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居
云南民居建筑特点
云南民居建筑特点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云南拥有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
这种多元文化在云南民居建筑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深受人们喜爱。
云南民居建筑具有独特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云南地理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云南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一是建筑形式多样。
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云南人民根据自然条件和实际需要,创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房屋。
在高原地区,人们建造了木质结构的藏式房屋,以适应寒冷的气候和较大的降雪量。
而在平原地区,人们则更多选择了砖木结构的房屋,这些房屋通常分为几个座房,周围有一个庭院。
而在云南的边境地区,人们倾向于采用土石结构的简易房屋,这种房屋能够有效抵御洪水和地震。
其次,云南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一是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云南作为一个山水之州,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民居建筑在设计和布局上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比如,著名的古城丽江的民居建筑通常都是砖木结构,色彩鲜艳,屋顶上常有色彩斑斓的陶瓷装饰,与周围的山川和湖泊形成了和谐的景观。
此外,云南的农村地区,人们常常以农田和山脉为背景,选择了悬崖上的凉台式房屋,这样的设计不仅方便了农民劳作,还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云南民居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表达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有二十几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建筑风格。
比如,哈尼族喜欢修建木质结构的吊脚楼,这种楼房具有修长的木柱和悬臂式的平台,适应了哈尼族的田园生活方式。
而彝族则喜欢修建以竹子为材料的房屋,这种房屋通常有三层,每层的功能不同,结构严谨。
这些传统的民居建筑不仅展示了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成为了云南旅游的重要景点。
总之,云南民居建筑的特点多样而独特,既与地理环境相协调,又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云南的民居建筑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更是对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的一种表达。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使人们更加感受到了云南这个美丽的地方的魅力。
认知云南民居
干栏建筑的环境适应性:
• • • • • 能避滨水地带周期性的洪水和内涝 能避“下湿上热”气候条件下的热毒和瘴疠 能避毒虫猛兽的侵害和攻击 利于在坡地上修建而不破坏坡地上的自然状况 适应于居住者席地起居的习惯性人体行动方式
• 板屋
(1)主要特征: “劈杉为木板”来覆盖屋顶,这种木板称“闪片”或 “滑板”,故该类板屋又被称为“闪片房”或“滑板房”。 板屋墙体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井干壁体板屋(井干式)
“壁体用木材层层相压,至角十字形相交,梁架结构仅在壁 体上立瓜柱,承载檩子。”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
·土墙板屋
(2)地域分布 ·楚雄大姚彝族木楞房 ·丽江永宁摩梭木楞房 ·兰坪普米族木楞房 ·洱源西山白族“木栋栋房” ·怒江贡山怒族井干房 ·中甸(香格里拉)藏族土墙板屋
宁蒗县永宁 摩梭住屋院落
土墙板屋
• 平面近似方形,两层 楼房,下关养牲畜, 上层住人。
• 外墙收分很大,一律 呈白色。 • 房屋进深大,屋面坡 度小,出檐深远。
• 邛笼住屋
(1)主要特征:“碉房”(碉楼) 邛笼为羌语,汉语意为“碉房”。特征“累石为室, 高者至十余丈”。 外墙厚实高大,收分土(石)墙,密梁木楼层,土平屋 顶 ·供人居住的碉房 高有三层,“货藏于上,人居其中,畜圈于下”。 “屋顶皆设有晒房,以为暴晒粮食之用” ·防卫用的碉楼 高达数丈至数十丈,平面形状或四角、或六角、或八 角,有炮眼。
(2)地域分布 迪庆德钦藏族民居(土库房) 彝族土掌房 哈尼族蘑菇房
土库房
土掌房
哈尼族蘑菇房
• 合院住屋
宫室式、天井式、院落式
(1)主要特征:以天井为平面布局的中心,内向性聚合 空间。“方形根基”为基本母题,以轴线为空间布局的控 制。体现“礼制பைடு நூலகம்的空间次序。
云南民居的原生特色与建构分析
云南民居的原生特色与建构分析云南民居是当地人民为适应本民族民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生活方式而创造出的一种建筑形式,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白族民居文化积淀深厚,风格独特,建筑形式多样,庭院古朴自然,住宅环境整洁优雅。
本文在对云南白族民居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选取云南白族民居的代表—喜洲白族民居,从选材、结构形式、空间构成及抗震措施等方面对云南民居的特点及建构进行深入探讨。
标签:白族民居;原生特色;空间构成;建构方式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云岭以南,全省地势呈扇形分布,且自西北方向朝向东南方向倾斜,境内广泛分布着溶洞、伏流以及石林等喀斯特地貌。
云南省处在低纬高原上,受大气环流影响较大,冬季盛行干燥的大陆季风,夏季多起湿润的海洋季风,气候区域差异及垂直变化差异较大,尽管年温差较小,但日温差较大,境内多降雨,雨水较充沛,干湿分明,但其分布缺乏均匀性。
由于地理及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云南民居大多就地取材,以木质结构居多,地域特色明显,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
本文以喜洲白族民居为例,针对云南民居特色及构建展开论述,以期在目前如火如荼的民宿、客居的开发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1、云南白族民居概述白族民居建筑大多有其独特的风格,其文化积淀浓厚,大理民居的建筑样式,一般分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进两院”、“一进四院”等样式,其中又以“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居多。
白族人尤为注重门楼建筑、照壁建筑、门窗雕刻与山墙彩画等装饰艺术,其中,门楼装饰往往采用泥塑、木雕、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或青砖形成翘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中凸显稳重与大方。
白族庭院的特色是“户户流水”与“家家种花草”,古朴玲珑,远近闻名,充分展现出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华与创造力。
白族人尤其崇尚住宅环境的整洁与优雅。
大多数人家天井中往往都砌有花坛,种植有山茶、丹桂、石榴以及缅桂等乔木或果树、兰花等。
2、云南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特色及建构分析2.1建筑历史沿革特色风貌喜洲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
简述云南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
简述云南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
云南民居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云南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的简要概述:
1.多元文化融合: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地理位置使得云南自古就是多元文化交汇的地区。
云南民居建筑融合了汉族、少数民族(如彝族、哈尼族、傣族等)以及外来文化的建筑特色,展现了多元文化的包容与融合。
2.山水风景融入:云南地势多山,水源丰富,因此云南民居建筑往往会借景山水,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融入建筑设计中,营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
3.木结构建筑:云南民居建筑多采用木结构,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利用。
木结构的建筑风格也赋予了云南民居独特的朴实和温馨感。
4.彩绘装饰:云南民居建筑在外墙、门窗等部位常常进行彩绘装饰,这些彩绘传达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
5.庭院布局:云南民居建筑通常会围绕庭院布局,庭院是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体现了云南人民对家庭和社区的重视和关怀。
6.风水观念:云南民居建筑中还融入了风水观念,建筑的朝向、布局和装饰等都考虑到了风水的因素,以求得家庭的平安和吉祥。
总的来说,云南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展现了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云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云南民居研究报告
云南民居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云南民居的特点与文化价值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云南民居的特点和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
云南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建筑风格。
通过对云南民居的考察和调研,我们发现云南民居在建筑形式、空间布局、装饰手法以及文化内涵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价值。
本报告将重点讨论以下几个方面:云南民居的建筑特色、地域风格、建造材料和技术、空间布局、装饰与传统文化内涵等。
一、云南民居的建筑特色云南民居的建筑形式一般为木质结构,以挂脚楼为主要形式,采用大片挂篮式木结构。
同时,云南民居还注重通风和采光,多采用宽敞的庭院和透明的窗户设计。
二、地域风格云南各地的民居风格有所不同,如丽江古城的纳西民居以白墙灰瓦的建筑风格为主,昆明地区的彝族民居则以石砌的建筑形式为特点。
这些不同的地域风格反映了云南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
三、建造材料和技术云南民居建筑多采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如木材、石材和竹子等。
在建造技术上,云南民居注重结构合理性、防火性能和耐久性。
同时,传统的建筑技术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并逐渐演变成了独特的建造风格。
四、空间布局云南民居的空间布局注重功能性和和谐统一。
一般来说,云南民居的布局可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内院通常用于生产和生活,外院则用于农田和畜栏。
此外,云南民居的房屋布局还与风水学和传统文化有关。
五、装饰与传统文化内涵云南民居的装饰手法主要有壁画、雕刻和彩绘等形式,这些装饰传达了民居主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崇敬。
壁画中常以花鸟、山水和人物为题材,展示了云南民居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
综上所述,云南民居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建筑遗产,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特色,还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变迁,云南民居面临着许多挑战和保护困境。
因此,保护和传承云南民居的文化价值对于维护云南特色文化的多样性和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传统民居建筑概述
云南传统民居建筑概述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云南传统民居建筑特色。
然后具体介绍了竹楼、白族民居、木楞房、藏族民居、云南一颗印、土掌房等典型民居。
最后,就云南传统民居形成原因作了简要总结。
关键词:云南民居建筑1前言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加之特殊的地域和地貌特征,造就了形式众多的传统民居形式。
云南民居建筑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最能生动直观地呈现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这里有翠竹芭蕉掩映、云烟缭绕的傣家竹楼;有青山白云绿水相互映衬、白壁灰瓦、精美别致的白族庭院;有在深山密林中半隐半露、古拙大方的木楞房;有屹立在雪山草地之间、牛羊马犬来往其下的雄伟庄重的藏族民居;有精巧的汉族、彝族“一颗印”;有简洁朴素的土掌房等等,形态各异,风格不一, 形成了云南特色的民族民居文化。
2云南传统民居建筑类型2.1竹楼干栏式建筑,是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
在云南俗称为竹楼,顾名思义,是以竹为主要材料建筑而成的,不过实际中大部分是用木材建成的,真正竹子的极为少见。
傣族的竹楼一般用数十根木柱作支撑主架,在离地2米多高处铺楼板。
楼分上下两层,楼下无围墙,是拴牲畜、养家禽和堆放农具的地方。
楼上住人,木墙缝隙较大,既采光又通风,所以一般竹楼都没有窗户。
竹楼的一端设有楼梯,拾阶登楼,先是走廊,正面是阳台。
室内以木板隔成堂屋和卧室。
楼顶呈A字形,覆盖以茅草编成的“草排”。
整个竹楼非常宽敞,空间很大,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版纳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
竹楼除傣族居住外,生活在湿热地区的德昂、布朗、基诺、拉祜、佤、景颇等民族也大多居住。
在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等地,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村寨大多是由竹楼构成的,各民族的式样略有不同。
2.2白族民居白族民居建筑风格独特,最典型的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坊”是一栋三开间二层的房屋。
“三坊一照壁”是由三坊房屋和与正房面对的一面围墙即照壁围成的院落。
其优点是,正房坐西向东,东升的太阳由白色的照壁反射进正房,有利于改善室内光线不足的问题。
云南民居建筑特点
五、合院式民居系列 2、滇西北大理、丽江地区的合院民居
五、合院式民居系列 2、滇西北大理、丽江地区的合院民居
五、合院式民居系列 2、滇西北大理、丽江地区的合院民居
大研古城
五、合院式民居系列 3、滇东北会泽地区的合院民居
天南铜都-会泽古城
五、合院式民居系列 3、滇东北会泽地区的合院民居
天南铜都-会泽古城
一、干栏式民居系列 7、壮族的"吊脚楼"
一、干栏式民居系列 8、布朗族、基诺族的干栏民居
二、井干式民居系列
井干式木屋是采用原木经过粗加工建造而成的, 较干栏式木屋更加原始,粗犷,方法也更为简单, 与北美圆木屋有较多相似之处。其具体的建造方 法是:将原木粗加工后嵌接成长方形的框,然后 逐层再制成墙体,再在其上面制作屋顶。
四、落地式民居系列 4、布依族的"石板房"
布依族一般都居住在半山腰及河流边,其民 居形式除了常见的“干栏式”吊脚楼之外, 还有一种风格独特的“以木为架,石头为墙, 石片为瓦”的石板房,且依山伴水,因地制 宜,就地取材而建。
四、落地式民居系列 5、白族的"土库房"
“土库房”是大理白族又一独具风格的传统 民居 ,是适合于农耕生活独立式外向型民居形式。 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大理自然的石环境和人们 对“石”的崇拜分不开。
落地式民居特色鲜明、空 间划分简单、结构简陋、 形式各异。落地式民居在 建构方式上不同程度的反 映出远古建筑结构的特点。
四、落地式民居系列 1、拉祜族的"挂墙房"
拉枯族的挂墙房是一种以头叉为纵向 支撑结构的落地式民居。其平面呈横 向布局,火塘为室内空间控制的中心, 祖先崇拜是划分室内空间的重要依据。
五、合院式民居系列
云南乡土建筑——合院式民居.ppt
“一颗印”民居的典型特征是方正,在方 正之平面上布置正房三间,两层,前 设抱厦(单层廊),两边设厢房(耳房), 在正房对面的围墙正中设一扇进出户 内的大门,有的还设有倒座和屏风, 一般倒座进深八尺,这便是“一颗印”系 列中比较典型的“三间四耳倒八尺”。整 座建筑三面为正房与两厢的辨墙、第
四面部由设有大门的围墙以及两端的 厢房之山墙构成。三面外墙封闭,只 在二楼设个别小窗以供有限的通风、 采光之需。前面的围墙较高,可以达 到厢房上层檐口。这样,整座“一颗印” 的外观造型显得方正、严谨而封闭, 所谓“方方如印”也,由此而得了“一颗 印”这一雅号。“
建筑技术
1.防风 合院民居以木梁柱构架承重,屋架部分多用穿斗式和抬梁式,常用五架或七架,但一般都用柁礅,不用瓜
柱。立柱选材方面注意选用上细下粗的木料,无须费力加工,具自然收分之效,并同样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 并且合院式居屋顶用料有瓦顶 与草顶两类,然而目前以瓦顶为多见,少见草顶的合院民居。 2.抗震
形的文 成合化 ,院背 不式景 同民下
云南的几种传统合院建筑
一颗印
云南合院式建筑的一种著名 型式,是出现于昆明至滇南通 海建水等地的所谓“一颗印”民居 。在现昆明大板桥、团结乡至 通海和建水一带,这种型式的 民居形成了云南较有特色的地 方建筑景观,很早就被纳入了 中国合院建筑体系。纵观使用“ 一颗印”民居的族属,其间有汉 、彝、白、回、蒙占等民族。 其中最有代表性和规模的当数 彝族村落的“一颗印”民居。
云南合院建筑特点
云南的汉式合院式民居,多分布在平坝内,这些地区海拔高度在1 300米至2300米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适中,光照充足。 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喜欢户外生活形成了一种传统。日常生 活中,除了睡眠之外,人们多愿在室外停留。即便冬季,也是温暖的 晴天多于寒冷的阴天,室内温度反比室外温度为低,因此室外充足的 阳光对人们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夏天没有连绵的阴雨,也没有炎炎的 烈日,到户外享受清凉的风吹,比呆在室内更为惬意。与北方传统台 院相比,屋中的院落景观倍受重视,往往要精心设计。
云南民居建筑特点p课件 (一)
云南民居建筑特点p课件 (一)云南民居建筑是中国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地域特色,独具魅力的建筑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建筑风貌、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装饰等方面来介绍云南民居的建筑特点。
一、建筑风貌云南民居建筑风貌独特,通常呈多层、宽敞、不规则的特色。
传统云南民居建筑的楼层多为三层以上,最高可以达到七层,建筑面积较大,常常作为村落的中心建筑物。
此外,云南民居建筑善用自然条件,以水平线条和直线条相结合,创造出层次分明、雄奇壮观的建筑风貌。
同时,云南民居建筑在建筑形体设计上,坚持“透视性设计”,即通过屋檐、走廊、山墙、堂框等造型来突出檐下景色,以增强房屋整体的透视感。
二、建筑结构云南民居建筑结构通常由大厅、堂屋、庖厨、卧房、厕所等组成。
其中,大厅是云南民居建筑的主体部分,也是云南民居建筑的重要特点所在。
大厅通常为二进制结构,前厅用来待客、开展商业活动等,后厅则是主人家的私人空间。
大厅梁架采用“夹角椽”和“坎部构”,结构牢固、耐震性能好,能够适应云南地区复杂的地质环境。
三、建筑材料云南民居建筑的建筑材料以石材和木材为主,且以本地的材料为主要选用。
云南地处喜马拉雅山区,地质构造复杂,不受一般木材的腐朽、虫害等影响,采用山地杨木、柳木等林木,树高达30多米,到处可见,成了云南建筑的主要材料之一。
石材则为云南民居建筑的质朴和粗犷风格提供了理想材料,云南周边存在着丰富的大理石、花岗岩和灰岩等等。
四、建筑装饰云南民居建筑的装饰灵活多变,以不规则的线条、丰富的造型、浓烈的色彩、独特的雕刻和华丽的彩绘,增强了房屋的建筑特色。
檐下各种雕刻、彩绘、石灰浆涂饰,比如普通的垂线状装饰、玉兔壁画、象鼻装饰等,将云南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印刻在建筑上。
在近代现代化进程的脚步声中,云南民居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在绿色建筑、生态旅游等领域发挥越来越独特的作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云南民居建筑的特点和价值,找到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发展的平衡点,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发展。
昭通龙云故居的简介
昭通龙云故居的简介
昭通龙云故居是一座具有典型云南民居特色的建筑,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土城小巷中,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
这座故居是龙云在1927年购置的私人住宅,是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故居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主体建筑、四合院和后花园。
主体建筑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建筑风格兼具中式和欧式特点,楼房门窗均为木雕花卉装饰,楼梯则用石材制成。
四合院位于主体建筑左侧,是传统的云南民居四合院,由正房、东西两侧的房间和中间的庭院组成。
后花园则是一个有着浓郁园林特色的庭院,有着假山、鱼池、花坛、亭子等景观,景色优美宜人。
龙云故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到龙云的生平和成长经历,还可以感受到云南当地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气息。
故居内陈列着龙云的生活用品、照片和文物等,是龙云家族和云南近代历史的珍贵见证。
昭通龙云故居是一座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是了解云南当地文化、历史和人物的重要场所,值得游客前来参观和品味。
云南民居的独特风格
云南民居的独特风格傣族庭院傣族特别注意培育庭院园林来美花居住环境。
傣族的居住习惯是各家各户自成院落,每幢竹楼占有一片宅基地,竹楼之四周空地用竹篱笆围牢,就成了庭院园林。
人们将各种珍稀或有食用、观赏或药用价值之野生植物加以移植、培育、驯化,久而久之,每一座傣族庭院就成了果木交错,乔木、灌木、花草兼容,红花绿树掩映的优雅园林。
栽培在庭院的各种植物,由于植物的多样性;形成了多物种、多层次的生态结构。
高大的椰子树、菠萝蜜与槟榔占据了上层空间;柚子、木瓜、芒果、缅桂等次高植物是第二层林层;香蕉、缅枣、臭菜等,居第三林层。
三个林层之下,还种有蔬菜、香茅草、刺五加等植物;围院的竹篾上也爬满了滑板菜、藤甜菜……形成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小天地。
人们还在庭院外、道路旁栽种菩提树、高榕树、椰子树、铁刀木和竹子,使庭院隐设在绿荫之中,鸟语花香,红花映绿树,犹如人间仙境一般。
千柱落脚房清代以前,畲族的住房大都是以竹子为架搭成的“悬草寮”。
这种茅寮称“千柱落脚”或称“千枝落地”,四面通风,呈“介”字形。
架料多缚成框格型,寮面的茅草也是打成草匾之后盖上。
大多没有隔间。
前后开门,不开窗户,没有烟囱。
一般占地20平方米左右,寮高3米,墙高2米左右。
有的“山寮”成“人”形。
它仅在寮中央竖1排3至5根树叉,叉上架着横杠,两边斜靠若干木条,扎上横条(竹片),覆盖茅草而成。
茅寮结构低矮,阳光不足,泥土地面十分潮湿。
竹架棚房子竹架棚房子状如倒扣的船只,是黎族的传统住房。
黎族称其为“布隆亭竿”。
“布隆亭竿”有辅地形、高架形和向金子型过渡三种。
这三种建筑的共同特点是茅草覆顶,木头或竹子的粱柱,编竹抹泥墙、竹条墙或椰叶墙;屋内设火灶,灶上方悬挂竹筏,做烤干食物作用,屋顶侧面开天窗。
“布隆亭竿”中没有间隔和睡床,居住者一般在灶旁铺席席地而睡。
冠盖式住房德昂族民居多为干栏式竹楼。
这种竹楼多用木料做主要的框架,其他部分,例如:椽子、楼板、晒台、围壁、门、楼梯等均用竹子为原料,房顶则覆盖茅草。
云南民居的建筑特点
云南民居的建筑特点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背景而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云南的民居建筑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样的建筑形式云南地区由于气候、地势和民族差异等原因,形成了多样的建筑形式。
主要有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官方建筑、寺庙和宗教建筑等。
传统的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包括彝族的“三合院”、白族的“树住”、傣族的“木结构建筑”等。
这些民居通常采用木材为主要材料,以庭院为中心,布局合理,结构稳固。
它们既符合人居需求,又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二、丰富的装饰工艺云南的民居建筑在装饰工艺上非常丰富。
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有不同的装饰特点。
例如,彝族建筑常用壁画、雕刻和剪纸来装饰房屋外墙和门窗。
而白族建筑则以石砌花纹和彩绘为特色。
傣族建筑通常采用雕刻之手艺,将精美的图案雕刻在房屋梁檩上,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合理的建筑布局云南的民居建筑一般采用合理的布局,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满足生活需求。
传统云南民居通常由“门、房、院、角”的布局组成。
门就是住宅的主出入口,同时也是家庭的象征。
房是起居和睡眠的地方,院则是家庭成员相互交流和活动的场所,角则是房屋的拐角处,象征着家庭的安全和稳定。
四、适应地理环境的建筑设计由于云南地处高山地区,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影响了当地建筑的设计。
云南的民居建筑通常采用斜坡屋顶和挑檐设计,以防止雨水进入室内。
此外,由于地震频发,云南的民居建筑设计也注重抗震性能,采用木构造和斜撑等技术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
五、融合多元文化的建筑风格由于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建筑风格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在云南的民居建筑中,可以看到汉、藏、彝、傣、白等多个民族的建筑元素和特色,这种融合使云南的民居建筑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总之,云南的民居建筑展示了其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
它们体现了建筑艺术和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代表了云南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建筑遗产。
云南民居调研报告全文内容
云南民居调研报告全文内容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云南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和现状,为保护和传承云南传统建筑文化提供依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走访和访谈的方式,选择了云南省内几个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作为调研样本。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对建筑的结构、材质、装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观察,并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交流。
3. 调研结果3.1 建筑风格云南传统民居以木结构为主,采用独特的斜撑技法,能够很好地抵御地震和台风等自然灾害,体现了本地区的建筑智慧。
同时,云南地处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民居的风格也受到了多民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样化的建筑风格,如侗族的木楼、彝族的板屋等。
3.2 建筑材质云南地区物产丰富,雅鲁藏布江、澜沧江和怒江等众多河流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为民居的建造提供了优良的材料。
云南传统民居多采用木材和石材,木材可供建造房屋的主体结构及家具,石材可用于地基和墙体的修建。
3.3 建筑装饰云南传统民居装饰着重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民居的外墙常常涂抹白色的石灰,以反射太阳光线和降低室内温度。
房屋的檐口和门窗等处常常绘制各种吉祥图案,如龙、凤、麒麟等。
3.4 现状与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传统民居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住宅楼和商业建筑。
这种现象导致了传统建筑技术的流失和文化的断层,对社会的文化传承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另外,一些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也面临着维修困难和管理不善的问题,亟需加强保护工作。
4. 建议与措施为了保护云南传统民居文化,并使之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力度,并鼓励居民保留传统建筑形式;- 加强对传统建筑技术的研究和培训,使年轻一代有机会学习传统建筑技艺;- 建立民居维修基金,用于古建筑的维护修复和管理工作;- 加强对古建筑的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传统民居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5. 结论传统民居是云南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云南民居 建筑分析
皇恩府
皇恩府位于团山村西 南角,占地面积1885平 方米,建筑面积863平方 米。平面布局由两大天井、 六小天井、六个过道和二 进院落组成,主体建筑计 有房舍37间,且保存完好, 是团山民居中二进院布局 的典型代表。
皇恩府是纵向衍生的二进院,正
房略高于耳房。其中一个漏角天井用 作厨房,为了节省空间,二层设了楼 层,但由于漏角天井空间较大,基本 不影响排烟。主院中还有口井,可以 满足生活供水需求。
三进院为“跑马转角楼”,是长辈
生活的正房,供奉祖宗牌位、举行重大 祭祀活动都在正房,多为两层,厦廊环 通,装饰或辉煌流金或古朴厚实,房屋 的空间位序服从于人伦次序,住房的安 排体现家长制的伦理原则。
大门左边为花园祠堂,庭院
宽敞,中有水池,石栏望柱雕镂 精致,寓意丰富;祠堂坐落于及 时级台阶之上,庄重典雅。
4.建水的“三间六耳下花厅”
花厅是建水合院的点睛之笔, 加上双进路线的设置,使各部分相 对独立的使用空间联系方便、自然, 互不干扰,既充分体现“礼”制宗 法观念在家庭生活空间上的影响, 又巧与精神空间的开拓。花厅的设 置一般供读书人使用。
Part2 建水传统合院民居
——以团山民居为例
建水民居注重表现意识形态和文化底蕴,主要集中在城内和西庄镇,在城内 以“朱家花园”为代表,在农村以西庄镇的“团山民居”为代表。
照壁在风水学上还有阻隔对门直冲的作 用,起到了“档坊一照壁”式的白族民居,都是 独立的封闭式建筑,一家一院, 由大门、照壁、正房、厢房组成。
下图为文明街某变形的“三
坊一照壁”:由于受街道位置以 及周边建筑布局的限制,该大门 开在东边坊的一侧,照壁向南, 布局紧凑,整个天井、楼梯以及 照壁都很小。
从院落盆
栽和植物中不 难发现建水居 民对自然的需 求,因此花厅 的存在成了建 水民居的特别 之处。
云南民居调研报告
云南民居调研报告云南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具有丰富多样的民居建筑。
此次调研旨在研究云南民居的特点和历史背景,以及对当地人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根据调研结果,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民居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云南地域广阔,拥有14个民族,这些民族在建筑风格上各具特色。
其中,哈尼族的土楼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土楼建筑是以土坯为主要材料的圆形或四方形建筑,外墙修饰着丰富多彩的图案,富有浓厚的民族风情。
而彝族的凉山彝居则展示了独特的民族特色,以竹、木等天然材料搭建,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依赖。
二、民居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云南地处高海拔地区,山脉、河流等自然资源丰富。
在这样的环境下,云南人民在设计和搭建民居时,注重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例如,松山古城的建筑群就充分利用了山势和水源,巧妙地融入了周边的自然景观,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
这种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不仅提供了居住者美丽的风景,也为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三、民居与气候的适应性云南地处亚热带和温带之间,气候多样。
因此,云南民居的设计考虑了当地的气候条件,以保证舒适的居住环境。
例如,位于大理的白族民居通常采用石板屋顶和石砌墙壁,以防止夏季的高温和防治雨水的渗漏。
而丽江古城的民居则使用了独特的木结构和雕花窗户,可以在冬季提供良好的保温效果。
四、民居的文化意义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文化在民居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建筑形式、装饰物品等方面,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传统艺术和生活方式。
例如,布朗族的特色竹屋保存了许多古老的传统和技艺,成为了云南文化的瑰宝。
此外,民居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社会变迁,是云南社会发展的重要见证。
综上所述,云南民居独具特色,彰显了多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历史厚重感。
通过民居调研,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云南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还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保护云南的民居文化遗产,促进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民居调研报告
云南民居调研报告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素有“地球上的天堂”之称。
在众多的旅游资源之外,云南居民的民居建筑也是其独特的文化景观。
而本文将着重对云南民居进行调研,并撰写一份调研报告。
一、背景介绍云南省地域辽阔,境内拥有众多的少数民族。
其因民族特色、地域因素、历史文化和气候等诸多因素影响,形成了多种多样、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类型。
这些建筑发扬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特质,也承载了历史的文化记忆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因此,对云南民居进行调研,将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有助于了解云南的历史与文化。
二、云南民居的类型云南民居的类型丰富多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坝子院落坝子院落是云南农村少数民族传统住宅中的一种,一般由一排或两排房屋围绕一条中心大院落排列而成。
坝子院落的格局封闭,建筑多为土木结构,朴素大方。
墙壁采用自然材料制成,如土、木柱、竹片等。
坝子院落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当地居民天然的环保意识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2.窑洞窑洞是云南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住宅之一,通俗点解就是手工开凿出来的住所。
窑洞采用凿山而成,通风透气性好,同时也极具隐身性,能保护居民避免自然灾害的侵扰。
同时,窑洞还具有良好的保温特性,使其成为冬季居住的理想场所。
3.木结构房屋木结构房屋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另一种建筑类型。
它采用天然材料,例如悬挂在山崖上的吊脚楼、水面上的木栈道、木牛顶上的小房间等等,这些都是独具特色的民族建筑。
木结构房屋通常采用手工制作,并使用当地特有的建筑技术和材料。
这种建筑结构稳固,具有美观、耐久、宜居的特点。
三、云南民居的文化内涵云南民居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云南民居的建筑和布局反映了居民的生活形态、文化风情和信仰观念。
例如,坝子院落围墙上统一用石头砌成,他象征着家族的尊贵,代表着主人族长的权威;窑洞的特殊形制和便利性反映了封闭的山乡性格和居民的实用主义思想;而木结构房屋则常常通过雕刻、彩绘与文学作品等展现了居民们对于自然、生命、信仰的追求等。
云南民居
滇中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
故住房墙厚重。
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正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有些还在正房对面,即进门处建有倒座。
通常为楼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
外墙一般无窗、高墙,主要是为了挡风沙和安全,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
编辑本段“一颗印”的详细描述滇中地区标准的土木结构房屋称为"一颗印",为三间四耳一倒座,实际因经济情况有所增减,正房和耳房均为二层楼房,倒座多数为平房,少数为楼房,但空间极矮。
正房较高,耳房矮一些,这样长辈居住的正房采光就比较好。
中间为天井,多打有水井,铺石板, 作为洗菜洗衣休闲的场所. 为安全起见,传统的房屋四周外墙上是不开窗户的,都从天井采光。
房屋为木料的柱梁为支架,墙体多为夯土墙或土墼墙,建盖时先挖基沟,下石脚,立屋架,上梁(要举行一个仪式并请客的),然后砌墙或打夯土墙,上瓦,最后做内部的楼板,板壁等。
做的好的内外墙均以石灰粉平,一般的仅将内墙粉平。
屋内没什么装饰,好的人家地面可以铺青砖(非常少),一般的就用土打实。
楼板以木板做槽拼装,走起来很响。
楼上的房间分隔和朝向天井的板壁也以木板做成。
正屋前向天井的那一面有厦子,瓦面刚好接上二楼正房的窗户,可以晾晒东西。
图片为近代所建造的“一颗印”民居,为三间两耳无倒座,俗称“小三间”编辑本段主要特点是正房多为三开间1、正方、耳房毗连,正房多为三开间,两边的耳房,有左右各一间的,称“三间两耳”;有左右各两间的,称“三间四耳”。
适合当地人口稠密用地紧张的需要2、正房、耳房均高两层,占地很小,很适合当地人口稠密、用地紧张的需要。
正房底层明间为堂屋、餐室,楼层明间为粮仓,上下层次间作居室;耳房底层作厨房、柴草房或畜廊,楼层作居室。
正方与两侧耳房连接处各设一单跑楼梯,无平台,直接由楼梯依次登耳房、正房楼层,布置十分紧凑。
“三间四耳倒八尺”3、大门居中,门内设倒座或门廊,倒座深八尺。
云南民居调研报告
云南民居调研报告云南民居调查报告一.云南概述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有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国境线长4060千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
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云南国土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总人口4770.5万人(2023年),是中华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二.云南主要民居调研1.竹楼傣家竹楼的造型属干栏式建筑,它的房顶呈“人”字型,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大,“人”字型房顶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
一般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高脚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潮气,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的地方。
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这一层是整个竹楼的中心,室内的布局很简单,一般分为堂屋和卧室两部分,堂屋设在木梯进门的地方,比较开阔,在正中央铺着大的竹席,是招待来客、商谈事宜的地方,在堂屋的外部设有阳台和走廊,在阳台的走廊上放着傣家人最喜爱的打水工具竹筒、水罐等,这里也是傣家妇女做针线活的地方。
堂屋内一般设有火塘,在火塘上架一个三角支架,用来放置锅、壶等炊具,是烧饭做菜的地方。
从堂屋向里走便是用竹围子或木板隔出来的卧室,卧室地上也铺上竹席,这就是一家大小休息的地方了。
整个竹楼非常宽敞,空间很大,也少遮挡物,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版纳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
整个竹楼的所有梁、柱、墙及附件都是用竹子制成的,竹楼上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不同的含义。
走进竹楼就好像走进傣家的历史和文化,2.土掌房彝族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层层叠落,相互连通,远远看去甚是壮观,后期彝汉混居,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民居浅析
摘要:建水合院民居属于云南民居中的合院建筑代表之一,由当地的地形气候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一个地区的产物,建水合院民居的空间特色是建造技术的结果也是文化融合的结果。
通过对这些特色空间的简要分析并以朱家花园为例,总结出一些合院民居的设计元素,在地域建筑的设计中加以利用和传承。
关键词:建水民居;合院;空间特色; 朱家花园; 地域建筑
中图分类号: p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云南民居概况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省份,在环境、气候、人文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成就了独具特色的云南民居。
云南民居分为本土型民居和汉化型民居,通过对地形的有机整合,对自然气候条件的考虑,再加上文化的影响,更加加深这种地域性。
在现在的研究中地域性已经成为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民族文化的多元化是云南的主要特色,丰富多彩的,满足不同生活模式与居住质量要求的民居建筑形式。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更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云南民居建筑从干栏式、并干式、土掌房,到落地式和合院式分为五个系列。
其中合院式以昆明的“一颗印”为代表。
合院式民居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云南腹地交通便利,虽然共承一脉,从滇中的昆明到滇西北的大理、丽江,从滇东的会泽到滇南的建水。
合院式住屋,又称作是“宫
室”式、“天井”式、“院落”式。
2、建水合院民居特点
2.1合院式民居的共同特征
建水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位于云南省玉溪市,特色鲜明的民居是古城构成的主体元素之一,数量多,质量好,保存相当完整。
现存的汉式合院民居不乏规模及工艺都上乘者,其中以朱家花园和张家花园为典型代表。
合院式民居的共同特征是:1空间布局院落化2建筑观念世俗化3木构技术地方化。
建水民居一般是由“间”组成“坊”,由“坊”组成“院落,在由”院落“组成”院落群“,而建筑周边的空缺处则由围墙围合,最终形成整个院落。
其中“三间六耳下花厅”是建水合院民居中的典型代表。
建水地区的合院民居平面布局组成内容丰富,除了常规的正房、耳房、倒座、内院、独立式门楼等部分外,还加入了花厅及照壁。
由这些单元进行组合,适应不同的基地、不同的风水要求和建水人民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丰富而具有特色的民居平面空间。
不论民居规模大小,都由这些平面元素组合成一个充满秩序化的民居院落。
其中,花厅是建水合院民居的点睛之笔,其形式为:面阔与相对应的正房等同,明间两面均设格子门,可以穿行,且无内向隔墙,前后均带檐廊或只一面带廊,属于连接民居前后院落的交通及休闲空间。
2.1合院式民居的基本平面布局
建水地区合院民居基本平面布局主要有“三合院”、“四合院”和“三间六耳下花厅”三种形式。
有部分当地居民根据自家具体情况,在基本平面布局上对民居进行纵向、横向和纵横两向的不同规模的扩展组合,或根据地形进行灵活的平面布局组合。
1)“三合院”:为小型民居多采用的平面布局形式,由正房、两侧耳房、照壁和天井组成。
2)“四合院”:为另一种当地民居的主流形式,又称为“四合五天井”。
民居平面布局由正房、两侧耳房和倒厅组成。
3)“三间六耳下花厅”:是建水合院式民居中的精华平面布局形式,由正房、左右耳房、花厅和照壁组成。
4)大型合院:多为社会地位较高及经济实力较强的大户人家民居形式,民居平面布局形式为在基本平面构架上对民居进行纵向、横向和纵横两向的不同规模的拼接组合。
3、朱家花园的空间特色
3.1历史背景
建水的朱家花园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民居建筑,有“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
朱家花园位于云南建水古城的建新街中段,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
建筑占地2万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的变通组合体。
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计有大小天井42个,房屋214间。
图1朱家花园总平面图和手绘鸟瞰图
3.2建筑布局
朱家花园坐南朝北,入口为垂花大门。
左侧沿街的10间“吊脚楼”与其后的“跑马转角楼”相连。
右侧前为家族祠堂,后为内院。
祠堂前有水池,水上有戏台、亭阁、庭荫花木等。
水池边有右栏。
整组建筑的正前为三大开间的花厅,左右两侧为小姐“绣楼”。
花厅前是花园,左右对峙透空花墙,将其自然分隔为东园和西园。
花园正前有荷池,树丛,苗圃,花圃散布其间。
朱家花园院落层出,房舍迭进,内雅外秀、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丰富、层次渐进,环境清幽、色彩淡雅、装修有度、结构统一,在丰富的形式中包容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内地文化与边疆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它是一个滇南园林建筑和民居建筑相融合的建筑群体。
3.3特色空间
1)入口空间
朱家花园的入口空间和大多数建水民居有一个相似之处,大门不会正对门口的道路,而是有一定的转角和退让。
从空间上看,这样的转角使得整个街道的空间更加丰富,就算是笔直的街道有了联排合院入口空间的退让,更加突出了入口,同时也在使用上提供方便,增加了入口的活动空间。
从文化上看,大多数建水民居会有这样一个相似之处的原因是
“礼教”的结果,不敢正对着道路开门是有钱人家为了避嫌的举措,为的是表明自家没有独霸一方的野心,就如同只有帝王之家和佛塔庙宇才能用琉璃瓦一样,正门正户在这个边陲小城表明的是一种等级与尊严,只有文庙才能当此殊荣。
入口大门的柱脚也有特色之处,在柱础处有别出心裁的设计,在柱础有倒金字塔形的内收,这在每所民居的大门处都有体现
图2朱家花园总入口空间及细部
2)内院空间
朱家花园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的变通组合体。
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计有大小天井42个,房屋214间。
图3朱家花园内院空间
内院是由多个合院组合而成的,并由三纵六个院落组合而成,因为多个合院的组合使得整个内院的空间丰富充满变化,从横纵两个方向都能相互联通,置身其中有不知身在何处之感,但其中同样体现了地位的尊卑与主次。
从入口到最后的正房一共要经过三个院落,每个院落都有一定的高差,每通过一个院落,都会增加一小段的高程,住在纵向最后一个院落的人就在家族中拥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权利,居中为贵的思想也在这里得到了传承,以中轴院落为尊,居中列位于纵向最后的一个院落就是属于这座宅院的主人。
每个院落的命名与这个院落栽种的植物有关,以此为名内院中有梅馆、兰亭、竹园、菊苑等几
个特色庭院。
在院落中还有建水著名的古井,这与建水古城西门的古井一样,是建水民居中的瑰宝之一,古井有两眼井和三眼井和独井等,古井不仅给院落提供基本的需求,更成为院落中的一道特色风景。
3)下花厅
下花厅之所以作为一个重点是因为它是建水合院建筑最大的特色,“花厅”是“三间六耳下花厅”民居平面布局中的亮点,它特殊的使用功能,双进线路的设置,使民居各部分平面空间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使民居院落空间具有层次丰富的秩序感。
这样的空间是本土的建筑特色与汉族的合院公同演化而来的,在这里更体现出文化的融合。
图4竹园水井内院
4、建水民居的空间总结
通过对建水古城民居的实地走访,特别是朱家花园的分析,对建水合院民居的几个主要空间特色进行了简要分析,总的来说建水合院民居是当地建筑材料选择与先进技术吸收的产物,也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汉族文化融合的结果,从基础的材料与技术出发到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这代表了云南民族的整体发展,是地域建筑的最好体现。
在建筑设计中,地域性一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通过对这些特色空间的分析能总结出一些合院民居的设计元素,在新的设计中加以利用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杨大禹,朱良文.云南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陆元鼎. 中国民居建筑.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 彭一刚. 建筑空间组合论 .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 蒋高宸. 建水古城的历史记忆.云南科技出版社,1992.
图片来源:
[1] 图1~5《云南民居》
[2] 图6~9作者自摄,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