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化学原理和方法为主要手段来研究生物体内基本物质的化学成分、分子结构及其与生物功能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本课程是基础药学专业的必修课,其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其它基础医学和药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和前沿学科。
研究和掌握生物化学知识,除了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与人体正常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外,更重要的是为进一步研究药学其它各课程打下扎实的生物化学基础。
生物化学是现代药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是药学专业学生学好专业课、从事新药研究、新药开发、药物生产、药物使用与药政管理的必要基础学科。
学好生物化学的前期基础课主要是生物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等;而掌握生物化学又为学好后续课程——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生物化学在药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了解现代生物化学在医药科学中的新进展。
生物化学实验除为验证理论和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外,还要求掌握最基本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并了解最新的生化技术。
教学方法为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应用的原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实验教学和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针对重点内容和疑难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讨论,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内容:脂类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脂质的分类和生理功能,脂类代谢的基本过程。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脂类的结构和分类,理解脂质在生理上的重要作用,了解脂类代谢的基本过程。
3.重点与难点:重点为脂质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难点是脂类的结构和分类。
第三章蛋白质化学1.教学内容: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理解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过程。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301100350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英文名称:Biochemistry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64 学分:4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16实践学时:0 指导自学学时:0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药物制剂、适用层次:本科药学、中药学、中药学(国际交流)先修课程:化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承担院部:基础医学院;学科组:生物化学与生物工程学科组二、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物体化学组成及其在体内的化学变化的一门基础课,是生命科学的前沿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较系统和扎实的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思维,为学习后续的药学、中药学基础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为将来开展中医药学现代化提供必要的支撑。
(二)教学基本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加强基础、突出重点,由浅入深地介绍本课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联系生物化学国内外科学研究新理论和新成果在药学、中药学的应用;注意各章节知识衔接协调、避免与其它课程知识重复或者脱节。
在教学方法上,积极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设施,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教学内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并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室条件,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着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二年级第一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静态生物化学、动态生物化学和遗传信息传递转接三篇章的内容;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现代科学的生命思维和一定的创新思维。
重点章节是教材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难点章节是教材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内吞和外排作用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意义
03
通过调节膜受体的数量和分布,影响细胞对信号的响应和传递
。
信号传导异常与疾病关系
01
信号传导异常与肿瘤发生
肿瘤细胞中常出现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激活或抑制,导致细胞增殖失控
和凋亡受阻。
02
信号传导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元内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导致神经
脂类代谢及调控机制
01
脂类的消化吸收
探讨食物中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过程,以及脂类在体内的运输
和分布。
02
脂肪酸氧化
详细阐述脂肪酸氧化的过程、 关键酶和调控机制,以及脂肪 酸氧化在能量供应中的作用。
03
脂肪合成
介绍脂肪合成的途径、关键酶 和调控机制,以及脂肪在能量
储存和释放中的意义。
04
胆固醇代谢
阐述胆固醇的合成、转运、转 化和排泄过程,以及胆固醇在 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作用。
检查中的转氨酶测定。
代谢物检测
通过检测体液中代谢产物的异常变 化来推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血 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的检测。
免疫学诊断
应用生物化学技术检测体内特异性 抗体或抗原,以诊断感染性疾病、 自身免疫病等,如ELISA、Western blot等方法。
生物化学技术在药物研发中应用
药物设计与合成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糖代谢及调控机制
糖的消化吸收
探讨食物中糖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以及糖在体内的运输和分布。
糖酵解
详细阐述糖酵解的过程、关键酶和 调控机制,以及糖酵解在能量供应
中的作用。
糖异生
介绍糖异生的途径、关键酶和调控 机制,以及糖异生在维持血糖平衡 中的意义。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学时中药学药物制剂和制药工程专业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 Biochemistry课程性质: 必修课总学时: 54学时讲课学时:54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学分: 3适用对象: 中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专业先修课程:医学生物学、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生物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是药学相关专业的一门医药学基础课。
其目的主要是应用化学、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分子水平阐明人体的化学组成,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及其调控规律等生命现象的本质。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继医药学基础课奠定必要的基础,为将来中医药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本课程内容主要通过理论课讲授,让学生掌握并熟悉生物化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一些新进展,让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的生物分子的结构与理化性质,主要营养物在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遗传信息的传递,具备一定的相关生物学方面知识。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生物化学》的教学主要是通过理论讲授方式进行。
在讲授中主要采用讲座式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课堂教学形式,辅以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
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为主,要求了解的内容自学为主。
在讲授中体现专业特点,体现专业特点,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化学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明确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性,逐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进行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不仅仅是单纯接受掌握知识,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学的方法与能力,我们开展了“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改革尝试。
通过个别的病案提出相关的医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自己独立去寻找答案并进行小组集体讨论,在教师的参与下共同分析答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制药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413100703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开课教研室:生化与制药教研室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制药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
2.课程任务:通过生物化学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描述生物体内主要物质的组成、生物学功能,物质代谢途径及其调控的规律;解释生物体内物质组成、物质代谢及调控与生命现象的关系,包括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学会初步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论述或解释与人类健康、疾病相关的医学问题。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控;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
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与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的实际考虑,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生物大分子(糖、脂、蛋白质、酶、核酸等)的结构、性质和功能;2.掌握生物体内主要的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生物氧化);3.掌握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存储、传递和表达;了解生命活动的化学本质及规律。
课程考核方式:期末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作业、期中考试、课堂提问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生物化学的含义、主要内容和发展;了解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含义、主要内容和发展。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是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
4.教学内容(1)概述主要知识点:生物化学的含义、任务和主要内容;生物化学的发展及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生物化学在我国的发展及与中医学的关系;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蛋白质化学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蛋白质的组成和分子结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熟悉肽的概念、性质。
2024年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正常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以纠正或补偿缺陷 基因引起的疾病。
细胞治疗
应用生物化学技术培养、改造细胞,用于替代或修复受损组织和器 官。
25
生物化学技术在预防保健中应用
营养与健康
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指导合理饮食和 营养补充。
疾病预防
通过检测生物标志物等手段,预测疾病风险,制定个性化预防措施 。
核苷酸代谢
介绍核苷酸的合成、分解及在遗传信息表达和调 控中的作用。
14
04
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
15
基因表达调控基本概念
基因表达调控是指生物体内基因在特定时间和空 间上表达的调节控制机制。
基因表达调控涉及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 水平和翻译后水平等多个层面。
基因表达调控对于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以及 适应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中西 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
1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 生物小分子代谢及调控机制 • 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 • 细胞信号传导与受体介导作用 • 生物化学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 • 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 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16
基因表达异常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
基因表达异常可导致 细胞功能异常,进而 引发疾病。
通过研究基因表达异 常,可以深入了解疾 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 制。
不同疾病状态下,基 因表达谱存在显著差 异。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针对基因表达异常,从多个层面进行 调节。
针灸等中医治疗方法可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影响基因表达。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供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等专科专业使用)_生物化学
章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学时分配表 内容 绪论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维生素 酶 生物氧化 糖代谢 脂类代谢 蛋白质分解代谢 核酸结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 基因信息的传递 总学时
理论学时 1 4
4 2 4 4 3 5 9 36
实验学时 9 3
6 18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等专科专业使用)
【熟悉】 1. 肽、氨基酸残基、主链、侧链、N-端、C 端等概念。 2. 蛋白质重要的理化性质。
【了解】 1. 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与蛋白质功能的关系。 2. 蛋白质的分类。
第三章 维生素 【了解】
维生素的定义、分类。各种维生素主要的生理功能。 第四章 酶
【掌握】 1. 酶的概念;酶的化学组成;酶活性中心的概念。 2.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3.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第十章 基因信息的传递 【掌握】
1. 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复制、转录、翻译的概念。
2. 半保留复制。 3. 参与复制的重要酶类及蛋白质因子的功能。 4. 不对称转录的概念。 5. 转录与复制的异同点。 6. 三类 RNA 在翻译中的作用。遗传密码的特点。 【熟悉】 1. 复制的基本过程;前导链、滞后链、冈崎片段的概念。 2. 逆转录的概念。 3. 原核及真核生物的 RNA 聚合酶;转录的基本过程。转录后的加工。 4. 氨基酸的活化与转运。原核生物翻译的基本过程;翻译后的加工。 5. 基因表达的概念。操纵子的概念;乳糖操纵子的调节模式。 【了解】 1. 蛋白质合成酶系及其他蛋白质因子的功能。 2. 分子病的概念。 3. 抗生素作用机理。 4. 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的概念。
第九章 核酸结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 【掌握】
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生化实验大纲-说明.doc
《生物化学B》实验课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4114课程英文名称:Biochemistry B开课对象:生物工程、制药工程,本科(四年制)学时:25/85一、课程性质、任务和作用生物化学是研究微生物、植物、动物及人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在分子水平上解释生命现象的科学。
近年来,生物化学与其衍生出的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突飞猛进,生物化学已越来越成为生物学的共同语言,成为生物学领域的前沿学科。
生物化学不仅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科,而且也是一门重要的实验性学科,生物化学理论是在科学研究实验基础上高度总结的结论性观点。
因此,要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必需要进行生物化学实践。
目前生化实验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手段已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成为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
开展生物化学实践课程的教学,可以让生物工程、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在生化课堂之外亲自动手做实验,以应证并深入了解生化反应的原理,熟悉各种生化研究方法与技术,以培养独立进行研究的能力。
最终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生物化学基本技术的操作,培养基本的科研思维和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为其后续专业课程如酶工程、生化工程、基因工程、生化制药等的学习,以及将来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的科学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即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要达到以下三方面的目的: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的思维方法,以及规范的书写实验报告论文等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掌握基本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通过本课程的严格训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复杂的综合性的生物化学技术打下扎实的基础。
3. 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实验一、肝组织中核酸的分离提取与鉴定[教学目的]1.掌握从动物组织中提取核酸的原理、操作技术及核酸组分的鉴定方法。
2. 熟悉离心计的操作使用。
3. 了解核酸的组成。
《生物化学》课程大纲
06 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
基因表达概述及基本过程
基因表达的定义和意义
基因表达是指基因转录和翻译产生蛋白质的过程,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适应 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表达的基本过程
包括转录、翻译和蛋白质加工等步骤,其中转录是指DNA模板链在RNA聚合酶的作 用下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mRNA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加工 包括修饰、折叠和定位等步骤。
基因表达异常与疾病关系
基因表达异常的定义和类型
基因表达异常是指基因在转录或翻译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蛋白质合成量或功能异常的现象。基因表达异 常可分为转录水平异常和翻译水平异常两种类型。
基因表达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基因表达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些疾 病往往伴随着特定基因的异常表达,导致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出现异常。因此,研究基因 表达异常与疾病的关系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酶动力学原理及应用
米氏方程
01
介绍米氏方程的推导过程及其意义,解释米氏常数Km和Vmax
的含义及其在酶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02
阐述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抑制剂和激活剂等对酶促反应
的影响及其机制。
酶动力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03
举例说明酶动力学在疾病诊断、药物设计和治疗等领域的应用。
3
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空间构象和生物功能的基础。
蛋白质高级结构
01
02
03
蛋白质二级结构
指蛋白质分子中局部主链 的空间结构,包括α-螺旋、 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 曲等。
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课程类别:大理必修课程学分/学时:4/64适用对象:制药工程专业开课单位/教研室: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生物工程教研室二、课程设置目的与教学目标1、课程设置目的:《生物化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
生物化学是介于生物与化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它是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主要手段,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从而揭示生命的奥秘。
其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另一方面研究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化学变化。
本课程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方案“知识体系”中所属的知识领域为“食品科学基础”。
2、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学生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放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功能和糖、脂、蛋白质等物质的中间代谢构成以及代谢的调控。
教学难点主要是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理解、物质代谢的过程和相互联系及代谢的调控。
四、教学基本要求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有机化学,并与后续相关课程联系紧密。
建议与这些课程有交叉、重叠的内容要合理地衔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复或遗漏。
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
考核方法:闭卷考试;成绩评定为平时考核(20-30%)加期末笔试闭卷考核(70-80%)。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选用教材:郑集.《普通生物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四版2、参考资料:[1]王镜岩等.《生物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三版[2]王镜岩等.《生物化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3]谢达平.《食品生物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4]宁正祥等.《食品生物化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执笔:刘文中审核:陈存武制(修)订时间:2012-7-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课程类别:大理必修课程
学分/学时:4/64
适用对象:制药工程专业
开课单位/教研室: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生物工程教研室
二、课程设置目的与教学目标
1、课程设置目的:《生物化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
生物化学是介于生物与化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它是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主要手段,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从而揭示生命的奥秘。
其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另一方面研究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化学变化。
本课程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方案“知识体系”中所属的知识领域为“食品科学基础”。
2、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学生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放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功能和糖、脂、蛋白质等物质的中间代谢构成以及代谢的调控。
教学难点主要是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理解、物质代谢的过程和相互联系及代谢的调控。
四、教学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有机化学,并与后续相关课程联系紧密。
建议与这些课程有交叉、重叠的内容要合理地衔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复或遗漏。
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
考核方法:闭卷考试;成绩评定为平时考核(20-30%)加期末笔试闭卷考核(70-80%)。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选用教材:郑集.《普通生物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四版
2、参考资料:
[1]王镜岩等.《生物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三版
[2]王镜岩等.《生物化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
[3]谢达平.《食品生物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4]宁正祥等.《食品生物化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执笔:刘文中审核:陈存武制(修)订时间:201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