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血浆置换在临床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双重血浆置换ppt

双重血浆置换ppt
应用领域
双重血浆置换不仅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还拓展到了其他领域,如 肝衰竭、肾衰竭、重症肌无力、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双重血浆置换操作流程包括分离血浆、去除致病血浆成分、补充正常血浆成分、 回输血液等多个步骤。具体操作过程需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注意事项
04
双重血浆置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双重血浆置换的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较高
双重血浆置换在临床应用 中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 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适用范围广
双重血浆置换可用于治疗 多种疾病,如风湿性关节 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减轻症状
双重血浆置换可以清除患 者体内致病的自身抗体, 减轻疾病症状。
双重血浆置换的有效性评价
疗效显著
双重血浆置换在临床应用中疗 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

作用迅速
双重血浆置换治疗作用迅速,可 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病情。
改善生活质量
双重血浆置换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 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双重血浆置换的治疗效果和影响因素
• 治疗效果 • 治愈率较高: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多种疾病的治愈率较高。 • 控制病情:双重血浆置换可以较好地控制疾病病情的发展。 • 影响因素 • 治疗时机:双重血浆置换的治疗时机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和治疗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 治疗方案:双重血浆置换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和治疗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 护理措施:双重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和治疗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双重血浆置换的未来发展趋势
要点一
高效自动化和智能化
要点二
拓展适应症范围
未来双重血浆置换将朝着更高效、自 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降低操 作复杂度和提高临床应用效率。

血浆置换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治疗肝衰竭临床研究

血浆置换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治疗肝衰竭临床研究

血浆置换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治疗肝衰竭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DPMAS)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 2014年1~11月在我院治疗的43例肝衰竭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0 例(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治疗)和对照组 23例(血浆置换治疗)。

对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①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比治疗前明显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B治疗前后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TBIL、ALT、PTA比治疗前明显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B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ALB、TBIL、ALT、PTA治疗后下降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经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治疗总胆红素下降能达36.95±11.91%,ATL下降达39.36±19.47%,改善PTA,白蛋白稍下降,5.04±4.28%,与血浆置换术比较,可取得相同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术后输少量白蛋白,是治疗肝衰竭有效的、安全的方式,值得推广。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病死率为73.9%[1],肝对肝衰竭的治疗作用已得到了临床的认可,其中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应用最为普遍,但使用受局限,近年来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治疗渐被临床广泛使用,我院自2014年1~11月对20例肝衰竭患者进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其临床疗效、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1-11月我院共收治肝衰竭患者43例,均符合《肝衰竭诊疗指南2012版》[2]中肝衰竭的诊断标准。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治疗)20例,男13例,女7 例;平均年龄(46.7±11.5)岁。

双重血浆置换在儿童重症格林巴利综合症的应用

双重血浆置换在儿童重症格林巴利综合症的应用

双重血浆置换在儿童重症格林巴利综合症的应用摘要】目地探讨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儿童重症格林巴利综合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对2010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我院进行双重血浆置换的重症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患儿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

结果 19 例双重血浆置换患儿,17 例痊愈出院,2例好转转院治疗。

治疗中发生低血压10 次,结论双重血浆置换对重症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期疗效肯定,患儿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双重血浆置换是治疗儿童重症格林巴利综合症的见效快治疗措施。

【关键词】双重血浆置换;儿童;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Double plasma exchange in the pediatric intensive application of GBS Wang li Hu Yongli ma hong ying,Henan puyang oil fieldgeneral hospital urology department 【Abstract】objective Explore double plasma exchange therapy for severe children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GBS.Methods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for double plasma exchange of severe cases of GBS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analyzed.Results Double plasma exchange with 19 cases,17 cases recovered discharge,2 cases improved transfer treatment.In treatment ofhypotension 10 times,Conclusions Double plasma exchange children with severe green Barry syndrome curative effect on acute stage,children with good tolerance,less adverse reaction,double plasma exchange a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severe GBS quicktreatment measures.【keywords】Double plasma exchange;Children;The intensive green Barry syndrome【中图分类号】TU246.1+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032-01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患者神经组织中有C3b及免疫球蛋白C,引起患者迟缓性麻痹,侵犯颅神经、脊神经,以运动神经受累为主,本组患儿多有双手指麻木、不能站立、吞咽困难、眼睑下垂、呼吸困难等症状,该病发展比较迅速,严重可至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

双重血浆置换实验报告

双重血浆置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双重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的原理、操作方法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掌握DFPP的操作流程,观察DFPP对血液中致病物质清除的效果,并分析其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双重血浆置换是一种血液净化技术,通过使用不同孔径的血浆分离器,将血液中的血浆成分分离出来,再利用孔径较小的滤器清除致病物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实验采用DFPP治疗高脂血症模型动物,观察其治疗效果。

三、实验材料1. 动物: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g,共10只。

2. 试剂:10%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肝素钠、白蛋白、血脂检测试剂盒等。

3. 仪器:血浆分离器、离心机、电子天平、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模型建立:采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连续喂养4周,建立高脂血症模型。

2. 实验分组:将1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5)和对照组(n=5)。

3. 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DFPP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治疗。

(1)实验组:将大鼠进行麻醉,取外周静脉血,肝素抗凝。

使用血浆分离器将血液分离成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

将血浆通过孔径较小的滤器,清除致病物质,再将过滤后的血浆和白蛋白混合,回输至大鼠体内。

(2)对照组:将大鼠进行麻醉,取外周静脉血,肝素抗凝。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血液,将冲洗后的血液回输至大鼠体内。

4. 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大鼠的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

5.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大鼠血脂水平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1. 治疗前后,实验组大鼠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

2. 对照组大鼠的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

六、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DFPP对高脂血症模型动物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DFPP通过清除血液中的致病物质,降低血脂水平,从而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病情。

双重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置换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双重血浆置换在治疗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THANK YOU.
血浆置换过程中,如果患者血压过 低,可能导致低血压和晕厥。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严格筛选供血者
避免使用异型血浆
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筛选,以减少感染传播 的风险。
尽量使用同型血浆,避免溶血反应的发生。
预防过敏反应
密切观察病情
对有过敏史的患者,应提前进行抗过敏治疗 ,以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在血浆置换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 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临床应用和历史发展
临床应用
自1955年双重血浆置换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多种疾病的常规治疗方 法,尤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发展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双重血浆置换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如 开发了高效血浆置换器、单采血浆置换、血浆吸附等技术。
双重血浆置换的治疗原理
2023
双重血浆置换
contents
目录
• 什么是双重血浆置换 • 双重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 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比较 • 双重血浆置换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什么是双重血浆置换
定义和操作过程
定义
双重血浆置换(Double plasma exchange,简称DPE)是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技 术,通过分离、丢弃患者血浆,并补充正常人血浆或血浆白蛋白溶液,以清除体 内致病性免疫活性物质或代谢产物。
改善机体代谢状态
通过替换正常人血浆或血浆白蛋白溶液,可补充正常代谢所 需的营养物质,改善机体代谢状态,促进患者康复。
治疗效果的评估标准

血浆置换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血浆置换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血浆置换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1. 前言血浆置换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血浆置换术的原理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

2. 血浆置换术的原理血浆置换术是一种通过过滤或吸附的方式去除患者体内的异常血浆成分,然后用新的血浆替代被去除的血浆。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血浆分离:血浆置换术首先需要将患者的血液分离成红细胞和血浆两部分。

这一步通常通过离心机或者使用血浆分离器来实现。

•去除异常血浆成分:通过过滤或吸附的方式去除患者体内的异常血浆成分,包括炎症介质、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等。

•补充新的血浆:去除异常血浆成分后,需要用新的血浆替代被去除的血浆。

这一步主要是为了维持患者的正常血浆成分,保持血浆的稳定性。

3. 血浆置换术的临床应用血浆置换术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浆置换术可以有效去除体内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对于治疗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中毒和过敏反应:血浆置换术通过去除体内的有毒物质或过敏原,可以缓解中毒和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例如,对于药物中毒、食物过敏等情况,血浆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器官移植:血浆置换术可以帮助清除器官移植后产生的免疫反应物质,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

•血液净化:血浆置换术可以清除体内的尿毒症毒素、严重炎症介质等物质,对于治疗肾功能不全、重症感染等情况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血浆置换术还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重症胰腺炎等。

4. 血浆置换术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血浆置换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适应证和禁忌证:血浆置换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

适应证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毒和过敏反应等,禁忌证包括出血倾向、未经治疗的感染等。

•并发症:血浆置换术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和双重血浆分子置换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和双重血浆分子置换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和双重血浆分子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和双重血浆分子置换是两种常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广泛应用于肝衰竭患者的治疗。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采用特异性吸附剂,可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胆红素、毒素和炎症介质等,从而改善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和生存质量。

而双重血浆分子置换则是通过血浆置换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应用,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和双重血浆分子置换治疗过程中,首先进行血浆置换,将患者体内的血浆替换为新鲜冰冻血浆。

随后,采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进行治疗,通过特异性吸附剂吸附胆红素、毒素和炎症介质等有害物质,从而减轻肝脏的负担,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和双重血浆分子置换的优势在于:1.有效清除胆红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和双重血浆分子置换可以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的胆红素水平,改善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

2.改善生存率:多项研究表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和双重血浆分子置换治疗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明显提高。

3.安全性高: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和双重血浆分子置换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手段,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4.适应症广泛: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和双重血浆分子置换适用于不同病因导致的肝衰竭患者,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病等。

5.治疗效果显著: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和双重血浆分子置换可以有效改善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和双重血浆分子置换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吸附剂过敏等并发症。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因、年龄等因素,综合评估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和双重血浆分子置换在肝衰竭治疗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

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
血浆置换疗法的分类
离心式血浆分离法
离心式血浆分离法是根据血液构成成分的比重不同,通过离心力将血液各成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目前主要用于分离血浆,分离血小板及分离白细胞。 分类: 离心 离心
离心式血浆分离法
首先采取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通过离心分离,留取血浆,血小板或白细胞(根据治疗需要),将其余部分返回体内的一种方法。
歇式离心式血浆分离法
克服了前者处理时间长,体外循环血容量多,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等缺点。 可用于血浆交换,清除白细胞,收集血小板、粒细胞,末梢血骨髓干细胞浓缩等。
续式离心式血浆分离法是将采血,离心分离,返血同时进行的一种方法。
方式
优点
缺点
膜式
无细胞丢失
血流量较大(>100ml/min)
无需枸橼酸抗凝
需更大的静脉通路(如深静脉留置导管)
适应症的致病因子
血浆置换治疗在各系统疾病的应用
01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
202X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血浆置换概念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系通过血浆分离装置,利用体外循环的方法将血浆分离并滤出,弃去患者的异常血浆,然后将血液的有形成分以及所补充的置换液回输体内,血浆中所存在的一些致病的物质,代谢产物(如肝衰竭时)和一些自身免疫病的自身抗体和毒物亦随之被剔除的治疗方法。

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

1.肺出血:90%以上 2.肾小球肾炎 3.抗GBM抗体阳性
80%
70%
60%
50%
死亡率
40%
30%
20%
10%
0% 传统 目前
▲ 大量新月体形成
▲ 肺出血

IgG沿GBM线状排列,伴C3 断续的或颗粒状沉积
目前公认的疗法:强化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能显著降低血清抗GBM抗体浓度、血清 肌酐水平和终未期肾脏病的发生率。
保温,同时应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巨球蛋白血症(macroglobulinemia, WM )
B 淋巴浆细胞产生的大量单克隆IgM所致,异常的免疫球蛋白分 布于血小板表面导致出血,表现为视网膜出血、血栓形成、神经 系统损害、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急性发作出现高粘滞血症症状时,可反复采用PE治疗,同时给予 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PE治疗方案: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置换 2~4L, 直至病人循环中抗 GBM 抗体转阴,一般需置换 15 次左右。
配合:皮质类固醇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Jara LJ, Vera-Lastra O, Callejia MC. Curr Rheumatal Rep, 2003, 5(2):107-1015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 尿毒综合征(TTP/HUS)
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血浆分离器, 分离血浆和细胞成份,去除致病血浆或某些 致病因子,然后将细胞成份及补充的置换液输 回体内。
历史回顾
1914 1948 1959 1978 1980 目前
Abel首先提出,血浆沉淀分离 Cohn离心式血浆分离机 首先用于治疗疾病
膜式血浆分离器
双重膜式滤过
吸附分离技术、冷滤过、HELP 系统

双重血浆置换对肾移植术后复发性IgA肾病的疗效观察

双重血浆置换对肾移植术后复发性IgA肾病的疗效观察

双重血浆置换对肾移植术后复发性IgA肾病的疗效观察双重血浆置换对肾移植术后复发性IgA肾病的疗效观察引言:肾移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方法。

然而,一些肾移植术后患者会出现复发性IgA肾病的情况,这会影响患者的肾移植效果。

双重血浆置换是一种通过清除患者体内异常免疫球蛋白A(IgA)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肾病的治疗。

本研究旨在观察双重血浆置换对肾移植术后复发性IgA肾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至2020年期间在我科行肾移植并出现复发性IgA肾病的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为25-60岁。

全部患者均接受了双重血浆置换治疗,治疗周期为连续5天,每周1次,共进行4次疗程。

术后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包括血肌酐(Scr)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指标。

同时,通过B超检查肾移植术后受体肾结构与功能变化。

结果:经过双重血浆置换治疗,20名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

5天后,患者的Sc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尿蛋白定量也有所减少。

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等指标也有所改善。

同时,B超检查显示受体肾结构无明显异常,肾功能保持稳定。

随访6个月后,所有患者的症状仍然得到控制,肾移植术后复发性IgA肾病的复发率明显下降。

讨论:复发性IgA肾病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的早期恢复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研究结果显示,双重血浆置换在治疗肾移植术后复发性IgA肾病中具有一定的效果。

血浆置换通过清除体内异常的IgA,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抑制病情的进展。

双重血浆置换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很少发生严重并发症。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仍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双重血浆置换的有效性还需要通过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结论:双重血浆置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肾移植术后复发性IgA肾病的方法,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肾功能。

然而,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为该患者群体的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综合分析双重血浆置换治疗肾移植术后复发性IgA肾病的效果,本研究发现该方法可以显著缓解症状、改善肾功能,并降低复发率。

双重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置换

低血压
由于大量血浆被排出体外,可能会导致低血 压,影响脏器供血。
感染
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一些医疗器械,增加 感染的风险。
特殊风险和注意事项
血栓形成
双重血浆置换过程中可能会出 现血栓形成,尤其是对于高凝
状态的患者。
免疫抑制
清除致病性抗体后可能会导致免疫 系统抑制,增加感染和肿瘤的风险 。
肝肾损伤
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 一定影响,需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目的
双重血浆置换的主要目的是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如自身抗体、免疫复合 物、炎症因子等,以减轻其对机体的损害。同时,该方法还可以补充患者所需的 营养物质和调节体液平衡。
发展历程
起源
双重血浆置换技术起源于20世纪中叶,最初用于治疗肾移植后超急性排斥反应和自身免 疫性疾病。
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双重血浆置换逐渐应用于更多疾病的治疗,如系 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多发性硬化症(MS)等。
双重血浆置换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双重血浆置换介绍 • 双重血浆置换的治疗过程 • 双重血浆置换的效果和风险 • 双重血浆置换的设备和人员要求 • 双重血浆置换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 双重血浆置换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01
双重血浆置换介绍
定义和目的
定义
双重血浆置换(Double Plasma Exchange,简称DPE)是一种治疗多种疾病的 方法,其主要过程是分离血浆和红细胞,弃去分离出的血浆,然后将红细胞回输 到患者体内。在此过程中,通常会同时补充新鲜的血浆或白蛋白溶液。
改善组织供氧
通过清除异常抗体,可以 改善组织器官的供氧,减 轻器官功能损伤。

血浆置换的应用

血浆置换的应用
血浆置换在危重患者 救治中的应用
定义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是一种用来 清除血液中大分子物质的血液净化疗法。其基本过 程是将患者血液经血泵引出,经过血浆分离器,分 离血浆和细胞成份,去除致病血浆或选择性地去除 血浆中的某些致病因子,然后将细胞成份、净化后 血浆及所需补充的置换液输回体内。
(4) 血浆置换治疗开始时,全血液速度宜慢,观察 2~5 分钟, 无反应后再以正常速度运行。通常血浆分离器 的血流速度为80~150ml/min。
(5)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每30分钟测血压、 心率等。
(6) 密切观察机器运行情况,包括全血流速、血浆流 速、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变化等。
溶血查明原因,予以纠正,特别注意所输注血浆的血 型,停止输注可疑血浆;应严密监测血钾,避免发生高 血钾等
重症感染在大量使用白蛋白置换液进行血浆置换时, 导致体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份缺乏。高危患者可适量 补充新鲜血浆或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血行传播病毒感染主要与输入血浆有关,患者有感染 肝炎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的潜在危险。
操作程序
1、血浆置换前准备
(1) 准备并检查设备运转情况:按照设备出厂说 明书进行。 (2) 按照医嘱配置置换液。 (3) 查对患者姓名,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 (4) 给予患者抗凝剂。 (5) 根据病情需要确定单重或双重血浆置换。
2、单重血浆置换流程
(1) 开机,机器自检,按照机器要求进行管路连接,预 冲管路及血浆分离器。 (2) 根据病情设置血浆置换参数;设置各种报警参数。 (3) 置换液的加温血浆置换术中患者因输入大量液体, 如液体未经加温输入后易致畏寒、寒颤,故所备的血浆等置 换液需经加温后输入,应干式加温。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在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中的安全性分析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在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中的安全性分析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在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中的安全性分析摘要:神经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吉兰巴雷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脑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桥本氏脑病等。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越来越多神经系统疾病与免疫系统有着密切关系,如僵人综合征、副肿瘤综合征等。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是在单层膜式血浆分离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的血浆置换方式。

目前DFPP已在许多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免疫相关的肾脏疾病、风湿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而近十余年随着对神经系统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深入认识,DFPP逐渐开始用于治疗该类疾病,如重型GBS、重症肌无力危象、自身免疫性脑炎等。

关键词:双重滤过血浆置换;神经免疫性疾病;安全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行DFPP治疗的住院患者72例(185例次)为研究对象,男40例,女32例;年龄20~68(36.1±12.3)岁;其中重型GBS患者35例(110例次),重症肌无力危象22例(45例次),自身免疫性脑炎15例(30例次)。

1.2治疗方法血浆置换仪为日本plasautoOP-IQ21,血浆分离器为plasautoOP-02W,血浆滤过器为plasautoOP-08W,设定血流量为100~150mL·min-1,置换时间为3~4h,置换液为20%聚明胶肽注射液500~600mL,根据患者病情,每个患者行DFPP治疗1~4次不等,每次间隔2~5d。

因前后疗程较短,选取股静脉或颈内静脉进行短期置管。

抗凝剂用普通肝素钠,首剂40~60mg,之后5~10mg/h维持,治疗结束前0.5h停用肝素。

置换量计算公式:患者血浆量=0.065(1-血细胞比容)×体重,每次置换1~1.5个血浆量,术前术后均查血常规、肝功、凝血等。

2结果2.1低蛋白血症DFPP治疗的患者术前及术后肝功进行对比,发现患者术后均有血浆蛋白降低,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及前白蛋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一次DFPP后3d再复查肝功,患者蛋白降低较刚治疗结束后均有明显恢复,尤其是前白蛋白恢复较明显,但仍未恢复到正常(表1)。

血浆置换及临床的应用

血浆置换及临床的应用

血浆置换在临床中的应用
第II类:PE有效但非首选,只是对其他更 有效的治疗措施的补充。常见的疾病包 括溶血尿毒综合症、多发性骨髓瘤和副 蛋白血症、快速进展行肾小球肾炎(抗 GBM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副蛋白 相关的周围神经元病,家族性高脂血症、 中毒等。
血浆置换在临床中的应用
第III类:仅个案报道PE有效,现有的研 究结果尚不足以证实其有效。常见的疾病 包括多发性硬化、进行性系统硬化、类风 湿关节炎、Grave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症等。 第IV类:对照的临床研究证实PE无效。如 肾移植排斥反应等。
血浆置换在肾脏病中的应用
⑩ 肾移植 1.肾移植术前高度致敏者 部分等待肾移植患者体内 预先存在高滴度抗HLA抗体,难以达到满意的配型 效果,特别是部分再次一致的患者。PE可有效清除 抗HLA抗体,使患者能够接受手术,但远期预后尚 难以预料。
2. 移植肾复发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3.肾移植排斥反应 无论急性排斥反应还是慢性排斥 反应,均可进行PE治疗。
血浆置换在肾脏病中的应用
②狼疮性肾炎 免疫复合物在肾组织中沉积,是狼疮性
肾炎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PE可以清除循 环中针对细胞核成分、细胞成分和凝血因子 的自身抗体及其免疫复合物,输入新鲜血浆 可以补充补体成分。
血浆置换在肾脏病中的应用
③溶血尿毒综合症/栓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HUS/TTP)
HUS和TTP均表现为溶血性微血管病和肾功能损 害,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衰竭、溶血性贫血和 血小板减少。其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血管内凝血、 血浆因子缺乏等因素有关。
机制
③免疫调节作用
通过去除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的抑制因子,可暂时达到恢复 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促进T细 胞亚群恢复正常比例。输入的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Fc段可暂时 性封闭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 Fc受体,减少单核细胞和巨噬 细胞对结合有特异性抗体的靶 细胞的结合和损伤。同时,通 过排除肿瘤细胞的封闭因子, 可以恢复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 疫。

双重血浆置换在肾移植前抗体清除中的运用

双重血浆置换在肾移植前抗体清除中的运用

肾移植术前的组织配型项目
➢ ① ABO血型配型:施行肾移植手术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血型化验,使供 肾与受肾者血型尽可能相符;
肾移植要求供体和受体间的血型要符合输血原则:O型接受O型、B型接 受B型或O型、A型接受A型或O型、AB型可以接受AB型或A型或B型或 O型。
但随着血浆置换在器官移植治疗中的运用,ABO血型不相容的亲属活体 供肾移植已经成为现实。
[1]KARADENIZ ST,AKGUL SU,OGRET Y,et al.Corrected panel-reactive antibody positivity ratesfor hypersensitized patients in Turkish populationwith calculated panel-reactive antibody software[J].Transplant Proc,2017,49(3):445-447.DOI: 10.1016/j.transproceed.2017.01.032. [2] LEE N,PARK HS,IN JW,et al. Association of HLAtypes with non-specific binding of negative control beadsin luminex panel reactive antibody (PRA) screeningassay[J].Clin Lab,2017,63(1):169-174.DOI:10.7754/b.2016.160713. [3] Pretransplant virtual PRA and long-term outcomesof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J].Transpl Int,2015,28(6):710-719.DOI:10.1111/tri.12533. [4] HART A,LENTINE KL,SMITH JM,et al. OPTN/SRTR2019 annual data report: kidney[J]. Am J Transplant,2021,21(Suppl 2):21137.DOI:10.1111/ajt.16502.

双重血浆置换临床护理路径表在血液净化中心的使用

双重血浆置换临床护理路径表在血液净化中心的使用

双重血浆置换临床护理路径表在血液净化中心的使用摘要:目的:观察在血液净化中心中双重血浆置换(DFPP)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应用。

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双重血浆置换临床护理路径表。

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血液净化患者中,为患者提供双重血浆置换临床护理路径表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

关键词:血液净化中心;双重血浆置换;临床护理路径表引言:在血液净化患者中,多需要接受双重血浆置换治疗,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并发症严重,因此,往往需要配合有效护理,确保患者护理质量。

常规护理方式相对较为单一,护理内容完善度不高,难以满足现阶段患者护理需求。

因此,近年来,相关研究[1]表明,通过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并发症情况。

本文为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于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50例血液净化患者中,为患者提供双重血浆置换临床护理路径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分组,观察组(n=25)性别:男/女=14/11例,年龄(39.62±5.62)岁。

对照组(n=25)性别:男/女=13/12例,年龄(38.28±5.61)岁。

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所有患者均同意接受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家属、患者对研究知情,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文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

内容:按照医院常规流程,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指导患者配合DFPP治疗。

观察组:双重血浆置换临床护理路径表护理。

内容:(1)治疗前护理:经有效检查,了解患者病情情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并按照路径表,明确各阶段护理工作。

在治疗前,应落实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治疗流程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如果发现患者存在不良情绪,应积极借助有效手段,加强与患者沟通,舒缓患者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期 :2011-08—16
有 待 进 一 步研 究 。应 在 教 师 中 积 极 开 展 治 疗 率 ,提 高 生 活 质量 。 口腔 卫 生 保 健 和缺 牙 后 修 复 必要 性 的 健
参 考 文 献
(本 文 编辑 :王 静 )
双 重血浆置换在 临床 中的应用
戴 梦 玲 ,陈 玉 冲
因素 [J]_中华 []腔 医 学 杂 志 ,2011,46(3):
l82.185.
用高等原因所致 ,这提示 ,在今后的工作 观 念 ,养 成 定 期检 查 、早 发 现 早 治疗 龋 齿
[8] 程 弦 ,曾晓 莉 ,曹 素 华 ,等 ..E海 市 老 年 人
中 需 加 强 口腔 卫 生 知 识 宣 教 。
综 上 所述 ,DFPP对 多种 危 重 疾病 的
2~ 3 h。治 疗 前 常 规 用地 塞 米 松 5 mg 浆 分 离 方 法 ,是 使 血 浆 分 离 器 分 离 出 的 治 疗 起 到 迅 速 缓解 症 状 的作 用 ,为 病 因
静 脉 注 射 ,治 疗 过 程 中每 半 小 时 监 测血 血 浆 再通 过 膜 孔 更小 的血 浆成 分 分 离 器 治 疗 创 造 了 时机 ,值 得 临 床 推 广 。
通 信 作 者 : 戴 梦 玲 , Email:nbdml@ 内,以便清 除患 者 体 内的致 病 因 子 ,达 到 DFPP治 疗 了 47例 患者 (173例 次 ),疗
126.com
治疗疾病 的 目的“ 。临床 上血浆置换主 效 满 意 。 报 道 如 下 。
瑚.代 实 用 医 学 2011年 12 月 第 23卷 第 12期
血 浆 置 换 是 一 种 血 液 净 化 新 技 术 , 是将 患者 的血 液 引 出体 外 ,经 过特 殊 的 要 包 括 全 血 血 浆 置 换 和 双 重 血 浆 置 换
作者单位 : 315040宁波 ,宁波市中心 装 置 分 离血 浆 与血 液 细 胞 ,然 后将 血 液 (double filtrationplasmapheresis,DFPP) 血站 (戴梦玲 );宁波 市第二 医院(陈玉冲 ) 细胞 与新补充 的血浆置换液 一起回输体 等 方 式 。近 年 来 ,宁 波 市 第 二 医 院应 用
· 1389 ·
1 资 料 与 方 法
的总 胆 固醇 和低 密 度 脂蛋 白均 下 降 50% 植 术 前 等 领 域 ,与 文献 报 道 的疾 病 治 疗 以上 。 10例肝 功 能衰 竭 患者 和 3例 梗 阻 范 围有 一 定 的 差 距 ,可 能跟 各 科 医师 对
1.1 一 般 资 料 收 集 2000年 1月 至 性 黄疸 患者 经 DFPP治疗后 ,患者 的神 志 、 疾 病 的认 识 及 对血 浆 置 换技 术 缺 乏一 定
中 老 年 人 余 留牙 和 抽 样 调 查 报 告 [J].广 东 牙 病 防 治 ,2007,15(4):168-170.
[7] 袁 超 ,朱 凌 ,李 玉 玲 ,等 .北 京某 社 区 1 5岁
以上 居 民 口腔 卫 生 服 务 利 用 情况 及 影 响
式 ,这 可 能 口腔 宣 传 不 多及 相 关 治疗 费 康 教 育 宣 传 ,使 其 树 立 正 确 的 口腔 健康
【摘要 】目的 探 讨 双 重血 浆 置 换 技 术 (DFPP)在 临床 中 的应 用 情 况 ,分 析 其 疗 效及 安全 性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47 例 (173例 次)行 DFPP患 者 的 临床 资料 ,观 察 其 治疗 效 果 。结 果 47例 (173例 次 )好 转 45例 ,2例 转 为 终末 期 肾功 能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 ,总有效率达 95.6%。173例次均顺利完成 DFPP治疗 ,由于治疗前均常规应用地塞米 松 ,未 出现 过敏 反应 ,有 2例 治疗 过 程 中有 一过 性 血 压 下 降 ,调 整 血 流 量 及 置 换 液流 量 后 血 压 恢 复 正 常 。余 患者 未 见 明显并发症 。结论 DFPP对多种危重疾病的治疗起到迅速缓解症状 的作用,为病 因治疗创造 了时机,值得推广 。 【关键词】 血浆置换 ;双 重血浆置换 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1.12.034 【中 图分 类 号 】 R459.5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671—0800(2011)12—1388—02
浆 450~ 500 ml,置 换 液 为 4% 白蛋 白 如 补 体 产 物 及 纤 维 蛋 白原 的 浓 度 ,改 善 转 ,为外 科 手 术 创 造 了条 件 。
液 。每 次 置 换血 浆 பைடு நூலகம் 2~ 4L,置 换 时 间 相 关 症 状 “。 。DFPP是 一 种 选 择 性 的 血
的 IO 血 浆 置 换 机 ,血 浆 分 离 器 为 各 种 副 蛋 白 ,如 冷 球 蛋 白及 游 离 轻 链 或 巴利 综 合征 和 3例 重 症肌 无 力 累 及 呼吸
OP一08,血 浆 成 分 分 离 器 根 据 疾 病 性 质 重 链 等 ;(5)循 环 毒 素 ,包 括 过 量 的 药 物 者 经 3次 血 浆 置 换 后 均脱 离 了 呼吸 机 。
10例 (25例 次 )。
IgM:(2)沉 积 在 组织 引起 组 织 损 伤 的 免 次 DFPP后 ,抗 HLA 抗 体 滴度 均 有 不 同
1.2 方 法 采 用 日本 旭 化 成 公 司 生 产 疫 复 合 物 ;(3)过 量 的低 密 度 脂 蛋 白 ;(4) 程 度 下 降 ,接 受 了 肾移 植 术 。 3例 格 林
人 体循 环 中 的致病 因子 在 一些 疾 病 肾功 能 恢 复 。2例 ANCA 相 关性 小血 管
(13例 次 ),家 族性 高脂 血 症 3例 (9例 次 ), 发 病 机 制 中起 着 重 要 作 用 ,它 可 导 致 器 炎 1例 转 至 维 持 性透 析 治疗 ,1例 经 10
(20例 次 ),格 林 巴利 综合 征 3例 (9例 次 ), 换 液 流 量 后 血 压 恢 复 正 常 。余 患 者 未 见 20例 次 DFPP,患 者 血 液 中的 抗 DNA抗
重 症 肌无 力 3例 (9例 次 ),肾移 植前 高 度 明显 并 发 症 。
体 、抗 核 抗 体 滴度 明显 下 降 ,其 中有 2例
良好 的 口腔 卫 生 习 惯 ,提 高 口腔 卫 生 服
义齿 修复状 况抽 样调查及 影 响因素 分
综 上 所述 ,宁 波 高 校 干 部 教 师 的缺 务 利 用率 ,从 而 降低 缺 牙 率 ,而 缺牙 后 需
析 上 海 口腔 医学 ,2009,18(15):467-471.
牙 率 高 ,义 齿 修 复 率较 低 ,各 种 影 响 因素 及 时修 复 缺 失 牙 ,恢 复 其功 能 ,提 高 修 复
中位 年龄 47岁 。原 发疾 病 为 急 进性 肾小 米 松 ,未 出现 过 敏 反应 ,有 2例 治疗 过 程 肾功 能 明显 好 转 ,1例 转 至 终末 期 肾衰
球 。肾炎 4例 (22例 次 ),狼 疮 性 肾 炎 5例 中有 一 过 性 血 压 下 降 ,调 整 血 流 量 及 置 行 规 律 性 透 析 治 疗 。5例狼 疮 性 肾炎 经
oral health ofolder people:The Approach
of the WHO Global Health Program[J].
Comm unity Dent Oral Epidenmiol,2005,
33(2):81-92. [4] 陆英 ,金 友 良,柳 惠 荣 .2112例 绍 兴 市 教
100 ml/min,血 浆 分 离 流 量 28~ 30 ml/ 种 异 体 抗 原 ,或 改 变 抗 原 及 抗 体 之 间 量 显 好 转 。3例 梗 阻性 黄 疸 经 DFPP治 疗
min,血 浆 成 分分 离流 量 15 ml/min ,弃 的 比例 。另 外 还 可 降 低 血 浆 中 毒 性 介 质 后 血 清 胆 红 素 明 显 下 降 ,肝 功 能 明显 好
2009年 12月在 宁 波 市 第 二 医 院血 液 净 黄 疸程 度 及肝 功 能 明显 改善 。
的 了解 有 关 0 。本 研 究 4例 急进 性 肾小
化 中心 行 DFPP患者 4.7例 (173例 次 ), 2.2 并 发 症 173 例 次 均 顺 利 完 成 球 。肾炎行双重血浆置换 22例次,有 1例 其 中男 28例 ,女 19例 ;年龄 25~ 76岁 , DFPP治 疗 ,由于 治 疗 前均 常 规应 用 地 塞 抗 肾小球 基底 膜 抗 体滴 度 明显 下 降 ,2例
药 物 性肝 损 害 5例 (9例 次 ),梗 阻性 黄 疸 官功 能损 害 。这 些 致 病 因子 包 括 “ :(1) 次 DFPP治疗 后 肾功 能 完 全 恢 复 。 8例
3例 (7例 次 ),肝 癌 、肝硬 化 致肝 功 能衰 竭 自身 免疫 性疾 病 中 的 自身 抗 体 如 IgG、 肾移 植 前高 度 致 敏 患者 ,经 平 均 每人 5.8
体 外 循 环 通 路 ,低 分 子 肝 素 抗 凝 ,首 剂 术 ,它 可 以及 时 快 速 地 清 除 一 些 疾 病 相 肝 功 能 衰 竭 患 者 经 DFPP治疗 后 患者 的
2 000 IU,维 持 500 IU/h,血 流 量 80~ 关 性 致 病 因子 ,如 抗 体 、免 疫 复合 物 及 同 神 志 、黄 疸程 度 、肝 功 能 较 治疗 前 均有 明
修 复 学 杂 志 ,2002,3(4):247.249.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Oral health surveys:basic methods[M ],4thEd.Ge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