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脂肪氧合酶对食品品质的的影响
大豆脂肪氧合酶研究进展
( co l f o dS i c dT c n l y S uh r a gz nv ri , i guWi 106 C ia Sh o o c ne n eh o g , o tenY n te i s y J n s 2 4 3 , hn ) oF e a o U e t a
Ab ta t i o y e a e i n ft e mo ti o t n n y s t a a n u n e t e f v ra d c l r sr c :L p x g n s s o e o s mp r te z me h tc n i f e c h a o n o o h a l l a d l se ft e f o . n t i p p r h h r c e s c ft e s y e n L p x g n s s i t d c d, n u t ro o d I s a e ,t e c a a tr t s o o b a i o y e a e wa nr u e h h i i h o
i f e c ft e s y e n L p x g n s n t e s y c n p o e t s wa u me p,t e m eh d h t n u n e o o b a i o y e a e o h o b a r p ri s s m l h e du h t o s t a
好模 型 , 这是 因为它较易 纯化 , 较稳 定 , 提取量 较大 ;
除此 之外 , c N 编码 大豆 L X 1已被 克 隆和测 由 D A O 一 序 , 这种 蛋 白质 已在 细菌 系 统 得到 表达 。通过 且 x 一射 线衍 射确 定 大豆 L X 1 O 一 三维 空 间结构 ,包 括 两个 区域 : 小 的氨基 末端 区域 , 由 16个 残基组 较 是 4 成B 一折 叠 ; 大 的羧 基末端 区域 , 较 由酶 的活性 位 点 和 一螺 旋二级结 构 6 3个残基组 成 。尽管对脂肪 氧 9 合酶结 构研 究积 累大 量信 息 ,但对 其结 构和 功能关 系仍 不是很清楚" 。 据报 道, 在成熟大 豆种子 中, 以蛋 白质为基准 , 同 工酶 L X 3含量最高 , O 一 含量与 L X一 O 一 LX1 O 3几乎相 当, O 一 L X 2含量最 少 ;若 以酶活性 为基准, O - 酶 LX 2 活性最高, 以在大 豆中它们 活性很相近 。 所
大豆脂肪氧合酶对食品品质的的影响
大豆脂肪氧合酶对食品品质的的影响卜凡琼(班级:食研5班学号:2016309120048)摘要:大豆脂肪氧合酶是存在于大豆中的脂肪氧合酶,其活性很高,在食品行业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大豆脂肪氧合酶催化底物产生的一些物质能很好的改善食品质量。
能增加食品香气,形成二硫键,增强面筋蛋白强度。
其分离纯化方法有水浸提法,酸铵沉淀、葡聚糖凝胶柱G200分离沉淀法,缓冲液提取等方法。
关键词:大豆脂肪氧合酶,分离纯化,食品品质1. 大豆脂肪氧合酶简介脂肪氧合酶(Lipoxygenase, EC1.13.11.12, LOX),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在豆类中具有较高的活力,其中尤以大豆中的活力为最高⑴ 属氧化还原酶,通称脂氧酶(LOX) o LOX中含有非血红素铁,专一催化具有顺,顺-1, 4-戊二烯结构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对其分子加氧,形成过氧化氢衍生物,是非常重要的风味前体物[2]。
近年来研究表明,LOX产生的风味和香味是很多食品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经LOX作用形成氢过氧化物并进一步裂解成不饱和的醛类、酮类和醇类化合物而形成类似苹果、香瓜、芒果等水果风味以及鲜鱼味、牡砺味、文蛤味和海藻香、青草香[3]等挥发性风味物质。
据脂肪氧合酶氧化花生四烯酸位置特异性,将脂肪氧合酶(LOX)分为5-L OX ,8-LOX ,12-LOX 和15-LOX。
大豆LOX -I 属于15-LOX ,它已被广泛用于研究同类脂肪氧合酶功能和结构性质模型⑷大豆植物组织中含有多种脂肪氧合酶同工酶,其中LOX-I和L0X-2是主要的同工酶。
2. 大豆脂肪氧合酶结构及其生化特性研究表明,大豆脂肪氧合酶(LOX )含839个氨基酸,是一个单链肤蛋白,整体结构分为2个部分:一个是N末端的B与1条a螺旋组成的部分;另一个是包含22条a螺旋和8条B折叠股的主要区域。
在空间结构上,LOX的主要区域以一条长的a螺旋为中心,其他结构环绕在其周围。
非血红素铁原子靠近酶中心位置,其附近有一个特殊的三圈n螺旋,并以配位键与3个组氨酸侧链和梭基末端的C00- 结合,从而形成酶活力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⑸。
pH对脂肪氧合酶作用的影响
图中指出了表面活性剂吐 温20对大豆脂肪氧合酶活 20对大豆脂肪氧合酶活 力-pH曲线的影响。图中A pH曲线的影响。图中A 加了吐温20, 加了吐温20,B未加。由 曲线A 曲线A可以看出脂肪氧合 酶的最适pH为7.0,酶在 酶的最适pH为7.0,酶在 此pH两侧几乎对称下降; pH两侧几乎对称下降; 曲线B 曲线B表明脂肪氧合酶的 最适pH移动到7.5,整个 最适pH移动到7.5,整个 pH范围内活性较低;在 pH范围内活性较低;在 pH时两者的差别趋向于消 pH时两者的差别趋向于消 失。
pH 对脂肪氧合酶活力的影响
由于脂肪氧合酶的底物亚油酸在pH低于7 由于脂肪氧合酶的底物亚油酸在pH低于7的 范围内实际上是不溶解的,因此很难解释 一些已发表的pH一些已发表的pH-酶活力曲线。尽管从实验 数据得到钟形曲线,而且对大多数脂肪氧 合酶,这类曲线的最高点相当于pH7.0-8.0, 合酶,这类曲线的最高点相当于pH7.0-8.0, 然而,在pH低于7 然而,在pH低于7时,酶活力下降部分原因 是底物亚油酸的溶解度在酸性pH范围内下 是底物亚油酸的溶解度在酸性pH范围内下 降。
3.大豆肽对脂肪氧合酶的抑制 3.大豆肽对脂肪氧合酶的抑制
①络合酶的活性部位Fe ①络合酶的活性部位Fe3+ ②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部位。 ③肽与酶分子之间的的相互作用而影响或改变酶 的空间结构,从而降低酶活。 在大豆肽的浓度为10mg/ml时,可能是由于在此 在大豆肽的浓度为10mg/ml时,可能是由于在此 浓度时肽与酶的相互作用最弱,因而对脂肪氧合 酶的抑制率降低。
在实际应用中,抗氧化剂的有效性因难以 在细胞破碎前将它引入到完整的组织中去 而受到限制,但正是在食品材料研磨或粉 碎时,脂肪氧合酶才显示出它的活力。
脂氧合酶活性研究及其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12 实 验 方 法 .
12 1 L .. OX 活 性 的 测 定 取 28 卵 磷 脂 液 和 02 .ml .ml
温 度 不 要 超 过 5 o , 后 粉 碎 , 6 目筛 ; 豆 粉 0 C) 然 过 0 将 装 入 具 塞 量 筒 中 , 石 油 醚 脱 脂 3 4次 后 干 燥 。 准 确 用 ~
称 取 脱 脂 豆 粉 10 0 , 1 0 n .0 g 至 0 r l的 小 烧 杯 中 , 入 磷 加
酶 在 生 物 体 内 专 一 催 化 含 有 顺 , 顺 一 4戊 二 烯 结 构 1、
的 多 元 不 饱 和 脂 肪 酸 的 加 氧 反 应 ,生 成 具 有 共 轭 双 键 的多元 不饱 和酸 的氢 过 氧化 物 。
2 结 果 与 讨 论
21 底 物 对酶 反 应 速度 的 影 响 .
关 ■再 脂氧合酶
活性
抑 制 食 品质 量
果 蔬
中 图 分 类 号 :T 2 125 文 献 标 识 码 :A S0 . " 文 章 编 号 : 10 — 3 6 20 )7 0 2 — 3 0 2 0 0 (0 2 0 — 0 2 0
脂 氧 合 酶 ( 0X) 次 报 道 于 1 3 年 【, 一 种 L 首 9 2 】是 1
维普资讯 研ຫໍສະໝຸດ 与探 讨 脂氧合酶活性研 究及其
( 州轻 工 业 学 院食 品与 生物 工 程 系, 州 4 0 0 ) 郑 郑 5 0 2
章 银 良
闫克 玉 马 庆一
籀
翼 脂 氧 合 酶 (p x gns) 果 蔬 成 熟 衰 老 中 的 关键 酶 。 我 1 oy e a 是 i e 们 从 大 豆 中提 取 脂 氧 合 酶 ,在 植 物 体 外 用 酶 反 应 动 力 学 的方法对其进行活性研 究。结果发现 ,a C 以 不 同 浓 度 存 在 对 其 活 性 有 不 同 的影 响 , 厚 朴 和 白 芍 的 9 % 乙醇 提 取 5 液 对脂氧合酶活性有较好 的抑制作用 。
食品化学简答题及论述题合集
食品化学一、简答题1、为什么过氧化物酶可以作为果蔬热烫是否充分的指标?答∶过氧化物酶是一种极耐热的酶类,且普遍存在于果蔬当中,而且酶活易于测出,以过氧化物酶为果蔬热烫指标,若过氧化物酶失活则说明其他的酶几乎已经全部除去。
2、请说明果胶酶澄清苹果汁的原理。
在某些食品加工中天然果胶酯酶是如何起到保护果蔬质构的作用的?答∶苹果榨汁后,苹果汁较混浊,这主要是因为糖果胶包裹蛋白质分子而形成的。
添加入果胶酶将混浊离子外层的果胶分解,在pHS.6的条件下,蛋白质带正电与果汁中其他带负电的离子相结合沉淀下来,则果汁澄清。
果胶酯酶它水解果胶物质的甲基酯化半乳糖醛酸单位,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酶和果胶酸,脱甲基果胶在二价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相互结合形成凝胶,使果蔬的质构变硬。
3、在食品保藏中BET单层值具有什么意义。
答∶BET单层值看成是在干物质可接近的强极性基团周围形成一个单分子层所需水的近似量·相当于一个干制品能呈现最高的稳定性时含有的最大水分含量。
4、还原糖的结构具有什么特点?常见糖中,哪些是还原糖?答∶还原糖有一个特异性的还原端即半缩醛痉基,常见的还原二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
5、请简要说明影响脂肪同质多晶晶型形成的因素。
答∶(1)降温条件。
熔体冷却时首先形成最不稳定的晶型,因为其能量差最小,形成一种晶型后晶型的转变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闻。
降温速度快,分子定向排列困难,形成不稳定的晶型∶(2)晶核。
优先生成已有晶核的晶型,添加晶种是选择晶型的最易手段;(3)搅拌状态。
充分搅拌有利于分子扩散,对形成稳定的晶型有利∶(4)工艺手段。
适当的工艺处理会选择适当的晶型形成。
6、分别阐述高甲氧基果胶(HM)和低甲氧基果胶(LM)的凝胶形成条件和机理。
答∶高甲氧基果胶(IM)∶必须在具有足够的糖和酸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胶凝·当果胶溶液pll足够低时·竣酸盐基团转化成竣酸基团·因此分子不再带电分子I可斥力下降,水合程度降低·分子r可缔合形成接合区和凝胶·糖浓度越高,越有助于形成接合区低甲氧基果胶(LM)∶须在二价阳离子(Ca2+)存在的情况下形成凝胶·胶凝的机理是由不同分子链的均匀区间形成分子间接合区.较能能力随DE (竣基酯化百分数)的减少而增加·相对分子量越小,形成的凝胶越弱·温度·pH离子强度及Ca2+的浓度都是影响凝胶形成的因素。
脂肪氧合酶
的。这两个保守性氨基酸残
基分别与亚油酸底物的C-14
和C-8相毗邻。
Fig. 5. (A ) Residues constituting subcavity IIa
that are conserved among the four soybean
lipoxygenases. The shape of subcavity IIa of
5-LOX可催化花生四烯酸代谢形成不稳定的环氧化物白三烯 (LTA4),进而有可能水解成LTB4等。LTB4是一种很强的 致炎物质,可导致急性肺损伤,哮喘病等。
15-LOX基因产物可能作为一种抗炎因子和细胞膜重塑的调节 因子,也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肿瘤抑制因子。有研究报道, 15-LOX对乳腺癌、胰腺癌和结肠癌都具有抑癌活性。
最适温度
大豆中LOXs在低温下(<40℃)具有较高的活性; 南美白对虾血淋巴中LOX最适温度为25℃; 罗非鱼鳃组织中LOX最适温度为30℃; 小球藻中LOX最适温度为35℃。
最适pH
大豆中LOXs最适pH为9.0; 南美白对虾血淋巴中LOX最适pH为9.6; 罗非鱼鳃组织中LOX最适pH为10.0和4.0; 小球藻中LOX最适pH为7.4和9.6。
对脂肪氧合酶的研究大约已有70多年的历史,越来越 多的研究者开始利用基因沉默、基因删除等手段对转 基因植物中LOX进行研究,同时不断改进LOX产物分 析方法,从而推动LOX途径及代谢产物生理作用的研 究。
LOX的动力学以及抑制机理的研究是今后重点研究的 方向。
同时可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从分子水平深入揭示LOX 的代谢途径、LOX通路在癌症治疗方面的调节作用、 对植物体衰老的作用机制等。
迄今为止,在所有已分析的LOXs中,在酶活性位点(即 “Coffa位点”)只有一种氨基酸参与了这部分反应。
脂肪氧合酶的作用机理及对谷物陈化的影响研究进展-
脂肪氧合酶的作用机理及对谷物陈化的影响研究进展-脂肪氧合酶的作用机理及对谷物陈化的影响研究进展摘要:脂肪氧合酶(LOX)广泛存在于生物中,并且具有不同种类的底物位置特异性,可以形成具有不同位置特异性的氢过氧化脂肪酸,进而生成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物质。
本文综述了脂肪氧合酶的作用机理、对谷物陈化的影响及其抑制方法的研究进展,对谷物食品加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脂肪氧合酶;作用机理;谷物陈化;适口性脂肪氧合酶(Lipoxygenase,LOX,EC 1.13.11.12),又称脂肪氧化酶(Lipoxidase)或胡萝卜素氧化酶(Carotene Oxidase),分子量范围一般在9000~100000之间(汪晓明等,2013)。
LOX是一种含非血红素铁的蛋白,酶蛋白由单肽链组成,它专门催化具有顺,顺-1,4-戊二烯结构的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的氢过氧化作用,通过分子内加氧,形成具有共轭双键的氢过氧化衍生物(Andreou A et al., 2009)。
LOX 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植物、真菌以及少数海生生物中,在豆类中具有较高的活力,尤其以大豆中的活力为最高,LOX占大豆总蛋白含量的1%-2%(S. Nanda et al,. 2003)。
在植物中其底物主要是亚油酸(Linoleic acid)和亚麻酸(Lionlenic acid),在动物体内其底物主要是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据脂肪氧合酶氧化花生四烯酸位置特异性,可将脂肪氧合酶分为5-LOX,8-LOX,12-LOX和l5-LOX。
大豆脂肪氧合酶LOX-1属于15-LOX,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同类脂肪氧合酶功能和性质模型(何婷等,2008)。
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了脂肪氧合酶的作用机理以及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对食品的加工贮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脂肪氧合酶的同工酶1970年,Christopher等利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将脂肪氧合酶分离成Ⅰ型和Ⅱ型两个组分,两组分在许多性质上都不同,如酶活最适pH、热稳定性、Ca2+相关性、等电点、底物专一性等。
大豆脂肪氧合酶同工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活作用 ,对 Lox- 3具有较强的激活作用 。
研究与探讨
215 络合物的影响
大豆脂肪氧化酶含有一个铁离子 ,在酶促氧化 反应中 ,铁离子是不可缺少的电子传递体 ,如果能把 酶分子中的铁离子束缚住 ,就能够有效抑制酶活性 。 酒石酸 、柠檬酸和 ED TA 是常用的金属络合物 ,并且 均可适用食品加工 。
A b s tra c t: The a c tiv ity of lip oxyg e na s e is ozym e s d is tille d from d e fa tte d s oyb e a n flou r in d iffe re n t p H, d iffe re n t ions, m e ta llic c om p le xe s a nd a n tiox id a n t w a s s tud ie d 1 The re s u lt s how e d tha t: a c tiv ity of L ox w a s p la ye d d ow n to d iffe re n t e x te n t in the c ond ition of litm us le s s a nd a lka line; the re s tra ina b ility of N a2 CO 3 on L ox w a s the b e s t in d iffe re n t c om p ound of N a + ; C a2 + c ou ld s trong ly a c tiva te d L ox- 2 a nd L ox- 3; the re s tra ina b le e ffe c t of ta rta ric a c id on L ox w a s b e tte r in the m e ta llic c om p le xe s; the re s tra ina b ility of a s c o rb ic a c id on L ox w a s b e tte r tha n p y roc a te c h in in the a n tiox id a n t1 Ke y wo rd s: s oyb e a n lip oxyg e na s e s; is ozym e; re s tra ina b ility 中图分类号 : TS20112+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02- 0306 ( 2008) 01- 0156- 04
脂肪氧合酶特性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脂肪氧合酶特性及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摘要:脂肪氧化酶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由于其良好的功能性质可作为绿色添加剂用于改善食品品质。
本文介绍了脂肪氧合酶的结构特性和催化特性,还有其在面粉改良、延缓果实衰老和改善食品风味方面的应用关键词:LOX 结构特性催化特性面粉改良延缓果实衰老食品风味脂肪氧合酶(lipoxygenase, LOX, EC1, 13. 11. 12)又称脂肪氧化酶,属于氧化还原酶, 是一类含非血红素铁的蛋白质,能专一催化具有顺,顺-1,4-二烯结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分子内加氧,形成具有共轭双键的氢过氧化衍生物[1],可导致果蔬加工制品产生不良的风味,也可以使油脂和含油食品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色、香、味发生劣变等。
但脂肪氧和酶作为绿色食品添加剂可改善小麦粉品质。
LOX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动物、植物、藻类、面包酵母、真菌和氛细菌中均有发现,并豆科植物中含量最高,其中在动物体内其底物主要是花生四稀酸,在植物中它的底物主要是亚油酸和亚麻酸。
1932年,Andre等发现大豆中的豆腥味主要由LOX引起[2],1947年Theorell等首次从大豆中提取了脂肪氧合酶结晶[3]。
而在1972年Chan[4]在国际会议上宣布每摩尔大豆脂肪氧合酶(LOX-1)含有1mol铁后,有关脂肪氧合酶的研究开始增多。
大豆中蛋白含量为40%左右成熟的种子中,脂肪氧合酶占总蛋白含量的1~2%。
大豆中的脂肪氧合酶活性高于其它植物中提取的脂肪氧合酶,从大豆中提取脂肪氧合酶的效率较高。
1.LOX结构特性大豆LOX 是一种单一的多肽链蛋白质,其相对分子质量94 000~97 000,等电点范围从pH5.70 到pH6.20,每个酶分子均含有一个铁原子。
研究表明,大豆LOX有四种同工酶,即LOX-1,-2,-3a 和-3b[5]。
目前已研究出三种脂肪氧合酶的晶体结构,包括一种鼠网织红细胞中的脂肪氧合酶和两种大豆脂肪氧合酶同工酶。
大豆品种间脂氧酶活性差异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大豆品种间脂氧酶活性差异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大豆脂肪氧化酶,属于氧化还原酶,统称脂氧酶(LOX)。
大豆中的脂肪氧化酶通常情况下是可以溶解的。
大豆脂肪氧化酶是一种含有非血红素铁的蛋白,酶蛋白由单肽链组成,是一种单一的多肽链蛋白质,其在成熟的大豆种子中含量很高,大约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的1%-2%。
脂肪氧化酶产生风味和香味成分是很多食品所需要的,开发大豆脂肪氧化酶,可以提高大豆深加工的附加值,实现大豆的综合加工利用,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测定了70份大豆品种脂肪氧化酶的活性,对其进行资源评价;二是从不同年份分析大豆脂氧酶的差异性;三是脂氧酶活性和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直接为企业应用。
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方差分析供试的70份大豆品种,结果表明品种间三种同工酶的活性都达到了显著水平。
可以看出,大豆籽粒中Lox1的酶活力最高,其次是Lox3,而Lox2酶活力相对最低。
(2)大豆脂氧酶的不同年度间1个环境中的差异不大,2016年总酶活平均值19.3868×10~3U/ml,2017年总酶活平均值20.4257×10~3 U/ml,是2016年的1.05倍,年份之间差异不显著。
(3)通过聚类分析得出,生育期与脂氧酶活性有一定的关联。
高脂氧酶活性材料,生育期范围在95-99天。
中脂氧酶活性材料,生育期范围在100-105天。
低脂氧酶活性材料,生育期范围在115-120天。
(4)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脂氧酶与株高、单株粒数为正相关。
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与豆制品产生豆腥味关系的研究进展
1999年6月June1999中国油料作物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oil crop sciences第21卷第2期V ol.21N o.2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与豆制品产生豆腥味关系的研究进展麻 浩 官春云(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长沙 410128)摘要 全面阐述了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参与形成豆腥味物质的主要途径、豆腥味的主要成份以及脂肪氧化酶同功酶及其缺失体类型在豆制品形成豆腥味中的作用差异,指出了在遗传育种上开展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同功酶缺失体材料选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 大豆 脂肪氧化酶 豆腥味大豆近年来已成为世界上最经济的食物蛋白质来源,但大豆制品具有的豆腥味限制了其作为蛋白质来源的广泛利用,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1~3]。
Andre等首先发现了大豆蛋白制品产生豆腥味是因聚不饱和脂肪酸的酶促反应的结果,其中关键的酶就是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EC1.13.11.12)。
大豆种子特别富含脂肪氧化酶,已从中分离出3种不同性质的脂肪氧化酶同功酶,分别被命名为Lox1、Lox2和Lox3。
一粒干重约为160mg的大豆种子,Lox1和Lox2的含量至少为0.23和0.45mg。
由于层析法的不断改进又将Lox3分离成为Lox3a和Lox3b两种,不过由于两者在许多性质上的相似,仍被认为是同一种同功酶。
这几种同功酶在酶的活性的最适pH、热稳定性和许多生化性质上都表现不同[4]。
如Lox1最适pH为9.0,加热表现稳定;Lox2和Lox3最适pH为6.0~7.0,前者加热易钝化,后者加热钝化更明显。
大豆种子中的Lox1、Lox2和Lox3分别受Lx1、Lx2和Lx3三个显性基因控制,其缺失性状分别受lx1、lx2和lx3三个隐性基因控制;Lx1和Lx2是紧密连锁的,Lx3则是独立遗传的。
目前国外已培育出缺失Lox1、Lox2和Lox3的一系列近等位基因系,并已经有缺失体品种推广[4]。
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精)
食品营养中心资源库食材百科植物食材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所谓抗营养因子是指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影响某些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对人体健康和食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
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包括下列5类。
1、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PI)豆类中含有许多种蛋白酶抑制剂,有胃蛋白酶抑制剂、胰蛋白酶抑制剂等。
存在最为广泛的是胰蛋白酶抑制剂(抗胰蛋白酶因子),会影响人体对蛋白的消化与吸收,会造成机体胰腺增重。
抗胰蛋白酶因子用加热的方法可使其失去活性,因此豆类食品应彻底煮熟,忌食半生不熟的豆类及其制品。
加热30分钟或者大豆浸泡至含水量60%时,水蒸5分钟即可去除胰蛋白酶抑制剂。
大豆中尿酶的抗热能力较胰蛋白酶抑制剂强,且测定方法简单,故常用尿酶实验来判定大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是否被已破坏。
我国婴儿配方奶粉中明确规定,含有豆粉的婴幼儿代乳食品,尿酶试验必须是阴性。
然而,近年来国外一些研究表明,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植物性化学物质(phytochemical)具有抑制肿瘤和抗氧化作用,对其具体评价和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2、植物红细胞凝血素(phytohematoagglutinin,PHA)植物红细胞凝血素是一种存在于豆类中含量很少的有毒蛋白质,它能凝结人血液的蛋白质,也是影响动物生长的因子。
食用植物红细胞凝集素未破坏的大豆及其制品,会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引起死亡,加热可去除植物红细胞凝集素。
3、豆腥味大豆中含有许多酶,其中的脂肪氧化酶可以水解大豆脂肪,使其变成低级脂肪酸、醛和酮类物质,是产生豆腥味及其他异味的主要酶类。
采用95℃以上加热10~15min,或用乙醇处理后减压蒸发、钝化大豆脂肪酶等方法,均可脱去部分豆腥味。
4、胀气因子胀气因子(flatus-producing factor)大豆中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棉籽糖和水苏糖,在肠道微生物作用下可产酸产气,引起肠胀气,故称为胀气因子。
脂肪氧合酶的介绍及其应用
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人和作用的不断了解,通过LOX基因的
获得和构件,以及优良微生物菌株的选育,通过现代发酵技术 大量生产脂肪氧合酶,为进一步的生产应用提供可能。
THE END Thank you!
二.脂肪氧合酶催化机理
1.催化过程
主要分三步: 首先氢原子从底物上离 开,同时铁离子被还原。 第二步为分子氧与底物 自由基反应,形成过氧化自 由基,在此过程中有可能伴 随O2转变成O-2•自由基。
最后,过氧自由基被LOX的铁所还原,生成氢过氧化合物,而 LOX的铁转变为Fe3+,重新转变为活性态。
三、脂肪氧合酶制备
2.脂肪氧合酶纯化的方法 (1)离子交换柱层析法 (2)凝胶过滤法
(3)电泳法
(4)透析法
(5)双相分离法
(6)有机溶剂沉淀法
三、脂肪氧合酶制备
3.脂肪氧合酶活性测定方法 (1)分光光度法 LOX催化多不饱和脂肪酸产生具有共扼双键的过氧化氢化合 物,此化合物在234llm波长具有吸收峰,并且峰的高度与酶的 活性有显著的正相关。 (2)氧电极法 LOX催化底物反应时消耗氧,溶液中氧浓度的减少速率与酶 活力的大小成正比。这样,利用氧电极可精确地测定LOX的活性。 (3)同位素标记法 将LOX的作用底物如亚油酸进行同位素标记,根据代谢产物 中放射性物质的多少即放射强度来确定LOX活性的大小。
四、植物脂肪氧合酶固定化技术
(1)交联法 交联法使用双功能或多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相互交联呈网 状结构。酶分子和双功能试剂或多功能试剂之间形成共价键,得 到三向的交联网状结构。除了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外,还存在一 定的分子内交联。 交联剂:烷基胺层状硅酸盐 (2)包埋法 包埋法是指将酶包埋在高聚物的细微凝胶网格中,或高分子半 透膜内的固定化方法。前者又称为凝胶包埋法,酶被包埋成网格 型;后者也称为微胶囊包埋法,酶被包埋成微胶囊型。 包埋剂:聚丙烯酰胺凝胶、藻酸盐—硅酸盐凝胶、
大豆中的主要酶类及其对加工品品质的影响
大豆产生豆腥味的 主要原因
全改变 了对 大豆 的看 法 ,提 倡 多食 用大 豆 ,以 减少 食用 动物 食 品带 来的 诸 多弊 病 。因大豆 中含有丰富 的酶类物 质和抗营
本文 介 绍 了大豆 中存在 的主 要 酶 类 的特 性 及 对 豆 制 品 的影 响 , 大豆 中 的酶 类对 饲料
制 品 的影 响 。 大豆; 影 响 酶;
肪氧 化 酶酶 促 反应就 会 非 常剧 烈。 普遍
认 为 游 离 不 饱 和 脂 肪 酸 是 其 主 要 催 化 反 应
所 含的 味成 分和 抗营 养 因子 ,使大 豆 及 大 豆 制 品 的 利 用 受 到 严 重 的 限 制 , 有 些 甚 至影 响到 其安 全性 和 食 品品 质。 经 研
大豆是世 界上普遍栽 培的作物 之一 。 翠 真 等 人对 中 国 2 个 省 9 0 大 豆 资 源 进 6 0份 行 研 究 发 现 中 国 大 豆 缺 失 L 材 料 OX 的
,
干 热 处 理 :大 豆 蜕 皮 后 入 水 前 进 行 ,利 用高 温 热 空 气 对大 豆 进 行加 热 , 瞬时高温 ≥ 10C ,≤ 2 0 2 ̄ o ℃,1 ~3 秒 。 0 0
要 归纳 为 以 下几 点 : 12 11 ..] 热处 理 / 1
的 1 。现 已从大豆脂 肪氧化酶中分离 出 % 3种不同性质的脂 肪氧化酶 同工酶 ,分别 被命名 为 L OX。 OX2 L 、L 和 OX3 …。一粒 干重约为 10 g的大豆种子 , X, L 6 m LO 和 OX 的 含 量 至 少 为 0 2 2 .3和 0 4 . 5m g。 傅
D : 0 3 6 / . s .0 1 8 7 .0 0 2 .2 OI1 . 9 9 ji n 1 0 - 9 2 2 1 .2 0 9 s
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提取工艺
(E)聚乙二醇共沉淀法:加水并用1mol/L盐酸调pH值至4.5,搅拌50min,过滤;滤液中加入50%的PEG-6000至PEG浓度达30%,继续搅拌40min,离心分离20min,用pH值9.0的0.2 mol/ L的硼酸盐缓冲液溶解沉淀,滤去不溶物得到酶液。
许多研究结果认为脂肪氧合酶在植物生理,如植物萌发、生长、发育、衰老、抗性等物质转化中起某种重要调节作用,会影响植物脂肪在萌发期的氧化,脂肪过氧化形成乙烯影响植物叶片衰老,脂肪氧化影响种子的衰老、死亡、果蔬催熟和脱落,可以运用于植物抗病、抗虫和伤害反应中。
一、试验目的
了解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提取工艺
了解哪个工艺对脂肪氧合酶酶活影响最小
(B)酸提-盐析法:加水并用1 mol/ L盐酸调pH值至4. 5,搅拌50min,过滤;滤液中加入固体硫酸铵至40 %饱和,离心分离20 min,弃去残渣;上清液中加入固体硫酸铵至60 %饱和,离心分离20 min,沉淀用pH值9. 0的0. 2 mol/ L的硼酸盐缓冲液溶解得到酶液。
(C)缓冲液提-盐析法:加pH值4.5的乙酸-乙酸盐缓冲液,搅拌50 min ,其余步骤同(B)。
五、试验结果与分析
结果记录:
提取方法
(A)水浸提
(B)酸提-盐析物态总酶活酶比活/(Ug-1)或-1
(UmL)(C)缓冲液提-盐
析
(D)碱溶-酸提-盐
析
(E)PEG共沉淀
分析:
盐析法是比较古老的方案,但目前仍广泛采用,它根据酶和杂蛋白在高浓度盐溶液中的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纯化。最常用的盐是硫酸铵。二次盐析法是用较低盐浓度除去杂蛋白,再用较高盐浓度进行分离纯化。盐析法的优点是简便、安全、重现性好,缺点是分辨率低、纯度提高不显著。共沉淀法利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非离子型聚合物如PEG等,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蛋白质直接或间接地形成络合物。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然后再用适当方法使需要的酶溶解出来,除去杂蛋白和沉淀剂,从而达到纯化目的。PEG无毒、溶解时散热低、形成沉淀的平衡时间短,一般当PEG的浓度达到30%时,就可以使大部分蛋白质沉淀出来。
食品的异味来源详解(干货分享)
食品的异味来源详解(干货分享)使食品产生异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种:①环境因素偶然造成的污染,如空气、水、包装材料;②食品自身的一些成分的分解,如脂肪氧化、非酶褐变、酶的作用;③特征风味物的缺失导致风味令人不满,如蒸发、特征风味成分与食品自身的反应。
食品中异味的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空气传递的污染源被气味污染的空气容易导致食品异味。
空气污染物在生产(如牲畜棚的味道进入牛奶或鸡蛋/鸡肉)、制备、存储和分发过程中均有可能侵入食品。
异味很容易通过肺进入动物体内,从而使蛋、奶和肉类产品染上异味。
乳制品工业早就意识到牛奶很容易经这种途径染上异味。
如果某种牛奶的异味表述为“畜棚味”或“牛身上的味道”时,那么一般认为这种牛奶来源于通风效果不好的牛棚。
再如,家禽类产品是如何通过空气污染物而被污染的,这与在蛋类和烤肉类中发现了二、三、四和五氯苯酚有关。
用于鸡舍的碎木屑含有苯酚类物质,鸡笼里的微生物能够将这些酚类物质转化为氯代茴香醚,由于呼吸了鸡舍里污染了氯代茴香醚的空气,烤肉和鸡蛋都带有一种霉味。
2、通过水传播的污染源大部分食品加工过程要消耗大量的水,其中有些是作为食品组成部分,有些是用于清洗。
如果水中含有相当量的风味污染物,那么在加工过程中,这些污染物就可能转移到被加工的食品中。
然而,这一般并不成问题,除非水是食品的一个重要成分或者这种污染物表现得非常强烈。
如果食品原料在加工前在水中进行复原或稀释(如干酪的喷雾干燥或用于零售的浓缩果汁的复原)或用蒸汽注射直接加热产品,那么水就构成了食品的一个重要部分。
异味也可能以间接的方式通过水引入食品,如鱼类和贝类从栖息地的水中吸收污染物。
有关水污染造成鱼类和贝类污染方面的研究工作颇多。
鱼类很容易从它们生活的环境中吸收导致异味的化合物。
这些异味可能源于水污染(化学的)或水中微生物的活动。
就因污染造成鱼类的异味而言,研究者发现胭脂鱼染有煤油臭味,在这种被污染的胭脂鱼体内含有高浓度的源于污染水的碳氢化合物。
脂肪氧合酶
三、脂肪氧合酶的活力测定
1、影响活力测定的因素 PH 抑制剂 表面活性剂
PH
当使用吐温20时(曲线A), 脂肪氧合酶的最适pH为 7.0,酶活力在此pH值的 两侧近乎对称地下降; 当不使用吐温20时(曲线 B),脂肪氧合酶的最适 pH向碱性方向移动到7.5, 而且在整个pH范围内脂 肪氧合酶的活力较低, 在酸性pH范围内酶活力 的下降尤为显著;在pH 为9时两者的差别趋向于 消失。
三、脂肪氧合酶的活力测定
2、活力测定的方法 量压法 分光光度法
四、脂肪氧合酶对食品的影响
1、脂肪氧合酶的作用对焙烤食品质量的影响 脂肪氧合酶在焙烤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 面包等面制品的生产过程中,添加适量的脂肪 氧合酶及大豆粉可使面粉中存在的少量不饱和 脂肪酸氧化分解,生成具有芳香风味的羰基化 合物,从而能改进面粉的颜色和焙烤质量。
四、脂肪氧合酶对食品的影响
脂肪氧合酶作用的产物对维生素A及维生素A原 的破坏; 脂肪氧合酶的作用减少了食品中必需不饱和脂 肪酸的含量; 脂肪氧合酶作用的产物同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 作用,从而降低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及功能性 质。
植物 相对活力/%
大豆 绿豆
豌豆 小麦 花生
100 47
35 2 1
一、脂肪氧合酶的介绍
2、对底物的要求 脂肪氧合酶对于它作用的底物具有特异性的要求,含有顺,顺-1,4-戊 二烯的直链脂肪酸、脂肪酸酯和醇都有可能作为脂肪氧合酶的底物。
脂肪氧合酶底物脂肪酸的部分结构
一、脂肪氧合பைடு நூலகம்的介绍
3、同工酶 脂肪氧合酶有许多同工酶,采用电泳的方法可以将他们分开。从大豆中分 离出三种脂肪氧合酶的同工酶,分别称为L-1、L-2和L-3。
脂肪氧合酶的抑制
为了避免食品在储藏中发生酸败,习惯上 采用添加维生素E和丁羟基茴香醚一类的抗 氧化剂来防止脂肪氧合酶的作用。
控制食品加工时的温度
是使脂肪氧合酶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最有效手段。例如, 加工豆奶时,将未浸泡的脱壳大豆在加热到 80~100°C的热水中研磨10min,可以消除 不良风味。
将食品材料调节到PH偏酸性再热处理
是使脂肪氧合酶失活的有效方法。例如, 将大豆在PH3.88和水一起研磨,然后再烧 煮,能使脂肪氧合酶变性。
脂肪氧合酶的抑制
脂肪氧合酶会产生两种有害的副作用
一、 是造成有营养价值 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损失
二、 是产生导致酸败的 氧化产物
脂肪氧合酶的抑制
在加工保藏期间产生不良的风味导致食品在其他方面的质量下降,因此,很多情况下,采用 各种方法使脂肪氧合酶失活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包括控制温度和PH以及使用抗氧化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脂肪氧合酶对食品品质的的影响卜凡琼(班级:食研5班学号:2016309120048)摘要:大豆脂肪氧合酶是存在于大豆中的脂肪氧合酶,其活性很高,在食品行业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大豆脂肪氧合酶催化底物产生的一些物质能很好的改善食品质量。
能增加食品香气,形成二硫键,增强面筋蛋白强度。
其分离纯化方法有水浸提法,酸铵沉淀、葡聚糖凝胶柱G200分离沉淀法,缓冲液提取等方法。
关键词:大豆脂肪氧合酶,分离纯化,食品品质1.大豆脂肪氧合酶简介脂肪氧合酶(Lipoxygenase, EC1.13.11.12, LOX),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 在豆类中具有较高的活力,其中尤以大豆中的活力为最高[1]。
属氧化还原酶,通称脂氧酶(LOX) 。
LOX中含有非血红素铁,专一催化具有顺,顺-1,4-戊二烯结构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对其分子加氧,形成过氧化氢衍生物,是非常重要的风味前体物[2]。
近年来研究表明,LOX产生的风味和香味是很多食品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经LOX作用形成氢过氧化物并进一步裂解成不饱和的醛类、酮类和醇类化合物而形成类似苹果、香瓜、芒果等水果风味以及鲜鱼味、牡砺味、文蛤味和海藻香、青草香[3]等挥发性风味物质。
据脂肪氧合酶氧化花生四烯酸位置特异性, 将脂肪氧合酶(LOX)分为5-L OX ,8-LOX ,12-LOX 和15-LOX 。
大豆LOX -l 属于15-LOX ,它已被广泛用于研究同类脂肪氧合酶功能和结构性质模型[4]大豆植物组织中含有多种脂肪氧合酶同工酶, 其中LOX-l 和LOX-2 是主要的同工酶。
2.大豆脂肪氧合酶结构及其生化特性研究表明,大豆脂肪氧合酶(LOX)含839个氨基酸,是一个单链肤蛋白,整体结构分为2个部分:一个是N末端的β与1条α螺旋组成的部分;另一个是包含22条α螺旋和8条β折叠股的主要区域。
在空间结构上,LOX的主要区域以一条长的α螺旋为中心,其他结构环绕在其周围。
非血红素铁原子靠近酶中心位置,其附近有一个特殊的三圈π螺旋,并以配位键与3个组氨酸侧链和梭基末端的COO-结合,从而形成酶活力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5]。
通过对分离得到的大豆子叶LOX的研究,发现每个LOX是一条M:为96000左右的多肤,每个多肤中含一个铁原子。
有实验证明,大豆子叶的LOX处于静止、无活性状态时,铁以Fe态存在;当加入底物后,LOX中的Fe处于Fe (A)态,使LOX具有催化活性。
大豆种子中的LOX都是球形、水溶性蛋白。
LOX1, LOX2, LOX3的等电点分别为5.65, 5.85,6.150 3种同工酶的生化特性是:LOX1的反应最适pH值在9.0处,LOX:在pH6. 5处,LOX:在pH7. 0处。
除催化原初反应外,LOX还催化次级反应而形成脂肪酸的二聚苯和淡基二烯酸,类胡萝卜素的漂白即是由LOX次级反应实现的[6]。
3.大豆脂肪氧合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王辉,周培根[7]以大豆为原料,经硫酸铵沉淀、葡聚糖凝胶柱G200 分离沉淀,得到2 种脂肪氧合酶(LOX):LOX-1,LOX-2。
对这两种同工酶的部分特性进行研究。
其中LOX-1 的反应最适pH 为7.0,在pH9.0 时无活性。
而LOX-2 最适pH 为9.0,在pH7.0 时也表现出较强活性。
最适温度均为25℃。
两种同工酶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LOX-1 和LOX-2 在40℃活性稳定,加热温度高于50℃时,活性急剧下降。
在亚油酸为底物的反应体系中,LOX-1和LOX-2 的Km 值分别为8.2、12.2mmol/L。
并对Ca2+、Na+、Cu2+、和Fe3+等不同的金属离子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活性。
陈书婷等[8],研究表明经过缓冲液提取、差速离心、盐析沉淀和离子交换层析可以得到电泳纯级的大豆脂肪氧合酶。
特性研究表明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最适pH 为9,在较低温度下酶活能保持较高水平,用双倒数法求得大豆中脂肪氧合酶Km = 80.6μmol /L,Vmax = 54.2μmol /( L·min) 。
利用水浸提法制备大豆LOX 粗酶液[9]。
大豆研磨成细粉,研磨温度35 ℃,过60 目筛,经冰水预冷的石油醚多次充分浸提,冷风干燥,得到脱脂豆粕。
取10 g 脱脂豆粕,加100 mL 冰水(料液质量体积比1 g℃10 mL)搅拌浸提1 h。
4 ℃,6 000r/min 离心30min,上清液即为粗酶液,测定其约为172 U/mL。
LOX 粗酶液稳定性较差,在4 ℃条件下活性可保持1 周左右。
碱溶-酸提-盐析法[10]大豆脱皮、粉碎后用石油醚多次浸提得脱脂大豆粉。
称取10g脱脂大豆粉,加100 mL水,用氢氧化钠调pH值等于9.0,搅拌30 min,离心20 min,弃去沉淀;上清液用盐酸调pH 值等于 4.5,继续搅拌50min,过滤,滤液中加入固体硫酸按至w((NH4)2SO4=40%饱和,离心分离20 min,弃去残渣;上清液中加入固体硫酸按至w((NH4)2SO4=60%饱和,离心分离20 min,沉淀冷冻干燥的酶粉0.23g 。
4大豆脂肪氧合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4.1增强蘑菇风味蘑菇的挥发性成分种类繁多其中1-辛烯-3-醇(又名“蘑菇醇”)是蘑菇的关键风味化合物,具有青香、壤香、蜡香和未成熟的果香及牛奶风味[11]。
近来发现,蘑菇生长过程中转化生成1-辛烯-3-醇等八碳化合物的重要催化剂是脂肪氧合酶(Lipoxygenase,LOX),菇体所含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在自身体系的脂肪氧合酶作用下,被氧化成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再经过体系内氢过氧化物裂解酶、氧化还原酶等作用产生1-辛烯-3-醇等,因此增加1-辛烯-3-醇等风味化合物的来源,有利于提高风味基料的组成。
为提高香菇风味基料主风味成分的含量,张婵等[12]拟在香菇均浆液中添加葵花籽油水解液,利用大豆LOX 和香菇内源酶系,研究添加大豆脂肪氧合酶和葵花籽油水解液对强化香菇风味基料风味成分效果的影响。
表1 结果显示,处理(3)的风味化合物生成量显著增加,香菇风味显著增强。
4.2对大豆产品品质的影响在大豆产品中, 脂肪氧合酶催化脂肪氧化最后生成n -己醛和n-戊醛是形成豆腥味主要成分。
再者,脂肪氧合酶催化反应初级产物氢过氧化物可与大豆蛋白中-S H 反应生成-S-S 键、-SO 2H或-SO 3,H 从而使大豆蛋白形成凝胶能力下降[13]。
研究发现, 脂肪氧合酶灭活能提高大豆蛋白凝胶性。
大豆蛋白功能性质在食品加工中有着重要作用, 脂肪氧合酶对蛋白质功能性质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4.3对火腿制品的品质影响干腌火腿传统生产工艺的特点是生产过程很长。
在这个过程中,脂类物质发生了水解氧化。
众多研究表明,干腌火腿大量的风味成分是由脂肪氧化产生。
其中高于5个碳原子的直链醇、醛、酮、烷基呋喃等成分是典型的脂肪氧化产物[14];通过氧化还能生成酸类物质、内酯等风味成分。
另外,由脂肪氧化生成的一级产物还可以进一步发生反应,如参与美拉德反应等,形成大量的二级风味产物。
金华火腿风味物质中约有50% 的风味成分直接来自于脂肪氧化[15]。
干腌火腿生产过程中,适量氧化可产生满意的风味特点,过度氧化则会给产品带来不愉快的风味。
4.4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在绿茶加工过程中,LOX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鲜叶摊放和杀青工序中。
LOX有较强的耐热性。
LOX的强耐热性使得它的活性在干茶中有部分保留,有时会在贮藏中作用于脂肪酸产生低碳醛而使茶叶产生异味[16]。
茶叶中的脂肪酸在LOX作用下转化为C6醛、醇等低碳化合物,这些低碳化合物在以后的加工过程中继续发生裂解、异构、缩合聚合等反应而形成绿茶的香气物质[17]。
在绿茶加工过程中,LOX 有利于绿茶香气品质的形成。
在红茶和乌龙茶的制造过程中,LOX主要是催化亚油酸、亚麻酸氧化形成正己醛、己烯醇、己烯醛等化合物,形成这两类茶叶的香气。
红茶加工过程中,脂肪酸在LOX催化下进一步氧化分解。
也已证明不饱和脂肪酸在红茶制造过程中是芳香物质C6-醛和醇的先导物[18]。
这些C6醛、醇还参与一系列醋化、脱水、异构化反应,形成红茶香气和滋味物质。
此外大豆脂肪氧合酶还能漂白小麦粉和大豆粉,在面团制作过程中形成二硫键。
但是它也能破坏叶绿素和胡萝卜素,氧化破坏维生素和蛋白质,氧化破坏必需脂肪酸从而造成食品品质质量降低。
5.总结脂肪氧合酶是对食品品质非常重要的酶,其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大豆中脂肪氧合酶的活性较高。
脂肪氧合酶对食品品质有好的影响,同时也有坏的影响。
一方面能产生香味物质,提高食品质量,另一方面,会破坏食品中的有益成分,从而降低食品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多多利用其好的一方面,提高其酶活性。
探究新的方法和技术控制其危害作用,利用其生产品质优良的产品。
参考文献:[1] Selim Kermasha,Ndeye Dioum,Barbara Bisakowski.Biocatalysis of lipoxygenase in selected organic solvent media[J].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2001( 11) : 909-919. [2] Koseki T,Furuse S,Iwano K,et al.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feruloylesterase from Aspergillus awamori[J]. 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1998,62( 10) : 2032-2034.[3] 王璋. 食品酶学[M] .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994[4] Enrico Dainese ,Guus van Zadelhoff.Structural stability of soybean lipoxygenase in solutionAs probed by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J].J.Mol.Biol,2005,34,(9):143-152[5] 田其英,华欲飞.大豆脂肪氧合酶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06( 8) : 6-9.[6] Laemmlli.Cleavage of structural proteins during assembly ofhead of bacteriophage-T4[J].Nature,1970,227: 680-685.[7] WANG Hui,ZHOU Pei-gen,Study on Purification and SomeProperties of Soybean Lipoxygenase[J],food science,2008(9):45-50[8] 陈书婷,孔祥珍,华欲飞,张彩猛.大豆脂肪氧合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5):21-23[9] 蔡琨,方云,夏咏梅,等. 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提取及影响酶活因素的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4,24(2):52-56.[10] 许瑛瑛,许江,华欲飞.脂肪氧合酶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2,17(4):42-43[11] 李秦,海洋,师会勤,等. 平菇与香菇挥发性香气成分的GC-MS 分析比较[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27(2):87-89.[12] 张婵,安晶晶,王成涛,文雁君.大豆脂肪氧合酶强化香菇风味基料的风味成分研究[J].食品与生物科技学报,2014(4):22-25[13] 钟芳, 王璋,许时婴3种脂肪氧合酶酶活测定方法[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1,(1):77-80[14] ANTEQUERA T, LOPEZ-BOTE C J, CORDOBA J J. Lipid oxidative changes in the processing of Iberian pig hams[J]. Food Chem, 1992, 45:105-110.[15] HUAN Y J, ZHOU G H, ZHAO G M, et al. Changes in flavor compounds of dry-cured Chinese Jinhua ham during processing[J]. Meat Science, 2005, 71: 291-299.[16] 马惠民,王雪,钱和汪何雅.脂肪氧合酶在茶叶中的作用[J].食品科技,2012,12(37):66-68[17] 祝冬青.绿茶加工中的酶学研究与应用[J].蚕桑茶叶通讯,2001,(1):5-8[18] 谭和平,周李华,钱衫衫,等.茶叶发酵中的酶学研究进展[J].中国测试,2009,35(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