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22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青岛版六三制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实验汇总
六上实验一、(3、馒头发霉了)馒头发霉的对比试验⏹我的材料: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我的方案:1、将封闭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
2、将封闭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保持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
(记录表)⏹我的发现:放在温度高的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霉菌;而放在冰箱里的馒头和不滴水的馒头却经过较长时间才长出霉菌。
⏹我的结论:馒头在高温,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二、(5、蜡烛的变化)蜡烛的变化实验⏹我的材料:蜡烛、小刀、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我的方案:1、用小刀切割蜡烛、碾碎蜡烛,弯折蜡烛,熔化蜡烛等方法,观察蜡烛的变化。
2、点燃蜡烛,观察蜡烛变化。
同时用试管夹将干玻璃片夹住,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现象。
⏹我的发现:切割,蜡烛变小;碾碎,蜡烛变成粉末状;弯折,蜡烛有的弯了有的断裂;熔化,蜡烛变成液体状态;点燃,蜡烛燃烧,产生烟。
⏹我的结论:切割、碾碎、弯折、熔化蜡烛是形态的变化。
燃烧蜡烛不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三、(6、食盐和水泥)⏹(一、)探究食盐变化实验⏹我的材料:烧杯、玻璃棒、食盐、火柴、坩埚、小勺、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我的方案:1、向烧杯中倒入水,用小勺把食盐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铁架台铁圈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我的发现:把食盐放入烧杯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慢慢不见了;用酒精灯加热坩埚中的食盐水,水分慢慢蒸发,最后剩下食盐。
⏹我的结论:食盐能溶于水中,也能通过加热的方式使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恢复原状。
⏹(二、)探究水泥变化实验⏹我的材料:盘、水泥、火柴、坩埚、小勺、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我的方案: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放在铁架台铁圈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西半球最大、体型第三大的猫科动物,又称 美洲虎,猫科中的全能冠军。但它既不是虎也 不是豹。外型像豹,但比豹大得多,为美洲最 大的猫科动物,一般居住于热带雨林,可以捕 食鳄鱼等动物,身手十分矫健,美洲豹集合了 猫科动物的所有优点,猫科中名副其实的全能 冠军,具有虎、狮的力量,又有豹、猫的灵敏 犬齿咬力很强,可达850磅。使猎物毙命的效率 最高,它在咬死猎物时,不同大多数猫科动物 和食肉猛兽一样喜欢一口咬断猎物的喉咙,而 是更喜欢用强有力的下颚和牙齿直接咬穿动物 坚硬的头盖骨,甚至可以一口就咬穿龟坚硬的 外壳。美洲豹的性情凶猛,河里作战这本不是 陆地猛兽的长处,而美洲豹却敢冲入河中捕杀 南美鳄。它们广泛分布在南北美洲各处,最北 分布至美国亚利桑那州,最南分布到阿根廷的 北部。栖息于森林、丛林、草原。单独行动, 白天在树上休息,夜间捕食野猪、猴类、水豚 及鱼类,善于游泳、攀爬、奔跑和爬树。无明 显的繁殖季节,常在春季发情。4岁性成熟。孕 期100天左右,每胎2-4 仔。野外寿命约17年。人工饲养达20多年。
1 温暖、有阳光,有土 我应该住 哪里啊?? 2 温暖,有阳光,有水
3 阴暗,潮湿,有土,有垃圾
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 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 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 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 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
• 蚯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需要适宜 的生态条件,如:温度、湿度、通气。 • 蚯蚓有“六喜六怕” • 六喜:喜阴暗、喜潮湿、喜安静、喜温、 喜酸甜、喜同代而居 • 六怕:怕光、怕震动、怕水淹、怕闷气、 怕农药、怕酸碱
结果:蚯蚓爬向暗的一边。
• 实验2: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 • 将盒盖和铺在盒底的湿布拿掉,在盒 的左边放干土,右边放湿土,干、湿土中 间留下一段距离(约3厘米),把蚯蚓放在 干湿土之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蚯蚓找家》、《植物的根向哪里生长》实验报告单
实验现象:蚯蚓向黑布覆盖的方向爬;向湿土方向爬。 结论: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植物的根向哪里生长 同组者
实验者 实验时间
实验器材:纸巾 培养皿 黏土
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的向地性
实验步骤
1、把玉米粒放到培养皿里,使玉米粒的尖头朝向培养皿 中心;2、固定玉米粒,将纸巾浸湿盖到玉米粒上,盖上 培养皿,封好口;3、把培养皿立起来,并用黏土固定 好;4、每天观察玉米粒的根生长方向,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玉米种子的根竖直向下生长。
结论:植物有向地生长的特点。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蚯蚓找家 同组者
实验者 实验时间
实验器材:长方形纸盒 薄膜 黑布 干土 湿土Biblioteka 实验目的: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
实验步骤
1、在长方形纸盒两端分别覆盖塑料薄膜和黑布,把适量 蚯蚓分别放在纸盒两端,观察蚯蚓的活动情况;2、在长 方形纸盒两端分别放上干土和湿土,在干土和湿土之间 放适量蚯蚓,观察蚯蚓活动情况。
蚯蚓实验报告
蚯蚓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蚯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存情况,探究蚯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实验材料,蚯蚓、土壤、水、温度计、玻璃容器、植物残渣。
实验步骤:1. 将玻璃容器分成四组,分别加入不同条件的土壤和水,组一为干燥土壤,无水;组二为潮湿土壤,无水;组三为干燥土壤,有水;组四为潮湿土壤,有水。
2. 将蚯蚓均匀放置在四组容器中,并记录下初始体重和数量。
3. 观察记录蚯蚓在不同条件下的生存情况,包括体重变化、活动情况等。
4. 每隔一段时间给蚯蚓加入新鲜的植物残渣,观察蚯蚓对食物的反应。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在干燥土壤无水的条件下,蚯蚓体重迅速减轻,活动减少,部分蚯蚓死亡。
2. 在潮湿土壤无水的条件下,蚯蚓体重减轻,但活动较组一有所增加,部分蚯蚓死亡。
3. 在干燥土壤有水的条件下,蚯蚓体重减轻,但活动较组一有所增加,部分蚯蚓死亡。
4. 在潮湿土壤有水的条件下,蚯蚓体重基本保持稳定,活动正常,蚯蚓数量有所增加。
结论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蚯蚓对于干燥环境和缺水的适应能力较弱,体重减轻,活动减少,甚至死亡。
而在潮湿环境和有水的条件下,蚯蚓能够保持较好的生存状态,体重基本稳定,活动正常,甚至有繁殖的迹象。
这表明蚯蚓对于湿润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与其生活习性密切相关。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蚯蚓对于新鲜植物残渣的反应。
在加入新鲜植物残渣后,蚯蚓会迅速聚集并开始进食,表明蚯蚓对于植物残渣有较强的吸引和利用能力。
综上所述,蚯蚓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尤其是对于湿润环境的适应能力更佳。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们更好地利用蚯蚓进行土壤改良和有机肥料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结语:本次实验不仅增加了我们对蚯蚓生活习性的了解,也为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一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实验器材: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实验步骤:1.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结论: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二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实验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小刀、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步骤:1. 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 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3. 用小刀切割蜡烛,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切割蜡烛,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实验三(一)实验名称: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坩埚、火柴、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步骤:1.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方座支架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二)实验名称: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火柴、盘子、小勺、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坩埚、酒精灯、水泥。
实验步骤: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实验四实验名称: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一)实验器材:汽水瓶4个,电吹风1个,纯净水、食盐。
实验步骤:1.将4个汽水瓶分别编号A、B、 C、 D。
2.用电吹风将A瓶内吹干后迅速放入一枚铁钉,并立即用瓶盖将瓶口盖住。
将蜡烛融化后封住瓶口的缝隙,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
2021-2022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1、实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实验准备:馒头、塑料袋、滴管、水实验方法:分别用塑料袋包装好馒头1号袋中的馒头滴上几滴水,2号塑料袋装入干燥的馒头,把他们放在温热的阳光下;3号塑料袋中装入滴水的馒头放入冰箱的冷藏柜中观察几天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容易发霉2、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实验准备:蜡烛、火柴、小刀、镊子、铁片、烧杯实验方法:1、用小刀把蜡烛切割成小块2、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片上,用蜡烛火焰加热,观察蜡烛如何熔化的3、熄灭蜡烛,观察熔化的蜡烛遇冷会怎样4、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变化5、把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会在烧杯里留下了什么物质6、在烧杯壁上涂上石灰水,看看燃烧后的气体能否让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1、蜡烛熔化时,仅仅在形态上发生了改变2、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的物质(光、热、二氧化碳、水蒸气、烟尘等)3、实验一:食盐的变化实验名称:食盐的变化实验准备: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食盐等实验方法:1、量食盐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进行观察2、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实验结论:食盐能溶解在水中;通过加热食盐溶液,让水分蒸发,可以让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食盐溶解在水中后,可以用蒸发的办法恢复原来的样子,是可逆变化4、实验二:水泥的变化实验名称:水泥的变化实验准备:烧杯、盘子、水泥、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锤头、水实验方法:1、量水泥放在盘子里,加水搅拌,观察现象2、用酒精灯加热水泥浆,观察现象3、取部分凝固的水泥块,用锤头敲碎,加水搅拌,看能不能在和成水泥浆实验结论:水泥加水干燥后,成为水泥块;水泥块敲碎后,加水,不能重新成为水泥浆;水泥加水变化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是不可逆变化5、实验名称: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实验准备:铁钉、纱布、玻璃瓶、小苏打、醋、食盐、油、砂纸实验方法:1、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铁钉表面的覆着物。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答案
《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答案:发霉没有变化发霉没变化温暖潮湿《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答案:液态变黑形态新物质
《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
答案:能不能可逆不可逆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答案:12 3456 空气水酸碱盐
《观察牛奶的变化》
答案:凝固没有变化凝固
《昼夜更替变化的原因》
答案:明暗昼夜交替自转
《探究四季的成因》
答案:不断变化公转
《蚯蚓对明暗,干湿环境的反应》
答案:阴暗潮湿阴暗潮湿《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答案:发霉没有变化发霉没变化温暖潮湿《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答案:液态变黑形态新物质
《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
答案:能不能可逆不可逆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答案:12 3456 空气水酸碱盐
《观察牛奶的变化》
答案:凝固没有变化凝固
《昼夜更替变化的原因》
答案:明暗昼夜交替自转
《探究四季的成因》
答案:不断变化公转
《蚯蚓对明暗,干湿环境的反应》
答案:阴暗潮湿阴暗潮湿。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
试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试验试验器材:四片馒头片、塑料袋、放大镜、滴管、镊子试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选四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3、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4、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5、将1、2号放在窗台上,3、4号放在冰箱里。
6、几天后,视察4片馒头,看看发生了什么改变,并记录下来。
7、整理器材。
试验现象: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试验结论:馒头在暖和、潮湿的状况下简单发霉。
试验名称:蜡烛的改变试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试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点燃蜡烛,视察现象。
3、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视察现象。
4、整理器材。
试验现象:蜡烛起先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试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改变,二是生成新的物质——烟。
试验名称:探究水泥的改变试验材料:火柴、杯子、盘子、酒精灯、玻璃棒、石棉网、水泥、铁架台、坩埚试验步骤:1、检查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视察水泥改变。
3、将水泥块放入坩埚。
4、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视察现象。
5、整理器材。
试验现象:1、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过了一会,水泥凝固了。
2、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水泥块没有改变。
试验结论:水泥不能复原原状。
试验名称:食盐的改变试验材料:火柴、杯子、盘子、酒精灯、玻璃棒、石棉网、食盐、铁架台、坩埚试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入水中。
3、用玻璃棒搅拌,视察想象。
4、把食盐水放入坩埚,放在铁架台上。
5、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视察现象。
6、整理器材。
试验现象: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进行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
试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复原原状。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总结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总结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总结好的成果是需要分享的,这样才能起到鼓励的作用。
同时这也有利于激励其他人共同奋斗,写好工作总结是延续成功的有效方法。
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探究馒头发霉的实验(发霉条件温暖潮湿 )限定条件法:限定一个条件看另一个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材料:新馒头、塑料袋、实验过程:1、水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把一块馒头烤干(无水);在另一块馒头上滴上几滴水(有水),用塑料袋分别将两块馒头包好,放在温暖的地方。
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2、温度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分别用塑料袋包好,一块放在温暖的地方;另一块放在冰箱中冷藏。
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中滴上水的馒头发霉了而烤干的没有发霉;2中放在温暖的地方的馒头发霉了而放在冰箱中的馒头没有发霉。
实验结论:温暖潮湿是馒头发霉的因素。
二、探究铁生锈的实验 (生锈条件水空气 ) 限定条件法实验材料:光亮的铁丝、玻璃瓶实验过程:取三个玻璃瓶分别标上a、b、c,将a瓶烤干后放入铁丝并密封;(无水)将b瓶中加入煮沸过的水后放入铁丝并密封;(无空气)将c瓶中加入少量水后放入铁丝不密封(有水有空气)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瓶和b瓶中的铁丝没有生锈,c瓶中的铁丝生锈了。
实验结论:空气和水是铁生锈的必须条件。
注:若检验酸碱盐对发霉的影响则再增加d瓶,放入少量醋现象d中铁生锈层度比c高结论酸碱盐加速铁生锈还可以这样设计实验效果相同【实验名称】:铁生锈与空气、水分的关系【实验用品】:铁钉试管经煮沸后冷却的水食用油棉花干燥剂等【实验步骤】:1、将三根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
2、在第一支试管中倒入蒸馏水至浸没1/2的铁钉,使铁钉既与水接触,又与空气接触。
3、在第二支试管中倒入蒸馏水,使蒸馏水浸没铁钉,并再倒入适量植物油以隔绝空气,使铁钉只与水接触而不与空气接触。
青岛版六上科学实验结论
六年级上册实验结论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2、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产生了新物质。
蜡烛加热,只是形态产生了变化。
3、食盐能溶解于水。
食盐加水搅拌可以变成食盐水,食盐水加热后又可以析出食盐。
食盐的这种变化是可逆变化。
4水泥加水搅拌会凝固,不能恢复原状。
水泥的这种变化是不可逆变化。
5、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水和空气,在遇到酸、碱、盐时,铁生锈的速度会加快。
6、牛奶中放入醋,会出现混合物凝集现象。
加入啤酒,牛奶变成絮状。
加盐,没有变化。
加柠檬汁,有沉淀生成。
7、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8、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一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9、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公转到不同位置时,南北半球接受的阳光照射程度也不断地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10、月亮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阳光。
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形状。
由于观察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不同、11、月球的公转导致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时,会发现月球的影子投到地球上,地球上有一个阴影。
这就是日食。
当月球转到背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月球就处在了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射月球的光被挡住了,这就是月食。
日食时,总是太阳西边先亏,月食时,总是月亮东边先亏。
12、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13、植物具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这四性统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
2019-2020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
2019-2020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一、探究馒头发霉的实验实验材料:新馒头、塑料袋、实验过程:1、水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把一块馒头烤干;在另一块馒头上滴上几滴水,用塑料袋分别将两块馒头包好,放在温暖的地方。
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2、温度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分别用塑料袋包好,一块放在温暖的地方;另一块放在冰箱中冷藏。
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中滴上水的馒头发霉了而烤干的没有发霉;2中放在温暖的地方的馒头发霉了而放在冰箱中的馒头没有发霉。
实验结论:温暖潮湿是馒头发霉的因素。
二、探究铁生锈的实验实验材料:光亮的铁丝、玻璃瓶实验过程:取三个玻璃瓶分别标上a、b、c,将a瓶烤干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b瓶中加入煮沸过的水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c瓶中加入少量水后放入铁丝不密封。
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瓶和b瓶中的铁丝没有生锈,c瓶中的铁丝生锈了。
实验结论:空气和水是铁生锈的必须条件。
三、探究物体惯性的实验实验材料:条形木板、小车、小木块实验过程:将小木块竖在小车上,使小车在条形木板上滑动,滑动时使小车突然运动和突然停止。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小车突然运动时,小木块向小车运动相反的方向倒去;小车突然停止时,小木块向小车相同的方向倒去。
实验结论:物体都有保持原来静止或运动状态的属性。
四、探究昼夜的过程实验材料:地球仪、蜡烛实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
将地球仪自西向东慢慢旋转,观察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
实验现象:地球仪上被照的部分,随着地球仪自传也在不停的变换。
实验结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
五、探究四季形成的过程实验材料:蜡烛、地球仪实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将地球仪以蜡烛为圆心,地轴指向和倾斜方向不变,围绕蜡烛转动。
观察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实验现象: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在南北半球来回移动。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总结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总结青岛版六班级上册科学试验总结六班级上册科学试验总结一、工作回顾开学初,严格按拟定试验教学工作方案和同学分组定期完成试验进度表,按试验名目仔细开展试验教学工作,基本完成试验手册规定的演示试验和同学分组试验,并填写了相关的表册资料,同学分组试验还填写了同学试验报告单。
在仔细开展试验教学的同时还留意培育同学爱科学、学科学的爱好。
不但在试验室里完成各项试验,还让同学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使同学在生活中学习。
为了上好试验课,每上一节课试验老师都要做好充分的预备,仔细讨论教材,熟识试验的操作步骤,考虑试验中的平安因素,坚持“课前预备,课后整理”的原则开展试验教学。
对试验仪器的保管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并训练同学在使用中加强留意,对易损、易坏仪器当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
二、详细做法1、完成状况开学初,严格按试验名目,结合本校试验仪器配备状况,拟定试验教学工作方案和同学分组定期完成试验进度表,理清试验教学思路,从而指导试验教学的开展,顺当完成了本册教材中试验、并对同学试验操作力量进行了考核登记,评定了同学的试验成果。
2、仪器的使用与保管在教学中,对仪器的使用方法及留意事项给同学进行了具体的讲解,使同学了解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对易碎的玻璃等仪器要当心轻放。
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
同时还对同学进行试验平安训练,使同学留意试验平安事项,因而杜绝了试验平安事故的发生。
三、存在问题在试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同学基础差,在同学分组试验中,有部分同学对试验的方法步骤没有很好的把握,从而导致操作的失误。
对试验的结果不能很好的归纳整理。
2.有部分试验由于缺乏器材,不能开展,而且数量不足,导致同学分组人数过多,因而影响试验效果。
总之,通过努力,本学期已经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惑,以待于以后在训练教学过程中解决。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学案(答案)20-25课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学案(答案)20-25课第五单元学案20 蚯蚓找家探究1.蚯蚓的⽣活环境实验器材:纸盒、⿊布、塑料薄膜、玻璃⽚、蚯蚓、⼲⼟、湿⼟我的猜想:蚯蚓喜欢⽣活在环境中。
我的实验⽅案:1、把长⽅形纸盒⾥⾯涂⿊,把盒底挖掉⼀半,贴⼀块透明的塑料薄膜。
2、在桌⾯上铺⼀块⿊湿布,在湿布上放上10条蚯蚓,⽤纸盒罩住,使蚯蚓正好在盒内. 观察蚯蚓往那边爬,⽐较明暗两边蚯蚓的数量。
3、在纸盒⾥垫上塑料薄膜,在纸盒的左边放⼲⼟,在纸盒的右边放湿⼟,⼲⼟与湿⼟间隔⼀段距离。
4、在盒中间没有⼟的地⽅,放10条蚯蚓,观察蚯蚓往哪爬,⽐较⼲⼟与湿⼟中蚯蚓的数量。
实验现象:1、蚯蚓都爬到阴暗处。
2、蚯蚓都爬到湿⼟⾥。
实验结论:蚯蚓适宜⽣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不同的⾃然环境中,⽣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
如:⼤象⽣活在、鲨鱼⽣活在、北极熊⽣活在、骆驼⽣活在。
【课堂达标】⼀.填空。
1.蚯蚓喜欢⽣活在、的环境⾥。
2.各种动物都必须⽣活在⼀定的。
动物的⽣活环境包括、、等。
3.不同的⾃然环境中,⽣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
4.动物⽣存主要的条件是:温度、阳光、、等。
⼆.选择1.蚯蚓适宜⽣活在()的环境。
A、阳光充⾜B、⾼温⼲燥C、阴暗潮湿2.⼤象⽣活在(),骆驼⽣活在()。
A、热带丛林B、北极C、沙漠中3、做对⽐实验时,我们⼀般是控制()条件不发⽣变化。
A、⼀个B、⼆个C、三个21 变⾊龙【课堂探究】探究1.观察记录在教材61页,我发现图上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动物保护⾃⼰适应环境的常见⽅式: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等。
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蚯蚓的实验报告
蚯蚓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蚯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和生存状况,探究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机制。
实验材料:1. 蚯蚓20只。
2. 容器3个(分别装有干燥土壤、湿润土壤和水)。
3. 温度计。
4. 水壶。
5. 食物(蔬菜残渣)。
实验步骤:1. 将蚯蚓放置在干燥土壤的容器中,观察其行为和生存状况,记录温度和湿度变化。
2. 将蚯蚓放置在湿润土壤的容器中,观察其行为和生存状况,记录温度和湿度变化。
3. 将蚯蚓放置在水中的容器中,观察其行为和生存状况,记录温度和湿度变化。
4. 每天给蚯蚓提供适量的食物,并记录其摄食情况。
实验结果:1. 在干燥土壤中,蚯蚓表现出不适应的行为,频繁爬行和挣扎,体态呈现干燥收缩状态,生存状况较差。
2. 在湿润土壤中,蚯蚓表现出适应的行为,活动频繁,体态舒展,生存状况良好。
3. 在水中,蚯蚓表现出不适应的行为,频繁挣扎和蠕动,生存状况较差。
4. 蚯蚓对食物的摄食情况与环境条件有关,湿润土壤中的蚯蚓摄食量最大,干燥土壤和水中的摄食量较少。
实验分析:蚯蚓是一种典型的土壤动物,对土壤的湿度和通气性要求较高。
在干燥的土壤中,蚯蚓会因缺乏水分而表现出不适应的行为,甚至导致死亡。
而在湿润的土壤中,蚯蚓能够正常活动和摄食,生存状况良好。
然而,当蚯蚓置身于水中时,由于氧气供应不足,会导致窒息而出现不适应的行为。
因此,蚯蚓对于土壤湿度和通气性的要求较高,这也是其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蚯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对土壤湿度和通气性的要求较高。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蚯蚓能够正常活动、摄食并保持良好的生存状况。
因此,在进行蚯蚓饲养和栽培时,需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和通气性,以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同时,也可以通过本实验结果,对土壤环境中的蚯蚓种群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监测,为土壤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结果对于深入了解蚯蚓的生存机制和环境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验数据。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22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青岛版六三制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22、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20课)
【实验材料】
捕捉蚯蚓若干条、长方形纸盒、透明的塑料薄膜、干土、湿土。
【实验步骤】
1、用一个长方形纸盒,在盒底垫上塑料薄膜,在盒左边放上干土,盒右边放上湿土,干土与湿土间隔一段距离。
2、在盒中间没有土的地方,放5条蚯蚓,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干土和湿土中蚯蚓的数量。
【实验现象及结论】
蚯蚓都爬到湿土里,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实验注意事项】
1、要控制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只有土的干湿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2、要尽可能选择健壮的蚯蚓,防止蚯蚓太弱小或有伤残,干扰实验结果。
3、实验完毕后,把实验用的蚯蚓放回田野,不要伤害蚯蚓。
4、在实验中填好实验记录表,可以边实验边记录。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22、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20课)
【实验材料】
捕捉蚯蚓若干条、长方形纸盒、透明的塑料薄膜、干土、湿土。
【实验步骤】
1、用一个长方形纸盒,在盒底垫上塑料薄膜,在盒左边放上干土,盒右边放上湿土,干土与湿土间隔一段距离。
2、在盒中间没有土的地方,放5条蚯蚓,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干土和湿土中蚯蚓的数量。
【实验现象及结论】
蚯蚓都爬到湿土里,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实验注意事项】
1、要控制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只有土的干湿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2、要尽可能选择健壮的蚯蚓,防止蚯蚓太弱小或有伤残,干扰实验结果。
3、实验完毕后,把实验用的蚯蚓放回田野,不要伤害蚯蚓。
4、在实验中填好实验记录表,可以边实验边记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