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管理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的改进与发展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的改进与发展1. 引言1.1 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其关乎着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农村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其发展和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而农村公共管理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运行与发展对于保障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农村公共管理不仅涉及到政府部门的管理与服务,还包括了社会各方面的参与与协作。
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农村公共管理承担着监管、调节、服务等多重职能,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加强农村公共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对农村社会的影响,更在于其对国家整体发展的推动作用。
只有加强农村公共管理,完善农村治理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农村振兴的目标,推动乡村全面建设现代化。
1.2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第一,农村公共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农村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资源配置不均等等因素影响,导致农村公共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健全,管理效能不高,导致一些管理漏洞和问题。
第二,乡村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当前的农村地区,乡村治理水平相对较低,一些地方存在着管理能力不足、管理手段粗放等情况,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导致一些管理难题和矛盾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农村公共服务不均衡。
在农村地区,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导致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存在差异,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仍然较低,不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
第四,农村社区建设不健全。
农村地区的社区建设相对滞后,缺乏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机制,导致一些社区管理混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农村社区的整体发展。
第五,农村公共管理效能有待提升。
目前农村公共管理效能整体比较低,管理手段和方法相对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化管理需求,需要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加强农村公共管理水平。
我国农村公共管理问题浅析
我国农村公共管理问题浅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公共管理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公共管理问题变得愈加复杂和突出,亟待加强和改善。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农村公共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
传统的农村公共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求,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农村公共管理存在着资源配置不足、服务供给不平衡、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及时解决。
农村公共管理问题的解决也事关农村稳定和社会和谐。
只有加强农村公共管理,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才能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深入分析农村公共管理问题,探讨解决对策,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问题意义农村公共管理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系到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服务水平低下、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发展。
农村公共管理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了国家整体的发展进程。
深入分析和解决农村公共管理问题,不仅符合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农村地区居民合法权益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农村公共管理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为我国农村公共管理改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问题意义】。
2. 正文2.1 农村公共管理的现状农村公共管理的现状在我国呈现出一些明显特征。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许多农村地区缺乏基本的教育、医疗和交通设施,导致居民生活水平较低。
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不完善,存在着管理责任不清、部门间协调不力等问题。
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短缺、管理制度不规范等也是当前农村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之一。
农村公共管理现状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难点,亟待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改善。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的改进与发展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的改进与发展农村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农村地区对公共事务进行规划、管理和服务的活动。
随着国家农村发展政策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变革,农村公共管理也在不断改进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与发展方向。
一、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的现状1.农村公共管理服务覆盖面有限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管理服务覆盖面相对较窄,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都存在不足的情况。
特别是基层农村地区,公共管理服务水平稍显滞后。
2.农村公共管理缺乏专业化人才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公共管理服务相对薄弱,导致农村地区缺乏专业化的公共管理人才。
不少地方农村公共管理服务由农村干部兼任,缺乏专业化的人员和技术支持。
3.农村公共管理存在制度不完善和管理粗放在农村公共管理领域,由于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复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管理粗放现象。
公共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服务项目管理粗放,公共管理服务效果不佳。
4.农村公共管理薄弱导致农民权益保障不足农村公共管理服务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
在土地征收、村庄规划建设、农业生产补贴等方面存在一些管理服务的薄弱环节,导致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由于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公共管理服务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平衡。
一些地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简陋,公共管理服务水平低下,而一些地方农村公共管理服务相对较好。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存在相关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农村公共管理服务项目缺乏明确的程序和规范,缺乏统一的、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导致农村公共管理服务的规范化程度不高。
三、改进与发展方向要加强对农村公共管理服务的均衡发展,通过实施一揽子政策,完善农村公共管理服务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农村公共管理服务设施和人才队伍,缩小城乡差距。
要加大对农村公共管理专业化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强相关专业教育培训,推动农村公共管理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转型,提高公共管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的改进与发展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的改进与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和社会机构通过各种形式对农村进行管理和服务的行为。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公共管理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农村地区人口众多,涉及范围广泛,而农村公共管理的覆盖面相对较窄,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农村公共管理存在着部门间信息不畅、协同不力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和服务重复。
加强农村公共管理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
只有通过改革创新,完善农村公共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全面振兴。
1.2 问题意识在当前阶段,我国农村公共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资源不均衡。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足,导致部分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低下。
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村缺乏基础教育和医疗资源,居民面临着教育医疗资源稀缺的问题。
农村社会组织建设不足。
农村地区社会组织相对薄弱,缺乏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农村居民的自治意识和组织能力不强,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存在一定障碍。
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不健全。
农村地区基层政府服务能力相对较弱,基层治理结构不完善,农村基层治理存在权责不清、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农村公共管理缺乏科学决策和有效监督。
一些地方在农村公共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主观性较强、决策不科学、监督不力等情况,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和失衡。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公共管理的效率和公平性。
我们亟需加强农村公共管理改革,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目前农村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1. 资源分配不公平。
由于农村地区的资源相对匮乏,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
一些地区的农村公共管理资源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下。
2.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农村公共管理制度
农村公共管理制度一、农村公共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公共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农村公共管理制度主要以“人民公社”为基础,各级政府通过派出所、乡政府等机构对农村进行管理,实行“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方式。
但这种管理制度存在许多弊端,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贫困问题严重等。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农村公共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建立了“村委会”、“农民自治组织”等新的管理机构,加强了对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农村公共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依法治理。
农村公共管理制度应当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秩序。
2.民主参与。
农村公共管理制度应当倡导和推动农民广泛参与,实行村民自治和社区自治,注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公平公正。
农村公共管理制度应当注重农村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保障农民的发展权利,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4.科学规划。
农村公共管理制度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加强对农村资源、环境、人才等方面的管理和保护。
5.服务为先。
农村公共管理制度应当以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准的提高。
三、农村公共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村级自治。
农村公共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村级自治,村民通过组织选举产生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等组织,负责全村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实现农村自治管理。
2.村民自治组织。
农村公共管理制度应当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如村民理事会、村民代表大会等,负责监督村民委员会和村委会的工作,保障民主决策和政府公开透明。
3.农村公共服务。
农村公共管理制度应当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医疗卫生、农村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服务,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的改进与发展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的改进与发展
农村公共管理是指农村地区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对农村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管理、农村养老、农村教育、农村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公共管理也面临着许多改进与发展的问题。
农村公共管理应注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更加有效地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农村公共管理中,要尊重农民的权益,充分听取和参与农民的意见和建议。
农村公共管理应该以农民的需求和利益为导向,建立健全的农民代表机制和农民参与决策的机制,让农民能够在公共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农村公共管理应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等方面。
通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覆盖面,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村公共管理应加强社会管理,提高农村社会治理能力。
农村社会治理是农村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到农村社会秩序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推进等方面。
应加强对农村社会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完善农村社会治理机制,提高农村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增强农村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农村公共管理还应加强农村养老、农村教育、农村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随着农村社会的变化,农村居民对于养老、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农村公共管理应当根据农村居民的需求,合理规划和布局农村养老、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这些方面的服务质量和覆盖面,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养老、教育和卫生保健服务。
我国农村公共管理问题浅析
我国农村公共管理问题浅析我国农村公共管理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农村社会治理机制不完善、农村财政收入缺乏等。
下面我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浅析。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是农村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比如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设施建设不足,导致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较为困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不仅限制了农民的生产力和生活保障,也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下是农村公共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
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体系相对薄弱,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匮乏,服务质量低下。
农村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所面临的困难也会导致一些人员向城市转移流动,造成一些问题,如农民工群体的形成,农村留守儿童等问题。
农村社会治理机制不完善也是农村公共管理的一个难题。
农村地区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是机构不完善、参与度不高,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机制。
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社会治理相对薄弱,居民自治意识和能力较低。
这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发展不利。
农村财政收入缺乏也是农村公共管理的一大难题。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税收收入相对较少,农村地区财力相对薄弱,公共管理资源有限。
这导致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举步维艰,使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较低。
我国农村公共管理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农村社会治理机制不完善、农村财政收入缺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强化农村社会治理机制,提高农村居民自治意识和能力,改革农村财政收入分配机制,使农村地区的公共管理更加完善。
农村公共管理李华第二版重点知识点
农村公共管理李华第二版重点知识点农村公共管理李华第二版重点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村公共管理的概念和特点:农村公共管理是指政府部门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实施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管理活动。
其特点包括农村特殊性、农民的主体地位、与城市公共管理的差异等。
2. 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农村公共管理对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3. 农村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农村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土地管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环境保护和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这些内容涵盖了农村的各个方面,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全面的公共服务。
4. 农村公共管理的体制机制:农村公共管理的体制机制包括农村公共管理组织的建立和运行机制的完善等方面。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管理组织,提高管理能力和效率,是实现农村公共管理目标的关键。
5. 农村公共管理的问题和对策:农村公共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供给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如加强政府领导、改革管理体制、增加投入等。
综上所述,农村公共管理是为了满足农村居民基本需求的管理活动,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掌握农村公共管理的概念、特点、内容、体制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有助于提升农村公共管理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福祉。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的改进与发展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的改进与发展农村公共管理是指对农村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包括土地管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等方面。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公共管理亟待改进与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建设美丽乡村。
一、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农村公共设施是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公路、桥梁、水电、燃气、通讯等基础设施。
当前,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农村公共设施落后严重,需要加强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是当前的重点任务之一。
建设农村公路可以方便农民出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二、优化农村土地管理农村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地管理对于农村公共管理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存在着承包地过小、闲置土地多等问题。
为了优化农村土地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与发展。
一是加大土地整备力度。
通过土地整合、流转、均衡承包等措施,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二是加强耕地保护。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保护机制,加强对耕地的监管和保护,遏制非法占地等现象。
三、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可以方便居民的生活,促进农村居民的便利。
一是加强农村医疗服务。
建立健全村医卫生室和村级卫生站,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
二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建立健全农村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
三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包括邮政、农村供水、电力等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四、助力农村电商发展农村电商发展是当前的热点话题之一,电商可以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助力农村电商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与发展。
一是加强电商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农村电商配送网络,提升农村电商的配送速度和覆盖范围。
二是提升农村产业品牌。
农村公共管理的名词解释
农村公共管理的名词解释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农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农村公共管理是指在农村社会治理中,通过政府与各方力量的协作,对农村的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的一种行为和过程。
本文旨在对农村公共管理进行名词解释,以期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一、农村公共管理范畴农村公共管理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农田水利、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权益保护、农村环境保护等。
农村公共管理旨在提升农村公共事务的效能和质量,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公共管理的目标1. 提供公共服务:农村公共管理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如供水、供电、道路交通、教育医疗等。
通过提供这些公共服务,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2. 保护农民权益:农村公共管理的另一重要目标是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农村地区存在着土地权益、农产品质量安全、劳动权益等问题,农村公共管理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管理和监督,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3. 促进农村发展:农村公共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农村公共事务,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村经济竞争力,实现农民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
三、农村公共管理的主体农村公共管理的主体通常包括政府、农村社会组织以及农民群众。
政府是主导和推动农村公共管理的力量,通过制定政策、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发挥协调和决策作用。
农村社会组织则发挥自身资源和专业优势,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
农民群众则积极参与农村公共管理过程,通过自治和自我管理,在公共决策中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
四、农村公共管理的优化路径1. 强化政府责任:政府要加强领导和组织农村公共管理工作,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公共服务覆盖到每个农户,保障农民权益不受侵害。
2. 推动社会参与:农村公共管理需要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引导和支持农村社会组织发展,鼓励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我国农村公共管理问题浅析
我国农村公共管理问题浅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公共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公共管理是指政府通过制定政策、规划和管理,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性和发展不平衡问题,农村公共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对我国农村公共管理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社保、文化、交通等多个领域。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导致基本公共服务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一方面,一些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高,覆盖面广,质量优秀,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覆盖面窄,质量不稳定。
这种不平衡的基本公共服务分配,导致了农村地区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不公平利用,加大了农村地区贫富差距,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为了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的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面,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还应加强对发达地区的监督,防止公共资源滥用和浪费。
二、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农村地区的公共管理体制机制相对不够完善,导致了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混乱和效率低下。
一方面,农村地区基层政府组织力量薄弱,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很难有效地开展公共管理工作。
由于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较为复杂,导致了一些特殊的公共管理问题,体制机制不够智能化和专业化,难以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改进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公共管理改革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公共管理制度,提高基层政府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为农村地区的公共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三、公共管理的区域协调不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需求不断增长,公共管理的区域协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农村地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了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农村公共管理组织案例
以下是一个关于农村公共管理组织的案例,供您参考: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管理组织建设的重点,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农村基层的重要体现。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作为农村基层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承担着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
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案例:
1. 建设背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原有的村级组织服务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
2. 建设目标:建设一个集党务、政务、服务于一体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3. 建设内容:中心设有便民服务大厅、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会议室等设施,可提供政策咨询、证件办理、信息查询、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
4. 运行机制:中心实行“一门式”服务,即农民只需进一个门就可以办理所有业务。
同时,中心还建立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
5. 效果评估:中心建成后,受到了农民的热烈欢迎和好评,服务满意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中心也提升了村级组织的形象和公信力,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总结: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是我国农村公共管理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流程、完善运行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同时,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完善和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
农村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
农村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地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与服务的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
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
这包括道路、桥梁、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不足,经常会导致农民生活质量的下降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
因此,政府和社会组织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
二、农村环境保护
农村公共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农村环境保护。
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质污染、垃圾围村等问题。
政府和社会组织要加强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三、农村社会事务管理
农村公共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农村社会事务管理。
这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务的管理。
在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的不足和人才的流失,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水平都比较低。
政府和社会组织要加强对农村社会事务
的管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四、农村经济发展管理
农村公共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农村经济发展管理。
这包括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就业、农村金融等方面的管理。
政府和社会组织要加强对农村经济的管理和服务,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公共管理名词解释
农村公共管理名词解释农村公共管理是指农村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事务进行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服务的一种管理模式。
其目的是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农村公共管理的主要特点是:1. 整体性:农村公共管理涉及农村各个领域,如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社会事务、环境保护等,需要以整体的视角进行管理。
2. 综合性:农村公共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农村的特殊条件和需求,协调各部门、各利益方的关系,制定综合性的政策和措施。
3. 民主参与:农村公共管理应当倡导广泛的民主参与,引导农村居民参与决策、监督和评价,保障其合法权益。
4. 高效性:农村公共管理需要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农村公共管理涉及的名词解释如下:1. 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是指对农村经济、土地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进行全面改革的过程。
其目的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指在农村地区对居民生活环境进行改善和提升的工作。
包括农村道路、排水系统、垃圾处理等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以及农村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提供。
3. 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救助是指提供给有困难的农村居民的各种帮助和支持。
包括农村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旨在解决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困难。
4. 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服务是指为农村居民提供的各种基本公共服务。
包括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交通、安全等领域的服务,旨在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
5. 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是由农民自愿组成的,以合作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业生产组织。
其目的是通过集体经济组织的形式,实现农民的共同经济利益。
6. 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农村地区建立的基层社区组织。
其功能是为农村居民提供社区服务,促进居民自治和社区发展。
农村公共管理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农村公共管理问题
浅谈农村公共管理问题1农村公共管理的概念理论1.1公共管理的含义公共管理是以政F为主导的公共组织和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F组织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良好的公共管理对人权的尊重,同时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农村公共管理不仅是对农村农民的真实体现,它是一种更加具体、实际的管理活动。
农村公共管理是我国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基层稳定的中间力量。
1.2农村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农村公共设施,突出发展科教文卫体育等公共事业,让广大农民能够共享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成果,为农民参与政Z、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设施保障;村民通过农民基层自治,依法管理和规范农村各类组织和活动,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的面貌,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同时调动社会非政F组织积极参与农村公共管理之中,体现其存在价值,进行补缺。
1.3农村公共管理的必要性农村公共管理人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划者,因此公共管理人员要代表农民的利益,从农民的角度出发,认真行使农民赋予的权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民的利益为工作重点,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因地制宜的提出适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出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结构、农村用地规划方案,实现规模经济发展,切实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优化产业结构,不断的把农村产业做强做大,发展乡村特色农业,让农业与其他产业结合实现农业利益的最大化。
同时注重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改变农村固有的思想,让农村融入市场经济,努力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增加科教文卫事业在农村中的投入和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农村走向城镇化。
2我国农村公共管理面临的问题2.1农村行政管理部门臃肿在我国乡级政F,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乡村两级行政机构积累了过大的管理成本,也积累了严重的债务。
乡镇政F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在农村的末级政F,自然具备了国家政权的基本职能,其行政机构的设置都要与上级行政部门一一对应,对农村的活动产生了过多的约束。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的改进与发展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的改进与发展农村公共管理是指农村地区政府、农村社区和农村居民组织等主体对农村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公共管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为此,现阶段需要对农村公共管理进行改进与发展,以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群众的利益。
农村公共管理需要加强法治化建设。
在农村公共管理中,要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力,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要加强农村行政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效能,加强对农村公共事务的监管,确保农村公共管理的公正和公平。
农村公共管理需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社区是农村公共管理的基础,要注重培育和壮大农村社区组织,提高农村社区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要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和意识,推动农村公共管理由政府主导向社区自治的转变。
农村公共管理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公共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
要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农村公共服务。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供全方位的农村公共服务。
农村公共管理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农村公共管理涉及各个领域,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要重视对农村公共管理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要加强农村公共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确保农村公共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的改进与发展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过程。
需要在法治化、基层组织建设、信息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以提高农村公共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的改进与发展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的改进与发展一、背景介绍农村公共管理是指农村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农村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的过程。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需求的不断增加,农村公共管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不断进行改进与发展,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改进与发展的主要内容1. 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着服务水平不高、服务内容不全面的问题。
为了改进这一状况,农村公共管理需要通过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具体的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
•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农民的健康权益。
•建设多功能农民文化服务中心,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和娱乐设施,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
优化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
2. 提升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农村社会治理是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
当前,农村社会治理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完善、党员干部作用不凸显等问题。
为了提升农村社会治理能力,改进农村公共管理,需要:•完善农村组织体系,发挥农村党组织和农村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组织和引导。
•提高农村社区化管理水平,加强社区协商和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加强农村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提升农村社会治理能力,有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 推进农村智慧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同样,在农村公共管理中也需要推进农村智慧化建设,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全覆盖的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的改进与发展
现阶段农村公共管理的改进与发展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已经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和改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农村公共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提升农村治理水平,促进乡村振兴,需要继续进行深化改革和创新,不断完善农村公共管理体系,推动农村基层自治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一、农村公共管理的现状农村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了促进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和稳定,保障农民权益,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农村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农村公共管理的执行力度不够,效果不够理想。
二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偏低。
三是公共管理水平不高,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不够健全,社会管理效能不高,社区自治意识不强。
四是优秀人才匮乏,农村基层公共管理队伍建设滞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从而影响了农村公共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要改进农村公共管理,就需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管理效能,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要建立健全农村公共管理制度,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职责权限,强化农村公共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优化农村公共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农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要提高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促进社区自治,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管理能力。
要加大对农村基层公共管理队伍的培训和引进,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农村公共管理的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要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构建统一的城乡公共管理体系,实现农村和城市的公共管理相互衔接和互动。
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公共管理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
要加强农村社区自治建设,促进社区治理的现代化和专业化,增强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
我国农村公共管理问题浅析
我国农村公共管理问题浅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公共管理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公共管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农村公共管理的不完善和不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公平、服务水平不均衡、管理体制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加强农村公共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迫切需求。
为此,有必要对我国农村公共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为我国农村公共管理的改善和完善提供参考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和影响,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以推动农村公共管理的有效实施和提升。
通过研究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探讨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通过对农村公共管理问题的解析和总结,为农村公共管理体系的完善和进步作出贡献,推动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农村公共管理是农村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建议,指导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农村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
同时,探讨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可以增强人们对农村发展的认识,引导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农村工作,积极参与农村事务。
此外,分析农村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有助于预测未来农村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为实现农村现代化提供参考和支持。
综上所述,研究农村公共管理的意义在于促进农村发展,推动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农村公共管理的概念和特点农村公共管理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农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的一种管理模式。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管理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管理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公共管理问题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农村公共管理对农村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管理研究,包括农村公共管理的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等。
一、农村公共管理的意义农村公共管理是指对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等公共事务的组织、调控和监督。
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对于推动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福祉具有重大意义。
良好的农村公共管理能够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和权益,提高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农村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然而,在当前农村公共管理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农村公共服务不足,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
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到与城市相同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交通等。
其次,农村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再者,农村公共管理体制相对滞后,管理效率低下。
当前,农村管理主要以乡镇政府为主导,缺乏专业化、科学化管理。
三、加强农村公共管理的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强农村公共管理的方向。
一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重点关注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强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
二是优化农村公共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农村公共资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是改革农村公共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
加强农村地方政府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科学化、专业化的农村公共管理机制。
四、创新农村公共管理的方式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需要创新农村公共管理的方式。
一是推行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村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通过建设农村信息化平台,实现农村公共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
二是加强社会组织参与,提高农村公共管理的社会化程度。
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管理,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破口选在双河口大桥的修建上。在修建双河口大桥 的过程中, “八步工作法” 的雏形出现了。修建双河口 大桥,是麻柳乡党委政府在了解群众最急迫的需求的基础 上作出的。具体方案的制定,也是经过充分征求群众意见 的。方案确定后,群众提出要自己管理自己的钱。这在以 往是没有先例的。但麻柳乡党委政府很果决地同意了。在 工程结束后,麻柳乡党委政府又将剩余的钱分还了群众。 正是这两项步骤打动了群众,他们对麻柳乡党委政府的态 度改变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在麻柳乡又重新树立起来了。 通过修建双河口大桥,麻柳乡党委政府也发现,这种迫不 得已的办法取得的效果却是相当好的。因此,在后来的各 项工作中他们也按照这种办法来运作,结果屡试不爽。 他们也开始有意识地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在2004年4月, 中央组织部以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通报的形式,向 全国推出了 “八步工作法”。中共重庆市委也作出了在 全市学习推广 “八步工作法” 的决定.
八步工作法
1
深入调查收集民意,弄清楚大多数群众希望办什么
2
召开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形成初步方案
3
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征求群众对初步方案的意见,争 取最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
4
民主讨论确定方案;推选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人选
5
户户签字进行公决,赞成率达到85% 以上
6
分解工程落实到户
7
村民小组组织实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麻柳模式” 因为参与决策的人数较多,因 此决策成本较大。双河口大桥的修建,从第一次 开会到修完,半年时间。麻柳乡丰源村村级公路 的修建:60%的人同意修路,花费了半年时间;其 中,任职22年的村支书,因为承受不了各方压力, 而辞职,当时丰源村11位村小组长,留下3位;从 最初决定修路,到最后完工,这条24公里的公路, 历时三年,历经80多次会议,绕了26道弯,照顾 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得以修成。 照顾了民主,但损失了部分效率。
2、村干部也为此作出了转变和牺牲。九华村 党支书李兴田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如是说:“就 觉得干部没权了,说话也不算数。”村干部要实 现由过去既管钱又管事,到只管事不管钱,权力 分散到了各个村民手中 ;要完成这种转变必须透 彻的理解民主的内涵,学会尊重各方的权利。同 时,村干部,要做的工作比以往更多,在修建双 河口大桥的过程中,村干部没有拿到一分钱,没 有招待、没有吃喝,半年时间,杂费总共不超过 1000元,半年中,只有村民代表有两三百块劳务 费。
麻柳的民主之路带给我们的启发?
一、突发事件是促进麻柳基层民主的直接动力 麻柳的民主之路的探索,是在农民负担重, 干群关系张,村民围攻乡政府的突发事件后开始 的。使得乡政府认识到,群众的忍耐已经达到了 极限,政府完全失去了群众的信任。 之后,乡政府很好的进行了危机管理,不仅 控制了事件的进一步恶化,还使其成为一个转折 点。用非常诚恳的态度挽回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四、村民的参与是核心内容 民主归根到底,是人民的事务人民做主,把 原本属于人民的权利还给人民即还权于民。人民 把权力让渡给政府的目的是,让政府更好的维护 自己的利益。当政府不能为人民谋利益的时候, 就应当采取其它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自己 做主——民主参与。
麻柳的八步工作法,是还权于民,实现民主 的过程。八步工作法,步步体现着民主。第一步 是,听取群众的利益,解决的是群众最关心的问 题;第二步,由村民选举的村民代表参与初步方 案的形成过程;第三步,征求的是村民对方案的 意见;第四步,确定方案,组建工程领导小组: 小组成员中必须有50%以上的普通群众,财务也有 群众代表管理;第五步,户户签字进行公决,赞 成率必须85%以上;(决策权)第六步,具体到户 落实工程;第七步,村民小组组织实施;第八步, 财务公开,方便村民监督。(监督权)
麻柳的民主
“麻柳模式” 的产生是由1999年村民围攻打砸麻柳 乡政府一事所引发。当时麻柳乡政府强行集中收取各种税 费(包括前几年的欠费),超出了群众可承受的能力限度。 6月中旬,群情激愤的老百姓将乡政府围得水泄不通,砸 门窗、追打乡干部,一直持续了三天,在上级的疏导下才 罢手散去。包括乡党委书记、 乡长等在内的乡干部都躲 在办公楼里不敢出来,非常狼狈。此事对时任麻柳乡书记 的李红彬以及其他乡干部的震撼极大:人民政府竟然被人 民围攻,人民根本不信任我们了!震撼之后是深刻的反思: 为什么会这样?麻柳的乡干部认识到,问题不是出在人民 群众身上,而是政府的工作方式有问题。李红彬认为, “过去政府的工作都是一种行政命令,干部怎样说群众就 怎么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他也有这种要求了, 就是说继续延用过去那种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做群众的思想 工作,确实越来越不行了。” 为了重新赢得群众的信任, 必须改变政府的工作方式。
七、总结 尽管,麻柳的直接民主方式,似乎牺牲了时 间和降低了效率,麻柳模式的应用也有其本身的 局限,但它更为重要的意义是民主的观念已经深 入人心,民主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已经成为了一种 习惯。人民在用最朴素的智慧和常识创造和完善 着这种民主。 模式也许不能照搬,但是民主的观念却可以 应用于所有中国农村管理过程中,真正做到权为 民所用。
二、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较好结合
1、在村级事务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中,乡党委 和村党委负责整体的引导、组织和控制:村党委 参与初步方案的制定,乡党委则是在民主方案的 确定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协助。 2、而方案的最终决定权却在村民手中:户户 签字进行公决,赞成率达到85% 以上,才予以实 施;款项的进出也由村民选出的村民代表进行财 务和工程质量监督。 过程中很好的体现了党组织对村级事务的指 导,同时,又尊重了村民自己管理本村事务的权 力,进行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麻柳模式” 的最核心的内容就是 “八步工作法”。 “八步工作法” 是指凡涉及村级经济发展规划、 村级财 务预决算、村内兴办公益事业、 重点项目和村民切身利 益的大事,都通过八个程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由全体 村民或村民代表讨论决策,并由村民代表进行管理和监督。 其主要步骤为: 第一步,深入调查收集民意,弄清楚大多数群众希望 办什么;第二步,召开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形 成初步方案;第三步,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征求群众对初 步方案的意见,争取最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第四步, 民主讨论确定方案。方案确定后,推选工程建设领导小组 人选,人选中普通群众必须达到50% 以上;所有钱物均由 群众代表管理,干部管事不管钱;第五步,户户签字进行 公决,赞成率达到85% 以上,才予以实施;第六步,分解 工程落实到户;第七步,村民小组组织实施;第八步,竣 工结算张榜公布。由群众财务管理委员会清算财务,多退 少补,并张榜公布,每个群众均可随时查账。可以看出, “麻柳模式” 将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全部 融入到这八个办事的步骤中了。
五、实施民主方法后,麻柳的成效 1999—2008年,麻柳乡的公路由12公里,增加到 300公里;用于公共事业的款项总计3000多万,其 中政府投入的仅有600万。 1999—2011年,政府共为百姓做的实事163件,解 决了行路难,饮水难,通话难,照明难,看病难 的问题。 2007年,麻柳乡的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农民纯收入增加两倍多。 群众给乡政府敬献锦旗21面,建造2块政德碑,连 续7年零上访。
(二)应用具有条件性 1、主要解决的事务:修路、改造电网、安装 自来水、修建农田灌溉工程,并且是能够“一事一 议”,需要出钱出力的公共事务。 2、政府财力非常有限。要想做出点成绩来, 政府必须通过 “群众的事群众定、 群众的事群 众办、 群众的事群众管” 的方式,运用较少的 投资吸引群众较大的投入; 3、人口数量较少。随着人数的增加,直接民 主的时间、精力成本也会随之增加。1999年底人 口为27112人,群众居住十分分散。
六、麻柳民主的局限 (一)关于民主与效率的问题 美国政治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和戈 登·塔洛克在1962年出版的《同意的计算》一书 中探讨了公共政策的成本问题,提出了公共政策 的决策成本与外部成本的关系。 公共政策的决策成本与参与决策的人数成正 比,公共政策的外部成本与参与决策的人数成反 比。 他们发现,决策成本与外部成本相等时,决 策成本与外部成本之和也最小。此时,参与决策 的人数既不是少数几个人,也不是所有人,大体 在全体人数的2/3左右。
三、地方政治精英的带动作用显著 1、时任麻柳乡党委书记的李红彬,在面对这 种突发事件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群众不合理 的反叛,而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群众已经对政 府彻底不信任,如何采取措施重新挽回这种信任。 在修建双河口大桥的问题上,李红彬领导的 乡政府在民意调查,说服民众,资金投入上都下 了很大的决心,态度诚恳;并遵守了事先约定的 承诺。这些实际的行动最终感化了群众。
8
竣工结算张榜公布
“麻柳模式” 的最显著特征是群众全程当家作主。 办什么事由群众说了算、怎么办也由群众说了算。具体实 施也由群众负责,群众代表管钱、 管物、 管账、 管发 放,干部只管事和负责指导。“八步工作法” ,是解读 民意,按群众意愿办事的一种程序;是发扬民主,有效组 织群众的一种方法;是聚合民力,实现群众利益的一种机 制。“八步工作法” 起到了聚合民力、 整合资源的作用。 不仅如此, “八步工作法” 在经济建设、 公共事业、 移民拆迁、 民生工程、 重大遗留问题处理等方面都取得 了很好的效果.
• 在简单多数表决制的应用中 • 外部成本:外在于自己行动的成本。 • 决策成本:包括在要求两个以上的人达成协议时 处于决策的估计成本。 • 外部成本和决策成本共同构成了社会依赖相互成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