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记数法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记数法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记数法

2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doc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第16---1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数”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2.让学生体会“数”是随着人类生活、生产及社会的发展逐步发展和完善 的过程。 3.认识自然数的概念与特点,感受数学文化的内涵。 4.认识亿级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5.让学生“扩建”数位顺序表,总结出“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点: 1.认识自然数的概念与特点。 2.认识计数单位与数位、数级的知识,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教学模式: 导、学、议、练 教法学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大数,看来有关“数”的知识真不少,我们的生活也和数字密不可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数是怎样产生的和有关数的其他知识。 (板书课题: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2.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数”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2)认识自然数的概念与特点。 (3)理解十进制记数法。 二、学、议 1.出示自学提示(一) 师: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课本 16 页。 (1)数是何时产生的? (2)对于古人用这样的方法记数你有什么想法? (3)各个国家曾采用什么样的符号记数,有哪些好处和不足? (4)现在通用的数字是什么? 2.议 师:同学们,这些内容是不是很有趣,你找到答案了吗? 谁来跟大家讲一讲你了解的内容。 (1)学生汇报问题 1: 古时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记数的需要,所以产生了数。 师追问:古时候有什么记数的方法? 学生回答:用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 师:你觉得这些方法怎么样? (2)学生汇报问题 2: 用起来不方便,记录小数还可以,较大的数就很麻烦了。 师:所以各个国家都有了自己的记数方法,你觉得他们的方法都怎么样? (3)学生汇报问题 3: 没有统一的方法也不方便互相交流。 师:那现在呢? (4)学生汇报问题 4: 经过很长时间才逐步统一成现在用的阿拉伯数字。就像我们现在用的: 1、2、3、4 师小结:同学们真棒,我们了解了数的产生,那你觉得阿拉伯数字用着方便吗?(方便)它有什么特点你想知道吗? 3.出示自学提示(二) 课本第 17 页有我们想知道的秘密:

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

《数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数的产生 课时:共12课时,第7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教材分析 教材中出示3幅图来介绍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时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用结绳的方法统计猎物的个数;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这些原始的计数方法表明人类很早就产生了一一对应的思想。随后简单说明了数字的产生。教材中按时间顺序列举了三种古代数字,体现了数字也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还使学生初步知道早期的数字是与具体的数目相联系的,只是到后来才逐渐发展成抽象的符号,如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3.学情分析 随着生产和数学科学的发展,数系逐步扩展,产生整数、分数、小数、有理数等等。在第一学段学生学习的主要是自然数,接下来要系统学习小数和分数。因此在这里有必要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一方面是对以前认数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也为以后把数的范围扩展到分数、小数做好准备,同时也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老师介绍,自主阅读教材,知道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2.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交流,知道数的产生过程。 评价任务: 1.通过老师介绍,自主阅读教材,知道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完成教材17页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交流,知道数的产生过程。

《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十进制计数法 课时:共12课时,第8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教材分析 在介绍了数的产生的基础上,教材接着介绍了十进制计数法。计数方法有多种,十进制计数法是最常用的一种计数方法。有关十进制计数法的知识比较丰富,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计数单位(一般到千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记数的符号一一阿拉伯数字,数位和位值原则,数的分级,读、写的方法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计数的基础知识。 3.学情分析 教材要求学生自己试着“填出万级以上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然后,教材概括地指出这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这样在不大的篇幅中,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将有关十进制计数法的知识全部呈现出来,并注意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让学生进行类推、试做,既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体现了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借助计数器数数,知道新的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和“千亿”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运用已有的知识补充完善“数位顺序表”,整理计数单位、数位、数级,会用自己的话说出“十进制计数法”。 评价任务 1.知道数的产生、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和“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完成22页第1题。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运用已有的知识补充完善“数位顺序表”,能有序地整理计数单位、数位、数级,会用自己的话说出“十进制计数法”,完成做一做第2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材第16~18页) 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过程。 2.掌握包括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在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3.使学生体会和感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理解数的产生过程。 难点: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十进制计数法。 课件。 师: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来了解关于数的知识。 1.学习数的产生。 (1)提问:你们知道古时的人们是怎样记数的吗?你们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吗? 调出学生的原有认知,请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相关资料。 (2)讲述数的产生。

人们在劳动生活中有了记数的需要,比如数人数、数捕获的野兽的数目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记数的需要,但开始不会用一、二、三、四……这些数词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同样多”“多”“少”,因此那时人们只能借助其他的一些物品来记数。 如第一幅图中,人们出去放牧时摆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放出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归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若两者同样多,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第二幅图说的是用在木板或石板上刻道的方法来记录所捕获的鱼或其他猎物的数量,也可以用来核对打猎前后武器的数量是否一致。第三幅图中结绳记数的道理也是这样。 总之,过去人们无论采取哪种记数方式,都是要把实物和用来记数的实物一个一个对应起来。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便逐渐出现了数词;又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也不同。 (3)介绍各个国家的数字。 巴比伦数字: 中国数字: 罗马数字: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 还有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它先由印度传入阿拉伯,而后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这样人们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才叫阿拉伯数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又逐渐统一成现行的阿拉伯数字,即1,2,3,4,5…… (4)认识自然数。 自然数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中逐渐产生的,人类认识自然数的过程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我们数出的1,2,3……都叫做自然数。“0”的出现比较晚,人类开始只是数看得见的东西,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是不数的,因此没有“0”这个数。随着生产和数字计算的发展,出现了“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提问: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是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它们是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3.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三、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四、教学用具 计数器、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数的产生动画:数字的产生和演变 1.数的产生。【课件演示】(图片) 教师: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教师出示第19页的主题图让学生看,进一步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再如,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 数法教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3.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三、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四、教学用具 计数器、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数的产生 1.数的产生。【课件演示】(图片) 教师: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教师出示第19页的主题图让学生看,进一步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再如,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课件演示】(阿拉伯数字产生) 阿拉伯数字,其实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由印度人发明的,公元八世纪前后,由印度传入阿拉伯,公元十二世纪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后来就叫做“阿拉伯数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但各个地区数学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以后就逐渐统一成现行的阿拉伯数字。后来人类对数的认识逐渐增加,数认得也越来越大,如

数的产生和进制计数法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7课时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18页。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理解自然数的概念。 2.认识亿级的计数单位,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十进制计数法。 难点:掌握含有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知道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地非常广泛, 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关于数的知识。 (板书:数的产生) 二、自主探究 1.探究数的产生过程。 (1)如果没有了数字, 怎样表示我手中的粉笔有多少根呢?(教师举起手中的4根粉笔)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表示有4根粉笔? (学生通过讨论, 会想到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创造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2)在生产劳动中, 人们需要数人数、数物体个数或记录打猎后捕获的野兽的数量等等, 这样就逐渐产生了数。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17页中的图片, 读下面的文字。了解在远古时代, 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用各种方法来表示物体的个数。随着语言的发展, 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 这就是数字。如: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还有印度人发明的数字, 后来流传到阿拉伯, 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 人们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数字, 一直把它叫做阿拉伯数字, 即0, 1, 2, 3, 4, 5, 6, 7, 8, 9……经过了几千年, 才产生了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3)了解了数的产生过程, 你有什么想法? 教师教育学生要珍惜人类灿烂的文化遗产, 认真努力地学好知识, 创造出更多的知识。 2.认识自然数。 (1)表示物体个数的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都是自然数。(板书:自然数) (2)一个物体也没有, 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十进制计数法。 (1)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 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 例如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数是1339724852人, 世界人口有70多亿等。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6页-18页 【课程标准描述】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了解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素)数和合数。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上小组整理资料、观看数的产生的历史图片,能够概括的说出数产生的历史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无处不在。 2.学生通过小组内自学、交流、整理归纳自然数的概念、性质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说出哪些数字是自然数,最小、最大自然数,所有自然数都是整数、个数是无限的性质特点。感受自然数的产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 3.学生借助个级和万级的数位及计数单位的学习经验,通过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数一数,小组内填写数位顺序表、观察数位顺序表说说发现的活动,能够正确地按顺序写出亿级的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以及数位顺序表中的亿级数位。能够正确说出亿级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含义。能够说出十进制计数法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会做相关练习题目。 【学习重点】 1.能够准确说出哪些数字是自然数,最小、最大自然数,所有自然数都是整数、个数是无限的性质特点。 2.能够正确地按顺序写出亿级的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以及数位顺序表中的亿级数位。 【学习难点】 能够正确说出亿级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含义。能够说出十进制计数法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会做相关练习题目。 【评价活动方案】 1.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小组整理资料、观看数的产生的历史图片,概括说出数的产生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完成相应练习题,课下制作一份小报,以评价学习目标1。 2.学生通过组内自学教材第17页内容、整理归纳出自然数的概念、性质特点,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同时,感受自然数的产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以评价学习目标2。 3.学生通过在计数器上拨一亿、十亿、一百亿、一千亿,然后一亿一亿数、十亿十亿数,一百亿一百亿地数,以及填写数位顺序表的活动,能够准确地按顺序说出亿级的计数数位、写出数位,正确说出亿级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含义。正确说出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以评价学习目标3。 4.通过学习目标检测,综合量化评价目标2、3。 【学习过程】 一、设置情境,回顾数产生的历史(评价目标1)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生活中的数据信息,说说你收集的信息。 指名学生汇报。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3.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三、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四、教学用具 计数器、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数的产生 1.数的产生。【课件演示】(图片) 教师: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教师出示第19页的主题图让学生看,进一步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

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再如,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课件演示】(阿拉伯数字产生) 阿拉伯数字,其实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由印度人发明的,公元八世纪前后,由印度传入阿拉伯,公元十二世纪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后来就叫做“阿拉伯数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但各个地区数学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以后就逐渐统一成现行的阿拉伯数字。后来人类对数的认识逐渐增加,数认得也越来越大,如果每一个数都用不同的数字来表示,很不方便,也没有必要,这样就产生了进位制。古代十进制,还有十二进制、六十进制等等。由于十进制计数比较方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2.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和“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使学生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十进位值制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一)导入 1.师:我们身边有很多数,找一找。(人数、男生数、女生数、年龄、身高、体重等)2.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可是数的产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了解古代计数方法 1.师:你知道远古时代的人是以什么为生吗?(打猎)对,他们以打猎为生,每次捕到猎物或捞到鱼需要知道捕获的数量,他们也需要数数,记录数的多少,但和那时的方法和现在不同,你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吗?(摆石子、刻痕、结绳计数) 2.课件出示:图片 师: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在木头上刻道来计捕鱼的条数的道理也是一样。刻道计数和结绳计数也是如此。 3.课件出示: 师:这是我国挖掘出来的“甲骨文”上的“数”字,这个字就源于结绳记事。

4.师:大家想,随着人们捕猎技术的进步,捕猎工具的发展,打到的猎物就会越来越多,相应的计数时,摆的石子就会越来越多,还是很不方便。怎么办?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数的产生,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体会古代计数方法的不便,产生对数字的需求。】 (三)符号记数 1.师: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以后又随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2.通过介绍古埃及人记数符号,揭示计数法就是表示计数单位的个数,体会没有位值带来的不便。 (1)课件出示: 师:这是古埃及人设计的计数单位。 (2)课件出示: 师:看看这个数用到了哪些计数单位,是多少?(4217)你是怎么想的。 (3)师:要想知道这个数表示多少,就必须看清有什么计数单位和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师:你能用古埃及的计数方法表示出太阳的直径1389000千米吗?试一试。 (5)课件出示: (6)师:通过自己的尝试,你有什么感觉?(麻烦) (7)师:请你想一想,这种计数方法为什么会这么麻烦?(每个计数单位都要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数时,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要画几次) 3.介绍阿拉伯数字 (1)课件出示: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8课时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18页。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理解自然数的概念。 2.认识亿级的计数单位,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十进制计数法。 难点:掌握含有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知道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地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关于数的知识。(板书:数的产生) 二、自主探究 1.探究数的产生过程。 (1)如果没有了数字,怎样表示我手中的粉笔有多少根呢?(教师举起手中的4根粉笔)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表示有4根粉笔? (学生通过讨论,会想到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教师对学生的创造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2)在生产劳动中,人们需要数人数、数物体个数或记录打猎后捕

获的野兽的数量等等,这样就逐渐产生了数。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17页中的图片,读下面的文字。了解在远古时代,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各种方法来表示物体的个数。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这就是数字。如: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还有印度人发明的数字,后来流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人们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数字,一直把它叫做阿拉伯数字,即0,1,2,3,4,5,6,7,8,9……经过了几千年,才产生了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3)了解了数的产生过程,你有什么想法? 教师教育学生要珍惜人类灿烂的文化遗产,认真努力地学好知识,创造出更多的知识。 2.认识自然数。 (1)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板书:自然数) (2)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十进制计数法。 (1)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数是1339724852人,世界人口有70多亿等。 (2)用计数器数数,认识十亿、百亿、千亿。

《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教案设计

第六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P1-2。 教材分析: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限于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中只举了少数简单的事例进行说明,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第一学期学生学习的主要是自然数,接下来要系统学习小数和分数。因此在这里有必要给学建立自然数有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全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 教学难点: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关键: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3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板书课题:数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一)数的产生。 1、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可以出示书上图)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 ①计数方法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在木头上刻道来计算捕鱼条数和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一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②符号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精品教学设计)

6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材第16~1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过程。 2.掌握包括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在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 法。 3.使学生体会和感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重点:理解数的产生过程。 难点: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来了解关于数的知识。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学习数的产生。 (1)提问:你们知道古时的人们是怎样记数的吗?你们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吗? 调出学生的原有认知,请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相关资料。 (2)讲述数的产生。 人们在劳动生活中有了记数的需要,比如数人数、数捕获的野兽的数目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记数的需要,但开始不会用一、二、三、四……这些数词数物体的个 数,只知道“同样多”“多”“少”,因此那时人们只能借助其他的一些物品来记数。 如第一幅图中,人们出去放牧时摆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放出多少 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归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若两者同样多,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第二幅图说的是用在木板或石板上刻道的方法来记录所捕获的鱼或其他猎物 的数量,也可以用来核对打猎前后武器的数量是否一致。第三幅图中结绳记数的道理也是这 样。

总之,过去人们无论采取哪种记数方式,都是要把实物和用来记数的实物一个一个对应起来。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便逐渐出现了数词;又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也不同。 (3)介绍各个国家的数字。 巴比伦数字: 中国数字: 罗马数字: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 还有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它先由印度传入阿拉伯,而后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这样人们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才叫阿拉伯数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又逐渐统一成现行的阿拉伯数字,即1,2,3,4,5…… (4)认识自然数。 自然数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中逐渐产生的,人类认识自然数的过程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 时期。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我们数出的1,2,3……都叫做自然数。“0”的出现比较晚,人类开始只是数看得见的东西,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是不数的,因此没有“0”这个数。随着生产和数字计算的发展,出现了“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提问: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是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它们是0,1,2,3,4……) 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是1) 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是0) 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学习十进制计数法。 (1)了解其他进制。 在古罗马没有进位制,古代美洲的玛雅人用的是二十进制,古巴比伦人用的是六十进制,计算机中广泛采用的是只由“0”和“1”两个数字组成的二进制。 (2)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进位制有很多种,因为十进制计数比较方便,所以后来逐渐统一采用十进制。有了数的概念、数字和计数方法,又逐渐发展成比较完善的计数方法,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十进制计数法”。 提问:说一说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千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一亿)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 关系是怎样的?(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设计意图:了解数的产生,理解自然数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体会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体会人类伟大的创造力和人类灿烂的文化,激发我们的求知热情】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填空。 (1)一百亿有( )个十亿,( )个百亿是一千亿。

优质课《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课题:《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上)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的: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亿级的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关键: 能够根据学过的万级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出亿级的数为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想一想平时在生活中,我们做什么事情能够用到数。(学生展开思维,大胆叙述)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板书课题: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二、探究数的产生 1、数的产生。 提问:你知道古时人们是怎样记数的吗?课前大家查找了一些资料,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数是怎么产生的?(学生介绍) 老师边出示课件边讲述数的产生过程。 你们觉得这些计数方法怎么样?(这样太不不方便了) 2、各国的记数符号: 师: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课件演示)随着文字的发展,后来人们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这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请看这分别是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还有印度数字和阿拉伯数字。 你知道阿拉伯数字是哪国人发明的吗? 小资料:3世纪时,印度人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数字,后来这种印度数字传到了阿拉伯。12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又把印度数字带到了欧洲,欧洲人称它们为“阿拉伯数字”。这样人们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才叫阿拉伯数字。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反思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反思 本小节内容主要讲了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从古巴比伦、古罗马和中国的数字,逐渐演变成现在简单的阿拉伯数字:1,2,3,4,5,``` 这些数也叫自然数。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创设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设计反思 新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什么是自然数,并且找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都有哪些自然数;在前面个级和万级数位的学习上,延伸到亿级,并且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在学习本小节之前,我让学生提前预习,对这一块做了一定的了解,根据这一要求我做了深入地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并制定了如下目标:①了解数的来源以及自然数的演变; ②学习并了解什么叫自然数;③在个级和万级的基础上,学习亿级数位;④掌握什么叫十进制计数法。 (二)教学过程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第一个环节是了解数的来源演变,内容很简单,所以我采用的是图片展示法,用图片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古代人们计数的方式。第二个环节是探究知识,自然从古代繁琐的计数方法过渡到简单的阿拉伯数字,引出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都是自然数,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所以0也是自然数。用课件加以呈现,使学生又了直观、形象的认识,可以说达到了教材的要求。第三个环节是十进制计数法,用幻灯片的方式,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在个级和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同时也对计数单位和数位进行了一次复习。在做练习的时候,先让小组进行讨论,然后请同学们来回答,练习如下: 一百万一百万的数;九千八百万,(),一亿,() 十万十万的数:九千九百八十万,九千九百九十万,(),一亿零一百万,() 10个一亿是()10个十亿是()10个百亿是() 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存在问题反思 1、教学设计应更严密、更科学。尤其要预留出学生活动的时间。 2、实行弹性教学,在本节课未能充分进行的环节移到练习课上加以延伸。 3、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提高自己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多听、多学、多练。 在这一堂课的反思后,发现了自己很多地方的不足,没有能够尽善尽美,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外,更要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上下功夫,让他们能够不断的进步、提升。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上)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的: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亿级的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关键: 能够根据学过的万级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出亿级的数为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我们学习数学,每天都与数打交道,那么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古人又是怎样记数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数的产生。(板书课题:数的产生) 二、数的产生: 1、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出去打猎时数一数一共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时捕获了多少只野兽?这样就产生了数。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了计数的需

要,但开始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还不会用1、2、3、4……来数物体的个数,而是借助其它物品(出示图片),如摆石子、用绳打结、在木头上刻道等方法来计数。比如小石子计数,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几个小石子;等放牧回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如果回来的羊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羊没有丢。在木头上刻道来记捕鱼的条数和用绳打结计录捕猎的个数,都是用实物一个对一个点数,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的方法。 2、各国的记数符号: (出示图片)随着文字的发展,后来人们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这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请看这分别是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还有印度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你知道阿拉伯数字是哪国人发明的吗?(说明:3世纪时,印度人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数字,后来传到了阿拉伯,12世纪,阿拉伯商人又传到了欧洲,欧洲人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就叫“阿拉伯数字”。) 由于各个国家的符号不同,交流很不方便,慢慢地,阿拉伯数字成为世界通用的数字。(板书:1、2、3、4、5、6、7、8、9、10、1 1……) 三、自然数: 象这些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板书:自然数。齐读)人类开始只数看得见的东西,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给位评审老师,大家好,我是14号考生,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像大家一一进行阐述。 1说教材 首先我大家说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学课程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本课是在学习了亿以内的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为进一步的大数,亿以上的数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说学情 那么本年级学生的学情如何呢?接下来我来说说对学情的理解。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大数的知识与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数学感。具备了一定的大数的读写比较能力,基于此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去发现。 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上述的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及当前新课标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数的产生,理解自然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认识数,体会数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基于对教学目标制定的基础上,再从学生的基础上考虑,设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难点掌握万级以上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4说教法学法 从现代基础教学的新发展和落实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出发,采取创设情境,启发式为主的教法。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储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在学法上我采取了合作交流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 5,教学过程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预设如下四部分展开学习。 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上课伊始,多媒体课件播放数的产生片段,介绍远古时代人们的计数方法和数字的发展然后谈话,我们都知道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大家观看影像对数的产生有了了解了,那我们这节节课就来学习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引出课题并板书 2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第一步,借助教材图片,探索并认识数 首先课件出示教材介绍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用问一问,你知道吗?的形式像学生介绍各种计数方法和自然数,组织学生踊跃发言,让学生理解自然

《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P1-2。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教学关键: 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课前大家了解了一些,我们一起来交流。 (师生共同介绍数的产生)

1.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可以出示书上图)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 ①计数方法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②符号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理解自然数的概念。 2.认识亿级的计数单位,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十进制计数法。 难点:掌握含有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课题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编写教师 授课时间第8课时审核人 学习内容教材第16-18页 学习目标1、了解数的产生,理解自然数的概念。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重点难点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十进制计数法,掌握万级以上数的位和计数单位。 环 节 学案导案 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 1、计数单位和数位有什么不同? 2、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千万 是多少? 一、创设情境 我们知道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地非常广 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1、引导学生预习新 知。让学生自学教材 第16-18页,学完后 完成自主学习中相关 练习。 2、自学检测。 3、引导学生寻疑质 疑。教师巡视,参与 小组交流。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关于数的知识。 (板书:数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1、数是如何产生的? 2、表示物体个数的1、2、 3、 4、 5、 6、 7、 8、 9、10、11、12、……都是()。 3、一个物体也没有,用()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1)10个亿是( ),10个十亿是( ), 10个百亿是( ) (2)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在()级,每级各表示什么?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5、写出37092557311中的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