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方程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2、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算术法
3、如果用未知数X表示增加了得只数,你能用方程表示出
2004年的金丝猴与1993年的金丝猴的数量的关系吗?
导 看着这个方程,你想知道什么?(怎样求X?
目标(一):等式的性质 学 [个人探究]
观察第9页第一幅图说明了什么?你能用式子把这个现象表 过 示出来吗?
2x+1-1=31 ( )
X+5.4=9.6
x-1.8=4 x+3.2=4.6
学生活动
四、知识梳理:1.等式的性质,
2.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过程:1.解设
2.列3.解4.答
3.方程检验的一般格式
五、达标检测
必做题:解方程:x+21=56
x-2.8=15.6
3.6+x=9.1(并检验)
选做题:商店原有一些水果,卖出150千克后,又运来200 千克,这时商店里还有水果400千克。商店原来有水果多少 千克?
[个人探究]
看书自学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区别
[小组探究]
根据以自学可以知道,
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导 三、展示交流
1、利用等式的性质填空

பைடு நூலகம்
X+3=8
5x-41=74

X+3-3=8-( ) x-11=26
5x-41+41=74 ( ) 2x+1=31

x-11+11=26 ( )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程 第二幅图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出来?
观察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可以得到式子

如果左边加的是50而不是10等式两边还会成立吗?如果左
右两边加的都是100,等式还会成立吗?由此你有什么发 学生列式
现?小组讨论交流,这是等式的一个重要性质。
等式的两边同时
,等式仍然成立
王红燕 侯芙蓉
调整与回味
张家产中心完小活页备课纸

方程两边同时
2、 怎样利用等式的性质求出方程x-2.3=15.6中的x呢?
方程两边同时
目标(三):列方程解决简单问题
1. 阅读课本第10页,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
程的检验格式
2. 尝试练习:我市有32人入选为奥运会志愿者,一共有
280人报名参加竞选,有多少人落选?
目标(四):方程的解、解方程
张家产中心完小活页备课纸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简易方程
学习 目标
1.理解并会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3.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检验的书写格式。
主备课人 完善备课人
根据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 + a =b的方程 重点 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检验的方法与格式。 难点
预习 安排
导学预设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们国家的一些珍稀保护动物,你知
道吗,金丝猴也是我们国家的珍稀动物,下面我们一起来
看看有关它的一些情况。
二、合作探究
[个人探究]
1、出示情景: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黔金丝猴数
量已从1993年的600多只,增加到860多只。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导学预设
[小组探究]
猜想等式还能有什么性质?观察第五到第八副图 验证猜想
。这也是等式的一个性质,你能完整说出等式的性质吗?
等式两边同时
,等式仍然成立目标
(二):运用等式的性质,寻求解方程的方法
[小组探究]
1、我们能不能利用等式的性质帮助求出600+x=860中的x
呢?怎样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呢?小组讨论,学生尝试解
调整与回味
张家产中心完小活页备课纸
导学预设
学生活动
调整与回味
导 学 过 程




整个课堂上我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依据教材完整的说出发现的数学信息和问题。提问解决问题时我们的 依据是什么?(数量关系)这个环节是培养学生会说教材。进而提出我的问题:方程是什么?为什么学 习方程?方程能干什么?学生很容易能回答出方程是什么?问什么学习方程却不清晰?于是让学生看着 数量关以及对应的方程,比较发现,学习方程使数量关系更简单。其中蕴含了学习数学的一个道理化繁 为简。接下来重点研究方程是如何表示数量关系的?教学中设计的非常好,但讲课的过程却发现其实上 课并不是背诵教案,因此有些环节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紧密。这是一个缺点,虽然环节上不是很紧 密,自我感觉课堂却变得灵活了,我前面没有讲到的可以在后面再次渗透,也可以在小结中突出或者补 教 充,课堂小结不但是学生的小结,不应该只问学生学到了什么,我认为课堂后的小结既要有学生的收 获,也要有老师教学的反思,这样能够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好的课并不只是学生学到多少知 学 识,这只是从学生的角度评课,老师也应该参与其中,总结一下这节课学生的表现,让学生明确以后课 堂中努力的方向。 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