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声的世界
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
11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 人面对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一声,2s后听到回音, 则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m 。 (考查知识点:有关声速的计算) 12、小明进行探究实验:把一正在发声的闹钟放 于钟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 塑料,用抽气机不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的闹钟 声音会逐渐变小,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 —传播,但不能在——传播。 (考查知识点:真空不能传声) 13、请你猜想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m/s, 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三个
手电筒光、玩具激光发出的激光)照射在平面镜 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在墙上出现一个小光斑。 轻轻地敲击桌面,观察墙面上小光斑的位置有什 么变化? 用力敲击桌面,观察小光斑位置的变化? 收集证据: 桌面发声时,你发现墙壁上小光斑——,这说 明——。 交流合作: 你认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桌子发声时在振 动?说说你的办法,试着做一做。 (考查知识点:有关声音的实验设计)
7、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而被反射 回来的现象,人耳要区分开回声和原声,回声到 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利用回声测 量距离:S=vt÷——。 (考查知识点:利用回声测量距离) 8、听不见的声音包括——波和——波,——波可
以传很远,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波可以用来清洗和焊接物体。 (考查知识点:超声波次声波的应用)
第三章 声的世界
一、基本内容回顾
本章主要通过一系列自然现象和生活事 例,引导大家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的”物理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知道声音 传播的条件,从生活中体会到声音具有响度、 音调、音色三个特征。知道人耳听到的声音频 率范围,了解超声和次声,特别是超声在社会 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重要应用。
中考物理总复习考点第三章声的世界
第三章声的世界目录:狙击知识点狙击考点狙击知识点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_振动___产生的。
二胡、提琴等弦乐器是靠弓和弦的_相互摩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笛子是由_ 管内的空气 _、笛膜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__介子__的,它既可以在_气体_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_和__固体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真空_中传播。
声音在三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中传播速度的关系是_ v气<v液<v固 _。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 340 m/s __。
知识点二声音的特性1.___音调__、___响度____、_音色__是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_声音的强弱 __叫作响度,声音的响度与_物体振动的__ 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声音的音调与_振动的快慢有关。
2.减弱噪声的途径:从噪声的___产生__、噪声的传播___、噪声的__接收___三个环节进行。
知识点三超声与次声1.人耳的听觉范围是__ 20~20 000 _Hz,超声的频率大于__20 000_Hz,次声的频率小于20__Hz。
2.人类发不出超声,也听不到超声,有些动物能发出超声,还能听到超声。
受蝙蝠利用超声导航的启示,人们制成了超声雷达,又叫__ 声呐 _。
狙击考点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常考角度】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例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思路点拨】物体振动一定发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是声音不一定停止,例如隆隆的雷声。
【自主解答】 C【解题技巧】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的传播需要时间。
变式训练: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2.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 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31 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1531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 __。
八年级物理复习2学生版--声的世界
半山书院八年级物理复习(2)第三章 声的世界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 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快。
4.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总总vt S s 2121==5.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声源振动的幅度、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6.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芜湖)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 .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 ~2000Hz 之间的声音D .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晋江)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B .“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能直接对话(昆明市)11.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
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
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杭州)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济宁)4.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
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答案:B答案:D(09晋江)1.下列事物的相关数据,符合事实的是 A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B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3×108km/s C .某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 D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20V (江苏)8.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产生的原因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山东平原县)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图2(福州市)15.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物理八年级第3章 声的世界
学习方法导航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例如:触摸自己的喉头,(这也是实验)然后发声,感觉到声带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因为声音可能仍然在向远处传播。
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声的。
拓展:(1)物体沿直线或曲线的往返运动叫振动,往返一次即振动一次。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3)振动一定发声,但不一定能听见。
(4)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如弹吉他时,振动的弦的声源,吹笛子时,是靠管内空气柱振动。
(5)“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
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要勤于观察、善于探索、勇于提问。
观察时,除了认真看外,还可以借助于耳听、手触、脑想等多种手段,使观察更准确、更全面,同时还要注意交流和合作。
(这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2.声音的传播(1)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声的物质,真空不能传声。
(2)当物体振动发声时,就会使介质形成波动并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就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15℃)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340m/s,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较快,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4)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也会减弱,所以,有时我们离发声体较远时,传来的声音太弱而不能引起听觉。
3、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音――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外界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由听觉神经转化为一种信号传给大脑。
人耳在感知声音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了故障,都会引起耳聋。
耳聋分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前者是由于听觉神经受损而的,后者是由于声音的传导发生了障碍而引起的,如鼓膜受损。
沪科版《第3章声的世界》复习导学案
沪科版《第3章声的世界》复习导学案姓名: 班级: 等地:一、【课程标准】1.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声音的特性;3.认识噪声的来源及危害,知道噪声控制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振动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振动的幅度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振动的材料、结构不同:振动有无规律:有规律的是无规律的是振动的频率:大于20000Hz 的是小于20000Hz 的是 三、【课堂导学】【例1】“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
【例2】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例3】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 .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① 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 .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② 跟水量有关。
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 .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 ,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上面短文A 、B 中① 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② 。
(2)文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左右,声具有。
【例4】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沪科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3章声的世界课件
三、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
1.当玻璃罩有空气时,你能听到闹钟的声音 2.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有什么变化? 3.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见声音吗?
实验表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三、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思考:液体和固体是否能传声?
事实说明: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 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 体中传播。
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
塑料小球在发声的扬声器中跳动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实验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演奏乐器时什么在发声
请你再举出一些物体振动时发声的事例
三、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能听见老师讲课的话语 能听见林中鸟儿的啼叫 能听见高空飞机的呼啸
你是否思考过,物体发出的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的呢?
55
路、航道)两侧
铁路干线两侧
70
60
听到声 音的三 个阶段
三、噪声的控制
声源的 振动产 生声音
在空气及 其他介质 中传播
鼓膜振动 引起听觉
控制噪 声的办
法
防止噪声的产 生
(消声器)
阻断噪声的传 播
(隔音板)
防止进入耳 朵
(耳塞)
应从发声处、声音传播过程、人
耳处寻求减弱噪声的途径。
结论: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影响 睡眠
安 眠
耳
疼
分
贝
工作效
干扰交谈
影响学习
睡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率降低
空调 响声
时钟滴 答声
我国2008年制定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第三章声的世界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声音现象的理解和看法,促进学生间的思维碰撞。
2.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实验,如探究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如模拟科学家进行声音实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教师对小组合作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系列声音现象,如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产生的声音,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声音现象?它们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声音的本质。
3.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声的世界”,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在学习声音知识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2.学生通过自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评等方式,评价自己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中的表现。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进步。
4.结合学生的反思与评价,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本案例的亮点在于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将理论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通过情境导入、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亮点使得本案例在教学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2.探究式学习:本案例注重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和探究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沪教版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声的世界 PPT课件
想想议议:说出一些比较新奇的发声现象?是怎 样发声的?
蝉 蟋蟀、蜜蜂
弦乐器 管乐器 流水声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发声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介质:能传 声的物质。如:固体、液体、气体)
1.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2.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3.固体也可以传播声音。
1.声音的传播
需要介质。 2.真空不能传声。
当航天员在太空舱外时,他们之间的 交流必须要用电子通信设备
声音怎样 在空气中传播 的呢?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着
三. 声速
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声音在每秒内传 播的距离叫声速。
解:S=Vt= 340 m/s× 6s=2040m
答:闪电位置与小明相隔的距离是 2040m
四、乐音的特性 1、响度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筒一个音叉,我 们听到的声音大小不同。物理学中 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 响度。 单位:分贝,符号:dB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做一做】 将一根20cm长的尺子伸出桌面 15cm左右,先轻轻拨动尺子,再 稍用力拨动尺子,注意两次听到声 音的强弱有什么不同?观察尺子振 动的幅度有什么不同?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敲桌子
请大家 思考一下, 在我们教室 里可以做什 么活动发出 声音?
动手试试看!
拍手 拨动尺子 唱歌、说话 喇叭 敲击音叉… 等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猜想一下物体在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气囊振动发声
水流撞击岩石振动发声
腹部发生器振动发声
总结:物体振动发声,发声的物体一 定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会发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教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1.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2.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3.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科学内容◇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了解乐音的特性。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全章概述1.本章要求声音是人们最熟悉的现象之一,学生不仅在生活中已积累了大量与声音有关的感性认识,而且在小学自然课中也学过了与声有关的常识。
尽管有这些前期经验与常识,但是对于“为什么会产生声音,人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大多数学生并不很清楚,对于声音在生产和技术中的应用就更是陌生。
本章将使学生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对声的世界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试验稿)的基本理念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材安排了一系列自然现象和生活事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物理结论;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知道声音传播的条件;从生活中体会到声音具有音调、响度和音品三个特征;知道人耳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知道什么是超声和次声;知道声音,特别是超声在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重要应用。
通过对生活和自然界与声有关现象的观察,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培养他们喜欢物理知识、热爱自然的情感。
通过利用简单的生活用具、乐器进行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使学生逐步形成充分利用手边器材进行科学研究的习惯。
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超声、次声和噪声,更重要的是应该了解超声技术在生活、生产、科技和国防等方面的应用;有自觉减少次声和噪声源的意识,对社区的声环境有简单的评价,对社区中的声污染能提出防范和改进意见。
在本章教学中应以观察、实验、分析为主,强调知识与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
教学中还要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精神;要鼓励学生做一些与声现象有关的家庭观察和小实验;要指导学生阅读一些与声有关的科技(普)资料,并让学生做一些适当的社会调查。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含答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一、选择题(每题3分, 共36分)1. 能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介质2.将耳朵贴在足够长铁水管(管中有水)的一端, 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水管的另一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听到一次敲打的声音B. 听到二次敲打的声音C. 听到三次敲打的声音D. 听到最后一次敲打的声音是水中传播的声音3.一个同学站在原地不动并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 1.5 s后听到回声, 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 m/s, 那么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 A. 510 m B. 255 m C. 340 m D. 1 020 m4.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师生合唱《我的祖国》, 歌声响彻礼堂。
“响彻礼堂”描述的是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5.常州民乐团合奏江苏名曲《茉莉花》时, 观众能分辨出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发出的声音, 主要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A. 声速B. 响度C. 音调D. 音色6.如图所示, 排箫又叫“参差”, 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真空中可以听见箫声B. 竹管长度参差不齐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响度C. 我们能区别排箫的声音是依靠声音的音调D. 排箫发出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7. 如图展示的是智能机器人和主持人的互动情况。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能区分机器人和主持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B.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 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 m/sD.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8.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在空气中声速跟光速相等C. “高音”和“低音”是指音色不同D. 声呐是利用次声波来定位的9.如图是端午节赛龙舟的情景, 选手在鼓声指引下, 整齐地划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选手通过响度来辨别鼓声C. 鼓声震耳欲聋, 说明鼓声的音调高D. 鼓手在耳朵里塞上棉花, 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0.关于声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超声波的应用非常广泛, 如图所示, 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检查身体的B. 城市快速路方便快捷, 如图是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的声音屏障, 目的是使声在声源处减弱C. 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 可看出下面的音叉发声音调高D. 地震、台风、海啸、泥石流发生前, 会发出超声波, 利用超声检测仪进行监测, 可以预报灾害, 减少损失11.科学家在研究大象之间的交流时, 发现大象会发出一种人耳听不见的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基础知识复习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基础知识复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产生的,振动停止,也停止。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3、能够发声的物体可以是体、体、体,正在发声的物体叫。
4、二胡、提琴是靠发声的;笛子是由发声的;口琴、风琴、钢琴是靠发声的。
5、声音的传播需要,它可以在中传播,也可以在和中传播,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6、声音在介质中以的形式传播。
7、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小于、等于)。
8、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与和有关。
9、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m/s,合km/h;即声音在空气中一秒钟传播。
声音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每升高1℃,声音在空气中的每秒传播距离增加0.6米。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入我们耳朵里的。
11、在关闭门窗的教室内,学生听到操场上的嘈杂声,其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12、百米赛跑时,裁判员应在(看到冒烟、听到枪声)开始记时,若听到发令枪的响声记时,他一定(多、少)记了秒。
13、敲响的锣,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14、在研究声音的产生时,我们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激起水花和播放音乐的扬声器撒纸片,这里用到研究物理的方法应该是法。
15、回声是由于声音的而产生的。
16、古代的士兵伏在地上能够听到远处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17、敲击大钟后,停止敲击发现大钟“余音未止”这是因为。
18、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很大的响声,但是流星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站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19、雷电时,我们一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20、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
21、在一根很长的装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水管的另一端最多可以听到次敲击声,其中第一次敲击声的传声介质是,最后一次敲击声的传声介质是。
22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在扬声器上撒纸片、将音叉插入水中或靠近轻小球,这样做的目的是。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第3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感受声速
敲鼓声是怎样在空气中传播的? 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波)
向远处传播。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声波的形成(举例): 音叉的叉股向左运动时,压 缩空气使左侧空气变密,而 右侧的空气却稀疏了;叉股 向右侧运动时,右侧空气变 密,左侧空气变疏,形成疏密 相间的波向外传播.
2. 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铜铃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
不会清脆,这是因为( )C
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 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 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人说话发声是靠空气振动产生的。 B.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液体也
视频:真空罩实验
1.在没有抽出玻璃罩的空气前,你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吗?你 能听到铃声吗?
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能听到铃声.
2.在用抽气机抽气的过程中,你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吗?说明 什么问题?但是随着抽气的不断进行,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 稀少,你听到的铃声有什么变化?
能看到振动,说明电铃发声,随着抽气的不断进行, 铃声越来越小.
回音壁有回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围墙的建造暗合了声 学的传音原理.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弧度过度柔和, 有利于声波的规则折射.加之围墙上端覆盖着琉璃瓦使声波不 至于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
回音壁
归纳与小结 1.声是靠介质传播的. 2.声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播. 3.真空不能传声. 声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体没有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 B.我们看见蝴蝶翅膀振动,但并没有听到声音,所以并不是所
第3章 声的世界(知识点整理)
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1,声的产生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不能说声音消失。
因:声音可以继续传播。
(3)发声一定在振动,但振动不一定在发声。
因:在真空中振动,无声音。
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1.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声音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介质传播速度也不同:固体>液体 >气体;(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空气越稀薄,声音越难传播;(3)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4)声音传播就是能量传递的过程。
知识点3,回声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这种现象是声音的反射,俗称回音(回声)。
2.回声的应用:(1)测海底深度;(2)鱼群位置。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知识点1,响度、音调、音色1.响度(声音的强弱)(1)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2)声音的响度还与声音传播的距离和分散度有关。
2. 音调(声音的高低)(1)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2)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表示,成为赫兹(HZ)。
3.音色: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1)定义(2)通过音色,可以判断不同的人说话。
1.乐音:有规律、好听悦耳、使人愉快的声音。
噪声:无规律、难听刺耳、让人心烦的声音。
乐音与噪声因人而异,不同人感觉不同。
(1)声音的强弱(可通俗理解为声音的大小)。
(2)(4)声音强弱的单位常用分贝(dB)表示。
三、超声与次声1. 超声(1)频率高于20000Hz。
(2)频率高、穿透能力强、传播时方向好。
(3)够能听50000Hz,蝙蝠能听十几万Hz。
(4)依此原理,发明了声呐。
探测:鱼群、暗礁、潜艇等。
(5)医疗上的应用:B超。
2. 次声(1)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声的世界 沪科版
第三章声的世界教学目标一、科学内容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训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二、科学探究能力1.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2.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这些问题。
3.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声音的产生、传播。
(2)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2.难点(1)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2)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这些问题。
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一切物体包括、、。
(3)各种乐器在演奏时都是通过振动而发声的: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的;管乐器是靠管内空气振动发声的;打击乐器是靠打击乐器本身振动发声的。
(4)“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可能仍然存在,并继续想远处传播。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规律:①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与水波类似,声音在介质中也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它的传播需要时间);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V VV>>固液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m/s)③声音传播的具体过程是:振动的物体带动周围的介质产生相应的振动,这些随发声物体振动的介质,又带动较远的其他介质振动,使振动向外传播。
3、回声(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
(若回声比原声晚0.1s以上,就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小于0.1s,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2)回声的应用:测距(可以测定海底的深度、鱼群的位置)【例题】1、如图1所示,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是()(A )扬声器播音 ( B )音叉发声 (C )抽出空气 (D )大钟发声 泡沫粒跳动 溅起水花 铃声减弱 球被弹起2、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说法是( )A.正在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C.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也停止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3、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声的世界一.中考.竞赛涉及的主要问题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2. 乐音的三要素3.减小噪声的方式4.超声与次声二.典型例题例1。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_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
---空气当成了所有的传声介质,把第二空填为空气;有的学生以为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相似,将第三空填为空气(或者真空)。
出现以上错误的原因在于知识有缺陷,错误类比。
正确答案为振动;介质;固体。
例2.停在山崖前的汽车,司机鸣笛后0.4 s内听到两次笛声,汽车到山崖的距离是。
个别学生没有把声音传播的路程和汽车到山崖的距离分清楚,误把路程当距离。
有的学生懂得距离和路程有时不相等,但把此题中声音的“双程问题”当成“单程问题”来处理,即把0.4 s作为声音传播时单向用的时间。
司机鸣笛后0.4 s内听到两次笛声,说明声音从笛中传出时听到一次笛声,声音传出后经山崖反射回来又听到一次笛声,因此,鸣笛处到山崖之间的距离等于声音往返路程的1/2,所以,s=1/2 vt=1/2×340m/s×0.4s=68m。
例3.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和响度有的学生对声音的三特性理解不透彻混淆了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对答案胡乱猜测而出错。
响度是由振幅大小决定,它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由频率决定,它是指声音的高低;能辨别不同的声音是音色不同的缘故。
平时所说的“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强弱,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响度。
正确答案是B。
例4.比较小鸡和老鹅的叫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种叫声的音色不同 B.两种叫声的音调、响度和音色都不同C.老鹅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大 D.小鸡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小有的学生容易选D,认为小鸡的叫声音调低,响度小;反而认为老鹅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大是正确的。
“缺乏生活经验,认识肤浅模糊”。
点拨与解答本题是考查音调、响度问题,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而响度是声音大小。
声音越尖细,则音调越高;声音越大,则响度越大。
小鸡和老鹅的叫声不同,小鸡的叫声声音小但尖细,而老鹅的叫声声音大但比较粗哑、低沉,即两种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都不同。
正确答案选C。
例5.如图5所示,是猫、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三种动物相比较,发声频率范围最小的动物是__________,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___________。
错解及归因有的学生没有读懂本题的图:一是对黑框与白框表示的意思未看清楚,二是对三种动物的发声频率与听觉频率的范围计算有错,推断不准。
观察不仔细,逻辑推理混乱。
点拨与解答首先读懂图,弄清黑框与白框表示的意思:黑框表是三种动物的发声频率;白框表是三种动物的听觉频率。
其次是算出三种动物的发声频率与听觉频率的范围。
发声频率:猫740Hz,蝙蝠2000Hz,海豚11300Hz,所以,猫的发声频率范围最小;听觉频率:猫64940Hz,蝙蝠119000Hz,海豚149850Hz ,所以,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最大。
正确答案是猫,海豚。
例6.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错解及归因有的学生对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来控制噪声理解不透彻,导致对答案胡乱猜测而出错。
点拨与解答控制噪声要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进行。
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是从噪声的传播环节控制;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从噪声的接受环节控制;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是从噪声的传播环节控制;只有选项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从噪声的产生环节控制,所以正确答案是B。
例7.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传递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填“音调”或“响度”)。
错解及归因有的学生对声音能传递能量、信息不太理解,或者是两者混淆,无法正确填第一空;对音调与响度的概念理解不深,填第二空出错。
知识上的缺陷是导致出错的根本原因。
点拨与解答医生使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借助听诊器听出病人心脏跳动(振动)的微小来判断病情,它运用了听诊器能传递信息的道理,而不是传递能量;病人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做是为了减小声音传递过程的能量损失,是为了让医生听的更清楚,由此提高声音的响度。
正确答图5案是传递信息;响度。
例8.一个人在高处用望远镜注视地面上的木工以每秒一次的频率钉钉子。
他听到声音时恰好看到击锤的动作,当木工停止击锤后,他又听到了两次击锤声,木工离他有多远?点拨与解答由于观察者听到击锤声音时恰好看到击锤的动作,可知击锤声传到观察者耳中所需要的时间t应该是击锤动作周期T的整数倍,即t=T,2T,3T……根据停止击锤后又听到两次击锤声,可知应取t=2T,由于T=1秒,可求出t,再根据路程公式即可求出距离。
由题意分析知t=2T=2×1秒=2秒。
S=vt=340米/秒×2秒=680米评注此题关键是如何求出击锤声传到观察者耳中所需的时间。
例9.海面上一炸弹爆炸,岸边的人听到两次爆炸声,两次之间相隔△t秒,当时声音在空气中和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米/秒和v2米/秒,那么,爆炸处离岸__________米。
点拨与解答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较快,即v2>v1,故声音在海水中传播时间较短。
设爆炸处离岸s米,评注关键要知道v1和v2的大小。
声音在金属传播得比在液体中快,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三.经典练习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1.发声体在振动(或音叉在振动或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空气能传授声音(或气体能传授声音);2.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就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这表明声音可以通过传播.2.固体3.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
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2)。
3.振动;振幅越大声音越响;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4.BA.声音由振动而发生,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C.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D.声音在液体中不能传播5.如右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B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6.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6.固体(骨骼或身体),传声效果跟传声介质有关;7.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C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物质空气氧气铝铁铅物质的密度(kg/m3) 1.29 1.43 2700 7900 11300声音传播的速度(m/s) 330 316 5100 5000 1300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8.C;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9.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
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C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10.如图1所示,几个相同的玻璃杯中盛有不同高度的水,敲击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这是由于声音的()10.BA.振幅不同B.频率不同C.音色不同.D.响度不同11.下图所示为两个振动物体发声时的波形图,比较甲、乙两图,我们可以知道() BA.甲的音调低,乙的音调高B.甲的音调高,乙的音调低C.甲的响度大,乙的响度小D.无法确定12.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D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13.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__不同;她用不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_不同。
13. 音色;响度(第2空填“强度”、“强弱”均可)14.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15.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C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16.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一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B)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甲乙丁丙抽气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17.关于声现象中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是( )17.D18.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1 4 s收到回波信号。
该处海水深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s)。
这种方法(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18. 1.05×104不能19.小平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位铁匠在工作。
若铁匠以每秒一次的快慢节奏锻打铁块,在他看到铁匠最后一次锻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了两次打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