便利和传达信息。

在产品包装过程中,法律法规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本文将介绍产品包装要求的相关法律法规。

正文:一、包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1. 必须符合卫生安全要求2. 应考虑环境保护原则3. 食品包装需符合食品安全标准4. 高危险化学品包装需符合特定规定5. 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二、包装的标识和标签要求1. 必须包含正确的产品信息2. 应清晰标示产品特性和安全注意事项3. 食品包装需提供食品成分、营养信息等4. 药品包装需标示药品名称、成分、剂量等5. 包装标识应遵循国家规定的标识要求三、包装的容量和尺寸要求1. 包装容量需明确标示2. 产品尺寸需符合相应规定3. 包装容量标示应准确无误4. 烟酒等特定产品包装需符合国家标准5. 存在包装容量误导性的需特别注明四、包装的防护和密封要求1. 包装需确保产品不受损2. 防止外部物质进入包装内3. 食品包装需确保食品保鲜4. 药品包装需确保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5. 特定行业产品包装需符合相关要求五、包装的可回收利用要求1. 包装材料应提倡可回收利用2. 必要时需提供回收指引和标识3. 避免使用难以回收的包装材料4. 提倡包装材料的再利用和资源化5. 鼓励企业采用可持续包装的理念总结:产品包装的法律法规要求涵盖了包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标识和标签要求、容量和尺寸要求、防护和密封要求以及可回收利用要求。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仅可以保证产品的安全质量,还有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在进行产品包装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食品包装法律法规一、食品包装的定义及作用食品包装是指对食品进行包装,以保护食品的质量、安全和营养价值,并满足市场需求,方便消费者选择购买。

食品包装的主要作用包括保护食品、促进销售、提升品牌形象和方便消费者。

食品包装的形式多样,包括纸盒包装、塑料袋包装、玻璃瓶包装等。

二、食品包装法律法规概述1. 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法律,明确了食品包装的质量和卫生要求,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食品标签的要求等。

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对食品包装的具体规定,包括食品包装材料的限制要求、包装操作的卫生要求等。

3. 包装用品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包装用品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是对食品包装用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等进行管理的法规,包括包装用品的注册登记、卫生检验等。

4. 食品标签管理办法: 食品标签管理办法规定了食品包装上的标签内容和标签使用要求,包括营养成份表、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等。

三、食品包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1. 包装材料的选择: 食品包装材料应选择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材料,如食品级塑料、纸质材料、玻璃等。

2. 包装材料的性能要求: 包装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够保护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例如,塑料材料应具有透明度好、抗压性强、耐温性好等特点。

3. 包装材料的卫生要求: 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接触材料的卫生标准,不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4. 包装操作的卫生要求: 包装过程中应注意卫生,包括操作人员的卫生要求、包装设备的清洁卫生等。

四、食品标签的要求1. 食品标签的内容要求: 食品包装上的标签内容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营养成份表、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生产厂商信息等。

2. 标签的字体和大小要求: 食品标签上的字体大小应适宜,易于阅读,字体应清晰可辨认。

3. 标签的标识要求: 食品标签上的标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QS标志、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等。

4. 标签的特殊要求: 针对特定食品,如特殊食品、进口食品等,标签需满足相关特殊要求。

食品包装安全规定(3篇)

食品包装安全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食品包装是食品生产和流通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为了规范食品包装生产、销售和使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出台了一系列食品包装安全规定。

本文将对食品包装安全规定进行详细解读。

二、食品包装安全基本要求1. 包装材料要求食品包装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1)无毒、无害,不与食品发生化学反应,不影响食品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2)具有足够的强度、密封性和耐久性,能够有效防止食品污染、变质;(3)易于清洗、消毒,方便回收和处置;(4)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法规的要求。

2. 包装设计要求食品包装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合理布局,确保食品在包装内的安全;(2)使用无毒、无害的印刷油墨、粘合剂等辅助材料;(3)包装容器、标签、标识等应符合相关标准、法规的要求;(4)包装结构设计应便于消费者识别、使用和携带。

3. 包装生产要求食品包装生产应符合以下要求:(1)生产场所应符合国家卫生、环保要求;(2)生产设备、工具应符合生产食品包装的要求;(3)生产过程应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4)生产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健康条件。

4. 包装标识要求食品包装标识应符合以下要求:(1)清晰、醒目,易于消费者识别;(2)标明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等信息;(3)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法规的要求;(4)不得含有虚假、误导性信息。

三、食品包装安全监管措施1. 加强监管执法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包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具体措施包括:(1)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食品包装进行查处;(2)加强对食品包装生产企业的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3)对涉嫌违法的企业,依法予以查处。

2. 完善标准体系我国应进一步完善食品包装标准体系,提高食品包装安全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1)制定和修订食品包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高标准水平;(2)加强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推动食品包装行业健康发展;(3)加强对食品包装标准宣贯和培训,提高企业执行标准的能力。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二)2024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二)2024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二)引言概述:食品安全是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

而食品包装作为食品安全的一环,承担着保护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的责任。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确保食品的合法合规,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食品包装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食品包装法律法规(二)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正文:一、标签要求1. 商品名称:必须准确、清晰地表示食品的真实名称。

2. 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必须明确标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

3. 成分列表:必须详细列出食品中所含有的成分和添加剂。

4. 营养成分表:对于某些特定食品,必须提供营养成分表,清晰标示其含有的营养成分及含量。

5. 警示标志:如有需要,必须显著标示食品中特定成分(如过敏原)可能引发的过敏反应等警示信息。

二、包装材料要求1. 卫生标准:食品包装材料必须符合相关卫生标准,杜绝潜在的有害物质污染食品。

2. 安全性能:包装材料必须具备必要的防渗透、遮光、防氧化等性能,以保持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3. 标示要求:包装材料必须标明相关质量认证标志和生产厂家信息,确保其合法合规。

三、包装容器要求1. 包装容器的材质选择:不同食品对包装容器的材质要求有所不同,食品企业应根据产品性质选取合适的包装容器。

2. 容器尺寸和形状:包装容器的尺寸和形状应与食品的包装需求相适应,便于储存和使用。

3. 密封性能:包装容器必须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食品。

4. 可回收利用性:包装容器应尽可能选择可回收利用的材料,符合环保要求。

四、标签虚假宣传问题1. 欺骗性标签:严禁使用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等方式误导消费者。

2. 假冒产品标签:禁止使用他人品牌、注册商标或知名品牌进行假冒。

五、违法行为处罚1. 职能部门的监管措施:相关部门将对食品包装行业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2. 惩罚措施:违法行为将受到罚款、暂停许可证、吊销营业执照等惩罚措施。

总结:食品包装法律法规是确保食品安全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

包装的法律法规2024

包装的法律法规2024

引言:在现代社会,包装已成为商品生产和流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合理的包装能够保护商品的安全和完整性,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形象。

然而,包装过程也涉及到多种法律法规的限制和规范。

本文将深入探讨包装的法律法规,旨在帮助企业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法规,确保包装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概述:包装的法律法规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以确保商品包装符合相关的安全、环保、标识等要求。

这些法规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包装安全法规,包装环保法规,包装标识法规和包装统一标准法规。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些法规,并且提供企业遵守法规的建议。

正文内容:一、包装安全法规1.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了包装过程中应遵循的卫生要求,防止产品与包装材料的交叉污染。

2.危险品包装法:规定了对危险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和使用要求,以及相应的标识、运输和存储规定。

3.婴幼儿配方乳粉包装管理规定: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包装设计、材料选择、印刷标识等进行了严格规定,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4.药品包装管理规定:规定了药品包装的安全、卫生、质量和标识要求,以避免药品受污染或误用。

5.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包装进行了安全、卫生和质量的规范,确保食品安全和保质期。

二、包装环保法规1.包装废弃物回收管理办法:规定了包装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和处理要求,推动包装行业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2.限制使用塑料袋条例:对塑料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做出了限制,以减少塑料包装对环境的影响。

3.电子产品包装管理办法:对电子产品包装的材料和设计进行了规定,促进电子产品包装的环境友好。

4.烟草产品包装管理规定:对烟草产品的包装材料和标识做出了限制,以减少烟草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5.包装废弃物处理费征收暂行办法:规定了包装废弃物处理费的收费标准和使用范围,鼓励企业采取环保包装。

三、包装标识法规1.商品包装标识管理规定:规定了商品包装上应标明的信息,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质量保证期等。

2.产品质量标识管理规定:规定了产品质量标识的使用要求,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购买权。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一)2024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一)2024

食品包装法律法规(一)引言概述:食品包装法律法规对食品包装进行了规范,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本文将从食品包装标签、材料选择、卫生要求、广告法规和食品包装回收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食品包装法律法规(一)的内容。

正文:1. 食品包装标签- 标签内容规定:食品包装标签应包含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表、生产者信息等内容。

- 食品安全警示标识:某些食品可能含有致敏物质,必须在包装上标明相关警示信息,以提醒消费者。

- 标签误导禁止:包装标签不得使用虚假、夸张或误导性的言辞、图像或形象,以免误导消费者。

2. 材料选择- 食品接触材料:食品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不能对食品有不良影响。

- 包装材料标准:包装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处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有害物质含量需在规定范围内。

- 包装材料质量控制: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控制系统,确保材料符合标准,并进行检测和验证。

3. 卫生要求- 生产场所卫生: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应保持生产场所的卫生和整洁,预防交叉污染。

- 包装工艺卫生:包装过程中应采取卫生措施,防止污染食品。

- 保质期管理:食品包装上应标明保质期,并根据食品特性和储存条件合理设置保质期,确保消费者安全食用。

4. 广告法规- 广告真实性要求:食品包装广告应真实反映产品特性和性能,不得使用虚假或夸大宣传。

- 过度宣传禁止:食品包装广告不得进行过度宣传,以避免误导消费者。

- 广告主体责任:食品包装广告主体应对其广告内容负责,确保广告与实际情况相符。

5. 食品包装回收- 包装废弃物分类回收:食品包装应设计为易于分类回收的形式,促进包装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 环保包装推广:鼓励企业采用环保包装材料或减少包装,推动包装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包装废弃物处置:食品包装废弃物应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妥善处置,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结:食品包装法律法规(一)对食品包装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包括标签内容、材料选择、卫生要求、广告法规和食品包装回收等,旨在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食品包装标准与法规

食品包装标准与法规

不按规定标明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保质期限、食用或使用方法等。
虚假标注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保质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
01
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食品不标注中文标识,包装标识不清楚不易辨识的,按前款第一项查处。
02
因此,美国的食品添加剂修正案规定:包装材料的组成部分与直接添加到食品中去的食品添加剂一样,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有关规定,并实行事前报批制度。因此,包装材料的组成成分如果未经FDA所公布的食品添加剂法令认可,不得使用。
包装材料按食品添加剂法令处理的情况 食品添加剂的法律定义,是决定包装材料的组成成分,以及其他与食品接触的物质是否需要受法令制约的出发点。2lU.S.C. 32l法典第201节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作如下的阐述:
01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
03
CODEX STAN.1—199l 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
02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颁布了两个食品标签标准:
04
CODES STAN107—1985 食品添加剂销售标示法规标准
1994年10月美国正式通过立法,公布了《营养补充品包装的营养标签法》。
1993年1月美国FDA发布瓶装饮用水标签新标准,严格定义了各种瓶装饮用水的术语。这个新标准在同年7月5日起实施,并限定经销厂商在1994年1月5日前全部按新标准执行,其目的旨在保证食品标签的真实性,杜绝制造商用虚假标签误导坑害消费者。
03
ISO有关运输包装件试验标准
满装运输包装件试验的ISO标准,
ISO/TC122/SC3制定,参见表9-3。这些标准已被许多国家接受为国家标准。
食品科学委员会是欧盟较重要的机构之一,它向执行委员会提供有关因食品引起的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尤其是有关食品的成分,可能改变食品的加工方法、食品添加剂、加工辅助手段的使用及存在污染物质等问题。

产品包装管理规定(4篇)

产品包装管理规定(4篇)

产品包装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产品包装的管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储存、运输及进出口的包装产品。

第三条产品包装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不得使用伪劣、劣质、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包装。

第四条产品包装的生产、销售、使用、储存、运输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

第五条产品包装的管理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产品包装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六条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对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通报。

第二章产品包装的基本要求第七条产品包装应符合产品安全、卫生、环保、经济、实用的基本要求。

第八条产品包装应具备防护、保护、便利、识别的功能,确保产品安全、完整无损。

第九条产品包装应考虑消费者使用的方便性,采用易于开启、密封、装卸等设计。

第十条产品包装应以最佳的使用材料和技术,确保包装品质和使用寿命,避免过度包装。

第十一条产品包装的使用材料应符合相关安全要求,不得使用有毒有害、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材料进行包装。

第三章产品包装的生产管理第十二条产品包装的设计和生产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第十三条产品包装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生产许可证,对产品包装的生产流程进行追踪记录。

第十四条产品包装生产企业应采取科学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措施,确保产品包装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

第十五条产品包装生产企业应保持生产场所卫生,禁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物。

第十六条产品包装生产企业应对员工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四章产品包装的销售与使用管理第十七条产品包装销售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营许可证,明码标价,确保产品包装的溯源可查。

第十八条产品包装销售企业应对产品包装进行质量检验,不得出售破损、变形、污染、过期的产品包装。

食品包装法规

食品包装法规

食品包装法规食品包装是保护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食品包装法规,以规范食品包装行业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际上常见的食品包装法规,并着重介绍中国的相关法规。

一、国际1. 包装材料的选择在国际上,食品包装材料的选择需要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常用的食品包装材料包括纸质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等。

不同材料的包装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金属包装需要注意防腐性能,塑料包装则需要保证其非毒性。

2. 标签要求食品包装上的标签是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国际上的食品包装法规要求标签必须清晰可读,包括食品名称、成分表、营养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此外,一些特殊成分或添加剂也需要在标签上标明,以便消费者做出明智的选择。

3. 防伪技术为了防止食品被伪劣产品所代替或篡改,国际上的食品包装法规要求在包装上采用防伪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条形码、二维码、防伪标签等,可以帮助消费者识别真伪,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二、中国1. 食品安全法中国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其中也包含了对食品包装的规定。

根据该法规,食品包装必须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不得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材料。

同时,标签上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不能误导消费者。

2.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为了进一步明确食品包装的要求,中国还制定了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条例。

该条例规定了食品包装的标签信息必须包括食品名称、成分表、营养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此外,还对特殊人群食品包装、进口食品包装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3. 食品包装标准为了统一食品包装行业的规范,中国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包装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印刷要求、包装尺寸的规范等。

食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这些标准进行生产,以确保食品包装符合安全和卫生要求。

4. 食品包装管理办法为了加强对食品包装行业的监管,中国还出台了食品包装管理办法。

根据这一办法,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相关资质,符合卫生要求。

关于食品包装的法律法规(精选)

关于食品包装的法律法规(精选)

关于食品包装的法律法规(精选)第一篇:关于食品包装的法律法规(精选)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禁止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明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

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卫生部于2011年11月2日,公布了我国第一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指导和规范营养标签标示。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应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

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为强制标识内容。

根据通则,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的任何营养信息,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假信息,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

营养标签应标在向消费者提供的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上。

针对当前一些食品企业存在的营养标签夸大宣传、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等问题,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的任何营养信息,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假信息,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禁止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明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

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卫生部于2011年11月2日,公布了我国第一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指导和规范营养标签标示。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应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

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为强制标识内容。

根据通则,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的任何营养信息,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假信息,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

营养标签应标在向消费者提供的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上。

针对当前一些食品企业存在的营养标签夸大宣传、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等问题,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的任何营养信息,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假信息,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

卫生部鼓励企业尽早按标准标示营养标签,将会同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加强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培训工作,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公众科学认识营养标签。

通则施行后,营养标签不规范的食品将不得销售。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上营养信息的描述和说明。

本标准不适用于保健食品及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营养标签标示。

2术语和定义2.1营养标签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标签的一部分。

2.2营养素食物中具有特定生理作用,能维持机体生长、发育、活动、繁殖以及正常代谢所需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及维生素等。

2.3营养成分食品中的营养素和除营养素以外的具有营养和(或)生理功能的其他食物成分。

各营养成分的定义可参照GB/Z21922《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

2.4核心营养素营养标签中的核心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

2.5营养成分表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的规范性表格。

2.6营养素参考值(NRV)专用于食品营养标签,用于比较食品营养成分含量的参考值。

2.7营养声称对食品营养特性的描述和声明,如能量水平、蛋白质含量水平。

营养声称包括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

2.7.1含量声称描述食品中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水平的声称。

声称用语包括“含有”、“高”、“低”或“无”等。

2.7.2比较声称与消费者熟知的同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或能量值进行比较以后的声称。

声称用语包括“增加”或“减少”等。

2.8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某营养成分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声称。

2.9修约间隔修约值的最小数值单位。

2.10食部预包装食品净含量去除其中不可食用的部分后的剩余部分。

3基本要求3.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的任何营养信息,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假信息,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

3.2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应使用中文。

如同时使用外文标示的,其内容应当与中文相对应,外文字号不得大于中文字号。

3.3营养成分表应以一个“方框表”的形式表示(特殊情况除外),方框可为任意尺寸,并与包装的基线垂直,表题为“营养成分表”。

3.4食品营养成分含量应以具体数值标示,数值可通过原料计算或产品检测获得。

各营养成分的营养素参考值(NRV)见附录A。

3.5营养标签的格式见附录B,食品企业可根据食品的营养特性、包装面积的大小和形状等因素选择使用其中的一种格式。

3.6营养标签应标在向消费者提供的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上。

4强制标示内容4.1所有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强制标示的内容包括能量、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当标示其他成分时,应采取适当形式使能量和核心营养素的标示更加醒目。

4.2对除能量和核心营养素外的其他营养成分进行营养声称或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出该营养成分的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4.3使用了营养强化剂的预包装食品,除4.1的要求外,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强化后食品中该营养成分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4.4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4.5上述未规定营养素参考值(NRV)的营养成分仅需标示含量。

5可选择标示内容5.1除上述强制标示内容外,营养成分表中还可选择标示表1中的其他成分。

5.2当某营养成分含量标示值符合表C.1的含量要求和限制性条件时,可对该成分进行含量声称,声称方式见表C.1。

当某营养成分含量满足表C.3的要求和条件时,可对该成分进行比较声称,声称方式见表C.3。

当某营养成分同时符合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的要求时,可以同时使用两种声称方式,或仅使用含量声称。

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的同义语见表C.2和表C.4。

5.3当某营养成分的含量标示值符合含量声称或比较声称的要求和条件时,可使用附录D中相应的一条或多条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标准用语。

不应对功能声称用语进行任何形式的删改、添加和合并。

6营养成分的表达方式6.1预包装食品中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含量应以每100克(g)和(或)每100毫升(mL)和(或)每份食品可食部中的具体数值来标示。

当用份标示时,应标明每份食品的量。

份的大小可根据食品的特点或推荐量规定。

6.2营养成分表中强制标示和可选择性标示的营养成分的名称和顺序、标示单位、修约间隔、“0”界限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当不标示某一营养成分时,依序上移。

6.3当标示GB14880和卫生部公告中允许强化的除表1外的其他营养成分时,其排列顺序应位于表1所列营养素之后。

能量和营养成分名称、顺序、表达单位、修约间隔和“0”界限值6.4在产品保质期内,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允许误差范围应符合表2的规定。

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允许误差范围7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下列预包装食品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生鲜食品,如包装的生肉、生鱼、生蔬菜和水果、禽蛋等;——乙醇含量≥0.5%的饮料酒类;——包装总表面积≤100cm2或最大表面面积≤20cm2的食品;——现制现售的食品;——包装的饮用水;——每日食用量≤10g或10mL的预包装食品;——其他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可以不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如果在其包装上出现任何营养信息时,应按照本标准执行。

附录A 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NRV)及其使用方法附录B 食品营养标签的推荐格式附录C 食品标签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的要求、条件和同义语附录D 食品标签能量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标准用语三、《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管理办法》自1990年11月26日起实施。

食品包装用原纸不得采用社会回收废纸作为原料,禁止添加荧光增白剂等有害助剂。

食品包装用石蜡应采用食品用石蜡,不得使用工业级石蜡。

用于食品包装用原纸的印刷油墨、颜料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油墨颜料不得印刷在接触食品面。

生产食品包装用原纸的企业,须经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认可。

食品包装用原纸必须有符合卫生要求的外包装,并标明食品用纸的标志及产地、厂名、生产日期等。

四、《进出口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实施检验监管工作管理规定》2006年8月1号起实施。

进口食品包装的安全、卫生检验检疫等工作将由收货人报检时申报的目的地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和监管,合格后方可用于包装、盛放食品。

出口食品包装的生产原料(包括助剂等)及产品的企业,须符合相应的安全卫生技术法规强制性要求,不得使用不符合安全卫生要求或有毒有害材料生产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包装产品。

生产出口食品包装的企业应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备案。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

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应防止污染;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有毒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生产、销售、进口依法被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该产品和包装物进行回收。

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施、设备和容器、包装物及其他物品转作他用时,必须经过消除污染的处理,方可使用。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应当考虑其在生命周期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优先选择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利用的方案。

生产、销售被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的企业,必须在产品报废和包装物使用后对该产品和包装物进行回收。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不得采用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九、《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规定》2001年4月6日发布。

生产定量包装商品必须有包含产品净含量要求的产品标准。

净含量要求必须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中的要求。

企业必须在商品包装上明确标注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

用于包装定量包装商品的材料应满足定量包装商品计量准确性的要求,并应能防止商品在包装(分装)和运输过程中的渗漏和破损。

十、《进出口食品包装备案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对出口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和进口食品包装的进口商实行备案制度,由各直属检验检疫局负责对辖区相关企业实施备案登记。

十一、《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自1999年1月1日起实施。

规定了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管理原则、回收渠道、回收办法、分级原则、储存和运输、回收复用品种、复用办法、复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与奖惩原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