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usgaap美国会计准则与cngaap中国会计准则具体差异列表对比资料
中美会计准则比较(最新)

中国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差异有哪些?想考美国注会(U.S.CPA)的同学们对中美会计准则的差异非常关注,如下内容为大家揭秘:中美两国会计准则差异。
一、中美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别rulebasedvsprinciplebased美国会计准则的模式为规则导向,更容易导致机会主义和盈余管理。
目前的USGAAP共168号(新旧放在一起)不是按要素制定的,是一种救火式的准则,哪里出了问题,立马会有相应的准则制定出来。
中国会计准则的模式为原则导向,强调实质重于形式,采购谨慎性原则、减少方法的选择、充分披露,以此来克服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
财政部自2006年颁布新的会计准则以来,陆续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及3个解释公告。
其中,在3号解释公告里提出了综合收益的(comprehensiveincome)概念。
(Tips:如何理解comprehensiveincome?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时其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一旦出售,就会进利润表,以综合收益的形式反映。
comprehensiveincome就是用来反映未来利润的。
新准则修订了资产的定义: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金额可以可靠计量,淡化了“过去交易”,主要也是为了配合“未来”交易,如亏损合同等)。
可以这样总结,会计准则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一是从损益满计观向资本保全管转变,反映自从萨班斯法案以来国际财务界重视资产计价的趋势(典型地,如捐赠收入,债务重组收益进利润表,不再进资本公积。
目前资本公积科目得到了净化,只含“股本溢价”和“其它”两个明细);二是资产计价将存在两种模式:成本模式(costvalue)和公允价值模式(fairvalue);三是反映未来信息的新趋势(典型地,comprehensiveincome)。
二、美国会计准则总体介绍(一)制定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组织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SEC);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InstituteofCertifiedPublicAccountingStandardsBoard,AICPA);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FASB);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overment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GASB)。
USGAAP美国会计准则与CNGAAP中国会计准则具体差异列表对比

1.存货
表1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差异比较
4.2 长期股权投资
表2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比较
4.3 固定资产
表3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差异比较
4.4 无形资产
表4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差异比较
4.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4.6 雇员薪酬、福利、奖励(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
表6 企业会计准则第9/10/11号—雇员薪酬、福利、奖励差异的比较
4.7 收入
表7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差异比较
4.8 建造合同
表8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差异比较
4.9 政府补助
4.10 所得税
表10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差异比较
4.11 企业合并
表11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差异比较
4.12 金融工具
表12 企业会计准则第22/23/24/37号—金融工具确认、计量、转移、套期保值及列报的差异比较
4.13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4.14 财务报表列报
表14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差异比较
4.15 中期财务报告
4.16 关联方披露。
US GAAP美国会计准则与CN GAAP中国会计准则具体差异 列表对比

1.存货
表1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差异比较
4.2 长期股权投资
表2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比较
4.3 固定资产
表3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差异比较
4.4 无形资产
表4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差异比较
4.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表5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差异比较
4.6 雇员薪酬、福利、奖励(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表6 企业会计准则第9/10/11号—雇员薪酬、福利、奖励差异的比较
4.7 收入
表7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差异比较
4.8 建造合同
表8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差异比较
4.9 政府补助
表9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差异比较
4.10 所得税
表10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差异比较
4.11 企业合并
表11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差异比较
4.12 金融工具
表12 企业会计准则第22/23/24/37号—金融工具确认、计量、转移、套期保值及列报的差异比较
4.13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表13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差异比较
4.14 财务报表列报
表14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差异比较
4.15 中期财务报告
表15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中期财务报告的差异比较
4.16 关联方披露
表16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差异比较。
最新usgaap美国会计准则与cngaap中国会计准则具体差异列表对比资料

1.存货表1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一存货的差异比较4.2长期股权投资表2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比较4.3固定资产表3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一固定资产的差异比较4.4无形资产表4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一无形资产的差异比较4.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表5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差异比较4.6雇员薪酬、福利、奖励(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表6 企业会计准则第9/10/11号一雇员薪酬、福利、奖励差异的比较4.7收入表7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收入的差异比较4.8建造合同表8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一建造合同的差异比较4.9政府补助表9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一政府补助的差异比较(二) 财政贴息。
有两种方式:(1)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受益企业;( 2)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 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三) 税收返还。
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 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 种政府补助。
注:增值税岀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直接减征、 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不在 此列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金,但并未改变企业获得政府补偿的实 质,因而也属于政府补偿计量 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的 金额计量。
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 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 义金额计量。
名义金额为 1元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 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
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 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1) 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 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 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2) 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 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 面余额,超岀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美国 GAAP 与中 国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美国 GAAP 与中国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及启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的会计准则对于经济活动的规范和财务信息的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和中国会计准则作为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会计准则体系,它们之间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两者的理解,还能为我国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和国际趋同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美国 GAAP 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背景和目标美国 GAAP 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根植于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多元化的经济环境。
美国的资本市场高度活跃,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要求极高,这推动了美国 GAAP 对复杂交易和业务的详细规范。
其目标主要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保障资本市场的公平、有序和高效运行。
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则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会计准则需要适应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监管的要求。
其目标是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可比、可靠的财务信息。
二、美国 GAAP 与中国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1、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美国 GAAP 的制定机构较为分散,包括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多个机构,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种多机构制定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准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由财政部负责,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统一性,有利于准则的贯彻执行。
2、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在资产的确认方面,美国 GAAP 对于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相对较为严格,注重经济利益的流入可能性。
而中国会计准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侧重于法律形式。
在负债的计量上,美国 GAAP 允许采用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属性,而中国会计准则在负债计量上相对较为保守,主要采用历史成本。
3、收入的确认美国 GAAP 采用较为原则导向的收入确认原则,强调基于合同和履约义务来确认收入。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比较(PRCGAAPVSUSGAAP)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比较(PRCGAAPVSUSGAAP)一、中美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别rule based vs principle based美国会计准则的模式为规则导向,更容易导致机会主义和盈余管理。
目前的US GAAP共168号(新旧放在一起)不是按要素制定的,是一种救火式的准则,哪里出了问题,立马会有相应的准则制定出来。
中国会计准则的模式为原则导向,强调实质重于形式,采购谨慎性原则、减少方法的选择、充分披露,以此来克服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
财政部自2006年颁布新的会计准则以来,陆续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及3个解释公告。
其中,在3号解释公告里提出了综合收益的(comprehensive income)概念。
(Tips:如何理解comprehensive income?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时其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一旦出售,就会进利润表,以综合收益的形式反映。
comprehensive income 就是用来反映未来利润的。
新准则修订了资产的定义: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金额可以可靠计量,淡化了“过去交易”,主要也是为了配合“未来”交易,如亏损合同等)。
可以这样总结,会计准则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一是从损益满计观向资本保全管转变,反映自从萨班斯法案以来国际财务界重视资产计价的趋势(典型地,如捐赠收入,债务重组收益进利润表,不再进资本公积。
目前资本公积科目得到了净化,只含“股本溢价”和“其它”两个明细);二是资产计价将存在两种模式:成本模式(cost value)和公允价值模式(fair value);三是反映未来信息的新趋势(典型地,comprehensive income)。
二、美国会计准则总体介绍(一)制定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组织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AICPA);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Board,FASB);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overment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GASB)。
中美会计准则比较

中美会计准则比较中美会计准则比较中国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差异有哪些?想考美国注会〔U.S.CPA〕的同学们对中美会计准则的差异特别关注,如下内容为大家揭秘:中美两国会计准则差异。
一、中美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异rulebasedvsprinciplebased美国会计准则的模式为规则导向,更简单导致机会主义和盈余管理。
目前的USGAAP共168号〔新旧放在一起〕不是按要素制定的,是一种救火式的准则,哪里出了问题,立马会有相应的准则制定出来。
中国会计准则的模式为原则导向,强调实质重于形式,选购谨慎性原则、削减方法的选择、充分披露,以此来克服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
财政部自2006年公布新的会计准则以来,陆续公布了"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及3个解释公告。
其中,在3号解释公告里提出了综合收益的〔comprehensiveincome〕概念。
〔Tips:如何理解comprehensiveincome?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时其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一旦出售,就会进利润表,以综合收益的形式反映。
comprehensiveincome就是用来反映将来利润的。
新准则修订了资产的定义: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金额可以可靠计量,淡化了"过去交易',主要也是为了协作"将来'交易,如亏损合同等〕。
可以这样总结,会计准则将来的进展趋势是:一是从损益满计观向资本保全管转变,反映自从萨班斯法案以来国际财务界重视资产计价的趋势〔典型地,如捐赠收入,债务重组收益进利润表,不再进资本公积。
目前资本公积科目得到了净化,只含"股本溢价'和"其它'两个明细〕;二是资产计价将存在两种模式:本钱模式〔costvalue〕和公允价值模式〔fairvalue〕;三是反映将来信息的新趋势〔典型地,comprehensiveincome〕。
二、美国会计准则总体介绍〔一〕制定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组织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SEC〕;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InstituteofCertifiedPublicAccountingStandardsBoard,AICPA〕;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FASB〕;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overment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GASB〕。
中美会计准则具体差异

项目
中国企业会计准如此
美国财务会计准如此
解除劳动关系
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承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应当确认给予职工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一〕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
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处置净售价。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每年年度终了,经复核预计净残值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未来处置时获得的处置收益的折现值。预计净残值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只能往下调整,能向上调整
非同类固定资产的交换
同时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将价差〔公允价与换出资产账面价〕确认为当期损益;否如此,以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计量,入当期损益
企业合并中的未完成的研发费通常记入合并当期损益,除非能确定该研发项目在未来有相应的使用价值时,可记入无形资产
土地使用权
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或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均属于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而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但改变土地使用权的用途、用于出租或增值目的时,应当将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区分提存计划和既定受益计划,关于既定受益计划中对于过去的劳务本钱,通常在剩余服务期内或预计年限内摊销
过去的劳务本钱
未提与
未确认的精算损失或收益表现在其它综合所得中
或有负债
因自愿承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补偿标准等不确定而产生的或有负债,按13号或有负债披露
美国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具体差异-列表对比解析

1.存货
表1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差异比较
4.2 长期股权投资
表2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比较
4.3 固定资产
表3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差异比较
4.4 无形资产
4.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4.6 雇员薪酬、福利、奖励(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
4.7 收入
表7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差异比较
4.8 建造合同
表8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差异比较
4.9 政府补助
表9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差异比较
4.10 所得税
4.11 企业合并
表11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差异比较
4.12 金融工具
4.13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表13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差异比较
4.14 财务报表列报
表14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差异比较
4.15 中期财务报告
表15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中期财务报告的差异比较
4.16 关联方披露
表16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差异比较。
美国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具体差异-列表对比

1.存货
表1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差异比较
4.2 长期股权投资
表2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比较
4.3 固定资产
表3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差异比较
4.4 无形资产
4.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4.6 雇员薪酬、福利、奖励(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
4.7 收入
表7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差异比较
4.8 建造合同
表8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差异比较
4.9 政府补助
表9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差异比较
4.10 所得税
4.11 企业合并
表11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差异比较
4.12 金融工具
4.13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表13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差异比较
4.14 财务报表列报
表14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差异比较
4.15 中期财务报告
表15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中期财务报告的差异比较
4.16 关联方披露
表16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差异比较。
US-GAAP美国会计准则与CN-GAAP中国会计准则具体差异-列表对比

1.存货?
4.2 长期股权投资
4.3 固定资产
表3?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差异比较
4.4 无形资产
表4?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差异比较
4.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表5?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差异比较
4.6 雇员薪酬、福利、奖励(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
表6? 企业会计准则第9/10/11号—雇员薪酬、福利、奖励差异的比较
4.7 收入
表7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差异比较
4.8 建造合同
表8?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差异比较
4.9 政府补助
表9?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差异比较
4.10 所得税
4.11 企业合并
表11?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差异比较
4.12 金融工具
表12? 企业会计准则第22/23/24/37号—金融工具确认、计量、转移、套期保值及列报的差异比较
4.13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表13?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差异比较
4.14 财务报表列报
4.15 中期财务报告
表15?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中期财务报告的差异比较
4.16 关联方披露。
美国会计准则及中国会计准则具体差异-列表对比

1.存货
表1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差异比较
4.2 长期股权投资
表2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比较
4.3 固定资产
表3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差异比较
4.4 无形资产
4.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4.6 雇员薪酬、福利、奖励(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
4.7 收入
表7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差异比较
4.8 建造合同
表8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差异比较
4.9 政府补助
表9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差异比较
4.10 所得税
4.11 企业合并
表11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差异比较
4.12 金融工具
4.13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表13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差异比较
4.14 财务报表列报
表14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差异比较
4.15 中期财务报告
表15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中期财务报告的差异比较
4.16 关联方披露
表16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差异比较。
(完整)中美会计准则具体差异

中美会计准则具体差异1.存货表1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差异比较项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折旧方法改变会计估计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即不调整以前年度报表)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即调整以前年度报表)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还允许加速折旧法即将处即将处置尚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继续计即将处置尚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停止计项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研究和开发费用所有研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计入当期费用.开发阶段支出如果符合特定标准(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技术可行、市场存在、资源支持)则予以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通常所有研究和开发支出全部作为当期费用(除部分用于网站开发及内部使用的软件开发成本可以资本化)。
企业合并中的未完成的研发费通常记入合并当期损益,除非能确定该研发项目在未来有相应的使用价值时,可记入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或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均属于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而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但改变土地使用权的用途、用于出租或增值目的时,应当将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在土地上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应当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
但下列情况除外:企业外购的房屋建筑物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难以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作为经营租赁核算。
土地使用权的成本按长期预付租赁款处理;做为工项长期资产,并在合同规定使用期内进行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商誉不需进行摊销,但要进行减值测试项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解除劳动关系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应当确认给予职工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分为三类:特定的一次性解雇福利,公司与员工沟通合同终止时确认负债和损益.契约性解雇福利,预计员工服务期内同时计入当期损益:(一)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二)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employeeswillbeentitled)并可合理估计时确认负债和损益员工自愿解雇福利,员工接受劳动关系终止时确认负债和损益既定受益计划未提及区分提存计划和既定受益计划,关于既定受益计划中对于过去的劳务成本,通常在剩余服务期内或预计年限内摊销过去的劳务成本未提及未确认的精算损失或收益体现在其它综合所得中或有负债因自愿接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补偿标准等不确定而产生的或有负债,按13号或有负债披露满足一定条件的离职补偿福利作为应计债务,能合理估计金额的应计入损益,仅因不能合理估计金额的离职补偿福利应予以披露养老金资产的确认的限制养老金资产的确认不得超过尚未确认的过往的劳务成本和精算损失加返还的有效可用福利现值或福利计划的未来贡献的减少没限定可确认的金额企业年金基金范围无明确规定,但从准则涉及的范围来看应为设定提存计划,不包括设定受益计划分为设定提存计划与设定受益计划.设定提存计划是指根据基金的提存额及其投资收益确定退休福利支付金额的退休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通常以雇员的收入和(或)供职年限为基础确定退休福利支付金额的退休福利计划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和列报企业年金基金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
USGAAP美国会计准则与CNGAAP中国会计准则具体差异列表对比

1. 存货表1 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的差异比较项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存货成本确认方法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还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跌价转回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禁止转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期末存货计量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于贵金属类存货,即使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大于存货成本,也可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存货的价值4.2 长期股权投资表2 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比较项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少数股东权益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营方的合并财务报表少数股东权益在股东权益/ 净资产中列示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投资企业对控制的子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联营或合营)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少数股东权益不在股东权益/ 净资产中列示,而是介于负债和股东权益/ 净资产之间不区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通常使用权益法核算。
但建筑、石油/ 天然气行业可除外。
不过,在购入和拥有投资是专门为了在近期卖出时,则应当按照成本法核算4.3 固定资产表3 企业会计准则第 4 号—固定资产的差异比较项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折旧方法改变折旧方法会计估计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即不调整以前年度报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即调整以前年度报表)还允许加速折旧法即将处置的固定资产利息费用资本化大修理支出预计净残值非同类固定资产的交换即将处置尚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继续计提相应折旧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生产的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
美国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具体差异-列表对比

美国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具体差异-列表对比1.存货表1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差异比较项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存货成本确认方法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还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跌价转回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禁止转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期末存货计量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于贵金属类存货,即使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大于存货成本,也可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存货的价值4.2 长期股权投资表2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比较项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少数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权益在股东权益/净资产中列示少数股东权益不在股东权益/净资产中列示,而是介于负债和股东权益/净资产之间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不区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合营方的合并财务报表投资企业对控制的子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联营或合营)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通常使用权益法核算。
但建筑、石油/天然气行业可除外。
不过,在购入和拥有投资是专门为了在近期卖出时,则应当按照成本法核算项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研究和开发费用所有研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计入当期费用。
开发阶段支出如果符合特定标准(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技术可行、市场存在、资源支持)则予以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通常所有研究和开发支出全部作为当期费用(除部分用于网站开发及内部使用的软件开发成本可以资本化)。
US_GAAP美国会计准则和CN_GAAP我国会计准则具体差异_列表对比

1.存货
表1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差异比较
4.2 长期股权投资
表2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比较
4.3 固定资产
表3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差异比较
4.4 无形资产
表4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差异比较
4.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5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差异比较
表
4.6 雇员薪酬、福利、奖励(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
4.7 收入
4.8 建造合同
表8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差异比较
4.9 政府补助
4.10 所得税
4.11 企业合并
表11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差异比较
4.12 金融工具
表12 企业会计准则第22/23/24/37号—金融工具确认、计量、转移、套期保值及列报的差异比较
4.13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表13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差异比较
4.14 财务报表列报
4.15 中期财务报告
表15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中期财务报告的差异比较
4.16 关联方披露。
US-GAA美国会计准则与CN-GAAP中国会计准则具体差异-列表对比

1.存货
表1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差异比较
4.2 长期股权投资
表2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比较
4.3 固定资产
表3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差异比较
4.4 无形资产
表4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差异比较
4.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4.6 雇员薪酬、福利、奖励(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
表6 企业会计准则第9/10/11号—雇员薪酬、福利、奖励差异的比较
4.7 收入
表7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差异比较
4.8 建造合同
表8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差异比较
4.9 政府补助
4.10 所得税
表10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差异比较
4.11 企业合并
表11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差异比较
4.12 金融工具
表12 企业会计准则第22/23/24/37号—金融工具确认、计量、转移、套期保值及列报的差异比较
4.13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4.14 财务报表列报
表14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差异比较
4.15 中期财务报告
4.16 关联方披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存货
表1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一存货的差异比较
4.2长期股权投资
表2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比较
4.3固定资产
表3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一固定资产的差异比较
4.4无形资产
表4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一无形资产的差异比较
4.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表5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差异比较
4.6雇员薪酬、福利、奖励(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
表6 企业会计准则第9/10/11号一雇员薪酬、福利、奖励差异的比较
4.7收入
表7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收入的差异比较
4.8建造合同
表8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一建造合同的差异比较
4.9政府补助
表9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一政府补助的差异比较
(二) 财政贴息。
有两种方式:(1)财政
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受益企业;( 2)财政将贴
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 利
率向企业提供贷款
(三) 税收返还。
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
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 向
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 种政
府补助。
注:增值税岀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直接减征、 免
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不在 此列
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金,但并未改变企业获得政府补偿的实 质,
因而也属于政府补偿
计量 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的 金
额计量。
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 公允
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 义金额
计量。
名义金额为 1元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 在
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
但
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
直接计入当 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 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 确
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 当期
损益(营业外收入)。
(2) 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 直接
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应当分别
下列情况处理: (一) 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 面
余额,超岀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二) 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分为与资产购置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费用相关的政府补助。
均应当采用递延法进行计量。
与资产购置相关的政府补助,采用递延法进行计量时,允许选择 以下两种方法:
1. 将所获得的政府补助直接抵减所购置资产的成本。
并在相关资 产使用寿命内通过减少折旧费用影响当期损益。
2. 将所获得的政府补助计入递延收益。
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 内每年摊入(其它收入)影响当期损益。
无论选用何种方法,企业应保持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的一致性,不 得随
意变更
与收益费用相关的政府补助,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相同。
损益计 入(其它收入) 4.10所得税
表10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的差异比较
4.11企业合并
表11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一企业合并的差异比较
计量的,购买方应当将其计入合并成本
4.12金融工具
表12 企业会计准则第22/23/24/37 号一金融工具确认、计量、转移、套期保值及列报的差异比较
4.13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表13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差异比较
折旧方法改会计估计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即不调整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即调整以前年度报表)变以前年度报表)
4.14财务报表列报
表14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一财务报表列报的差异比较
4.15中期财务报告
表15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一中期财务报告的差异比较
4.16关联方披露
表16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一关联方披露的差异比较
关联方交易的类型通常包括下列各项:
(1)购买或销售商品
(2)购买或销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
(3)提供或接受劳务
(4)担保
(5)提供资金(贷款或股权投资)
(6)租赁
(7)代理
(8)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
(9)许可协议
(10)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
(11)关键管理人员薪酬
通常类型有:
(1)销售、购货、产地产和私人财产的转移
(2 )接受或提供服务,如会计、管理、工程和法律服务
(3 )通过租赁或其它方式使用财产和设备
(4)借款、贷款
(5)保证
(6)为另一方利益维持补偿性银行存款余额
(7)为分配共同成本而产生的公司间账单
(8)填报合并纳税申报表
(9)其它免费接受或提供关联方的服务,尽管它们可能在会
计上没有记录
关联方交易披露企业应当披露所有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相关信息。
但
不含包括在合并范围内各企业之间的交易与关联方发生
关联方交易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该关联方关系的性
质、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
交易要素至少应当包括:
(1)交易的金额
(2)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条款和条件,以及有关提供
或取得担保的信息
(3)未结算应收项目的坏账准备金额。
(4)定价政策
企业应当披露重大的关联方交易。
但不含包括在合并范围内各
企业之间的交易
披露范围应当包括:
(1)所涉及关系的性质
(2)交易的描述以及理解其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的重要信息
(3)列示收益表的每一个期间内交易的金额,以及相对于以前期
间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
(4)列示资产负债表日的应收/应付关联方的金额。
及清算的条
款和方式
(5)即便做出了关联方交易声明,也不能被认定为公平交易,除
非该声明有事实可以支持
(6)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致使被控制方的经营成果或
财务状况不能反映其自主经营的结果,即便这些企业没有发生交
易,也应披露这种控制关系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