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式微》《子衿》精备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式微》《子衿》教案

高中语文:《式微》《子衿》教案

高中语文《式微》《子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背诵《式微》和《子衿》两首诗;(2)理解《式微》和《子衿》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诗歌主题及表现手法;(3)分析《式微》和《子衿》的韵律特点,了解古代诗歌的格律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式微》和《子衿》;(2)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学会比较阅读,分析两首诗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2)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地背诵《式微》和《子衿》;(2)理解《式微》和《子衿》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诗歌主题及表现手法;(3)分析《式微》和《子衿》的韵律特点,了解古代诗歌的格律知识。

2. 教学难点:(1)《式微》和《子衿》中的生僻字词的解释;(2)如何鉴赏古代诗歌,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式微》和《子衿》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鉴赏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式微》和《子衿》,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2)让学生结合注释,解释生僻字词,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式微》和《子衿》的韵律特点,了解古代诗歌的格律知识;(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关注《式微》和《子衿》中的意象、情感、手法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比较阅读《式微》和《子衿》,分析两首诗的异同。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式微》和《子衿》;2. 完成课后练习,深入理解《式微》和《子衿》的内容;3. 结合课后注释,自主学习《式微》和《子衿》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学期末考试:结合学期末考试的成绩,评价学生对《式微》和《子衿》的掌握程度。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式微》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式微》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的朗读技巧和诗意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式微》中“微君”一词的双关意蕴,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诗词情感表达相关的实际问题。
2.诗词创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尝试创作一首简短的古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本节课将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古诗词的朗读技巧,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同时,结合教材内容,拓展学生对古代文化、历史的了解,增强文化底蕴。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子衿》和《式微》,让学生深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诗经》中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古诗词通过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它们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子衿》和《式微》这两个具体案例。这两首诗词分别展示了古代恋人间的相思之情和社会动荡时的忧虑,体现了古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表达。
本节课将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目标,结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古诗词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古诗词朗读节奏、韵律,能准确表达诗词的情感。
-例如:《子衿》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朗读,要求学生注意“青青”与“悠悠”的韵律对应,以及诗句的平仄规律。
2.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掌握古诗词的朗读技巧,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学会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式微、子衿

式微、子衿

《式微》《子衿》教案邓丽琼教学目标:1.复习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把握这两首诗的内容及其思想感情。

(重点)3.学习诗中的创作手法及其章法节奏的特点,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难点)教学设想:通过诵读和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认知学习目标1.新课导入:四书五经之一的《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两首《式微》《子衿》。

2.齐读学习目标。

二、预习成果展示1.复习《诗经》的相关知识。

多媒体出示《诗经》知识链接。

《诗经》“六艺”,指的是“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

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比即比喻。

如《魏风·硕鼠》通篇用比。

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式微》出自《诗经.邶风》,是一首先秦时代的诗歌。

三、整体感知诗歌内容1.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自由读两遍,齐读一遍)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1)词语解释式微:天黑了。

式:语气助词。

微:昏暗。

微君:(如果)不是君主。

微:(如果)不是。

中露:即露中,露水中。

躬:身体。

(3)古今对译式微式微,胡不归?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式微式微,胡不归?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四、合作探究,理解诗歌主旨内容1.你认为这首诗是什么人写的?(包括性别,身份,写诗的目的)谈谈你的理解。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和他们对统治者满腔愤懑之情。

五、赏析特色1.品析设问强化语言效果。

《式微》《子衿》教案 教学设计

《式微》《子衿》教案 教学设计

《式微》《子衿》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把握这两首诗的内容及其思想感情。

(重点)2.学习《诗经》中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及其章法节奏的特点;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难点)3.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重点)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1、导入:四书五经之一的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两首《式微》《子衿》2、多媒体出示《诗经》知识链接。

《式微》出自《诗经.邶风》,是一首先秦时代的诗歌。

3、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式微《诗经·邶风》式微式微,胡不归?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式微式微,胡不归?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式微:天黑了。

式:语气助词。

微:昏暗。

微君:(如果)不是君主。

微:(如果)不是。

中露:即露中,露水中。

躬:身体。

主旨内容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重点赏析重章换字,押韵和谐。

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

体现了《诗经》精巧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

《式微》诗短短32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而其句式的选择又是随着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而灵活变化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总之,《式微》运用语言的艺术,非但韵律和谐优美,而且用词精巧。

子衿古今对译子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式微》《子衿》 教案-语文八年级下册

《式微》《子衿》 教案-语文八年级下册
3.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三、重难点
内 容
突破方法
重点
朗读并背诵古诗,把握这两首诗的内容及其思想感情。
朗读法
难点
学习《诗经》中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及其章法节奏的特点;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
教师引导
四、教学活动及设计思路
教学环节
共案部分
个案部分
导入
“四书五经”之一的《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两首《式微》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4.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式微式微,胡不归?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式微:天黑了。式:语气助词。微:昏暗。
拓展阅读
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衷。
五、板书设计(流程)
式微 劳动人民遭受压迫苦不堪言
子பைடு நூலகம் 对恋人的焦灼思念
六、目标检测设计(当堂)
共 案
个 案
1.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设问的修辞手法,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方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子衿》
学习
《式微》
1.《诗经》知识复习
2.《式微》出自《诗经.邶风》,是一首先秦时代的诗歌。《邶风》,邶国之风也。周灭殷商后,周武王“以商治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今汤阴县城邶城村,号邶国。《诗经》中的《邶风》即为产生、采集、流传于邶国大地的古老而至今仍荡人心弦的诗篇。

高中语文:《式微》《子衿》教案

高中语文:《式微》《子衿》教案

高中语文《式微》《子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式微》和《子衿》。

(2)理解《式微》和《子衿》的文化背景、作者简介和诗词内容。

(3)分析《式微》和《子衿》的文学特点,如韵律、意象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式微》和《子衿》。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词中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式微》和《子衿》。

(2)理解《式微》和《子衿》的文化背景、作者简介和诗词内容。

(3)分析《式微》和《子衿》的文学特点。

2. 教学难点:(1)诗词中的关键字词解释。

(2)诗词的意境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词的背景、作者简介和文学特点。

2. 互动法: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诗词。

3. 欣赏法: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语文》课本。

2. 参考资料:关于《式微》和《子衿》的解析、评论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式微》和《子衿》的文化背景。

(2)讲解作者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式微》和《子衿》,理解诗词内容。

(2)学生结合注释,解释关键词语,疏通文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式微》和《子衿》的文学特点,如韵律、意象等。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中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5. 欣赏与背诵:(1)播放《式微》和《子衿》的朗诵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2)组织学生朗读、背诵,检查背诵效果。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熟读、背诵《式微》和《子衿》。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等。

高中语文:《式微》《子衿》教案

高中语文:《式微》《子衿》教案

高中语文《式微》《子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背诵《式微》和《子衿》两首诗;(2)理解《式微》和《子衿》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诗歌主题;(3)分析《式微》和《子衿》的诗歌形式、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式微》和《子衿》;(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式微》和《子衿》所传达的美好情感;(2)理解诗歌中所体现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式微》和《子衿》的诗意内涵;2. 诗歌的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 《式微》和《子衿》中的生僻字词;2. 诗歌的深层寓意及时代背景。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式微》《子衿》的相关资料、注释译文;2. 学生准备:预习《式微》《子衿》,了解诗歌基本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2)简介《式微》和《子衿》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式微》和《子衿》,理解诗歌大意;(2)学生结合注释译文,疏通文字障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式微》和《子衿》的诗意内涵;(2)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4. 课堂讲解:(1)讲解《式微》和《子衿》的诗意、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2)解析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句式结构。

5. 赏析与拓展:(1)引导学生欣赏《式微》和《子衿》的音乐美、意境美;(2)拓展学习,介绍类似风格的诗歌。

6. 课堂练习:(1)学生背诵《式微》和《子衿》;(2)填写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分享收获。

8. 作业布置:(1)背诵《式微》和《子衿》;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式微》《子衿》教学设计

《式微》《子衿》教学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 一个问题或主题展开讨论,鼓励
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
组间交流
各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分享讨论成果,促进全班范围内的 互动和合作。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进行点评 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件展示
通过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诗歌 的背景、作者简介、重点字词等 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进建议。
学生自主评价机制建立
评价标准制定 与学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明确优秀表现的具体指标和要 求。
自评与互评 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反思自己的表现并学 习他人的优点。
反馈与调整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结果,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 议,帮助学生改进不足之处。同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 馈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
布置教室环境,营造古代诗歌中的氛围,如 使用古代服饰、道具、音乐等。
表演排练
成果展示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的 排练,熟悉角色台词和情感表达。
学生按照角色分配进行表演,展示对诗歌的 理解和感受。
分组辩论活动组织
辩题设置
围绕《式微》和《子衿》的主题,设 置具有争议性的辩题,如“爱情是否 需要门当户对”、“现代社会中是否 还存在纯粹的爱情”等。
参考资料
推荐学生阅读《诗经》注释及译文的相 关书籍,如《诗经译注》、《诗经全解》 等,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诗篇的内涵和艺 术特色。
06 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
平时成绩评定方式说明
课堂表现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贡献和回答问 题的准确性进行评分。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是否按时提交作业,以及作业的完成质 量和准确性。

颜语荷韵《式微》《子衿》教学设计(2024)

颜语荷韵《式微》《子衿》教学设计(2024)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教授《式微》和《子衿》,使学 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 强文化自信。
拓展学生视野
通过比较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诗歌 ,引导学生拓展视野,了解诗歌的多 样性和丰富性。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通过诗歌的学习和欣赏,培养学生的 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 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2024/1/28
互动问答
3
在小组展示后,鼓励其他小组提出问题或补充意 见,形成全班范围内的互动和讨论,加深学生对 诗歌的理解和思考。
2024/1/28
24
学生自主创作平台搭建
2024/1/28
创作指导
01
为学生提供诗歌创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指导,包括意象的营造
、情感的表达、语言的运用等方面。
创作实践
02
鼓励学生以《式微》和《子衿》为蓝本,进行仿写、扩写或创
29
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建立
2024/1/28
教学督导
学校组织专家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督导,确保教学质量符合学校要 求。
学生评教
每学期结束后,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收集学生的意 见和建议,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参考。
教学反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不 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0%。
2024/1/28
02 03
评分标准
闭卷考试按照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评分;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参与讨论 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评分;小组讨论根据学生的贡献和合作精神评分; 作业提交根据学生的完成质量和创新性评分。
等级评定
根据总成绩将学生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并给出相应的评语和建议。

式微子衿教案

式微子衿教案

式微子衿教案教案标题:《式微子衿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式微子衿》这篇古代诗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诗词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式微子衿》的意境和主题。

2. 学习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格律等。

3. 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1. 课文《式微子衿》的复印件。

2. 诗词鉴赏的相关教材和辅助资料。

3. 学生的课前作业和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相关的诗词知识。

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二、诗词欣赏(15分钟)1. 教师朗读《式微子衿》,让学生跟读。

2. 解释诗词中的生词和句子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义。

3. 分析诗词的意境和主题,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诗词鉴赏(20分钟)1. 教师介绍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格律等。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分析《式微子衿》的韵律和格律特点。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互相交流和讨论。

四、表达与创作(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式微子衿》的理解和感受,撰写一篇短文或创作一幅画作。

2.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阅读和鉴赏其他古代诗词。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鉴赏其他古代诗词,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化展览或古代文化遗址,加深他们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的课后作业和课堂笔记的完成情况。

3. 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情况。

教案撰写者:OpenAI教育助手。

八下《式微》《子衿》一课时比较阅读教案

八下《式微》《子衿》一课时比较阅读教案

八下《式微》《子衿》一课时比较阅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比较阅读八年级下册《式微》与《子衿》两首古诗。

这两首诗分别选自《诗经》中的《国风·周南》和《国风·郑风》。

《式微》通过描写宫女命运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与腐败;而《子衿》则是一首爱情诗,表达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式微》与《子衿》两首古诗的字词、句意及诗歌背景。

2. 分析两首诗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两首诗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进行比较阅读。

重点:理解两首诗的字词、句意,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两首古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诗词背景介绍:简要介绍《诗经》及两首诗的背景。

3. 诗词朗读:带领学生朗读两首古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字词解析:解释两首诗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句意。

5. 例题讲解:分析《式微》中的“宫女何时得见天日?”和《子衿》中的“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两句诗的含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两首诗的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7.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等方面比较两首诗,进行小组讨论。

9.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两首诗的《式微》《子衿》2. 诗歌背景:周南、郑风3. 字词解析:生僻字词及解释4. 比较阅读:写作手法、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翻译《式微》与《子衿》两首诗。

2. 分析两首诗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写一篇比较阅读的文章。

答案:1. 略。

2. 示例:《式微》与《子衿》两首诗在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但《式微》以宫女命运为线索,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与腐败;而《子衿》则以女子思念心上人为主题,表达了纯真的爱情。

式微子衿教案一等奖

式微子衿教案一等奖

式微子衿教案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诗文诵读》教材第三单元《式微子衿》。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式微子衿》的背景及作者情感;掌握诗中的生僻字、词组、句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式微子衿》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掌握诗中的生僻字、词组、句式,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

3. 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式微子衿》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诗中的生僻字、词组、句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古诗文诵读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典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随后,教师讲述《式微子衿》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诵读: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式微子衿》,注意读音和停顿。

3. 识字:学习诗中的生僻字,如“式”、“微”、“衿”等,并解释其意义。

4. 解析:分析诗中的词组、句式,理解诗句的含义。

5. 情感体验:讨论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心境。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诗中的句式进行仿写,提高古诗文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式微子衿》2. 内容:a. 诗人生平背景b. 诗句解析c. 重点字词句式d. 情感体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下列字词:式、微、衿。

b. 朗读《式微子衿》,体会作者的情感。

c. 仿写一首五言绝句,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句式。

2. 答案:a. 式:衰落;微:微小;衿:衣领。

b. 作业完成后,教师批改并给出指导意见。

c. 作业完成后,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诗经》中的其他篇目,深入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

组织古诗文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中生僻字的理解与掌握。

2024版《式微》《子衿》教案

2024版《式微》《子衿》教案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朗读、背诵和默写,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诗歌鉴赏能力。
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见解,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追求真、善、美。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式微》《子衿》教案
目录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材分析与处理 学情分析与对策 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评价策略制定与调整 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
01
PTER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式微》《子衿》的背景、作者及相关文学知识。
理解诗歌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
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积累经典诗句。
信息技术支持下课堂教学创新
05
CHAPTER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01
02
导入环节设计及意图说明
简要介绍《诗经》的历史地位、内容特点,以及《式微》《子衿》在其中的代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播放《诗经》中的其他篇目,引导学生进入古代诗歌的氛围,为学习《式微》《子衿》做铺垫。
新课导入方法及效果评估
07
CHAPTER
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
阅读理解、翻译、背诵、默写
作业类型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合理设置作业难度,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作业。
难度控制
适量布置作业,避免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学习效果。
数量控制
作业类型、难度和数量控制
批改原则
认真、及时、公正、客观
批改方法
采用百分制评分,对每道题目进行详细的批改和注释,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颜语荷韵《式微》《子衿》教学设计

颜语荷韵《式微》《子衿》教学设计

颜语荷韵《式微》《子衿》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颜语荷韵《式微》《子衿》。

《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主题是表达国家衰微、人民困苦的悲哀。

《子衿》则是表达女子对心仪男子的思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式微》《子衿》;2. 能够分析并欣赏这两首诗的艺术特色;3. 能够运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背诵《式微》《子衿》,理解其意义。

难点:分析并欣赏其艺术特色,能够运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自然情景引入,描述一个国家由盛转衰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式微》的主题。

2. 讲解《式微》:解释诗文的意义,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式微式微,胡不归?”的反复问答,以及“微君之故”的借代手法。

3. 讲解《子衿》:解释诗文的意义,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子衿青青,悠悠我心”的比喻,以及“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借代手法。

4. 例题讲解:以《式微》《子衿》为例,讲解如何欣赏古典诗词,分析其艺术特色。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他古典诗词的艺术特色。

6. 背诵:引导学生背诵《式微》《子衿》,理解其意义。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写一首小诗。

六、板书设计板书《式微》的关键词:“式微”、“微君之故”。

板书《子衿》的关键词:“子衿”、“但为君故”。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运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写一首小诗。

答案:(示例)春风拂面花千树,心事难言谁为传。

但为君故沉吟久,青青子衿悠悠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式微》《子衿》的理解和背诵情况良好,但在欣赏古典诗词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下阅读其他《诗经》中的优秀作品,提高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颜语荷韵《式微》《子衿》。

《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主题是表达国家衰微、人民困苦的悲哀。

《式微》《子衿》说课稿

《式微》《子衿》说课稿

《式微》《子衿》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式微》《子衿》是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外古诗词诵读,是两篇课外自学课文,《式微》主要描述的是古代劳役人民对统治者的责备与埋怨。

《子衿》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抒发了对恋人焦灼的思念。

诗歌诗句短小,情节简单,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给人很深的启迪。

二、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体会《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2.掌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诗人的感情。

3.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社会的追求。

三、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及其思想感情。

2.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社会的追求。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课前准备:PPT课件六、教法和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悟,结合本班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主持式、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习,勤于思考。

在学法上,遵循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朗读、合作交流、表演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作相关的学习笔记,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七、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将以五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诗经》的相关知识引入本课。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个人朗读诗歌、齐读诗歌,整体感受本首诗写什么人做什么事,有什么样的感情。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首先抽选出几个代表朗读诗歌,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诗中的画面,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其次,让学生讨论、讲解诗句的意思。

接着,根据句意,抽选几个学生代表分角色朗读诗歌,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最后,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式微》》《子衿》教学设计

《式微》》《子衿》教学设计

《式微》《子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①.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②.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解读、品读中把握诗歌丰富的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1. 重点:品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

2. 难点: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了解《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想象、讨论交流学法指导:大声地朗读,生动地译读,多元地品读,优美地范读一、教学过程:一.导入:千百年前《诗经》是可以吟唱的,今天我想化用和借用一句歌词来形容《式微》、《子衿》“你快回来,把我的一切\思念带回来”,为什么要用这句歌词?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经》,品读《式微》、《子衿》。

二.七嘴八舌话《诗经》1.PPT展示《诗经》文学常识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②《诗经》六义:作品分类:《风》、《雅》、《颂》表现手法:赋、比、兴三.《式微》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订正字音)2.给时间学生自读思考1:这首诗在句式方面有何特点?有何作用?明确:特点:重章叠句,押韵和谐,语言凝练,兼有长短。

作用:节奏感强,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点。

思考2:这首诗以设问起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明确: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论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

3.主旨:本诗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

有对亲人泥水霜露中的关切,有对“君”的行为的怨怒。

四.《子衿》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订正字音)2.给时间学生自读思考1:全诗歌采用什么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有什么特点?明确:叙述手法:倒叙,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第三章点明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往来徘徊,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长。

课外古诗词《式微》《子衿》精备教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古诗词《式微》《子衿》精备教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式微》《子衿》(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把握这两首诗的内容及其思想感情。

(重点)2.学习《诗经》中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及其章法节奏的特点;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难点)3.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重点)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1、导入:四书五经之一的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两首《式微》《子衿》2、多媒体出示《诗经》知识链接。

《式微》出自《诗经.邶风》,是一首先秦时代的诗歌。

3、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式微《诗经·邶风》式微式微,胡不归?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式微式微,胡不归?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式微:天黑了。

式:语气助词。

微:昏暗。

微君:(如果)不是君主。

微:(如果)不是。

中露:即露中,露水中。

躬:身体。

主旨内容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重点赏析重章换字,押韵和谐。

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

体现了《诗经》精巧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

《式微》诗短短32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而其句式的选择又是随着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而灵活变化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总之,《式微》运用语言的艺术,非但韵律和谐优美,而且用词精巧。

子衿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重点词语解释子:男子的美称。

衿:衣领。

悠悠:深思的样子。

宁(nìnɡ):岂,难道。

嗣(sì)音:继续通音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把握这两首诗的内容及其思想感情。

(重点)
2.学习《诗经》中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及其章法节奏的特点;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难点)
3.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重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导入:四书五经之一的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两首《式微》《子衿》
2、多媒体出示《诗经》知识链接。

《式微》出自《诗经.邶风》,是一首先秦时代的诗歌。

3、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式微《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式微:天黑了。

式:语气助词。

微:昏暗。

微君:(如果)不是君主。

微:(如果)不是。

中露:即露中,露水中。

躬:身体。

主旨内容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
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重点赏析
重章换字,押韵和谐。

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

体现了《诗经》精巧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

《式微》诗短短32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而其句式的选择又是随着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而灵活变化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总之,《式微》运用语言的艺术,非但韵律和谐优美,而且用词精巧。

子衿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重点词语解释
子:男子的美称。

衿:衣领。

悠悠:深思的样子。

宁(nìnɡ):岂,难道。

嗣(sì)音:继续通音信。

嗣:继续。

挑(tāo)兮达(tà)兮:即挑达,往来相见的样子。

城阙:城门两边的高台。

古今对译
子衿《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我来回踱着步子呵,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主旨归纳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

重点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他的恋人。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不到五十字,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

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

正如我们现在常说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可见对恋人的思念之切;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

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
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

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本诗已开其先。

所以钱钟书指出:“《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

”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

板书设计:
式微:劳动人民遭受压迫苦不堪言
子衿:对恋人的焦灼思念
作业:背诵并默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