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聚落与城市化案例
优秀案例评选 第4章《第三节世界的聚落》教学设计
网络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世界的聚落●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总体设计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和活动建议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主体、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及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是成功的。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热情不断提高,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同时合作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也得到充分的施展。
本节课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一般的地理知识和概念,更重要的是教给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在“过程”中学。
本节课的亮点有二:第一,引导学生分小组表述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资料丰富多样,有图片、有模型,体现了对学生探究过程的准备是充分的。
第二,引导学生分不同的角色讨论“百年四合院,是拆还是留?”,能够使学生们更深刻地懂得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聚落的类型.2、知道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及其景观差异3、知道聚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片描述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2、通过读图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1、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观区别2、聚落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学习方法:读图分析●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观图片及书中相关内容的图片或录像。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观图片或资料。
●教学设计【课前准备】1.预习准备: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选题(世界不同地区的民居),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收集图片、查阅资料等),探究该地区的民居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关系。
2.实践活动:制作世界不同地区的民居模型。
(2)对当地的传统民居进行实地探访,拍摄活动录像。
3.提出质疑:(1)聚落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传统聚落文化是否需要保护?如何保护?4.教师准备:制作计算机课件,相关聚落图片。
《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 学习任务单
《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理解聚落的概念、类型和发展阶段。
2、掌握聚落发展对景观产生的影响。
3、分析景观变化对聚落的反作用。
4、培养观察和分析聚落与景观关系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聚落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2)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的相互关系。
2、难点(1)如何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聚落发展和景观变化的影响。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聚落规划和景观保护策略。
三、学习资料1、教材:《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等相关章节。
2、网络资源:相关学术网站、科普视频等。
3、实地考察案例:选择附近具有代表性的聚落进行实地观察和分析。
四、学习过程1、知识回顾(1)什么是聚落?它有哪些主要类型?(2)简述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特点及差异。
2、新课学习(1)聚落发展的阶段原始聚落: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如多靠近水源、以简单的采集和狩猎为生等。
传统农业聚落:了解农业生产方式对聚落布局的影响,如农田围绕聚落、房屋多为平房等。
工业聚落:分析工业发展如何促使聚落规模扩大、功能分区明显等。
现代城市聚落: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2)聚落发展对景观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例如从农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建设用地等。
建筑风格与布局:从传统的低矮平房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布局更加规整有序。
交通设施建设:道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扩展。
公共服务设施:学校、医院、公园等的增加和改善。
(3)景观变化对聚落的反作用优美的景观吸引人口流入,促进聚落发展。
不良的景观环境可能导致人口外流,阻碍聚落发展。
3、案例分析(1)选择几个具有典型聚落发展和景观变化的地区,如深圳、丽江等。
(2)分析其发展过程中聚落与景观的相互作用。
(3)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4、小组讨论(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地聚落的发展与景观变化情况。
(2)提出自己对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想法。
5、总结归纳(1)梳理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的关系。
《聚落与城市化》PPT课件
⑴古代城市的发展(二)
• 元、明、清时期:这个时期,不仅首都(主要是北京,南京 只作过很短时间的首都)的地位得到加强,形成“前朝后市、 左祖右社”的格局,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相当多的专业 化城市,如“瓷都”景德镇,丝绸城南京、苏州,棉纺城市 松江(淞江,今上海)、福州,制糖中心东莞。当时全国闻 名的四大名镇是:景德镇、佛山镇、夏口镇(今汉口)、朱 仙镇(在开封以西20公里)。城市分布的基本特点是沿运河、 沿长江、沿海分布,反映了交通条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29
二、城市与自然环境
1.地质环境对城市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城市必须具备较好的(地 震、火山)防灾、避灾条件和应对措施
2.地形条件对城市的作用表现为平原和相对较高的地势有利城 市建设,崎岖的山地和低洼地不利城市发展,地形条件还会 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
3.气候对城市的发展作用随着人类的生产力提高而减弱,只有 极端条件才可能限制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
20
二、城市化的进程
1.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 城心地区城市化 • 中间市区的城市化
2.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 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 • 工业的扩展 • 住宅的扩散
3.郊区的城市化
• 土地利用集约化 • 产业结构高级化 • 城市网络化
4.逆城市化阶段
21
三、城市化的机制
1.农业生产里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动力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在决定性力量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当代世界城市化特征
• 城市化进程加快 • 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巨型城市群 • 城市化发展区域差异明显 •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城市化》全章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城市化》全章教学案例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城市化》全章教学案例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2、功能分区(1)形成:(2)功能分区的特点:①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几种常见的功能区(1)住宅区①地位: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②分化: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布局区位城市的外缘内城和工业区附近房屋面积较大(有的是独立庭院)狭小(拥挤密集)环境优美较差配套公共设施齐全(如学校、医院、商店和绿地等)不齐全(2)商业区①形成:②分布特点:③商业区分布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市场最优、交通最优④中心商务区(CBD):分布:功能:(3)工业区①形成:②布局特点:第2课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新课引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城市内部,部位不同,作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也不同,并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而不同的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今天我们将要来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承转)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在空间的分布与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知识。
(2)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让学生自行阅读即可)结构模式特点成因示意图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阅读思考)请同学们阅读P21―2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并完成下表:(归纳)有时间的话也只做适当讲解分析即可结构模式特点成因示意图同心圆模式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的功能区围绕市中心呈同心圆状平原地形,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而成图2.6a扇形模式城市各功能区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图2.6b多核心模式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种功能区,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图2.6c(过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共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围绕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城市化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2.向学生提问:“你们对城市化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城市化的认识和看法。
3.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化的定义和特点,为新课的讲授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城市化的概念、进程、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同阶段,如乡村城市化、中小城市发展、大城市扩张等。
3.分析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制定教学案例时,我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典型现象和案例为载体,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案例中涵盖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如乡村城市化、中小城市发展、大城市扩张等,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同时,案例中还涉及到了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等,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案例选择:本案例涵盖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典型现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分析这些典型案例,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提高了课程的实用性和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3.教学方法:本案例采用了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等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域认同感。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ppt课件
从防卫 出发选 择区位
利用河流防卫 利用海岸防卫
制高点和隘口
图7-1 重庆位置示意图
二、城市与自然环境
地质环境与城市 地形与城市 地质条件特别突出的是地震,这是对城市造成巨大灾害的一种力量。
它的特点一是力量大,二是突发性。
气候与城市 城市的建设与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关系十分密切,一般来说,
平坦而地 势稍高的地形是比较理想的。
中世纪欧洲,教堂往往 占据着城市的中心位置。 圣家族大教堂矗立在西 班牙巴塞罗那市中心。
三、城 市 感 知
城市的景观给人带来的印象并不相同,这是由 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 的。
从城市景观来说,对人感知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路、界、节点、区和路标。
1 按居民点达到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 2 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 3 规定首都或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 4 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以及非农业人口比例规定
城镇标准。 5 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及职业构成规定城镇标准。
1 城市
根据我国规定,凡具备以下两条标准之一时,均可设市: 1) 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 2) 聚居人口不足10万,但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是重
1.等级规模法则
奥尔巴哈1913年指出: 第2位城市的人口数只 有第1位的1/2,第3位 城市的人口数只有第1 位的1/3,依此类推。
2.首位城市法则
奥尔巴哈-济普夫法则:Pr=P1/q·r
Pr为城市的人口数;r为人口规模等级;q为常数; P1.为最大城市人口数。
首位城市比下一级城市大许多倍,共 同构成有机联系的城市系统。 首都不一定是首位城市;一国可以有 两个首位城市;发展中国家首位城市 法则明显。
古罗马城
聚落与城市化
第 7 章聚落与城市化摘要: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
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它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对聚落的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本章从介绍聚落的各种存在形式及其演变规律开始,介绍了城镇标准,对城市化及其逆城市化作了深入的机制探讨,认为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发展阶段;重点对城市及其城市地域结构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包括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城市与自然环境和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分析。
最后分析了城市体系等级规律并介绍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因素。
第1节聚落起源与发展一、城市与乡村(一)城市城市作为人口的集中地,是物质、能量、信息交流与转化的场所,是复杂的社会经济产物,因而不同学科对城市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地理学家认为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从根本上讲,城市起着“中心”的作用。
城市是区域生产生活的中心,是为生产生活服务与管理的中心,同时也是区域创新的中心。
城市具有比乡村高级的生产结构和地域结构,城市本身具有集约性与高效性的特点,因此,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把城市作为国土开发的重点,力求以城市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依据地理环境,城市类型可分为平原城市、山地城市、高原城市、海滨城市、湖滨城市、沿河城市、森林城市、沙漠城市、矿山城市等;依据城市形态,城市类型可分为团状城市、带状城市、组群式城市等;依据城市职能分类则是地理学中最为重要的。
1.奥隆索城市职能分类1921年,美国地理学家奥隆索(M.Aurosseau)以城市的专门化职能作为分类依据,将城市分为六类(表7-1)表7-1 奥隆索城市职能分类体系类型城市类型行政城市首都、税收城市防御城市要塞城市、驻军城市、海军城市文化城市大学城市、教堂城市、艺术城市、朝圣城市、宗教城市生产城市加工工业城市交通运输城市采集城市、运输城市、贸易城市娱乐城市疗养城市、旅游胜地、度假胜地资料来源:M.Aurosseau,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Geographical Review,1921(11),5632. 我国的城市职能分类目前,世界各国对城市分类并无公认的统一方法,我国比较认同的是同济大学等高校合编的《城市规划原理》一书中的分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2.3.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成为了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我设计了一堂以“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为主题的教学案例。本节课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4.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小组合作
1.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主动探究的能力。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要求学生共同完成,促使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倾听他人的能力。
4.及时给予小组评价,关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案例背景中,我以我国某城市为例,让学生了解城市化的背景和意义。通过展示城市化的时间轴,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城市化的进程。同时,我还将城市化的特点分为人口转移、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用地增加三个方面,让学生明确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此外,我还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以提高学生对城市化问题的认识。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4.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讨论效果。
(四)总结归纳
1.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收获。
2.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成果,指出不足之处。
3.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城市化过程和特点的认识。
五、案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
《人文地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人文地理学、洪堡、李特尔、拉采尔、白兰士、胡焕庸线、竺可桢2、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3、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
4、简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5、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6、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分别阐述各个时期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7、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
8、简述现代(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9、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10、21世纪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动向。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名词解释: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文化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整合、文化景观、人地相关论、文化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2、概念辨析:(1)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2)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与乡土文化区(3)地理环境决定论、文化决定论与可能论(4)文化景观与文化区(5)文化区与文化整合3、简述文化结构的层次内容?4、请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
5、试举一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位一体”的统一性。
6、文化扩散有哪些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7、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8、简述文化景观的概念、特征。
9、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10、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11、列表比较主要人地关系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
12、比较“地理环境决定论”与“或然论”。
13、试简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
14、简述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化历程。
为什么说协调论比过去的人地关系理论都要完善和科学?15、和谐论是人地关系理论中较完善和科学的理论,试简要说明该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要点,并加以简要评价。
《聚落与城市化》课件
城市化的进程与规律
城市化定义: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 城市化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城市到郊区,再到城市 城市化规律: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交通条件等因素有关 城市化影响: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工业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 力,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 资源,从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历史背景:历史事 件、政治制度、宗 教信仰等对聚落形 成的影响
原始聚落:以狩猎和采集为生,以 血缘关系为基础
聚落的发展阶段
工业聚落:以工业为主,形成城市 和工业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农业聚落:以农业为主,形成村落 和城镇
现代聚落:以服务业为主,形成大 都市和城市群
城市化及其进程
城市化的定义与特征
城市化对聚落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加速,聚落规模扩大,人口密度增加
聚落对城市化的影响:聚落提供劳动力、资源、市场等支持,促进城市化发展
城市化与聚落的相互依赖:城市化需要聚落的支持,聚落需要城市化的带动
城市化与聚落的未来发展趋势:城市化进程将继续加速,聚落规模将继续扩大,城市 与聚落之间的互动关系将更加紧密。
城市化对聚落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对聚落环境造成污染 生态破坏:城市化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平衡破坏 资源消耗:城市化过程中对能源、水资源等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资源短缺 社会问题: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对聚落环境造成压力
聚落对城市化的影响程度
聚落规模:影响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 聚落类型:影响城市化的形态和功能 聚落分布:影响城市化的空间布局和交通网络 聚落经济:影响城市化的产业结构和就业机会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4《第一章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_12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以珠三角顺德逢简水乡为例【设计思路和理念】以典型聚落岭南水乡“顺德逢简”为案例,通过课前的搜索资料、走访、调查、观察等,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中进行汇报、合作、探究、释疑,探讨“乡村聚落(古村落)的形成、发展、保护”等问题和规律。
本课例以“人地关系”以及“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线索,设计一系列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通过乡土案例和主题升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学生形成关注地方、国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和家国情怀。
【教学分析】1.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城乡规划》中的第一章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内容。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乡村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原因、规律”,学会分析“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和成因”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教材主要是通过部分图片和文字呈现主体内容(“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干旱区”、“水稻区”等的乡村聚落),教材“活动”部分,通过两张图片(“天山牧场的流动聚落”和“美国中西部平原的单户型聚落”)设计问题(聚落的分布形态特征?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整体来说,教材缺乏具体的生动的案例一例贯之,使学生在认知和理解上缺乏从时空角度进行整体、综合思考,使学生体验度、参与度大为降低。
本课例则利用学生熟悉的乡土案例一例贯之,来开展教学,既弥补教材的不足,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和家国情怀。
2.学情分析通过高一及高二以来的学习,高二学生对重要的地理思想(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等)有一定认识和理解。
具备较好的分析、探究、推理、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品质。
【课程目标和素养要求】1.结合研学小组的汇报及提供的研学资料,探究“早期人类选址在逢简水乡的优越区位条件”、“清末逢简水乡发展壮大成为丝织业市镇的原因”,引导学生关注时空,提升学生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多要素综合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2.结合顺德逢简新时期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之音”,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构建思维导图”等方式,为古村落的开发利用和传承保护献计献策,渗透和领悟“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3.通过课前走访、调查、考察以及课后对家乡古村落的研学线路设计、撰写研学报告等形式,提升学生的行动意识、行动能力,培养和落地“地理实践力”,增强学生的的乡土情感和家国情怀。
《人文地理学》第7章 聚落与城市化
三、城市化的机制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一)定 义 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变
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的过
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内 涵
1、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
2、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论
讨论焦点:大城市规模要不要控制? 发展小城市(镇) 是不是中国城市化的唯一道路? ★小城市重点论 ★城乡一体化论 ★大城市重点论 ★中等城市重点论 ★大、中、小合理结构论
村落的发展
1)原始的居住地——穴居、巢居等
(1)欧洲村落(农牧结合,以村落为中心) 2)古代村落 (2)游牧聚落(季节性游牧——蒙古包,帐 篷式住宅) (3)季节聚落(山地游牧) (4)烧田聚落(热带雨林、草原、季风区移 动性聚落)
3、滞后城市化(under urbanization)。是指城市 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 模式 。
4、逆城市化(Counter urbanization)。是指城市市 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 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所谓“逆” 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 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 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
第7章
聚落与城市化
聚落起源与发展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
聚落
聚落,即居民点,人类定居的场所和从事生 产活动、社会活动以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 中心; 《史纪.五帝本纪》注有“聚谓村落也”; 《辞源》则谓“聚村落也,为人所聚居” 后词义扩大,包括村落和城市;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六章 聚落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 晋教版
山西平遥古城
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注 : 此 民 居 不 是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福 建 客 家 人 的 圆 形 土 楼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和红场上的教堂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聚落是人们集中居住地,分为( )聚落和( )聚落。 2、聚落的发展一般先有( )聚落,后有( )聚落。 二、单项选择题 1、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只是人们的居所 B.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不能称为聚落 C.聚落就是指原始部落 D.人们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 落 2、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一般位于( ) A.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B.河流上游地区 C.高山地区 D.荒漠地区 3、西亚村庄中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是因为当地( ) A.热带雨林地区 B.终年严寒地区 C.热带沙漠地区 D.热带草原地区
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看上面两幅图,分析城市和乡村的交通各有什么 特点?
看上面两幅图,分析城市和乡村的人口分布各有 什么特点?
看上面两幅图,分析城市和乡村的建筑各有什么 特点?
看上面两幅图,分析城市和乡村的生产方式各有 什么特点?
描述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
交通特点 人口分布 建筑特点 生产活动
请说出影响下列聚落 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沙漠中的绿洲
水源充足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的发展
河流沿岸城市,交通便利
大同、鞍山、大庆
自然资源丰富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鱼米之乡
地形平坦,河流众多,多雨气候
东 南 亚 的 高 架 屋
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
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 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因 为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1.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共64张PPT)
(3)采猎文明时期,_山__林__ 、河湖沿岸、_海__滨__等地因 为接近天然的“食物仓库”,成为早期乡村聚落较 理想的场所.农业文明时期,便于耕作的__平__原__地区, 因适宜耕作而形成了更多的乡村聚落. (4)_战__争___ 、行政、传统文化等社会因素也会对乡 村聚落的分布产生重大影响.如传统的家族观念,导 致我国农村形成许多__同__姓__相__聚__的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的形成条件
城市形成的条件: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社会生产方式是制约城市形成和发展 的根本因素。 1.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 品的出现,使一部分人能够从事非农业劳动,这 是城市产生的基本前提。
思考 1.平原旱作农业的聚落与丘陵地区的聚落形态上 有何不同?为什么? 【提示】 平原旱作农业区聚落多形成团状,这是 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乡村可向各个方向发展; 而丘陵地区,聚落多沿坡麓地势平缓处延伸成带状.
二、城市与城市的形成
非农业
经济
人类社会 人类文明进步
乡村
集市
思考 2.所有的城市都是由集市发展而来的吗? 【提示】 商品经济导致集市贸易,集市的扩大和 发展形成城市,即集市说.早期城市大多是集市发展 而来的,但结合教材图1.11知道,城市的形成至少还 有其他三种可能,即防御说、地利说(靠有利的自然 条件和自然资源)和阶级说(阶级社会的产物).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11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11日星 期三2021/8/112021/8/112021/8/1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说课稿5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是本节课的主题。
教材通过介绍聚落的定义、类型、分布和特点,使学生了解人类居住地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人类居住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聚落类型、分布和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不同类型的聚落可能有接触,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探讨聚落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聚落的定义、类型、分布和特点,分析人类居住地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不同类型的聚落,尊重人类居住地的多样性,增强对地理环境的关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聚落的定义、类型、分布和特点。
2.难点:人类居住地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聚落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聚落的定义和特点。
2.讲授新课:介绍聚落的类型、分布和特点,分析人类居住地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聚落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4.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讨不同类型聚落的优缺点。
5.总结提升: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6.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定义:人口集中、住宅密集的地区2.类型:乡村聚落、城市聚落3.分布: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4.特点: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地理第六章聚落课件PPT课件
技术进步
交通、通讯、能源等技术 的进步对聚落的发展产生 深远影响,推动着聚落的 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
聚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01
02
03
04
生态优先
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实 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经济高效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的统一。
社会公正
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促进社 会公平和包容性发展。
施的分布。
绿色生态
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应注 重绿色生态,保护环境, 建设宜居的生态环境。
04 聚落的可持续发展
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
01
02
03
自然环境
包括地形、气候、水文、 土壤等自然条件,对聚落 的选址、布局和形态产生 重要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政策法规等社 会经济因素对聚落的发展 起着决定性作用。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聚落的形成受到自然环境、资源 条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
在自然环境适宜、资源丰富、交 通便利的地区,聚落容易形成和
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 长,聚落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 断完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
02 乡村聚落
乡村聚落的特征
自然环境
乡村聚落通常位于自然环境优 美、生态资源丰富的地方,与
地理第六章聚落课件ppt课件
目录
• 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 乡村聚落 • 城市聚落 • 聚落的可持续发展 • 聚落的文化遗产保护
01 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聚落的概念
聚落是指人类聚居的场所,通 常包括住宅、商业设施、公共 设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可设市的建制。
• 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
联合国将2万人作为定义城市的人口下限,10万人作为划 定大城市的下限,100万人作为划定特大城市的下限。
(2)集市
乡村地区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村落、道路、田野等)。
经济水平低,交易物资多为农副产品和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机具、农 药及日常生活用品。 *形成因素:位置、交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习惯等。 *特点:定期或不定期交易。 ——经济水平低、消费人口少、消费能力有限,时间间隔性。
第一节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四、城镇标准
(1)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按人口集聚规模划分城市:目前多数国家以1000—10000人为 临界值,联合国则以2500人以上为标准。 ——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埃及,蒙古。 ——规定首都或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冈比亚;
——按居民点人口数量和非农人口比重划分城市:俄罗斯;
——分散型农村聚落 分布于地形条件不好的地区,如山区; 或特殊生产地区,如水稻种植区。
第一节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三、乡村
乡村聚落分类最常见的为依据形态分类。
——半集聚型农村聚落 介于上述两种类型之间。 典型:山区小村。耕地少,供水受限。会向密集型发展。 (2)活动型村落
一般出现在草原半干旱地区、牧区和少数山区。
• 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
2010年,由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中小城市经 济发展委员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中小城市绿皮书》 依据目前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现状,对划分界定大中小城市提出了新 标准: • 市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 • 50万~100万的为中等城市,100万~300万的为大城市, • 300万~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 • 1000万以上的为巨大型城市。
——按居民点人口数量和职业构成划分城市:印度。
第一节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四、城镇标准
(1)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按服务设施情况划分城市 ——按建筑物聚集程度划分城市 如法国规定“居民居住地性户毗邻或相距不超过200M”的地区才能 作为城市。日本规定某地的住房60%以上位于建成区才能作为城
市。
随季节变化、或生产、生活条件变化而改变居住地。规模小。
第一节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三、乡村
(3)特殊类型
——美国单户型:土地私有制。 ——集体农场型:前苏联、东欧和以色列,我国东北、新疆等地。 土地公有制下政府组织的农业移民,经过规划、配套齐全, 社会组织程度高。
——经营性农场: 生活服务设施差,社会组织程度低。
• 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
198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
•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
•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
这部规划法已于2008年1月1日废止,而同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 乡规划法》没有设定城市规模的条文。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尚未从立法的层 面对大中小等城市规模概念进行定义。
第一节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四、城镇标准
(2) 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
【城市范畴】城市和城镇,合称市镇 【乡村范畴】集镇和村庄 【划分依据】集聚地的人口规模、职业构成和行政地位与行政范围。 ◆建国以来,设置市的标准基本没变,设置镇的标准经历 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
第六章 聚落与城市化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
第一节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
聚落=房屋+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生活设施与生产设施
《后汉书》:或久无害,稍筑居室,遂成聚落。
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可以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三、乡村
乡村聚落分类最常见的为依据形态分类。
第一节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三、乡村
乡村聚落分类最常见的为依据形态分类。
(1)一般类型的乡村 ——密集型农村聚落 大多出现在人口密集的旱作农业地区,如我国华北和东北。 不规则密集,
农业历史长,
缺乏指导。
第一节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三、乡村
乡村聚落分类最常见的为依据形态分类。
(3)依据城市职能(地理学中最为重要)
——奥隆索城市职能分类(美,1921)
第一节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3)依据城市职能(地理学中最为重要)
——我国的城市职能分类 (《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
第一节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二、集镇
【概念】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
区域创新中心。
【特点】集约性和高效性
第一节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城市的分类】
(1)依据地理环境
平原城市、山地城市、高原城市、海滨城市、 湖滨城市、沿河城市、森林城市、沙漠城市和矿山城市 (2)依据城市空间形态 团状城市 组群式城市 带状城市 星状城市 一城多镇
第一节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城市的分类】
一般是对建制镇以外的地方服务中心的统称。
在我国,除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及其他设镇地点外,县以
下的多数乡行政中心,具有一定的商业服务和文教卫生等公共设 施,并有相应的腹地支持,习惯上均称为集镇。 ◆没有行政含义,也没有确定的人口标准。
第一节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集镇的分类】
(1)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效率 高, 有富余劳动力地区,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工业为主。
第一节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2) 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
第一节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一、城市
【概念】城市作为人口的集中地,是物质、能量、信息交流与转化的
场所,是复杂的社会经济产物,因而不同学科对城市存在着不同 的理解。
◆地理学家认为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作用】中心---区域生产、生活中心,管理与服务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