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废墟的辉煌》2 北京版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废墟的辉煌》课件
内容深度与广度
在保持内容易于理解的基础上,增加内容的深度 和广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反馈与评价
学生反馈
大部分学生对本节课的课件内容表示满意,认为课件视觉效果佳,内容丰富有趣。同时,学生们也希 望在未来能有更多的互动环节和个性化教学内容。
在解读文章主题思想时,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文化遗产对于一 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起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城市发展的 过程中,保护和传承好文化遗产,让城市的发展更加可持续和有意义。
04
课堂互动与讨论
问题导入与思考
问题导入
教学内容
介绍圆明园的建筑风格、艺术 特色和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和艺术 特色,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和影响。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和 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引导 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
02
废墟的辉煌历史
废墟的形成与演变
废墟的形成
自然灾害、战争、废弃等导致建筑物或遗址被破坏,形成废墟。
废墟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旅游资源
废墟可以成为旅游景点, 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探索 。
城市更新
在城市更新和改造中,废 墟可以成为再利用和再开 发的资源,促进城市可持 续发展。
教育价值
通过废墟,人们可以更好 地了解历史和文化,培养 人文素养和历史意识。
03
课文内容解析
课文结构分析
课文结构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北京胡同的历史和特点,再分别从胡同的建筑 风格、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等方面进行分述,最后总结胡同的辉煌之处。
海淀区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海淀区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基础·运用(28分)小学六年的快乐生活是我们金色的童年回忆。
转眼到了毕业季,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纪念难忘的小学时光,迎接未来的初中生活。
一、选择并填写,完成第1-3题。
1. 下面是李兰同学为制作成长纪念册整理的相关资料,请根据要求完成第(1)-(5)题。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见证着祖国的发展,感受着祖国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了新突破。
“天宫课堂”中神奇的实验令观众分外激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团队锲而不舍、艰苦奋斗,最终获得“世界航天奖”;冬奥会及冬残奥会上众多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令世界运动员及观众感到……我们更要努力学习,把握住中国科技未来发展的新机遇,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
(1)下面加点字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大(zhòng)B.应用..(yìng)C.分.外(fēn)D.锲.而不舍(qiè)(2)在文中画“”处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不可思议责认B.不可思议责任C.不可思意责任D.不可思意责认(3)文中“遇”字的第七笔是()A. B. C. D.|(4)下面词语中的“领”字与“领域”中的“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领会B.领土C.衣领D.带领(5)李兰在与同学一起交流这些资料的时候,想用一句古诗形容中国科技人员在攻坚克难过程中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她在交流簿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2. 在即将离开母校之际,李兰同学要在毕业典礼上发表一段演讲。
请你阅读她演讲稿中的这段话,完成第(1)-(6)题。
在六年难忘的小学时光中,我们在老师们的关爱中成长,逐步从()走向成熟。
不能忘记,沮丧时您给我们暖心的();不能忘记,犯错时您对我们的教导。
您经常用“,”告诫我们读书要用心思考、细心揣摩。
师恩难忘,铭记于心。
第2课《废墟的召唤》(练习)(含答案)-(高教版-拓展模块)
第2课《废墟的召唤》(练习)(含答案)-(高教版-拓展模块)第2课废墟的召唤同步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黛(dài) 青色妲(dá)己宗璞(pú)甲胄(zh òu)B.褒姒(sì) 蘸(zhān)着雕镂(lòu)充塞(sè)C.远瀛(yíng)观嗫(niè) 嚅(rú) 迤(yǐ)逦绮(qǐ)辉D.海晏(yàn) 堂窸(xī)窣(sū) 画框(kuàng)慷慨(k ǎi)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窈窕(文静而美好)___点缀(装饰)B.朦胧(朦朦胧胧)___甲胄(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子女)C.窸窣(模拟摩擦等较轻微的声音) 凝(凝结)望D.寂寞(寂静、冷静)___蘸(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地停泊着。
②那时的我们,是何等,是何等地满怀热忱!③我不怪他们,怎能怪他们呢!我嗫嚅着,很不。
A.①安分守己②气势磅礴③理直气壮B.①漫不经心②踌躇满志③理直气壮C.①若无其事②慷慨激昂③理直气壮D.①熟视无睹②慷慨激昂③理直气壮4.“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对这一段话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话共有三个比喻:第一个本体是荒野,喻体是海洋;第二个本体是荒草,喻体是海藻;第三个本体是乱石,喻体是泡沫。
B.这一段话共有四个比喻:第一个本体是荒野,喻体是海洋;第二个本体是荒草,喻体是海藻;第三个本体是乱石,喻体是泡沫;第四个本体是建筑遗迹,喻体是船只。
C.这一段话共有三个比喻:第一个本体是荒草,喻体是海藻;第二个本体是乱石,喻体是泡沫;第三个本体是建筑遗迹,喻体是船只。
废墟的辉煌阅读及答案
废墟的辉煌阅读及答案【篇一:2007年高考散文阅读突破训练与练习题】--------------------------------------------------------------------------------训练点: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作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
一段文字内容很多,可以分别归纳出其内容要点,还可以用一句或几句话来概括其核心意思。
本考点通过分析辨别、筛选组合、阐释述解、归纳概括等方法,检测考生归纳概括语言文字的能力。
其测试能力层级为c。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要求考生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语句、语段乃至整篇文章的中心和要点。
它常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出题来检测考生分析概括能力的高低:能否对具体的内容(比如某一段落)加以概括,能否对整篇文章的中心加以归纳,能否对文中含蓄的内容(比如某些人、某些事的特点)加以解说。
考查的题型灵活多样,可以是客观选择题,也可以是主观简答题或填空题等。
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间,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
(3)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
为了真正达到准确地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这一目的,还需要重视以下几点:⑴注意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重点句、归纳句,这些句子常常是提炼文段(或全文)内容要点(或中心意思)的依据。
⑵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这些词语是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现,不可忽视。
⑶概括时,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概括的层次要恰当,内容要涵盖得全面正确,概念要限制准确,表述要精练确切。
⑷注意弄清作品的社会背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知人论世,这是准确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必要条件。
⑸充分利用题干所提供的信息。
要充分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寻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北京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废墟的辉煌》教案范文(精选2篇)
北京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废墟的辉煌》教案范文(精选2篇)北京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废墟的辉煌》范文篇1教学目标:1.认读8个字,读读指定的15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作者参观前后心情有什么变化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3.了解古罗马文明的废墟,感受这个千古的绝响、永恒的魅力、不灭的辉煌。
教学重、难点:1. 了解古罗马文明的废墟,感受这个千古的绝响、永恒的魅力、不灭的辉煌。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并不陌生,本文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空间。
在教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
课前,师生可以共同查找一些关于古罗马的材料和其他一些设计知识背景的资料,也可联系我国的圆明园,为学生理解最后一句话打下基础。
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理念: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追求教学实效。
2.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空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准备:查找一些关于古罗马的材料和其他一些设计知识背景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18课,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什么是“废墟”?废墟怎么是辉煌的?)随机解决第一个问题。
为了更好地读懂课文,我们先来看看大家的预习情况。
二、检查预习:1. 谁来将课文的生字准确地读给大家听?(读课后生字表)2.再读读这些词语,将字音读准确。
囚犯阿房宫断壁残垣横亘凯撒神庙斑驳退榫艾米利亚殿堂马森齐奥殿堂帝奥斯库雷神庙萨图尔诺农神庙3.读读课后的四字词语。
4.读课文,画出课文中出现的课后的四字词语。
5.将下面的句子读正确。
A.早就听说罗马是一件精致的建筑艺术作品,尤其是那规模宏伟金碧辉煌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高耸云天气势非凡的圣天使城堡、巍然屹立的埃曼纽尔二世骑像纪念碑、充满神秘色彩的许愿喷泉,更是以它们独特的建筑艺术闻名于世。
B.华丽的埃米利亚殿堂,只剩下一堆零乱的石块;雄伟的马森齐奥殿堂,只剩下几堵厚厚的破墙;高大的蒂奥斯库雷神庙,只剩下孤零零的3根石柱;最为气派的萨图尔诺农神庙,只剩下8根石柱支撑的大门;为了纪念贵族和平民之间修好的和平神庙,只剩下光秃秃得庙墩基座。
b北京版教材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目录小学语文北京版第十二册(六年级下册)教案1毛泽东词二首[1] [2] 2草原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4唯一的听众5永生的眼睛6暴雨筛7古诗四首[1] [2] [3] [4] 8为学9沉香救母10穷人11母亲12争画13母亲的纯净水14我看见了大海15零点降生的女孩16黄河象17索桥的故事18废墟的辉煌19梅花魂20理想的风筝21为我唱首歌吧22詹天佑2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4小英雄雨来第十册:北京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目录小学语文北京版第十册(五年级下册)教案1桂林山水2索溪峪的“野” 3鸟的天堂4长江之歌5在炮兵阵地上6深山风雪路7一双美丽的蓝凉鞋8在金牌面前9木笛10圆明园的毁灭11半截蜡烛12郑和远航13义犬复仇14金色的脚印15母爱16这是儿子的鱼17古诗四首[1] [2] [3] [4] 18《三字经》节选19寓言二则[1] [2] 20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21挑山工22跳水23鲁本的秘密24走独木桥25奇异的琥珀26鲸27夜晚的实验28通灵仙鹤29丰碑30草地夜行31白求恩与孩子32蒋筑英北京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目录小学语文北京版第九册(五年级上册)教案1我们爱你,中国2拐杖3北京老人4森林警察5记金华的双龙洞6颐和园7乡下人家8慕田峪观云海9猫10爱的奇迹11我和狮子12灵泉13古诗四首[1] [2] [3] [4 14京剧《赤桑镇》选段15寓言二则[1] [2] 16猴王出世17买小狗的小孩18老人与海鸥19乌塔20看不见的爱21只有一个地球22蝉23漫谈沟通24与北极狼为友的科学家25井26白杨27天窗28诺言第八单元29董存瑞舍身炸暗堡30军神31中华民族的最强音32北方有个小木屋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目录小学语文北京版第八册(四年级下册)教案1龙2山沟的孩子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4春天的雨点5古诗词三首[1] [2] [3] 6小珊迪7爷爷的芦笛8冰激凌的眼泪9美丽的小兴安岭10威尼斯的小艇11观潮12北京的长城13果敢的判断14语言的魅力15六个馒头16天游峰的扫路人17迎接绿色18天鹅的故事19吃虫的植物20刺猬21古诗三首[1] [2] [3] 22西门豹23寓言二则[1] [2] 24三过家门而不入25七律·长征26一夜的工作27马背上的小红军28在大海中永生29神奇的光30在古观象台上31捅马蜂窝32雅鲁藏布大峡谷北京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目录小学语文北京版第七册(四年级上册)教案1故乡是北京2我爱家乡的柿子3可贵的沉默4沙滩上的承诺5古诗三首(一)[1] [2] [3] 6李时珍7责任8爱因斯坦与小姑娘9瀑布10海底世界11五彩池12美丽的三潭印月13麻雀14自然界之道15神奇的鸟岛16大象“醉酒”17赵州桥18参观人民大会堂19珍珠泉20北京的四合院21古诗三首(二)[1] [2] [3] 22寓言二则[1] [2 23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24围魏救赵25给予树26咱俩的秘密27卖木雕的少年28想别人没想到的29缝纫鸟30小岛失踪之谜31神秘的死海32“神舟”五号,我们为你骄傲北京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目录小学语文北京版第七册(四年级上册)教案1科学的种子2放风筝3我一定要等她4假如我可以变5肥皂泡6画杨桃7古诗二首(一)[1] [2] 8征友启事9锡林郭勒大草原10富饶的西沙群岛11爬山虎的脚12游天坛公园13曼谷的小象14翠鸟15鹅16动物的互惠互助17七颗钻石18我希望有一支神笔19真正的施主20重要电话21小蝴蝶花22收易拉罐的小男孩23笋芽儿24味道果然不同25古诗两首(二)[1] [2] 26寓言二则[1] [2] 27古人论学习28夸父追日29探索者1号30新型玻璃31给星星正名32太空人的生活北京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目录小学语文北京版第五册(三年级上册)教案1和老师在一起2上学一路歌3墨渍4今天我很忙5称象6中国娃7古诗二首(一)[1] [2] 8半边井9帽子10 5美元的故事11小喜鹊的两个家12快乐的小河13奇妙的鲤鱼溪14可爱的鼠狐猴15遥远的恐龙世界16国宝金丝猴17账单18难忘的八个字19新加坡街头见闻20谁该得第一21葡萄沟22美丽的北海公园23登上企鹅岛24玻璃窗上的童话25古诗二首(二)[1] [2] 26寓言二则[1] [2] 27《论语》二则28羿射九日29我想发明..... 30有趣的机器人导游31美丽的星空32音乐医院。
废墟的辉煌阅读答案
废墟的辉煌阅读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废墟的辉煌阅读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废墟是历史的化石。
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
下面是我为你们准备的《废墟的辉煌》的文章阅读以及相关的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你们。
《废墟的辉煌》刘上洋原文阅读...废墟是历史的化石。
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
下面是我为你们准备的《废墟的辉煌》的文章阅读以及相关的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你们。
《废墟的辉煌》刘上洋原文阅读真没有想过,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
我们乘车从一个叫美女城的小镇前往罗马。
早就听说罗马是一件精致的建筑艺术作品,尤其是那规模宏伟金碧辉煌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高耸云天气势非凡的圣天使城堡、巍然屹立的埃曼纽尔二世骑像纪念碑、充满神秘色彩的许愿喷泉,更是以它们独特的建筑艺术闻名于世。
因此在我的想像中,罗马一定很美,很繁华。
然而,当汽车进入市区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有流光溢彩,没有生机盎然,一切都是旧的,街道是旧的,房屋是旧的,整个罗马就像一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
就在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时候,汽车在一座残破但却很雄伟的椭圆形建筑物前停了下来,我的眼睛顿然一亮,这不就是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吗?这座于公元72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起来的巨大建筑,虽然毁坏严重,残破不堪,但不愧为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
它的形状很像今天的体育场,近50米高的外围墙是用砖石砌成的三层石柱拱廊,周围有80个出入口,里面的阶梯式座位能同时容纳5.5万观众。
就是现在,也令人惊叹不已。
从斗兽场建成的第一天起,里面就浸满了野蛮和血腥。
达官贵人们为了寻求刺激和欢乐,在这里上演了长达500多年的"人兽斗"。
在诅咒它的同时,我又暗暗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
要不然我们只有从历史学家的笔下去寻找它的踪迹了,就像我们中国的阿房宫一样,只能从司马迁的《史记》和杜牧的诗文中去想像它的辉煌壮丽了。
《黄河象》《索桥的故事》《废墟的辉煌》《语文实践活动6》教学设计
《黄河象》《索桥的故事》《废墟的辉煌》《语文实践活动6》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实验版教材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安排了1篇精读课《黄河象》,2篇略读课文《索桥的故事》《废墟的辉煌》,以及“语文实践活动6”。
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以及新词,认读10个字,读读指定的15个词语。
2.能给课文划分段落,列出简要提纲。
3.知道课文是怎样写出黄河象骨骼化石完整的特点的。
4.继续学习准确地使用关联词语。
5.体会句子的意思有多种表达方式。
6.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知道索桥有什么故事,完成课后练习题1题的填空。
7.了解科学家假想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及假想的根据,激发想象力,产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保护国家文物的意识。
8.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作者参观前后心情有什么变化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9.了解古罗马文明的废墟,感受这个千古绝响、永恒的魅力、不灭的辉煌。
10.懂得“比故事更美、更好”的是什么,让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净化。
三、单元教学重点1.了解科学家假想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及假想的根据,激发想象力,产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保护国家文物的意识。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懂得“比故事更美、更好”的是什么,让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净化。
3.了解古罗马文明的废墟,感受这个千古绝响、永恒的魅力、不灭的辉煌。
四、单元教学难点1.理解《黄河象》一文第四部分,发掘时人们看到的和想到的。
六、教学安排:16.《黄河象》2课时17.《索桥的故事》1课时18.《废墟的辉煌》1课时“语文实践活动6”4课时25黄河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科学小品。
写的是科学家根据黄河象发掘时的情景及化石形成的科学知识,假想了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说明了古生物化石是大自然演变的可靠证据。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
2.能给课文划分段落,列出简要提纲。
3.知道课文是怎样写出黄河象骨骼化石完整的特点的。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北京版六年级下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京版小学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用“√”选择下列多音字的正确读音1.教室里的喧哗(huá huā)声盖住了教室外面哗(huá huā)啦啦的雨声2.爷爷写完了《乡村随想曲》这篇散(sàn sǎn)文就到院子里散(sàn sǎn)步去【答案】1.huá huā2 . sán sàn【解析】这道题查学生对多音字辨析能力要求学生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正确读音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多音字1.喧哗读音xuān huá 哗啦啦读音huā lā lā2.散文读音sǎn wén 散步读音sàn bù2.(1)这种设计________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________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2.(2)同学们________走着 ________谈论着【答案】既, 又【解析】两个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用“既……又……”相连【答案】一边, 一边【解析】两个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用“一边……一边……”相连3.(《敕勒歌》《饮湖上初晴后雨》)用自己的话把两首古诗的内容讲给同学听________________【答案】《敕勒歌》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波闪动晴天时景色迷人山峦迷茫烟雨中也显得神奇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淡妆浓妆她总是美丽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解析】本道题考查了诗句意思的理解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的内容《敕勒歌》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饮湖上初晴后雨》水波闪动晴天时景色迷人山峦迷茫烟雨中也显得神奇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淡妆浓妆她总是美丽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4.童年就像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喜悦、难过、愤怒、悲哀、快乐……各种感受交织在一起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以“那天我真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内填入表示心情的词语②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③不少于350字【答案】范文那天我真激动“五二班加油!”“五二班必胜!”加油声一声高过一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这就是我校第四届运动会中女子800米比赛的镜头之一一想到这次比赛我就热血沸腾上周五我参加了女子800米比赛跑道上的我心里就像只小兔子紧张地怦怦直跳比赛开始了只听司令员“砰”一声枪响我便努力地向前奔去一百米两百米四百米……一圈过了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是多么的漫长我的腿麻木了就在我想要放弃时我听见了听见了“阮诗婷加油!”这些加油声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这股力量仿佛在我身边推着我迫使我勇往直前五百米六百米七百米……近了更近了!离胜利就差最后一点了!该冲刺了我重整旗鼓抬起僵硬已久的双腿向前冲刺胜利离我越来越近了20米 10米 5米我迈着大步跨过终点线我成功了!同学们个个兴奋无比大伙全都激动地拥抱在一起……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就会成功不管你付出多少只要收获了就是最大的喜悦!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次比赛将会永远留在我记忆的海洋里成为我最美好的回忆它将激励我大胆地去追求梦想我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解析】范文那天我真激动“五二班加油!”“五二班必胜!”加油声一声高过一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这就是我校第四届运动会中女子800米比赛的镜头之一一想到这次比赛我就热血沸腾上周五我参加了女子800米比赛跑道上的我心里就像只小兔子紧张地怦怦直跳比赛开始了只听司令员“砰”一声枪响我便努力地向前奔去一百米两百米四百米……一圈过了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是多么的漫长我的腿麻木了就在我想要放弃时我听见了听见了“阮诗婷加油!”这些加油声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这股力量仿佛在我身边推着我迫使我勇往直前五百米六百米七百米……近了更近了!离胜利就差最后一点了!该冲刺了我重整旗鼓抬起僵硬已久的双腿向前冲刺胜利离我越来越近了20米 10米 5米我迈着大步跨过终点线我成功了!同学们个个兴奋无比大伙全都激动地拥抱在一起……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就会成功不管你付出多少只要收获了就是最大的喜悦!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次比赛将会永远留在我记忆的海洋里成为我最美好的回忆它将激励我大胆地去追求梦想我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5.认真读下面的句子体会画横线词语的含义再用意思相近的词语分别填空2008年奥运会中国健儿在五十一个项目上勇夺第一陈燮霞在女子举重48公斤级比赛中________ 庞伟在男子射击10米气手枪比赛中________ 男子体操团体比赛中国队也________【答案】喜获金牌, 摘得桂冠, 拔得头筹【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与“勇夺第一”类似的词语有“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 它们的意思都是“获得第一”6.(1)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6.(2)“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6.(3)“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是错误的()6.(4)《长相思》的作者纳兰性德是宋代人()【答案】(1)√【解析】(1)说法正确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使用最多的文字为汉字所以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答案】(2)√【解析】(2)说法正确该句子将“书”比作“长生果”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答案】(3)×【解析】(3)说法错误题干中句子的标点符号是正确的【答案】(4)×【解析】(4)说法错误纳兰性德是清代人7.查字典填空①“鼎”是________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 音节________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②“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经提炼或挑选的②完美最好③细④机灵心细⑤精通⑥精神精力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横线上博而不精________ 精益求精________ 精明能干________ 精神萎靡________【答案】上下 , D , ding , 目 , 7 , 竖, ⑤ , ② , ④ , ⑥【解析】①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②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8.下列每组词语都有错別字的一组是()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迂回屹立鞠躬尽瘁B. 斗蓬滥用心驰神往C. 慷概豪迈千钧一发D. 讲坐班点三翻五次【答案】D, C【解析】A.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故“鞠躬尽瘁”错误B.斗篷斗笠故“斗蓬”错误C.正确D.讲座是一种教学形式多利用报告会、广播等方式进行故“讲坐”错误斑点在一种颜色的物体表面上显露出来的别种颜色的点子故“班点”错误三番五次很多次故“三翻五次”错误9.照样子变新字再组词【答案】梅梅花, 里里面, 柱柱子【解析】10.(1)移舟泊烟渚 _______________10.(2)野旷天低树 _______________10.(3)《草原》一课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这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展现了_______________的草原风光而且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10.(4)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10.(5)“四大名著”指的是《三国演义》《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日暮客愁新【解析】(1)注意“暮”的正确书写【答案】(2)江清月近人【解析】(2)注意“清”的正确书写【答案】(3)老舍, 美丽, 蒙古族和汉族之间团结友好的民族深情【解析】(3)老舍先生写的《草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古族和汉族之间团结友好的民族深情【答案】(4)想象, 幻想, 夸张【解析】(4)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答案】(5)西游记, 水浒传【解析】(5)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巨著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1)文中的“凌乱”一词我是用________的方法理解的它的意思是________11.(2)文中画直线句子中的“这”指________ 句子是把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 落叶成了________ 这样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11.(3)第②段主要写了________【答案】(1)联系上下文指落叶在水泥道上排列得并不整齐没有秩序【解析】【答案】(2)水泥路铺满落叶的水泥路彩色的地毯金色的小巴掌使描写的事物更形象生动【解析】【答案】(3)铺满落叶的水泥道非常美丽【解析】三、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2.按要求写句子1.牛郎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牛郎回头一看微小的星光下老牛正在说话(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牛郎蒲扇不离手成样乱转的牛虻都被赶跑了 , 牛郎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老牛正在说话 , 牛郎说了【解析】1.“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被字句” 把“把”改成“被” 即成为“被字句”2.考查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时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1)用词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词序混乱(5)重复啰唆(6)前后矛盾(7)不符事理(8)归类不当(9)指代不明此题词语搭配不当将“微小”改为“微弱”3.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13.缩句①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________②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________③隋朝的石匠李春亲自设计了赵州桥________【答案】灯照耀着建筑 , 老人们都爱钓鱼 , 李春设计了赵舟桥【解析】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苏教版语文高二宿豫中学高二阅读理解训练作业 废墟的辉煌 (2)
宿豫中学高二阅读理解训练作业——废墟的辉煌刘上洋①真没有想过,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
②我们乘车从一个叫美女城的小镇前往罗马。
早就听说罗马是一件精致的建筑艺术作品,尤其是那规模宏伟金碧辉煌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高耸云天气势非凡的圣天使城堡、巍然屹立的埃曼纽尔二世骑像纪念碑、充满神秘色彩的许愿喷泉,更是以它们独特的建筑艺术闻名于世。
因此在我的想像中,罗马一定很美,很繁华。
然而,当汽车进入市区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有流光溢彩,没有生机盎然,一切都是旧的,街道是旧的,房屋是旧的,整个罗马就像一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
③就在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时候,汽车在一座残破但却很雄伟的椭圆形建筑物前停了下来,我的眼睛顿然一亮,这不就是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吗?这座于公元72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起来的巨大建筑,虽然毁坏严重,残破不堪,但不愧为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
就是现在,也令人惊叹不已。
从斗兽场建成的第一天起,里面就浸满了野蛮和血腥。
达官贵人们为了寻求刺激和欢乐,在这里上演了长达500多年的“人兽斗”。
在诅咒它的同时,我又暗暗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
要不然我们只有从历史学家的笔下去寻找它的踪迹了,就像我们中国的阿房宫一样,只能从司马迁的《史记》和杜牧的诗文中去想像它的辉煌壮丽了。
其实,岂止阿房宫,漫漫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据说宋代以前的建筑哪怕是废墟也很难觅到一座了。
④离斗兽场不远,便是罗马广场废墟。
这个古罗马的心脏地区,曾经殿堂高耸、神庙林立,如今却杂草丛生,成了一片断壁残垣,徜徉在这罗马广场的废墟之中,仿佛就像在古罗马的历史中漫步。
我们不能亲见古老的历史,但废墟却可以告诉你昔日的辉煌。
倘若没有废墟,人类的历史就会变得苍白单调,就会变得残缺不全。
⑤从罗马广场出来,我以为再也看不到什么废墟了。
谁知罗马城简直就是一个废墟的世界。
一座座倾塌的城墙,一间间残破的宫殿,一根根斑驳脱榫的石梁,一个个缺手少臂的雕像,以及一条条被毁坏的不成形的通道随处可见,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竖立在草坪之上,或横亘在街边路旁,或紧靠着新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