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地下空间设计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化地下空间设计初探
【摘要】依据国内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现状,剖析地下空间环境的人们生理、心理环境面临的问题,理清人的需求、行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人的生理层次、心理层次与情感层次探讨地下空间人性化设计的要点与方法,提出如何通过具体的环境设计来满足人们处于地下空间时的心理与行为需求的设计手法。
【关键词】地下空间,人性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现代化建设中城市化步伐的加速,人们对“城市地下空间是人类宝贵资源”的认识逐渐清晰,并开始致力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
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相比具有恒温恒湿、隔热、遮光、气密、隐蔽等特性。
不足之处是:地下空间是个较为封闭的空间,难以利用太阳光和自然通风条件;阴暗潮湿、空气浑浊,易使人产生闷及不透气的感觉;无外部景观和自然景色;与外界环境隔绝,易使人产生孤独感、压抑感和不安全感等。
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设计要求实现人性化设计,即以人为本,从人的具体需要、心理行为特征出发进行设计,归纳起来就是要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精神需要。
加强地下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现状
1.缺乏长期综合性规划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始于人防工程建设,而国外大城市的地下
空间开发一般是结合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的改造起步。
与国外模式相比,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并与城市总体规划没有衔接,这样就造成了缺乏统一规划,功能上单一,形态上分散等一系列问题,未能发挥地下空间应有的作用。
地下交通的发展也相对滞后,地下基础设施不足,开发出现短期效应。
2.内外空间环境较差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环境较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外部空间形象单调,不具艺术魅力。
地下空间的出入口没有统一的形象设计,布置分散,不利于人们的识别和与内部空间的过渡衔接,造成使用者的恐惧心理。
内部空间封闭,不通风、不采光,湿度大,空气质量差,不适宜长期在里边逗留。
造成人们的情绪不稳定和恐惧。
3.不注重人性设计
因地下空间与地面隔绝、低可视性、天然光线不足、通风差、潮湿等特殊环境,本身让使用者紧张,不舒适。
所以地下空间环境设计往往比地上空间的设计更加要注重人性化。
而我国的地下空间在设计上很少关注人性的比例与尺度,地下空间层高很低,让使用者有压抑的感觉; 空间的可识别性也很差,往往在里边弄不清方向; 不关注使用者的心理因素,仅仅从满足功能的角度进行布置等等。
三、地下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1.满足生理需求的人性化设计
(一)引入自然光
没有窗户,缺少自然光是大多数地下空间的缺点,因而天然光线
的引入对于满足人们的最低的生理需求,保障人们的身体生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下空间按照与地面的距离关系,地下建筑可以分为深埋和浅埋两种,按照与地面的关系分为封闭式、中庭式、侧面敞开式、贯通式。
其采光的方式也有以下几种:
a.侧面式,在与地面空间衔接的地方采取大面积的玻璃门窗设计,或朝向采光井开窗,获取最大限度的日光。
b.天窗式,根据地下空间的大小和功能,可以采取点状、条状、面状设计天窗,给地下各层空间带来自然光线和活力。
(二)安全防灾设计
a.要有流畅的疏散流线。
地下空间布局要尽可能简单,平面规整,避免过多的曲折。
要容易辨识,减少不必要的变化和高低错落。
特别是疏散通道网络要简单明了,在主要通道的交汇点处应将空间放大,方便人们认知交通流线。
b.要有独立的疏散口。
地下空间的出入口不允许全部借用地面建筑和与地面建筑合用出入口,至少一半的出入口应单独设置。
为满足人群量大和消防营救工作需要,出入口处必须留有足够的场地。
c.加强地下空间的可识别性与信息通达性。
在地下空间内采取防火分区设计,可以有效地把火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既可减少火灾发生时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又能为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但由于地下空间的识别性差,需加强导向标识系统,使人们能按照正确流线合理疏散;此外,还要加强各防火分区间的
联系和信息传达,才能更好的组织疏散和消防救援,例如,在地下车站的设计中,各防火分区与车站控制室之间的双向语音通讯系统,以使车控室能掌握准确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健康环境设计
a.保证清洁的空气质量
在地下空间中采用通风空调系统、加大通风量和提高换气率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在保证空气清洁度的同时,还要求室内有适当风速,使人能够感觉到空气的流动,从而改变地下空间气闷的感受。
b.避免噪声。
从人的感受来说,地下空间的噪声污染会被放大。
这时可采取联通地上建筑的方法,扩大环境范围,减少噪声影响,也可通过播放背景音乐缓解人的精神情绪,达到放松的效果。
c.调节嗅觉环境。
除加强地下空间的通风外,还可以利用物理除臭、化学除臭等措施,并采用与自然界相关的香味系统加以改善,如柠檬、茉莉花、熏衣草等等。
2.满足心理需求的人性化设计
(一)空间观。
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在意境上具有相似性,在设计手法上也可以从城市构成要素: 通道、标志、节点、地区、边界等方面来分析。
a.通道。
地下空间的通道和垂直交通就类似于城市的公共通道,具有开放性和互通性。
给人开放、大方、宽敞明亮的感觉的通道更易于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b.标志。
城市有标志建筑和标志景观,地下空间也需要有标志,
它可以是一个标准化的出入口、雕塑或一种装饰、一个中庭、一个符号图案等等。
当人们行至此标志时,会提高些许幅度的安全感。
c.节点。
在较小尺度的地下空间中,一个稍大的空间或重要的流线交叉点即构成了地下空间的节点位置。
节点在空间上要大于达到其使用要求所需的空间,辅之艺术化设计手法与空间装饰更能提高节点的价值。
d.地区。
在地下空间中,具有明确的功能或设计特色的区域均可以看作是地区,有时也可将建筑中的一层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地区。
地区与地区之间要有可区分的因子,即再次加深地下空间的可识别性。
e.边界。
地下空间的周边即为边界,它通常是不可见的,在设计中应尽量明确边界,以便提高人们对地下空间的掌控意识。
(二)人性尺度。
与人相关的内部空间的尺度极大地影响着人的情感和行为。
空间从巨大到微小,从自由开放到相对局限,从自然的粗旷到人工的精细。
为了创造使人舒适和愉悦的空间,我们要寻求并建造与人们的行为目的相适应的空间尺度。
人的嗅觉、听觉、视觉都有一个最佳尺度,人与人之间有亲密距离与社会距离,不同的空间尺度又有着不同的情感需求。
地下空间在设计时,其空间体积的大小应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尺度保持良好的比例,同时要根据其所体现的不同功能要求,确定其合适宜人的尺寸。
如中庭空间的设计,在6 m ~10 m 高的地下空间中,20 m ×20 m 的中庭看上去就十分宽敞,若同样的尺寸用于 30
m 或更深的地下建筑中,则其空间感受更像一个孔道而不是开放空间。
在中庭空间中想使视线集中于远方来使眼睛放松,则最小距离应为5 m。
这些都是依据人的舒适尺度而设计的。
3.满足情感需求的人性化设计
创造人文空间。
城市地下空间和空间内的物质,既是属于人们使用环境的工具,又是属于文化范畴的事物。
一个城市的建筑物和语言虽然不断地变化发展,但总有若干基本的成分较为稳定,它们持久地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这就是城市和空间的“文化特质”。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也代表着非语言的文化符号,其空间形式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意义或象征,对人们的行为与个性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所以,城市地下空间的设计也应反映所在城市的文化特质,体现地域特色,拥有独立的风格与特色。
四、结束语
在当今城市地下空间的设计中,为达到更好的人性化设计规格,首先,要努力将地下建筑营造出地上建筑的环境氛围,将室外自然环境延伸到地下空间,让人们能够感受到阳光、昼夜交替、阴晴变幻、季节更替、景观绿化等。
其次,注重空气的通达与流动,提高地下空间的空气质量,也能大幅提高人们在皮肤感觉、嗅觉等方面的舒适度。
再次,注重艺术化设计手法,加入艺术化元素,体现地下空间特色乃至城市文化,提高人们感官兴奋感也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一环。
最后,尽量多用一些设计元素,诸如采用下沉式广场、内庭院、设置于地面的独立出入口、采光通风天窗等,都能提高人
们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上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周厚军雷和云重庆市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分析,《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年4期
[2]童才沽丁建波住宅小区地下空间的结构设计分析,《建材发展导向》,2012年5期
[3]邢晓霞城市地下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上海建设科技》-2012年2期
[4]刘家琳李萍.城市中的记忆之芽——关于纪念性景观的新探讨,《园林》-2012年4期
[5]董玉香俄罗斯地铁换乘站地下空间设计研究,《华中建筑》-2012年1期
[6]周健蒙慧玲地下空间防火设计性能化评估标准的选择.《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