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 第4课《诗两首》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4 《诗两首》教案3人教版
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这两首诗,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的面对人生选择。
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是苏东坡在屡遭贬谪之际唱出的人生哲理。
同学们,你们又曾有过什么“阴与缺”?比如学习上、跟同学交往中、与家长沟通时曾经历过什么困难、挫折?面对这些困难与挫折我们该怎么办?世界著名大诗人普希金为此写了一首诗,给了我们一番特别的叮咛和嘱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作者简介亚历山大·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魁力。
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煤蝶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控骼有力。
”但“诗是不可翻译的”,译诗不等于原诗,而我们现在又只能通过译诗来学习、欣赏,但愿我们能尽可能地领悟到这首诗的美。
三、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
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解,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四、讲读全诗1、自由朗读,读出笑对生活的乐观心态。
2、了解主题——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试着解答问题。
期间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题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什么意思?(2)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3)面对逆境,我们就只耐心等待,而不予抗争吗?提示:(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指在生活中遭遇到了艰难困苦等不幸。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诗两首》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诗两首》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①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家已经接触到了许多诗歌,那么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诗歌?”词典上的解释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我认为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表现了一种美的追求。
《荷马史诗》表现了一种悲壮雄阔的英雄之美,《繁星•春水》表现了一种心有灵犀的美,即使是《恶之花》《死水》这样的诗篇,写了种丑恶的事物,也是为了表现对逝去的美的留恋和对现实毁灭美的愤慨,这是一种追求之美。
同样,我们可以从抒发个人情感的爱情诗中看到美的存在,而描写人生哲理的诗歌也同样是美的乐园。
我们学习这两首诗歌,首先要去体会这种诗歌的美,通过我们的朗读,通过我们的体会,通过我们的品味来感知这种美。
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俄罗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且大师辈出。
同学们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吗?(譬如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马雅科夫斯其、莱蒙托夫、普希金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广为传诵的俄罗斯诗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
学生自由回答三、简介作者哪位同学知道这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的情况?明确: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
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
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对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愈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息。
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
诗两首教案1(七年级语文)
《第4课诗两首》教课设计一、课文特色及企图:《诗两首》中《若是生活欺诈了你》以同等的劝告口吻、热忱爽快的语调告诉人们面对生活一直要乐观的真理。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运用象征的手法借写自然之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虑。
为何选择这两首诗?诗歌语言清爽脱俗,充满回味无穷的真理,并表现着诗人独到的艺术视觉。
二、教课建议:目标:1、指引学生认识普希金和弗罗斯特两位拥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
2、介绍相关诗歌中象征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升赏识诗歌的水平。
3、培育学生对人生真理小诗的兴趣,对自己的生活组成踊跃的影响。
过程:(一)对于作者:学生收集作者的资料并制作成课件进行展现。
((二)对于文本:(1、《若是生活欺诈了你》(1)朗诵诗歌,整体感知,你感觉诗歌说了然一种如何的人生态度?(2)本诗通篇都是劝告的口吻,没有什么详细的形象,但它倒是一首有名的诗,为世界各(国人民广为传诵。
你喜爱这首诗吗?为何?(3)背诵全诗。
(2、《未选择的路》(1)《未选择的路》中诗人为何要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2)诗人表面上仿佛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质上示意的是什么呢?这是什么手法的运用?、介绍这两首诗的此外两种译本和诗歌的外文原著,指引学生领会诗歌语言。
(三)对于诗歌:1、收集一到几首你喜爱的真理小诗,就诗歌做简要的评论,而后在讲堂内展开“小小诗歌朗诵会”。
2、鼓舞学生自己试试创作近似的真理小诗,而后在朗诵会上沟通或在相应的刊物上发布或留做自己的纪念。
方法:《若是生活欺诈了你》应该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并联合普希金的众多作品进行自主的研究性阅读。
《未选择的路》要联合诗歌象征方面的知识要点理解诗人为何侧重写了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诗两首》的文学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内容,对两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有初步的认识。
2.学会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等艺术手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3.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提高朗读水平。
4.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积累一定数量的诗词词汇,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项任务:
1.诗歌填空: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诗歌的填空练习,巩固对诗歌字词的记忆。
2.诗词鉴赏:让学生从给定的几首诗中,选择一首进行鉴赏,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
3.诗歌创作:鼓励学生模仿《诗两首》的风格,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诗歌。
“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完成以下课堂练习,检验一下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故事导入法,为学生讲述《诗两首》背后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我们知道,古代的诗人往往借助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两首诗,它们的作者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心声吧!”
2.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力和审美情趣。
3.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提高语文素养。
4.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情感营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感悟诗歌之美。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诗两首》,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营养,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在课后,请你们继续阅读诗词,将所学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七年级下册第04课 《诗两首》教学设计
《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瞬息、幽寂、延绵、荒草萋萋”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查找两位诗人的资料,结合作者资料探求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3.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能力目标1.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对诗歌进行情感、哲学角度的思考,培养读诗的情趣。
2.借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直抒胸臆的构思,理解《未选择的路》一诗中的象征手法,逐步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德育目标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体味诗人因选择人生之路的慎重与无奈而引发的感慨,提高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理解两首诗所蕴含的哲理。
2.品评两首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理解《未选择的路》中,诗人重点写那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选择的那条路的原因。
2.掌握象征手法。
教学方法1.诗歌四步教学法。
读诗——说诗——悟诗——品诗,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同步提高。
2.比较鉴赏法。
尊重学生鉴赏主体地位,以个人欣赏体验为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并说明理由,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教学设计思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学生自主交流,畅谈读诗感受;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悟诗歌,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哲理;学生自主品评诗歌,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比较鉴赏,学生畅谈学诗的心得,鉴赏体现主体化、个性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播放龙飘飘的金曲《成长的岁月》“过去为没有得到而伤悲,过去也曾为失去而后悔,我想起这一切的一切,那都只是我心头一个结。
今晨当我不再为我的付出而流泪,成长的岁月,让我知道我已失去太多,成长的岁月,让我知道更要珍惜拥有的一切。
”岁月的风铃在我们耳边叮当作响,站在青春的路口静静凝望:前方的道路曲折蜿蜒,直通向那被称为“明天”的地方。
回头看看自己的足迹,那一双双脚印记下了我们每一次跌倒和踉跄,这条路上有绿洲有沙漠,有风吹雨打有鸟语花香,但无论如何,平原留着我们的足迹,高山印证着我们的身影,大海融入了我们的气息,天空记录下了我们的飞翔。
人教版七下语文教案---第4课《诗两首》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课题:《诗四首》【课标与教材分析】《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011语文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诗歌阅读训练课文。
本文主题虽然是关于人生的,但也与成长有关,告诉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当现实生活与想象的不相符合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像诗中所说的“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领悟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敢的面对生活、追求自己的理想,让生活充满阳光的正确的人生观。
这既是审美的教育,又是品德的教育,可获得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功效,同时也为后面单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知道的:已经学过诗歌《山的那一边》和《秋天》,对诗歌已经不陌生,诗歌的优美语言和深刻哲理对他们有很大吸引力。
2.学生想知道的:体会诗中诗人的情感,感受语言魅力。
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感知文章的内容,了解主要事件。
其中的简单字词如瞬息、幽寂、延绵、荒草萋萋。
他们可以查字典解决。
4.对学困生的关注:学生的朗读没问题,但理解作者的情感难度较大,应让他们多读多说多理解。
【教学目标】根据新《新课标》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现将本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要求掌握以下字词,会读并且会写:瞬息幽寂延绵荒草萋萋(2)了解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3)背诵本文,积累名篇,打下文化根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4 诗两首 教案 优质教案
《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这两首诗,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的面对人生选择。
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想象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课前准备:根据提示,阅读这两首诗;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学设计:诗歌导入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真的不遂人愿。
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怎样面对人生的。
板书目标1、理解这首诗的大意;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背诵这首诗。
简介作者亚历山大·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不仅是“俄罗斯文学之父”,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整体感知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这首诗,独立思考,仔细品味、感悟诗歌的语言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只的是什么?(特指在生活中应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性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
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思考探究学生再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
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2、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与之抗争,只能等待。
)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回成为亲切的怀念”?(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都是一笔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4、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没有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说明道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教案设计(通用17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教案设计(通用17篇)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①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
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
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金色花》《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
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
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
(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诗——《金色花》。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检查生字词(可用大屏幕投影)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
(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诗两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4 《诗两首》【教学目标】1.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2. 学会品味、欣赏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感悟作者执着追求理想的信念,学习诗人的乐观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生活的路、人生的路谈起,引入本课。
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写生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
3.检查诵读情况。
4.检查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出示教学目标1.指明一生读目标。
2.教师解读目标。
四、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节奏1.朗读诗歌,注意诗的感情基调,并注重诗的重音、节奏、停顿。
2.指名朗读,其余同学作出中肯的评价。
3.听课文录音,划分朗读节拍。
4.自由朗读,理解诗歌内容。
五、品味鉴赏1.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2.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他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3.诗中明确写了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为什么还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4.读了这首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六、讨论、探究1.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2.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3.诗中没写出“被生活欺骗”的具体内容,根据你的理解和你个人的生活经历,你觉得哪些是属于“被生活欺骗”的事?请列举出一两件具体的事例。
4.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未选择的路》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什么不同?七、拓展延伸请找出并列举文章、诗词之中有关路的描写,并谈一谈你的理解和感悟。
八、达标检测1.学生自主完成。
2.小组内互相评改。
3.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共性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九、作业1.根据你对道路的理解和选择,运用象征手法,写一篇诗歌《路》,说不定你会惊喜地发现,你也具有诗人的才情。
2.课外阅读弗罗斯特的代表作《少年的意志》和《白桦树》。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
1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过力根管保据线护生0高不产中仅工资可艺料以高试解中卷决资配吊料置顶试技层卷术配要是置求指不,机规对组范电在高气进中设行资备继料进电试行保卷空护问载高题与中2带2资,负料而荷试且下卷可高总保中体障资配2料3置2试3时各卷,类调需管控要路试在习验最2;3大2对3限2设题度备到内进位来行。确调在保整管机使路组其敷高在设中正过资常程料工1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作5尽5下2可2都2能护可地1以关缩正于小常管故工路障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连破护接坏进管范行口围整处,核理或对高者定中对值资某,料些审试异核卷常与弯高校扁中对度资图固料纸定试,盒卷编位工写置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诗两首》
七年级语文教案《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歌。
(2)理解两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分析两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中的情感,提升情感素养。
(2)理解诗歌对社会、人生的启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歌。
(2)理解两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难点:(1)分析两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修辞手法。
(2)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讨法、欣赏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两首诗歌的原文及注释。
2. 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两首诗歌的背景及作者。
(2)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字词,理解诗歌意境。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修辞手法。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感悟和欣赏心得。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中的情感,提升情感素养。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歌。
(2)写一篇关于两首诗歌的感悟体会。
8. 板书设计《诗两首》一、诗歌主题思想二、诗歌情感表达三、诗歌艺术特色四、诗歌修辞手法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 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提出明确的展讲要求:声音洪亮,脱稿,互动,提问。其他小组进行记录,补充,质疑。
1、学生能够踊跃展讲。
2、认真的记录。
随堂训练体现能力
6分钟
创设思考情境
咱们对文章的交流在课堂上到此为止,下面咱们就通过问题训练单来检查一下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难点:培养坚定的意志,勇敢面对磨难;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关键问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2、怎样理解《为选择的路》中所说的“路”?
3、这两首诗歌可能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教案学生准备: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3、学生展示能够解决的问题的答案,引导其他问题认真倾听、思考、补充记录。
4、指导课代表记录班级没有解决的问题,准备问题解决课上解决。
1、学生能够踊跃展讲。
2、认真的记录。生成班级问题。
总结归纳提升意义
3分钟
创设反思情境
1、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教学中你有何收获与体会?
2、教师补充。关于散文的问题特征。
1、再次阅读问题导读单上的目标。
2、我们共同分析一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怎样的。
学生能够认真制定目标将本节目标进行记忆以备新课教学
自主教学二次生成
12分钟
创设思考情景
1、先通读一下单子上的教师问题引领与知识。再朗读课文,再次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在进行课文朗读后可以认真查阅手边的资料,按照“问题引领”的要求阅读,并且完成问题;力求突破本文的重难点。
2、教师补充。
七年级语文下册《诗两首》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诗两首》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两首》的作者及其背景,能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能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互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运用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学会品味诗歌,提升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诗两首》选自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包括《归园田居》和《春望》两首诗歌。
这两首诗歌分别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诗歌阅读和鉴赏能力,但对于古代诗歌的理解还需加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诗两首》的内容和主题,把握诗歌的情感。
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2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通过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
运用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进行诗歌创作和表达。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诗两首》的题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诗?诗的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两首》,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情感。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进行初步的诗歌鉴赏。
4.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4.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诗歌的讲解,包括诗歌的背景、意象、修辞手法等。
引导学生通过讲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4.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七年级语文教案《诗两首》
七年级语文教案《诗两首》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两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诗歌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2 教学内容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手法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创作方法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手法。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两首诗歌的文本和图片。
使用诗歌鉴赏软件,帮助学生分析和欣赏诗歌。
提供诗歌创作模板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创作诗歌。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础知识(5分钟)第二步:分析第一首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手法,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15分钟)第三步:分析第二首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手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诗歌(15分钟)第四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10分钟)第五步:总结诗歌的特点和价值,让学生对诗歌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5分钟)3.2 时间安排第一步:5分钟第二步:15分钟第三步:15分钟第四步:10分钟第五步: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诗歌创作和对诗歌的分析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不足之处。
4.2 教学反馈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作业来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和诗歌鉴赏软件诗歌创作模板和参考资料5.2 参考资料王朝闻. 诗歌鉴赏[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杨洪基. 诗歌创作与欣赏[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教学活动活动一:诗歌知识问答,让学生测试对诗歌基础知识的掌握(5分钟)活动二:诗歌鉴赏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10分钟)活动三:诗歌创作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互相评价(10分钟)6.2 教学目的活动一:测试学生对诗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诗两首》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诗两首教学目的:1.了解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诗歌。
2.理解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3.了解诗中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情景激趣:亚历山大·昔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探究生趣第一步,朗诵课文,体会情感。
第二步。
背诵课文,个性解读。
1.抽学生背诵2.个性解读⑴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讨论并归纳:喜欢。
因为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⑵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讨论井归纳: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感觉。
人生的体验不管是美好的还是忧伤的,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在将来的日子,回首往事,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⑶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人生哲理?讨论并归纳: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
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
学习《未选择的路》情景激趣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
母亲把他带到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
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
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
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弗罗斯特的诗歌最初未在美国引起注意,1912年举家迁往英国定居后,继续写诗,出版了诗集《少年的意志》(1913)与《波士顿以北》(1914),得到好评,并引起美国诗歌界的注意。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诗两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诗两首【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诗人,理解诗意,背诵两首诗。
2.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想像,培养读诗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感悟两首诗歌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2.品味两首诗隽永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两首诗表现手法的异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播放歌曲)“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生活的路,总有太多不平事,请你不必在意,洒脱一些过得好……”这首歌就是写给在逆境中的人们,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不顺心的事呢?当突如其来的挫折与打击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你的神经时,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和嘱咐。
(板书课题)二、背景知识、作者简介:(见幻灯片)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
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代表作: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主题切中当时俄国社会重大问题,塑造了“多余的人”“小人物”等俄罗斯文学的典型形象。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
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邵燕祥,诗人。
浙江萧山人。
北平中法大学肄业。
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诗刊》副主编。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诗两首》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课题:《诗两首》主备:遥墙中学韩军三复备:【课标分析】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5、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做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6、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散文诗两首》是七年级第五单元以亲情为主题的一篇自读课文,都抒发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心中的雨来了,只有母亲,才是子女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金色花》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泰戈尔写这首诗歌的时候,是他个人最不幸的时候,亲爱的妻子死了,一双可爱的儿女也都相继夭亡。
这些不幸笼罩在他身上,却使他做出世界上最柔和甜美的爱的颂歌。
他想通过歌声,把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这首散文诗表现的其实是一种理想中的母子之爱,甜蜜、默契,欢乐而神奇,甚至带有一种宗教色彩。
《荷叶母亲》用触景生情的方法,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
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
课文重点写自家院中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
“我”是红莲,“母亲”是荷叶。
本文借景写人,托物寄情,花本无情人有情,以花喻人,极其自然地赞颂母亲的爱、母女的情。
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
读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
2.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引导在朗读中和自主探究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把独特的歌喉献给我们挚爱的母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第4课《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家已经接触到了许多诗歌,那么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诗歌?”词典上的解释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我认为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表现了一种美的追求。
《荷马史诗》表现了一种悲壮雄阔的英雄之美,《繁星·春水》表现了一种心有灵犀的美,即使是《恶之花》《死水》这样的诗篇,写了种丑恶的事物,也是为了表现对逝去的美的留恋和对现实毁灭美的愤慨,这是一种追求之美。
同样,我们可以从抒发个人情感的爱情诗中看到美的存在,而描写人生哲理的诗歌也同样是美的乐园。
我们学习这两首诗歌,首先要去体会这种诗歌的美,通过我们的朗读,通过我们的体会,通过我们的品味来感知这种美。
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俄罗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且大师辈出。
同学们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吗?(譬如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马雅科夫斯其、莱蒙托夫、普希金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广为传诵的俄罗斯诗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
学生自由回答三、简介作者哪位同学知道这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的情况?明确: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
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
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对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愈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息。
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
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
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可先让学生读有关资料,教师进行介绍,强调普希金的悲剧一生样铿锵有力。
”但“诗是不可翻译的”,译诗不等于原诗,而我们现在又只能通过译诗来学习、欣赏,但愿我们能尽可能地领悟到这首诗的美。
四、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
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四、听、读诗篇1、听课文录音。
2、划分朗读节拍。
3、自由朗读。
由教师范读,再由学生读五、结合体验,研讨问题1、问: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2、问: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明确:见教参。
3、问: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学生讨论4、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持己见。
这首诗最美、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这里。
学生自由回答,最好联系实际六、迁移积累1、仿句练习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节,续写下面的诗句。
假如生活捉弄了你,不要,不要!。
2、背诵全诗七、拓展提高:课后探究性阅读普希金诗诗集,下堂课交流。
作为作业完成第二课时《未选择的路》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交流阅读普希金诗集的情况。
学生交流二、导入新课: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还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
该怎么办?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介绍诗人: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
他在晚年成为美国的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美国参议院曾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
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三、朗读诗篇四、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全诗共5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
找出诗中最令你感动的诗句或词,谈谈你的体会。
先朗读由学生单独回答。
明确: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3、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
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
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明确:见教参“问题研讨”四、感悟哲理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明确:答案不求一致。
譬如: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可以讲一讲苏格拉底有关麦穗的事例。
学生自由回答五、分清象征与比喻的概念。
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的意义。
明确: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出示两首诗,让学生判断这哪一首诗用了象征,哪一首诗用了比喻?“我靠长矛揉制面包,弄到伊斯玛洛酒,我将这酒饮尽,然后倚靠着这支长矛。
”——阿尔基洛斯科《诗人之矛》象一颗山上的风信子,被牧人用脚踏了又踏,却在地上开出紫花。
——萨福《新娘》本诗的美正体现象征的运用上,诗人用非常普遍的形象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打动了读者的心扉。
首先明确概念,再由教师阐述两者区别六、积累联想1、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
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2、结合《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后练习三,完成一篇小作文,谈谈成长历程上的体验。
七、综合性训练:出然后分小组出一期“诗歌园地”的手抄报。
教后记: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
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
教会学生去怎么做。
诗两首教学目标:1、理解两首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2、理解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3、背诵第一首诗。
教学重点:目标1、3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时数:二课时四.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俄罗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且大师辈出。
同学们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吗?(譬如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马雅科夫斯其、莱蒙托夫、普希金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广为传诵的俄罗斯诗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
二、简介作者哪位同学知道这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的情况?明确: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
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
”但“诗是不可翻译的”,译诗不等于原诗,而我们现在又只能通过译诗来学习、欣赏,但愿我们能尽可能地领悟到这首诗的美。
三、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
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四、听、读诗篇1、听课文录音。
2、划分朗读节拍。
3、自由朗读。
五、结合体验,研讨问题1、问: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2、问: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明确:见教参。
3、问: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4、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持己见。
六、迁移积累1、仿句练习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节,续写下面的诗句。
假如生活捉弄了你,不要,不要!。
2、背诵全诗。
七、拓展提高:课后探究性阅读普希金诗诗集,下堂课交流。
四.未选择的路导学步骤:一、复习旧课1、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交流阅读普希金诗集的情况。
二、导入新课: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还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
该怎么办?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三、朗读诗篇四、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