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国际要素流动案例
国际要素流动
资本要素国际流动的原因
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主要基于各国资本要素的禀赋 状况。资本要素通过商品贸易这种间接流动方式 改变着各国的要素禀赋状况。如果国际间资本要 素是自由流动的,那么其流动的最直接原因就是 各国资本要素的赋予状况。这是因为,各国资本 要素的丰缺状况不同,各国资本要素价格也存在 差异,或者说是各国资本收益也存在差异,各国 资本追求高收益的结果必然引起资本要素的国际 流动。另外,由资本密集商品与非资本密集商品 的相对价格比率所表示的贸易条件的变动也是促 使资本移动的因素。
因此,现实的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决不是自由流动。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后果是改变了相关国家劳动力要 素的供给数量即要素赋予状况,从而给劳动力输出国和输入国带来不 同的经济影响。 从劳动力输出国来看,劳动力输出不仅表现为本国劳动力资源供给量的 绝对减少,有时还会改变本国原有的劳动力的构成和熟练程度。
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是一个国家的投资者输出生产资本直 接到另一个国家的厂矿企业进行投资,并由投资 者直接进行该厂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以获取利 润为目的的一种投资形式。
按投资者对投资企业拥有的股权比例不同分类 1.独资企业 独资企业是指投入企业的资本完全由一国的投 资者提供,投资者对投资企业的股权拥有的比例 在95%以上的企业。独资企业包括设立分支机构、 附属机构、子公司等。它可以采取收买现有企业 或建立新的企业来进行。
2.合资企业 合资企业是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在一国 境内根据投资所在国的法律,通过签订合同,按 一定比例或股份共同投资建立、共同管理、分享 利润、分担亏损和风险的股权式企业。合资企业 可分为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企业、无限共 同责任公司,并具有法人地位。至于采取何种合 资方式则由投资各方商定。
国际贸易和要素流动
学科名著阅读报告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国际贸易和要素流动一、前言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主席、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欧元之父”。
他具有革新意义的研究为欧元汇率奠定了理性基础,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使他获得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蒙代尔教授对经济学的伟大贡献,一是开放条件下宏观稳定政策的理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二是最优货币区域理论。
蒙代尔教授敏锐地观察到,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的发展,产品、服务、尤其是资本可以通过贸易和投资大规模的跨国界流动。
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经济体系中,一国的货币主权和财政政策效果更多的受到外部世界的制约,宏观调控能力下降。
经济学越来越难以对经济前景进行预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面临新的挑战。
可以说,蒙代尔教授关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正是在迎接这样的挑战,他是一位伟大的先行者和预言家。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无论是国际经济一体化还是区域经济圈,其实质就是生产要素不断趋向自由流动的一个动态的过程。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每一个阶段,都表现为具体的要素自由流动程度的一种状态。
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的实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创造了条件,国际贸易为生产要素国际流动提供了内在的动力,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其全球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资本和技术等,推进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贸易壁垒的存在也成为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促成了当代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迅速发展。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件:要素国际流动
X
2
X
2 2
Y Y
当δXY=1,有: p X X pY Y
当δXY<1,有: p X X pY Y
当δXY=-1,有:
p X X pY Y
两种资产的收益变动完全正相关,证券组合的风险是两种
证券风险的平均数;
两种资产的收益变动不完全正相关,组合的风险小于两种
表10-1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损失和利益
从表10-1可知,劳动力的国际转移使劳动力市场上不同的利益
集团受到的影响不同。在B国,劳动的需求方受损而劳动的供给
方获利,该国的净利益为e。在A 国,该国本土工人受损而雇主
获利,该国的净利益为b。从世界角度分析,劳动力的国际转移
能使整个世界获利。
三、劳动力国际流动与劳动力市场
会低于、而价格会高于完全竞争状态中的均衡值,
外资的流入可扩大该行业的产量,并降低产品价
格,从而使福利上升。
三、资本流动效应模型
投资国资本
边际生产力
受资国资本
边际生产力
MPKA
M
E1
E0
E
C
D
A
F
n
OA 投资国
N
K0
KA KB
图10-6 资本流动效应模型
肯普认为,
MPKB FDI在国际间
自由流动后,
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1.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福利效应
假设两国的劳动力是同质的、可移动的,劳
动力会从丰富的、低工资的地区流动到稀缺的、
高工资的地区。劳动力的这种流动会导致移出地
的工资上涨,而移入地的工资下降。如果不存在
流动成本,那么,劳动力的流动将一直持续到两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资本的国际 流动:是指 资本从一国 或地区跨越 国界向别的 国家或地区 转移的一种 国际投资活 动。
资产组合投资 : 国际借贷(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 组织贷款、外国商业银行贷款、出口 信贷);国际证券投资(国际股票投 资、国际债券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 :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
并购方式和创建方式
当代国际资本国际流动 的特点
输入国,成为该国公民。 像中国每年向中东国家
像美国、澳大利亚、加 大量输出的建筑劳工,
拿大等国所接受的高技 也包括各国母公司向海
术移民就属此类。
外子公司派遣的商务人
员,都属于此类短期劳
动力流动。
当代劳动力国际流动的主要特点
问题:当代劳
动力国际流动的 主要特点有哪些? 并具体解释之。
特点一:劳 动力国际流 动的多向化
使外部市场内部化,利用企业管理手段协调 企业内部资源流动与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 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
企业内部化超越国界就是企业对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接投资 的过程
决定企业内部化的因素就成为决定企业对外 直接投资的因素
结论:
市场的不完全导致许多交易无法通过外部市场 达成,即使达成,也要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 因此,企业作为一种组织便具备了一定意义上 替代市场的功能,一旦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 本低于市场的交易成本,企业便获得了扩张的 动力,该扩张过程跨越国界便产生了跨国企业。 而企业制造内部“市场”的过程,即为内部化 过程。
特点二:劳 动力国际流 动的二元结 构
劳动力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 流动 ; 发达国家之间的劳动力国际流动; 发展中国家之间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二元结构,是指 参与国际流动的劳动力总体是由智 力型和体力型两个不同层次的劳动 力构成。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要素市场
要素市场供给曲线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的供应者 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要素市场的需求
1 2 3
要素市场需求的概念
要素市场的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一 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生产要素的数 量。
影响要素市场需求的因素
影响要素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产品市场的需求 、生产技术、生产要素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 、生产者的预期等。
土地市场的动态性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 等因素的变化,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 和价格水平也会随之变化。
土地市场的均衡
土地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在土地市场中,供给方是拥有土地资源的所有者或经营者,需求方是各类企业和个人,他 们对土地的需求取决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均衡价格的形成
在土地市场中,当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形成均衡价格,即土地的成交价格。均衡价格受多 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法规、地理位置等。
02
CATALOGUE
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要素市场的供给
要素市场供给的定义
要素市场的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的供应者愿 意并且能够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价格。
影响要素市场供给的因素
影响要素市场供给的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 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生产要素的预期价格、生产要 素的供应者的数量和生产技术等。
生产要素市场
是指生产要素的交易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
要素市场的分类
土地市场
是指土地使用权的买卖市场,包括住宅用地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
资本市场
是指资金借贷和证券交易的市场,包括股票 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概述(PPT95张)
介 绍
• 在前面的章节中都假定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流 动,但在现实生活中,国际要素流动是除了国 际贸易外各国经济交往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 本章主要介绍劳动力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国 际流动的基本情况,这两种要素的国际流动对 两国贸易、生产、消费和福利的影响,以及要 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关系
简介
• 商品和服务的流动是国际一体化的形式之 一。
阅读:Immigration and the U.S. Economy
• In the past generation, immigration in the U.S. ha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especially among workers with the lowest education levels and the highest education levels.
The largest increase in immigration occurred among workers with the lowest education levels, making less educated workers more abundant, possibly causing a widening wage gap between less educated workers and highly educated workers.
• 国际一体化的另一种形式是生产要素的国 际流动 或简称要素流动。 • 要素流动包括: • 劳动力流动 • 通过国际借贷的资本转移 • 跨国公司形成中的国际联系
Movements in Factors of Production
• Movements in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clude
第九讲: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与分类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的经 济活动。通常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 按资本来源划分:资本输出与资本输入 • 按时间长度划分: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 • 按投资方式划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包括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借贷资本输出,
其特点是投资者不直接参与使用这些资本的企业的经营 管理。
国际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外国企业和政府 发行的中长期债券,或在股票市场上购买上市外国企业股票的一 种投资活动。 借代资本输入是指通过金融市场进行的国际资本流动:主要包括 商业贷款,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等。
跨国直接投资(FDI)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投资于国外的工商企业,直接 参与或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获取利润的一种投资方式。 特征是以谋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而投资则不仅
仅是资本的投入,是经营资源的综合投入。
新设工厂(Greenfield investment) 兼并收购(M&A)
市场导向型投资
以更好地扩大在东道国市场的占有率为目的而进行的直接 投资。 投资与出口比较所存在的优势:
克服供求关系的不稳定性。 避免价格的过度波动。 统一配置资源,集中利润。
邓宁的折衷理论
邓宁(1977)上述三种理论综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折衷 理论(eclecticism theory),即O-L-I分析框架。 把跨国公司的内在优势(O),东道国的区位优势(L) 与跨国投资带来的内部化优势(I)结合在一起,能较好地 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国际资本流动。
目标不是短期的市场赢利而在长期的市场开拓。 以新兴经济体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市场为主体。
《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实务》案例库
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教材《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实务》卢进勇杜奇华赵囡囡编著案例库第一章国际经济合作概述案例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及发展状况2011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64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出口18986.0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4.6亿美元,增长24.9%。
2011年,中国进出口差额1551.4亿美元(即对外贸易顺差),较上年下降14.5%。
2011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712家,同比增长1.1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60.11亿美元,同比增长9.72%。
当年,亚洲十国/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省、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韩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22302家,同比增长1.11%,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005.17亿美元,同比增长13.99%。
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497家,同比下降5.01%,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9.95亿美元,同比下降26.07%。
欧盟27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743家,同比增长3.26%,实际投入外资金额63.48亿美元,同比下降3.65%。
当年,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依次为:香港(770.11亿美元)、台湾省(67.27亿美元)、日本(63.48亿美元)、新加坡(63.28亿美元)、美国(29.95亿美元)、韩国(25.51亿美元)、英国(16.1亿美元)、德国(11.36亿美元)、法国(8.02亿美元)和荷兰(7.67亿美元),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1.61%(上述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数据包括这些国家/地区通过英属维尔京、开曼群岛、萨摩亚、毛里求斯和巴巴多斯等自由港对华进行的投资)。
2011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9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实现直接投资685.8亿美元,同比增长14%。
9国际要素流动
1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所有权特定优势: 所有权特定优势是指企业具有的组织管
理能力、金融融资方面的优势、技术方面的 特点和优势、企业的规模与其垄断地位及其 他能力,这些优势组成了企业比投资所在国 公司更大的优势,可以克服在国外生产碰到 的附加成本和制度风险。
18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该理论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新的国际经济发 展格局,解释了新的经济现象。但这一理论 在很大程度上是前人理论的综合与折衷,没 有重要的理论突破。当然,这并不防碍该理 论在政策上的重要程度和参考意义。
19
例子:
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对外投资的必要 条件;区位优势决定地理方向,是对外投资 的充分条件。
16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市场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是指将企业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 的能力。因为外部市场不完全,企业的所有 权优势可能会受到打击而丧失,内部化是在 企业内部更好地实行资源配置,克服不利条 件
17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区位特定优势: 以上两种优势并不能决定企业是否必然实现 直接投资,因此区位特定优势很重要,是投 资的充分条件,包括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情 况、市场的条件与需求状况、关税与非关税 壁垒、东道国政府的各种政策等。
丰田汽车从80年代开始了它的国际化道路,先后在 美国、英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建立独资或者合资企业, 并将汽车研究发展中心建在当地,实施当地研究开 发设计生产的国际化道路。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 用其子母公司的关系实现利益的转移,从而一次又 一次规避了风险。
22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与丰田的国际化道路
3、区位优势:由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知,当企业具备 了上述两种优势以后,如果能够把握好区位优势,该企 业就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充要条件。
国际经济学课件-要素国际流动
三、勞動力國際流動與勞動力市場
WA
W
a
W1
WB
EA
S
b
D
w1 w
淨效果?
s′ EB′
c
de
s
EB
d
OA
L1 L
L2 LA
OB
l1
l
l2 LB
勞動的價格
勞動供給者(勞 動者)剩餘
勞動需求者(企 業主)剩餘
A國
勞動流 勞動流 動前 動後
變化
W
W1
下降
減少:-a
增加:+(a+b)
B國
勞動流 勞動流 動前 動後
0
K0E0CKA + K0E0CKA
投資收入-產量減少= E0CD
OA
投資國:A國
MPKB
m
E1 a
E0
C
e
D F
n
N
K0 KA KB
OB
第二節 資本國際流動的經濟效應
資本量
資本流動 資本流動
前
後
變化 MPKA
M
OBK0 +K0KA
資本邊 際產出 KBE!
K0E0
-CE!
產量
OBmE1KB OBmE0K +K0E0E!KB
第三節 勞動力國際流動
勞動力國際流動的形式: 永久移民式的勞動力國際流動; 中短期國際勞務出口(工程、服務等工作人 員); 留學人員; 技術性勞務合作(人才流動); 外資機構的工作人員(未跨國界的流動)。
第三節 勞動力國際流動
二、勞動力國際流動的經濟效應
勞動流動 勞動流動
前
後
變化 MLKA
精选生产要素国际流动课件
根据小岛清理论,其所导向的对外投资类型主 要有: 自然资源导向型 劳动力导向型 市场导向型 交叉投资型
小岛清理论导向投资的特点和其他国际直接投 资理论相比,比较优势理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对外投资企业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相对较小; ②较适合于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③该理论强调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必 拥有垄断市场,比较优势理论否认垄断优势国 家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有决定作用。
(2)产品开发(含产品异质化)优势。产品开发技术 是跨国企业优势中最有实质性的组成部分;产品异质化 能力在技术标准化的地方尤为重要。
(3)规模经济优势。规模优势主要来自于非生产活动 的规模经济性。它包括集中化的研究和开发,大规模的 销售网络,以及进行集中的市场购销、资金筹措和统一 的管理等。
(4)组织管理优势
资看做是一种国际交换。国际贸易所描述的是用一种商 品交换另一种商品,而国际交换是用现在的商品去换未 来的商品。 假设: (1)有甲、乙两个生产者; (2)都生产一种X商品; (3)可以选择今年生产——现在商品,明年生产——将 来商品
纵轴表示将来商品C1的数量;生产可能性曲线KK′表示现在商品和将来 商品的转换关系;无差异曲线I表示两个时期的消费组合而成的效用水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学者实证考察发现:
(1)移民在某一比较集中的地区工资水平要高于移 民比较稀少的地区;
(2)移民时间比较长者工资水平高于较短者; (3)移民受教育程度高的比受教育程度低的工资水
平要高; (4)白种人移民比黑种人移民和黄种人移民收入水
平高; (5)移民的工资水平低于原居民的工资水平比较而
邓宁认为:一个企业是否对外直接投资,要取 决于以上三个因素。
(四)小岛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国国际贸易原理 09国际要流动-PPT文档资料
(1)许可证贸易:某项技术所有者作为许可方向被许可方通 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有偿转让该项技术的使用权的贸易方式。
独占许可证协议:在规定的地区内,接受方在协议有效期内对 许可证协议项下的技术享有独占的使用权。
排他性许可证协议:在规定的地区内,许可方和接受方在协议 有效期内对许可证协议项目的技术都享有使用权。
A国 工人 雇主
-a + (a+b) +b
B国 留下来的工人 雇主
+c - (c+d) -d
移民 + (d+e)
9-3 技术的国际流动 9-3-1 技术流动的客体 专利、商标、版权、专有技术
9-3-2 技术贸易的主要形式 许可证贸易、特许专营、技术咨询与服务
9-3-3 国际技术贸易理论 (1)对外投资——技术转让选择理论 (2)比较利益与技术转让 (3)技术转让的交易模型
(2)动因理论
马克思主义:资本过剩 海默-金德尔伯格:垄断优势论 巴克莱-卡森:市场内部化 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3)类型与组织形式
类型:资源型、制造型、服务型
组织形式:垂直联合、水平联合、混合联合 国外投资的参与形式:股权参与(收购、股权式投资)、非股权参 与(许可证合同、管理合同、产品分成合同)
普通许可证协议:接受方得到在规定的地区内使用许可证项下 的技术,但对许可方没有限制,许可方有权在该地区内使用该 项技术或将这项技术使用权授予任何第三方。
交叉许可证协议:双方以各自技术相互交换,一般都是不收费 的。
(2)特许专营:制造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企业,将其商号、商 标、专利、专有技术包括经营管理的方法或经验有偿转让给另 一家企业,后者取得对上述转让客体的使用权,转让一方称为 特许人,受让一方称为被特许人。
WTO规划与案例-第9章
第9章 WTO成员之间的反补贴案例 1【菲律宾与巴西关于椰子干反补贴税案(1995年11月27日)】一、案件概述1995年11月27日,菲律宾以巴西对其出口的椰子干征收反补贴税,不符合GATT1994及农产品协议的有关规定为由,根据GATT1994第23条第1款要求与巴西磋商,讨论巴西对其出口的椰子干征收反补贴税的问题。
1995年12月8日,巴西提出,只要菲律宾同意根据东京回合反补贴守则进行磋商,它就愿意同菲律宾磋商。
菲律宾认为,巴西的答复相当于拒绝磋商。
1996年1月17日,菲律宾根据GATT1994第23条第2款和DSU第4条第3款要求成立专家小组。
巴西则要求向WTO成员方散发材料,称本案适用的是东京回合反补贴守则,DSB不应该讨论本案。
1996年1月31日双方进行了磋商,菲律宾同意推迟专家小组成立,巴西则邀请菲律宾先和它讨论法律适用问题。
双方磋商未果。
1996年2月5日,菲律宾再次请求成立专家小组。
1996年3月5日,DSB决定成立专家小组。
1996年4月16日,由Maamoun Abde-Fattah(任组长)、Zdenek Jung和Joseph Weiler三人组成的专家小组建立。
加拿大、欧共体、印尼、马来西亚和美国保留第三方权利(后来马来西亚又撤回了作为第三方的请求)。
1996年10月17日,专家小组作出报告并分发给各方。
1996年12月16日,菲律宾向DSB提出上诉,并于1997年1月9日提交了上诉材料。
1997年1月14日,巴西提交了上诉材料。
1997年1月24日,双方各自作为被上诉方提交了材料。
由EI-Naggar(主持上诉机构的委员)Ehlermann和Lacarte mur三人组成上诉机构。
1997年1月30日上诉机构开庭审理了本案。
1997年2月21日,上诉机构作出报告。
1997年3月20日,DSB通过了上诉机构报告和经过修改的专家小组报告。
二、基本事实1994年6月21日,巴西对从菲律宾进口椰子干进行反补贴调查。
第九章国际要素流动案例
产品市场的不完全 要素市场的不完全 管理能力的不完全
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垄断优势→外商直接投资
3.垄断优势形式
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 等人归纳:
技术优势 规模经济优势 资本优势 组织管理优势 对某些原材料和核心中间品供应的垄断 拥有销售渠道的控制权
第二节 国际劳动力流动
在商品、资本和劳动力三者的国际流动中,劳 动力的国际流动是最困难的 。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 是主要还是经济因素。
劳动力的流动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进而 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
一、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的原因
国民收入的差异 经济周期的变化 伴随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及其他国际经济活动
3.简评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克服了以前对外直接投资 理论的片面性,吸收了各派理论的精华,相 对全面地解释了一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 因和决定因素,与先前的理论相比,具有较 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跨国公司更加侧重并购方式
(一)五次并购浪潮
第一次并购浪潮: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横向并购, 1870s
第二次并购浪潮:反垄断限制与纵向并购,1916起 第三次并购浪潮:战后产业结构调整与混合并购,
第二节 国际劳动力流动
在商品、资本和劳动力三者的国际流动中,劳 动力的国际流动是最困难的 。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 是主要还是经济因素。
劳动力的流动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进而 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
一、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的原因
国民收入的差异 经济周期的变化 伴随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及其他国际经济活动
在的O2国 资mU际 本Q资 生单本 产位O流的1动M产T发量Q生。单之投位前资产,国量投的;资资受国本资利边国用际则O产生1Q量产量为 QT,而受资国的资本边际产量为QU,前者低
于后者。由此引发资本从投资国向受资国的移
动,当两国的资本边际产量达到相等时,资本
流动过程便停止。这时有SQ资本从投资国流向
二、资本国际流动的主要形式
长期资本流动,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或 未规定使用期限的资本流动。包括直接投资、 间接投资、国际贷款等。
短期资本流动。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 内的资本流动。包括与国际贸易有关的资本流 动、保值性的资本流动、投机性的资本流动等。
三、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分析
资本流动与资本的边际产量
第九章 国际要素流动
授课老师:刘伟全
E-mail: weiquanliu@
引言
国际分工
商品的国际间流动 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
商品流动和要素流动的关系
相互替代 相互补充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 第二节 国际劳动力流动 第三பைடு நூலகம்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
我们假定投资国和受资国都是完全竞争的经济,
资本的报酬完全由资本的边际产量决定;同时 国原际点间,资O2本为流受动资不国受的任原何点限;制横。轴O表1示为两投国资的国资的 本的存距量离,表纵示轴两表国示的各总自资的本资存本量边。际图产中量的。MON1O曲2
线表示投资国的资本边际产量曲线,这条负斜 率的曲线同时也代表这个国家的资本需求;mn 是受资国的资本边际产量曲线,它与MN具有 同样的性质。
投资者的对外投资行为造成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 动。国际投资,按照投资者对所投资项目的实际 控制程度而被划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对所投入的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 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控制权的投资。
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不直接操纵或影响资金的实际运 行过程的投资。
本章在不涉及投资主体和企业行为的情况下讨论 资本的国际流动问题,也就是间接投资问题。
劳动力移动的损失和利益
集团
移民 留在B国的工人 B国的企业主 A国的工人 A国的企业主
净效果
经济利益或损失
+(d+e) +c -(c+d) -a +(a+b)
+(b+e)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一、投资方式分类
(一)按照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向分类
横向型投资 垂直型投资 混合型投资
4
一、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
在不同国家间收益率的差异促使资本跨国流动, 从收益率低的地方向收益率高的地方流动;
由于汇率应运产生的资本国际流动以及国际收 支造成的资本国际流动;
由于各种风险因素造成的资本国际流动,如汇 率风险、市场风险等;
由于其他因素造成的资本国际流动,如投机、 规避贸易保护、国际分工等因素。
并购投资
并购,是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ion) 的简称。
并购
“兼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独立的企业、公司 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 吸收另一家或更多的公司。 兼并的一般结果是 被兼并的企业丧失法人资格,也可能是兼并企 业和被兼并企业都解散,双方产权合在一起, 重新成立一个企业,获得一个新的法人资格。
受资国,两国的资本边际产量同为
SP=O1E=O2e。
资本流动之后,投资国的产量为O1MPS,受资 国的产量为O2mPS。与资本流动前两国总产量 相比,国际资本流动使两国总产量净增加了 PUT。这说明,资本流动通过提高资本的边际 产量从而增加了世界总产出水平。投资国的国
内产量虽然减少,但其国民收入却增加了 SPWQ,大于其产值损失SPTQ。同时受资国的 收入也净增加了PWU。这说明通过资本流动的 自由化,在世界总产量增加的同时,投资国和 受资国也有机会分享这一净福利增量。
战后至1960s 第四次并购浪潮:金融创新与杠杆式并购,1970s末 第五次并购浪潮:新经济时代的并购,1990s后
(二)跨国并购投资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迅速获得有效的知识和技术 迅速建立国外的产销据点 廉价获得资产 不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便于保存被并购企业中的就业岗位 便于并购企业实行多样化经营
产生的劳动力国际流动。如跨国公司的经济活 动部要有本国的雇员随着资本、商品流动而流 动
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形式
永久移民 中短期国际劳务出口 留学人员、技术性劳务合作 在外资机构的工作人员
三、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劳动的边际产量
J
M H
F
N
E
R
T
C
G
O
B
A
O`
劳动力市场分析
(二)按照投资者对外投资的参与方式分类 独资经营
国外分公司 国外子公司 国际避税地公司
合资经营 合作经营 合作开发
(三)按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 分类
新设投资
新设投资,即所谓的“绿地(Greenfield)投 资”,投资者在东道国设立新的企业,新设的企 业主要是独资企业,也可以是合资企业。
三、 经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垄断优势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内部化理论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1.理论的提出
海默 (1960)“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直接投资研究” 开创了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