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鲁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 可鄙气恨 感情变化 悔恨 想补过 悲哀
小兄弟 惊呼跳跃 惊惶绝望
忘却
课堂小结
“我”的“悲哀”的 内蕴:
小时侯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无异是“精神 的虐杀”。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 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 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 者”已经全然忘却。课文一再强调“我”的沉重 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更是对这种普遍 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在今天,我们仍 然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意义。
咀嚼语言 品味下面的语句。再从本文找出你喜欢的语 言,说说理由。
1.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 的辛苦的条纹……
2.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 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3.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 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4.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 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 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wù 嫌恶
解释下列词语。
伶仃: 孤独;没有依靠。文中指风筝少。 憔悴: 本指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此指风筝色彩黯淡。 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诀别: 分别(多指不易相见的离别)。
笑柄: 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 虐杀: 虐待人而致死。 瑟缩: 因寒冷、受惊而蜷缩或兼抖动。 恍然大悟: 形容忽然醒悟。 肃杀: (书)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惊惶: 惊慌。 可鄙: 令人鄙视。
精读品析
读5-10段,思考:
1.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为什么说是“不 幸”? 2.如何理解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3.当我明白了儿童游戏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 明什么? 4.“我”想了几种补过的方法?后来补过了没有? 5.小兄弟还记得这件事吗?你认为他为什么会把这件事情给 忘了呢。
初步感知
1.这篇散文写什么事?用自已的话说说。
பைடு நூலகம்
2.读读课文,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3.文中有你不太理解的地方吗?指出来让大家帮帮你。
精读品析
读3-4段,思考:
1.找出描写小兄弟的有关语句,说说作者笔下的“小兄弟” 是 个怎样的形象?
2.找找描写“我”的有关语句,“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我”为什么不让小兄弟放风筝,为什么要破坏他做的风筝? 4.小兄弟做风筝被发现时,为什么会“惊惶”?想像一下小 兄 弟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5.这部分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用得很贴切传神,找出来,说说 为什么用得好。
形 似 字
给下面的字注音并组词。
n 嫌 xiá
嫌恶
怒 nù
愤怒
n 赚 zhuà 赚钱
堕 duò 堕落
恕 shù 宽恕 诀 jué 诀别 决 jué 决定
坠 zhuì 下坠
抉 jué 抉择
多 音 字
给下面的字注音并组词。
shí 什 shé n mó mú
什物 è 什么 劳模 模样 恶 ě
凶恶
恶心

21岁的鲁迅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 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 江绍兴人。 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 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 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 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 《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 《华盖集》《华盖集续篇》等专集,表 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 思想。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2.读11-12段,思考:
①如何理解“故乡的春天““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②“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 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体现出 “我”
课堂小结 本文的意蕴
1.手足情;
2.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
3.“我”的自省精神;
4.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
……
课堂小结 文章的感情线索:
风 筝
鲁 迅
课堂导入 鲁迅简介 背景知识
感知课文 精读品析 课堂小结 咀嚼语言
字音词义
有一首老歌这样唱到:“又是一年三月三,风 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提 到风筝,我们总会想起那天真烂漫的童年。其实, 我们每个人也象飞在空中的风筝,无论我们走得多 远,总有一根绳线牵系着你,那就是割不断的亲情。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讲述的便是与风筝有 关的在误解与冲突中也有亲情的故事。
背景知识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该集收录 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 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 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 月初一,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 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 迎和喜爱。
6.对于小兄弟的“全然忘却,毫无怨恨”,作者感到轻松了 吗 ?
精读品析
读1-2段、11-12段,思考:
1.读1-2段,思考:
①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 者
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
②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 这(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