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第三章国际收支理论讲义
第三章国际收支理论引言:国际收支理论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一节弹性法THE ELASTICITY APPROACH TO THE BOP一.国际收支理论的发展1.古典主义时代2.金本位崩溃后3.布雷顿森林后二.弹性法的基本含义1.弹性的概念2.进口需求弹性和出口需求弹性3.贸易条件的含义贸易条件=出口品价格/进口品价格注意:贸易条件与汇率,贸易条件与国际收支的关系4.贬值效应的初步分析5.弹性法的基本含义6.假定条件三.MARSHALL-LERNER CONDITION的推导四.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例子)贬值的价格效应(PRICE EFFECT)和数量效应(VOLUME EFFECT)的对比五.几个问题1.进出口供给弹性不是无穷大的情况:2.进出口需求弹性的经验数据:3.贬值引起的资源转移4.贬值的局限性5.贬值实现的阶段和J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三个阶段:CURRENCY-CONTRACT PERIODPASS-THROUGH PERIODQUANTITY-ADJUSTMENT PERIOD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的不同及其原因:A TIME LAG IN CONSUMER RESPONSESA TIME LAG IN PRODUCER RESPONSESIMPERFECT COMPETITION时间第二节吸收论一.引言1.弹性法的假设和缺陷2.吸收法的主要目的和内容二.吸收法1.总吸收的概念:Y=C+I+G+X-M其中:总吸收A=C+I+G,经常帐户余额CA=X-M则:Y=A+CA2.自发吸收和引致吸收A=A0+c.Y,其中c是边际吸收倾向,A0是自发吸收,c.Y是引致吸收。
dCA=dY-dA=(1-c)dY-dA03.货币贬值的效应取决于什么?1-c,dY,dA04.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条件:(1-c)dY>dA05.充分就业和非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下只有降低自主性吸收。
三.贬值对国民收入和国际收支的影响1.问题:在非充分就业情形下,贬值提高/降低国民收入?2.就业效应(employment effect)(或称:闲置资源效应)短期与长期,M-L条件,c的条件3. 贸易条件效应(terms of trade effect)短期与长期,c的条件4.边际吸收倾向的大小问题(与预期有关)短期与长期(短期大于1)举例:失业工人重新找到工作,企业在经济扩张时期的决策四.贬值对直接吸收的影响:(假定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1.实际余额效应(real balance effect)货币需求函数:M/P1=k,其中k是常数,P1是总价格指数。
第三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货币合同阶段(Currency-Contract Period):
价格不变,数量不变;
传导阶段(Pass-Through Period):
价格变化,数量不变;
数量调整阶段(Quantity Adjustment Period):
数量和价格都变化。
2021/4/22
21
3.2 吸收分析理论
吸收论(Absorption Approach),又译吸收 分析法,有时也称支出分析法(Expenditure Approach),分析的是收入和支出在国际收支 调整中的作用。
2021/4/22
6
可支配收入变动如何影响经常项目
– 可支配收入 (Yd) 的增加恶化了经常项目
– 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会使国内消费者增加所有 商品的支出
2021/4/22
7
– 货币供给的增加 (也就是扩张货币政策)使产 出增加
货币供给的增加创造了一个额外的货币供给量, 它降低了本国的利率
– 结果就是,本币必定贬值 (也就是本国产品相对于外 国产品变得更加便宜) ,总需求扩大
IM 表示的是以本国产出来衡量的进口品的价值
2021/4/22
5
实际汇率的变化有两个效果:
– 数量效应
消费者支出变动对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影响 – 价值效应
用本国产品衡量的国外产品的价值的改变
经常项目是恶化还是改善取决于实际汇率在哪 一方面的影响占主导作用
我们暂且假定实际汇率变动的数量效应大于价 值效应
– 它显示了国内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均衡条件 下的汇率和产出水平的组合
– DD 曲线
它给出了产品市场均衡(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 所有产出和汇率的组合
2021/4/22
国际收支理论课件
国际收支理论课件
出口品 本币价 (CNY)
汇率
USD/CNY
出口品 外币价 (USD)
对资源闲置和就业不充分的国家应采取货
币贬值以增加出口收入和控制吸收,反之,则应
实行紧缩财政货币政策和货币贬值相结合方法实
现增收减支。
国际收支理论课件
3、货币贬值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但改善 的程度则要看货币贬值所带来的资源效应、贸易 条件效应、现金余额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以及货 币幻觉效应的方向和变化程度而定。
国际收支理论课件
二、基本观点 1、国际收支差额是一国国民收入与国民
吸收不均衡的结果。因此,调节国际收支差 额的办法是针对国内就业和资源利用的不同 情况,采取改变收入或吸收的措施加以调节 。
国际收支理论课件
2、面对逆差,调节措施主要包括支出转移政 策或支出减少政策。但对不同国家而言,采用哪 一政策或以哪一政策为主,要视其国内资源与就 业情况而定。
二、前提假设
1、只考虑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 2、贸易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 3、不考虑劳务输出入和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于贸
易收支; 4、收入水平不变,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就是这些商品
及其替代品的价格水平的函数。
国际收支理论课件
三、基本观点
货币贬值具有促进出口,抑制进口,改善贸易收支 功能,但功能效果如何取决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
口数量并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一状
况开始发生改变,进口量逐渐减少,出口量逐渐增加,先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课件
吸收分析法
总结词
吸收分析法主要关注国内总吸收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整国内经济活动 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详细描述
吸收分析法认为,国际收支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而非货币问题。通过增加国 内投资和消费,提高国民收入和总吸收,可以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进而改善国 际收支。
货币分析法
总结词
货币分析法强调货币供求关系在国际收支中的作用,主张通过调节货币供应和需求来维持国际收支平 衡。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课 件
•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概述 •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机制
01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是研究一个国家在 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与外国居民之间 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性记录和 总结的理论。
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记录一国居民与外 国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性报表, 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等。
产生与发展
产生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产生于18世纪,随 着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不断发展, 学者们开始关注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易 和相互影响。
发展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经历了多个发展阶 段,包括重商主义、古典学派、金本 位制、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和货 币分析法等。
理论框架与特点
理论框架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框架,涉及国家经济政策、汇率 制度、国际市场等多个方面。
财政政策的优点在于其针对性强,可以直接 对特定领域或行业进行调节。然而,财政政 策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其对政府财政状况的
影响以及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
直接管制
直接管制是指政府通过直接干预进出口贸易、资本流动等手 段来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手段。例如,政府可以限制某些商 品的进口或出口,或者限制资本流动,从而影响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理论总结
国际收支理论总结1.物价—铸币流动机制物价—铸币流动机制是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的,即MV=PQ,式中M为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一般物价水平;Q为实物产量。
在金本位制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黄金外流、货币供应量减少,国内物价下跌,而物价的下跌会使本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强,这有利于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从而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黄金外流减少,直至国际收支平衡,国内货币供给和物价水平达到新的均衡,黄金外流停止。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黄金流入,货币供应量增加,国内物价上升,本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减弱,这会抑制出口,刺激进口,于是国际收支顺差开始减少,黄金内流减少,直至国际收支平衡,国内货币供给和物价水平达到新的均衡,黄金内流停止。
评价:物价—铸币流动机制关于国际收支自动平衡的理论,否定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只有维持贸易顺差,才能保持财富积累的观点,也消除了各国关于贸易逆差会导致黄金永久外流的恐惧。
缺陷:1.该理论只适用于金本位制,一旦离开了金本位制或各国不遵守金本位制下的规则,则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后,黄金不会自动回流;2.该理论没有考虑进出口商品的弹性问题,而是默认进出口商品有充分弹性,这是不现实的;3.该机制是以自由贸易为前提的,而贸易保护主义经常性的存在,该理论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2.弹性分析法(Elasticities Approach)弹性分析法主要研究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调整的作用。
它的基本精神是:汇率变动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以及本国生产的贸易品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影响一国进出口供给和需求,从而作用于国际收支。
马歇尔—勒纳条件:一国的贸易收支可以表示为:TB=X×P x−M×(eP m)由该式可以看出,贸易收支差额TB的变化均取决于e、X、M的变动幅度对比:如果出口数量上升加进口数量下降的幅度大于汇率值的上升,那么一国货币的贬值将导致贸易收支的改善;如果出口数量上升加进口数量下降的幅度小于汇率值的上升,那么一国货币的贬值将会恶化贸易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理论与学说PPT教学课件
2020/12/09
10
一、弹性论
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
本币贬值(e上升)——在绝对价格不变条 件下,本国商品劳务的相对价格下降—— 出口量增加、进口量减少,单位商品劳务 的进口支
一、弹性论
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结论:
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取决去e、 X、M的变动幅度对比,即取决于进出 口数量对汇率变动的反应,亦即取决 于进出口弹性
在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假设下, 进出口数量和贸易收支的变动将完全 取决于进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
2020/12/09
12
J曲线效应
弹性大小与一定的实践相联系,通常来说,时 间越长,数量对价格变化所作出的调整就越充 分,或者说,短期弹性往往小于长期弹性
2020/12/09
13
期中作业
围绕“人民币升值于全球失衡调整”为议题, 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
3
利率差异
一国利率水平相对于他国利率提高,会刺激国 外资金流入增加,改善资本金融账户。但是, 利率变动必须在考虑未来汇率的不利变动后金 融资产的所有者仍有利可图时,资本流动才会 发生
4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汇率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
2020/12/09
5
失衡的调节:1.市场自动调节机制;2.政策调 节
第三章 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1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国际收支状况 通货膨胀率差异 利率差异 经济增长率差异 中央银行干预 预期因素
2
通货膨胀率差异
决定汇率长期走势的主要因素。高通胀率会削 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相对价格竞争能力, 引起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恶化贸易收支
通胀率差异还会影响人们对汇率的预期。通胀 率高,人们预期该国货币趋于疲软,将把手中 的该国货币转化为其他货币,恶化资本与金融 账户
(完整)第三讲 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收支理论
第三讲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收支理论第一节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一、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根据会计学中的复式记账法来编制的,因而借方与贷方总是可以达到平衡。
这种平衡是会计学上的平衡而非国际收支的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关注的是一国经济长期、中期、短期的健康发展与外部经济之间稳健的联系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1.周期性失衡2.收入性失衡一国经济经过一个比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以后,国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导致进口需求的膨胀,从而可能导致收入性失衡。
一般地,经常项目余额等于国内总供给减国内总需求。
伴随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会带来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率上升,使得经济增长的潜力受到抑制,意味着国内总供给增长趋于下降。
3.货币性失衡在一定的汇率水平下,一国的物价与成本高于其它国家,必然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从而使经常项目顺差减小或逆差增加。
反之,一国的物价与成本低于其它国家,必然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从而使经常项目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这种由货币政策导致的相对价值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货币性失衡。
一般地,一国通货膨胀将导致经常项目的顺差减少或逆差扩大,一国通货紧缩将导致经常项目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
货币性失衡主要是由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的.4.结构性失衡国际贸易的发展是源于世界各国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技术水准、产业竞争力等方面.世界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一定的时期,一国在某些领域的优势会丧失,必须随之而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否则将会带来国际收支的失衡。
5.偶发性失衡一些偶发性的因素也会导致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失衡,如政局动荡、战争、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等。
政局动荡与战争是最大的国际投资风险,如2003年的美伊战争使俄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在伊的利益损失巨大。
因此,一国政局动荡的时期往往世界各国的投资者都唯恐避之不及,随着资本的大量流出,该国的国际收支必然面临着失衡。
三、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外国投资者与本国投资者持有本币的信心将会极大地削弱,随着外国投资者与本国投资者大量抛出本币或本币表示的资产,本币汇率会面临着较大的下跌压力。
国际收支理论的比较与评价
国际收支理论的比较与评价现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主要包括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理论、吸收理论和货币理论。
一、弹性分析法(一)基本理论弹性理论主要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着眼于价格变动引起的国际收支调整,其基本思路是货币贬值通过影响国内外相对价格体系进而对国际收支发生作用。
由于这一方法侧重于对外贸市场的分析,围绕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展开,故称为国际收支的弹性论。
弹性分析法分析了汇率变动导致国内外产品之间,以及本国生产的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从而影响一国的进出口,作用于国际收支.其着重考虑的是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二)评价弹性分析的理论贡献在于:1)它指出,在一定条件下,货币贬值才有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从而纠正了货币贬值一定会改善贸易收支的片面看法。
尤其是这一理论揭示出了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的作用不大,因为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大部分是低弹性的商品。
2)它表明,只有改变进出口的商品结构,由初级产品转向制成品,并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才是发展中国家改善贸易收支状况的根本途径。
弹性分析论的局限在于:1)该理论忽视了非贸易收支和资本的国际移动。
2)忽略了收入效应、生产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等因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3)未考虑贬值对国内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影响。
贬值只能在短期内改善贸易收支,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贸易逆差问题.4)供给并不是有完全弹性5)忽略了预期的作用6)实际上弹性值很难计算二、吸收分析法(一)基本理论国际收支差额等于总收入减去总吸收。
当国民收入大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顺差,当国民收入小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逆差,当国民收入等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平衡。
一国国际收支调节必须通过改变总收入或总吸收来进行,改善国际收支方法最终无非是增加总收入或减少总吸收,或二者兼用。
(二)评价吸收分析法从总收入与总吸收的相对关系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的,而不是从相对价格出发,含有强烈的政策搭配取向的。
国际收支调节与理论(3)
• (二)收入性不平衡(Income Disequilibrium)
• 由于经济增长率变化或经济周期本身所引起 的国民收入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称为收入性不平衡。
国际收支调节与理论(3)
• (三)结构性不平衡(Structural Disequilibrium)
Approach)主要分析收入和支出在国际收 支调节中的作用,它把国际收支差额归结 为国内总产出与总支出的差额。吸收分析 理论也称为支出理论。吸收分析理论实际上是凯恩斯主义理论在
国际收支上的具体运用。这个理论是以凯 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为基础的。按照凯 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
国际收支调节与理论(3)
• 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是进出口商品的 供求数量对进出口价格变化反应的程度: 弹性大,说明进出口商品价格能在较大程 度上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供求数量;
• 弹性小,说明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化对进出 口商品供求数量的影响较小。
国际收支调节与理论(3)
• 一国货币贬值,会使出口价格下跌而促进 出口,使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而抑制进口。 出口值增大,只发生在出口商品数量的增 长率大于出口价格下跌的比率时,亦即国 外需求弹性大于1时;进口值减少,只会发 生在进口需求有弹性而且大于零时,进口 才会减少。这样,出口值大于进口值,贸 易收支便得到改善。
国际收支调节与理论(3)
• 因为在短期里,由于市场信息的收集和扩大 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的数量都要经过一段 时间才能实现,贬值并不能立即引起贸易额 的变化,从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到贸易额 的增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这就是所谓的 “J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曲线的 开始会下降,然后才上升。
两种类型: • 1.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第三讲 国际收支理论
• 令E表示外汇汇率,X表示以本币表示的出 表示外汇汇率, 表示以本币表示的出 表示外汇汇率 口额, 表示以外币表示的进口额 表示以外币表示的进口额, 表示 口额,M表示以外币表示的进口额,B表示 以外币表示的经常账户差额,则有: 以外币表示的经常账户差额,则有:
• 对外汇汇率 求导,得: 对外汇汇率E求导, 求导
罗宾逊夫人
• 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1903年至 1983年),英国经济学家,有史以来最著 名的女性经济学家,新剑桥学派的领袖, 在西方经济学界以尖锐批判传统的新古典 经济理论著称。 • 学术成就
• 早年: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 1933年,发表了她的第一本成名之作《不 完全竞争经济学》。在书中,她舍弃了马 歇尔的价格理论所立足的完全竞争的前提 假设,而将完全竞争作为不完全竞争的一 个特殊情况来处理。与同年出版的美国E.H. 张伯伦(1899~1967)所著《垄断竞争理 论》的分析基本一致,两者一起被认为奠 定了现代价格理论的基础。
• J曲线效应是指:当一国货币贬值时,最初 曲线效应是指:当一国货币贬值时, 曲线效应是指 会使其贸易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不是改 只有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 善,只有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贸易收支 状况的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开始好转, 状况的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开始好转,最 终使该国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终使该国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 一国在时点 实行本币贬值,贬值并没有马上 一国在时点t0实行本币贬值, 实行本币贬值 引起该国贸易收支状况的改善,从时点t0到 引起该国贸易收支状况的改善,从时点 到t1 贸易收支状况反而恶化,只有在经过t1时点之 贸易收支状况反而恶化,只有在经过 时点之 贸易收支状况才会逐步得到改善, 后,贸易收支状况才会逐步得到改善,到时点 t2该国贸易收支实现平衡,并从此点以后由贸 该国贸易收支实现平衡, 该国贸易收支实现平衡 易逆差转为贸易顺差。 易逆差转为贸易顺差。 • 由于该曲线与英文字母“J”的形状十分相似, 由于该曲线与英文字母“ 的形状十分相似 的形状十分相似, 故称之为J曲线效应 曲线效应。 故称之为 曲线效应。
第三章 国际收支理论
周期性不平衡
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主要经济变量 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称周期 性不平衡。 随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交替变化,国际收支也会出现 “逆差转为顺差“或”顺差转逆差“的交替现象。如 繁荣时期对经常项目的影响为: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劳务输入增加(旅游等)、输出减少;单方转移中 汇款增加;可能出现由顺差趋向平衡或由平衡趋向逆 差的变化。萧条时期则可能情况相反。另外,经济繁 荣时期投资前景看好,资本流入增加,萧条时期投资 前景暗淡,资本流出增加。
国际收支不平衡:
理论上是指: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即自主 性交易收入 ≠ 自主性交易支出 实际中常指:线上项目的不平衡,即: (经常账户收入+资本与金融账户中储备资产 以外的收入) ≠(经常账户支出+资本与金融账户中储备 资产以外的支出)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逆差(持续的、大规模)的影响 导致该国外汇短缺,造成外汇汇率上升,本 币汇率下跌。一旦本币汇率过度下跌,会削 弱本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导致该国货币信用 的下降,国际资本大量外逃,引发货币危机。 导致外汇储备大量流失 。储备的流失意味 着该国金融实力甚至整个国力的下降,损害 该国在国际上的声誉。 持续性逆差还可能使该国陷入债务危机。
供给调节政策
科技政策 产业政策 制度创新政策
资金融通政策
官方储备 国际融资借贷
第三章 国际收支理论
第二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国际金融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早在18世纪时期英国经济学家 休谟就提出了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理论 。 目前出现了众多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货币性不平衡
第3章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古典学派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1
1、 特点:该理论是建立在货币数量论基础上,以金 本位制和自由贸易的存在为前提。 调节过程均涉及三个小环节,即黄金量多寡、物价高 低和进出口增减。 2、代表观点:休谟机制(物价-现金流动机制学说)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的输出入,使外汇供求得到均 衡,并使汇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是无论任何国家, 如果其汇率继续维持在黄金输出点上,而黄金不断地 输出时,即使该国有巨额的黄金储备,它的黄金储备 终有枯竭的一天。 休谟认为,任何国家都不会发生黄金持续流出,以致 黄金储备流尽,而不能维持金本位制度的现象。这就 是“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理论。这一思想,从1752 年至1914年间,先后受到亚当· 斯密、穆勒、马歇尔等 古典学派经济学家的发扬,而成为古典学派国际收支 调节理论的核心。
吸收论
评价 吸收分析法是建立在宏观的、一般均衡 的基础上的,比微观的、局部的弹性分析 法有所进步,并强调了政策配合的意义, 不过,它仍有不足之处,表现在: 第一,两点假设(贬值是出口增加的唯一因 素、生产要素转移机制平滑)不切实际; 第二,倾斜地以国际收支中的贸易项目为研 究对象,而忽视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资本 项目,从而使其理论无法完满。
Y>A, B>0,国际收支顺差 Y<A, B<0,国际收支逆差 Y=A, B<0,国际收支平衡
2.对策分析 它与弹性分析理论一样都侧重于分析货 币贬值政策对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 当Y<A,国际收支逆差时, Y↑或A↓,或两者兼用。
具体应结合国内的经济状况来考虑:
所谓边际吸收倾向,是指每增加的单位 收入中用于吸收的百分比。 在货币贬值而引发价格上涨的情 况下,实际现金余额效应使得人们减少 消费或卖出金融资产。减少支出意味着 支出相对于收入的减少,人们卖出证券 将间接提高利率,抑制了企业投资与居 民消费。
第三章 国际收支
当今社会国际间贸易往来相当频繁,当用
货币支付贸易款项时,就产生了国际收支。 除此之外,国际间的经济、 政治、文化、 军事、体育等各个方面的往来也会产生国际收 支。
(二)国际收支的演化
狭义国际收支概念的出现: 国际收支概念最早起源于17世纪初。当时它等同 于一个国家的贸易收支差额。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
国际收支衡量报告期内的每一笔对外经济 交易活动。一般以一年为报告期。
第二,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 记录的经济交易。 4类经济交易:
1。交换 A商品服务与商品服务的交换 B金融资产与商品服务的交换 C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 2。转移 A商品服务由一方向另 一方转移 B金融资产由一方向另 一方转移
3。移居 4。其他交易,有些交易并没有发生资金或商品的国际流动 ,但可以根据推论确定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交易的存在,也需 要在国际收支中记录。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现有的国际收支概念越来越不 能全面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情况。特别是二战后,国际资本流动 规模越来越大,各国间的易货也司空见惯。此外,经常涉及单方 面的经济援助、军事援助、战争赔款等方方面面的转移,尤其是 美国。于是为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实地反映各国对外交 往的实际情况,国际收支的概念的范围和外延被不断扩大,并最 终使国际收支概念的表述建立在类似权责发生制的国际交易的基 础上。以交易为基础,既包括以实现外汇收支的交易,也包括尚 未实现外汇收支的交易,从而形成了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1。产权关系明晰,所有权和监护权明确,政企分开,有 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
2。经济主体最大限度的追求利益,从而使交换采用市场 交换的方式。企业是经济人,能够对价格信号作出反 应,能以获利为目的进行成本和收益分析。 3。存在健全的保护市场体系运行的法律制度,要有一套 保护市场经济运行的制度保障。 4。资源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商品和资本可自由输出入 5。政府在经济系统中扮演守业人角色,政府主要功能是 维护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理论发展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早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主要关注汇率和贸易政策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提出了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核心思 想
20世纪50年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国际 金融理论
跨学科研究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与经济学、金融学、政治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研究方法多样化,包括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案例研究等 研究内容涉及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汇率制度、国际金融市场等多个 领域 研究视角多元化,包括宏观、微观、区域、全球等多个层面
政策实践
汇率政策: 汇率波动 对国际收 支的影响, 以及汇率 政策的制 定和实施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 对国际收 支的影响, 以及国际 合作的制 定和实施
感谢观看
调节措施:吸收分析法主张通过调整国内经济政策和外部经济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局限性:吸收分析法主要关注短期国际收支失衡,对于长期失衡问题关注较少。
货币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是 国际收支调节 理论的主要观
点之一
货币分析法认 为,一国的国 际收支状况取 决于其货币的
供求关系
货币分析法强 调,一国的货 币供应量与国 际收支状况密
04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局限性
理论假设
市场出清:市场价格能够迅 速调整,实现供需平衡
添加标题
信息完全:市场参与者拥有 完全信息,能够做出理性决
策
添加标题
政策有效性:政策工具能够 有效调节国际收支,不存在
政策失灵
汇率固定:汇率保持稳定, 不存在汇率波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收支的弹性理论
马歇尔-勒纳条件
1937年,琼‘罗宾逊在马歇尔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了弹性分析法。该理论认为国际收支不是自动调节的,主 张政府通过汇率变动来改善一国国际收支,井详细分析了 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马歇尔—勒纳条件”:其前提假设是:
1、只考虑两个国家利两种商品; 2、采用局部分析方法,只考虑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而不考虑贬值对收入、其他商品价格、偏好等其他因素的 影响; 3、假定没有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于国际贸易;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
吸收理论推进了弹性理论关于贬值效应的研究, 同时又指出,不能仅仅用贬值作为应付国际收支逆 差的工具,而要把贬值与通货紧缩相结合。贬值是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即国内外需求在国内外产量间 的配置与国际收支均衡一致,通货紧缩是为了使国 内总需求与国内总供给相适应。吸收理论还提出了 支出转向和支出减少政策等政策主张。
贸易条件效应
货币贬值将恶化一国的贸易条件
亚历山大把贬值对于贸易差额的贸易条件效应分为通 过价格效应的最初效应,以及通过收入引致的吸收变化的 第二级效应。
他认为,货币贬值的正常后更是:贬值国贸易条件的 恶化,导致它的国际收支最初恶化 (t),其数量等于贸易 条件恶化相联系的实际收人的减少,即最初效应等于贸易 差额和实际收入的等量与同步减少。货币贬值对贸易差额 的第二级效应,即收入引致的吸收变化(at),将取决于吸 收的边际倾向,这一效应或者加强,或者减少货币贬值对 贸易差额的最初效应。贬值对贸易差额的影响为:(t-at) 或(1-a)t。假设t为负,a<1,则贸易条件恶化意味着贸易 差额恶化。只有a>l时,贸易条件恶化才会改善外贸差额。
以A代表国内吸收(国内总支出),则A=C+I+G。 代入得,B=Y-A (18.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
当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经 常账户收支的平衡就是国际收 支的平衡。其内、外部均衡图 i 见图3-4。此时BP曲线为一垂直 直线。因为国际收支的平衡与 利率没有关系。若本币贬值, i0 则BP曲线向右平移。 可见,浮动汇率制下,资 本完全不流动时,扩张性货币 政策最终将引起本国收入上升、 利率下降和本币贬值。 结论:浮动汇率制下,资 本完全不流动时,货币政策较 为有效。 22
20
BP(e0) E’ N E IS(e0) Y0 Y’ Y2
BP’(e1) LM
IS’’(e1) IS’(e0) Y
图3-3(c)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总之,浮动汇率制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扩张性财政政 策一般会提高收入与利率,但对汇率的影响则依BP曲线的 斜率不同或资本流动性的不同应具体分析。 结论:浮动汇率制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较为 有效。
23
BP(e0)
BP’(e0) LM LM’ E’ A
E
IS’(e0) IS(e0) Y0 Y’ Y1
Y
图3-5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2.财政政策分析
如图3-6所示,扩张性财政政策使 i IS曲线右移至IS,其与LM曲线的交点 N点,使得收入和利率均上升,导致国 际收支出现赤字,引起本币贬值。本 币贬值后,BP曲线和IS曲线均向右平 i2 移,最后直至曲线IS、LM和BP交于 E点,重新实现内、外部均衡。 i0 可见,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完全 不流动时,扩张性财政政策最终将引 起本国收入上升、利率上升和本币贬 值。 结论: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完全 不流动时,财政政策较为有效。
15
E
E’
N IS’(e1) IS(e0) Y Y0 Y’ Y1
图3-2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可见,浮动汇率制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扩
张性货币政策最终将引起本国收入上升和本币贬 值;对利率的影响则难以确定,取决于各条曲线 的相对弹性。 结论:浮动汇率制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货 币政策比较有效。
16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2. 财政政策分析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国民收入和利率同时提高, 这将使经常账户恶化,同时改善资本与金融帐户, 对国际收支的总体影响如何,则取决于这两种效 应的比较。我们可以按照LM曲线与BP曲线斜率 的相对大小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货币论
一国名义货币供给为: MS=M·(D+R) 式中,D为国内提供的货币供应基数,R为来自国外 的货币供应基数,M为货币乘数。近似地,可将M省 略,得: MS = D + R 因为从长期看,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故: MD = D + R 即: R = MD - D (2-25)
5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10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一、浮动汇率制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最初的研究背景是针对浮动汇 率制。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会引起 汇率的自动调整。假定本币贬值能改善经常帐户收 支,提高国民收入,亦即假定马歇尔-勒纳条件成 立且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不考虑劳尔森-梅茨勒效 应)。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货币论
(2-25)式便为国际收支货币论的最基本方程式。 结论: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失衡是 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或不足。一国国际收支顺差, 便是由于一国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供应不足;逆差, 便是D供应过多,超过了MD。可见,按照货币论, 货币政策对调节国际收支是具有根本意义的。 货币论还研究了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货币论有两个特点或优点:重视了货币因素;重视 了资本项目。但也有五个方面的缺陷。
LM A BP’(e1) E’ BP(e0)
E IS(e0) Y0 Y2 Y’
IS’(e0) IS’’(e1) Y
图3-3(a)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2)BP曲线斜率等于LM 曲线斜率。如图3-3(b)所 示,此时,扩张性财政政策 使IS曲线右移至IS,其 与LM曲线的交点E 洽位于 BP曲线上,国际收支仍然 保持平衡。最终,收入和利 率均高于期初水平,汇率不 变。
回到目录
6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第二节 结构论
主要是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研究国际收支的决定和调 节的问题。
基本思路:从长期看,一国国际收支赤字的根本原 因是在于供给方面,即在于结构失调。 政策含义:要想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就必须改善经 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
7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4
BP(e0)
BP’(e0)
LM
E’
N E
IS’’(e1)
IS’(e0) IS(e0) Y
Y0
Y2
图3-6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资本完全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
i LM
当资本完全流动 时,BP曲线的弹性趋 于无穷大,此时,资 本与金融账户的平衡 决定了国际收支的平 衡,因此,Bp曲线呈 水平状,汇率变动对 BP曲线没有影响。其 内、外部均衡图见图 3-7
1962至1964年,美国经济学家弗莱明(J.fleming)和孟德 尔(R.Mundell)分别发表了系列文章,运用凯恩斯主义的 IS-LM-BP模型框架,深入研究了由斯旺模型提出的政策性难 题,系统地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他们的主要贡献是研 究了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问题,或者说分析了不同 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一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不 同作用效力问题。他们的研究成果被称为蒙代尔-弗莱明模 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长期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开放 经济下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被称为开放经济下宏 观分析的工作母机(Workhorse)。
17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BP曲线斜率小于LM曲线斜率。 如图3-3(a)所示,此时,扩张性财 i 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至IS,其与 i’ LM曲线的交点A点位于BP曲线的 上方,导致国际收支出现了顺差, i2 利率上升对国际收支的正效应超过 i0 了收入增加对国际收支的负效应。 国际收支顺差引起本币升值,本币 升值后,BP曲线向左平移至BP, IS曲线向左平移至IS,最后三条曲 线交于E点,重新实现内、外部均 衡。最终,本币升值,国民收入和 利率均高于期初水平。 18
BP(e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M
E IS(e0) Y0 Y
图3-4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货币政策分析
如图3-5所示,扩张性货币 i 政策使LM曲线右移至LM,其 与LS曲线交于A点(在BP曲线 右边),这使收入上升,利率 i0 i1 下降,导致国际收支出现赤字, 引起本币贬值。本币贬值后, BP曲线和IS曲线均向右平移, 最后直至曲线IS、LM和BP 交于E点,重新实现内、外部 均衡。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IF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精品课程网: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目录
第一节 货币论
第二节 结构论 第三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总目录
2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第一节 货币论
货币论的理论基础是货币主义。货币论认为,国际 收支失衡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系由货币供需存 量的失衡引起。 基本思路:国际收支差额由一国国内名义货币供应 量和名义需求量的差额决定,要想调节国际收支, 必须调节货币供应量。 货币分析方法有两个特点: (1)强调综合差额; (2)视线上项目差额为线下项目变动的结果。
25
图3-7
E
i* BP
IS(e0)
Y
Y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图中,纵轴为市场利率水平(i),横轴为国民收入水平
(Y)。IS曲线为商品市场均衡线,在本坐标系中向右下 方倾斜;LM曲线为货币市场均衡线,在本坐标系中向右 上方倾斜;BP曲线为国际收支均衡线,在本坐标系中也 向右上方倾斜,因为在既有均衡条件下,如果国民收入 提高,则进口增加,这会使经常账户恶化,若要保持整 个国际收支的均衡,则必需提高本国市场利率水平,来 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BP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两个因 素,一是边际进口倾向,边际进口倾向越大,BP曲线越 陡峭;二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表征一国资本市 场的自由化程度),此利率弹性越大,BP曲线越平缓。
11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
资本不完全 流动时,经常账 户收支和资本与 金融帐户收支都 i0 对国际收支的平 衡产生重大影响。 其内外部均衡图 见图3-1
i LM E BP(e0)
IS(e0) Y0
图3-1
Y
12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13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