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验方

合集下载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子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子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子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子补脾胃虚寒是中医学常见的一种病症,常见于现代人饮食不规律、生活压力大、长期过度劳累、过度熬夜等原因导致的问题。

这种病症可以通过中药调理,配合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进行治疗。

本文将从高级养生师的角度为大家介绍一种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子,并对文中提到的食谱或者偏方的用量及制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写明相关注意事项,最后提出一条与之相关的养生建议。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子:1、莲子百合粥材料:莲子、百合、粳米、水、冰糖莲子50克、百合50克、粳米150克、水适量、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1)将莲子、百合浸泡1小时;2)将莲子、百合捞起,加上粳米和适量的水一起煮;3)煮煮至米烂糯,加入冰糖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此方子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

2、黄精阿胶枸杞粥材料:黄精、阿胶、枸杞、粳米黄精20克、阿胶3克、枸杞10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1)将黄精切成丝,阿胶用开水泡软;2)将粳米淘洗干净,与黄精、枸杞同煮;3)煮至米烂熟时,加入泡好的阿胶,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此方子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3、红枣糯米饭材料:红枣、糯米、水、白糖红枣10粒、糯米100克、水适量、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1)将糯米淘洗干净,加水浸泡2小时;2)将红枣去核,切成小块;3)将浸泡好的糯米与红枣加适量水一起煮,煮至糯米入口即熟后加入白糖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此方子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

4、参麦粥材料:人参、麦仁、粳米、水人参、麦仁、粳米,各适量,水适量制作方法:1)将人参、麦仁洗净,粳米淘洗干净;2)将上述原材料混合后加水,煮至米烂糯状态,即可食用。

功效:此方子具有补气益肾、健脾养胃的作用。

相关注意事项:1、每种中药的用量应根据个人体质情况而定,药量过大或药物不搭配易引起不良反应。

2、中药粥煮的时间要充分,否则可能会影响其疗效。

3、以上粥品皆以铁锅煮或陶锅煮,不宜使用不锈钢锅或铝制锅,避免产生有害物质。

养生建议:人们在平时的饮食及生活中,应注意保持三餐规律,避免熬夜及长时间剧烈运动,因为这些习惯都容易引发脾胃虚寒等病症。

脾胃虚寒的中药治疗方案

脾胃虚寒的中药治疗方案

一、病因病机脾胃虚寒多由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寒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进而影响全身各脏腑功能。

二、中药治疗方案1. 基础方剂(1)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具有益气健脾、和中止泻的功效。

(2)理中丸: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

具有温中健脾、止泻止吐的功效。

2. 加减法(1)若伴有腹痛,可加用:吴茱萸、木香、砂仁、陈皮等,以温中止痛。

(2)若伴有食欲不振,可加用: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等,以消食化积。

(3)若伴有泄泻,可加用:白芍、白术、防风、白芷等,以固涩止泻。

(4)若伴有脘腹胀满,可加用:厚朴、枳壳、莱菔子、陈皮等,以行气消胀。

3. 典型病例患者,男,45岁,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致脾胃虚寒,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大便溏泄、面色苍白、精神萎靡。

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疗:采用理中丸加减方治疗。

处方:人参10g,干姜10g,白术15g,炙甘草6g,吴茱萸6g,木香6g,砂仁6g,陈皮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三、注意事项1. 饮食调养:患者应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少吃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 适当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脾胃功能。

3.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4. 定期复查: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预后脾胃虚寒患者经过合理的中药治疗及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调养,多数患者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

但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调养,才能恢复健康。

总之,脾胃虚寒的中药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中医调理脾虚验方-脾虚难调理吗

中医调理脾虚验方-脾虚难调理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医调理脾虚验方
导语:脾虚的表现有水肿、呕吐、四肢逆冷等,病征不同所对应的用药效果也是不相同的,不同的症型也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今天我们来讲讲脾虚的人怎样用中药调理?
中医调理脾虚验方
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

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不同的症型常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脾气虚:
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言懒语,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

2、脾阳虚:
大便溏稀,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暗,行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剂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剂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剂中药方剂是对中医理论认识及临床实践的结晶,能够治疗自然的脾胃虚寒症状。

在长期的中医养生实践中,针对脾胃虚寒的不适症状,中药调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剂进行介绍,并对文中提到的食谱或者偏方进行详细说明,并提出与之相关的养生建议。

一、脾虚胃寒的病因和症状中医认为,人体的脾胃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脾胃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脾虚胃寒是脾胃功能失调的表现,常见的症状有胸腹胀满,食欲不振等。

二、中药方剂1、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种具有补气健脾的中药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和炙甘草组成。

四君子汤可以补益脾胃,增强消化系统功能。

它可以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药治分量:4-5克人参、6克白术、6克茯苓、3克炙甘草。

泡水服。

2、香砂养胃汤香砂养胃汤是一种能够改善胃肠道功能的汤剂,由人参、干姜、陈皮、砂仁和甘草等中药组成。

它具有温中暖胃、健脾和燥湿的功效,可治疗胃脘不适、胃胀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用法用量:胃寒证型:人参3-6g,炙甘草2g,陈皮10g,香附陈皮各5g,苍术、白术各10g,干姜10g,砂仁6g。

三、偏方和食谱1、当归板栗羊肉汤当归板栗羊肉汤是一道方中有效的高蛋白汤。

它可补气血、养脾暖胃,适用于气血不足、脾胃虚寒的人群。

制作步骤:取当归、桂圆各20克、蜜枣4枚、板栗100克、羊肉500克,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至熟透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吃2次,每次食用250g左右,连续食用14天。

注意事项:羊肉应挑选肉质鲜嫩、有弹性的肉,避免太老或太腥。

2、红糖姜水红糖姜水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偏方,它的吃法非常简单。

红糖和姜都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能够缓解脾胃虚寒的症状。

制作步骤:取红糖20克、姜片2片,加适量淡水煮沸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可反复饮用,1天1-3次,每次喝150毫升。

注意事项:姜不可放太多,以防辣味过重刺激胃黏膜,与水一起加糖,煮至糖全部溶解为佳。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有哪些药方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有哪些药方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有哪些药方补脾胃虚寒是中医常见的病症,指的是由于饮食不当、情绪压力过大、体质较弱等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失调、阳气不足、畏寒肢冷等症状。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中医养生师经常会给出一些针对性较强的中药配方。

一、经典中药配方1、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补脾胃虚寒的经典方剂之一,由四味药物组成:白术、炙甘草、陈皮、生姜。

其中白术可以补脾益气,陈皮可以调理胃气,炙甘草有益气养血的作用,而生姜则可以温中散寒。

这个方剂可以无刺激性地安稳地调理胃肠和脾补气。

2、八珍汤八珍汤由八味中药组成:人参、黄芪、当归、白术、炙草、山药、茯苓、枸杞子。

此方剂强调调理全身气血,头部和肢末的血和经络,由此强调脾土生肌、土生金,以调理脾阳。

这个方体现了中医的同治归元思想,即根据整体情况来调理。

3、黄耆建中汤黄耆建中汤主要是由黄耆、白术、干姜、甘草等五味药组成,是一种比较温和的调理方剂,可调理脾胃、益气生津,平以温阳。

这个方是适合所有年龄段人群的。

二、食疗配方及偏方1、红糖姜汤红糖姜汤是一道简单又实用的食疗祛寒方,适合于生活中一些日常症状的调理,如手脚冰凉、腰酸腹泻等。

做法也比较简单,只需把一些生姜片和红糖加入开水中煮沸,即可供用。

而注意事项则是,孕妇和月经期女性不应过多喝此汤。

2、山药粥山药粥是一种味道比较好的粥,可配上同样的材料和适量的糯米,简单地加入开水煮沸,然后煮成粥后,早上喝是比较好的。

除此之外,也可加入葡萄干等果脯进行烹饪,增加其美味质感,来激励脾胃助消化。

三、注意事项做中药烹调时,最好要注重用药的品质,具有明显的界线和标志。

研磨时适量研磨,不要磨成粉,用量不要太大或太小。

中药再好的效果也要懂得用量适当。

做食物烹调时,注意要选择对身体有益的食物,如质量好的蔬菜,好的海产品等等。

而在烹饪的时候禁忌过量,应根据个体情况用量适当。

四、养生建议为了保持好的身体状况,我们应该加强进食时的调理,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制定饮食方案,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适应力。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处方大全集图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处方大全集图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处方大全集图补脾胃虚寒的中药处方大全集图补脾胃虚寒是一种常见的中医证候,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痛,大便溏泄等症状。

中药具有天然的药理作用,可以调理身体,强身健体。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针对补脾胃虚寒的中药处方,以及一些食谱和偏方,供大家参考。

一、中药处方1.四君子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用法用量:每次煮水5g,煎服,每日2次。

主治:益气养血,健脾和胃。

2.六君子丸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当归、陈皮、甘草。

用法用量:每次煎水3g,每日2次。

主治:调和脾胃,增加食欲。

3.八珍汤组成: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熟地、川芎、甘草。

用法用量:每次煮水3g,每日2次。

主治:滋阴补肾,调和气血。

4.参苓白术散组成:人参、苓子、白术。

用法用量:每次煮水3g,每日2次。

主治:健脾益气,利水化湿。

二、食谱1.红枣银耳粥配料:白米、红枣、银耳、冰糖。

制法:先将米洗净,加适量清水煮成粥,放入红枣、银耳和冰糖,再煮10分钟即可。

注意事项:红枣性温,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食用过多。

2.山药银耳汤配料:山药、银耳、熟地、姜片、红枣、冰糖。

制法:将山药、银耳、熟地、姜片和红枣加适量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小时,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注意事项:山药性平,有滋阴健脾的作用,但山药含有大量淀粉,糖尿病患者应慎食。

三、偏方1.燕麦粥配料:燕麦、水。

制法:将燕麦加入水中,煮沸后转小火熬1小时,不断搅拌,至粥熟软即可。

用量:每日1次,早餐食用。

注意事项:燕麦是富含膳食纤维和必需氨基酸的食物,只要不搭配过多糖类食物,可以帮助调理胃肠功能。

2.五味子茶配料:五味子、枸杞子、红枣、黄芪、当归。

制法:将五味子、枸杞子、红枣、黄芪、当归放入茶杯中,注入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

用量:每日1~2次。

注意事项:五味子具有益气和胃,润肺止咳的作用,但需要谨慎搭配,避免食用过量。

四、养生建议除了吃中药和食疗之外,平时我们还可以多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少吃辛辣和生冷食品。

不同人群方法不同,脾胃虚寒中药方

不同人群方法不同,脾胃虚寒中药方

不同人群方法不同,脾胃虚寒中药方脾胃虚寒的人中医认为,附子是一款温经逐寒、宣通气血的药材,特别适合那些脾胃虚寒、肝肾功能减退的中老年怕冷人群暖身食用。

羊肉也属于温补性食物,可起到助阳健胃、通血生津的作用。

如果家里的中老年人还有腰部和膝盖部位发寒、小便频繁等症状,可以多喝点附子羊肉汤,不但可以有效帮助身体防寒保暖,还能解决腰膝发寒、小便频繁等不适。

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张英提醒:红枣富含葡萄糖、蔗糖、维生素,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其它营养成分。

因此,多喝性味甘温的红枣汤可以起到调补脾胃、补血益肝,而且也可以保健、养颜、美容的功效。

减肥、偏食的人经常减肥、偏食的女孩子,维生素摄入不全面,而维生素B2又是平衡人体耗氧量的重要物质。

所以,属于这种怕冷的人群,又不想吃胖自己来抗寒,可选择多吃豆制品。

豆腐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能减少平时工作、活动时体内热量的快速散失,不但有助于保持能量,还能帮您提高耐寒能力。

血豆腐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对于贫血型寒症的人来说,特别能起到补铁补血、加强血液营养的作用,而达到暖身的效果。

身体虚弱、抵抗力差的人寒冷的冬天,身体虚弱、抵抗力差的人需要多吃些菌类和根茎类食物,可以帮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

粗根茎的菌类,会给人体补充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和微量元素铁、硒、钾等。

而冬季常见的山药,更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和淀粉,这两种营养物质可以快速地在人体内转化为热量,增加体内的能量,起到抗寒的作用,特别适合身体虚弱、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小孩保暖食用。

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的人现代都市的年轻人,因为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而导致体寒,还可能伴有失眠、焦躁、头痛等症状。

南瓜、黄椒等黄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它可起到促进人体代谢循环、补中益气、增强耐寒能力的作用。

交大一附院营养科主任段玛瑙说:“桂圆营养丰富,果肉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等物质,具有多种功能的药用食物,具有益心脾、安心神等功能。

脾胃虚寒的症状与调理方

脾胃虚寒的症状与调理方

脾胃虚寒的症状与调理方脾胃虚寒是现代人群的常见疾病,症状的表现常会随着天气、饮食的变化而引起或加重,常表现为胃部隐隐作痛。

以下就是关于脾胃虚寒的症状及调理方介绍,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脾胃虚寒的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欢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脾胃虚寒,为中医名词术语。

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

包括脾阳虚和胃阳虚(亦有认为单指脾阳虚),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

脾阳虚证可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

胃阳虚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胃阳虚证以胃失和降症状及阳虚证表现为辨证要点,脾阳虚证则以脾虚失运见症和虚寒证表现为辨证要点。

脾胃虚寒的调理宜食食物:性温味甘辛,具有健脾补气、温暖肠胃及祛寒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羊肉、鸡肉、牛肚、猪肚、链鱼、草鱼、荔枝、辣椒、韭菜、茴香菜、芥菜、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白蔻、红糖等。

忌食食物:性质寒凉、易损伤脾胃阳气的食物,如荞麦、莜麦、绿豆、豆腐、菠菜、空心菜、茄子、黑木耳、金针莱、莴苣、冬瓜、芹菜、苋莱、茭白、黄瓜、苦瓜、西瓜、柿子、香蕉、枇杷、梨、桃子等。

脾胃虚寒的食疗方:(1)茴香狗肉汤(2)生姜弱(3)茴香菜包子(4)干姜蜂蜜糯米饮(5)姜汁牛乳饮。

如下。

(1)茴香狗肉汤原料:大茴香10克,桂皮5克,陈皮6克,草果6克,生姜2片,狗肉250克,酱油适量,大蒜头4枚。

做法:将大回香、陈皮、桂皮、草果、生姜洗净;大茴香、桂皮、草果槌碎;大蒜头去皮;狗肉洗净,切小块,放鼎内热油炒去膻味。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子有哪些药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子有哪些药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子有哪些药补脾胃虚寒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理状态,它通常具有脾虚、胃虚、气虚、阳虚等表现。

中药方子可以很好地调理这种状况。

下面是一些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子。

1. 四物汤:四物指高丽参、当归、白术和熟地黄,这些中药具有补气血、益肝脾、调理气血等作用。

制作时,将四物加入水中,煮沸后放入红枣和枸杞,煮15-20分钟即可。

每天饮用1-2次,持续1个月。

2. 八珍汤:八珍汤由人参、黄芪、当归、白术、熟地黄、茯苓、甘草和桂枝组成。

它具有滋补气血、健脾胃、开胃消食的作用。

制作时,将八味中药加入水中,煮沸后调制饮用即可。

每天饮用1-2次,持续1-2个月。

3.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和甘草组成。

它具有补脾健胃、益气和中、除湿等作用。

制作时,将四味中药加入水中,煮沸后加入红枣和枸杞,煮15-20分钟即可。

每天饮用1-2次,持续2个月。

4. 黄芪炖羊肉:黄芪具有补气、益肾、健脾、除湿的作用,羊肉则具有温暖身体、滋阴润燥的作用。

制作时,先将黄芪煮5-10分钟,然后加入切好的羊肉和其他调味品(如姜片、料酒、盐等),炖煮至熟烂即可食用。

食用时可以配以米饭或面包,每周食用1-2次。

5. 人参鲫鱼汤:人参可以补气益阳,鲫鱼则具有养阴滋补、祛湿通乳等作用。

制作时,将去鳞去鳃的鲫鱼切块,加入水中煮沸,然后加入切好的人参和其他调味品(如姜片、料酒、盐等),煮10-15分钟即可食用。

每周食用2-3次。

以上方子的用量和制作步骤仅供参考,实际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和中医师的建议进行调配。

另外,在使用中药方子时,也需要遵守一些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体质、症状、疾病,选用不同的中药材和剂量。

2.在服用中药时,需要遵守医生和药剂师给定的用药方式、剂量和时间。

3.服用中药时应该注意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肚痛、恶心、腹泻等,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4.服用中药的同时,也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如饮食定时定量、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等。

[治疗胃寒的偏方]一次性根治胃寒偏方

[治疗胃寒的偏方]一次性根治胃寒偏方

[治疗胃寒的偏方]一次性根治胃寒偏方1、老母鸡老母鸡1只(中等大小),去毛、净膛。

另取砂仁12克、高良姜6克,用纱布包好,放入鸡肚中共炖,熟后去药包。

食肉饮汤,每周1次。

可暖胃散寒。

2、鲜姜、白糖治胃寒痛鲜姜500克(细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见效;如没彻底好,再继续吃,直至好为止。

3、白酒烧鸡蛋治胃寒二锅头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个鸡蛋,把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

轻者吃一、二次可愈。

注意鸡蛋不加任何调料。

4、高良姜高良姜10克,陈皮6克。

上两味药水煎20 分钝,取药汁200亳升,温热饮服,1次喝完+可祛寒止痛。

1、胡椒粉胡椒粉,分为白胡椒粉和黑胡椒粉,与黑胡椒粉相比,白胡椒粉虽然味道没那么好,但是白胡椒粉的药用价值会比较高一些,健胃暖胃、散寒的功效更好,另外要提醒大家,胡椒粉不是所有人吃适合吃的,因胡椒粉性热,所以,有热症的人,比如便秘、口干的患者要少吃,高血压患者则最好不要食用,夏天的时候也最好少吃。

2、橘子橘子是属于热性的水果,它性温,具有健脾、化痰、止咳、润肺的功效,胃寒的患者可以吃,经常吃降压药的老人吃橘子还能补钾。

但是橘子也不能多吃,吃多了容易上火,体热的人最好少吃。

3、生姜姜是厨房里不可少的一种食材,对男性十分有益,还可以治疗很多小疾病。

生姜,性温,也具有化痰、止咳、祛寒、和胃的功效,对于寒凉引起的胃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胃寒者可以吃生姜。

吃生姜的方法有多,比如可以配上红糖制成生姜红糖水,还可以加入红枣、枸杞等食物。

4、山药山药,也是温性的食物,它既可以当成日常食物来吃,也可以当成药材,是药食两用的食物,它具有很好生津益肺、补脾养胃的功效,能调理内分泌、调整消化,对脾胃虚弱有很好的疗效,因此,胃寒的人可以吃山药,山药可以和排骨炖汤吃,也可以加入大米中煮粥吃。

5、猪肚所谓的猪肚,就是猪的胃部,猪肚与胡椒粉一起搭配,煲成乳白色的猪肚胡椒汤,是一道美味的汤饮,它具有暖胃防寒的功效,脾胃虚弱的人、尿频的人多吃能起到很好的食疗效果。

治疗脾胃虚寒的偏方大全

治疗脾胃虚寒的偏方大全

治疗脾胃虚寒的偏方大全方1人参、青皮、陈皮、丁香各7克,白术5克,炮附子、苹果仁、炮干姜各4克,姜制厚朴、炙甘草各2克,生姜3片,红枣2枚。

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温中祛寒,适用于胃脘胀满疼痛。

方2甘蔗500克,高梁米30克。

将甘蔗榨取汁,同高粱米一起煮粥,佐餐用。

本方适用于胃热疼痛。

方3高良姜30克,粳米50克。

先用高良姜加适量的水,在沙罐内煎取药汁;再用药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之。

1日1次,连服3--7天。

本方适用于胃寒性胃疼。

方4陈皮20克,葱白10茎,香附子15克,生姜6克,鸡肉。

将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备用,再将陈皮洗净,香附醋炒,放入砂锅中煎取药汁200毫升,把生姜切成粒,葱切成丝,再把鸡肉,药汁同放入铁锅闷煮。

以先武火烧沸,酌加料酒、味精、酱油炒拌即成。

吃时,以沸米酒50毫升,边饮酒,边吃鸡了。

须开怀食饮。

本方适用于肝气郁滞之胃疼。

方5丁香1.5克,肉桂1克,红糖适量。

丁香、肉桂用温水浸透,武火煮沸,文火煮20分钟,取汁,调人红糖,每服5—10毫升,日3次。

本方温胃散寒,适用于感寒腹痛。

方6小茴香10克,胡椒12克。

两者共为细面,酒糊为丸,每服3--6克,温酒送下。

本方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疼痛。

方7鲫鱼250克,生姜30克,橘皮加克,胡椒3克。

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生姜洗净,切片,与橘皮、胡椒同包扎在纱布袋中,填人鱼肚,置锅内,加水适量,小火煨熟,加盐少许,空腹饮汤食鱼,日2次。

本方适用于感寒后之胃部疼痛。

方8猪肚〔狗肚更佳〕1具,粳米100--150克,丁香、肉桂、茴香各适量。

将前述各味一齐放入锅中,再加入一些调料,如姜、葱、盐、酒、酱,文火炖至极烂,粳米煮粥兑入,空腹服,日3次。

本方健脾温中,适用于胃部疼痛。

方9丹参30克,三七15克,老母鸡1只。

将丹参、三七切片,填人宰杀去毛及内脏的鸡腹内,放入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煨炖至鸡烂熟,捞去药渣,吃肉喝汤,每次1小碗,1日2次,不可多饮。

4款常见的中药方剂治疗脾胃虚寒!

4款常见的中药方剂治疗脾胃虚寒!

4款常见的中药⽅剂治疗脾胃虚寒! 脾虚多因饮⾷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或发⽣失⾎等症,脾胃虚寒的⼈往往容易⽣病,那么,有什么药⽅可以治脾胃虚寒呢?下⾯我们来看看治疗脾虚的⽅剂。

⽅剂⼀:参苓⽩术散 【组成】⽩扁⾖、⽩术、茯苓、⽢草、桔梗、莲⼦、⼈参、砂仁、⼭药、薏苡仁。

【功效】补脾胃,益肺⽓。

⽤于脾胃虚弱,⾷少便溏,⽓短咳嗽,肢倦乏⼒。

【症见】⼤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不化,饮⾷减少,⾷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物则⼤便次数增多,⾯⾊萎黄,神疲倦怠,⾆淡苔⽩,脉细弱。

⽅剂⼆:实脾饮 【组成】⽩术12克、厚朴6克、⽊⽠6克、⽊⾹3克、草果3克、⼤腹⼦(即槟榔)6克、茯苓15克、⼲姜6克、制附⼦6克、炙⽢草3克、⽣姜3⽚、⼤枣3枚。

【功效】温阳健脾,⾏⽓利⽔:⽤于脾阳不⾜,⽔湿内停,⽽见尿少浮肿下半⾝尤著、腹泻便溏、胸腹胀满,或⾝重肢冷。

⾆苔⽩腻⽽润,脉沉迟者。

本⽅与五苓散合⽤也可治疗慢性肾炎⽔肿、⼼脏病⽔肿或肝硬变腹⽔之轻症⽽属于脾阳虚者。

【症见】⾝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少,⾯⾊不华,神疲肢冷,⼩便短少,⾆质淡,苔⽩滑,脉沉缓。

⽅剂三:归脾汤 【组成】⽩术、⼈参、黄芪、当归、⽢草、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姜、⼤枣。

【功效】具有益⽓补⾎,健脾养⼼之功效。

主治⼼脾⽓⾎两虚证。

⼼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少,⾯⾊萎黄,⾆淡,苔薄⽩,脉细弱。

【症见】便⾎紫黯,甚则⿊⾊,或尿⾎、吐⾎、衄⾎及紫斑,神疲乏⼒,⽓短声低,⾯⽩⽆华,头晕,⾆质淡,苔薄⽩,脉细⽆⼒。

⽅剂四:⾹砂六君⼦汤 【组成】⼈参1钱,⽩术,2钱,茯苓2钱,⽢草10分,陈⽪8分,半夏1钱,砂仁8分,⽊⾹7分,加⽣姜2钱⽔煎服。

【功效】益⽓健脾,⾏⽓化痰。

脾胃⽓虚,痰阻⽓滞证。

呕吐痞闷,不思饮⾷,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虚肿满。

【症见】⽓虚痰饮,呕吐痞闷,脾胃不和,变⽣诸证者。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剂大全集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剂大全集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剂大全集补脾胃虚寒是中医中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也是很多人身体健康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中药方剂中,有很多应对此类体质的药方,这些中药方剂不仅可以通过中药煎煮的方式服用,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中,也可以将这些药品融入进去,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身体素质。

一、中药方剂1. 四君子汤主要成分:人参、白术、茯苓、黄芪。

用量:每次4-5克,一日3次,煮水代茶。

制作方法:将四味中药洗净,放入瓦罐中,加800毫升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焖煮20余分钟,过滤去渣,加糖或蜜服用。

注意事项:四君子汤性温,脾虚者慎用。

2. 六君子汤主要成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

用量:以上6种材料每种取4-6克,加水500毫升,先用武火煮沸15分钟,再用文火焖30分钟,取汁后分2次服用。

制作方法:将6味中药组合在一起,放入瓦罐中,加水煎煮30分钟左右,去掉渣滓,取出清汁饮用。

注意事项:对于胃肠虚寒、水肿胀满者不适合。

3. 五君子汤主要成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

用量:以上5种材料每种取4-6克,加水500毫升,先用武火煮沸15分钟,再用文火焖30分钟,取汁后分2次服用。

制作方法:将5味中药洗净,放入瓦罐中,加水煎煮30分钟左右,去掉渣滓,取出清汁喝。

注意事项:湿气重、口舌生疮、哮喘者禁用。

4. 菊花薏米茶主要成分:菊花、薏米。

用量:每次2-3克,冲泡饮用。

制作方法:将菊花和薏米混合在一起,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后细火慢煮10分钟,再加入适量冰糖搅拌均匀。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不宜多食。

5. 党参枸杞茶主要成分:党参、枸杞。

用量:每次20克,冲泡饮用。

制作方法:将党参和枸杞混合在一起,加入沸水冲泡,约10-15分钟后即可饮用。

注意事项:脾虚腹泻、高血压者忌食。

二、食谱及偏方1. 山药粥主要成分:山药、糯米、红枣。

用量:山药、糯米各100克,红枣适量。

制作方法:山药去皮,洗净切块放入砂锅中,加入糯米,水量加到过山药糯米混合物的2.5倍,中小火煮20-30分钟,根据个人口感掌握时间。

脾胃虚寒配方

脾胃虚寒配方

川穹: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

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

《本草从新》记载:“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

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

”生姜、功效:祛风、解表、和胃、温经止痛。

作用:有明显解热、抗菌、消炎作用;有镇静、止吐、抗过敏、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水浸剂在试管内有杀灭阴道滴虫作用;姜汁对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多种病原菌有强大杀菌作用;等等。

佛手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

具有理气化痰,止咳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效。

有治疗呕吐咳嗽以及神经性胃痛、肝胃气痛等作用。

香附功效理气解郁,调经止痛。

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

生用解表止痛,醋炒消积止痛,酒炒通络止痛,炒炭止血。

仅供参考!补骨脂的主要成分是补骨脂素指导意见:补骨脂的功效是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桂枝功效: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阳化气。

作用:1、有解热作用、能使皮肤血管扩张、调整血液循环、使血液流向表体有利于散热排汗、2、健胃作用;3、对流感病毒、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有显著抑制作用、4、对家兔心脏有抑制作用、并使血压下降。

吴茱萸及其变种的接近成熟的果实为常用中药。

其性热味苦寒,有散热止痛、降逆止呕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

豆蔻辛,温。

归肺、脾、胃经。

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

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草豆蔻还可与花椒、八角和肉桂等药材配合使用作为食品调味剂,可去除鱼、肉等食品的异味。

此外,草豆蔻茎杆韧性大、通透性能好,是上等编织材料,编织的坐垫冬暖夏凉,具有预防和治疗坐疮的功能。

当归补血能显著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升高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调血脂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血栓,调节血脂;降血压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炒白术燥湿,益气,健脾,健胃、行水。

温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大全

温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大全

温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大全温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大全脾胃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若脾胃功能出现问题,会导致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

为了保持脾胃的健康,除了日常饮食起居的注意,中药方子也是一种很好的调养方式。

以下是6个温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大全。

一、四神汤四神汤是一款非常经典的脾胃温补方,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胃脘痛、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制作方法如下:原料: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各等份。

制法:将四味药材洗净,加水煮沸后转慢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分3次服用,每次50ml。

注意事项:四神汤口感较苦,可适量加入蜂蜜调味,同时不宜在空腹时服用。

二、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款温补脾胃的中药方子,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胃脘痛、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制作方法如下:原料:人参、白术、茯苓、砂仁各等份。

制法:将四味药材洗净,加水煮沸后转慢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分3次服用,每次50ml。

注意事项:四君子汤口感较苦,可适量加入蜂蜜调味,同时不宜在空腹时服用。

三、黄精八君子汤黄精八君子汤是一款温补脾胃的中药方子,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痛、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制作方法如下:原料:黄精、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干姜、甘草各适量。

制法:将八味药材洗净,放在砂锅中加水煮沸,转小火煮30分钟,去渣留汁,分3次服用,每次50ml。

注意事项:黄精八君子汤口感较苦,可适量加入蜂蜜调味,同时不宜在空腹时服用。

四、人参党参汤人参党参汤是一款温补脾胃的中药方子,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痛、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制作方法如下:原料:人参、党参、茯苓、白术、半夏各适量。

制法:将五味药材洗净,放在砂锅中加水煮沸,转小火煮30分钟,去渣留汁,分3次服用,每次50ml。

注意事项:人参党参汤口感较苦,可适量加入蜂蜜调味,同时不宜在空腹时服用。

五、当归四物汤当归四物汤是一款非常经典的温补脾胃的中药方子,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痛、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什么中药补脾胃虚寒最好的

什么中药补脾胃虚寒最好的

什么中药补脾胃虚寒最好的什么中药补脾胃虚寒最好的作为经验丰富的养生专家,深知脾胃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任何对脾胃的损害都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正确的饮食调理和适当的中药治疗可以很好地改善身体状况。

以下是我总结的六个中药补脾胃虚寒的最佳方案:一、四物汤四物汤是补气血、调经止痛的经典方剂,也是补脾益胃的良方。

四物汤的组成为当归、熟地、白芍、川芎。

其中,熟地、白芍补血养气,当归活血调经,川芎行气活血。

四物汤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让身体更加健康。

制作方法:将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按照1:1:1:1的比例取适量,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炖1-2小时,至汤色变红,味道鲜美即可食用。

注意事项:妊娠期妇女慎用四物汤。

二、六君子汤六君子汤是治疗脾胃虚弱的常用中药方剂。

其组成为: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生姜。

其中,人参、白术、茯苓为六君子之首,是补气健脾的主要成分,甘草和大枣能调和各种药材,生姜则能温中行气,提高药效。

制作方法: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生姜按照3:3:3:2:5:1的比例取适量,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炖1-2小时,至汤色变黄,味道甜美即可食用。

注意事项:脾虚湿重者慎用六君子汤。

三、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种能够健脾胃、补气健力的方剂。

其组成为:人参、白术、茯苓、大枣。

四君子汤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体质虚弱者。

制作方法:将人参、白术、茯苓、大枣按照3:3:3:5的比例取适量,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炖1-2小时,至汤色变黄,味道甜美即可食用。

注意事项:脾虚湿重者不宜多食四君子汤。

四、八珍汤八珍汤以八种珍贵中药为主要成分,包括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枸杞、生姜、大枣。

这些药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能够补气养血,温中健脾。

所以,八珍汤对于脾胃虚寒、气血两虚的人非常适合,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制作方法:将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枸杞、生姜、大枣按照3:3:3:3:2:2:2:5的比例取适量,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炖1-2小时,至汤色变黄,味道香甜即可食用。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处方有哪些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处方有哪些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处方有哪些补脾胃虚寒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病症,出现虚寒的症状,如身体疲乏、食欲不振、腹泻等。

中药治疗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关于补脾胃虚寒的中药处方以及相关的食谱和偏方。

一、中药处方1.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治疗脾胃虚寒常用的方剂,具有补益脾胃、宽中和胃的功效。

主要成分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具体用法:将每味药材按照1:1:1:0.5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用适量水煎煮,直到水剩下一半左右,然后将药渣滤掉,取汁饮用。

一般每次服用15g左右,每日2-3次。

2. 保和丸保和丸是一种名副其实的验方,含有多种有益成分,能够调补脾胃、化瘀止疼、清热解毒等。

具体用法:每次服用5-10g,每日3-4次,最好在饭前半小时或饭后1小时服用,用温水冲服。

3. 刘氏肠胃片刘氏肠胃片是一种中成药,由多种名贵中药精制而成,具有温中止泻、健脾护胃等功效。

具体用法:每次用量为2片,每日3次,温水冲服,最好在餐前半小时或餐后1小时服用。

以上3种中药都是常用于补脾胃虚寒的中药处方,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孕妇忌服、患有高血压、心脏疾病等患者慎用。

二、食谱及偏方1. 苦瓜鲇鱼汤苦瓜和鲇鱼都有养胃、健脾的作用,可以制作成一道美味营养的汤。

具体制作方法:取适量苦瓜切片、鲇鱼去骨切块,加入适量调料慢火炖煮30-40分钟即可,最后加入少许盐调味。

每周2次,每次食用250g即可。

2. 黄豆黑木耳炖排骨这道汤品含有各种营养成分,有益于人体健康,同时也可调养脾胃。

制作方法为:将适量的排骨焯水后放入砂锅内和已泡发的黄豆、黑木耳一起加水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炖30-40分钟,最后调味即可。

每周食用2次,每次食用200g左右。

以上2道食谱均适用于补脾胃虚寒的人群,但在制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食品的新鲜度和烹饪方法对保留食品的营养成分很重要,切不可过度加热。

2. 食物的调料要少放盐,不宜过咸。

3. 在选择食材时,尽可能选择新鲜、天然的食材,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

脾胃虚寒调理方法

脾胃虚寒调理方法

调理方法1、食物调理脾胃虚寒者应多吃温胃散寒的食物,如胡椒、大枣、黑豆、老姜、狗肉、猪肚等。

而且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少吃刺激性食物。

还有胃寒病人可多喝胡椒猪肚汤。

早晚喝点姜糖水,也有助御寒胃。

也可以服用胃用中药蜜浆进行调理治疗,效果明显,食用胃很快舒服了,绿色安全无副作用,可治愈脾虚胃寒。

平时不要吃寒冷性凉的食品,多运动。

合理的膳食,定时定量,多食清淡、少刺激性食物,谨防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过热、过凉的食物。

茶疗调理脾虚胃寒的调养还可选用鲜姜红茶,鲜姜红茶不仅有治疗胃寒的效果,对患者体质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鲜姜红茶主要由鲜姜、白糖,与红茶一起冲饮,可治疗受凉引起的寒症。

鲜姜发暖,红茶也是发暖之物,长期服用可以驱散体内寒气,从而使胃寒症状缓解,在调养中可选用中性温性的红茶作为日常饮品,红茶不仅有治疗胃寒的效果,对患者体质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中医认为:“时届寒冬,人的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

养生之道,贵乎御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品。

此外,胡椒砸碎加以红糖水冲服,治胃寒且有一定的疗养温胃的作用.合理的膳食,食疗对脾虚胃寒也有很好的疗养作用。

酵素调理脾虚胃寒一般以脾阳虚为主,因此要治疗脾虚胃寒还要从调理脾、胃开始,食物调理和茶疗不仅可以治疗胃寒,对患者体质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长生酵素含有蛋白酵素,可以补脾养胃,促进细胞循环,对驱散体内寒气,增加体内气血,从而缓解缓解脾虚胃寒症状,俗话说“冬病夏治”,因此夏季是治疗脾虚胃寒的好时机,在酵素调理的基础上,要多运动,注意食物的进补。

临床验方1.白酒烧蛋高度白酒50毫升,盛在小碗内,打入1个鸡蛋,把白酒点燃,待酒烧干、鸡蛋熟后,于早晨空腹吃1次。

2.猪肚老姜生猪肚1个(洗净),老生姜(切片)。

将老生姜装入猪肚内,炖熟或蒸熟,分2~4次吃完。

3.茴香橘核粉小茴香、橘核各等份,炒后研为细末混匀,每次胃痛时或早晚饭前,温开水冲服。

4.香姜饮小茴香、干姜、木香,甘草。

脾胃虚寒验方指南

脾胃虚寒验方指南

脾胃虚寒验方指南脾胃虚寒,为中医名词术语。

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

下面小编准备了脾胃虚寒验方指南,希望对您有帮助!脾胃虚寒验方指南1、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温里剂-温中祛寒) 出自《伤寒论》厚朴12克(炙,去皮) 生姜9克(切) 半夏6克(洗) 甘草6克(炙) 人参3克原方: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斤(洗) 甘草3两(炙) 人参1两治: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脾满便难,脾实虚也;今腹满而不便难,脾虚病也。

主虚寒。

亦用之治“发汗后腹满者”[1]。

2、附子粳米汤(温里剂-温中祛寒) 出自《伤寒论》制附子15克,半夏、甘草各10克,大枣10枚,粳米15克原方:附子一枚,半夏半斤,甘草2两,大枣10枚,粳米半斤。

治:腹中切痛,寒也,腹中雷鸣,气也。

3、小建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药(18克) 生姜(9克)大枣(6枚)炙甘草(6克)。

治: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舌淡苔白,脉细弦。

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

4、理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上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一日三次。

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治:本方功效类同小建中汤。

方原出自《伤寒论》,同名类方又有29首。

主治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

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5、理中丸(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人参(15克) 干姜(15克) 白术(15克)甘草(15克) {原方丸剂各用90克}【异名】人参汤(《金匮要略》卷上)、治中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理中煎(《鸡峰普济方》卷十二)、人参理中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虚寒验方
1、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厚朴12克(炙,去皮) 生姜9克(切) 半夏6克(洗) 甘草6克(炙) 人参3克
原方: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斤(洗) 甘草3两(炙) 人参1两
治: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脾满便难,脾实虚也;今腹满而不便难,脾虚病也。

主虚寒。

亦用之治“发汗后腹满者”[1]。

2、附子粳米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制附子15克,半夏、甘草各10克,大枣10枚,粳米15克
原方:附子一枚,半夏半斤,甘草2两,大枣10枚,粳米半斤。

治:腹中切痛,寒也,腹中雷鸣,气也。

3、小建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饴糖(30克)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6枚)炙甘草(6克)。

治: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舌淡苔白,脉细弦。

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

4、理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上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一日三次。

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治:本方功效类同小建中汤。

方原出自《伤寒论》,同名类方又有29首。

主治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

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5、理中丸(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人参(15克)干姜(15克)白术(15克)甘草(15克){原方丸剂各用90克}
【异名】人参汤(《金匮要略》卷上)、治中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理中煎(《鸡峰普济方》卷十二)、人参理中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

治:本方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作丸剂,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一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
6、厚朴温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卷中·肺之脾胃虚方》
方1:厚朴(姜制)陈皮去白,各一两(各9g)甘草炙茯苓去皮草豆蔻仁木香各五钱(各5g)干姜七分(2g)
方2:厚朴、陈皮各30g 甘草炙茯苓去皮草豆蔻仁木香各15g 干姜2g生姜3片(本方为研末为散,如作汤剂则用方1剂量)
治:脾胃寒湿气滞证。

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沉弦。

【方解】本方证因脾胃伤于寒湿所致。

寒性凝滞,湿性粘腻,易阻气机,若寒湿着而不行,困于脾胃,则致脾胃气机阻滞,升降失常,遂成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等症。

寒不温不去,湿不燥不除,气不行不畅,故当行其气、温其中、祛其寒、燥其湿。

方中厚朴辛苦温燥;行气消胀,燥湿除满为君药。

草豆蔻辛温芳香,温中散寒,燥湿运脾为臣药。

陈皮、木香行气宽中,助厚朴消胀除满;干姜、生姜温脾暖胃,助草豆蔻散寒止痛;茯苓渗湿健脾,均为佐药。

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功兼佐使。

诸药合用,共成行气除满,温中燥湿之功,使寒湿得除,气机调畅,脾胃复健,则痛胀自解。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脾胃寒湿气滞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脘腹胀痛,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本方重点在于温中,对于客寒犯胃致脘痛呕吐者,亦可用之。

2楼
2.加减变化若痛甚者,可加肉桂、良姜以温中散寒止痛;兼身重肢肿者,可加大腹皮以下气利水消肿。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肠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妇女白带等属寒湿气滞者。

7、四逆汤出自《伤寒论》(温里剂-温中祛寒)
炙甘草(君,二两,约6克)干姜(臣,一两半,约9克)附子(使,一枚,生用,破八片,约12克)
治:病危。

本方乃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方。

主治伤寒太阳病误汗伤阳,及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霍乱病等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欲绝者,以及瘟疫、疟疾、厥证、脱证、痛证见有上述症状,属阴证者。

现常用于心肌梗塞、心衰、急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各种高热大汗所致之虚脱,各种因素所致的休克等属于阳衰阴盛者。

本方具有抗休克、强心、升血压之作用,用治危症病人之少阴大寒者,少阴者,肾脉也。

《南雅堂医案》云:少阴为病,内寒外热,腹痛下利清谷,四肢厥冷,恶寒不渴,拟用四逆汤主治。

附子1枚(生用)、干姜1钱5分、炙甘草3钱。

《伤寒论汇要分析》:苏某妻,30余岁。

月经期间不慎冲水,夜间或发寒战,继即沉沉而睡,人事不省,脉微细欲绝,手足厥逆。

此乃阴寒太盛,阳气大衰,气血凝滞之故,拟大剂四逆汤:炮附子25g,北干姜12g,炙甘草12g,水煎,分4次温服,每半小时灌服1次,此为重药缓服办法,如1剂顿服,恐有“脉暴击”之变。

服全剂未完,四肢转温,脉回,清醒如初。

此大剂量使用者,须辨证施治。

心肌梗塞治用
《伤寒论汤证论治》云:赵某某,男,58岁,农民。

胸闷气短年余,服冠心苏合丸可缓解。

突然心痛难忍,心神不安,冷汗出,四肢冰冷,神昏欲睡,面色赤,唇紫甲青,四肢逆冷,冷汗不止,下利,臭味不浓,舌质淡,脉微欲绝。

西医诊为急性心肌梗塞伴休克,中医诊为少阴病,当即针人中、内关,神渐有爽。

急以回阳救逆:制附子18g,干姜10g,炙甘草25 g,肉桂3g,急煎,冷服。

良久,四肢渐温,冷汗消,面色已复常态,口语已利,脉复渐有神。

《天津医药通讯》(1972;11:1):在治疗的10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有23例并发休克,经治无一例死亡。

其中亡阳型用四逆汤治疗。

认为本方有升压、强心作用,如与生脉散等合用,可解决较长时间用升压药以后停药血压下降的问题。

高血压治用
《广西中医药》(1980;1:30):刘某,女,55岁,高血压病十余年,服滋潜清降药反剧。

精神萎靡,步态蹒跚,面赤颧红,彻夜难寐,口干不渴,身着棉衣,四肢逆冷,大汗淋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欲绝。

血压20.0/14.7kPa。

证属阴盛格阳。

拟四逆汤加味:熟附子9g,干姜6g,炙甘草6g,党参12g,龙骨12g。

一剂后手足转温,仍心烦难寐。

上方加黄连3g,服3剂,诸症悉除,渐能入睡,血压18.7/12.0kPa。

8、参附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世医得效方》卷六
方:人参12克炮附子9克
另方:人参附子(炮,去皮、脐) 青黛各15克
主治:病危。

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粘冷,四肢不温,呼吸微弱,或上气喘急,或大便自利,或脐腹疼痛,面色苍白,脉微欲绝。

现用于心力衰竭见有上述症状者。

凡大病虚极欲脱,产后或月经暴崩,或痈疡久溃,血脱亡阳等,均可用本方救治。

但一见阳气来复,病情稳定,便当辨证调治,不可多服,免纯阳之品过剂,反致助火伤阴耗血。

9、大建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金匮要略》
川椒(6克)干姜(12克)人参(6克)
治:此方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症见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证。

腹痛连及胸脘,痛势剧烈,其痛上下走窜无定处,或腹部时见块状物上下攻撑作痛,呕吐剧烈,不能饮食,手足厥冷,舌质淡,苔白滑,脉沉伏而迟者用之。

10、附子汤(温里剂-温经散寒)出自《金匮要略》
方:炮附子(12g) 茯苓三两(9g) 人参二两(6g) 白术四两(12g) 芍药三两(9g)
主治:温经助阳,祛寒化湿。

凡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

但因风湿关节肿痛者,不宜用本方。

注明:附子汤与真武汤组成药物仅一味之差,均主治肾阳虚衰兼水湿泛溢之证。

不同之处:附子汤重用附、术,并伍以人参,重在温补脾阳而祛寒湿;真武汤附、术半量,更佐生姜,重在温补肾阳而散水气。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

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