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 3.3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37张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 3.3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35593ede80d4d8d15a4fa7.png)
(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②反攻(1947年6月—1948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 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③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 大战役 ④渡江战役解放南京(1949年4月) (2)经济:土地改革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国民革命(1924——1927)
1、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1)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 (1924,广州) (2)方式:党内合作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重新解 释了三民主义,形成新三民主义,确定 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军》歌词
——阶级基础
(3)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组织基础
2.成立:中共“一大”
①时间、地点: 1921年7月23日,上海到嘉兴南湖 ②内容: 党的任务、党的中心任务
3、中共“二大”
①时间:1922年 ②内容:最高纲领
最低纲领: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
4、意义:
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 然一新了”
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走上长征。 这是毛泽东写的反映长征历程的作品。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抗日战争的胜利(1931—1945年) 抗战胜利后的形势
争取和平民主
中共
1945年8月—1946年夏
国民党
抢夺胜利果实。假和平、真内战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3.3《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共74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3.3《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共7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e7232c10661ed9ad51f3e1.png)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 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 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 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 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斯塔夫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 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课本资料卡片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
◆从取得的成果中你能判断出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次 反帝反封建 的爱国运动
三)五四运动的意 材料三:“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 义 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毛泽东《五四运动》1939 材料四:“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 动。正是在这样一种大潮下,马克思主义也作为西方学说的一种, 比较广泛地在中国传播,并迅速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 中国共产党。 ——彭明《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
历 史 意 义
宣告了中国无 产阶级政党的 诞生,使中国 革命的面貌焕 然一新.
上海 1921年7月 23 日 陈独秀为书记 中共与以往任何政党相比是一 个新型政党,它“新”在何处 李 达管宣传 1.通过党的(最高)纲领 ? 张国焘管组织 中心任务是领导„。
①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 ②阶级性质:工人阶级革命政 党 ③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最高纲领); ④它不仅代表 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华 民族的利益。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f1ab28fc4ffe473368abd4.png)
北伐战争
概况:1926年7出师北伐,进展迅速,取得巨大成功。
国民革命失败
1、概况: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 一二政变,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 制造了七· 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2、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
侵略势力。 3、国民革命给中共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坚持党对革命 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
国民党“一大” 兴起
北伐
失败 1927年7月
1924年1月
国民大革命
标志 大 历史功绩: “七一五”政变(汪) 革 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 命 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客观: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失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失败 ①中共年幼,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败 原因 主观: ②共产国际错误指示
思想 - 强调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畅言教育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 兴起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无产阶级政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 领导革命 国民革命(1924—1927) 发展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1927—1937)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武装起义 土地革命 建立根据地
解放战争
1945 年 8 月至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 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国共内战第二阶段。
畅言教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标志:新中国的建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 意义: 国内 - 实现了中国的独立、统一; 国际 - 改变世界政治格局,鼓舞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
《新民 主主 义革命》 说课稿
![《新民 主主 义革命》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5a86f5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3.png)
《新民主主义革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模块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在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本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上承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下启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历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中国近代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细节和深层原因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抽象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止时间、主要阶段、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领导力量、革命道路等重要概念。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历史文献、观看影像资料等方式,让学生获取历史信息,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伟大贡献,增强学生对党的热爱和拥护。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
人教版 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30张PPT)
![人教版 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fbc2800975f46527d3e1de.png)
人教版 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30张PPT)
人教版 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30张PPT)
(2017年北京卷16).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 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 义。”这一论述( ) 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领导阶级 革命前途 指导思想 革命任务 革命性质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
资产阶级
资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区分主标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
三民主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理论拔高:革命性质只由革命任务来决定,与其领导人无关, 革命任务由主要矛盾来决定,主要矛盾由社会性质决定。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
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
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
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人教版 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30张PPT)
人教版 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30张PPT)
一、五四运动 1.背景
(1)政治基础:北洋政府对内镇压革命运动,对外卖国,国内阶 级矛盾尖锐。 (2)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 (3)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 力量壮大。 (4)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马克思主义 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 (5)直接原因(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 上中国外交的失 败。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共28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40adce1ad51f01dc281f1a0.png)
二、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
(一)“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
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 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 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 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 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武装斗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内涵建立根据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国家 开始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 ③极大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推动世界民族运动 发展,增强世界和平力量。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最终获得胜利?
★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最核心
★思想武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革命纲领: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等因素
(2)长征时间:
●中央红军:1934.10---1935.10 ●全国红军:1934.10---1936.10
(3)长征意义:① ②……
(4)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① ②……
二、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
(二)全民族抗战 (1937--1945) (三)人民解放战争 (1946--1949)
1、抗战胜利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略) 2、三年解放战争: (1)第一年(46.6—47.6):防御,粉碎国民党进攻 (2)第二年(47.6—48.8):反攻, (标志……?) (3)第三年(48.秋开始):决战,(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国民党拥有经济、军事绝对优势,为何迅速败亡?
,
潇一镰工 湘带刀农 直不斧革 进停头命 。留。,
,
毛 泽 东
·
月表现: 秋 收
(时、人、意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3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共68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3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共6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a2ef3125901020206409c1b.png)
对内:政治上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经济上加重对人民的剥削 对外:大量举借外债;出卖国家主权。 总之,北洋军阀统治黑暗,致使阶级矛盾尖锐。
新民主主义革命
材料3:1912年-1918年,民族资本主义投资额达1.4亿元;新 注册的工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476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土地革命
(四):“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内容:① 武装斗争;② 土地革命;③ 根据地建设。
1、土地革命: (1)内容: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影响: 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 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土地革命后,农民“不还租,不还债,不完粮,不纳捐税, 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土地,好像解下一种枷锁,个个喜形 于色”。
一、五四运动
1、背景:
国内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际
新民主主义革命
材料1:家家户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处处惊惊慌慌, 哭哭啼啼,真凄凄惨惨; 南南北北,东东西西,文文武武,时时杀杀砍砍, 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材料2:1916年-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以 中国的银行、矿山、税收、国库券、期货等为担保。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南昌起义
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必须掌握武装力量;
2、概况:
① 时间: 1927年8月1日 ② 领导: 朱德来贺叶挺
③ 结果: 起义成功,后期北伐失 败,兵分两路。
3、影响:
①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一大已提出过)。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
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共42张PPT)
![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f1a3255a8102d276a22fa8.png)
五四运动
中共成立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北伐 武装起义 国共对峙 长征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全民族抗战 重庆谈判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双十协定 内战爆发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胜利 渡江战役 西安事变 正式合作 初步合作 失败 农村 井冈山 合作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阶 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919——1923) (1)、五四运动(1919年)
B
3.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遭受两次严重挫折。请 说出哪两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采取哪些挽救措施? 从中获得哪些教训?
史实: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和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原因:前者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②中共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后者“左”倾错误指导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 措施:前者: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惨重教训中认识到掌握 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发动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 土地革命,开辟一条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后者①红军长征,实现战略转移②遵义会议,从军事上、组织上 纠正“左”的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 导
例2.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 B ( 革命开端的是 )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斗争的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D.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 命的组成部分 例3.五四运动与以往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是 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②目的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④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 ( D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第一阶段:
时间 5月 4日 -6月初
二 过程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高一历史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27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27页)](https://img.taocdn.com/s3/m/ea77ab5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c.png)
要背诵的内容:
1、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发展变化情况、性质、意义 2、 中共“一大”、“二大”的内容。 3、 国共为什么能实现第一次合作?合作方式?国民党“ 一大” 召开的意义、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 4、 共产党是如何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 5、 红军长征的原因、遵义会议的内容及其意义、长征胜 利的 标志。 6. 人民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7、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和经验。
② 反攻 (1947年6月一1948年8月): 三军挺进中原
③ 决战(1948年9月— 1949年1月): 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④ 渡江战役解放宫 ?京(1949年4月)
1
(2) 经济: 土地改革
:X ЙЁ Ій
У
-2.新中国的成立 (1)成立:新政协的召开、开国大典 (2〉意 义:(在专题四详细学习)
五、执日战争的胜利 1.抗日战争的胜利
2.抗战胜利适的形勢
争取和平民主
中热
1945年8月—1946年夏
抢夺胜利果实。假和平、真内战
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人民解放战争 (1) 军事: ① 防御<1946年夏一 1947年6月):1946年内战爆发, 解放区军民不断粉碎敌人的进攻
(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3)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4) 共产国际的帮助
-思想暮础
2、 过程:
(1)中共“一大”:(时间、地点、内容)——标志诞
中共“二大”:(时间、内容)——民主革命纲领的制 定 1
3. 意义: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 然一新了” {
闷教/屮曲革命面躭縝熬一新, “新"在哪里7 1. 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2.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3. 新的前途——社会主义 4. 彻底的反帝皮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的 最低纲领 | 5. 群众基础更为广泛——工人运动、农民运动 6. 革命力量开始建立革命联盟——国共合作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3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共3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3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b8f2052bb68a98271fefac9.png)
遵义会议(1935.1)
内容: 1、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左”倾错误; 2、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3、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4、取消博古、李德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 1、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2、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五四精神
是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 是敢为天下先,永不低头的精神
探究二:正确理解和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
时间:1919——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 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 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 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 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 的过渡。
———1927年4月27日—5月9日中共“五大”文 件 思考:①上述言论的错误表现是什么?
②这种错误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 ③为避免严重后果的重演,你认为中国共产党
应采取什么对策?
提示:①放弃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②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③牢牢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进行武装斗争。
材料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 命道路的探索
提示: ①共产主义社会
② 反帝反封,建立民主共和国。
③提出了当前党的奋斗目标,即民主革命纲领
④说明中共充分认识了中国国情和革命的敌人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初,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
中指出:“无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 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 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 想一想:
课后练习
• 1.五四运动中,学生的表现日益激进,胡适和蒋梦 麟联名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一文中写道: “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 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 经济的事。”(《原来如此》)文中“中年、老年人闹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4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共25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4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9136c6ba417866fb84a8e59.png)
(1)原因: a中共处于幼年,缺乏经验; 主观: b陈独秀犯了右倾错误 客观: a敌人力量强大;
(2)教训: a中国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 阶级领导 b必须坚持对于革命,尤其 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本课小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1927)
一个开端 五四运动
一个政党
中国共产党
——直接原因
二)经过
结合课本内容完成下表:第一阶段:
时间 5月 4日 - 6月 4日 中心地点 主力 斗争形式 要求
北京
学生
外争主权 示威游行(罢课) 内惩国贼 等
第二阶段: 时间 6月5日起 中心地点 上海 主力 工人阶级 斗争形式
工人罢工 学生罢课 商人罢市
结果 取得初 步胜利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胜 利 释放 罢免 拒绝
提出的口号没有完全实现
初
步
没有改变山东的状况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意义
1、性质:彻底地不妥协的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 2、特点(各阶层作用):
青年学生—先锋 工人阶级—主力军 先进的知识分子—领导
3、作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①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 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2、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阅读教材P67,归纳建党的条件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同中 国工人运动日益结合
组织基础:
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
(焕然一新)
一次合作 一次高潮
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革命 (北伐战争)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3.3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48张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3.3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4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39586ca216147917112880.png)
的民主)
意义: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
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一大”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1
2
中共“一大”会址(上海)
中国“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
3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新的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领导 彻底的革命纲领 :最低纲领 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前途:社会主义 群众基础 :工人、农民 新的革命力量 :革命联盟(国共合作)
三、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
材料一: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
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 (四)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
欣喜盼望
➢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取消“二十一条” ➢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结果:正义的要求遭到无理拒绝,把 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极度失望
决定斗争
讨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 国,为什么在巴黎和会上却决定将德国在山 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而不归还给中国?巴 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 民党合作,共产党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 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
——摘自中共“三大”决议
结合材料一,请说一说共产党为什么与国民党联合进 行民主革命?
材料二: “当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才意识到自已的孤单;当俄国革命胜利,才深 感人民群众力量之伟大。……盖今日革命,非 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 断无成就。”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共23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bd6304c5da50e2534d7f00.png)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政策和主张受到人民拥护,战争得到人民 群众的支持; 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
讨论: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
治舞台,从此以后,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义的广泛传播及 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 革命前途——社会主义
群众基础——更广泛(启发了广大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的
问题:
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 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1、民族矛盾: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 2、经济基础: 近代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阶级矛盾激化 3、阶级矛盾: 4、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 5、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传播 6、导火线: 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直因)
觉悟。团结了革命力量,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革命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材料一:“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
政府工作。” ——《中央局给鄂区的信》1926.9.27
材料二:“只是注意政治宣传的事,而不可干涉到军事行政
上事。” ——《中央给国民军联军政治部副主任刘伯坚的信》 1926.11.9
(3)遵义会议是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 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 (4)意义:长征胜利结束,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 • 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 •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教学课件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a3ff9fdd88d0d233d46a56.png)
一、五四风雷
1、背景条件 政治: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专制、混战、卖国 经济: 民族工业发展,产业工人队伍壮大 思想: •十月革命后,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
义。
•国内发生新文化运动,送来了民主、科学 思想。 外交: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导火线) 2、经过 ①五月: 运动中心:北京; 斗争主力:学生 ②六月: 运动中心:上海; 斗争主力:工人
——《中国通史》
一、五四风雷
返回
一、五四风雷
材料:当时上海的小偷“罢偷” 1919年,青红帮在上海罢市的那一天,由首领 召集会议,会上说:“我辈今日反政府有盗贼行为, 则我辈自身,自不当再为盗贼。”最后决定,无论 罢市多少日,所有扒手,一律停止盗窃行为,若有 违背者,按帮规处罚。据捕房报告,罢市多日内无 一件窃案。 ——资料来源:广州日报.1999年5月4日“五四运动”80
近代企业
注册资本
产业工人 50—60万人
1872—1894
1895—1913
175家
685家
4890万元
22340万元
1912—1919
新增600 多家
超过过去 总和
200万人
——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
一、五四风雷
“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 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 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为马 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导路”
加入国民党
D、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重要成就是 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B、完成了全国性的统一 C、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919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PPT课件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PPT课件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https://img.taocdn.com/s3/m/26d8d64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d.png)
4、新旳奋斗目旳: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5、新旳革命前途: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 过渡
上海
嘉兴南湖
3、(2023·上海) 近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 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旳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觉 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旳是( )
A.1923年10月开往上海旳船票 B.1923年签发旳苏联护照 C.1923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旳合影 D.1925年向共产国际报告五卅运动情况旳俄文原稿
马列主义
发展前途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1、新民主主义革命较之旧民主主义革命
主要“新”在①指导思想 ②领导阶级
③革命前途 ④革命任务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背景 一战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国际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马克思主义
旳传播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北洋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激化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 欢唱。
国共合作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广州国民政府旳成立(1925)
二、条件: 国民革命军旳建立
北
广东革命根据地旳巩固(两次东征)
伐
战 时间:1926开始
争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成果: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 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1927年初,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共
共产国际旳帮助
合 标志: 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 广州
作
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影响: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国民党“一大”会场
孙中山与李大钊等代表步 出国民党“一大”旳会场
高中历史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f90f02ba1aa8114431d93e.png)
五、国共合作抗日的胜利 (1937-1945年)
六、解放战争的胜利(1946-1949年)
1.蒋介石发动国共内战的原因: •根源:维护 阶级统治 • 国的支持 2.中共战略思想:
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
”
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 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毛泽东
六、解放战争的胜利(1946-1949年)
工人阶级急需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来 领导革命
二、中共的成立(1921年)
阶级基础: • 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基础: •五四后 广传并逐步与 1.条件: 工运相结合 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中共一大(1921.7) (1)地点: 、南湖 (2)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 任务(最高纲领):推翻 阶级, 建立 阶级专政,实现 。 (3)内容: 中心任务:领导 。 3.意义: 焕然一新(领导、思想、纲领、群基、
三、国共领导的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
4.最终结果:蒋、汪发动
、 裂,国民革命失败
政变,国共合作破
、
主观: 中共年幼,犯 错误(放弃对 武装的领导权) (1)败因 客观: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教训:无产(工人)阶级应该坚持对
、
特别是对
(军队)的领导权
四、星火燎原——“ ”革命道路的开辟 (1927-1936年) 1.背景:
积极性,
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井冈山会师
四、“ 1937年)
2.实践: (3)政权建设:
”革命道路的开辟(1927成立(1931.11,瑞金)
(4)军事斗争: 五次反围剿:前四次胜利、第五次失 败——被迫 。
①主观(根源):左倾错误(博古、李 败因: 德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 ②客观:敌强我弱
高一历史必修一_新民主主义革命
![高一历史必修一_新民主主义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f2c12114ff00bed5b9f31d2d.png)
四、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 的开辟 (1)开辟的背景: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八七会议的召开;中
共总结经验教训;并最终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①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 ②关系:
错误指示,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央 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①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②忽视掌握武装的重要性,放弃对武 装力量的领导权;③对蒋介石等阴谋公式化、定型化看待;④ 否认农民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压制农民运动,反 对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3)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 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思考:五四运动的背景
材料一
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各自寻找自己的代理 人,造成中国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给中国 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①社会动荡。 ②经济遭到破坏,民族工业凋敝。 ③政局混乱。阻碍民主共和。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造成阶级矛盾加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 1、结束了 ? ;
义
2、肯定了? , 事实上确立了 ? ; 3、是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走上长征。 这是毛泽东写的反映长征历程的作品。
三更大金乌五万红
军 过 后
喜 岷 山
渡 桥 横
沙 水 拍
蒙 滂 沱
岭 逶 迤
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有没有完成民主 革命的任务?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一、五四运动(1919)
1、背景:
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侵华 反帝情绪高涨
(1)国际: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指出了解放的道路
北洋军阀统治黑暗, 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根本原因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 (2)国内: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
罢工斗争频繁发生
1.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3.新的前途——社会主义 4.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的
最低纲领
5、群众基础更为广泛——工人运动、农民运动
6、革命力量开始建立革命联盟——国共合作
三、国民革命(1924——1927)
1、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1)历史条件: ①共产党: ②国民党: (2)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 (1924) (3)方式:党内合作 (4)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意义: A.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 B.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水 千 山
军 不 怕
毛
七 律
尽 开
千 里
铁 索
云 崖
走 泥
腾 细
只 等
远 征
泽 东
长
颜雪寒暖丸浪闲难 征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
1、抗日战争的胜利 2、抗战胜利后的形势
争取和平民主
中共
1945年8月—1946年夏
国民党
抢夺胜利果实。假和平、真内战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人民解放战争 (1)军事: ①防御(1946年夏—1947年6月):1946年内战爆发,
——毛泽东
1、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①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 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2、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
1、历史条件 (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无产阶级的队伍壮大、工 人运动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 同工人运动的结合
辛亥革命复习题: 1、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 2、武昌起义的概况和成功的原因。 3、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都城、国旗、纪年方法 4、为什么说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政府?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性质、意义。 6、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7、袁世凯为何能窃取革命果实?
第三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温故知新 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为完成民 主革命的任务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领 导了什么斗争?
(3)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4)共产国际的帮助
——思想基础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外部条件
2、过程:
(1)中共“一大”:(时间、地点、内容)——标志诞 生
(2)中共“二大”:(时间、内容)——民主革命纲领的制 定
3、意义: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 然一新了”
问题: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红军的长征 (1934.10——1936.10)
(1)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过程: 遵义会议(1935、1,意义)
(3)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 骨干。
遵义会议:1935.1.
1、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
内 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军事上) 容 3、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组织上)
(1)标志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开始破裂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完全破裂
(2)原因
客观: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敌人
力量过于强大。
主观: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
会主义错误。
4、意义:性质、功绩、教训(P53)
教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 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 1辟、背景:走城市道路的失败
2、实践:
(1)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927 .10 毛泽东 )
全国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30年夏)
(2)土地革命
①范围:在革命根据地内
②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③作用: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革命积 极性极大提高。 (3)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前—共—四和被次国迫胜成长利立征、(第1五93次1、失1败1) (4)军事斗争:反“围剿”
关键: 工人阶级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4、意义
(1)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 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3)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4)标志着中国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端.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 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 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 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经济、阶级基础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3)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思想基础
2、经过: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1919年5月4日 -6月初
6月初-6月底
中心 北京
上海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还我青岛”
主力 学生
工人
3、结果:
初步胜利
释放了被捕学生 罢免卖国贼职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运动高潮
(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 一中国。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共两党团结 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北伐军得到 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军广大将士 作战勇敢,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 用。
3、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解放区军民不断粉碎敌人的进攻 (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②反攻(1947年6月—1948年8月):三军挺进中原 ③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解放南京(1949年4月) (2)经济:土地改革
三 大 战 役 示 意 图
(左上图)解放南京。 (左下图)国民党的青天白日 旗被降下来。 (右上图)毛主席在看解放南 京的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