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单元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优秀教学案例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多媒体课件展示、角色扮演等情景创设手段,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全球航路开辟的历史场景,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热爱,还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问题导向:教师设计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全球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全球航路的开辟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总结本节课所讲述的全球航路开辟的历史事件和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研究作业,让学生继续深入探究,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4.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研究作业,让学生继续深入探究,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讲述一个与全球航路开辟相关的历史故事,如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经过,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全球航路开辟时期的地图、绘画、文献等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
3.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探险家、商人、本地居民等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二)讲授新知
1.欧洲探险家的航海历程:介绍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探险家的航海事迹,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勇敢和坚韧。
2.全球航路的主要航线和地理发现:讲解欧洲探险家发现的新的贸易路线和资源,如美洲大陆和印度洋航线。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详细介绍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线及贡献。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地图、航线图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航海家的航行路线。
4.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人文精神,如勇敢、创新、合作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1.导入:以世界地图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全球航路开辟的背景及意义。
2.新课导入:介绍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线及贡献。
3.课堂讲解:分析全球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包括地理观念、贸易、殖民主义、文化交融等方面。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全球航路开辟的背景、航海家的航线及贡献、全球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分析全球航路开辟对地理观念、贸易、殖民主义、文化交融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地图、史料等资料进行实证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全球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航海家的航线及贡献。
(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全球航路开辟的利与弊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全球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全球观念。
4.教学评价:
(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列出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线及贡献。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题目:
1.列出新航路开辟的代表性航海家及其航线。
2.分析全球航路开辟的原因,并阐述其对各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3.结合所学,谈谈全球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学生在学习本章节时,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对于探索未知、冒险精神等主题具有浓厚兴趣。因此,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
此外,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中,往往注重记忆而忽视思考。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及历史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6.观看一部与全球航路开辟相关的历史纪录片,如《航海家麦哲伦》等,并撰写观后感。要求:真实感受,结合所学,体现对历史事件的思考。
3.分析全球航路开辟对各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以图表形式呈现。要求:表格内容清晰,数据准确,能直观展示航路开辟对各大洲的影响。
4.阅读相关历史文献,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全球航路开辟历史意义的认识。要求:观点独到,论述充分,体现历史思维。
5.结合课堂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篇关于全球航路开辟对当今世界启示的短文,字数1000字左右。要求:内容充实,观点鲜明,论述有力。
4.分析全球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强调其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以及世界历史的转折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设计以下问题:
1.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等地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进行互动交流。
2.设计合作任务,如让学生分组研究新航路开辟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并制作报告进行分享。
3.鼓励学生进行团队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反思与评价:在课程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互评,让学生思考自己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人文素养。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这些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使得课堂充满活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通过这些教学策略的运用,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人文素养。
2.介绍新航路的主要航海家及其航海经历,如哥伦布、迪亚士、麦哲伦等。
3.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地的影响,包括贸易、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变革。
4.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等地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组讨论新航路开辟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每组选择一个地区进行深入研究。
4.通过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全球化的进程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关爱人类、关注全球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2.分析全球航路开辟对各大洲文明交流、文化融合的深远影响,以及与资本主义发展、殖民扩张等历史进程的关联。
重难点突破设想:设计主题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全球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掌握各大洲之间海上航线的发展脉络,了解世界各大洲地理分布及特点。
2.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关键人物、主要航线及其对世界历史的贡献,如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
3.学会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如全球航路开辟与资本主义发展、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等的关系。
3.培养学生批判进行客观评价。
重难点突破设想: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辩论、思维导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设想
1.课前准备:为学生提供预习资料,包括历史地图、文献摘要等,引导学生自主了解全球航路开辟的背景和过程。
(1)全球航路开辟的背景是什么?各大洲之间的海上航线是如何形成的?
(2)关键航海家如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人在全球航路开辟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全球航路开辟对各大洲文明交流、文化融合产生了哪些影响?
2.学生参与:小组成员积极发言,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
3.教师点评: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总结优点,指出不足,并进行补充讲解。
4.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文献资料等,分析全球航路开辟对各大洲文明交流、文化融合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展示欧洲探险家探索新航路的地图、绘画和文献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2.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新航路探险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探险家的勇敢和智慧。
3.创设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探险家、殖民者、商人等角色,模拟新航路开辟后的交流与合作。
2.提问:“你们听说过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这些人物吗?他们与新航路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明确学习任务。
(二)讲授新知
1.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授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过程和主要人物。
2.结合史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如技术进步、经济需求、宗教信仰等。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品质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4.结合学生的评价和自我反思,教师给予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隔阂,引发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兴趣。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主要内容为探寻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把握全球航路开辟的历史脉络,认识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素养。
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短文。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全球航路对不同文明的影响如何?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航海家的动机、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贸易的变化。
3.引导学生关注全球航路开辟带来的positive和negative影响,如文化交流、殖民扩张等。
4.引导学生反思全球航路开辟带来的利与弊,思考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全球航路开辟的短文,重点分析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2.提醒学生在撰写作业时,注意查阅相关资料,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3.强调作业的提交时间和要求,保证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提问:请问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吗?它的源头在哪里?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3.提问:非洲大陆与欧洲大陆之间有什么联系?是否有人类穿越过这片广阔的大西洋?
4.展示一幅世界地图,指出已知的航海路线,引发学生对未知海域的好奇心。
4.通过实践操作,如制作航线模型、模拟航海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会航海的艰辛与探险家的勇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使其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全球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2.激发学生对航海探险精神的敬佩,认识到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和决心。
3.引导学生理解全球航路开辟带来的利与弊,反思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4.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研究,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引入多媒体资源,如航海日志、绘画作品和纪录片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航海的艰辛与冒险,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直观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0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说课稿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为第0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属于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该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全球航路的开辟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大洲之间交通往来逐渐紧密的历史过程,认识全球航路开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本节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是连接古代文明与近代文明的桥梁,为后续学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打下基础。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通过讲述航海家的冒险故事,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2.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深入理解全球航路开辟的过程及其影响。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历史地图、文献史料等,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直观感受。
4.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他们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如古代文明的交流、地理大发现等,但可能对全球航路开辟的具体过程、航海家及其航线了解不多。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全球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理解不深,容易混淆航海家的航线。
2.分析全球航路开辟对各大洲的影响时,难以从多角度进行深入思考。
3.部分学生对历史地图、文献史料等材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较弱,影响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航路开辟的背景: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如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
2.航海家的航线及其影响:涉及多个航海家及其航线,容易使学生混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梳理。
3.全球航路开辟对各大洲的影响:影响层面广泛,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等,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分析能力。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优秀教学案例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3.提问:“你们听说过全球航路的开辟吗?它对世界历史发展有哪些影响?”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15-17世纪欧美航海技术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以及主要航海家的贡献。
2.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航海家的航行路线、目的和影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全球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认识到全球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培养全球视野。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学科素养,使学生在掌握全球航路开辟的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培养全球视野,为继续学习世界历史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掌握全球航路开辟的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全球视野。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心和支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一首关于航海的歌曲《七海》为学生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欧洲航海家探索新航路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创设生动、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体验,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设计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讨论,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策略:本节课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这些策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全球视野。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心和支持,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案例亮点纷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案例背景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是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的重点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本节课的内容涉及欧洲探险家的航海历程、航海技术的发展、各大洲间的贸易联系以及新航路对全球格局的改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特级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一系列生动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情景创设是本节课教学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历史故事、角色扮演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真实的历史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欧洲探险家的航海历程、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航路对全球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影响。通过生动形象地呈现历史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将引导学生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出积极的价值观念,如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尊重差异等。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欧洲探险家的航海历程中,学习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表现出的勇敢和坚韧精神。
此外,本节课还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对全球格局的改变,学生将认识到自己作为世界公民,在全球化背景下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当今世界弘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喜悦、困惑和挣扎。例如,教师可以讲述哥伦布、麦哲伦等探险家的航海经历,让学生了解他们面对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决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情景模拟活动,如让学生扮演欧洲探险家、非洲奴隶贩子、美洲原住民等角色,通过模拟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1、梳理:课本是以几种材料形式呈现内容的?各有几个?(1)照片3个:16世纪的星盘、“马修号”复原船模型、“库克船长”的小屋(2)图片3个:1300年制作的新型航海图、新航路开辟示意图、麦哲伦船队中的“维多利亚号”(3)史料阅读2个:马克·波罗著,冯承钧译《马克·波罗行纪》;哥伦布著,孙家堃译《航海日记》(4)历史纵横1个:麦哲伦船队在太平洋上的艰苦生活(5)学习聚焦3个:15 世纪末,西欧人具备了向远洋进发的动力和技术条件;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穿越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完成环球航行,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欧洲人继续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
全球海路大通,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6)思考点1个:西欧人为什么要进行远洋探险,开辟新航路?(7)探究与扩展:问题探究: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郑和研究资料选;学习拓展:某学者观点(8)课本正文3个: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其他航路的开辟2、找出相应课标,并据课标要求,挑选教学所要内容。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2)概述迪亚士,哥伦布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史实(3)对与其他航路的开辟有映像3、说出取舍内容的理由。
其他航路的开辟是新增知识点,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所以做大概了解,主要内容还是以往旧课本就强调的内容,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及过程。
4、是否有增加的材料或其它形式的补充材料?说明增补理由。
(1)纪录片《大国崛起》的开头,使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学生较快进入状态开始新课的学习(2)展示描绘十五世纪欧洲手工工场的图片,进行设问:图片上的女士在做什么,那个高大魁梧、盛气凌人的人可能是什么人?答:纺线、是工场主。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来进行引导:纺线是为了出售,这就反映了十五世纪的欧洲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在社会分工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商品经济产生并发展;通过剖析工场主与受雇者之间的雇佣关系,抛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案--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2024年)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三单元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本课通过三个子目(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其他航路的开辟)了解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认识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社会进入了全面更新的时代。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认识到新航路开辟的整个时代背景和阶段特征2.了解新航路的开辟的过程,掌握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和主要航海家3.了解其他航路的开辟的基本史实,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多样性和艰巨性(二)素养目标1.时空观念:通过《全球航路的开辟》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全球航路的开辟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2.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掌握新航路开辟的时间、航海家、支持国以及取得的成就,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4.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认识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整体。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对比。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材料分析法、讲述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V 导入展示旧航路路线和新航路路线的两张地图。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1.讲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从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分析,如欧洲国家对东方贸易的需求、航海技术的进步等。
2.介绍探险家及其航海路线:详细讲解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探险家的航海事迹和路线,分析他们的贡献。
3.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贸易、文化、科技等方面阐述新航路对世界各大洲的影响,以及全球性变革的产生。
a.撰写一篇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b.绘制一幅新航路开辟的航海路线图,标注各探险家的航线及重要事件。
2.作业点评:在下节课开始时,选取部分学生作业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3.课后反思: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在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中的学习收获,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全球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包括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原因,以及各大洲之间的联系。
2.掌握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探险家的航海路线、主要事迹及其对全球航路开辟的贡献。
3.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大洲贸易、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深远影响,以及所带来的全球性变革。
4.学会运用历史地图、文献资料等资源,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过程,提高历史地理素养。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我将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高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此外,小组合作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结束后,我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帮助他们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首先,让学生自我反思在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中学到了哪些知识,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互评,评价其他成员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以及自己在小组中的贡献。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一)情景创设
1.以“航海家探险之旅”为主题,创设生动有趣的历史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航海家的勇敢与智慧。
2.通过展示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航海路线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历史纪录片、图片、音乐等,营造真实的历史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针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进行深入讨论。
3.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4.组织小组汇报和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5.采用小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航海家探险之旅”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首先,通过展示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航海路线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然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析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如地理大发现、技术革新、市场需求等。接着,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航海家的探险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航海家的勇敢与智慧。最后,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探讨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如促进全球化、加剧殖民扩张等。
3.梳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航线、重要航海家等。
4.强调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如促进全球化、加剧殖民扩张等。
5.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短文,内容可包括新航路的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
2.提醒学生关注作业要求,如字数、格式、提交时间等。
4.设置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过程,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5.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模拟航海探险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航海家的冒险历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世界的第一课,本单元是学习近代世界历史的开端,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重要节点,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开端。
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本课包括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第二子目是“新航路的开辟”,第三子目是“其他航路的开辟”。
其中,第一子目介绍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是教学重点;第二子目介绍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本部分内容在初中历史已经进行比较详细的叙述,在教学时进行概述即可;第三子目是新增内容,可做较为具体的讲述。
三子目在逻辑上互为因果。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了解了新航路开辟的部分原因,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同时,经过前一个学期的学习,初步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
但是,他们对新航路开辟之前中世纪的社会状况还不是很了解,知识体系还不完善,同时缺乏中西联系的意识,教师需要选取适当的历史材料作为补充,引导学生进行中西对比,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历程的动态情境演示,帮助学生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2、通过分析图片史料和文字史料,知道中国的指南针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理解到新航路的开辟与西方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理解它的历史必然性。
3、通过阅读材料,观察历史图片,认识新航路开辟的艰辛与不易,理解航海家具有冒险开拓精神,但同时也有贪婪狡诈的一面,学会客观公正、一分为二的分析历史中的人和事。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2、教学难点:理解到新航路的开辟与西方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理解航海家具有冒险开拓精神,但同时也有贪婪狡诈的一面,学会客观公正、一分为二的分析历史中的人和事。
五、教学立意:新航路的开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六、课堂教学过程【ppt展示】【讲述】这是葡萄牙的航海纪念碑,亦称“地理大发现纪念碑”,该纪念碑建于1960年,是为纪念航海家亨利王子逝世500周年而建的。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旨在让学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路线及主要航海家,同时认识到新航路开辟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及其影响。通过分工合作完成相关任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历史知识。同时,小组交流和分享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丰富他们的历史认识。
4.反思与评价促进自我提升:学生在自我反思和互评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获得肯定和指导。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历史学科素养。
5.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合理:教师在讲授新知环节中,以PPT形式展示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利用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详细讲解航海家、航线及地理大发现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使学生全面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此外,教师在作业小结环节中,布置与新航路开辟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撰写。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学生根据教师批改意见进行修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新航路开辟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全球航路的开辟》二、课型、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三、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的第六课。
本课包括三个部分:“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和“其他航路的开辟”。
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接中古时期的世界,下承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构建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四、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参与意识强。
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但在动因和条件方面上,学生的认识可能不够全面。
而且在其他航路的开辟方面比较陌生。
五、教学目标(一)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及条件,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必然性。
培养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把握历史现象发生原因的能力;(二)分析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料,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以及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三)结合地图,学习新航路和其他航路开辟的过程;(四)学习西欧航海家们不畏艰难,勇于开拓进取的人文主义精神。
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其他航路的开辟。
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PPT课件、参考书等。
学生准备:教材。
八、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多媒体教学法、史料分析法。
九、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纪录片《大国崛起》第1集海洋时代,让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视频中讲了什么历史事件,教师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加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还可以提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开始进入学习。
)(二)新授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1)动因教师活动:通过PPT展示材料一,带领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经济根源:1415世纪以来,西欧国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教师活动:总结材料一,承上启下,通过PPT展示材料二和图片,让学生分析材料,从中得出一点动因。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教案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二)教学目标:(1)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原因及最初的生产组织方式。
结合世界地图了解各航海家的航线和所到达的地脚养从历史资料中搜集有效材料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2)利用地图了解新航路开辟的情况,或运用多媒体制作新航路开辟的动画。
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并力图寻找史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努力汲取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人物的精神财富,培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奋斗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设计思路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的能力。
②侧重人类文明交往的积极意义,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③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充分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的影响特别是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通过相关材料与图片再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过程师生共同探究历史问题通过设问,由易到难,从现象到本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历史规律的思维能力。
(四)学情分析(1)高一上学期学生已经完成了必修一即中外政治史的学习,对中外政治的发展历程有一定的了解,已初步具备对政治发展史相关的原因分析与探究的能力。
以比较好的整体分析本课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其影响。
(2)学生对于本课比较感兴趣。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新航路的开辟也是重点,学生对此有较深刻的印象,对于航海家的事迹比较感兴趣,值得拓展的空间很大。
(3)高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烈。
(五)重点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过程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让学生看课件图片老师讲解,学生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开始学习今天的课程西红柿(Tomato)又名番茄、洋柿子,原产于最早生长在南美洲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优秀教学案例
本案例背景设定为我国某重点高中一年级历史课堂,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欧洲探险史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导学、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审视全球航路的开辟,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与概括能力。
3.教师提醒学生在下节课前提交作业,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案例亮点
1.创新的情景创设:本案例通过引入多媒体资源,如历史地图、油画等,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情景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创设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如举办一场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研讨会,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新航路开辟的关键环节,如探险家的航海技术、开辟航路的动机等。
2.通过问题链的形式,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影响等有机地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
4.反思与评价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在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这种反思与评价的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认知能力。
5.教学内容的详细与深入:本案例中,教师详细介绍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影响等内容,并引导学生关注新航路开辟背后的历史规律。教学内容的深入讲解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历史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说课稿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一般为高中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以下特点:
1.认知水平: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成熟,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分析和推理。他们开始关注事物的内在联系,对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
2.学习兴趣:高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通常较初中阶段有所提高,他们更愿意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和人物,对历史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
1.师生互动:在讲解过程中,我会提问并鼓励学生回答,以及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考深度。
2.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或小组研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历史事件中的不同角色,让学生在扮演中深入理解历史人物的决策和事件的影响。
(1)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全球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运用地图、文献等资料,探究全球航路开辟的过程及影响;
(3)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培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2)使学生认识到全球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意义;
1.全球航路开辟的背景及条件;
2.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影响;
3.全球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4.全球航路开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全球航路开辟的背景、条件、过程及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历史文献的阅读和解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入有趣的历史故事或人物,激发学生对全球航路开辟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1、梳理:课本是以几种材料形式呈现内容的?各有几个?(1)照片3个:16世纪的星盘、“马修号”复原船模型、“库克船长”的小屋(2)图片3个:1300年制作的新型航海图、新航路开辟示意图、麦哲伦船队中的“维多利亚号”(3)史料阅读2个:马克·波罗著,冯承钧译《马克·波罗行纪》;哥伦布著,孙家堃译《航海日记》(4)历史纵横1个:麦哲伦船队在太平洋上的艰苦生活(5)学习聚焦3个:15 世纪末,西欧人具备了向远洋进发的动力和技术条件;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穿越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完成环球航行,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欧洲人继续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
全球海路大通,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6)思考点1个:西欧人为什么要进行远洋探险,开辟新航路?(7)探究与扩展:问题探究: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郑和研究资料选;学习拓展:某学者观点(8)课本正文3个: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其他航路的开辟2、找出相应课标,并据课标要求,挑选教学所要内容。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2)概述迪亚士,哥伦布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史实(3)对与其他航路的开辟有映像3、说出取舍内容的理由。
其他航路的开辟是新增知识点,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所以做大概了解,主要内容还是以往旧课本就强调的内容,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及过程。
4、是否有增加的材料或其它形式的补充材料?说明增补理由。
(1)纪录片《大国崛起》的开头,使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学生较快进入状态开始新课的学习(2)展示描绘十五世纪欧洲手工工场的图片,进行设问:图片上的女士在做什么,那个高大魁梧、盛气凌人的人可能是什么人?答:纺线、是工场主。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来进行引导:纺线是为了出售,这就反映了十五世纪的欧洲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在社会分工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商品经济产生并发展;通过剖析工场主与受雇者之间的雇佣关系,抛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即新航路开辟原因①商品经济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3)展示古丝绸之路的地图,分析古丝绸之路受阻的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古丝绸之路。
从而引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③商路不通。
5、写出本节课的教案。
一、课题: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培养学生依据素材分析问题的能力。
(2)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主要掌握新航路开辟的时间、航海家、支持国以及取得的成就。
(3)学会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
(4)正确认识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整体。
2、过程与方法:(1)运用表格学习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2)通过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由学生扮演航海之旅中的不同角色,使学生了解航海的原因和所具备的条件,感悟航海家的精神。
(3)通过设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共同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新航路的开辟是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3)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它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4)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的分析,领会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重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与过程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PPT演示、视频观看五、教学过程1.导入视频导入:通过带领学生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开头部分,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学生较快进入状态开始新课的学习。
2.新课讲授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知道,十五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分水岭,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因为在十五世纪的欧洲,航海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海洋探险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将世界由孤立推向了统一,使人们告别了孤立的时代,进入了一个互通有无的时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伟大的壮举:全球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和社会原因,首先我们一起看一幅图片(展示描绘十五世纪欧洲手工工场的图片并设问:图片上的女士在做什么,那个高大魁梧、盛气凌人的人可能是什么人?答:纺线、是工场主)。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来进行引导:纺线是为了出售,这就反映了十五世纪的欧洲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在社会分工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商品经济产生并发展;通过剖析工场主与受雇者之间的雇佣关系,抛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这就是第一个原因①商品经济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本,西欧的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也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也需要增加收入以购买更多的奢侈品。
但当时的西欧,黄金十分匮乏,正在他们对黄金可望不可求的时候,一部东方游人的行纪为西欧指明了方向,激起了整个西欧社会的寻金梦。
②对香料、黄金的追求。
《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
在行纪中,马可波罗将东方描绘成“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的人间仙境,欧洲人看后,非常渴望东方的珍品奇物,尤其是香料,香料可以用来保存食物、制作熏香,非常实用。
当时欧洲对东方的贸易都是转口贸易,香料经由印度商人、阿拉伯商人、意大利商人进入欧洲,价格十分昂贵,为获取高额利润、积累财富,大西洋沿岸的西欧国家迫切的希望另辟一条抵达东方的道路。
问:为什么欧洲商人不能自己去东方买香料,以前的有通往东方的道路吗?答:古丝绸之路。
展示地图,指出古丝绸之路,分析古丝绸之路受阻的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古丝绸之路。
③商路不通。
转口贸易盛行,对财富的渴望。
以上三点我们可以总结为经济原因,下面来看一下政治原因,历史可以说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背后必然有着其深刻的政治背景,所以大家要注意以后在分析历史事件或者在答题的时候不仅要想到前面提到的经济原因,而且一定不能忽视政治原因。
我们来看,当时的欧洲正处于严重的动乱之中。
各国君主迫切希望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因此,可以总结一条:④强化王权,摆脱动乱的需要。
那么除了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是不是还差那么一点感性的东西呢,那就是文化原因。
大家都知道,欧洲人大部分书信仰基督教的,他们相信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哪里有了基督教,那里就有了光明,因此:⑤传播基督教是开辟新航路的重要推动力。
基督教会为了传教,还不惜使用武力进行“圣战”,这也成为欧洲人向海外扩张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除了宗教的影响外,还要有一定的思想指引,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宣扬个性解放、追求自我,鼓励人们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勇于冒险,这为新航路开辟奠定了思想基础。
⑥文艺复兴的影响。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以上作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我们可以把它看为欧洲人“想去”开辟新航路,那么,他们“能去”吗?他们具备这样的条件吗?历史情境假设:如果你是十五世纪欧洲的一名水手,想要去远洋航行得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答:船,指南针,地图等。
那么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欧洲具备这样的条件吗?客观条件:①航海技术的进步。
(罗盘针的使用: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得到改进,14世纪在欧洲得到广泛使用。
绘图技术的进步:地图的准确性提高。
)②造船技术的进步。
(具有较强抗风力的海船的建造,不仅可以顺风行驶,而且也能逆风行进。
多桅杆帆船的出现,加快了航行的速度。
)③地理知识的完善。
(地圆学说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虽然具备了这些条件,但是征服大海还需要雄厚财力的支持,仅凭航海家个人是远远不能做到的。
因此我们还不能忽视导师的王室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扶持。
说到这里,让我们来思考一个小问题:为什么是西、葡两国走在了开辟新航路的前列而不是德国、法国或者意大利呢?还是要从政治背景说起,这时的西、葡刚刚完成了统一,急需要通过对外扩张来聚敛财富,进而强化王权。
相反,这时欧洲大陆上的其他国家都处于一个四分五裂的状态,国内都没有稳定,更无暇顾及对外寻找更广阔的天地了。
①完成统一,强化王权。
我们再来看看西、葡的地理位置:大西洋沿岸,伊比利亚半岛。
②地理位置优越。
③航海传统。
航海是西、葡人的传统,这种勇于冒险、渴望征服大海的传统精神也激励着他们追求自己梦想。
(3)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新航路的开辟”这一目的内容,两分钟后请四位同学结合地图来说说这四条新航路分别是那一年、在哪个国家的支持下、由谁开辟的,这些航海家活得累怎样的成就。
展示地图并请同学阐述:①迪亚士——第一次到达好望角。
1487年,迪亚土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率领三艘轻便帆船抵达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②达·伽马——第一次开辟通往印度的航线。
1497—1498年,达·伽马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绕非洲海岸到达印度,开辟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③哥伦布——第一次发现“新大陆”。
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率领三艘帆船,经过70天的艰苦航行,抵达美洲。
在以后的8—10年间,哥伦布又三次西航。
④麦哲伦——第一次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环球航行。
1519年,葡萄牙贵族麦哲伦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率领的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通过地图,给同学们指出新航路开辟的两个不同方向,分别由两国王室支持:西班牙向西,葡萄牙向东。
小结:一次伟大壮举,两国两个方向,三条新航路,四位航海家。
(4)其他航路的开辟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本“其他航路的开辟”这一目的内容,然后进行归纳: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航路。
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
②1497 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
②16 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③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
④17 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
⑤1578 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⑥1642—1643 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这些航海探险,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