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㈠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②国力因素: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③民心因素:人民渴望统一;④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采取的具体措施①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③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④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⑤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三、秦始皇的暴政的表现和暴政的影响⑴表现: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③徭役繁重。

④刑法严酷。

⑵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

四、评价秦始皇①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他的暴政又导致秦朝很快灭亡;②秦始皇是封建社会初期地主阶级杰出政治家,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㈡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表现⑴原因:①客观上: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总结历代兴衰的经验。

②主观上:唐太宗心存百姓,选贤与能,励精图治,善于用人与纳谏,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

⑵主要表现:①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与能,加强中央集权,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②②经济上: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③法律上:慎用刑法,使社会风气得到了很大改观;④思想上:文德治国,崇儒尊孔,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扩大统治基础;⑤民族关系上:采取民族平等政策,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往来或控制,促进民族关系发展;⑥对外关系上:采取积极友好态度和开放政策,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课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课课件(共29张PPT)

○美国建国之初
• 主持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
联邦制
总统为元首,选举产生
三权分立
对内有利于 全国市场形 成,对外保 卫国家安全
• 担任美国第一、二届总统;
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 外交:孤立主义先导 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⑴华盛顿出任美国首届总统的法律依据是 A.《独立宣言》 B.《邦联条例》 C.《联邦宪法》 D.《权利法案》
局限:
根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局限 (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约、人治)
中国古代政治家
秦始皇封建社会初期源自唐太宗封建社会盛期
制度调整 善于用人 统治开明 贞观之治 晚年骄奢
康熙帝
清初 封建社会后期 巩固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
(东北、西北、 西南、东南)
时代: 战国后期—秦朝 隋末—唐初
主要 第一次统一中国 贡献:建立中央集权制
例4 评价“华盛顿”
•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 • • • • •
原因 导火索
作为弗吉尼亚州代表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 开始 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选为大陆军总司令; 首次胜利 整顿训练大陆军; 建国 围攻波士顿——首次大捷; 转折点 特伦顿、普林斯顿大捷; 战事结束 约克镇围攻,英军投降;
巴黎和约
• 美国建国之初
• 交通上 • 暴政:
统一文字 驰道、直道、人工渠道 焚书坑儒、严刑峻法、大兴土木、 赋税沉重
秦始皇:创立新制、开拓疆土、暴政亡国。
评价:尽管有暴政,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 出有作为的皇帝。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例2 评价“唐太宗李世民”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 政治:注重民本,任用贤良,制定《唐律》; • 经济:休养生息,实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 文化:完善科举,崇儒尊孔;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点汇总(素材)-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点汇总(素材)-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4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必背要点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 1 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地位: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二、活动及影响 1、统一六国,结束分裂割据混战的政治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2、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拓展疆域(北击匈奴,南平越族)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4、(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巩固统一,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5、修筑长城,抵御游牧民族骚扰,保障农业生产。

(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总之:以上措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促进历史进步。

说明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我们应予以充分肯定。

推行暴政稳固统治,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钳制了思想, 摧残了文化;迷信法家,刑法严酷;连年征伐,大兴土木,赋税徭役繁重。

)第 3 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一、地位: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二、活动及影响:1、巩固国家统一:①平定三藩之乱——避免大分裂,加强了中央对西南地区的控制,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②收复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使台湾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③平定噶尔丹叛乱——加强了对外蒙古和新疆地区的控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维护国家主权:组织两次雅克萨战役,抗击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

3、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加强与汉、蒙、藏族的团结;①崇儒尊孔,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还巩固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②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册封四大活佛——既保护佛教,尊崇活佛,又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点归纳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点归纳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东西方先哲一、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课标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历史背景:春秋末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1、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出现,井田制瓦解;2、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3、社会状况:礼崩乐坏,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

4、文化上:学术下移,“士”阶层出现。

(二)、成就:『思考』儒家思想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的目的是什么?背景:春秋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礼崩乐坏”,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

目的:孔子恢复周礼,传承礼乐文化,创立儒家学派。

1、开创儒家思想(基本思想和主张)①礼:即周礼,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②仁:即仁者爱人;对统治者: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和刑杀。

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爱。

对普通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③中庸:在协调礼与仁的关系上,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

④三者之间的关系:“仁”是核心,属于伦理范畴;礼是表现,属政治范畴;两者结合不可分割;用“中庸”来协调“仁”和“礼”的关系,用“仁爱”的精神来讲“礼乐”。

2、孔子的教育思想: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一视同仁;②教育内容:《诗》《书》《礼》《乐》《忆》《春秋》;还教学生“政事”和治国的本领。

③教育目标:“成人”、成“君子”;④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⑤办学形式:收徒讲学,开创私学。

3、整理文化典籍:“六经”,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他的思想被弟子们整理成《论语》,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三)、局限性:目的是维护奴隶社会的等级秩序,具有阶级局限性。

(四)、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五)、影响:1、对中国:①文化上:《六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②思想上:儒家思想的内涵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中;③教育上: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传统,如开创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资料分析

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资料分析

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资料武汉开发区一中张书林一、说明。

48题是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在高考试题中的位置。

中外历史人物,无论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封建帝王,或是西方和中国历史上睿智的思想家,或是顺应时代发展,引领社会革命的政治家,或是孜孜以求地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学家,他们都对中国或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

概说中外历史人物,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和理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更清晰地理顺历史发展脉络。

二、高考例题。

例一:钱玄同与中国政治思想近代化(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一九O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文一一推翻而复于古。

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

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材料二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

如果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1)评价:辛亥革命前,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全面肯定传统文化,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但矫枉过正。

(2)历史背景:辛亥革命胜利,但很不彻底;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新文化运动兴起。

【解题思路】(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能力。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经典资料汇总大全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经典资料汇总大全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1、对政治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须注意以下几点:⑴特定的历史背景。

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评估。

⑵确定评估标准。

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

而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⑶防止以偏概全。

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人物评价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

对历史人物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⑷克服英雄史观。

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出来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一定影响力。

⑸要根据具体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克服思维定势,将材料观点和教材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2、秦始皇的功过评价(1)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兼并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割据局面,建立起东至大海、西至青藏高原、南至岭南、北抵河套、阴山、辽东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创建了包括皇帝制度、郡县制度和官僚制度在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早期模式,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统一了全国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派兵北伐匈奴,修筑万里长城;经略西南,开筑“五尺道”,尊崇法家;严格军队调动和兵役制度等。

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过:秦始皇又是一位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刑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引起农民起义,导致秦朝灭亡。

2、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内容:①平靖边疆:东突厥强大,不断南下攻唐,唐太宗用兵击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

②加强管理: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做都督来管理;在西域,设安西都护府。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全册表格提纲,必备!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全册表格提纲,必备!
2、人格(爱国、坚忍、执著、仁爱、身体力行、牺牲精神)赢得了印度人民的尊重,被称为“圣雄”。
四、无产阶级革命家
人物
时代背景
主要贡献
影响
优秀品质
马克思
①工业革命的完成;②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暴露;③无产阶级成熟
1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
2积极投身革命实践;建立(第一国际、第二国际);
2、编篡的《法国民法典》,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制订的第一部民法典,对欧美各国民法典的制定产生影响。
3、其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给法带来经济负担,还引起各地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帝国的覆灭。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家
孙中山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1)甲午战后,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自强。
晚年骄奢
1、出现“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安定――为开元盛世及国力的强盛奠定基础;
2、善于用人和纳谏,自我反省能力强,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对以后历朝治国策略产生深远影响。
康熙帝
清初—封建社会后期
1巩固统一:
2A、平定三藩之乱;
B、统一台湾,设台湾府(加强台湾和祖国内地联系,加快台湾开发,巩固海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梳理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人物
时代
主要贡献
局限
评价
秦始皇
秦初——封建社会确立
1、统一六国,结束分裂割据混战的政治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2、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C、平定噶尔丹叛乱(加强对外蒙古和新疆地区的控制);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2讲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2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评价 ①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 业。 ②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③他是领导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
2.圣雄甘地 (1)主要活动:早期政治斗争;宣传甘地主义思想;领导非暴 力不合作运动;调解印度各教派的矛盾和教派纷争。 (2)评价 ①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 者,被尊为“圣雄”。 ②进步性: 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 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一生多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 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③局限性:采用非暴力手段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资产 阶级的局限性;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崇尚印度传 统文明,反对工业文明是历史的倒退。
3.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1)主要活动 ①建党工作: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形成列宁主义。 ②领导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 ,提出全 部政权归苏维埃;领导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 ③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 策。 ④晚年对十月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是列宁主义 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点三 无产阶级革命家 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1)理论贡献 ①青年时代汲取了人类优秀理论与文明成果,在 1848 年 2 月发表《共产党宣言》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晚年致力于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研究,1867 年秋, 《资 本论》第一卷出版,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
(2)革命实践 ①1846 年初,在布鲁塞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第 二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②1848 年德国三月革命爆发, 他回国创办 《新莱茵报》 ; 1864 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 ③1871 年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写了《法兰西内战》高度 赞扬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 教训。 ④编写《资本论》 。

2022年高中历史人教第一轮复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单元复习学案

2022年高中历史人教第一轮复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单元复习学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要点】一、古代的政治家1.千秋功过秦始皇〔1〕统一六国:①商鞅变法,奠定根底。

②破格任用谋臣良将,招贤纳才。

③公元前221年,兼并六国,第一次建立起大一统帝国。

〔2〕建立集权统一国家:①创“皇帝〞名号。

②在中央设九卿。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④秦始皇征服百越,北击匈奴,增设闽中、桂林、南海、象郡四郡,奠定了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根本疆域。

⑤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3〕暴政:大兴土木、严刑峻法。

2.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

〔2〕“贞观之治〞的出现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求贤假设渴,从谏如流。

②经济:实行休养生息,反对强调“存百姓〞思想。

③重视法制建设,公布?唐律?。

④文化: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实行科举制。

〔3〕促进民族团结和开展①在东突厥地区设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

②在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

③将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实现了与吐蕃的友好。

〔4〕开放的对外①唐朝政府在六部下设鸿卢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节的官方机构。

②:、景教、回教、摩尼教等传入我国。

③唐朝文化对日本、朝鲜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晚年的反省:撰写?帝范?,反省自己的过失。

3.统一多民国家的保卫者康熙〔1〕少年皇帝:1661年继承皇位,剪除鳌拜集团,稳定了统治地位。

〔2〕稳固国家统一:①平定三藩:三藩指: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

历史八年、平定三藩、稳固国家统一。

②收复台湾:1684年收复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③三征噶尔丹:取得了乌兰布通、昭莫多等战役的胜利。

〔3〕维护国家主权:①背景:从16世纪开始,沙俄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

②过程:1685年,进兵雅克萨,俄军投降,1686年,俄军卷土重来,清军重创俄军,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二、东西方的先哲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1〕生活时代:春秋。

〔2〕主要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2〕政治思想:①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点总结

3、功过评价:功:①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②建立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③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过:④严刑峻法、赋役役繁重,滥用民力,广建宫殿陵墓;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第2课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注意问题: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唐朝实行的开明的对内对外政策1、贞观之治出现原因:①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个人作用;②客观上:隋朝的经济繁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2、贞观之治的内容及作用:①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

②法律:重视法制,颁行《唐律》,惩治贪赃枉法。

③科举:发展隋朝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经济: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经济逐步复苏。

⑤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A、平定边疆:平定东突厥,打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平定西突厥。

B、加强管理:在东突厥旧地设置羁縻府,任命突厥首领为都督;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西南西北很多少数民族首领被册封;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

C、和亲政策: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

D、民族政策:有效的军事征服,实行怀柔政策、和亲政策。

——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E、意义:巩固了唐朝的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3、评价唐太宗(唐太宗在推动封建社会发展方面的历史作用)唐太宗统治期间,吸取隋亡教训,知人善用,虚怀纳谏,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对少数民族开明怀柔政策,经济上轻摇薄赋,休养生息,对外兼容并蓄。

这一系列政策为唐王朝带来政治清明、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景象,为开元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很多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其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特别是其清醒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精神,更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注意问题: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新人教版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课件第一单元

新人教版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课件第一单元

建立专制 南征百越, 统一文字 统一 度量 修建驰道、 措施 主义中央 北击匈奴 (秦小篆) 衡;统一 直道和修 货币(方孔 筑人工渠 (史实) 集权制度 (秦朝疆 半两钱) 道(灵渠) 域图)
避免国家 奠定统一 多民族国 意义 陷于分裂, 维护统一。 家的基本 (史评) 疆域。
有利于国 家统一和 文化的交 流。
1、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意义?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不同:①郡县制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而分封制的 诸侯是终身、世袭的;②郡县制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而分封制地方有一定的独立性。 意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巩固统一。 2、提示: ①经济基础: 封建自然经济分散性所决定 ②政治基础: 封建地主阶级要求加强对人民统治 ③理论基础: 战国法家韩非子的主张
柳宗元的中心论点是秦朝的灭亡是因为其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秦朝为了加强统治,实行严刑峻法,加重赋税,大量征发兵役和徭役,结 果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发生。秦朝的统治是被农民起义所推翻,而不是因为 地方分裂或者叛乱,所以和郡县制没有关系。
(4)结合上述材料,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 系。(3分) 制度创新有利于社会进步;王朝衰亡是多重原因促成的;
材料一:秦的灭亡是由于推行郡县制; 材料二:秦的灭亡是由于暴政,而非郡县制的推行; 材料三:秦推行郡县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2)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无关系?请简述你的理由。
推行郡县制与秦的灭亡无关。 理由:郡县制的作用与秦亡的原因。二(4)班 5 月 5日
材料四: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论及秦亡时曾说:“秦有天下, 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 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 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 刑,竭其货贿。负锄挺谪戍之徒,圜视而合纵,大呼而成群。 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 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秦之失,失 之在政,不在于制,……。” (3)材料四柳宗元这段议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你赞同这一观 点吗?请论证你对这一论点的看法。

例说《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策略

例说《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策略
荣; 社 会 安定 。
分析 : 该题属于能 力考查范 畴。 第( 1 ) 题考 查考 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的能力 , 第
( 2 ) 题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 问题 的能力 。 有些考生乍一看题 , 会手足无措 , 但 只要
明确类似考题 的命题原则与解题 策略就会信心 倍增 。 第( 1 ) 题, 同学 们可先通读
后, 闽粤之人 倍至 , 荒林 田畴复 垦。 樵 苏采捕 , 载运 米谷蔬 菜 , 出入港 澳 , 均 听民
便。 各 宜 乐业 . 人 民安 生 。
— —
【 清] 施琅《 靖海纪事》
请 回答 :
( 1 ) 据材料 一、 二, 从政治 、 经济 、 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 台湾 的战略意 图。
货币; 尊崇法家 , 焚书坑儒 ; 大兴土木 ; 等等 。
2 . 唐 太 宗
( 1 ) 隋朝末年 , 为李渊称帝和铲平割据势 力 、 统一全国 , 立下汗马功劳 。 ( 2 ) “ 贞观之治 ” : 政 治清 明; 社会稳定 ; 生产发展 ; 文化 繁荣 ; 民族 团结 ; 实行 休 养生息政策 , 轻徭薄赋 ; 慎用刑法 ; 完善科举制 ; 纳谏用贤 。
( 2 ) 据 材 料 三和 所 学 知 识 , 概 述 康 熙 收复 台湾 后 的 治理 措 施及 其 作 用 。
答案: ( 1 ) 政治: 维 护国家统一 ; 威慑海 外诸 国。 经 济: 增加 国家财政 收入。 军 事: 保证 沿海诸省安全。 ( 2 ) 措施 : 设置地 方行政机构 ; 驻军; 免 除税役 。 作用 : 人 口、 耕地增加 ; 贸易繁
文言文阅读 、 分层 提取信息能力训练等 , 以加 深对材料 的理解 。
二、 东西方的先哲

复习提纲:选修四复习提纲【人教版】[提纲

复习提纲:选修四复习提纲【人教版】[提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功绩(缔造统一、创立新制)⑴统一六国:①背景:A.战国时期七雄并立。

亲政后加快兼并六国的战争步伐。

→统一是大势所趋。

B.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统一的基本条件。

C.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无穷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统一是民心所向。

D.经济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联系加强。

→统一的社会基础。

②方略:秦王嬴政的宏才大略,广泛吸引各国贤士,采取先弱后强的统一方略。

③过程:从弱小的韩国开刀,再扫除两翼赵、魏,强攻灭楚,最后灭燕、齐。

④结果: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国家。

⑵建立集权统一国家:①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②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百越,开灵渠,设南方四郡管辖。

③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④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统一车轨)修驰道、直道、渠道。

2、作用和意义: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秦始皇的暴政:①焚书坑儒:A.接受了法家(李斯)的思想;B.实质:是加强思想控制;C.评价: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②大兴土木,徭役繁重,刑罚严酷,导致民怨沸腾,阶级矛盾激化,加速秦朝灭亡。

4、评价:“缔造统一、创立新制”①功:顺应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②过:他的暴政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请问:唐太宗是否出身布衣?是开国皇帝吗?其帝位是通过宗法制继承的吗?1、功绩:(知人善任、开明开放)(1)出现“贞观之治”局面Ⅰ原因①治国思想:深明隋亡教训,深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秦始皇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一、统一六国1、原因:⑴客观条件:①经济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②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③民族基础:各民族融合不断加强;④群众基础:诸侯割据混战,人民渴望统一;⑤思想基础: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

⑵主观条件:①商鞅变法最彻底,秦国的实力最强;②秦王的雄才大略——广揽人才,制定正确统一方针。

2、过程: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顺序:韩赵魏楚燕齐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二、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3、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4、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5、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三、秦始皇的暴政的表现和暴政的影响⑴表现: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③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④刑法严酷。

⑵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

★注意:评价古代政治家的一般方法:(了解基本史实、一分为二评价)是否有利国家统一;是否保持政治安定;是否促进经济发展;是否促进文化繁荣;是否促进民族融合;是否反抗外来侵略。

四、评价请始皇(秦始皇的历史功过):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 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秦始皇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一、统一六国1、原因:⑴客观条件:①经济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②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③民族基础:各民族融合不断加强;④群众基础:诸侯割据混战,人民渴望统一;⑤思想基础: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

⑵主观条件:①商鞅变法最彻底,秦国的实力最强;②秦王的雄才大略——广揽人才,制定正确统一方针。

2、过程: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顺序:韩赵魏楚燕齐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二、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3、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4、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5、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三、秦始皇的暴政的表现和暴政的影响⑴表现: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③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④刑法严酷。

⑵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

★注意:评价古代政治家的一般方法:(了解基本史实、一分为二评价)是否有利国家统一;是否保持政治安定;是否促进经济发展;是否促进文化繁荣;是否促进民族融合;是否反抗外来侵略。

四、评价请始皇(秦始皇的历史功过):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 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但是,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迷信法家,轻罪重刑,制定了严酷的刑法,无限制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能忍受的极限,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惟我独尊、专制暴虐的暴君,秦始皇的暴政导致秦很快灭亡。

二、康熙帝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一、康熙帝初年面临问题①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②沙俄势力正在东来;③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④地方割据实力的威胁尚未清除⑤满汉矛盾尚未平复。

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影响):1、平定“三藩”之乱:影响:(1)消除了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2)巩固了中央集权;(3)有助于清除积弊,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

2、统一台湾:启用郑氏降将施琅。

收复后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

影响:(1)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

(2)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与发展,巩固了海防。

3、平定噶尔丹叛乱: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

影响:(1)消除了西北边疆的分裂状况,维护了国家统一。

(2)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管理,促进了地区的发展。

4、加强民族团结1、对汉族(1)措施:崇儒尊孔,恢复科举,延揽汉族文士。

(2)作用: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2、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尊重喇嘛教。

——加强对西藏和蒙古的管理。

三、维护国家主权的活动和历史影响1、活动:抗击沙俄入侵,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2、历史影响: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统一和安宁。

四、评价康熙帝⑴功绩:即上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⑵消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方面分析。

政治:强化封建君主专制;经济: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萌发展;思想文化: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阻碍科技文化进步。

外交:实行闭关政策,未能紧跟世界潮流,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

(3)总评: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康熙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极致,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一、孔子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孔子的生平:(1)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成为儒士,苦研《诗》《书》《礼》《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已任。

(2)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3)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

(4)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重国,整理编订《六经》,专门从事教育。

二、开创儒家思想1、产生背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变革,礼坏乐崩;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

2、目的: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3、主要内容:礼、仁、中庸(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

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2)核心:仁。

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仁爱有等级,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于不坠。

“礼中有仁,仁中有礼”,维护既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

(3)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含义: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做法:“和而不同”三、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教育思想主要内容(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四、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对中国:(1)思想上,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2)政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维护一统);(3)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

(4)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2、对世界:(1)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②明清后,对西方,为欧洲启蒙思想家所启发、借鉴;(2)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二、柏拉图(一)、柏拉图生活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生平事迹时代特征:1、发生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前404年)2、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主要生平事迹:出身名门、追随名师、游历四方、创办学校(二)柏拉图的思想1、柏拉图思想产生的背景:(1)贵族出生,良好教育,关注政治;(2)雅典城邦民主政体的弊端和苏格拉底的影响;(3)游历生涯,考察各地制度风俗2、哲学思想:理念论(1)内容:①世界由两部分构成: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理性世界由理念构成,真实、完美而永恒;感性世界由具体事物构成,虚假、残破而变幻。

②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是对立的。

③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学习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

(2)评价: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客观)唯心论。

3、政治思想:理想国(1)代表作:《国家篇》(曾经翻译《理想国》)(2)观点:①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的人组成: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

护国者—负责治理国家,具“智慧之德”;卫国者—对外御敌,对内保民,具“勇敢之德”;生产者—从事生产,要有节制,具“节制之德”。

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

②国家统治者: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③奴隶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

(3)实践:三次游历叙拉古,结识阿启泰(叙拉古国王是一个兼领袖和哲学家于一身的人)。

C、评价:①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②最早的乌托邦思想。

其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的主张被空想社会主义者接受,影响深远。

(三)、柏拉图学园1、目的:为了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王2、情况: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教育宗旨: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人才学生来源:具有初级数理知识;上层社会;男女平等开设课程:算术、几何、天文(重视自然科学)教学方法:对话形式,自由讨论教学理念:全面、和谐、发展3、影响:学园的建立是柏拉图生命中的转折点,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是欧洲科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事件,后世西方各国的学术研究院一直沿袭它的名称——阿卡德米。

四、柏拉图在世界史上的地位1、受到人们尊敬,只要研究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史,柏拉图就是无法回避的人物。

2、思想存在争议,其理念论、理想国存在局限,但其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美德的境界令人佩服。

【重难点解析】孔子和柏拉图思想的异同。

▲相同之处:①时代背景:两人都处在天下大乱的时代,面临相同的问题,并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

但两者的观点在当时都无法实现。

②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等级秩序,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③两者都比较重视统治者的作用,并且都最终倒向人治。

④文化教育:创立思想,创办学校▲不同之处:孔子的仁最根本的标准是天下和国家的利益,面对分裂要求建立一个统一开明的贵族政体;而柏拉图只立足于雅典城邦而非整个希腊国家的统一,孔子的视野要比柏拉图的宽泛得多。

孔子思想侧重伦理道德;柏拉图侧重理性。

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一、华盛顿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述其历史贡献。

一、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主要事迹: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二、建国初期:(一)、主持制订宪法1.背景:(1)华盛顿坚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拒绝做国王。

(2)独立后的美国处于混乱状态。

(3)统治集团认识到强化中央权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时间: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华盛顿被推选为会议主席。

3.通过《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确立了一个真正的全国政府,实行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