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 第四次作业

合集下载

《教育学》第四次作业答案

《教育学》第四次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1、《大教学论》:《大教学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理论方面的代表作。

《大教学论》是近代以来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它大体可分为五个组成部分: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学制系统及课程论、实现教育改革计划的呼吁,奠定了近代以来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2、课堂管理: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激励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角度对课堂管理做出描述:课堂管理是建立适宜课堂环境、保持课堂互动、促进课堂生长的历程。

其中,建立适宜课堂环境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前提,保持课堂互动是课堂管理的衡量尺度,促进课堂生长是课堂管理的最终目标。

课堂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常规管理、课堂环境管理、课堂秩序的管理、课堂活动管理。

3、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以学生的主动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为主来安排的课程。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⑴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在动物界不存在人类的这种活动。

⑵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这要比动物通过遗传方式传递信息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⑶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

5、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首先,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其次,教育制度是指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与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6、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化是指在社会的教育和熏陶下,个体从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过程贯穿于个人的一生。

根据年龄分期,社会化分为童年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和**社会化。

根据社会化的内容划分,它包括童年社会化和基本社会化。

7、教育美育:教育美育指的是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

教育美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创造教育活动的形式美,同时努力发掘教育活动中所有美的要素作为美的资源。

8、教育的有限性: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即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有条件的:一是教育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

奥鹏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奥鹏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班级授课制答: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

2、课程答: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3、潜在课程答:潜在课程是指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

4、校本管理答: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学校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

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答:首先,导向功能。

教育的导向功能指的是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最终归宿,它为整个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

其次,选择功能。

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目的决定了对人的素质要求上的选择。

再次,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是检验、衡量、评价全部教育活动最终结果的依据和标准。

第四,激励功能。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它立足现实并指向未来,具有一定的理想性,这决定了教育目的所具有的激励功能。

最后,协调功能。

在教育活动内部,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更呈现为一种多层次、多种类的复杂系统。

为了在教育者身上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素质,应该把如上各种因素统一协调起来,使之形成一种合力。

2、简述新型课程管理的建构?答:(1)课堂管理目标的确定,任何有效的课堂管理都是从明确目标开始的。

(2)课堂管理的环境建设,课堂管理的环境建设包括有形的物质环境建设和无形的心理环境建设两个方面。

(3)课堂管理手段的运用——沟通:沟通是信息的交换。

(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作业2:第二次作业3:第三次作业4:第四次作业5:第五次作业1:[论述题]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

共4小题,12分。

)1、研究性学习2、范例教学3、发现学习4、隐性课程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

共4小题,20分。

)1、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是什么?2、为什么说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是紧密联系的?3、教学环境的特点是什么?4、什么是档案袋评价法?谈谈你对这种评价法的看法。

三、判断说理题(每小题6分。

共3小题,共18分。

)1、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行为主体和行为动词两个要素。

2、教学目标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能。

3、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就是对学习需要的分析。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

共2小题,20分。

)1、.教学过程的功能有哪些?2、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参考答案:一、简答现代西方哲学流派课程观有些。

实用主义哲学课程观、逻辑实证主义课程观、日常语言分析哲学课程观、批判理论课程观.二、简答课程目标取向有哪些。

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三、简答科学化课程理论的主要代表及基本观点。

1918年博比特《课程》的出版标志着课程理论研究的兴起。

1923年查斯特的《课程编制》使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得以形成。

之所以称为科学化课程,主要因为其深受“科学管理之父”泰罗(F.W.Tailor)思想的影响。

特征是:效率取向、控制中心,把科学等同于效率,把人视为生产工具。

博比特的基本主张:课程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准备经验。

提出活动分析法。

就是把人的活动分解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并以此确立课程目标、组织内容的方法。

博比特首次提出课程开发的概念,并确立了基本步骤:人类经验的分析;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课程目标的获得;课程目标的选择;教育计划的制定。

美国的泰勒提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的目标模式。

四、简答活动课程观。

杜威:儿童、经验、活动。

主张以儿童的活动为课程的中心;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的内容;主张教材的分类和排列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结构;强调在课程教材中要突出知识获得过程。

【西南●最新版】[0609]《地理教学论》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西南●最新版】[0609]《地理教学论》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609]《地理教学论》第一次作业[论述题]名词解释(选作4个)1、理念2、审美情趣3、地理教学目标4、地理教学过程5、地理基础知识6、地理程序性知识7、地理策略性知识8、地理基本技能参考答案:1、理念:对人的行动具有指向性的理性认识。

2、审美情趣:指审美主体通过美育过程在头脑中产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倾向性。

通常以对审美对象的特殊兴趣、爱好、选择倾向性和易接受性或认同等形式表现出来。

3、地理教学目标:地理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标准。

4、地理教学过程: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方法,发展地理能力,形成积极情感、态度与科学观念的多主体交互的认识与实践活动过程。

5、地理基础知识: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中起奠基作用的地理知识。

中学地理知识主要属于此类。

6、地理程序性知识:主要是回答"为什么”、"怎么办”的地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理原理类知识和地理操作程序类知识。

7、地理策略性知识:主要是回答"怎么学”的地理基础知识,主要为学习方法类知识。

8、地理基本技能: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地理认知任务和实践操作任务的心智活动方式和动作活动方式。

[单选题]1、《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A:地理教学现象B:地理教学方法C:地理教学系统D:地理教学过程参考答案:C[单选题]2.新课程中"教学”的基本含义是:A:讲授与接收B:讲授与讨论C:上课与管理D:沟通与合作参考答案:D[单选题]3、素质教育目标主要包括A:知、技、智B:知、技、德C:知、能、情D:知、能、思参考答案:C[单选题]4、地理教科书的双层系统是指A:文字与图像B:活动与作业C:正文与阅读D:形式与功能参考答案:D[单选题]5、新课程中"教材”的基本含义是:A:教材是范例B:教材是读物C:教材是方法D:教材是课本参考答案:A[单选题]6、地理思维方法包括以下的:A:观察法B:比较法C:调查法D:实验法参考答案:B[单选题]7、合作学习的组织需要:A:同质分组B:异质分组C:男女搭配D:就近结合参考答案:B[单选题]8、揭示地理事象内在联系的相互关系的比较方法叫做:A:凸聚比较法B:联系比较法C:综合比较法D:横向比较法参考答案:B[多选题]1、《地理教学论》课程的核心四论包括下述中的:A:教学发展论B:教学方法论C:教学评价论D:教学环境论参考答案:BC[多选题]2、地理感性知识包括下述中的:A:地理特征B:地理分布C:地理演变D:地理判断参考答案:BC[多选题]3、地理陈述性知识包括下述中的:A:地理名称B:地理分布C:地理规律D:地理方法参考答案:AB[多选题]4.地理程序性知识包括下述中的:A:地理概念B:地理分布C:地理成因D:地理方法参考答案:CD[多选题]5、地理理性知识包括下述中的:A:地理演变B:地理分布C:地理特征D:地理判断参考答案:CD[多选题]6、新课程中"教材”的基本含义是:A:教材是素材B:教材是课本C:教材是方法D:教材是范例参考答案:AD[多选题]7、地理概念的内涵包括下述中的:A:概念名称B:概念定义C:概念例子D:关键特征参考答案:ABD[多选题]8、地理原理的学习方法包括下述中的:A:例-规法B:规-例法C:同化法D:概括法参考答案:AB第二次作业[论述题]名词解释(选作4个)1、地理情感2、地理态度3、地理价值观4、地理课程5、地理课程标准6、地理教材7、地理教学规律 8、地理教学原则参考答案:1、地理情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产生并持续发挥积极影响的较复杂而稳定的心理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doc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doc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答案第一次作业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课程”一词,在我国出自先秦时期的一部教育论著。

《学记》2.在西方,“课程”一词是从拉丁文演变而来,原意为“”,用来说明幼年必须经历的事情,于是转义为“学习过程”。

跑马道3.新中国成立后,新组建的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确定小学国语科以华北解放区的《国语》课本为蓝本进行修订,供全国使用,并把修订后的《国语》改为。

《语文》4.2000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试用修订版)。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5.2001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实验稿),适应新世纪的“新语文”登上语文教育的舞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6.台湾的小学语文课程名称为《》。

国语7.“语文”的“语”指,“文”指文字、文章、文学等。

语言和言语8. ,指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为文字材料中规范而优美的言语,对小学生进行汉语知识的教育与言语的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9.《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10.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机构叫“蒙学”,它所使用的教材称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

蒙学读本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小学独立设置语文科,始于()年。

19001902*191919492.“国文”科的名称始见于()。

《钦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钦定女子小学堂章程》3.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方案》,即新学制,其中小学学制为()。

5年6年*4年3年4.1923年颁布的《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其中的《小学国语课程纲要》独立成章,明确规定“国语”一科教学内容包括()。

语言、读文、作文、写字*识字、读文、作文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读经、识字、写字、作文5.1997年,由()引发的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忧思”涉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理念、教材、教学及其评价等各个方面。

教学论实践作业(3篇)

教学论实践作业(3篇)

第1篇一、作业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教学论的重要性。

教学论是研究教学现象、揭示教学规律、指导教学实践的科学理论体系。

本作业旨在通过实践,将教学论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作业内容1. 教学目标的确立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最后,要确保教学目标的可测量性。

例如,在教授《圆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1)知识目标:理解圆的面积公式,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课程标准,又贴近学生实际。

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2)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以《圆的面积》为例,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回顾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2)引入圆的面积概念,并展示圆的面积公式。

(3)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进行实例讲解。

(4)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以下列举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知识点,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应用。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以《圆的面积》为例,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圆的面积概念和公式。

(2)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圆的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论平时作业答案(同名40876)

小学语文教学论平时作业答案(同名40876)

小学语文教学论第1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我国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演变是“国文”时期、“国语”时期、“语文”时期、“新语文”时期。

2.2001年3月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体现了“新语文”登上语文教育的舞台。

3,台湾的小学语文课程名称为《国语》4,“语文”的“语”指的是语言和言语。

5.作为语文新课标核心理念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全员,二是全面,三是全过程。

6.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人文性、民主性、实践性。

7.语文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特征是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

8.语文课程的建设着力点可在开放和生态两个系统的建设。

9.编制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是全面、适度、具体、分层。

10.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编写原则是时代性和开放性原则、科学性与规范性原则、目标性和实践性原则。

11.从“教教材”变为“用教材”,关键在于教师要胸中有书、心中有标、目中有人、用中有法、用中求“活”。

12.自主性学习的核心品质是独立性。

13.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互助性、互补性、自主性、互动性、评价的自主性。

14.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为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

15.探究学习一般可以分为提出问题、制订计划、调查研究、交流总结四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5分)1.课程标准: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规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一般分为总纲和分科课程标准(说明)两部分。

2、蒙学读本: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教材。

3、非认知因素:指的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和。

4、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构建性的学习过程,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5、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6、语文探究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的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北语20春《课程理论》作业4正确答案

北语20春《课程理论》作业4正确答案

(单选题)1: 按照教学单位的规模大小,可将教学组织形式分为()。

A: 课堂教学、课外教学
B: 固定课时制、灵活课时制
C: 单式教学、复式教学
D: 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授课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 校本课程开发要(),体现在要注意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开发团队、建立合作机制、取长补短。

A: 合作互补
B: 集体审议
C: 学校文本
D: 学生为先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发挥着核心作用,它既是教育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A: 课程
B: 教学
C: 教师
D: 学生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古罗马()系统地总结了罗马教学成就和自己的从教经验,写出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专著《雄辩术原理》(又译为《论演说家的教育》)。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昆体良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根据评价()分类,可将课程评价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A: 客体
B: 关注的焦点
C: 目的
D: 主体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6: ()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

他是近代第一个企图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科学的人,他明确提出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不能仅仅凭借经验与习惯,而应具有自己的理论基础。

A: 裴斯泰洛齐
B: 杜威
C: 赫尔巴特
D: 卢梭。

云南开放大学《小学社会教学论》形考作业4

云南开放大学《小学社会教学论》形考作业4

小学社会教学论()形考作业4小学社会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使得其教学模式可以被学习、示范和模仿,从而使教学模式的运用成为一种技术、技能和技巧,并能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A:整体性B:开放性C:针对性D:操作性答案:A()是社会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A:工业革命B:社会努力C:家庭要求D:学生要求答案:A人的发展是()A:社会化B:学习化C:教导化D:成长化答案:A()是小学社会课程的基础。

A:儿童的生活B:学习做人C:参与社会D:语文教育答案:A以下关于讨论法的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A:要有明确的讨论主题B:讨论前师生双方都要做好充分准备C:教师要成为讨论的引导者和推动者D:对于某些有争议的问题,教师要给出明确的答案,并要求学生接受。

答案:D学习动机在学习中发挥的两个功能是()A:唤醒B:指向C:监控D:反馈答案:A,B教师素质的特点是()A:职业性B:培养性C:道德性D:发展性答案:A,B,D我国当前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A:班级授课B:个别化教学C:小组协作D:分层教学答案:A,B,C人的发展包括()A:身体发展B:智慧发展C:心理发展D:感情发展答案:A,B,C()可以作为教学评价的内容。

A:教师的教学B:学生的学习C:教案、教材D:课堂环境答案:A,B,C小学社会课程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A:对B:错答案:B教学评价部分在教学设计中是可以忽略的。

()A:对B:错答案:B。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4答案(第1214章)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4答案(第1214章)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4答案(第12—14章)一、填空题1.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2.现代教学媒体可以分为五类:光学媒体、音响媒体、文字图像媒体、视听媒体、综合媒体。

3.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传播过程中有四个要素,即传播者、信息、媒体和受传者。

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个别化学习模式。

5.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体态、手势、头语、眼神、表情等来表达。

6.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描述性语言7.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顾及学生的特点。

8、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决策功能、促进发展功能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9.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10.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的、收集与选择作品反省与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1.( C )是指教学媒体能在同一时间内传递信息的范围。

A.重现力 B.表现力 C.接触面 D。

参与性2.下面不属于现代教学媒体发展趋势的是( B );A.多媒体化 B.实用化 C.网络化 D.智能化3.现代教学媒体的扩散性是指( D )。

A.媒体可以记录和存储信息,以供在需要时再现B.媒体固定的信息符号是可以再现出来C.若干种教学媒体能够组合使用D.教学媒体可以将信息在一个扩大了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传递4.教完《竞选州长》,教师设计这样的结束语:马克·吐温实在算得上是一位幽默大师,他的小说既深刻又有趣,他写的两本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汤姆索娅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令人着迷的书,同学们可以抽时间读一读,这属于( B )。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类型(第四次作业)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类型(第四次作业)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类型(第四次作业)课程类型专业:学科教学(地理) 姓名:张俊黎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

课程类型具有多样化特点,关于课程的类型,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教育家持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因此对课程所划分的类别也不同。

一、依据课程组织重心划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是两种最基本的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1、含义:学科课程所谓“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

2、主导价值:学科课程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

中国古代的“六艺”课程和古希腊古罗马的“七艺”课程就是最古老的学科课程的形态。

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

3、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主张: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夸美纽斯:“把一切事物教给人类”,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赫尔巴特:从心理学出发,培养兴趣,设置培养学生经验的、思辩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宗教的、兴趣的、多样的学科。

斯宾塞:学习实用的科学知识,围绕完满生活的五个方面来组织安排课程。

4、特点:A、分科设置,它是分门别类的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B、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具有严谨的逻辑性;C、重视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D、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以知识为基础,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序的整合起来。

5、优点:A、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递;B、所授知识、技能具有完整性、系统性、严密性;C、便于教师教学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6、局限性:A、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忽视了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学生学习时的认识既不是来自生活和实践,也不是完成后回到实践中去,而是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认识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B、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及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学科课程对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缺乏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学科的需要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发生冲突,教师也往往牺牲学生的价值,使学生服从学科的要求,轻点知识的记忆,忽视理解,学生被动学习。

网络教学《地理教学论》作业答案

网络教学《地理教学论》作业答案

网络教学《地理教学论》作业答案《地理教学论》作业第一次作业一、多选题1、《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CA:地理教学现象B:地理教学方法C:地理教学系统D:地理教学过程2。

新课程中"教学”的基本含义是:DA:讲授与接收 B:讲授与讨论 C:上课与管理 D:沟通与合作3、素质教育目标主要包括CA:知、技、智 B:知、技、德 C:知、能、情 D:知、能、思4、地理教科书的双层系统是指DA:文字与图像 B:活动与作业 C:正文与阅读 D:形式与功能5、新课程中"教材”的基本含义是:AA:教材是范例 B:教材是读物 C:教材是方法 D:教材是课本6、地理思维方法包括以下的: BA:观察法 B:比较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7、合作学习的组织需要:BA:同质分组 B:异质分组 C:男女搭配 D:就近结合8、揭示地理事象内在联系的相互关系的比较方法叫做:BA:凸聚比较法 B:联系比较法 C:综合比较法 D:横向比较法二、多选题1、《地理教学论》课程的核心四论包括下述中的:BCA:教学发展论 B:教学方法论 C:教学评价论 D:教学环境论2、地理感性知识包括下述中的:BCA:地理特征 B:地理分布 C:地理演变 D:地理判断3、地理陈述性知识包括下述中的:ABA:地理名称 B:地理分布 C:地理规律 D:地理方法4。

地理程序性知识包括下述中的:CDA:地理概念 B:地理分布 C:地理成因 D:地理方法5、地理理性知识包括下述中的:CDA:地理演变 B:地理分布 C:地理特征 D:地理判断6、新课程中”教材”的基本含义是:ADA:教材是素材 B:教材是课本 C:教材是方法 D:教材是范例7、地理概念的内涵包括下述中的:ABDA:概念名称 B:概念定义 C:概念例子 D:关键特征8、地理原理的学习方法包括下述中的:ABA:例—规法 B:规—例法 C:同化法 D:概括法三、名词解释1、理念:对人的行动具有指向性的理性认识.2、审美情趣:指审美主体通过美育过程在头脑中产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倾向性。

【0291】《小学数学教学论》每次作业解答

【0291】《小学数学教学论》每次作业解答

[作业讨论]第一次作业完整版本!1、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

√2、数学课程目标对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起导向作用。

√3、选择教学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4、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重点是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5、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影响数学课程目标制定的重要因素。

√6、认知发展阶段论的提出者是布鲁纳。

×7、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依据是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

×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9、尝试教学法是由邱学华最早设计和提出的教学方法。

√10、数学课程内容由数学知识和技能组成。

×11、大众数学是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

√1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概括数学课程目标。

×13、国际数学课程目标的改革趋势就是注重数学交流。

×14、内容选择的多样性是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特征之一。

√15、对数学教育有影响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是皮亚杰的"联结说”。

×第一次判断题1、大众数学是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

正确2、国际数学课程目标的改革趋势就是注重数学交流。

错误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概括数学课程目标。

错误4、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影响数学课程目标制定的重要因素。

正确5、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依据是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

错误6、数学课程内容由数学知识和技能组成。

错误7、内容选择的多样性是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特征之一。

正确8、数学课程目标对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起导向作用。

正确9、认知发展阶段论的提出者是布鲁纳。

错误1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正确11、对数学教育有影响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是皮亚杰的"联结说”。

课程与教学论 第四模块作业

课程与教学论 第四模块作业

1、简述教师行动研究的涵义。

答: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思想、知识及教学实践进行系统的、批判性的研究的方式,是自我提升教育实践的重要行为。

教学活动的成功开展需要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进行行动研究也需要一定的工具和科学的程序,教师在自省的计划、实施、反思的行动研究的进程中,不断审视自己的实践知识和教学行为,不仅能够提高教师教学生话质量,而且能够使教师个人的、缄默的、隐性实践知识转变成供他人分享的、明确的公共知识。

2、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及“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无不是对反思最好的论证。

可见反思是对学习与自我提高的必要条件。

而反思则是反思的更进一步表现形式,是一种思维的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著的沉思;同时也是一种高级的认知形式。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

对于教师来说,只教而不反思,就无法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升华加工成理性认识,那么这些经验无法真正的发挥作用。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是在教育过程与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提高,将对教学的一切感性认知加工成理性认识。

总之,反思是教师的自悟能力;反思是教师的工作态度;反思是教师的生活方式;反思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反思是教师教育的元认识;反思是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反思是教师的思维方式。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将反思能力融入自己每天的教学活动中,对于实际面对的每个教学活动中的问题,都要认真对待,做好记录,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写好教学反思,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1)写教学的成功之处,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等;(2)写教学的不足之处,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吸取教训使之成为今后教学上的侧重点;(3)写教学机智。

西南大学远程教育15春第二学期[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远程教育15春第二学期[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0281]《教学论》第一次作业1.班级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它把一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序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3.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

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4.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面的成就,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称为表现性评价。

5、档案袋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

6.课程评价:是对老师一堂完整的教学课程的综合评价。

7、发现式教学: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

8、个别化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9、隐性课程:是指在学习环境,即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习得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种环境就是非正式的、潜在的课程。

10、区分度:又叫试题的鉴别力,是指测验能否拉开分数距离的指标11、座位模式:是指为满足教学活动对教学空间的不同需要,将教室内课桌椅按照一定的形式的排列,它是一种教学空间的组织形式12.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13.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

简言之,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

(0609)《地理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609)《地理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判断题]10、地理教学目标是地理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和标准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9、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地理教学新理念主要包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8、地理教学系统的七要素包括课程教材,方法教具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反馈评价,教学环境参考答案:正确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6、素质教学目标主要指知、能、德参考答案:错误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4、合作学习的组织需要男女搭配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3、新课程中"教学”的基本含义是沟通与合作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2、《地理教学论》课程的核心四论包括教材论、方法论、目的论,评价论。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1、《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地理教学系统参考答案:正确第二次作业[判断题]10、理课程标准中地理价值观的重点是可持续发展观、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全球意识。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9、地理课程标准关注的"过程与方法”重点包括:获取地理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表达和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与方法。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8、地理思维方法包括观察法、比较法、调查法、实验法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7、地理程序性知识主要是回答"为什么”、"怎么办” 的地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理原理类知识和地理操作程序类知识。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6、地理教科书的双层系统是指正文与阅读系统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5、地理策略性知识:主要是回答"怎么学”的地理基础知识。

参考答案:正确西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判断题]4、地理重点知识是地理教材中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地理基础知识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3、地理教学目标设计要注重认知目标、行为目标的有机结合。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2、教学目标ABCD模式中"C”意指行为动词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1、地理陈述性知识是回答"在哪里”、"是什么”、"怎么样”的地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理名称、地理术语、地理分布等地理基本事实。

小学数学教学论形考作业4

小学数学教学论形考作业4

1分别举例说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许多数学概念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讲清它们的来源,既会让学生感到不抽象,而且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一般说来,概念的形成过程包括:引入概念的必要性,对一些感性材料的认识、分析、抽象和概括,注重概念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把形成概念的生动过程变为简单的“条文加例题”,就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因此,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完整地、本质地、内在地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对理解概念具备思想基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

例如,负数概念的建立,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下:①让学生总结小学学过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用自然数1,2,3…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自然数0表示:测量和计算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用分数。

②观察两个温度计,零上3度。

记作+3°,零下3度,记作-3°,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负数。

③让学生说出所给问题的意义,让学生观察所给问题有何特征。

④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正、负数的概念。

深入剖析,揭示概念的本质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础,要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透彻清晰的理解,教师首先要深入剖析概念的实质,帮助学生弄清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就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明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

如,掌握垂线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①了解引进垂线的背景:两条相交直线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时,其余三个也是直角,这反映了概念的内涵。

②知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个重要的特殊情形,这反映了概念的外延。

③会利用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定义进行推理,知道定义具有判定和性质两方面的功能。

另外,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概念解决问题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如“一般地,式子根号a(a≥0]叫做二次根式”这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

式子根号a(a≥0)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a≥0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论第四次作业
如何理解教学过程的本质?
答:(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一方面,教师与学生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以课堂为主渠道展开。

(2)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人类的一般认识总是始于对事物和现象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通过实践检验所获得的理性认识。

教学认识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与教师认识的特殊性两方面。

(3)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教养”是指体现于各门学科中的学科知识,"教育”道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会形成和改变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

教学过程中的教养与教育彼此具有相对**性,又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相互制约。

2、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不能由教师教的活动所取代的认知活动。

答:(1)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具有自己的主体意识。

(2)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具有发展的可塑性。

(3)学生是能够主动建构知识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3、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教学领域中的一种非常古老而又应用的最广泛的经典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是靠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来实现的。

对学生来说,语言能力的锻炼与提高,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的重要方面。

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
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有效地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熟悉和把握教学里的要求,精通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知识与经验基础;要对教学增容进行科学地加工、组合,将教学内容组织成为合理的教学结构;要结合实际激活和活化知识,把教材中处于静态的知识,变成具食生命活力的动态性教学知识。

2、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清晰、精练、准确、生动等特点
由于讲授式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主来传递和交流知识价息的,因此教师语言素养的水平,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所以,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的语言不能采取复述教材式的教条性和机械性的表达方式,而应做到:第一,清晰、精练、准确;讲解过程中能够为学生留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第二,教师语言表达要生动、活泼,要有**,有着丰富的启发性,强烈的感染力;第三,教师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要体现着一种指导、向导性作用,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领会和掌握教学内容。

3、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在实施讲授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有着系列性、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不断地设疑,引导学生在求知**的促使下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边听讲、边思考、边探究。

要改变那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知识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

4、为什么说学生的学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答:在“教”和“学”这一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即学生的学是教学
中的关键问题,教师的“教”应围绕学生的“学”展开。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其他任何人无法替代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

学生唯有通过自己的** 思考才能认识客观世界、认识社会,把课程、教材中的知识构转化、纳入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唯有发挥主观积极性,才能在主动探究的学习中锻炼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唯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上好一节课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1)?目标明确,即教师要明白这堂课要掌握哪些知识、技能,要养成哪些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

(2)?重点突出,是指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上,不要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

(3)?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

(4)?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

(5)?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
可接受程度,言语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或幻灯字幕)要规范、大方、清楚。

(6)?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节奏紧凑,不同任务变换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7)?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自始至终是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为什么说,到目前为止,班级教学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答:班级教学自其产生以来,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教学组织中最重要。

最常见的一种,直到目前,班级教学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教学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的是因为它的多方面的功能。

第一,一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个教师的教育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洞时也为在教师人数有限的情况下扩大教育规模、普及教育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二,以固定的班级为组织形式,有利于形成一个具有强大教育力量的集体,培养集体主义品质。

第三,以班级为组织单位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

竞争、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将学生编成固定的班级,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第五,班级教学往往是与授课(或称上课)的教学活动形式联系在一起的,此两者的结合即班级授课制。

7、贯彻与实施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作为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的教学原则,在数字活动实践中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的顺利有效进行。

充分发挥教学原则的积极有效作用,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正确、灵活地运用这些原则。

(一)发挥教学原则的整体性功能与作用。

作为科学的教学原则,它们之间并不是简单孤立地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教学原则的整体性功能要远远大于单一原则功能之和。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不能片面地夸大某个原则,更不能把单个的教学原则绝对化
(二)运用教学原则要处理好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教学原则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是为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提供指导的。

而现代教学的目的更关注促进人的发展,唤起人探求真、弘扬善、崇尚美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从而实现人的不断的自我超越。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教学原则,要改变以往那种只重科学性,只关注教学原则对教师教知识和学生学知识的“约束”作用,偏重于教学原则对教学双方外在行为的要求与规范的思维方式。

因为这种对教学原则的价值观的认识,实际上缺乏对原则内在的人文意义与价值真谛的深刻认识和揭示。

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贯彻与实施,应当使师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它的指导意义,它的真切关怀和它的实际帮助。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原则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在一旁对教学双方发号施令,贯彻教学原则应当是一种人文关怀的过程:它可以对教师提。

供积极合理的建议,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引导,为教与学的双方指明方向。

实际上,融汇在教学活动中的原则实施过程,深刻地蕴涵着道德的。

认知的、情感的、审美的、技能的等多重意义。

因此,教学原则的贯彻与实施,应全面地关注并服务于师生在智力能力、人格个性、道德情感、协作创新等方面发展的要求,使师生个体的生命活动和生命价值得到充分有效的实现。

为此,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都应当服务和服从于这个目的,即教学原则的有效实施,应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

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宗旨,要求在贯彻教学原则的过程中应当把握好这样几点:第一,在师生交互作用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的着眼点应当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第二,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应当以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第三,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主动学习方式,应当以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和非认知结构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宗旨。

(三)实施教学原则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引进与吸收的关系。

教学原则是在教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立和不断完善的。

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等教学原则,是中国历史上优秀教育与教学思想的概括和结晶,它们在过去和今天的教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是我们应该积极继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

8、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以问题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的教学情境。

(2)?要依据学科教学目标的整体要求,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学生实际已有的和可能的发展水平,选择和确定探究发现的问题(课题)与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