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地理》教案
《物流经济地理》全套精品教案

授课教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系(部):工商管理系
课程:《物流经济地理》
教师:
教研室:旅游管理
授课班级:物流管理101—103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物流经济地理第三章 物流空间布局

一、物流基地
(一)物流基地的作用 (二)物流基地的分类
一、物流基地
(一)物流基地的作用
(二)物流基地的分类
(一)物流基地的作用
① 减轻了物流对城市的交通压力; ② 减少了物流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 ③ 提高了物流经营的规模效益; ④ 满足了仓库建设大型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⑤ 满足了货物联运发展的要求
2.物流中心
2)物流中心的特点 ① 物流中心集中了所有的物流功能,成为具
有多种物流功能的流通形式和作业体系; ② 由人力化、机械化仓储作业发展为具有强
大信息功能的自动化、智能化物流中心; ③ 服务内容由原来的商流、物流分离发展到
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 ④ 工商关系由临时、随机的关系发展到长期、
二、产业布局原则
1.全局原则 2.分工协作、因地制宜原则 3.效率优先、协调发展原则 4.可持续发展原则 5.政治和国防安全原则
三、产业布局模式
产业布局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增长极(结点)、 点轴(线)开发和网络(域面)开发。
增长极模式
1966 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 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 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五、产业演进与经济发展
(三)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
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是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 的变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技术水平低。其具体表 现是:第一产业中的农业尚未根本改变“靠天吃饭”的 局面,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不高;第二产业技术含量低, 缺乏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第三产业受各种因素影 响,尽管传统生活服务业有了较大发展,但现代服务业 尤其是生产服务业发展缓慢。
(完整版)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大纲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物流经济地理2、课程英文名称:Logistics Economic Geography3、课程编号:0616314、课程类别:专业课5、课程性质:必修课6、适用层次:汉族专科7、适用专业:物流管理8、开课学期:49、学时:理论课学时4010、学分: 2。
5二、课程教育目标《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和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等基本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相关要求.课程教学中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功能在于使学生掌握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和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等基本理论。
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物流问题。
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和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第1章绪论本章教学内容:1。
1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1.1.1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1。
1.2 物流经济地理的学科体系1。
2物流经济地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1。
2。
1 物流经济地理的主要研究内容1。
2.2 物流经济地理的基本研究方法第2章生产力布局与物流空间布局本章教学内容:2。
1 生产力布局2.1.1 生产力布局概述2.1。
2 生产力布局的原则2。
1.3 生产力布局的演变与问题2。
1.4 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2.2 物流空间布局2。
2.1 物流空间布局概述2。
2。
2 物流空间布局的原则2。
2。
3 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第3章农业物流地理本章教学内容:3.1 农业与物流3。
1。
1 农业生产的特点3.1.2 农业物流的概念和分类3.1.3 发展农业物流的意义3。
【VIP专享】《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大纲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物流经济地理【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专业1.前言1. 1课程性质物流经济地理是现代物流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强的特点。
本课程研究对象是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其阐述的内容主要有世界自然地理因素及人文地理因素分布、特点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当前经济的特点、产业部门的构成及其分布、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国际贸易运输的主要方式、航线和港口等。
本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区域性。
综合性是指学好本课程要利用多学科的知识,学会综合分析的方法。
区域性是指它是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和贸易的历程和规律。
本课程共2学分,总课时为40学时,34课时讲授1. 2设计思路本课程与现代物流专业开设的其他课程如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市场营销、外贸运输等关系十分密切。
这些课程的理论和知识是学习物流经济地理必备的基础,另一方面学习物流经济地理也会加深对上述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本课程对于提高国际贸易实务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充分运用地图和挂图,增强课程讲授的直观性。
配合必要的课堂分析讨论和练习册训练。
2.课程目标2.1教学目的与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有三:其一,文化教育任务。
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必须的经济地理知识,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其二,理论研究任务。
物流经济地理是属于新兴的边缘性科学,无论其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教学和学习过程也是对这门学科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其三,实践应用任务。
即通过本课程学习,要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经济贸易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便我国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物流经济地理全套教案

教案封面教案本教师姓名:授课班级:1717(17高技物流)课程名称:物流经济地理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8.03.05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师姓名:金瑞亮授课班级:1717(17高技物流)课程名称:货物运输实务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8.03.05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授课班级:1717(17高技物流)课程名称:货物运输实务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8.03.05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师姓名:金瑞亮授课班级:1717(17高技物流)课程名称:货物运输实务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8.03.05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师姓名:金瑞亮授课班级:1717(17高技物流)课程名称:货物运输实务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8.03.05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师姓名:金瑞亮授课班级:1717(17高技物流)课程名称:货物运输实务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8.03.05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师姓名:金瑞亮授课班级:1717(17高技物流)课程名称:货物运输实务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8.03.05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师姓名:金瑞亮授课班级:1717(17高技物流)课程名称:货物运输实务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8.03.05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师姓名:金瑞亮授课班级:1717(17高技物流)课程名称:货物运输实务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8.04.05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授课班级:1717(17高技物流)课程名称:货物运输实务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8.04.05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授课班级:1717(17高技物流)课程名称:货物运输实务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8.04.05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授课班级:1717(17高技物流)课程名称:货物运输实务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8.04.05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
《物流地理》教案1

1、专用小麦:黄淮海、长江下游和大兴安岭沿麓。
2、专用玉米:东北—内蒙古和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
3、高油大豆: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4、棉花: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棉区。
5、“双低"油菜:长江上游、中游、下游3个区域.
6、“双高”甘蔗:广西、云南、广东。
四、实训小结
同学们的动手热情很高,通过绘图实训,既提高了感性的认识,也强化了内容的理解,能够将地图的空间结构理解记忆下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五、课后作业
通过“盲画”的形式把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精确的绘制出来。
基本课题
第二章农业物流地理
第三节
都市农业生产布局
课时
2
教学环境
教室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农业圈层和都市型农业.
四、授课内容:
第二章 农业物流地理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物技能,经过人工种植、培育和饲养等生产活动,以获得各种农产品的生产部门。包括有农、林、牧、副、渔五业。
农业生产的特点:不稳定性、季节性、地域差异性和综合性。
第一节 农业生产布局
一、粮食生产布局组合:
1、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稻谷
2、在秦岭—淮河以北、六盘山以东、长城以南:冬小麦
课后记
基本课题
第二章农业物流地理
第二节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课时
2
教学环境
教室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教学重点
确定优势农产品的主要原则、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教学难点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授法、启发式。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清点出勤人数、提醒注意。
《物流经济地理》大纲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Logistics Economics geography课程编号:05210980适用专业:物流管理总学时数:45学分:2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物流经济地理》研究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既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关系,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
本课程分别探讨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地域组织形式来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以后做物流业务作好铺垫。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和物流布局基本原则1、教学内容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条件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物流的布局原则。
2、重点、难点重点: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物流的布局原则。
难点: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2)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人力资源条件、物流的布局原则。
第二章我国物流发展概况1、教学内容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我国物流发展的机遇与前景、西部大开发的现实意义、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
2、重点、难点重点:我国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
难点:无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2)我国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三章农业物流地理1、教学内容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分布状况,我国农业与物流的关系。
3、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农业与物流的关系。
难点: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分布状况。
4、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分布状况;(2)熟悉林业和牧业的生产分布情况;(3)掌握我国农业与物流的关系。
第四章轻工业物流地理1、教学内容我国轻工业的发展概况、轻工业的生产布局,轻工业物流的现状,物流与轻工业的关系。
2、重点、难点重点:我国物流与轻工业的关系。
物流地理教案3

1.重工业制造成本的降低需要物流
2.发展物流是重工业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需要。
3.重工业物流是物流系统不可缺少的一环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10ˊ
35ˊ
40ˊ
5ˊ
I课前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提问,巩固所学的知识。
II讲授新课
第二章物流与产业
第一节物流与农业
一、农业物流的定义
农业物流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物质运动过程和与之有关的技术、组织、管理等活动,涉及到运输、贮存、加工、包装、装卸、搬运、配送和信息管理等。其中包括根据商流关系来确定物流内容、物流方式、物流环节、物流手段以及物流规模(流量、流向、流程)等内容。
二、物流与重工业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一)重工业物流的现状
我国从建国初就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从生产布局看,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如煤炭、钢铁、石油等都要求接近原材料产地,并且重工业产品需要有发达的物流业的支持。而物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重工业产品的流通,推动我国重工业的发展。
(二)物流与重工业பைடு நூலகம்关系
农业物流是农业流通生产力、贯穿于农业经济运行的实物运输形态,也是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运行的配套系统。根据农业物流和管理形式不同,又可分为农业供应物流、农业生产物流和农业销售物流三段物流形式。
二、农业物流的现状
《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大纲

《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大纲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物流经济地理【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专业1.前言1. 1课程性质物流经济地理是现代物流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强的特点。
本课程研究对象是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其阐述的内容主要有世界自然地理因素及人文地理因素分布、特点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当前经济的特点、产业部门的构成及其分布、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国际贸易运输的主要方式、航线和港口等。
本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区域性。
综合性是指学好本课程要利用多学科的知识,学会综合分析的方法。
区域性是指它是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和贸易的历程和规律。
本课程共2学分,总课时为40学时,34课时讲授1. 2设计思路本课程与现代物流专业开设的其他课程如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市场营销、外贸运输等关系十分密切。
这些课程的理论和知识是学习物流经济地理必备的基础,另一方面学习物流经济地理也会加深对上述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本课程对于提高国际贸易实务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充分运用地图和挂图,增强课程讲授的直观性。
配合必要的课堂分析讨论和练习册训练。
2.课程目标2.1教学目的与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有三:其一,文化教育任务。
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必须的经济地理知识,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其二,理论研究任务。
物流经济地理是属于新兴的边缘性科学,无论其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教学和学习过程也是对这门学科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其三,实践应用任务。
即通过本课程学习,要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经济贸易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便我国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物流地理公开课教案

物流地理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流地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分析世界各地物流地理的特点和优势。
3. 探讨物流地理对经济发展和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流地理的概念与定义2. 物流地理的重要性和作用3. 世界物流地理的特点和优势4. 物流地理与经济发展5. 物流地理与供应链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流地理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优势。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物流地理案例,如世界各地的物流中心、港口等。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物流地理对经济发展和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或物流中心,了解物流地理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涵盖物流地理基本概念、特点、优势等内容的PPT。
2. 物流地理案例资料:收集世界各地物流中心、港口等案例资料。
3. 实地考察安排:联系物流企业或物流中心,安排实地考察行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物流地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物流地理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优势。
3. 案例分析:分析世界各地物流中心、港口等案例,让学生了解物流地理的实际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物流地理对经济发展和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6.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或物流中心,了解物流地理的实际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物流地理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物流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物流地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经验。
2. 组织学生进行物流地理相关的学术研究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流经济地理教案.doc

物流经济地理教案篇一:《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标准《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程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编制部门:管理工程系学时:76 学分:4分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年月日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标准是从物流管理专业岗位人才需求及专业课程体系要求的出发,根据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项目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与安排制定的。
二、课程定位和作用《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是我院三年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职业岗位核心课程。
本课程在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专业教学标准执行表汇编》中安排在第3学期开设,考查课,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重要地位。
它的前导课程有:物流管理基础、物流法规等。
《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它是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讲授物流地理中各种运输方式的布局及经济效用;物流地理在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及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区域布局;物流地理在各个经济区域的经济效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具备一定的物流管理技能。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该课程主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为目标。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生动的案例为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而后讲解教材知识。
课堂教学过程中,着重加强教师同学生的交流,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
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自学。
1.知识目标具有从事物流管理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掌握物流地理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物流地理的各种地域布局,以及在各个经济区域的经济效用。
2.能力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掌握物流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具备解决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基本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具有从事物流管理专业所必需的理论及实务操作应用的素质,具有继续学习、能独立获取新知识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物流地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物流经济地理教案-绪论

第1章绪论贸易经济地理课程整体介绍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物流的概念】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最早由美国人在1915年提出,意思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
经过70多年的发展才定论为Logistics,现在欧美国家更多地把物流称为Logistics而不是Physical Distribution。
20多年来,Logistics逐渐发展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进¡°物流¡±的概念,日前物流的定义很多,各有侧重在国内、国际大致有以下几种:(一) 2001年我国颁布的《物流术语》中国家标准对物流( Logistics)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二)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
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效率与效益兼有的流动与储存的计划及其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一、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物流经济地理主要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包括物流运输枢纽和综合运输网的布局,运输活动和地理因素的空间联系,客流和货流的形成,流向和流量分析,运输枢纽和经济腹地的关系,运输区划及其变化等。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与城市地理学有关联的研究课题。
物流经济地理还研究包含各地区物产分布、商品集散的中心和范围、贸易联系、货运情况等,着重研究商业的地域组织、市场区位、商业中心和腹地的经济联系、商品销售和居民的社会经济结构关系、商业活动的季节变化等。
物流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既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具有综合性特征。
物流经济地理第主编李旸罗维燕北理工我国物流分区地理PPT教案

➢ 航空运输已形成以各省省会为中心,达区内各市,辐射华北、东南、西南60多个大中城市, 连接中亚、中东、俄罗斯等15个国家的空中交通网络,其中新疆是中国拥有民航站最多、航 线最长的省区。
➢ 西藏建成了总长为1 080 km、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道。 ➢ 青海省的第一个航运基础设施项目龙羊峡库区航运工程于1991年建设,现已交付使用,全
➢ 3.交通运输 ➢ 西北地区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铁路为骨干,以公路为主要力量,航空、管道、水路运输为辅的
交通运输网。 ➢ 铁路主要担负区内外大宗物资的调运:陇海铁路、兰新铁路、青藏铁路是本区东西的大动脉,
西北外运的农矿产品和区外运入的生产生活资料主要靠此干线;宝成铁路是连接西北与西南 地区的重要铁路干线;由沿海进入西北的第二条通道—中宝电气化铁路,是连接中国东部与 西部的一条干线铁路;包兰、兰青线主要是区内经济联系的动脉,担负区内物资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授课教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系(部):工商管理系
课程:《物流经济地理》
*师:**
教研室:旅游管理
授课班级:物流管理101—103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