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基本要求整理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答案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答案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旨在研究地球的物质构成、自然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社会活动的相互关系。
在教学中,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展开论述。
一、知识基础要求地理学科的教学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包括地理概念、地理事实和地理原理等。
教师应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如地球、大陆、洲际、国家等,并学习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事实,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气象等。
此外,地理学科还需要学生掌握地理原理,如地球自转、公转,气压高低区的形成等。
二、能力培养要求地理学科的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地理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地理问题的解答、地图阅读和地理案例研究等方式来实现。
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例如进行地理考察和实地实践等活动。
通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综合运用要求地理学科的教学应注重综合运用知识,通过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跨学科合作活动,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历史、经济、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教学还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实践体验要求地理学科的教学应注重实践体验,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考察、户外探究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接触和感受到真实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此外,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地理模拟实验,通过模拟环境变化等方式让学生实践地理知识。
五、培养兴趣要求地理学科的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案例,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一、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要以研究为基础,注重发挥学科教研团队合力,采取专题研讨、集体备课的方式,形成课堂教学的专业方案。
(一)课标研读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与评价的依据,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理解课程基本目标,把握课程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的具体要求,了解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
(二)教材解析要系统研究和深入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前后联系,明确课时教学内容在学科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基于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把握教材内容及结构,确定课时教学重点。
通过多版本教材对比、专业书籍及网络资源延伸阅读等方式,深入解读教材所提供的案例、材料和活动,树立“教材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但非唯一资源”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学情分析通过前置作业、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在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认知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针对教学内容,从“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应知、怎知”等方面全面分析学生情况。
针对学情,定位教学目标,着重把握学生对于新知学习可能存在的认知困难,明确教学的难点,优化教学过程与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既统领教学设计的内容、方法、活动、评价等部分,也能够帮助学生明晰自己的学习方向。
教师要在研读课标、解析教材和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与地理课程目标保持一致;课时或单元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充分体现不同阶段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培育的侧重点和特点,从地理课程整体性角度和学生发展连续性角度统筹考虑,体现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特定要求。
教学目标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需求、个性特点等,做到因材施教。
要正确表述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地理核心知识和表现程度,避免机械套用核心素养名称,把握好从知识技能到核心素养的认知发展逻辑,表述要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评价。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知识和地理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是指学生对地理现象、地理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事实和现象进行逻辑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是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地图解读、地理信息利用等方式,熟悉和掌握地理实践技能的过程。
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制作地图等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地理学科关注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教学应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维。
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并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以上要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1.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观察、实地考察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2.强调地理实践。
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制作地图、制作海报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如查阅资料、使用地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4.结合时事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结合时事、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地理事件,培养学生的关注社会、关注地理的意识。
总之,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要求不仅包括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知识,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地理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使地理学科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有效有益。
小学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小学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目标
1.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地理观念和地理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地理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
1. 学生必须掌握的地理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地球、大陆、海洋、山脉、河流等。
2. 学生应该了解各大洲的地理特点、国家和主要城市的位置。
3.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地理要素(如气候、土地利用、资源等)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4. 学生应该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如地图阅读、实地考察等,培养地理观察能力。
教学方法
1. 利用图表、图片和多媒体资源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
2.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研究,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3. 运用游戏和趣味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4. 组织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
的应用。
教学评价
1. 通过定期考试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地理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地理观察和实际
运用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其合作研究和表达能力。
参考书目
1. 《地理》系列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小学地理学科教学指导大纲》,教育部。
以上是小学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
组织和开展地理教学工作。
最新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教师)
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地理课程开设方案“区域地理”课程,应安排在高二年级学习。
(一)模块教学建议“地理1”侧重自然地理,要适当降低教学起点,并利用演示、观测、实验、考察等多种方式,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地理2”侧重人文地理,要积极搜集鲜活素材,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乡土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3”侧重区域可持续发展,要运用好案例教学,挖掘案例所反映或体现的地理原理、方法和思想,注重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
(二)单元教学建议单元教学内容通常围绕一个地理专题展开,在每个单元教学之前,要认真进行集体备课,研究解读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把握教学方向。
在完成每个单元教学内容之后,要进行单元检测与反馈,及时矫正、弥补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缺陷。
(三)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研究1.开展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工作,深入认识课程标准与大纲所引发的教学行为的变化。
2.开展课程目标陈述方式的研究,分析课程内容标准中行为目标的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3.研究每条课程“标准”所隐含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形成具体的“内容标准”。
4.比较同一条“标准”下,四种版本教材所呈现出来的知识的相同与差异之处,从相同之处寻求其“标准”的最基本要求,从差异之处把握其最高、最低的限度。
5.依据“行为条件”分析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或者说基本能力的要求。
必修一教学基本要求一、宇宙中的地球1、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了解天体系统的概念、级别和层次,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分析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说明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3.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说明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2、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了解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
2.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说出太阳活动的标志和周期。
上海市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打印WORD版)
上海市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主题01 地球在宇宙中学习内容1.1天体系统、1.2太阳系1.3地球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学习要求识记:①识记主要的天体类型②识记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位置及分类③识记太阳大气三个层次及其主要太阳活动④识记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及周期理解⑤理解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和流星体的基本特征⑥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⑦理解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面性、近圆性和同向性⑧理解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的基本特征⑨理解地球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应用⑩利用相关示意图,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综合⑪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题02 月球对地球的意义学习内容2.1月相2.2月相与潮汐变化23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条件学习要求识记①识记主要月相的名称及对应的农历日期②识记大潮和小潮出现时对应的月相理解③理解月球表面环境的特征④理解月球总是以同一面朝向地球的原因P4-3⑤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⑥理解日食与月食发生的条件⑦理解文学艺术作品中对月相的描述应用⑧用月相变化原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综合⑨举例说明潮汐对水资源、海岸地貌、生态、航运、养殖、发电旅游等的影响主题03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学习内容:3.1太空探索的历程3.2太空探索的意义学习要求:理解:①理解太空资源的主要类型②理解太空环境特征应用③运用太空探索的新近事例说明人类探索太空的意义④梳理我国太空探索的历程,说明我国太空探索的新近成果主题04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学习内容4.1地球自转和公转4.2地方时和时区43地转偏向力4.4正午太阳高度4.5昼夜长短4.6四季学习要求识记:①识记南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的方向②识记黄赤交角的度数③识记二分二至日的名称、对应的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理解:④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⑤理解“北京时间”与地方时⑥理解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⑦理解“二分二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⑧理解四季的划分应用:⑨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区时的换算⑩说明某地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综合:⑪根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知识,说明生活中的相关地理现象主题05 岩石与地貌学习内容5.1板块构造学说5.2地震要素与火山类型53地震与火山的形成与分布5.4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5.5等高线地形图5.6主要的地貌类型学习要求识记:①识记全球六大板块②识记世界两大地震带③识记三大类岩石④识记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大理岩所属的岩石类型理解:⑤理解板块的消亡边界与生长边界⑥理解地震要素: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⑦理解震级与烈度的区别与联系,影响烈度大小的主要因素⑧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及其主要特征⑨理解侵入岩和喷出岩的不同特点⑩理解流水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寺地貌、海岸地貌的分布和成因⑪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盆地(或洼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应用:⑫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裂谷和海岭的成因⑬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海沟、岛弧链和高大褶皱山脉的成因⑭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世界地震带与火山带的分布特点⑮判读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地形特征⑯判断地貌类型,阐明主要特征和形成条件综合:⑰评价某地貌类型对农业生产、工业建设、城市发展、旅游等的影响主题06 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学习内容6.1大气层6.2行星风系6.3季风6.4常见的天气系统6.5世界主要气侯类型6.6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学习要求识记:①识记大气的物质组成和主要温室气体②识记大气的垂直分层③识记全球气压带与风带④识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理解:⑤理解对流层、平流层的主要特征⑥理解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⑦理解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⑧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季节移动⑨理解全球1月、7月等温线和等压线的分布⑩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水热分布的意义⑪ 理解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⑫ 理解气旋和反气旋及其控制下的天气⑬ 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变化⑭ 理解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规律⑮ 理解城市“热岛”现象应用:⑯ 根据“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分析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⑰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海陆风的风向变化⑱ 运用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图表资料,归纳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⑲ 运用相关图表,判断常见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趋势⑳ 结合实例,分析台风、寒潮、梅雨等对上海风向、气温、气压、降水等的影响综合:○21分析某地气候类型的成因○22联系实际评价季风对我国农业生产、工业布局、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影响○23例举全球气候变化、酸雨、臭氧洞等环境问题的证据,分析原因,提出改善大气环境的建议主题07 水循环与水资源学习内容7.1水循环类型及其意义7.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7.3河水的补给7.4水资源问题学习要求识记:①识记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及其主要环节②识记河水补给的主要形式③识记水资源的含义④识记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⑤识记冰川是淡水的主体理解:⑥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⑦理解世界河流径流资源的丰歉地区⑧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⑨理解我国最缺水的三大流域应用:⑩归纳某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分析成因⑪分析某一地区河水的补给形式与径流季节变化特点综合:⑫举例说明人类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某些环节,对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⑬分析导致某地区水资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主题08 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学习内容8.1洋流8.2厄尔尼诺现象8.3海洋资源及其开发8.4海洋权益学习要求识记:①识记日本暖流、千岛寒流、北大西洋暖流、秘鲁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②识记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赤道附近的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③识记世界海洋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墨西哥湾、几内亚湾和北海理解:④理解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⑤理解世界洋流分布模式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⑥理解北印度洋海区洋流流向的季节变化与成因⑦理解世界四大渔场的形成原因⑧理解领海、专属经济区、公海⑨理解洋流对全球水热平衡的调节作用应用:⑩根据资料说明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及其意义⑪举例说明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海洋生物分布和航运的影响综合:⑫依据海洋表层等温线分布图中等温线的弯曲状况,说明暖流和寒流的分布情况,并判断流向主题09 人口与环境人口容量学习内容9.1人口增长9.2人口构成9.3人口分布与迁移9.4环境人口容量识记:①识记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②识记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理解:③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④理解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⑤理解世界人口发展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特征⑥理解人口的年龄结构⑦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⑧理解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⑨理解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所划分的两个区域的人口分布特征⑩理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应用:⑪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据图表,说明两类国家和地区不同的人口问题⑫说明某人口稠密区或稀疏区的形成原因综合:⑬结合我国生育政策的变化,预测人口发展趋势⑭分析影响某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主题10 城市与城市化学习内容10.1城市的基本特征10.2城市内内部的空间结构10.3城市体系10.4城市化进程与意义10.5城市化问题识记:①识记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的组成②识记世界六大城市群的中小城市③识记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理解:④理解城市的基本特征⑤理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及城市化进程的差异⑥理解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⑦理解城市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产生原因应用:⑧利用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的原理,阐明某地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效益的关系⑨评价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功能分区综合:⑩分析某地城市化进程及出现的问题题,并提出合理建议⑪从某区域地形、地貌、河流等要素,解析城市空间形态⑫比较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问题主题11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学习内容11.1农业区位及其变化11.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1.3现代农业学习要求识记:①识记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②识记我国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的分界线理解:③ 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④ 理解水田农业、早作农业、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地中海型农业、牧场畜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的区位及主要生产特点应用:⑤ 结合实例,归纳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⑥ 结合实例,说明礻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变化的影响综合:⑦评价某一区域的农业区位,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合理建议主题12 工业区位与工业区学习内容:12.1工业区位及其变化12.2主要工业区12.3高新技术产业区位学习要求识记:①识记我国东部沿海主要工业区理解:②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③理解不同生产特点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④理解北美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的区位⑤理解我国东部沿海主要工业区的区位应用:⑥结合实例,说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变化的影响⑦分析某一高新技术园区的区位优势综合:⑧评价某一区域的工业区位,提出该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并提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主题13 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学习内容13.1产业结构及其变化13.2第三产业的区域差异13.3商业区位条件13.4国际贸易学习要求识记:① 识记三大产业的含义理解:② 理解影响商业区位的主要因素③ 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差异④ 理解产业结构优化应用:⑤ 评价某区域的商业区位优劣⑥ 判断某地第三产业的特色部门门,分析形成条件⑦ 依据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的数据,绘制统计图表,归纳产业应用结构及其变化特点⑧ 比较不同区域产业结构异同,并作出评价⑨说明某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分析产业结构优化与其发展条件之间的关系主题14 地域文化差异学习内容14.1环境对文化的影响14.2世界文化圈的特点14.3中国的地域文化学习要求识记:①识记中国地域文化区②识记世界文化圈理解:③理解物质文化对环境的依赖性应用:④根据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判断所属的文化区(圈),并说明判应用断依据综合:⑤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某地区传统的建筑、服饰、饮食等方面的文化习俗主题15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习内容15.1主要地理信息技术15.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习要求识记:理解:①理解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主要功能应用:②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综合:③根据各种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针对某一具体情景,提出相应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议主题16 地域分异规律学习内容16.1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16.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6.3地域分异规律16.4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学习要求识记:① 识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② 识记人文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理解:③ 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④ 理解由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分布规律及其主导因素⑤理解从沿海到内陆的自然带分布规律及其主导导因素⑥理解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主导因素⑦ 理解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早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应用:⑧ 根据某区域地理环境某一要素,推测其他要素的特征⑨ 举例阐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⑩ 比较不同自然带的特征,分析成因因综合:⑪ 根据某区域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预测该区域地理环境其他⑫ 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⑬ 分析非地带性现象的形成主题17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学习内容:17.1 自然资源17.2 自然灾害学习要求识记:① 识记光照资源、热量资源的衡量指标理解:② 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与分类③ 理解气候资源的分布及影响因素④ 理解常规能源与新能源⑤ 理解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的基本特征⑥ 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⑦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应用:⑧说明不同自然资源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⑨归纳某一种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⑩分析全球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以及人类的应对举措综合:⑪ 评价某地区经济增长、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资源和能源条件,提出自然资源管理与持续利用的建议⑫ 说明某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频度和强度等状况,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主题18 区域开发学习内容18.1 区域开发的含义与原则18.2 区域开发的案例:资源开发与利用域整治与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治理学习要求理解:①理解区域开发的含义②理解区域开发的原则③理解区域开发中的经济、社会与生态三者的关系应用:④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开发的条件综合:⑤结合实例,概述区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区域开发与治理的对策主题19 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学习内容19.1全球主要环境问题19.2可持续发展思想19.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学习要求理解:①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②理解循环经济应用:③说明全球变暖、臭氧洞、荒漠化、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的表现,分析成因及其危害综合:④结合实例,说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举措⑤针对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现状,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展战略的合理化建议。
上海市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上海市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地理学科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的基本认识和地理知识的掌握。
以下是上海市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详细内容。
一、知识要求1.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和公转等。
2.掌握地球的地理坐标和地球表面的纬度和经度。
3.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构造,包括板块构造理论。
4.了解地球的气候和气候因素,包括纬度、海洋和陆地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5.了解地球的水资源和水循环,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形成和分布。
6.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沙漠、湖泊等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保护。
7.了解地球的经济地理和人口地理,包括人口分布、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等内容。
二、能力要求1.能够运用地图和地球仪等工具进行地理实地观察和测量。
2.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和分析现实世界中的地理问题。
3.能够通过图表和图像等形式展示地理信息。
4.能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5.能够进行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地理综合能力。
三、方法要求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观察、讨论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观察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和地理综合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考核要求1.以考试为主要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2.注重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注重考察学生对地理实践和地理综合能力的应用。
以上是上海市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内容。
通过学习地理学科,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观察能力,提升地理素养,从而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广大初中教师能够按照这些要求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和能力。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3年版)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3年版)本标准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促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地理教学改革,推进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有效实施而制定的。
一、基本要求1.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科学素养为基本目标。
2. 坚持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关注当代世界和国家命运与前途。
3. 坚持整体性、系统性、分析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原则,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4. 突出地理学科的基本观念、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培养学生跨越学科界限和应用地理学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人地关系1.1 人口与城市1.2 农业与农村1.3 产业与能源1.4 交通与通讯1.5 旅游与社会生活2. 自然地理2.1 大气环境与气候2.2 水环境与水资源2.3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2.4 地理智慧与地理信息技术3. 地理实践3.1 综合考察与实地考察3.2 组织研究与实证研究3.3 开展实践与服务活动三、教学要求1. 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倡导和谐学风和科学态度。
2. 采用多样化、个性化、互动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研究地理的兴趣和动力。
3. 坚持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4. 重视评价机制,鼓励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研究。
四、教材建设1. 建立适应新课标和地理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的教材体系。
2. 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提高教材互动性和适应性。
3. 加强教材评估,推进素质教育。
五、教师发展1. 加强地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地理教学水平。
2. 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效果。
3. 倡导优秀地理教师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地理教学改革。
本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我国高中地理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素质,培养符合当代社会要求和国家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上海市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上海市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依据“上海市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旨在指导高中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
教学任务包括:引导学生探究地理现象的产生与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等现代地理观念的认识,以及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教学对象为上海市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提高地理学科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将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如地球的运动、气候的形成、地貌的类型等;(2)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状况,学会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特点;(3)运用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培养学生的空间分析、地理信息处理和地理绘图能力;(4)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城乡规划等;(5)了解我国地理国情,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运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多媒体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3)通过地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地关系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4)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5)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具备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与理解能力。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地理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和垂直性特点,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和其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地理学科的教学应该围绕以下几个基本要求展开。
1.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即是运用地理概念、原理和方法,观察、分析、解释和评价地理现象的能力。
通过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并能够进行综合的地理问题分析和解释。
2. 培养地理常识地理学科的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常识。
地理常识是指地理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原理、现象以及各个地理领域的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地理常识,学生可以建立起地理学科的基本框架,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并能够应用地理常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地理观察和实地调查能力地理学科的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实地调查能力。
地理观察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了解其特点和规律的能力。
实地调查是指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和数据,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通过培养地理观察和实地调查能力,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地理现象的实际情况,并能够运用地理概念和原理进行地理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4. 培养地理信息和地理技术应用能力地理学科的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和地理技术应用能力。
地理信息是指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的能力。
地理技术应用是指学生通过运用地理信息和地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培养地理信息和地理技术应用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数据,提升地理问题的解决效率和准确性。
5. 培养地理意识和地理素养地理学科的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素养。
地理意识是指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认知和关注程度,以及对地理现象的利用和保护意识。
地理素养是指学生在地理学科中形成的一种综合性思维和知识结构,能够运用地理思维和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一、知识体系要求:1.确定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点和基本概念,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理要素和地理过程的关系等。
2.建立系统化的知识框架,包括地理学科的基本分类、主要学科内容和分支学科等。
3.强调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鼓励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二、能力培养要求:1.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包括地理观察、地理分析、地理解释和地理判断等。
2.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数据分析能力,包括地理信息的获取、整理和表达等。
3.培养学生的地理调查和实验技能,包括野外实地考察和实验设计等。
4.培养学生的地理问题解决能力,包括问题提出、信息收集、方案设计和结果评价等。
三、方法要求:1.注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探究能力。
2.倡导多媒体教学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地理软件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反思和评价意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和提升。
四、态度要求:1.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倡绿色出行和节约资源。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国际意识,关注全球性问题和地球村理念。
3.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和地理责任感,关心家乡和祖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以上是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前沿科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答案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答案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及其自然和人文现象的认知能力。
地理学科教学要求学生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地理现象和地理技能三方面进行学习和探索。
本文将围绕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展开阐述。
一、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这些基本理论包括地理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主要分支等。
学生应了解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内容:1.地理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学生应该明确地理学的定义和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2.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生应该熟悉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如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
了解各个分支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3.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学生应该了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如实地考察、地图解读、统计分析等,学会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解决地理问题。
二、对地理现象的认知能力地理学科的教学要求学生对地理现象进行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实地考察和地图解读等实践活动,培养对地理现象的观察能力。
学生应该掌握以下能力:1.地理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学生应该能够准确观察和描述地理现象,如地表形态、气候现象、自然景观等。
2.地理现象的原因分析能力:学生应该具备对地理现象进行原因分析的能力,了解不同地理现象的形成机制,如地貌形成原因、气候变化原因等。
3.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的识别能力:学生应该能够分辨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如气候带的划分、地势高低的识别等。
三、地理技能的培养地理学科的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技能,包括地图解读、地球仪使用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这些地理技能对学生进行地理研究和实践活动非常重要。
学生应该培养以下地理技能:1.地图解读能力:学生应该能够熟练解读地图,并从中获取信息,如地图符号的解读、比例尺的使用等。
2.地球仪使用能力:学生应该熟悉地球仪的使用方法,了解各种地理现象在地球仪上的表示方式。
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冃U 言《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主要是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标准”进行细化,结合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实际,针对“标准”提出较为明确的教学要求,帮助教师恰当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落实课程目标,为教师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建议。
本“教学要求”涵盖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三个必修模块(即“地理1”“地理2”“地理3”)和两个选修模块(即“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的“标准”内容。
“教学要求”以模块为单位进行编写,每个模块由“模块课程教学目标”和“模块教学要求”两部分内容组成。
“模块课程教学目标”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 以“三维”课程目标为准则,对模块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在地理学科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作了介绍和说明。
“模块教学要求” 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学习要求”和“教学建议”等内容,以表格形式呈现。
“学习要求”主要是针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各项“标准”而提出的具体学习要求。
其内容涉及相关模块中应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并进一步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
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不同需要和不同学校的教学实际,对“学习要求”中列出的个别知识和能力要求,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作为较高要求的“发展要求”(不作为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要求)。
“教学建议”主要是针对各项“标准”如何实现课程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建议和教学说明,并对某些“标准”的教学范围和教学深度进行了限制。
教学活动建议中所涉及到的讨论、辩论、观测、实验、考察、撰写小论文等活动,目的是创设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情境,帮助学生提高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对策的能力。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有较多的“标准”是要求运用地理图表来说明有关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或规律的。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地理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地理学科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地理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介绍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知识要求地理学科教学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
教师在进行地理学科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科内容全面地理学科内容广泛,包括物理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多个方面。
教师应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各个方面的地理知识,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理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掌握,还需要注重实践操作。
教师应通过实地考察、地理模拟实验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区域性和跨学科性地理学科教学应强调区域性和跨学科性。
教师应通过地理实例和案例研究来培养学生的区域意识,并引导学生在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和融合。
二、能力要求地理学科的学习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空间思维能力地理学科涉及到地理现象的分析和解释,教师应引导学生发展具有空间思维的能力,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2.跨学科思维能力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思维,将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发掘地理学科的多元化知识和价值。
3.问题解决能力地理学科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问题导向的学习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方法要求地理学科的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和灵活。
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景教学法地理学科的教学应融入情景教学法,通过情境设置和案例引导,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体验地理知识。
2.合作学习法地理学科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科技手段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科技手段,提升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课程要求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一、新授课新授课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学生实际把握教学重难点,充分采用师生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1.恰当导入观察和资料分析、提出问题、复习旧知识等),使旧课与新课、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产生联系,有激发学习兴趣作用。
2.力求精炼教师在问题的引入之后,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
一是内容要精炼,二是不要满堂灌。
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安排要讲的内容。
学生通过看书或是合作学习可以弄清楚的知识,教师均可不讲。
要让学生动起来,提倡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成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生讨论交流要有序可控;涉及到地理原理和比较抽象的知识要结合实际,在讲解中要恰当设计有质量的问题。
3.指导读图通常每一堂课都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地图和有关地理资料的分析和处理,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相关学科间的知识联系的教学,又要重“知能结合”、“讲练结合”。
4.教具运用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恰当运理解,有条件的学校应合理使用电教设备和多媒体进行教学。
5.总结归纳,根据教材内容可分别由教师、学生或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理清脉络,画龙点睛。
要使学生理清概念、原理,抓住知识6.板书设计每节课均要有板书,力求图文并茂,布局合理,美观工整,体现重点与难点,要有恰当的板图等。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引言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因此,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要求。
本文将介绍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并以此为指导,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地理学科的学习和教学。
知识基础要求地理学科的学习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
学生应该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了解地理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地球地理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层次结构等。
2.了解地理科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内容及其关系。
3.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如地理要素、地理系统、地理信息等。
4.熟悉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原理、气候的形成原理等。
地理学科的学习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1.能够观察和感知地理现象,掌握地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2.能够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掌握地理现象的成因和影响。
3.能够利用地理工具和技术进行地理研究,如地图解读、遥感分析等。
4.能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
方法要求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可以通过现场教学、实地考察等方式,将地理学科的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可以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地展示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3.采用问题导入和讨论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提出问题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进行合理的考核和评价。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合理的考核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高中地理课程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重要阶段。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本文将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进行详细解读,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地理课程。
首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了地理学科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
地理学科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使其具备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具备地理知识并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一基本任务下,高中地理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具备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
其次,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了地理学科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地理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三个部分。
地球与地图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地图的基本知识,自然地理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人文地理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地球的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等人文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对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认识和基本理解,具备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再次,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了地理学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
地理学科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与实验、调查与研究、图例与地图、模型与模拟等。
高中地理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地理学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地理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
最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了地理学科的基本评价和基本要求。
地理学科的基本评价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等。
高中地理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地理学科的基本评价和基本要求,具备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
总之,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依据,是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
学生要认真学习地理课程标准,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培养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和地理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地理基础。
地理学科知识点整理
地理学科知识点整理地理学科知识点整理\n地理学科包含了世界各地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了解世界和我们家园地球至关重要。
以下是地理学科知识点的整理,包含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
自然地理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和气候类型。
气候受到大气压力、海洋和陆地因素的影响。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气候类型,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湿润气候和极地气候等。
地形地貌: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的形状和特征被称为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可以按陆地和海洋进行分类。
陆地之间的不同高度和山脉,以及海洋中的海底山脊和海渊都是地形地貌的例子。
地球板块:地球板块是由地壳和上部地幔组成的大块状结构。
地球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板块活动,包括地震、火山和山脉的形成。
地球上有七个主要的板块和许多小板块。
水文循环:水文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下水、河流和湖泊等。
水文循环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的重要环节。
人文地理文化: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信仰、语言、艺术和习俗等。
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文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决策和社交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口:人口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总人口数。
人口变化受到出生率、死亡率、移民和移居等因素的影响。
研究人口数量和变化对于制定国家政策和规划城市基础设施至关重要。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迁移和城市的增长。
城市化的影响包括对土地使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影响。
城市化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指标之一。
经济: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和贸易活动。
经济的发展因素包括国家政策、资源、人力资本和制造业等。
研究经济因素对于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和变化至关重要。
总结:以上是地理学科知识点的整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了解世界和我们的家园地球至关重要,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关注我们的环境和社会。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科的两个核心领域。
地理学科基本要求(整理)(1)
《地理学科基本要求》(一) ——“识记”部分内容整理1.识记主要的天体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和流星体。
2.识记太阳系的组成:太阳、八大行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卫星、哈雷彗星等。
识记太阳系的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分别为〕: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其中,太阳系小天体群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识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类:〔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远日行星。
3.识记太阳外部大气分层:从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
其中,每层的太阳活动分别为:光球层上有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耀斑和日珥,日冕上有太阳风。
4.识记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和耀斑。
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
5.识记主要月相及其对应的农历日期:新月为初一,上弦月为初七或初八、满月为十五或十六、下弦月为二十二或者二十三。
6.识记大潮和小潮出现时对应的月相:大潮出现是对应的月相为新月和满月,小潮出现时对应的月相为上弦月和下弦月。
7.识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
8.识记黄赤交角:黄赤交角为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现为23°26′。
9.识记二分二至日的名称、对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纬度:春分日为3月21日,太阳直射在赤道;夏至日为6月22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秋分日为9月23日,太阳直射在赤道;冬至日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
10.识记全球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11.识记世界两大地震带:其一为环太平洋地震带,其二为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12.识记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3.识记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大理岩所属的岩石类型: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
14.识记大气的物质组成和主要温室气体:大气的物质组成为干洁空气、水汽和尘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标准文案部分内容整理”识记一) ——“《地理学科基本要求》(识记主要的天体类型:1.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和流星体。
识记太阳系的组成:2. 太阳、八大行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卫星、哈雷彗星等。
识记太阳系的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分别为):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其中,太阳系小天体群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天、(木、土)巨行星,识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类:(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海)远日行星。
识记太阳外部大气分层:3. 从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
其中,每层的太阳活动分别为:光球层上有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耀斑和日珥,日冕上有太阳风。
4.识记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11年。
太阳黑子和耀斑。
太阳活动的周期为5.识记主要月相及其对应的农历日期:新月为初一,上弦月为初七或初八、满月为十五或十六、下弦月为二十二或者二十三。
6.识记大潮和小潮出现时对应的月相:大潮出现是对应的月相为新月和满月,小潮出现时对应的月相为上弦月和下弦月。
识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7.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
识记黄赤交角:8. 23°26′)和赤道面的交角,现为。
黄赤交角为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9.识记二分二至日的名称、对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纬度:日,太阳直射在赤道;月春分日为321 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月22夏至日为6 日,太阳直射在赤道;月秋分日为923 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
月冬至日为1222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识记全球六大板块:10.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识记世界两大地震带:11. -喜马拉雅地震带。
其一为环太平洋地震带,其二为地中海12.识记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3.识记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大理岩所属的岩石类型: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
识记大气的物质组成和主要温室气体:14. 大气的物质组成为干洁空气、水汽和尘埃。
主要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等。
识记大气的垂直组成:15. 大气层从下到上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又名电离层)、散逸层。
识记全球气压带和风带:16.从赤道向两极依次为:赤道低气压带、低纬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中纬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
17.识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识记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及其主要环节:18. 水循环可分为: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19.识记河水补给的主要形式:雨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积雪融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
识记水资源的含义:20. 目前技术条件下人类可利用的那一步分淡水。
识记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标志:21.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蒸发量。
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识记冰川是淡水的主体。
22.识记日本暖流、千岛寒流、北大西洋暖流、秘鲁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23. 的名称和位置。
识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
24. 25.识记世界海洋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墨西哥湾、几内亚湾和北海。
26.识记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腾冲线。
黑河27.识记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西欧、北美东部。
识记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为:28. 自城市中心向外围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
识记世界六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29. 纽约、芝加哥、伦敦、巴黎、东京、上海。
识记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30.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1.识记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水田农业、旱作农业、牧场畜牧业、游牧畜牧业、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地中海型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
32.识记我国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线:淮河一线。
秦岭-识记我国东部沿海主要工业区:33. 环渤海工业区、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34.识记中国地域文化区:-东北黑土文化区、华北平原文化区、黄土高原文化区、内蒙古草原文化区、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青藏高原文化区、四川盆地文化区、云贵高原文化区、江南水乡文化区、华南妈祖文化区。
识记世界文化圈:35.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东亚文化圈、南亚文化圈、东南亚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非洲文化圈、拉丁美洲文化圈、太平洋文化圈。
识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36. 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
识记人文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37. 人口、城市、产业、文化等。
识记光照资源、热量资源的衡量指标:、38. 热量资源的衡量指标是气温、积温和无霜期。
光照资源的衡量指标是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
部分内容整理理解”“《地理学科基本要求》(二)——理解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和流星体的基本特征1. 恒星:能够自行发光发热;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星云: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在椭圆轨道上围绕恒星运行的、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其变成球体,并且能够清除行星:其公转轨道周围物体的天体。
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
卫星:围绕恒星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其运行轨道多为抛物线或者双曲线,少数为椭彗星:年。
圆。
哈雷彗星绕太阳一周为76 星际空间的尘埃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
降落到地面的未燃尽的流星体叫做陨星。
流星体: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2.理解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面性、近圆性和同向性3. 太阳系八大行星都运行在地球公转轨道面附近。
共面性:近圆性:除水星外,其他行星的公转轨道都是近似于圆的椭圆。
同向性:所有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4.理解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的基本特征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其特点为:质量小、平均密度大、中心有铁核。
巨行星:木、土;其特点为: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
远日行星:天、海;其特点为:离太远最远,表面温度低。
理解地球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5. 日地平均距离适中导致平均气温适中,有液态水存在。
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导致有厚薄适宜的大气层。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适中导致使地球上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节奏适中。
理解月球表面环境特征6. 总特征:质量小,引力小,没有大气。
其他特征:)在月球上空,由于没有大气中的微粒来散射光线,即使白天也是漆黑一片,星星格外明(1 亮。
)由于没有大气,声音无法传播,万籁俱寂。
2()由于缺少大气和水的调节与保护,月球表面的温差很大。
(3 其形成可能是由陨星撞击,也有可能是火山爆发。
4()环形山密布是月球表面最明显的特征,理解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的原因7. 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且方向一致。
理解月相的基本规律8.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9.理解日食月食的发生条件日食的发生条件: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太阳、月球、地球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月食的发生条件: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太阳、月球、地球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10.理解文学作品中对月相的描述”表示的是满月。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表示的是下蛾眉。
“杨柳岸晓风残月表示的是上弦月。
姑苏城外寒山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夜半钟声到客船。
”“理解太空资源的主要类型11. 太空资源的主要类型有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
理解太空环境特征12. 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和微重力。
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13.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放向均为自西向东。
的周期);太阳秒(以遥远的一颗恒星作为参照,得到地球自转360°分恒星日:23时564 24时(以太阳为参照,得到的常用周期)日:小时;角速度分布规律:除南北两极为零,其余各地均为15度/ 线速度分布规律:赤道最大,向南北两极递减,南北极为零。
”与地方时北京时间14.理解“120°是E的地方时,或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北京时间地方时则是指该地所在经线的时间。
15.理解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21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为春分日,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3月22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月6 23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为秋分日,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9月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为冬至日,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12月22 二分二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16.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四季的划分17. 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之间的过渡季节。
18.理解板块消亡边界与生长边界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19.理解地震要素: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震源:地下岩层发生断裂、错动引起地震的地方。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位置。
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
震中距:地面上任意一点与震中之间的距离叫震中距。
20.理解震级与烈度的区别与联系,理解影响烈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倍。
震级表示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震级每升高一级,相应的能量就增加约30 表示地震的破坏程度。
烈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同一次地震所影响的地区有多个烈度。
影响烈度的主要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的抗震性能、是否提前预警、防灾减灾的应急方案是否完善、救援是否及时等。
21.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及其主要特征理解侵入岩和喷出岩的不同点22.23.理解流水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的分布与成因1()流水地貌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流水作用包括: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上游:深切而狭窄的河谷地貌。
(流水的侵蚀作用为主)——河流的凹岸侵蚀,泥沙在凸岸堆积中游:河谷宽阔,多形成曲流(河曲)下游: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流水的堆积作用为主)2)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和地下水侵蚀石灰岩形成的侵蚀地貌。
/ 云贵高原最突出。
分布于石灰岩分布地区,我国喀斯特地貌以西南各省、落水洞、孤峰和孤林地表喀斯特地貌:石芽、盆地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水溶蚀石灰岩形成的石笋、石柱、石钟乳、地下河或地下湖溶蚀盆地、峰林-→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石芽、溶蚀洼地、落水洞-→洞穴、地下河-盆地扩大、孤峰→喀斯特地貌的利与弊:①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常造成漏水、;对农业生产很不利(我国西南山区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②土层薄、肥力低,坍塌,大型工程应避开此地貌。
)海岸地貌(2 ①海蚀地貌: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