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实录以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2022年《颐和园》教学设计(通用15篇)
2022年《颐和园》教学设计(通用15篇)《颐和园》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颐和园》的特点及美景,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3、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有序观察能力和按地点转换顺序,有序有重点描写见闻。
4、概括中心,体会作者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
二、教学准备1、《颐和园》多媒体课件2、组织学生搜集中国世界遗产资料3、世界遗产风景书签三、课时分配二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课件、师语导入:在我国的首都北东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它就是颐和园。
(板书课题)那里风景秀美。
是古代园林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花园。
今天老师作一回导游,寻着作者的足迹,带同学们去领略——颐和园的美丽风光。
2、简介颐和园。
(出示课件)感性认识颐和园的几个主要景观。
3、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灯片,检查字音正误,区别字形,理解词义。
(2)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认识的字、词,并回答认识理解这些字词的途径及方法。
让学生从中交流学习经验。
(二)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
2、让学生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3、学生分组接力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
4、自由读并讨论、理清课文思路。
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和记叙的游览顺序。
(三)合作学习1、小组交流:作者的游览顺序。
2、默读课文。
思考:哪几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1、欣赏长廊部分:(1)朗读训练: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朗读。
(2)思考:长廊有什么特点?(3)出示课件,指导看图(长廊图)板书:长廊长、美、奇(4)在长廊中游赏,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划出有关语句,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把感情表达出来。
(5)出示文字灯片。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吹来,使人神清气爽①导语:走在长长的长廊中,饱赏那美景,让人神清气爽,下面让老师带同学们去游览万寿山。
2、欣赏万寿山部分:(1)指名读3、4自然段。
《颐和园》教学设计及反思
《颐和园》教学设计及反思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西郊,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皇家园林之一。
以下是《颐和园》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及文化价值;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建筑的热爱及向往之情。
二、教学内容1. 颐和园的历史背景介绍;2. 颐和园的建筑特色及文化价值;3. 颐和园的保护与传承。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颐和园的美丽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 学习任务:a. 教师简要介绍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颐和园的建筑特色和园林布局。
b.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展示各自对颐和园的认识和感受。
c. 学生进行小组调研,收集颐和园的保护与传承的资料,形成小组报告。
3. 总结反思:a. 各小组展示调研结果,并进行交流讨论,梳理颐和园的文化价值和保护措施。
b. 教师总结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颐和园的建筑和文化进行深入思考和体会。
c.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写下本次学习的体会和收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调研报告,可以评价其对颐和园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能力;2. 学生的展示和交流,可以评价其对颐和园文化价值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学生的个人反思,可以评价其对课程内容的思考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对《颐和园》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和改进。
首先,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介绍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时,可能过于简要,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程度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加入一些互动环节,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其次,学生的参与程度。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主要以小组讨论和调研为主,但整体参与度不够高。
下一次课程中,我计划增加一些小组活动和游戏,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性。
最后,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本次教学主要以小组讨论和展示为评价方式,但对学生的个体表现和个人思考进行评价的环节较少。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这10篇《颐和园》教学设计是来自于作者的颐和园教学设计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颐和园》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全文交代颐和园的地理位置和建造年代,用随步移景的方法,介绍颐和园中的长廊,佛香阁,万寿山,昆明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学生对风景描写的理解领悟。
教学重点: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学情分析:学生大多喜欢美丽的风景,乐于学习本课。
教法:讲授法。
时间:一课时教程:一、初读感受美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审美培养二、细读课文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颐和园的美景。
(1)谈一谈自己较喜欢的景点是哪里?(2)朗读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学习作者的描写和表达的方法。
(1)弄清课文的介绍顺序(2)欣赏课文的优美的语言(3)朗读的指导A、指名读、比赛读、范读、评价读、形象读。
B、说一说颐和园的美。
学生当游客,自己当导游,说说颐和园的美景。
三、小结;你喜欢本文的那段描写?四、积累迁移(1)本文优美的语句比较多,可以让学生做自选词句的练习。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抄写。
五、板书设计地理位置——北京西部颐和园年代、面积自然人文景观颐和园美景倾倒中外游客《颐和园》教案篇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语文第六册(语文A版教材)第三单元较后一课。
在现行同期语文教材中,它同时被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和苏版语文教材编为五年级选读文。
所以我觉得本文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理解水准均存在较大距离,教学中将会有较大难度。
于是,我把本课教学分为三个课时:一课时要求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学完一自然段;第二课时,重点探究长廊的“三绝”;第三课时,重点探究长廊的画。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5篇《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1教材简析:《颐和园》是“快乐读书屋”中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
文章采用随步移景的方法向我们介绍了颐和园中的长廊、佛香阁、万寿山、昆明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展现出皇家园林的风采。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由扶到放,循序渐进,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想象、朗读、感悟,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爱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习按游览顺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4.认识“颐、麓、槛”等6个生字,自选和积累课文中的词语和优美的句子。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1.播放颐和园的图片。
在我国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
那里有着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和雄伟壮观的建筑。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一次颐和园。
2.板书课题,齐读。
认识“颐”,提示“颐”字左半边的笔画笔顺,并书空两遍。
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把学生带到美不胜收的颐和园内,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通过多种途径认识(查字典,问同学等)。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圈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并尽量想办法解决。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颐和园哪几个地方的景色?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语句。
4.现在谁来做一下导游,把这一次的游览路线介绍给游客们?小结: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移步随景,也叫作转换地点顺序或游览顺序。
如果你想把你到哪里游览的景点介绍给大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5.游览颐和园后,你最想在哪里拍照留念呢?为什么?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一读。
自主勾画不懂的词语,并想办法解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学实录以及反思
《颐和园》教学实录以及反思四年级语文教案师:老师听说,爸爸妈妈带同学们到过许多地方旅游,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旅游。
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玩玩,猜猜是哪?生:颐和园(板书课题)师:根据老师以往的经验,这个 " 颐 " 字很容意出错,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提醒大家记住这个字?师:说起颐和园它曾经历尽沧桑。
____年时,被英法联军焚毁了,直到 1886 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才重新修建,可是____年它又遭到八国联军野蛮地抢掠和破坏, 1902 年再次修复。
到现在经过百年修复,如今的颐和园是个拥山抱水景色秀美的地方,它以无与伦比的园林艺术的魅丽,倾倒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被人们赞誉为人间天堂。
师: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个人间天堂给你留下总的印象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师:正象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概括的那样,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 生齐读第一段 )师: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重点写了这个大花园中的哪几个景点?圈起来。
师:(板书长廊.佛香阁.排云殿。
昆明湖.十七孔桥。
)这几处景点,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处,美美的去读一读,读完之后,用横线画出你认为能体现出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的词语、句子。
生:我喜欢长廊。
请你来读一读。
师:长廊蜿蜒到万寿山南麓,昆明湖的北岸,是颐和园的主要建筑之一。
请你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师:听了他的介绍,你能用一个什么字来赞美一下长廊?(长、美)师:你从哪读出了它的长呢?(指导读)师:谁能把这种长的感觉读出来?谁愿意再试试?师:你读的真好,那么,长廊的美你又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的呢?谁来试着读一读,师:听了它的介绍,长廊的美主要体现在哪?(画、花)长廊这么美,你能美美的读出来吗?师:老师仿佛看到鲜花了,我还想看到那五彩的画,谁想试试(指生读)师:站在这又长又美的长廊上,你的心情如何?(爽、神清气爽)师:刚才我们从文字上欣赏了长廊的美,再请大家跟随老师的摄像机去欣赏欣赏长廊的美。
颐和园教学反思(最新9篇)
颐和园教学反思(最新9篇)颐和园教学反思篇一《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
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
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较深刻全面的理解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教学。
一、朗读入手,整体感知,体会文美。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摘抄课文中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词句,来体会颐和园的美丽。
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
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加强自主、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落。
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按照读、看、讲的学习方法分组进行自主、协作学习。
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
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学生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这样学生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通过分小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一节课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学得轻松而愉快,游览了颐和园的美景。
颐和园教学反思篇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的能力,拥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较好的受控性、交互性,经过完整演示、形成合理教学结构的过程。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以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借助多媒体,多场景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颐和园的迷人风光,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和作者一起去欣赏美丽的风光。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1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1篇)颐和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7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昆明湖、神清气爽、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雕刻、隐隐约约、玩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4、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1、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
)预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
)2、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舌音(栽zāi葱cōng)翘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后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葱cōng)。
3、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和读破句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2、学生自学。
3、师生交流。
4、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三、学习词语1、指导分段朗读。
2、提出词语,讨论词义:⑴讲解词义:琉璃瓦、横槛、宫殿、画舫。
⑴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清爽:清洁,凉爽。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
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
葱绿:(草木)青翠。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颐和园》的内容,感受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掌握课文的基本结构,学习描写景物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
利用课文朗读、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结合实地考察,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掌握课文的基本结构,学习描写景物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色。
(2)提问:你们对颐和园有什么了解?有哪些印象?2.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3.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查阅字典或询问同学。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解释词义,让学生造句。
4.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讨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感受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5.拓展活动(1)分组讨论:如果让你写一篇关于颐和园的作文,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6.课堂小结(2)强调课后作业的要求。
四、教学反思1.优点:(1)通过图片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了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2)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3)结合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不足:(1)课堂讲解中,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加强课堂管理。
(2)拓展活动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颐和园》课堂教案反思
《颐和园》课堂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景观特色及其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提高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评价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颐和园的历史沿革:明朝的皇家园林、清朝的重建、近代的变迁。
2. 颐和园的建筑特点:昆明湖、万寿山、长廊、佛香阁等主要建筑的特点和布局。
3. 颐和园的景观特色:自然风光、人工景观、园林艺术。
4. 颐和园的文化内涵:诗词、绘画、传说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颐和园的美丽风光,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讲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
3. 案例分析:分析颐和园的代表性景点,如昆明湖、万寿山、长廊、佛香阁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园林艺术。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颐和园的景观特色,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5. 总结提升:总结颐和园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园林艺术的魅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颐和园的代表性景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园林艺术。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颐和园的景观特色,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图片展示法:展示颐和园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颐和园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意识、分析能力等。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绘制颐和园的导游图,以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六、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准确地展示了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价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颐和园教学反思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优秀6篇
颐和园教学反思《颐和园》的教学反思优秀6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6篇《颐和园》的教学反思,希望在颐和园教学反思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颐和园教学反思篇一课文所描写的内容因为与学生生活比较遥远,学生不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振,所以在教学上我先播放了颐和园有关的教学视频,先给学生做一个铺垫,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对颐和园有个大致的了解。
我设定的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因此在环节设计上,先让学生整体感知颐和园的“大”和“美”,在这样的感受的基础上,再理一理本文的写作顺序,抓住每一自然段的开头一句话,强调按游览顺序写作的方法。
在这些的基础上,再突出课文的3、4自然段,也就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万寿山部分。
在重点部分,又穿插一些课堂中的小练习以及背诵、小练笔,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巩固。
像这种写景作文,应该是读和悟结合得非常好的,可是在真正教学过程中,我又犯了老毛病,为了上完内容而上课,追着时间跑,没有好好地处理好读与悟,再悟再读的关系。
这样所导致的一个较大的后果就是,学生对昆明湖的静与绿的感受不到位,感受不到位,那么后面的再读再说就一个个地脱节了。
直接导致后面的“滑”与“划”的区别与好处也理解不到位。
而且我总是会忽略了朗读的重要性。
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平时上课,总是匆匆讲完,很少让学生有机会能和文本对话,这是大忌吧。
语文本来就是师生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而这点,我做得不够到位。
在本课中,讲到昆明湖的静和绿时,真该多给学生点时间,放下教学速度,让他们自己带着理解与体会,边想象画面边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感受昆明湖的静和绿。
还有我的备课似乎总是局限于自己设定的框架里,单一的线条感,学生一没按照这样的顺序出牌,就满盘皆乱,用其他老师的话说,就是喜欢把学生塞进我安排好的步骤中,带着他们往东往西,而不是顺着学生的方向。
颐和园教案(优秀7篇)
颐和园教案(优秀7篇)《颐和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熟悉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模糊约、堤岸、雕刻、狮子、姿势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漂亮的景色和课文美丽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爱好。
4、学习按巡游挨次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1、让同学感受颐和园的漂亮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激发民族骄傲感。
2、学习本课根据巡游的挨次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按巡游挨次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课前预备:1、颐和园风光图或录象片。
2、同学课前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支配: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老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她,构思奇妙,建筑精致,全国各地出名的园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她,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之中。
她,就是北京的颐和园。
今日,我们一起来细细游赏这个漂亮的大公园。
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读“颐”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先请你们自己跟随课文去巡游颐和园。
(老师要求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欣赏美景,既巡游了美景,又自己解决了问题。
)1、请生自己提出自学的要求,师归纳总结:(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标诞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词语意思并想方法记住生字。
(3)在文中标出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色。
(4)有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课文,联系上下文,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弄懂。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学状况。
3、指名小组合作学习。
(1)议议是按什么挨次介绍颐和园的?(2)仔细读每个自然段,想想抓住了每个景点的什么特点来向大家介绍?(3)议议自学中不理解的地方。
4、小组汇报学习状况。
师:说说按什么挨次介绍颐和园的?(生说,师板书:长廊--万寿山脚下--佛香阁前--昆明湖)你怎么知道的?师小结:文中四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写出要巡游的地方,因此这篇课文是根据的巡游挨次来介绍颐和园的。
《颐和园》教学设计及反思
颐和园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引言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杰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美丽的自然景观,吸引着许多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颐和园的教学,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园林艺术,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颐和园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建筑风格;2.掌握颐和园的主要景点和特色;3.能够用合适的语言描述颐和园的美景,并用图片和文字完成相关作品;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颐和园的主要景点和建筑特色;•颐和园的设计理念和园林艺术。
2. 教学方法•导入法:通过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和简单介绍,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和好奇心;•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颐和园的一个景点或建筑,然后进行小组展示;•观察和描述:带领学生到颐和园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感受颐和园的美景,并用合适的语言进行描述;•创作与表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用图片和文字创作一篇关于颐和园的作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并简单介绍颐和园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研究颐和园的一个景点或建筑,了解其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并整理出展示的素材。
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介绍他们所研究的景点或建筑。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讨论。
教师可以适时补充相关知识。
4.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颐和园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感受颐和园的美景。
学生需要记录下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5. 观察与描述回到教室后,学生将他们在颐和园的观察和感受进行整理,并用合适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和引导。
6. 创作与表达根据他们的观察和感受,学生用图片和文字创作一篇关于颐和园的作品。
可以是图片集、游记、描述性文章等。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1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旧知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主要介绍了颐和园的哪几个景点?板书: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二、精读课文,领悟语句,品味语言美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想颐和园里的哪处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把描写该处景物的段落多读几遍,说说这处景物有什么特点?2、学生小组间交流学习情况: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学习情况:师:颐和园里的哪处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说说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可能会抓住重点段(课文的2~5自然段)来谈体会:⑴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描写长廊的长,横槛上的五彩画没有哪两处是相同的,长廊两旁花木成荫。
① CAI出示句子: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② 学生读后谈理解:读了这几句话,你感觉长廊这个景点有什么特点?(长廊“长”的特点可与“教室”的长做个比较来感受长廊的长。
)③ 出示长廊图片:欣赏长廊,感受长廊的长、美。
④ 指导朗读:长廊真是长呀,横槛上面几千幅画又各不相同,画家真伟大呀!请同学们感情朗读这几句话。
⑤ 请同学们仿照这几句话来说说教室走廊的特点,如:走廊地面的水磨石被同学们拖得发白发亮,一侧的水泥柱子非常坚固,不锈钢栏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⑵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描写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
① CAI出示句子: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那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② 指名读句子,谈体会:我读后感觉佛香阁闪闪发光,排云殿金碧辉煌。
③ 师指导写法:比起“长廊”,“佛香阁、排云殿”两处景点所花的笔墨非常少,是略写。
④ 出示“佛香阁”插图:齐读大屏幕上的句子。
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学案例及反思第1篇:《颐和园》教学案例及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教学《颐和园》这课时,我让学生充分读书准备。
同学们提出了20个问题。
1、为什么柱子上刻着狮子?2、为什么佛香*耸立在半山腰的山顶上?3、为什么说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4、为什么站在山上,佛香*的景*尽收眼底?5、为什么船在昆明湖上驶过,湖面不留一点痕迹?6、为什么柱子横槛上不漆别的漆?7、为什么叫垂杨柳,不叫垂柳?为什么要栽这种树?8、为什么叫颐和园?是为了和平的花园吗?9、为什么讲万寿山脚下,不说是万寿山底下?10、为什么八角宝塔不怕被风刮倒?11、为什么叫排云殿?难道能排云吗?12、为什么叫朱红的宫墙?难道像珠子一样红吗?13、长廊两旁的花都谢了。
谢是什么意思?14、为什么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15、为什么黄*的琉璃瓦闪闪发光?16、为什么隐隐约约的看到城墙?17、为什么万寿山的柱子上雕刻着狮子?18、为什么昆明湖绿的像碧玉?19、为什么说美景说不尽?20、为什么颐和园最美?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并让每个学生自己记下去。
我慢慢的看着,进行着分析。
忽然,我灵光一现,对,就用这些问题让学生回家探究、读书、找资料、研究,尽可能地说出问题的*来。
我花费了近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解决了不少问题,虽然说学生回答的*比较的简单,但是考虑到孩子们认识问题的局限*,我想那就已经是不错的了。
下面的就是学生的回答,当然,作为教师,我也引导了一点儿。
1、生答,因为狮子好看,雄伟。
我结合现在有的人家房子前面竖起石头狮子,看看怎样啊。
引出学生说出:皇家气派。
2、生答,师引,共同归纳出,中间可以兼顾山上和山下的景*。
《颐和园》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颐和园》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教学目标】:1、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2、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谈话引课】:你们喜欢旅游吗?到过颐和园吗?想不想去那旅游?今天我们将乘坐健康快车直达颐和园。
一起去领略那儿的山光水色。
(板书课题:颐和园)【课文欣赏】:请大家边看录像,边听课文朗读。
看看课文主要写了颐和园的哪几个地方?师用简笔画画出长廊,万寿山,昆明湖(浏览顺序)【文章学习】:屏幕向我们展示了颐和园的美丽动人,作者又是怎样用文字来表现这种美丽的呢?1、学习长廊段(第2自然段)⑴找出写长廊的段落自由读一读,想想写了长廊的什么特点?⑵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长廊的长、美的?(找出读一读)⑶让我们再从屏幕上欣赏欣赏这金花彩画、五彩缤纷的长廊。
(课件展示图片)⑷长廊这样的长、这样的美,让我们再来美美的读一读它。
(齐读该段)2、学习万寿山段:走完长廊,我们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万寿山上又有些什么雄伟的建筑呢?(学习第3自然段)⑴学生默读写万寿山段落,找出写了哪些主要建筑。
(佛香阁、排云殿)⑵师简笔画出“佛香阁”和“排云殿”⑶“佛香阁”有什么特点?(雄伟、高)你是从哪知道的?(耸立)可否找词替换?(矗立)“排云殿”又有什么特点?(大)你从哪体会到的?(一排排)⑷从屏幕上看图领略建筑物的雄伟壮观。
3、学习写昆明湖段:佛香阁那么雄伟壮观,那我们登上它,看看能领略到什么美景。
⑴指名学生请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并简单说说理由。
⑵出示佳句,品析: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两个比喻的连用,体现了昆明湖的静、绿。
(板书:静、绿)齐读句子,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颐和园教学反思 语文颐和园教学反思(优秀15篇)
颐和园教学反思语文颐和园教学反思(优秀15篇)颐和园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一根据课文特点,本课较为恰当地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置情境,学生如同置身其中。
教学步骤的安排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整体感知到颐和园的大与美,从课文找出直接写颐和园特点的段落进行教学,理清文章结构,再通过文中的过渡句,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教学中穿插生字教学与朗读指导,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学习生字,在读中理解,读中领悟,读中激发感情,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与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去朗读、背诵、复述,将语言自然内化,达到对语言文字的切实积累,不失语文教学之本色。
但在教学中亦有不少不足之处,如师在设计的一个问题:课文哪些自然段告诉我们颐和园又大又美的?学生在文中找了很多地方反映出颐和园的大与美的句子,而师的用意是想让学生找出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总写颐和园的大与美的句子,由于教师表述问题不够明确,所以指引学生的过程花费的时间较多,对整堂课的教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又如在指导学生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的教学上,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这个知识点,而教师却放得太开,先让学生理清什么顺序,再说通过哪些词知道。
虽然只是一个教学顺序的改变,却没有了先扶后放的过程,所以学生对此都较茫然。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明白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问题的表述必须明确,切不可因为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放得太开,导致阅读知识的把握不够扎实,费时又少效!颐和园教学反思篇二《颐和园》是一篇游记,课文不但文字优美,而且条理清楚,个性是本课的写作方法很值得孩子们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始终都以这个目标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文中写作方法。
这篇课文的教学,由学生当导游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资料,体会文美。
生读课文时,我就设置了“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处景点?”这一问题。
让生边读边想,初步感知文的写作顺序。
然后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最后再说说从文中体会到什么?感到遗憾的是学生在体会美时读得很不够,这个目标完成的不够好。
颐和园教学反思(优秀3篇)
颐和园教学反思(优秀3篇)颐和园教学反思篇一在这一课时中我首先安排了出示本单元知识树,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再展示本课的知识树,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然后由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出示自学提纲一,在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
再出示自学提纲二,指导学生用读一读、议一议的方法分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在分组自学过程中,分别出示相应的自学提纲引领学习。
细读课文时,注重引导学生领悟语句,品味语言美。
本文用词准确,语句优美,从重点词句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体会到,长廊、佛香阁、昆明湖等景物的特点不同,作者描写的方法也不同。
教学过程中安排的两个拓展练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描写顺序,激发学生无尽的想象力,积累优美词语。
在教师总结全文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次感知文章的优美语言与写作顺序时,运用配乐朗读的形式,读出欣赏、赞美、陶醉的情调,形成情感共鸣。
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比较符合整体构建所提倡的整体性原则。
不足之处是对于本节课知识树的展示仅限于初读课文后的整体感知,而不是课上根据学生对文本的层层理解动态生成的。
颐和园教学反思篇二《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
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
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课前,我就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浏览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同学们不仅查阅了资料,还打印了一些图片,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全员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仿真情境中学习,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
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国际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利用Internet 中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知识面。
余映潮《颐和园》课堂教学实录
余映潮《颐和园》课堂教学实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余映潮《颐和园》课堂教学实录余映潮《颐和园》课堂教学实录5篇《颐和园》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小学语文_【课堂实录】颐和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颐和园》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读课题,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
(一)今天我们要学习第22课,请读课题。
(二)颐和园是我国保持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该怎么读(课题)?(三)今天,颐和园早已成了中外游客竞相游览的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你又想怎么读?(四)小结:颐和园真的会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受,我们在学习中要试着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二、从游览顺序入手,了解文章结构和课文内容。
(一)从词入手,了解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点和游览顺序。
1.按顺序听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等词,并学习其中的生字“廊”。
2.思考:为什么要写这样三个词?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写?文中又是哪些句子说明了作者游览的顺序?3.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文中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
(二)从句子入手,掌握文章的结构,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从中感受移步换景的游览观察顺序。
2.给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加上文章的首尾段,学生自读感受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并根据段落提纲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师生共同根据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这就是文章的段落提纲,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课文。
现在,我们就移步换景,依次游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去感受颐和园这个美丽的大公园。
三、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欣赏颐和园美景的不同特点,体会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的同时,学习作者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
(一)“游赏”长廊。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出示课文相关文字,在原文中加入表示观察角度的短语,请学生读一读思考这些短语对我们“游”长廊有什么帮助?(放眼一望)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抬头看去)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边走边赏)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颐和园》教学实录以及反思师:老师听说,爸爸妈妈带同学们到过许多地方旅游,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旅游。
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玩玩,猜猜是哪?
生:颐和园(板书课题)
师:根据老师以往的经验,这个"颐"字很容意出错,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提醒大家记住这个字?
师:说起颐和园它曾经历尽沧桑。
1860年时,被英法联军焚毁了,直到1886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才重新修建,可是1900年它又遭到八国联军野蛮地抢掠和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
到现在经过百年修复,如今的颐和园是个拥山抱水景色秀美的地方,它以无与伦比的园林艺术的魅丽,倾倒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被人们赞誉为人间天堂。
师: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个人间天堂给你留下总的印象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
师:正象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概括的那样,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生齐读第一段)
师: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重点写了这个大花园中的哪几个景点?圈起来。
师:(板书长廊.佛香阁.排云殿。
昆明湖.十七孔桥。
)
这几处景点,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处,美美的去读一读,读完之后,用横线画出你认为能体现出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的词
语、句子。
生:我喜欢长廊。
请你来读一读。
师:长廊蜿蜒到万寿山南麓,昆明湖的北岸,是颐和园的主要建筑之一。
请你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师:听了他的介绍,你能用一个什么字来赞美一下长廊?(长、美)
师:你从哪读出了它的长呢?(指导读)
师:谁能把这种长的感觉读出来?谁愿意再试试?
师:你读的真好,那么,长廊的美你又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的呢?谁来试着读一读,
师:听了它的介绍,长廊的美主要体现在哪?(画、花)
长廊这么美,你能美美的读出来吗?
师:老师仿佛看到鲜花了,我还想看到那五彩的画,谁想试试(指生读)
师:站在这又长又美的长廊上,你的心情如何?(爽、神清气爽)
师:刚才我们从文字上欣赏了长廊的美,再请大家跟随老师的摄像机去欣赏欣赏长廊的美。
(课件)
师:看同学们的表情,大家都被它的美给陶醉了。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假如你就置身在长廊之中,微风丛左边的昆明湖上徐徐吹来,景随步移,那几千幅各不相同的画就展现在你的眼前,你仿佛到了哪?
师:那就带着这种感觉再来美美的读一读。
齐读.
师:小结,长廊太美了,正因为如此,1990年它被评为
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师:游完了画廊,大家还想到哪去游览?(佛香阁、排云殿)(佛香阁、排云殿)你能在图上指出哪是佛香阁,哪是排云殿?
(一生上来指)理由是什么?(你真会读书)
文学总是这样奇妙,读着它就能身临其境。
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闪闪发光、金碧辉煌)
那我们就大声的把这种闪闪发光、金碧辉煌的美读出来。
师:接下来,大家还想上哪?
师:请你把昆明湖向大家介绍一下。
师:听了他的介绍,你能用一个字来告诉我们你眼里的昆明湖是什么样的?(静、美)
师:你从哪句话中体会出来的?
(指导读"慢慢地""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师:将"滑"字换成"划"字行吗,为什么?
"划"可组什么词(划船)运动会中有一项比赛,就是划船,要想取胜,就得怎么办?(用力,要用力,水面上就要留下痕迹)"滑"可组什么词?(滑冰)滑冰在哪滑?(冰面上、光滑的水泥面上)
现在游船在水面上滑过,说明什么?(昆明湖很静)作者这个字用的多好呀。
要想不留痕迹,就得怎么滑?(慢慢地、轻轻地)
师:我们感觉到昆明湖这么静这么美,作者是用两个什么句子来描写的呢?(比喻句)
师:作者用了两个比喻句使我们形象的感受到了昆明湖的静和美,那你们想不想把他积累下来。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来感受昆明湖的静和美。
师:接下来我们再到哪游览?
师: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十七孔桥。
师:你为什么喜欢十七孔桥?(有许多小狮子)
师:这些小狮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有上百个、姿态不一)(解释姿态不一)
都有什么姿态的呢?想象一下,它们都在干什么?用"有的有的"连起来。
师:这些小狮子太可爱了,你喜欢它们吗?那就把你对它的喜欢读出来。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觉得你是在五米之外看它,想不想走近它?那就跟着老师的摄像机走到它跟前。
(课件)
师:这次我们走到了它的跟前,你都想干什么?(抚摸它、在它旁边照张相)
在它旁边照张相,要留作纪念,可见你很喜欢它。
那就把你的喜欢和它的可爱读出来吧。
师:颐和园的美景只有这几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读最后一段)
师:是啊,颐和园处处有美景,让我们感受到颐和园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男生读第一段,女生读最后一段)作者这是采用的哪种写作方法呢?(首尾呼应)
师:从大家的神情上看,都被颐和园的美景给陶醉了,那么
作者在游览颐和园时,是按照怎样的路线游览的呢?请你画出表示地点转换的句子来。
(课件出示)
像这种按照游览的顺序依次写出所看到的景物,是一种什么写作顺序?(游览的顺序)
以后同学们再跟爸爸妈妈出去游览的时候,想写一篇游记,可以采用这种写作顺序。
师:这么美的颐和园,每天都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现在又是旅游旺季,想到颐和园去的游客就更多了,因此旅行社想招聘一批小导游,招聘的题目就是写一篇颐和园的导游词。
想去竟聘的同学,课后认真准备,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导游词去参加竟聘。
《颐和园》教学反思
威海市第二实验小学董艳荣
一、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
一写长廊的景色。
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接着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容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
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的景观。
三写昆明湖的景色。
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
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选取本课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
观,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是了解并学习本空间变换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二、设计意图
根据本文的特点及学生喜欢旅游的特点,我设计了让小导游这一情境贯穿全课的始终。
并遵循阅读教学的特点,为课堂教学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1、谈话引趣,导入新课。
新课伊始,问:“同学们,老师听说爸爸妈妈带你们到过很多地方旅游,那你们喜欢旅游吗?那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玩。
猜猜是哪?”在学生兴致高涨时,及时板书课题“颐和园”。
2、初识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放声朗读一遍课文,看看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一句话概述。
(2)浏览课文,圈出作者游览了哪几个景点。
3、精读课文,研读词句。
通过“导游——介绍景点——研读本段重点词句,特点——导游再次介绍景点——指导朗诵,升华情感”。
这一学习方法来完成课文二、三、四、五自然段的学习,而且学习的过程中二段详细学习,其它几段简略学习。
4、熟读课文,总结全文。
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
首尾呼应及游览的顺序。
5、课后延伸。
在感知了颐和园的美之后,写一篇导游词,吸引更多的人去游览颐和园。
本设计运用了看、听、读、比较、说的方法。
采用了听录音、看课件等教学手段与朗读教学巧妙结合,融为一体,再现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把学生带入了一幅山水画卷的优美情境之中。
同时,还精心设计了比较训练,指导划重点词句,引导背诵优美的句子,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理解、阅读、说话等多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
不足之处:
读的还是少,只为了分析课文段落中长廊的美、长;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和美;登上万寿山顶看到昆明湖的静、美;十七孔桥小狮子可爱和多。
我只抓住了重点语句读,忽视了段落间的读,只是在分析好每段后对文本进行了重组,利用师生合作读来再次进入文本,虽然做到了整体感知到局部重点朗读再到师引读再次整体读,但总的来说还很不到位,离语文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还有一段距离。
今后逐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