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疫情考点透视突破03+免疫系统消灭人体内的病毒(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2.(6分)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3.(6分)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4.(6分)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的对应,不合理的是()实验材料实验目的A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B蝗虫的精巢细胞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C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D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A.A B.B C.C D.D5.(6分)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6.(6分)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0学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生物及答案解析

2020学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生物及答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生物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产生抗原抗体复合物,A正确;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B正确;C、蛋台质结合Fe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C错误;D、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D正确。

答案:C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作用,A错误;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如性激素),B错误;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D错误。

答案:C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叨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物激素的调节。

A、激素只具有调节功能,不能提供能量,不属于高能化合物,A错误;B、激素只有调节功能,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B错误;C、激素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C错误;D、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D正确。

高考生物考点《免疫学的应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考点《免疫学的应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考点《免疫学的应用》真题练习含答案1.自2020年以来,世界多地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有助于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B.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C.多次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可增强人体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D.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抗原MHC受体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答案:B解析:新型冠状病毒能通过唾液进行传播,通过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有助于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能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A正确;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注射新冠病毒的相关抗体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因为抗体能直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而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用于免疫预防,而不能用于免疫治疗,B错误;新冠病毒疫苗相当于抗原,多次注射新冠病毒疫苗能促进机体产生更多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能增强人体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C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被感染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并可进一步使其裂解死亡,D正确。

2.下列有关免疫学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免疫抑制剂主要使B细胞增殖受阻,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B.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是利用特异性免疫的特异性和记忆性的特点C.根据抗原能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可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D.可用COVID-19治愈者的血清治疗COVID-19患者答案:A解析:异体器官移植由于免疫排斥而成活率较低,发生的免疫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因此使用免疫抑制剂主要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A错误;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是利用特异性免疫中的记忆细胞能特异性保持对抗原的记忆,使得二次免疫反应快且强烈,B正确;根据抗原能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可以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C正确;可用COVID-19治愈者血清治疗COVID-19患者,因为COVID-19治愈者的血清中存在相应的抗体,D正确。

2020年高考生物疫情考点透视突破03 免疫系统消灭人体内的病毒(原卷版)

2020年高考生物疫情考点透视突破03 免疫系统消灭人体内的病毒(原卷版)

突破03 免疫系统消灭人体内的病毒此次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都是冠状病毒,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RNA单链,它们的遗传信息蕴含在构成RNA的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两种病毒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多数情况下我们却没有发病,是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后,免疫系统又是如何起作用的?【知识链接1】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B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相关链接】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需要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消灭,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血浆和淋巴。

【典例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及其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淋巴细胞也叫免疫细胞,分布在淋巴液和淋巴结中B.免疫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C.对癌变肝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免疫系统有防卫功能,且防卫功能越强大越好【典例2】最近一项新研究报道,在服用一种关节炎药物后,两位多年患有秃头症的患者,长出部分头发。

该症因为免疫系统攻击头部毛囊,导致了头顶的头发全部脱落。

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系统攻击头部毛囊的原因可能是毛囊的某些结构类似于某些抗原的结构B.目前普遍认为,人体生命活动主要通过神经一免疫的调节机制来完成调节C.免疫系统“识别自己,排除自己”的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D.关节炎药物的使用,可能降低了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易错提醒】①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但病毒仍可进入细胞内,这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是相对的。

【知识链接2】免疫种类:【相关链接】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

鼻腔中的黏膜和毛发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020高考生物试题解析(全国卷汇编)

2020高考生物试题解析(全国卷汇编)

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解析全国1卷全国2卷全国3卷2020年全国1卷高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1.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答案】B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该病毒不能离开活细胞独立生活。

【解析】A、戴口罩可以减少飞沫引起的病毒传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新冠病毒,A正确;B、病毒只能依赖于活细胞才能存活,不能在餐桌上增殖,B错误;C、煮沸可以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杀死病原体,C正确;D、手可能接触到病毒,勤洗手可以洗去手上的病原体,降低感染风险,D正确。

故选B。

2.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答案】D呼吸底物是葡萄糖时,若只进行有氧呼吸,则消耗的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量;若只进行无氧呼吸,当呼吸产物是酒精时,生成的酒精量=生成的二氧化碳量。

【解析】A、若二氧化碳的生成量=酒精的生成量,则说明不消耗氧气,故只有无氧呼吸,A正确;B、若只进行有氧呼吸,则消耗的氧气量=生成的二氧化碳量,B正确;C、若只进行无氧呼吸,说明不消耗氧气,产乳酸的无氧呼吸不会产生二氧化碳,C正确;D、若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若无氧呼吸产酒精,则消耗的氧气量小于二氧化碳的生成量,若无氧呼吸产乳酸,则消耗的氧气量=二氧化碳的生成量,D错误。

2020年高考生物疫情考点透视突破07 新冠状病毒病毒专项练习(解析版)

2020年高考生物疫情考点透视突破07 新冠状病毒病毒专项练习(解析版)

新型冠状感染肺炎专题练习(解析版)1. 下列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生活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寄生于植物细胞而生存B.寄生于动物细胞而生存C. 漂浮于空气中而生存D.依赖于人体分泌物而长期生存【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病毒过寄生生活,寄生具有特异性。

【解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由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的,所以它的寄主细胞是动物。

病毒在寄生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一般而言,不同种生物体内寄生的病毒不同。

但是病毒在不断的变异,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寄主细胞也在发生改变。

故选B。

2.下列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是双链DNAB.遗传物质是单链RNAC.遗传物质是蛋白质外壳D.遗传物质是分布呈冠状的刺突糖蛋白【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病毒的遗传物质类型。

【解析】病毒的核酸是DNA或者RNA。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病毒是RNA,故选B。

3.下列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和组成叙述错误的是A.2019新型冠状病毒具有细胞结构B.冠状病毒因在电镜下观察到冠状构造而得名C.2019新型冠状病毒具有结构相对简单的单链RNA核酸D.2019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和RNA两种成分组成【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病毒的结构和化学成分。

【解析】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非细胞结构生物,A错误;B、病毒因其表面呈冠状的突起物而得名,B正确;C、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囊膜、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C正确;D、2019新型冠状病毒膜表面有三种糖蛋白,核心的核酸为非节段单链(+)RNA,D正确。

故选A。

4.2019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属于A. 血液传染病B.呼吸道传染病C.消化道传染病D.体表传染病【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病毒的传播途径。

【解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主要造成急性呼吸道症状,所以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故选B。

5.下列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叙述错误的是A.2019-ncov疫苗难研发是因为其结构内单链RNA易发生基因突变B.2019-ncov与SARS病毒都引起的都是呼吸道传染病C.我国2019-ncov引发的流感与鼠疫均按甲类传染病防疫D.2019-ncov与疯牛病病毒组成成分相似【答案】D。

2020年新冠病毒主题高考模拟试题(生物)试题解析

2020年新冠病毒主题高考模拟试题(生物)试题解析

2020 年新冠病毒主题原创高考模拟试题(生物)试题解析1.D解析:本题旨在考察病毒有关组成及结构。

2019-nCoV 进入细胞的过程是一种类似胞吞的过程,所以体现的是生物膜的流动性,A错误。

病毒外包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正确。

但是肺炎双球菌的荚膜成分主要是多糖,与病毒外包膜的主要成分不同,B 错误。

糖蛋白S 是位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必须发出信号和接受信号的都是细胞,C 错误。

高温使蛋白质变性,但是不会使肽键发生断裂,而双缩脲试剂是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发生显色反应,所以变性后的蛋白质仍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D 正确。

2.D解析:本题考查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医护人员及患者在锻炼过程中能量消耗较大,ATP 消耗速率较快,同时锻炼过程中呼吸作用加强,ATP 合成速率也较快,A 错误。

医护人员及患者在锻炼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及免疫调节,B 错误。

锻炼过程中,人体内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氧化分解提供能量,C 错误。

锻炼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患者会出汗,淡盐水可以及时补充人体丢失的水和无机盐,进而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相对稳定,D 正确。

3.A解析:本题为表格信息题,考查学生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HIV 逆转录的模板是自身的RNA 分子,原料、能量均由宿主细胞提供,A 错误。

HIV 病毒最初侵入人体时,在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下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B 正确。

在药物处理前,测量血浆中HIV 含量的目的是与药物处理后形成自身前后对照,排除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的干扰,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C 正确。

根据实验结果,磷酸氯喹处理的实验组在1 月及2 月后血浆中HIV 含量下降,“模拟药剂”处理的对照组在1 月及2 月后血浆中HIV 含量基本不变,因此磷酸氯喹的干扰能抑制HIV 病毒的增殖,D 正确。

4.D解析:本题旨在考察植物激素以及实验的相关知识。

因为对照组应为空白对照,也就是不加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所以其应不受外源激素的调节,A 正确。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m)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6分)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 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也可以从RNA流向蛋白质B. 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均可编码多肽C. 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D. 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2. (6分)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I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e)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箱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R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用KCI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KC1 4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 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伴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 本实验中Sue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D. 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e或KC1而提高3. (6分)细胞内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嗦吟(Do含有I的反密码了在与mRNA中的密码了互补配对时,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ly表示甘氨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mRNA mRNA mRNA C C I G-G- AB、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B正确;C、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C正确;D、消毒酒精的浓度为75%,酒精进入人体后会被代谢,不可以使细胞内的病毒蛋白变性,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6. (6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

2020年高考真题——生物(全国卷Ⅱ) 含答案

2020年高考真题——生物(全国卷Ⅱ) 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生物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2.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A.艾滋病B.类风湿性关节炎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D.抗维生素D佝偻病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可以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B.探究人体红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C.观察细胞中RNA和DNA的分布时,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D.用细胞融合的方法探究细胞膜流动性时,可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4.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5.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6.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

2020年高考生物疫情考点透视突破05 病毒的变异与环境保护(解析版)

2020年高考生物疫情考点透视突破05 病毒的变异与环境保护(解析版)

专题05 病毒的变异与环境保护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都是冠状病毒,但与SARS相比,新冠病毒的潜伏期长(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传染性强(无症状也可传染,人群普遍易感)。

截止到目前(2020年2月5日)尚无确认有效的治疗方法。

【知识链接】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遗传信息蕴含在构成RNA的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一般而言,单链RNA不稳定,易发生突变。

【典例1】病毒的结构简单,在进化过程中没有优势,但病毒的基因组在复制时容易产生变异,因此又在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下来。

下列关于病毒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病毒的核酸为单链结构,所以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B.进化过程中致病能力弱而传播能力强的病毒更容易被保留C.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够为病毒的进化提供原材料D.进化过程中不会出现传播能力和致病能力都强的病毒【答案】B【解析】病毒的核酸可能是DNA或RNA,其中DNA是双链结构的,A错误;进化过程中致病能力弱而传播能力强的病毒更容易被保留,B错误;病毒没有染色体变异,也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没有基因重组,C错误;进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传播能力和致病能力都强的病毒,如: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

【典例2】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病毒不能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等行为B.病毒能进行增殖,所以被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C.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可获得32P标记的子代病毒D.病毒结构简单,成分只含有蛋白质和DNA【答案】B【解析】病毒的性状主要是由其含有的遗传物质核酸决定的,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能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等行为,A错误;病毒借助宿主细胞,能进行增殖、遗传和变异,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所以病毒被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B正确;病毒为寄生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因此用含32P 的培养基直接培养,不能获得32P标记的子代病毒,C错误;病毒结构简单,成分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但该核酸不一定是DNA,D错误。

2020高考全国3卷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2020高考全国3卷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3卷高考生物试题解析1.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也可以从RNA流向蛋白质B.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均可编码多肽C.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D.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答案】B【解析】A、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包括DNA转录成mRNA,mRNA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A正确;B、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可以转录出mRNA、tRNA、rRNA等,mRNA可以编码多肽,而tRNA的功能是转运氨基酸,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组成物质,B错误;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DNA分子上还含有不具遗传效应的片段,因此DNA分子的碱基总数大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C正确;D、染色体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D正确。

故选B。

2.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用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KCl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件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1而提高【答案】C【解析】A、K+、Cl-是植物所需要的矿质离子,可被植物细胞主动吸收,进入细胞后能使细胞渗透压上升,A正确;B、水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重要物质,胚芽鞘伸长生长的过程伴随着细胞的吸水过程,B正确;C、由题干信息可知,用KCl代替蔗糖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而KCl不能作为能源物质,因此不能说明蔗糖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的作用效果,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IAA+Suc组胚芽鞘伸长率明显高于IAA组,而KCl代替Suc也可达到相同结果,因此说明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D正确。

2020年高考真题:生物(新课标ⅱ)【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真题:生物(新课标ⅱ)【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2.(6分)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A.艾滋病B.类风湿性关节炎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D.抗维生素D佝偻病3.(6分)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可以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B.探究人体红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C.观察细胞中RNA和DNA的分布时,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D.用细胞融合的方法探究细胞膜流动性时,可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4.(6分)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5.(6分)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

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6.(6分)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破03 免疫系统消灭人体内的病毒此次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都是冠状病毒,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RNA单链,它们的遗传信息蕴含在构成RNA的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两种病毒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多数情况下我们却没有发病,是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后,免疫系统又是如何起作用的?【知识链接1】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B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相关链接】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需要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消灭,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血浆和淋巴。

【典例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及其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淋巴细胞也叫免疫细胞,分布在淋巴液和淋巴结中B.免疫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C.对癌变肝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免疫系统有防卫功能,且防卫功能越强大越好【答案】B【解析】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A错误;免疫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B正确;对癌变肝细胞的清除是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C错误;免疫系统如果防卫功能过强,会引起免疫失调,如过敏反应,D错误。

【典例2】最近一项新研究报道,在服用一种关节炎药物后,两位多年患有秃头症的患者,长出部分头发。

该症因为免疫系统攻击头部毛囊,导致了头顶的头发全部脱落。

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系统攻击头部毛囊的原因可能是毛囊的某些结构类似于某些抗原的结构B.目前普遍认为,人体生命活动主要通过神经一免疫的调节机制来完成调节C.免疫系统“识别自己,排除自己”的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D.关节炎药物的使用,可能降低了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答案】B【解析】免疫系统攻击头部毛囊的原因可能是毛囊的某些结构类似于某些抗原的结构,A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B 错误;免疫系统“识别自己,排除自己”的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正确;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属于免疫能力过强,因此关节炎药物的使用,可能降低了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正确。

【易错提醒】①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但病毒仍可进入细胞内,这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是相对的。

【知识链接2】免疫种类:【相关链接】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

鼻腔中的黏膜和毛发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典例】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淋巴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青霉素能杀菌和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菌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答案】B【解析】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故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而不是淋巴细胞)等,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故A项错误;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

特异性免疫由于要产生免疫活性物质,故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B项正确;青霉素是抗生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所以它不属于人体的免疫,C项错误;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项错误。

【相关链接】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吞噬细胞可以对其进行识别和吞噬。

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典例】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A.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C.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仅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即可D.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经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作用过程【答案】D【解析】淋巴细胞分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不论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需要淋巴细胞参与,A错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B错误;对于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在细胞外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如果进入细胞内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发挥作用,C错误;病毒属于寄生在细胞内的生物,病毒为进入细胞之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进行细胞内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病毒,再由体液免疫将病毒消灭,D正确。

【相关链接】吞噬细胞对冠状病毒进行摄取和处理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这说明吞噬细胞既能参与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冠状病毒会入侵肺细胞,要将其完全清除需要经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同时参与这两个过程的淋巴细胞是T细胞。

【典例】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能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下列有关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往往需要借助T细胞的传递②病毒进入细胞之前,常由体液免疫降低病毒的感染力③在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后,常需要抗体来协助消灭抗原④体液免疫针对细菌病原体,细胞免疫针对病毒病原体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体液免疫抗原往往需要借助T细胞来传递,①正确。

体液免疫的抗体先与病毒在体液中结合,阻止其进一步扩散进入细胞,②正确。

细胞免疫通过靶细胞裂解抗原后,暴露抗原,再通过抗体消灭抗原,③正确。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可以针对细菌和表达,二者相互配合,④错。

综上所述,C正确。

【典例】如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B.细胞⑤为靶细胞C.细胞③为B细胞D.阶段Ⅳ、V为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①表示吞噬细胞,②表示T淋巴细胞,③表示B淋巴细胞,④表示记忆细胞,⑤表示浆细胞.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功能,吞噬细胞识别抗原没有特异性,故A错误;细胞⑤表示浆细胞,能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故B错误;细胞③表示B 淋巴细胞,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故C正确;阶段Ⅳ、V为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Ⅵ表示效应阶段,故D错误.【易错提醒】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知识链接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相关链接】肺细胞被冠状病毒感染后,效应T细胞与肺细胞密切接触,使细胞裂解死亡。

这(属于)细胞凋亡。

【典例】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

下列有关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头发变白是由于黑色素细胞凋亡导致细胞内酪氨酸酶减少B.细胞凋亡是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的被动死亡过程C.效应T细胞与癌细胞结合,使癌细胞裂解,之后被清除属于细胞凋亡D.细胞凋亡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属于细胞分化过程【答案】C【解析】头发变白是细胞衰老的特征,A错误;细胞凋亡是细胞的正常死亡,B错误;效应T细胞与癌细胞结合,使癌细胞裂解,之后被清除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细胞凋亡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但不属于细胞分化,D错误。

【典例】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受细胞自身基因的调控B.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C.细胞凋亡不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凋亡清除【答案】C【解析】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细胞凋亡出现在个体发育各个过程中。

故选择C。

【易错提醒】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变化为首先出现的是细胞体积缩小,连接消失,与周围的细胞脱离,然后是细胞质密度增加,通透性改变,核质浓缩,核膜核仁破碎,DNA降解为不同片段;细胞膜有小泡状形成,结构仍然完整,最终可将凋亡细胞遗骸分割包裹为几个凋亡小体,无内容物外溢,因此不引起周围的炎症反应,凋亡小体可迅速被周围吞噬细胞吞噬。

【知识链接4】二次免疫:机体再次感染同种病毒时,由于体内的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保持对抗原的长期记忆,会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浆细胞合成大量抗体将抗原清除,快速产生效应T细胞使被侵染细胞裂解。

(1)二次免疫的特点: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二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产生抗体又快又多,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

(2)二次免疫的基础:在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记忆细胞,当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地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更快更多地产生抗体。

【相关链接】已被治愈的患者短期内不容易再次被冠状病毒感染,这是由于他们体内产生了(记忆细胞),当再次接触冠状病毒抗原时,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典例】如图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患病程度与抗体浓度密切相关B.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是反应快、免疫强C.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所以切除人体的胸腺,不会影响抗体的浓度D.在二次免疫中,主要是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从而使抗体浓度升高【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随抗体浓度的升高,患病程度降低,故患病程度与抗体浓度密切相关,A项正确;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是反应快、免疫强,B项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但需要T细胞的呈递及淋巴因子的刺激,故切除人体的胸腺,也会影响抗体的浓度,C项错误;在二次免疫中,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使抗体浓度升高,D项正确。

【典例】如图若表示二次免疫过程,则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B细胞具有直接识别抗原的能力B.不同抗原刺激可导致一种①分泌不同的抗体C.②为抗体,在二次免疫中产生的量比初次免疫多D.二次免疫反应快且更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未患病前将其消灭【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抗原刺激B细胞是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当相同抗原再次感染机体时,会刺激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