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过滤处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磨损率=[d0.25/(d1.0~d0.5)]×100% 式中 d0.25—通过0.25mm筛孔的滤料重量;d1.0~d0.5— 0.5~1.0mm的样品重量。 破损率= [(d0.5~d0.25)/(d1.0~d0.5)]×100% 式中 d0.5~d0.25—留在0.25mm筛上的滤料重量(即0.25~ 0.5mm的滤料重量); d1.0~d0.5—同上-样品重量。 过滤工艺要求: 磨损率小于0.5%; 破碎率小于4%;
滤层由一种滤料组成时,其滤料的粒径是不均匀的,比如 石英砂组成的滤层,其标准dmax=1.2mm、dmin=0.5mm,滤 层厚度700mm。 其在滤床中的分布:并不是均匀分布,而是上小下大。 原因:水力筛分造成的。 什么是水力筛分? 反冲洗时上升水流的作用,滤料颗粒大小不一,它们顺着 水流方向,由大到小排列,降落后组成的滤床自上而下:
四、滤池工作周期 过滤周期
滤池工作周期:过滤开始 → 冲洗结束阶段,称 滤池工作 周期; 过滤周期:过滤开始 → 过滤结束阶段,称过滤周期。 过滤周期由滤床特性、原水水质,滤速等因素决定。 滤速:相当于滤池负荷(单位时间、单位过滤截面积的过 滤水量,m3/m2· h或m/h)。 当进水浊度在15mg/L以下时的滤速:单层砂滤池的滤速8 -10m/h,双层砂滤池的滤速10-14m/h,三层砂滤池的滤 速18-20m/h。
过滤设备运行的技术经济指标: 出水水质: 以周期出水平均水质表示(例:出水平均浊度); 截污容量:过滤周期,单位体积滤料截留的污泥量,g/L 计; 水头损失:水通过滤层前后的压降。
§4-2 滤层的截污原理
滤层如何能够截留悬浮颗粒?(即滤层的截污原理是什 么?) 最初人们认为,滤层如滤网(筛网)是靠机械筛分作用,截 留下水中的悬浮杂质的。随着人们对过滤机理的研究,以 及生产运行经验的积累,人们发现了有许多因素在截污过 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粒径 1) 有效粒径d10
表示10%质量的滤料能通过的筛孔孔径。(对于单层滤料滤 池,这10%滤料起有效的过滤作用。)
2) 平均粒径d50
表示50%质量的滤料能通过的筛孔孔径。(即表示所采用的 整批滤料的平均水平——注:有的书上用当量粒径
de=1/Σpi/di ,表示平均水平。 )
3) 最大粒径dmax和最小粒径dmin
2) 惯性沉降 粒径0.5mm的1m3砂滤层,可提供有效沉降 面积达400m2,水中悬浮颗粒由于自身重力,或因水流的 惯性作用,脱离水流流线,到达滤料表面,在滤料表面沉 降,滤层中的每个小孔隙,都起着一个浅层沉淀池的作用。 3) 布朗运动 微小悬浮颗粒(如d<1um),由于布朗运动, 而扩散到滤料表面(被吸附 )。 4) 水力作用 由于滤层中的孔隙和悬浮颗粒的形状是极不 规则的,在不规则的剪切流场中,颗粒受到不平衡力的作 用,会产生转动而脱离流线,与滤料颗粒表面接触(被滤 料吸附)。 过滤过程中,悬浮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上,将受上述各种 机理的作用,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水流状况,滤层 孔隙形状及颗粒本身的性质 (如粒度、形状、密度)等。
三、反洗
反洗又称反冲洗或冲洗: 就是以较大的水流速度,从滤层底部进水,使滤料颗粒实 现流态化,污泥随反洗水从顶部排出。 滤料在悬浮状态下得以清洗,冲洗至滤料基本干净为止。 反冲洗是过滤器的重要运行操作;反冲洗流速控制不当: 可能产生滤料流出,承托层错动和冲洗效果差(未冲洗干 净)等问题。
滤料粒径由小到大; 滤料孔隙率依次增大
此称水力筛分现象。
4
二、过滤
过滤: 含悬浮杂质的水 → 滤床 → 浊质降低。 过滤初期:杂质截留在上面一层滤料中,而下层处于等待 状态; 过滤中期:上层滤料污泥增多,孔隙减少,水流通道变窄, 水流阻力增大,局部水流线速度增加;在水流剪切力的作 用下,对已截留污泥的冲刷、剥落作用增强,迫使一部分 杂质输送到下一层滤料中滤除。 过滤末期:截留带进一步向下推进,当截留带前沿接近最 底部滤层后,再继续过滤,则出水浊度增加。 过滤过程:水头损失和出水浊质的变化,如图4-1所示。
3. 过滤末期 末期,下层滤料仍存在截留悬浮杂质的能力,但上部滤料 截留的杂质量大于杂质向下层的推移量。 因而,过滤到一定时间后,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① 表面滤料孔隙逐渐被杂质堵塞(滤层被堵塞) ,表面 滤膜使水头损失剧增,滤速也将急剧减小。 ② 滤层表面受力不均匀,而使滤膜产生裂缝(表层滤膜产 生裂缝) ,大量水流自裂缝流出,造成局部穿透滤层,使 出水水质突然恶化。 此两种情况出现时,即应停止过滤水。 图4-2 为滤层中杂质的分布示意图。截污量主要集中在上 部10-20cm范围。
图 4-1 水头损失和出水水质经时变化
为了保证出水水质,控制制水能耗,过滤器通常运行到一 定程度(①出水浊度超过规定值限制;②压力超过规定值), 停运、实施反冲洗、清除滤层中的污泥,恢复滤料的过滤 能力。 如机械过滤器:浊度达到允许值 rR=3mg/L。进出口压差达 到规定允许值△hft=29.4Kpa; 一般:过滤器出水浊度的允许值与过滤器进、出水压差的 允许值是对应的,它们都与一定的工作状况下,所经历 的时间有关。为了保证出水水质达到在控制的失效点以内, 只要出水浊度、水头损失、过滤时间三个指标之一达到允 许值、过滤过程即告结束。
图4-2 滤层中杂质的分布示意图 单位厚度滤料层截污量(%) 20 0
滤层深度(cm)
40
60
80
100
10
20 30 40 50
§ 4-3 影响过滤的因素
影响过滤的因素很多,但对于粒状滤料的滤池,主要的影 响因素是:滤速、滤料及滤层。
一、滤速的影响
滤速: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过滤水量,以m3/(m2· h)或 m/h计。 即:V=qv /
3. 滤料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滤料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选择合适的滤料种类 根据水质情况(也就是过滤的目的,去除何种杂质),选择 合适的滤料种类。
①如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可采用石英砂和无烟煤作滤料;
②去除地下水中铁和锰,采用锰砂作滤料; ③去除水中有机物、颜色、异味、余氯,采用活性炭作滤料。
还有其它种类的滤料,如大孔树脂,合成纤维等都具有不 同的去除杂质的功能。 2) 选择合适的滤料粒径和级配 确定粒径范围和不均匀系数K80;
如:石英砂 0.5~1.2mm; 无烟煤 0.Baidu Nhomakorabea~1.8mm;
3) 物理、化学性能的试验和筛选 ① 机械强度
滤料 在反洗时承受碰撞和磨擦;过滤时承受压力和重力。 因此,滤料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通常用磨损率和破碎率两项指标来衡量滤料的强度。 机械强度的试验方法 一批滤料样品,用筛孔孔径为0.5mm和1mm的标准筛,筛 分已干燥的滤料样品,然后将通过1mm筛孔孔径,而截留 在0.5mm筛孔上的滤料称重并放入装有150mL水的容器内。 振荡器上摇荡24小时;取出滤料干燥后,用0.5mm和 0.25mm孔径的标准筛筛分,分别称量0.25mm筛上和筛下 的滤料重量,然后按磨损率和破碎率的公式计算。
=1/(0.2/0.05+0.3/0.07+0.37/0.09+0.13/0.11)≈0.074cm d50 = 0.07cm(即P1+P2 = 50%的d2 )。
粒径的影响
通常工况条件下: ①粒径过大 滤料间孔隙大。 过滤时,杂质穿透深度大,容易穿透滤层,影响出水水质; 反洗时,只有较大的反洗强度才能松动滤层,否则会影响 反洗效果。反洗不彻底,会留下许多隐患,如泥渣残留在 滤层,残留泥渣结块,影响过滤时水流的均匀性。 ②粒径过小 滤料间孔隙小。过滤时影响杂质穿透深度, 增加水流阻力,造成水头损失增加过快,出力下降等。
二、滤层截留杂质的规律
杂质在滤层中分布规律受许多因素影响,如水质、水温、 滤速、滤料形状、级配、凝聚微粒强度等等,现对滤层截 留杂质的规律作大体的描述。 1.过滤初期 滤层干净、孔隙率较大,孔隙水流流速较小,悬浮杂质主 要被表层5-10cm左右厚度的滤料截留,少量下移,因此 过滤初期是以表层过滤为主。 2.过滤中期 随着过滤的持续,表面滤料的孔隙率逐渐减少,孔隙水流 速增加,在水流剪切力的作用下,部分粘附在滤料上的悬 浮杂质脱落,向下层渗透,而又被下层滤料所截留,此阶 段以滤层过滤为主。
A
滤速越高,滤池的产水量越大(滤池占地面积越小)。滤速 与滤层中的滤料结构有关。 滤速快,杂质穿透深度也随之增加,下层滤料发挥的作用 也将增大。但滤速的提高是有限度的,因为u↗、T↘、 Δh↗、出水浊度r↗。
二、滤料的影响
滤料的种类确定之后,影响过滤的因素是滤料的粒径和级 配(不均匀系数)。 粒径——表示滤料粗细的指标; 级配——称作不均匀系数,表示粒径大小分布程度的指标。
dmax和dmin共同给出滤料大小的界限。(表示所用滤料粒径 均处于这一范围内)
4) 滤料筛分曲线
为获得一堆滤料其粒径大小及其分布情况,以一组不同孔 径的标准筛过滤滤料,而获得的粒度信息。
图4-3 某滤料的筛分曲线
例:某滤料筛分曲线分为四段 则P1=20%,d1=0.05cm; P2=30%,d2=0.07cm;P3=37%,d3=0.09cm;P4=13%, d4=0.11cm,求此滤料的de和d50? 解:由公式de=1/Σpi/di
2. 不均匀系数 K80 K80的定义:80%滤料质量能通过的筛孔孔径与10%滤料 能通过的筛孔孔径的比值,用K80表示,K80=d80/d10 。 K80愈大,滤料中颗粒尺寸大小相差愈大 (大小粒径相差大)。 K80的影响 (对过滤和反洗的影响) K80大:①反洗不易控制。反洗强度大,会带走细小滤料; 反洗强度小,不易松动滤层底部大颗粒滤料,致使反洗不 彻底。 ②恶化过滤过程。K80愈大,水力筛分作用愈明显,在滤 层的表面集中了大量的小颗粒滤料,致使过滤过程主要在 表层进行,水头损失增加快,过滤周期缩短。 K80小:大小粒径相差很小。…… 试验表明:K80=2较合适。
3. 脱落机理
滤料空隙中水流产生的剥落作用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
1) 剥落导致悬浮杂质与滤料碰撞无效; 2) 剥落有利于杂质输送到滤层深处,进行滤层的深层过滤, 使整个滤层滤料的截污能力得以发挥。 (在滤层的深层中,滤层孔隙率非常高;在滤层表层剥落 的悬浮杂质被输送到滤层深处,与深层滤料发生接触凝聚, 对过滤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意谓着过滤器的效率得到大大 地提高。) 在滤层深层的过滤作用,称作深层过滤、体积过滤或滤层 过滤。
2. 附着机理
由迁移过程而与滤料接触的悬浮颗粒,附着在滤料表面上 不再脱离,就是附着过程,引起颗粒附着的因素主要有以 下几种。 1) 接触凝聚 滤料层作为接触介质,水中脱稳的胶体碰撞 到滤料颗粒表面(上述迁移过程),即发生接触凝聚作用。 2) 静电引力 如果悬浮颗粒和滤料表面所带电荷相反,即 发生相吸。 3) 范得华力 原子、分子间的引力,在颗粒附着时也起重 要作用。
一、过滤机理
一般分为三类,即迁移机理、附着机理和脱落机理。 1. 迁移机理 (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之后又被滤料吸附) 悬浮颗粒脱离水流流线而与滤料接触的过程,就是迁移过 程。引起悬浮颗粒迁移(转移)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 1) 机械筛滤 当含悬浮杂质的水进入滤池上部的滤层时, 粒径大的悬浮杂质被滤层中的细孔道机械阻留(同时又被 滤料吸附),此时被截留的悬浮颗粒之间会发生彼此重叠 和架桥作用,当过滤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滤层表面好像形 成了一层附加的滤膜,在以后的过滤过程中,这层膜起到 了主要的过滤作用。此称表面过滤,亦称薄膜过滤。
第四章 水的过滤处理
第四章 水的过滤处理
水经过混凝、沉淀(澄清)处理后,浊质通常在通 常小于10NTU。这种水还满足不了一些用水的需 要以及后续除盐水处理系统的需要。 迚一步降低水中浊度的方法之一(浊度降至25NTU),就是过滤处理。
§4-1
过滤设备的工作过程
一、滤料的分布与水力筛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