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综述

合集下载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医学课件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医学课件
机械通气
对于呼吸衰竭患者,及时实施机械通气治疗,以 减轻肺水肿和缺氧状况。
04
特殊情况下创伤病人液体 复苏管理
合并颅脑损伤患者处理要点
优先处理颅脑损伤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控制颅内出血和水肿,降低颅内压。
限制液体输入量
避免过量输液导致颅内压升高,根据患者尿量、血压等指标调整输 液速度。
选择适当液体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液体复苏的重要性
强调在创伤病人救治中,及时、有效 的液体复苏对于提高生存率、改善预 后的重要性。
液体复苏的原则
回顾创伤病人液体复苏应遵循的原则 ,包括快速评估、早期干预、目标导 向治疗等。
液体选择及输注策略
总结在创伤病人液体复苏中,如何选 择合适的液体类型、输注速度及剂量 ,以达到最佳复苏效果。
人工智能辅助决策
展望人工智能技术在创伤病人液体复苏中的应用前景,如基于大数据 和机器学习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以提高救治效率和患者生存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个体化输液方案制定
01
02
03
评估病人情况
综合考虑病人的年龄、体 重、失血量、休克程度等 因素,评估病人的输液需 求。
选择合适液体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晶体液和胶体液, 以达到最佳的扩容效果。
监测输液效果
在输液过程中密切监测病 人的生命体征、尿量等指 标,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 剂量。
03
液体复苏实施中注意事项
合并腹部损伤患者处理要点
优先处理腹部损伤
01
控制出血和污染,修复损伤脏器,维持循环稳定。
大量输液复苏
02
腹部损伤患者易出现失血性休克,需要大量输液复苏,提高血
压和心排出量。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治疗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治疗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治疗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创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以至生命的重大疾患。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严重创伤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将引起组织灌流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如不进行有效的液体复苏治疗将会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因此,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急诊的一项重要工作。

目前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在方法、液体选择以及复苏终点的判断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就这三大方面内容作简要探讨。

1.复苏方法--液体复苏时机与复苏策略的变迁传统的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策略为正压复苏,即一旦确认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 便立即和快速给予大容量输液, 要求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直至出血被制止, 这个过程又被称为支持和稳定( stay and stabilize )。

1994年Bickell等于N Engl J Med发表了对躯干刺通伤低血压患者进行立即复苏和延迟复苏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延迟复苏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立即复苏者。

随后多项研究均得出类似的结论,这对经典的复苏方法提出重大挑战。

经典的复苏方法主要源于Wiggers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

但临床大多数创伤性休克是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 此时进行大容量液体复苏和提升血压会导致持续出血、血液稀释和体温下降, 进而造成氧输送不足、凝血功能障碍和低体温,导致失血量的增加,故对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实行正压液体复苏是有害的。

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提出, 在出血未被有效制止(如进行外科手术) 前, 应该尽快将伤员转送到有手术条件的医院, 容量复苏不应过早,应在即将手术前才开始进行, 这个策略被称作迅速转运原则( scoop and run principle)和允许性低血压(permissive hypotensive)。

2002 年Cochrane 创伤组所完成的研究报告称:“我们从随机对照的研究中,未发现有支持在未被控制出血前进行大容量输液的证据, 因此不能肯定液体复苏对出血伤员治疗是有效的。

创伤性休克的液体复苏课件

创伤性休克的液体复苏课件
• 右旋糖酐在血中停留时间比盐溶液长,但由于它干扰 血小板功能,可引起过敏反应,现已很少使用。
• 为减轻输入大量盐溶液引起的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可输入人白蛋白溶液。
PPT学习交流
8
休克的液体治疗
• 低容量休克液体疗法的第一目标是纠正细胞外 液量的不足。
• 衡量输入量是否足够主要不是靠液体缺失量的 估算,而是依据液体补充的反应。
5
休克的治疗目标和原则
• 目标:在休克进入到不可逆转阶段以前遏制疾 病过程的发展,帮助人体恢复失去的平衡。
• 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 原则: “上氧、扩容、升压、纠酸、监测、对因”
PPT学习交流
6
休克的一般治疗
• 体位:抬高双下肢的仰卧位。 • 温度:采取适度保暖措施。 • 给氧:休克时,因通气—灌流比例失调,肺泡
其他升压药物如阿拉明或去PP甲T学肾习交上流腺素。
14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α受体阻滞剂
可解除强烈的血管收缩,有利于增加组织 灌流,防止在达到足够的容量补充前肺水肿的 产生。将其与拟交感胺合用,可缓解后者的缩 血管作用。但其引起的快速血管扩张可能会迅 速降低心脏的充盈压,有加重低血容量的危险。 对休克病人,在使用α受体阻滞剂前一定要确 认病人已补足了血液容量,用药过程中要密切 监测血压及中心静脉压。
80~90mmHg左右为宜,急速的血压升高有引起 再出血的危险。
PPT学习交流
10
纠正酸中毒 —是休克治疗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临床上最常用5%碳酸氢钠,常用剂量:成人首 次125~250ml,静脉滴注或推注,随后视病情或 其他指标给药。 根据CO2CP按下列公式补充: 所-需患补者碱C量O2C(P(mmmomlo/lL))]=×0[.正3×常体C重O2C(P(kg2)5mmol) 通常首剂使用计算量的1/3~2/3量,以后在2~4小 时内依病情而再行补入。 根据动脉pH结果确定用量:如pH 7.3补碳酸氢 钠75 ml、pH 7.2补碳酸氢钠150 ml。

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及护理进展

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及护理进展

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研究及护理进展谭 连关键词:液体复苏;创伤性休克;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6.057文章编号:1674-4748(2012)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12C-3441-02 创伤性休克伤情严重、复杂,原因多样,临床多见于低血容量性休克。

主要表现为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出现的循环功能障碍。

随着对休克认识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更新,创伤性休克病人死亡的原因不再是基础疾病,而是休克引起的循环功能紊乱[1]。

恰当、有效地进行液体复苏,其目的不是维持血压、更在于纠正组织缺氧。

现对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方法、复苏液的选择、复苏过程的监测及护理阐述如下。

1 液体复苏的方法1.1 即时液体复苏 即时液体复苏是指在休克早期尽快给予大量液体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容量,提升血压,恢复并维持重要器官的灌注,防止休克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休克液体复苏传统的方法。

1.2 延迟液体复苏 延迟液体复苏又称限制性液体复苏,指机体处于活动性出血的创伤性休克,通过控制输液速度使机体血压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范围,直到手术彻底止血后再进行足量液体复苏。

其主要机制是寻求复苏的“平衡点”,通过液体复苏适当恢复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又不至于过多扰乱机体的代偿机制和内环境[2,3]。

临床上多数创伤性休克是非控制出血性休克,近年研究表明,对非控制出血性休克,实行即时、正压的液体复苏对病人有害[4-6]。

大量、快速液体复苏可引起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和减少组织氧供,同时还影响血管收缩反应,造成血栓移位,导致失血量增加。

刘磊等[7,8]认为,失血性休克在活动出血未控制前将平均动脉压控制在40mmHg~60mmHg(1mm-Hg=0.133kPa)较为适宜,不但能减少大量输液引起的不良后果,而且能够避免机体因补液不充分而发生不可逆的改变。

两种液体复苏方式在抢救多发伤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研究

两种液体复苏方式在抢救多发伤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研究
( ) 49— 1 6 :0 4 2
医师进修杂志 ,06 2 ( )4 4 20 , 8 : 9 6~ 7
[ ] 吕兰淑. 6 低分子肝 素钙治疗不 稳定型 心绞痛 3 8例疗效 观察 [] J.
吉林 医学 ,0 0,1 7 :6 2 1 3 ( )9 7
[ ] 杨学 林. 素 治疗 老 年不 稳 定 型心 绞 痛 2 3 肝 2例 [ ] 河 北 医药 , J.
2 o ,0 4)5 0~5 1 o l3 ( :0 0
[ ] 刘宏 , 7 唐新 兰. 氯毗格 雷与阿 斯匹林 肠溶 片联 合治疗 不稳 定型心 绞痛疗效观察 [] 医学创新研究 , 0 ,( 2 : 8 2 J. 2 7 4 3 ) 1 —19 0 2
[ ] 张三强 , 4 潘苗 , 刘建庄 . 分子肝 素和辛伐他 汀联 合氯吡格 雷治疗 低
rssi t n L R nw uddhmo h g hc .Meh d 6 ae t w r nl e d cmp U a , otlyr e euct o ( F )o one e r a esok a i to s 2pt ns eeaa zda o  ̄eC r rt m r i a i y n e e at t
a ddse ia di rvsua og a o ( I 、c t rsi t ydsessn rm ( R S 、 ut l ognds nt n sn n i m nt t ael enu t n D C) aue epr o t s y do e A D ) m lpe ra yf ci y・ s e na r li ar i r i u o
【 e od wud e ohg ok a r se u s ca0 ;mt u s cao K yw r】 one hm r aisc ; g e i i r u i tn1 id i r u itn d r ch g s v f d e s ti i e f d e s t l l i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
1
或是低温复苏(hypothermic resuscitation)?
2
严重创伤休克患者低温复苏与常温复苏的优劣尚存争议,低温可引起
3
氧离曲线左移,减少外周组织氧供,低温可增加出血,增加感染危险等,
4
低温可引起周围血管收缩、代谢性酸中毒及免疫功能损害均是低温
5
引起的不良反应。低温还易导致心律失常、心功能抑制、中枢神经
6
系统抑制和肝肾功能降低。
7
但多数实验报道低温复苏优于常温复苏,低温可降低组织细胞代谢率,
8
延长休克的黄金抢救时间,同时低温可防止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
9
2.2液体复苏温度的要求或控制
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对休克复苏不充分,虽然不致当时死亡,但可能引起MODS,甚至发展为MOF。因此,严重创伤患者休克的彻底复苏是外科大夫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创伤病人也可出现稀释性血小板减少症,在输入20单位红细胞悬液后血小板可减少到50××109/L以下,创伤失血病人补充血小板的适应症是大量输血时血小板减低至40× ×109/L,成人输入1单位血小板(50ml)可增加血小板计数(50~100)× ×109/L 。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是正常温度复苏(normothermic resuscitation)
现代创伤病人的特点
青壮年多; 伤情复杂(多发、合并、复合)、危重、休克发生率高; 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感染、器官功能紊乱等继发性损伤率高、救治难度大。
创伤病人由于失血、创面渗出、体液转移或
01
重分布,绝大多数病人都存在血容量的绝对或相
02
对不足。
03
“用液体复苏的方式尽快恢复创伤病人的有
04
效循环血容量、恢复组织器官的灌注和氧供给、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医学课件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医学课件
对于感染,应立即停止补液,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 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于急性心力衰竭,应减慢补液速度和量,使用强心 药等治疗,同时进行心电监护。
对于电解质紊乱,应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补液种类及速 度,保持电解质平衡。
对于肺水肿,应停止补液,进行强心、利尿等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
液体复苏的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帮助医学工作者更好地了解 和掌握液体复苏的原理和应用
提高创伤病人的救治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液体复苏的概念和重要性
液体复苏是指通过补充体液,改善循环血量,以维持有效循 环血量、组织灌注和氧供的一种治疗措施
在创伤病人中,液体复苏有助于缓解组织灌注不足、改善氧 供、减轻器官损伤,对于维持生命、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标导向
根据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指标, 调整液体输注速度和种类。
综合治疗
液体复苏同时结合其他综合治疗措 施,如手术、输血等。
03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治疗
液体复苏的初始治疗
建立静脉通道
在创伤病人液体复苏的初始治疗中,首要步骤是建立静脉通道,以确保液体和药物能够快 速而有效地进入体内。
评估并纠正休克
创伤导致的休克是液体复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采 取相应的措施纠正休克。
案例一
总结词
成功救治严重创伤患者,液体复苏是关键。
详细描述
一名严重创伤患者因车祸送院,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休克症状。医生迅速进行液体复苏,给予平衡盐溶液和胶体液 ,并采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经过液体复苏,患者血压逐渐回升,心率下降,生命体征逐渐平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液体和输注速度,以维持生命 体征平稳。

限制性液体复苏(LFR)在抢救多发伤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应用

限制性液体复苏(LFR)在抢救多发伤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应用

限制性液体复苏(LFR)在抢救多发伤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LFR)在抢救多发伤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效果。

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收治的76例多发伤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对照组(n=37例,采用积极液体复苏(AFR)抢救休克)和观察组(n=39例,应用LFR抢救失血性休克),比较两组患者输液量、乳酸值、并发症、死亡率及(PT、APTT、Hb、HCT、BE)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复苏后PT、APTT、Hb、HCT、BE等实验室指标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复苏开始1h乳酸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输液量、(DIC、ARDS、MODS)并发率以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多发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救治中显著优于早期大量液体复苏。

标签:多发伤创伤;液体复苏;乳酸值;失血性休克创伤失血性休克(HTS)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综合征,随着近代全球交通业及工业的发展,每年大约有20%的创伤患者因未及时予以救治而死亡[1]。

传统对HTS的抢救治疗,多主张予以积极、大量的液体复苏模式,使患者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快速恢复,但是此类复苏模式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随着近年来对休克病理、生理、防治以及组织、体液、氧代谢的不断深入研究,提出了LFR的新概念[2]。

本研究现抽选76例多发伤HTS患者,观察采用AFR抢救和应用LFR抢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选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76例多发伤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皆符合创伤评分AIS-85标准,损伤AIS评分均>3分,从受伤至复苏抢救时间为9 min~5.5 h,根据复苏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7例)和观察组(n=39例)。

对照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15~66岁,平均(39.35±15.27)岁;致伤原因: 坠落伤6例、车祸事故伤15例、挤压伤5例、刀伤11例;多发伤以肝、脾破裂为主者11例,以骨折为主者9例,以胸部创伤为主者17例;休克程度:轻度12例、中度19例、重度6例。

严重创伤患者的液体复苏FluidResuscitationinTraumaticCriticallyIllPatients

严重创伤患者的液体复苏FluidResuscitationinTraumaticCriticallyIllPatients

Phase 3: Critical care fluid management
• Fluid strategies are directed at restoring organ function after the combined insult of hypovolemic hypoperfusion, surgery and trauma 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 Principal types of semisynthetns; dextrans; and HES
• Human plasma derivatives: albumin, FFP and immunoglobulin solutions
PBOC (Perflourocarbon-based oxygencarrying compounds)
• Have a linear O2Hb dissociation profile and specific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 Trauma triad of death after hemorrhagic shock:
(1) Hypothermia (2) Acidosis (3) Coagulopathy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 Phase 1: The period from injury to definite surgical care and homeostasis
Hemorrhagic shock
Schematic diagram of capillary memebrane

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

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
创伤性休克的液体复苏
急诊科 周燕
创伤性休克
是指机体受外界有害致病因素和/或致伤因子的侵袭, 而引起的人体组织结构连续性破坏及神经-体液因子 失调与急性微循环障碍,以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重 要器官组织灌流不足,导致细胞急性缺血、缺氧为特 征的综合征
创伤性休克
液体复苏
新概念
纠正组织缺氧和氧供
主要内容
(白蛋白和人工合成高渗胶溶体液输:羟入血乙管基后产淀生粉的渗酶透)压
梯度使水肿的内皮细胞及红细胞细
高渗/高胶液
胞内液向血管内转移,使有效循环 血容量增加;还可降低脑损伤患者
的颅内压,防止继发于休克之后的
颅内升高
液体复苏终点的判断
收缩压、尿量、神志状态、口渴程度 休克指数、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小结
创伤性休克的液体复苏疗法是一个较为复 杂的过程,需要正确判断及全面分析,在挽 救患者生命的同时,要尽量避免发生晚期 并发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和临床经验 的积累,液体复苏疗法也将会更加完善
谢谢聆听!
个复苏的平衡点,即可以通过液体复苏
适当的恢复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又不
会过多的扰乱机体的代偿机制和内环境
液体复苏方法
❖常温复苏
低温可引起氧离曲线左移, 减少外周组织氧供,增加出 血,增加感染危险
❖低温复苏
轻度低温可提高血压、延长生存时间 和提高存活率,降低心脏的代谢需要, 维持心血管功能和心肌灌注还可避免 失血性休克期间发生的心动过速反应 左室功能降低和呼吸频率增加等
复苏液体选择
理想复苏液体
提供快速的容量扩张,供给组织灌流, 预防或延 迟低血容量休克的发生
能较好地替代所失血量, 维持缺氧细胞的代谢需 要并且不诱发剧烈的免疫反应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

肾功能保护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根 据患者情况给予利尿剂、 肾脏替代治疗等,以保护 肾功能。
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评估营养状况
定期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 行评估,包括体重、白蛋 白、前白蛋白等指标。
Hale Waihona Puke 合理营养支持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 合理的营养支持,包括肠 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监测营养支持效果
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 和临床表现,及时调整营 养支持方案。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
汇报人:XX
目录
• 创伤病人概述 • 液体复苏基本原则 • 创伤病人液体复苏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创伤病人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 伤,为动力作用使人体组织或器官破 坏。
分类
按致伤原因可分为锐器伤、钝器伤、 火器伤等;按受伤部位可分为颅脑伤 、胸部伤、腹部伤等;按伤情轻重可 分为轻伤、重伤、危重伤等。
补液速度要快,以迅 速补充血容量,改善 组织灌注。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通过监测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及时调整补液速度和补液量,以维持有效循环 血量。
对于严重创伤患者,可采用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更准确地评估血容量和心功能状 态。
在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补液过量导致的组织水肿和器官功能障 碍。
如羟乙基淀粉、明胶等,可长时间维持血管内容量,减少补液量。适用于重度休 克及需要大量补液的病人。
补液途径及速度控制
补液途径
首选静脉输液,可快速补充血容量。在特殊情况下,如静脉 通路难以建立时,可考虑骨髓腔输液。
速度控制
根据病人休克程度、年龄、心肺功能等因素调整输液速度。 一般先快后慢,避免过快导致心肺负担加重。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医学课件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医学课件

学习和实践建议
掌握液体复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不同类型复 苏液的作用机制和优缺点。
学习如何评估病人的循环状态和失血程度,制定合 理的复苏计划。
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熟悉各种复苏技术的 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THANKS
监测中心静脉压可以了解右心功能和全身 血容量是否充足。
心率
监测心率可以了解病人的心血管功能状态 ,判断是否出现休克。
平均动脉压
监测平均动脉压可以了解全身血流灌注情 况,判断液体复苏的效果。
中心体温
监测中心体温可以了解病人的冷暖感觉, 判断是否出现低体温。
液体复苏的并发症及处理
肺水肿
过快补液可导致肺水肿,应立即停 止补液,给予吸氧和强心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
过量补液可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应 立即停止补液,给予利尿、扩血管 等治疗。
肾功能不全
晶体液过量可导致肾功能不全,应 立即停止补液,给予利尿、透析等 治疗。
感染
创伤病人容易发生感染,应给予抗 生素治疗,加强伤口护理。
05
结论
液体复苏在创伤病人治疗中的地位
创伤病人常伴有失血和体液丢失,液体复苏是治疗创伤病 人的关键措施之一,有助于恢复病人的循环血量和维持机 体正常代谢。
低温
高血压和心衰
液体复苏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暖,避免低温引 起的低体温和寒战,这会加重休克和器官功 能障碍。
在液体复苏过程中,过快的输液速度可能导 致高血压和心衰的发生。此时需要控制输液 速度和量,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04
临床实践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流程
早期复苏
在创伤发生的早期,应尽快进行液 体复苏,以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和维 持组织灌注。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医学课件

重度创伤的液体复苏

重度创伤的液体复苏

输血比例进展
成分输血“鸡尾酒”
• 15uPRBC • 12新鲜冰冻血浆(FFP) • 2U血小板 • 10U冷沉淀 • 可加用诺其(rFV Ⅱ2)90ug/kg 诺其规格60KIU/支(1.2mg)
南加州大学推荐
rFV Ⅱ2应用前注意事项
手术控制止血+传统基础目标治疗
• PLT>50000/ul • FIB>100mg/ul • PH>=7.2 • HCT >=24% • Ca2+ >=0.8mmol/L
疑难血型或未监测血型怎么办
HGB<3g/dl,危重大出血
• O型RBC • O型洗涤RBC • AB型血浆 • AB型冷沉淀 • AB型血小板
思路+争议
• Wt55kg,BP75/30mmHg,P147次/分失血 量?147/75 1960ml • 补液量 6000ml
失血量(L)=脉率/收缩压 补液量:失血量*2-3
严重创伤的临床特点
• 特点一:损伤机制十分复杂 • 特点二:死亡率高 • 特点三:早期死因---失血性休克 • 特点四:严重低氧血症 • 特点五:容易漏诊和误诊 • 特点六:处理程序难以把握
重度创伤死亡高峰期
三个死亡峰值
即刻死亡 早期死亡 后期死亡
50%
数秒-数分 重度脑损伤
30%
2-3h 大出血
7 泌尿系创伤
脊柱骨折并神经系统损 伤。易出现截瘫。
8 脊柱创伤
四肢开放性骨折、四肢
9 肢体创伤
长骨干骨折、四肢大血 管伤。易出现失血性休 克,脂肪栓塞等。
10 软组织创 伤
广泛性软组织损伤并大出血 或挤压综合征。易出现失血 性休克,脓毒血症→严重感 染性休克,肾功能衰竭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医学课件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医学课件

精神状态
正常情况下,人的精神状态是清醒的,当出现血 容量不足时,人的精神状态会变差,出现烦躁不 安、焦虑、淡漠等表现。
心率
正常情况下,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当出现血 容量不足时,心率会加快,出现休克时,心率会 增快至100次/分以上。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的评估内容
评估失血量
评估生命体征
根据创伤部位、程度和范围,估计失血量。
02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概述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的概念
液体复苏
指在严重创伤、大手术或出血等情况下,通过静脉输注晶体 液、胶体液或血液制品等液体,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脏 器灌注,达到改善组织氧供、促进器官功能恢复的目的。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
针对严重创伤患者,通过液体输注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血 液循环稳定,预防和治疗休克及器官功能障碍。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的必要性
维持血液循环
严重创伤可导致大量失血和体液丢失,迅速补充 血容量是维持血液循环的关键。
预防器官功能障碍
休克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及时的液体复苏可预 防或减轻器官损伤。
提高生存率
早期、有效的液体复苏可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 的预后。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的分类
限制性液体复苏
在出血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采用限制性液体输注策略,控制血压在较低水 平,以减少出血和改善凝血功能。
详细描述
患者因刀刺伤导致腹部开放性出血,血压下降,通过快速补液、输血等措施 ,稳定了患者的生命体征,为手术争取了时间。
临床案例三:多发伤病人的液体复苏
总结词
多发伤病人液体复苏需全面评估,根据不同部位、类型损伤确定补液方案。
详细描述
患者因高空坠落导致全身多处骨折、内脏损伤等,通过全面评估,制定补液方案 ,稳定了患者的生命体征,为后续治疗提供了保障。

多发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综述

多发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综述
多发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
制作人:周永兴
目录
多发创伤出凝血管理欧洲指南解读
概况 立即止血 最初复苏 出血评估 液体复苏 出凝血 与监测 体温管理 管理
一、概况
1、多发性创伤的概念
多发性创伤 复合伤 多处伤 联合伤
概一况、概况
2、多发性创伤后死亡高峰期
第一个高峰:创伤后数 秒至数分钟内
第二个高峰:创伤后数 分钟至数小时内。
开放性、肠胃蠕动障碍、凝 血障碍、免疫和炎性介质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优势:经过系列动物及临床实 验发现,限制性液体复苏较开放性液体复苏有更低的 并发症发生率和更高的存活率
二、液体复苏
1、限制性液体复苏
在一些特定的病人,如转运的路程短或接受确定 性治疗间隔时间短,可以选择延迟或不进行复苏,避 免大量注入晶体液的潜在危害;若转运或接受治疗间 隔时间较长,则低容量复苏似乎是一种更佳、更谨慎 的选择
二、液体复苏
2、限制性液体复苏实施
适用对象主要为出血未控制的创伤失血性休克病 人,尤其适合于胸腹部贯通伤的年轻病人。近期的一 项回顾性研究结果证实,限制性液体复苏对于60岁以 上的老年病人同样安全适用。这更新了关于不建议用 于老年病人的传统观点,但证据尚须进一步确认
二、液体复苏
3、复苏液体的选择
二、液体复苏
1、限制性液体复苏
(2)未控制的大出血是否应 静脉内大量输液?
回顾性研究提示在院前给予创伤病 人大量的液体复苏策略可能是不利的
Madigan研究发现严重四肢伤病人过 量液体后导致了继发的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Maegele纳入1.72 万例病人的回顾性研究表明随着静 脉输液量的增加,凝血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临床使用的晶体液主要为平衡盐 溶液和高渗盐溶液,而等渗盐溶液容 易引起高氯性酸中毒已较少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液体复苏
1、限制性液体复苏
(2)未控制的大出血是否应 静脉内大量输液?
回顾性研究提示在院前给予创伤病 人大量的液体复苏策略可能是不利的
Madigan研究发现严重四肢伤病人过 量液体后导致了继发的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Maegele纳入1.72 万例病人的回顾性研究表明随着静 脉输液量的增加,凝血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二、液体复苏
3、复苏液体的选择
有研究证实,当无法及时补充充 足的新鲜冰冻血浆时,可以考虑以1U 红细胞悬液对应1000 mL 晶体液的比 例替代复苏,可能会降低创伤病 人的病死率。
二、液体复苏
4、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目标血压
在出血控制前进行液体复苏,血压必须控制在仅 能维持动脉压力的最低水平,提供适当的组织灌注, 并尽量减少稀释凝血因子和并发症发生
二、液体复苏
2、限制性液体复苏实施
适用对象主要为出血未控制的创伤失血性休克病 人,尤其适合于胸腹部贯通伤的年轻病人。近期的一 项回顾性研究结果证实,限制性液体复苏对于60岁以 上的老年病人同样安全适用。这更新了关于不建议用 于老年病人的传统观点,但证据尚须进一步确认
二、液体复苏
3、复苏液体的选择
临床使用的晶体液主要为平衡盐 溶液和高渗盐溶液,而等渗盐溶液容 易引起高氯性酸中毒已较少使用
二、液体复苏
3、复苏液体的选择
胶体溶液分为天然胶体和人工胶 体,其主要优点在于胶体可快速扩容 并能提供较高的胶体渗透压
二、液体复苏
3、复苏液体的选择
对于液体的选择,目前更推荐使 用晶体液。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 与晶体液相比,胶体溶液无任何优势 且价格更昂贵,而输注晶体液也未体复苏 5、限制性液体复苏的复苏终点及预后评估
目前推荐的复苏终点指标为血乳酸水平和碱缺失
二、液体复苏
6、结语
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概念尽管提出较早,但目前对 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研究仍不够深入,缺乏临床随机对 照试验(RCT)的高级别循证依据,允许性低血压的 目标血压值、救治最佳时机、转化为大量液体复苏节 点、复苏液体选择、适应证能否向脑外伤及钝挫伤等 扩展均需要高级别的循证依据进一步明确。
开放性液体复苏的局限性:开放性液体复苏策略 与战创伤病人心脏和肺部并发症、肠胃蠕动障碍、凝 血障碍、免疫和炎性介质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优势:经过系列动物及临床实 验发现,限制性液体复苏较开放性液体复苏有更低的 并发症发生率和更高的存活率
二、液体复苏
1、限制性液体复苏
在一些特定的病人,如转运的路程短或接受确定 性治疗间隔时间短,可以选择延迟或不进行复苏,避 免大量注入晶体液的潜在危害;若转运或接受治疗间 隔时间较长,则低容量复苏似乎是一种更佳、更谨慎 的选择
第三个高峰:创伤后数 天至数周
一、概况
3、多发性创伤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大出血
可预防死亡的首要原因!
休克
创伤性凝血病
一、概况
4、多发性创伤后死亡三联征
创伤引发的 致死三联征
低体温
死亡
酸中毒
凝血病
二、液体复苏
1、限制性液体复苏
(1)传统做法与新概念 传统做法: 早期积极补液以维持血容量。 但由此带来的问题包括增加了创伤部位的静水压、凝 血块的松动移位、凝血因子被稀释及造成病人低体温
二、液体复苏
4、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目标血压
新概念:允许性低血压 欧洲指南建议,如果未合并颅脑损伤,在创伤早 期,建议将目标收缩压维持在80~100 mmHg,直至严 重出血得到控制;对于合并出血性休克和严重创伤性 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的病人,建 议将平均动脉压维持在≥80 mmHg
二、液体复苏
1、限制性液体复苏
(3) 新概念:限制性液体复苏
适应症
禁忌症
A.对于院内创伤病人
的液体治疗也应采取 所谓的限制性复苏策 略
• B. 合并颅脑或脊 髓损伤的病人低 容量复苏是禁忌 的,因为充分的 液体复苏对于保 证中枢系统的组 织氧供非常重要.
二、液体复苏
1、限制性液体复苏 历史沿革:
多发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
制作人:周永兴
目录
多发创伤出凝血管理欧洲指南解读
概况 立即止血 最初复苏 出血评估 液体复苏 出凝血 与监测 体温管理 管理
一、概况
1、多发性创伤的概念
多发性创伤 复合伤 多处伤 联合伤
概一况、概况
2、多发性创伤后死亡高峰期
第一个高峰:创伤后数 秒至数分钟内
第二个高峰:创伤后数 分钟至数小时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