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热湿传递性能测试方法评述_林鸿扬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新旧标准探讨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新旧标准探讨黄嘉文; 黄玲春【期刊名称】《《中国纤检》》【年(卷),期】2019(000)012【总页数】2页(P92-93)【关键词】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 吸湿排汗性【作者】黄嘉文; 黄玲春【作者单位】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1 引言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GB/T 21655.2—2019《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2部分: 动态水分传递法》(以下简称“新标准”)于202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替代已施行10年的GB/T 21655.2—2009《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以下简称“旧标准”)。
新标准在旧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增加了对仪器的组成结构描述和要求,增加了对测试液、考核指标的修改和产品标识,考核内容更加科学合理。
本文对新、旧标准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有利于做功能性产品的企业、质量控制人员以及实验室检测人员更好地理解、掌握和使用新标准。
2 内在质量与标识2.1 新旧标准考核指标的差异新标准性能指标分级与旧标准保持一致;新标准在性能评定技术要求中将吸湿性和速干性指标合并,统一考核吸湿速干性;删除了旧标准的综合速干性指标,不再单独考核排汗性,增加吸湿排汗性,具体差异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新标准删除了旧标准的综合速干性指标,因为穿着者对产品的真正需求是吸湿速干性和吸湿排汗性两项指标,对液态水动态传递综合指数考核的实际意义不大,新标准考核吸湿速干性和吸湿排汗性更为合理。
表1 性能评定技术要求差异指标新标准项目要求项目要求旧标准指标浸湿时间≥3级吸湿性浸湿时间≥3级吸水速率≥3级吸水速率≥3级吸湿速干性速干性渗透面浸湿时间≥3级排汗性单项传递指数≥3级渗透面吸水速率≥3级渗透面最大浸湿半径≥3级渗透面最大浸湿半径≥3级渗透面液态水扩散速度≥3级渗透面液态水扩散速度≥3级单项传递指数≥3级吸湿排汗性综合速干性单项传递指数≥3级单项传递指数≥3级液态水动态传递综合指数≥2级 - - -2.2 增加了吸湿性的标识按新标准测试并标识具有性能评定技术要求中相应功能的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例如吸湿速干性或者吸湿排汗性。
纺织材料的热性能测试与分析
纺织材料的热性能测试与分析纺织材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衣物到家居用品,其性能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使用体验。
而热性能作为纺织材料的重要特性之一,对于材料的选择、设计和应用具有关键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纺织材料热性能的测试方法以及对测试结果的分析。
一、纺织材料热性能的重要性纺织材料的热性能主要包括热传导、热容量、热稳定性等方面。
良好的热性能可以使纺织品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保持舒适,例如在寒冷的冬天提供保暖效果,在炎热的夏天帮助散热透气。
此外,热性能还会影响纺织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表现,如染色、印花、定型等,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二、热性能测试方法1、热传导率测试热传导率是衡量材料传热能力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测试方法有稳态热板法和瞬态热线法。
稳态热板法是将试样夹在两个平板之间,通过测量平板的温度梯度和热流量来计算热传导率。
瞬态热线法则是通过测量热线在材料中的温度变化来确定热传导率。
2、热容量测试热容量表示材料吸收或释放热量的能力。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常用的测试热容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样品和参比物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能量差来确定热容量。
3、热稳定性测试热稳定性反映了材料在高温下的结构和性能变化。
热重分析(TGA)是评估热稳定性的有效手段。
它通过测量样品在加热过程中的质量损失来判断材料的分解温度和热稳定性。
三、测试结果的分析1、热传导率结果分析热传导率的数值大小直接反映了材料的隔热或导热能力。
较高的热传导率意味着材料能够快速传递热量,适合用于散热要求高的场合;较低的热传导率则表示材料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适用于保暖纺织品。
例如,羽绒的热传导率较低,因此是制作保暖衣物的优良材料;而金属纤维由于其高热传导率,常用于制作具有散热功能的特殊服装。
2、热容量结果分析热容量的大小与材料的成分和结构密切相关。
对于相同质量的材料,热容量越大,吸收或释放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越小。
这在选择服装材料时尤为重要,例如在户外运动中,希望服装材料具有较低的热容量,以减少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幅度。
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测试方法
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测试方法袁志磊;李方雪【摘要】传统的保暖服装蓬松、臃肿,既不便于活动又缺乏美感,满足不了现代人们对服装的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料与服装实用功能的要求趋向多元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新型功能性纺织品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内衣产品方面,主要倾向干“轻、薄”、“吸湿排汗”、“透气”、“保温”.这其中,“吸湿发热材料”特别受欢迎.这种内衣而料可吸附人体散发的水蒸汽,使其温度升高,达到保暖的效果;同时温度升高后,又能加快水蒸汽的散发,使得人穿着后感觉更加干爽舒适,故利用这种纤维持续且较强的吸湿性能,制成具有耐久性发热保暖功能的内衣面料.国内外一些纤维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已对这类纤维产品进行了研究开发,如日本东洋纺公司生产的Eks吸湿发热纤维,东丽公司开发的“Toray heat”纤维,三菱丽公司开发的“Renaissa”纤维等.【期刊名称】《纺织导报》【年(卷),期】2011(000)008【总页数】2页(P105-106)【作者】袁志磊;李方雪【作者单位】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传统的保暖服装蓬松、臃肿,既不便于活动又缺乏美感,满足不了现代人们对服装的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料与服装实用功能的要求趋向多元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新型功能性纺织品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内衣产品方面,主要倾向于“轻、薄”、“吸湿排汗”、“透气”、“保温”。
这其中,“吸湿发热材料”特别受欢迎。
这种内衣面料可吸附人体散发的水蒸汽,使其温度升高,达到保暖的效果;同时温度升高后,又能加快水蒸汽的散发,使得人穿着后感觉更加干爽舒适,故利用这种纤维持续且较强的吸湿性能,制成具有耐久性发热保暖功能的内衣面料。
国内外一些纤维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已对这类纤维产品进行了研究开发,如日本东洋纺公司生产的Eks吸湿发热纤维,东丽公司开发的“Toray heat”纤维,三菱丽公司开发的“Renaissα”纤维等。
织物导湿性能测试方法与测试仪器
织物导湿性能测试方法与测试仪器摘要:主要介绍了织物导湿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
目前常用的织物导湿性能的测试方法有四类:条带芯吸法、滴液法、称重法和保水率法。
这四种测试方法各有优缺点,适宜测试不同类别的织物的导湿性能。
织物导湿性能测试仪器主要有电响应原理自动检测法,有色液体测试法,超声波定位法, CCD测定法,电阻测定法等。
同时还对织物导湿性能测试仪器的发展作了一个展望,希望对今后科研和生产有所帮助。
关键词:织物,导湿性,仪器,测试方法目前夏季吸湿快干织物的研发已经成为热点,国内外许多公司和科研机构都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国际上著名体育用品公司,如Adidas、Nike、Puma等都专门设有运动服装研究机构。
一些纤维生产公司如美国杜邦,德国拜尔,日本帝人、钟纺、东丽等也积极开发导湿纤维,出现了一大批湿舒适性较好的织物。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对织物导湿性能测试方法及其测试装置进行分析汇总,希望能对实际生产生活有所帮助。
1织物导湿测试方法织物导湿性测试方法按其原理主要有四类方法,即条带芯吸法、滴液法、称重法和保水率法。
1 . 1条带芯吸法条带芯吸法是剪取一段被测织物的长布条,将布条水平或垂直放置,一端浸入液体中,测定液体在一定时间内上升的高度或液体上升到一定高度所需的时间,进而得到织物导湿能力。
对于白色或浅色织物,水中常常需要加入染料或墨水,以便于测量。
也可以在试样上用彩水笔画上线条,吸水处的线条颜色会扩散,有利于测量毛细效应高度。
条带芯吸法的优点是测量方便,基本可反映织物导湿性能。
缺点有三个:(1)只能测织物沿单一方向的导湿性能,而不能同时测出织物的各个不同方向导湿性能,这样就得不到织物经纬向导湿性能的差异,也不利于对织物进行综合评价;(2)只能测定织物最大导湿能力,而无法得到液体在织物中的传导速度;(3)测试时间较长(30 min) ,液体在空气中蒸发汽化消耗水量,及热能干扰了测试结果。
织物动态热湿传递性能测试仪的研制
织物动态热湿传递性能测试仪的研制蒋培清1,2,严灏景2,唐世君3,谌玉红3(1.惠州学院 服装系,广东 惠州 516001;2.东华大学 纺织学院,上海 200051;3.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北京 100010)摘要:研制了织物动态热湿传递性能测试仪,该仪器可通过定量汗液蒸发时透过织物的热流对时间的曲线和微气候区的温湿度对时间的曲线来研究织物的动态热湿传递性能。
稳态条件下该仪器还可进行织物热阻、湿阻的测定。
文中还对仪器的灵敏度进行了讨论,认为其对提高测试精度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织物动态热湿传递性能;仪器;研制;热流曲线;温湿度曲线中图分类号:TS 1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33(2004)04-0138-041前言织物的传热传湿性能是人 ——服装—— 环境研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具有相关的测试标准:纺织行业标准(FZ/T01029-93)—— 纺织品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国家标准(GB11048-89)—— 纺织品保温性的试验方法。
这些标准都是基于稳态条件下的织物性能测试,主要适用于人体潜汗状态下的织物性能评价。
在显汗状态(如高温、运动等)即动态条件下人体由于散热的需要,皮肤常常要反复经历干燥→出(显)汗→蒸发→干燥的过程,穿着于人体的服装也要反复经历干燥→吸湿→放湿→干燥的过程,显然此时织物的传热传湿性能和在稳态条件下的情形会有很大的不同。
为评价动态条件下织物的传热传湿性能,我们开发了织物动态热湿传递性能测试仪,文中对该仪器作一简要介绍。
2仪器的基本结构仪器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为了减少微气候区温湿度分布不匀的影响,将仪器制成圆筒形。
为使热湿传递沿垂直于试样的一维方向进行,除试样表面暴露于环境外,底部及四周均有内衬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有机玻璃外壳作隔热保护层。
试样的热湿传递有效面积为78.5 cm2(直径10 cm),用橡胶圈将试样箍在有凹槽的试样架上。
热板为镍铬电阻丝,呈圆环状均布于厚3 mm的铜板上,采用25 V稳压直流供电加热。
国际通用织物热阻湿阻测试实验方法
国际通用织物热阻湿阻测试实验方法热阻值是衡量材料及产品隔热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价由絮状材料及由絮状材料制成的产品的隔热性能的重要参数。
一般来说高蓬松的絮状纤维集合体材料或絮状材料,其强度低、易变形。
高蓬松的絮状纤维集合体材料是线形纤维或朵状羽绒等纤维材料随机排列形成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平面状纤维集合体,使用时需要有面料和夹里包裹。
高蓬松絮状材料中的纤维呈现离散状随机排列,纤维之间包含有相当比例的孔隙,蕴含着大量的静止空气,从而具有较高的保暖性。
同时由于纤维的随机排列造成了传热通道的错综复杂,使其与纤维紧密排列的普通织物的热传导机理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对于普通织物而言,由于厚度较薄、上下表面间或纱线间的垂直孔隙明显,当上下表面存在温差时,垂直传输的热流是主体。
而对于高蓬松絮状纤维集合体材料,由于存在大量的复杂形态的细小缝隙和孔洞,蓬松度较高,厚度较厚,热量的传输通常是二维或三维的。
所以目前国内外测试普通织物的仪器和测试方法并不适合测试絮状材料及其产品的热阻值。
本文将考察目前存在的热阻测试方法和仪器及其缺点,总结国内外关于测试热阻的标准、操作方法和测试指标。
1、现有纺织品传热测试方法和仪器1.1 恒温法将织物放在恒温热板的一侧,恒温热板其他各面均有绝热保护,测定在不放试样和放试样时保持热板恒温所需的热量,由此来计算织物的保温率来说明织物的隔热保温性能。
试验时首先在不放试样的情况下测试维持试验板恒温所需的功率,然后再测试放上试样后维持试验板恒温所需的功率,通过公式(1)进行计算:Wr=(1-b/a )×100% (1)式中:Wr为保温率,%;a 为不放试样时试验板消耗的热功率,W;b 为放试样时试验板消耗的热功率, W。
目前国内外用来测试评价平面状材料保温隔热性能的单平板法就是采用了这种测试方法。
但是单平板法上方无保护罩,因此试样上表面的空气流动会引起一定量的对流散热量,测试结果成为对流散热和传导散热的综合值。
织物热湿舒适性测试-液态水份管理测试仪(MMT)
织物热湿舒适性测试-液态水份管理测试仪(MMT)一、织物动态热湿舒适性的研究意义当外界气温较高或人体进行剧烈活动时,包裹在人体表面的服装会被大量的汗液润湿。
近几年来,随着功能性纺织品开发研究的深入,关于人在此种状态下面料热湿舒适性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是生命延续的必要条件,产热取决于体内的生理变化过程,散热则是通过对流、传导、辐射和蒸发四种途径进行的。
散热的快慢与周围环境条件和服装面料的性能与状态等因素有关,尤其是在服装润湿后,服装热阻发生变化,人体产热和散热平衡被打破,因此评价润湿后织物的保暖性能可以知道在显汗时通过织物的散热量,对人体在显汗状态的着装具有指导意义。
人体出汗机理人体出汗可分为隐性出汗和显性出汗。
当气温较低,即在20℃以下时,人处于静止状态,通过呼吸、皮肤孔隙扩散,每小时都从体内排出汗液,散发热量,这种出汗人感觉不出来,故称无感出汗,称作隐性出汗。
当气温升到25℃到30℃以上时,人体通过辐射、对流,不显汗每小时大约散发174~348千卡的热量,但仍低于体内产生并需要热量,这时人体就要通过遍布全身的汗腺排出汗液以蒸发的形式散热。
这种汗呈液体状态,使人处于较舒适的状态,从而保持充沛精力和健康体魄的重要机能。
一个人一天一夜所发生的不显性出汗约为500~700毫升,而剧烈运动或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例如当气温为25~35℃时,进行4小时长跑训练,出汗量平均为4.51±0.3L;在气温37.7℃,相对湿度为80~100%时,进行70分钟的足球训练,排汗量可高达6.4L。
上述这些情况都是显性出汗。
虽然说大量出汗的主要原因是外界气温、热辐射强度、气温、湿度及单位时间的运动量,但是人体的着装情况也不能忽略,合适的着装能使人体在大量出汗下保持舒适的感觉,作为专业运动的着装甚至能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
实际上,在高热湿的显汗状态下,随着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的提高,湿传递的形式已经不单是气态水而主要以液态水的方式传递。
热疗纺织品热性能测试评价及传热机制研究进展
热疗纺织品热性能测试评价及传热机制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对热疗纺织品的热性能测试评价及传热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在介绍了热疗纺织品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讨论了热疗纺织品的定义和分类、热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指标、传热机制研究、传热机制影响因素以及研究进展。
在总结了热疗纺织品热性能测试评价及传热机制研究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热疗纺织品的传热机制和提升热性能测试水平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热疗纺织品、热性能测试、传热机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定义和分类、评价指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启示、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热疗纺织品的研究背景随着热疗纺织品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热性能进行测试评价和传热机制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了解热疗纺织品的热性能特征和传热机制,对于提高其性能、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热疗纺织品的热性能测试评价及传热机制研究成为当前纺织科学研究领域中一个热点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热疗纺织品的热性能和传热机制,可以为纺织品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1.2 研究意义热疗纺织品的研究可以促进纺织品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对热疗纺织品的研究,可以不断提升其热性能,增加其舒适性和健康性,从而满足消费者对纺织品的不断提升的需求。
研究热疗纺织品的热性能测试和传热机制可以为纺织品设计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了解热疗纺织品的传热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可以指导生产厂家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是通过对热疗纺织品热性能的测试评价和传热机制的研究,深入了解其在热疗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和作用机制,为纺织品研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具体目的包括:1. 探究热疗纺织品的传热性能和热效应特点,分析其在热疗治疗中的热传递机制;2. 研究不同材质、结构和加工工艺对热疗纺织品热性能的影响,为优化纺织品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3. 分析热疗纺织品在热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其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4. 探讨热疗纺织品的热效应和传热机制与人体生理反应的关系,为设计新型热疗纺织品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热疗纺织品热性能测试评价及传热机制研究进展
热疗纺织品热性能测试评价及传热机制研究进展摘要:针对目前热疗纺织品的实际应用、疗效评价、使用安全性及热舒适性等问题,总结了具有热敷、热疗及其他保健作用的可穿戴产品的研究、应用及发展现状。
首先,将热疗产品分为电加热、红外线发热两类,分析现阶段热疗纺织品的热性能测试及治疗疗效评估方法,分别从人体热生理实验、动物实验优缺点来阐述不同实验方法对热性能预测的影响。
然后,通过可穿戴式热疗产品传热机制的研究,阐述了皮肤传热模型与纺织品传热模型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有限元模拟在人体皮肤组织及纺织品热传递研究中的应用。
最后,指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全面准确地模拟人体生物组织与纺织品的热传递系统,建立可穿戴热疗纺织品的热舒适性及治疗安全性测评标准。
关键词:热疗纺织品;性能测评;传热模型;有限元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efficacy evaluation, use safety and thermal comfort of thermotherapy textiles, the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wearable products with functions of hot compress, thermal therapy and other health effects are overviewed. Firstly, thermal therapy products are classified into two types:electric heating and infrared heating, and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current methods of thermal performance test and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of thermal therapy textiles, andthe impact of different experimental methods on thermal performance prediction are expounded from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uman thermal physiological experiments and animal experiments respectively. Secondly,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heat transfer mechanism of wearable thermotherapy textil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skin heat transfer model and textile heat transfer model was elaborat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in human skin tissue and textile heat transfer research was overviewed. Finall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t should be done to fully and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heat transfer system of human skin and textiles, and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n thermal comfort and treatment safety of wearable thermotherapy textiles.Key words:thermotherapy textil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heat transfer model; finite element生活節奏的加快及不断增大的精神压力使很多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市场上医疗保健设备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热疗纺织品热性能测试评价及传热机制研究进展
热疗纺织品热性能测试评价及传热机制研究进展一、热疗纺织品的热性能测试评价1. 热传导率测试热传导率是评价热疗纺织品热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热板法、热流法和热阻法等。
热板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利用热板上的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通过测量加热板两侧的温差和应用热功率计算热传导率。
热流法是通过在样品表面施加稳定的热流,并通过热电偶或红外线测温仪测量样品表面的温度分布来计算热传导率。
热阻法则是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温度差下的热阻值来计算热传导率。
通过这些测试方法可以准确评价纺织品的热传导率,为纺织品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
2. 保温性能测试保温性能是衡量纺织品维持人体热平衡的能力的重要指标。
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热阻测试、温度保持测试和热损失测试等。
热阻测试是通过测量纺织品在不同温度差下的热阻值来评价其保温性能。
温度保持测试则是将样品放置在不同温度下,并测量一定时间后样品的温度变化情况。
而热损失测试则是通过测量纺织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损失量来评价其保温性能。
这些测试方法可以全面评价纺织品的保温性能,为其在保暖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二、热疗纺织品的传热机制研究1. 红外辐射传热机制红外辐射是热疗纺织品的重要传热方式之一。
研究表明,红外辐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组织代谢,起到热疗的作用。
研究热疗纺织品的红外辐射传热机制对其热疗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研究者通过红外辐射表征仪、红外相机等设备对热疗纺织品的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研究,为其热疗效果的提高提供了理论支持。
2. 蒸汽传热机制三、研究进展与展望目前,关于热疗纺织品的热性能测试评价和传热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在热性能测试评价方面,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仍然存在测试时间长、操作复杂、精度不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在传热机制研究方面,对热疗纺织品的红外辐射和蒸汽传热机制的研究仍然较为局限,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织物水分传递性能分析
2016/1/9
织物的水分传递性能分析——织物导水性能测试
一、原理: 将纺织材料垂直放置,下端浸在液体中,在规定时间内测量液体沿纺 织材料上升的高度,以此表示芯吸效应的程度。 二、设备材料: 毛细效应测定仪、重络酸饵钾 三、设备参数: 温度: 27.2度,张力: 3克 四、试样: 1、织物试样: 经纬向分别剪3条试样长3 0厘米: 2、纱线试样: 将纱线试样紧密绕成3 0厘米乘 2. 5厘米的薄片,每个试
6、试验时间为3 0分钟,时间到立即读出渗液高度
(当高度参差不齐时,读取最高值或最低值)。
2016/1/9
织物的水分传递性能分析——织物导水性能测试
六、结果记录与计算: 1、记录实验条件和每条试样的渗液高度 2、计算芯吸效应H: H=各条试样芯吸效应的高度之和/实验次数 (修约到1位小数)
2016/1/9
设备: 电脑式织物透湿仪、电子秤(感量: 0.001克〉 试样: 直径为7 0毫米的被测织物。 试剂: 无水氯化钙(粒度0.63-2.5毫米),在160度烘箱中干燥3小时。
2016/1/9
织物的水分传递性能分析——织物的透水性能测试
实验条件:1、温度: 38度,相对湿度90%,气流速度0.3-0.5米/秒 2、透湿杯内的吸湿剂量: 高度距试样下表面3-4毫米
样至少备3份;
3、绳、编织袋: 按自身宽度试验。
2016/1/9
织物的水分传递性能分析——织物导水性能测试
五 实验过程 1、将蒸馏水或O. 5%重铭酸钾溶液注入仪器的恒温槽内 2、使恒温槽内的液体温度保持在2 7.2℃左右
3、调整仪器使液面处于各标尺的0位处
纺织品保湿性能的检测方法研究
作者简介:林鸿扬(1981—),男,福建福州人,汉,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
林鸿扬(福建省纤维检验局,福建福州350026)摘要:随着近年来掀起的健康热潮,纤维产品的安全、健康、舒适越来越受到重视。
确切地讲,保湿护肤织物延伸了原有的概念,从面部护肤延伸到了全身护肤,从一般性营养皮肤延伸到了清洁卫生和舒适保健的水平。
基于此,本文对纺织品保湿性能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纺织品;保湿性能;检测方法中图分类号:TS1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9)19-0117-011引言通常来说,所谓的保湿指的就是在皮肤上涂抹化妆品,通过身体的摄取来吸收其中的养分,从而促使身体皮肤更加的光滑润泽,而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化妆品也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品。
不过要知道使用化妆品的过程相对来说比较麻烦,保湿护肤组织的开发也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并且在近年来所兴起的健康热影响下,纤维产品的健康性、安全性也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总的来说保湿护肤品已经有了延伸发展的概念,从面部护肤向着全身护肤的方向转变,从最开始的一般性营养物质向着清洁卫生以及舒适保健等方向进步。
这些产品在加工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天然物质。
通过使用相应的产品来改善自身的肌肤,以此来达到相应的效果。
在曾经的一篇医学健康报道中提出,人体最健康的湿度应该是41%~70%之间,而皮肤则是人体对外感触的最直接部位,对于气候的认知能力非常强,湿度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大。
人体的基础体温是37℃,而体表的问题通常来说都能够达到33℃,通过服装等织物来与外界空气连接,进行能量交换。
对于织物保湿性能来说,主要从两个方面展现出来。
首先指的就是织物本身能够吸收水分。
其次织物能够锁住水分,不会使其阵蒸发流失,这便能够达到保湿的目的。
在当前的市场中,保湿织物一般来说都是通过织物自身的性能来进行相应的设计,从而保证织物的锁水功能,加强保湿效果。
织物的透湿性测试与评估
织物的透湿性测试与评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织物无处不在,从我们身上穿着的衣物到家居用品中的窗帘、床上用品等。
而织物的透湿性,作为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对于我们的舒适度和使用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那么,什么是织物的透湿性?如何对其进行准确的测试和评估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织物透湿性的概念。
简单来说,织物的透湿性指的是水蒸气通过织物的能力。
当我们在活动或者处于不同的环境中时,身体会产生汗液,而汗液蒸发形成的水蒸气需要能够透过织物散发到外界,以保持身体的干爽和舒适。
如果织物的透湿性不佳,水蒸气无法及时排出,就会导致我们感到闷热、潮湿,甚至可能引发皮肤问题。
为了准确测试织物的透湿性,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吸湿法、蒸发法和透湿杯法。
吸湿法是将干燥的织物样品放置在一定湿度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测量织物吸收的水分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但对于湿度的控制要求较高。
蒸发法是将含有一定水分的织物样品放在特定条件下,测量水分蒸发的速率。
这种方法能够更直接地反映织物的透湿性能,但测试过程中需要对温度、风速等因素进行精确控制。
透湿杯法是将装有一定水分的透湿杯用织物样品覆盖,然后放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透湿杯内水分的减少量来评估织物的透湿性。
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广泛,因为它相对准确且易于操作。
在进行织物透湿性测试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因素。
首先是测试环境的控制,包括温度、湿度和风速等。
不同的测试环境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的差异。
其次是样品的准备,织物样品的尺寸、平整度和预处理等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此外,测试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评估织物透湿性的指标也有多个。
常见的指标包括透湿量、透湿系数和透湿率等。
透湿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织物的水蒸气质量来表示,单位为克/(平方米·天)。
透湿量越大,说明织物的透湿性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防水;透湿;保暖;吸湿速干;测试方法
1 引言
近几年国内外涌现出各种功能性面料,其中热湿舒适 性纤维面料备受瞩目。这类面料有良好的气候调节功能, 保护身体,防寒保暖,发展前景非常好。要把握这种面料 的性能,就必须对热湿传递效能进行测试。由于现行的测 试方法种类较多,性能各异,如何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来 评价这种新型纺织品的热湿舒适性能,对于统一检验依据 和手段、指导实际生产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本文对比 了现行的织物热湿传递性能的测试方法,以期找到更加合 理的测试方法。
60 中国纤检 2011年 11月(下)
检验·论坛
Inspection. Forum
分类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相关标准
防水性
表1 织物热湿传递性能测试方法
单项指标评价法
透湿性
保暖性
综合性指标评价法
吸湿速干性
热湿传递性
静水压测试法 表面抗润湿性测试法
模拟淋雨测试法 吸水性测试法
透湿杯法 皮肤模型法
蒸发热板法 静态平板法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标准第一部分原理简单、测 试方便。第二部分内容通过测试面料中水分的动态转移特 性,分析面料的液态水分管理功能来实现综合评价,相比 较而言,该部分测试仪器更加精密,综合程度更高,特别 适用于织物吸湿排汗性能的评估。 3.2.2 热湿传递性
由于服装热舒适性受到皮肤和服装间空气层厚度、 空气流动变化的影响,用蒸发热板法或静态平板法可以测 定织物的传热系数、克罗值或热阻,但难以全面反映服装 的热舒适性。国际上通常采用暖体假人测量方法来科学 地、定量地测定和评价服装的隔热性能,我国也在军服及 劳保服装配置上广泛使用。该方法模拟人体现实穿着,综 合考虑了服装和人体的合体程度、皮肤与服装间空气层的 厚度、空气流动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测定服装内温 湿度和耗电量,计算服装的热阻。目前,出现的第三代能 模拟人体出汗的假人通过测量服装内温湿度和耗电量,能 计算出服装的热阻和湿阻。但由于暖体假人实现条件比较 高,并且难以模拟人体真实活动的状态,仿真程度还有待 提高,因而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微气候法 不能反映出由于服装形态方面的区别所造成的热湿传递 性能的不同,难以全面反映人体穿着时的实际感觉,所 以,必须进行人体着装测试,并结合主客观评价方法综 合分析。
两法在保温性能热阻测试方面的原理是一样的,都 是试样覆盖于电热试验板上,试验板及其周围和底部的 热护环(保护板)都能保持相同的恒温,使电热试验板 的热量只能通过试样散失,当环境达到一定条件以后测 定通过试样的热流量来计算试样的热阻。不同之处在于 静态平板法要求空气流速为≤0.1 m/s即静止状态,通风 蒸发热板法要求调湿的空气平行于试样上表面以1 m/s的 速度流动,当在试验条件达到稳态后,再测定热流量计 算试样的热阻。另外,通风蒸发热板法除了考虑了空气 流速对于热阻的影响,还加入了湿阻因素,将人类排汗 会带走热量从而影响热阻值的因素也考虑进来,对于湿 阻也进行了测定。 3.2 综合指标评价法
不易鉴别,需要辅助其他的测试方法。吸水性测试法测定 经防水透湿整理后织物在水中浸湿一定时间后的增重率, 它主要用于经过拒水整理,用喷淋或喷射试验难以判断织 物的拒水性,测量水渗入、但没有透过织物的情况,这种 方法比较简单、方便,也可以测定织物表面抗湿性。 3.1.2 透湿性 3.1.2.1 透湿杯法
单项组合试验法 动态水分传递法
织物微气候仪法 出汗暖体假人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GB/T 4744 [2] GB/T 4745 [3] GB/T 14577 [4] AATCC 21 [5]
GB/T 12704.1 [6] GB/T 12704.2 [7] GB/T 11048 [8]
GB/T 11048
GB/T 21655.1[9] GB/T 21655.2[10]
目前国内评价织物吸湿速干的指标比较多,测试仪 器也很多,但一种仪器不能适用于测试所有织物的湿传递 性能。许多测试仪器可以用于评价不同织物的水气传递阻 抗,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我国在2008年发布了标准
62 中国纤检 2011年 11月(下)
GB/T 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 单项组合试验方法》。该方法通过评价两类指标来评价吸 湿速干产品。评价吸湿性需要考核的指标有:吸水率、滴 水扩散时间、芯吸高度;评价速干性需要考核的指标有蒸 发速率、透湿量。该标准可以看作是上述某些单项指标评 价方法的综合。方法具有简单、易操作、测试迅速的特 点。指标的确定为考核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提供了参考, 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功能纺织品市场。
皮肤模型法采用受保护的散发湿气的热板(通常称为 “皮肤模型”)模拟贴近人体皮肤发生的热和湿的传递过 程。仪器通过测量维持皮肤模型35℃不变的温度条件下, 不同织物在散热或透湿过程中所消耗的功率来得到该织物 的热阻和湿阻,进而评价织物的热湿性能。仪器采用高精
2011年 11月(下) 中国纤检 61
检验·论坛
对单项指标评价法而言,织物的防水性、透湿性、 保暖性等性能的测试有着不同理论依据,各国标准并不一 致,各种测试方法种类繁多,结果往往难以比较,但是测 试手段和相应的指标能够定性或定量地评价和描述织物性 能,有利于生产部门对服装或织物的质量控制和产品设 计。综合性指标评价法测得的织物动态热湿传递性能较符
以防水性测试为例,随着织物实际用途的不同采用 不同的方法,并以各种相应的指标表示。按照测试原理分 为静水压、表面抗润湿性、吸水性三类。静水压方法主要 应用于高防水性的涂层或层压复合织物防水性能的测试, 如帆布、油布、防雨服装布等,不适用于松组织密度较低 的织物。表面抗润湿性测试也称为沾水试验,是雨衣面 料、帐篷布防水性能指标中不可缺少的,但这类方法只测 定织物表面亲水或憎水性能,而不能用于测定织物的渗水 情况,故不能用于评价如防水布的渗透性等。模拟淋雨测 试法模拟暴露于雨中织物的淋雨渗透性,通过测定试样在 试验规程中吸收的水分,记录透过试样收集在样杯中的水 量,评价一些经过或未经防水整理或拒水整理的纺织品淋 雨渗透性。这类方法装置简单,但对于拒水性较好的织物
与单项指标评价法相比较,综合指标评价法的特点 是组合、快速,适用面较宽,但对单项性能的表述能力较 弱。吸湿速干性的测定适用于各类纺织品和制品,也是测 试吸湿排汗面料性能的主要方法。通过同时测试织物两侧 的温度差或湿度差来反映热湿传递性。暖体假人法克服了 单项法中只能测试织物的保暖性或热阻、不能全面反映服 装保暖性的缺点,试验结果误差小,是一种较好的服装热 阻的测定方法。微气候仪法通过对微气候的综合测量分 析,更接近于人体的生理感觉,能更有效地表达实际穿着 情况。 3.2.1 吸湿速干性
但由于人体出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单项组合试验法 只反映热量或液态水传递的单个或两个环节,而且是静态 时间点的测试结果[14],不能综合反映液态水的整个传递过 程,为了反映水分在织物中传递的整个动态过程,国家质 检总局在2009年发布了GB/T 21655.2—2009《纺织品吸湿 速干性的评定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标准规定了纺 织品吸湿速干性能的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的试验方法以及 对该性能进行分级评价的方法,通过测试织物浸湿时间、 变化吸水速率、最大浸湿半径、液态水扩散速度、单项传 递指数、液态水动态传递综合指数等指标反映液态水在织 物中动态传递过程并以此评估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排汗等 性能。
标准GB/T 11048—2008《纺织品生理舒适性稳态条 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是在原来纺织品保温性能静态平 板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际主流的测试方法通风蒸发热板 法来测定热阻湿阻,从而将原本单纯的保温性即热阻的单 一性能测定,又加入了防水透湿性能中的湿阻性能测定, 成为一个综合的性能考量。两法分别参考了ISO11092[12]和 ASTM D 1518[13]。
GB/T 18398[11]
适用测试何种 材料
涂层织物、防水服、 雨衣、鞋面用布、篷
布、帆布等
厚度小于10mm的各 类织物、防水透湿织
物等
各类织物、薄 膜、涂层、泡
沫、皮革等
各类纺织品及制品
合服装穿着中的实际情况,但对舒适性的评价还需要结合 主观评价法综合分析。
3 分析与讨论
3.1 单项指标评价法 单项指标测试法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仪器成本不
透湿杯法分为蒸发法和吸湿法两大类。蒸发法又有正 杯法和倒杯法之分,用正杯法测定织物透湿性时,随着时 间的推移,水蒸气蒸发后使杯中液面下降,织物两面的水 蒸气压差会发生变化,影响了透湿量的测定结果。为了消 除水蒸气压差变化引起的试验误差,可以采用倒杯法测定 织物透湿量。
蒸发法模拟汗液蒸汽穿透织物的速度,适合对织物透 湿量的测定,而吸湿法是模拟干燥物体被塑料膜、包装纸 包装后的受潮程度,所以比较适合防潮包装材料的透湿性 测试,对于透湿量高的织物,杯中的干燥剂很快吸湿达到 饱和,造成湿阻的增加。另外由于表层干燥剂容易吸收水 蒸气,而底层干燥剂未能及时更换到表面,也造成了吸湿 能力的下降,影响试验结果,所以吸湿法不适合测试 透湿率很大的织物。由于透湿杯法原理简单,国内用 其测试透湿量的比较多,尤其是在仲裁时,一般都使 用吸湿法。 3.1.2.2 皮肤模型法
由于服装系统是纤维、空气和水的集合体,内部的结 构模式错综复杂,热传递过程中传导、对流、辐射的比例 会随着纺织品结构和环境变化而变,传湿过程会伴随 着热的传递,交叉效益导致热湿传递非常复杂,这也 导致目前国内外很难有完备的综合评判热湿舒适性的 理论体系。
从测试方法来看,织物热湿传递性能测试方法种类很 多,大致可分两类:一是单项指标评价法。常见的有防水 性、透湿性、保暖性等性能的测试。从测试内容来看,大 多采用平板式的热、湿传递的测量装置,对织物透湿及传 热性能进行单独测试,以便理论估计。二是综合指标评价 法,这类方法能模拟人体——服装——环境系统,从人体 生理与环境物理方面进行研究,反映出服装材料热湿传递 的瞬态与稳态性能。这方面的仪器有纺织品微气候仪和出 汗暖体假人,以及反映织物吸湿速干性的液态水分管理测 试仪等。表1是上述两类指标测试方法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