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M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印迹法)

新加坡MP生物医学亚太有限公司生产的HIV-1+2抗体免疫印迹试剂(HIVBLOT 2.2)1)原理wB是将HIV蛋白经SDS-PAGE,由于蛋白分子大小不同而分离开来,然后再把这些已分离的不同蛋白带转移到硝化纤维膜上,以后用不同的方式,包括非常敏感的免疫酶法,检测HIV抗体。
每一条硝化纤维膜上均含有经电泳分离过的HIV抗原。
若有相应抗体就会与硝化纤维膜条上的抗原带相结合。
然后与抗人的IgG酶结合物反应。
在底物作用下,硝化纤维膜条带上呈现紫色,表示阳性反应。
2)基本检测程序(1)准备试剂:配制稀释洗涤液、印迹缓冲液、工作酶结合溶液。
(2)湿润膜条:用镊子从塑料管中小心取出所需的硝化纤维膜条,其中包括3条对照(强阳性、弱阳性、阴性对照各1条),并且将有编号的膜面向上放入分析槽中,随后加人2 ml 已经稀释好的洗液,室温(22~28℃)振荡浸泡至少5 min,然后吸干槽内液体。
(3)加样:每槽中加入2 ml印迹缓冲液和20ul待检标本或对照血清(每个标本都需换新的移液头)。
(4)孵育:盖上盖子,室温振荡1 h(也可采用室温振荡16~18 h)。
(5)洗涤:小心打开盖子,吸干槽内液体,避免标本交叉污染。
加入2 ml已经稀释的洗涤液,室温浸泡振荡5 min,再吸干槽内液体。
如此反复洗涤3次。
(6)酶结合:加入2 ml工作酶结合溶液,盖上盖子,室温振荡1 h(如果在6步骤中采用室温振荡16~18 h的,则此步酶反应步骤中室温振荡30 min)。
(7)洗涤:吸干槽内液体,再洗涤3次。
(8)显色:加入2 ml底物溶液,室温振荡15 min。
(9)终止:吸干槽内液体,加入蒸馏水终止反应,反复3次,随后用镊子小心取出膜片于滤纸巾上,并开始读膜片结果。
(10)结果判定标准:每次实验须设立对照血清,如阳性对照必须全部条谱带均出现;弱阳性对照可以谱带不全,但必须够判定阳性的结果;阴性对照则无反应谱带。
如果对照血清的结果未出现正确的谱带,则此次实验无效,须重做。
全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技术规范(2023年修订版)

全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技术规范(2023年修订版)引言本文档是全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技术规范的修订版,旨在规范全国范围内HIV检测的质量和准确性,以提高HIV 感染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1. 范围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等单位进行HIV检测。
2. 术语定义- 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HIV抗体:人体对HIV感染产生的免疫反应所产生的抗体。
- HIV抗原:HIV感染人体内HIV病毒产生的抗原。
- HIV核酸:HIV病毒的遗传物质(RNA)。
3. 检测方法3.1 HIV抗体检测- 检测方法应使用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HIV抗体检测试剂盒。
- 检测过程应严格按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 检测结果应根据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的判断标准进行解读。
3.2 HIV抗原检测- HIV抗原检测可作为HIV感染早期诊断的辅助方法。
- 检测方法应使用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HIV抗原检测试剂盒。
- 检测过程应严格按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 检测结果应根据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的判断标准进行解读。
3.3 HIV核酸检测- HIV核酸检测可作为HIV感染确认和病毒负载监测的方法。
- 检测方法应使用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HIV核酸检测试剂盒。
- 检测过程应严格按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 检测结果应根据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的判断标准进行解读。
4. 质量控制4.1 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 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4.2 检测人员-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 检测人员应定期参加质量控制和技术培训,保持技术能力和水平。
4.3 质量控制物质- 检测过程中应使用经国家质量控制中心认证的质控物质,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定量测定作业指导书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定量测定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的标准操作程序,确保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的结果准确有效。
二、适用范围:在AutoLumo A2000化学发光检测仪上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三、临床意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俗称艾滋病病毒,英文名称是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缩写为HIV)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是一种带有CD4表面抗原的淋巴细胞(T4淋巴细胞),这种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HIV通过大量、不断地复制与释放,导致T4淋巴细胞大量死亡,使人体内T4淋巴细胞明显减少,感染者免疫功能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免疫缺陷,降低或失去对各种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临床表现为各种机会性感染与肿瘤[1]。
有的发生神经系统病变或症状,可能与神经系统的机会性感染(弓形虫病、新隐球菌感染等)有关,同时可能是亲神经型HIV毒株的直接作用造成的。
最终,病人通常死于严重的感染和肿瘤[2]。
四、方法原理本试剂盒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原理进行检测。
以HIV 抗原包被磁微粒,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HIV抗原制备酶结合物,通过免疫反应形成抗原-抗体-酶标记抗原复合物,该复合物催化发光底物发出光子,发光强度与HIV抗体的含量成正比。
五、标本的采集与处理5.1.采用正确医用技术收集血清样本(详见标准血液标本前处理流程)。
5. 2.样本中勿添加叠氮钠作为防腐剂。
5.3.样本中的沉淀物和悬浮物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应离心除去,并确定样本未变质方可使用。
5.4.样本处理、收集后在室温放置不可超过8小时;如果不在8小时内检测需将样本放置在2~8℃的冰箱中;若需48小时以上保存或运输,则应冻存于-20℃以下,避免反复冻融。
使用前恢复到室温,轻轻摇动混匀。
六、标本拒收标准1)严重溶血、脂血 2)标本标识不明七、仪器与材料7.1.仪器:适用于Lucy2、Lumo、AutoLumoA2000化学发光检测仪。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介绍:
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此病毒有两型,HIV-Ⅰ型,全球流行;HIV―Ⅱ型主要流行于非洲。
常规应用的方法是测定HIV抗体,检测方法初筛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确诊可用蛋白印迹试验(WB)。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正常值:
阴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临床意义:
血清过筛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测定阳性,必须做确诊实验(蛋白印迹试验),若确诊试验也呈阳性,可诊断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注意事项:
HIV感染还可用PCR方法检测。
对阳性结果应结合其他检查项目和临川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对可疑结果应进行随访,随访期至少6个月。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标准操作规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标准操作规程一. 预期用途本试剂盒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或者全血样品中可能存在的HIV-1/HIV-2抗体,作为HIV感染的辅助诊断方法。
二. 检测原理本试剂盒利用免疫层析原理,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在硝酸纤维膜上的检测区域包被HIV-1和HIV-2区段抗原,用胶体金标记同样含有的HIV-1和HIV-2区段的标记抗原,用抗HIV抗体作为对照线原料包被到硝酸纤维膜上形成对照线。
检测时,如果样品内还有HIV抗体时,样品中的HIV抗体可与纸条前段的“胶体金-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沿膜带移动,并在包被了抗原的检测区形成一条红色线,判为阳性;如果样品内不含有HIV抗体,检测区不会形成红色线,判为阴性。
三. 试剂1.生产厂商: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规格: 1人份/袋 10人份/盒3.试剂组成:测试卡、铝箔袋、干燥剂、说明书、样品稀释液。
测试卡主要成分:塑料卡、塑料底板、吸水滤纸、硝酸纤维膜(包括包被有HIV-1和HIV-2抗原的检测线和包被有抗HIV抗体的对照线),金垫(附着有胶体金标记的HIV-1和HIV-2区段抗原)。
四. 仪器加样器五. 样品要求:1、本试剂检测人血清、血浆或全血2、血清、血浆样品3日内检测的,置2-8℃冰箱保存;超过3日不检测的样品,应低温保存。
3、全血样品建议在采血后立即检测,不可长期放置后检测。
六. 检验方法:1、检测血清或血浆样品,用加样器取80ul血清或血浆样品,缓慢滴加在测试卡加样端中心。
2、检测全血样品:在测试卡加样端中心滴加1滴(约40ul)全血样品,后立即滴加1-2滴(约40-80ul)样品稀释液。
七. 质量控制:出现阳性对照线实验结果有效,不出现阳性对照线实验结果无效。
八. 参考值:加样完毕,室温放置30分钟观察结果,出现两条红色线为阳性,只出现一条对照线为阴性。
九. 检验结果的解释阴性:只出现一条对照线阳性:出现两条红色线。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试剂厂家:检验原理:本产品系用纯化基因工程人类免疫缺陷病“1”型和“2”型(HIV-1/HIV-2)抗原包被的微孔板和酶标记的HIV-1/HIV-2抗原及其它试剂组成,应用双抗原夹心法原理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HIV-1/HIV-2抗体。
检验方法:1.加样:将预包被板条固定于板架。
每次检验设阴性对照3孔,抗-HIV-1阳性对照2孔,抗-HIV-2阳性对照2孔,分别加入阴性,阳性对照各50ul;设空白对照1孔,不加样品。
其余孔加入待测样品50ul.2.温育:置37±1℃温育60分钟。
3.洗涤:弃去孔内液体,将稀释后的洗液注满各孔,静置30-60秒,弃去孔内洗液。
重复洗6次后拍干。
4.加酶:空白对照孔不加酶标记物,其余孔加入酶标记物50ul.5.温育:置37±1℃温育30分钟。
6.洗涤:弃去孔内液体,将稀释后的洗液注满各孔,静置30-60秒,弃去孔内洗液。
重复洗6次后拍干。
7.显色:每孔加入底物缓冲液50ul,振荡混匀,置37±1℃温育30分钟。
8.终止:每孔加入终止液50ul,轻拍混匀。
9.读值“用酶标仪读值,在单波长450nm(须以空白对照孔校零)或双波长450nm/620nm-700nm下读取各孔A值。
参考值:1.试剂空白标准:试剂空白A值应﹤0.08(空白校零前)2.阴性对照标准:阴性对照A值应≤0.123.阳性对照标准:抗-HIV-1阳性对照A值应≥0.8抗-HIV-2阳性对照A值应≥0.8临界值(C.O.)计算:临界值(C.O.)=阴性对照平均A值+0.15备注:阴性对照平均A值小于0.08按0.08计算,大于0.08按实际值计算。
结果解释:样品A值≥临界值(C.O.)为HIV抗体阳性样品A值≤临界值(C.O.)为HIV抗体阴性备注:初次检验阳性者应重新取样进行双孔复试,如果复试中任何一孔为阳性样品视为HIV抗体阳性,对复试结果为阳性的样本请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处理。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标准操作规程

1、 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缩写抗HIV (1+2)]测定。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标本采集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ml ,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也可采集血浆,用肝素、EDTA 或枸橼酸盐抗凝。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 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 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检测结果可能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标本保存2.2.1接收标本后在置1-2h 后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或血浆,避免溶血。
离心必须达到3000rpm 15min ,离心后的血清中不能含有颗粒物和微量纤维蛋白。
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48h ,普通冰箱中(2-8℃)稳定7d ,在-20℃最多可保存4周。
避免反复冻融。
不可使用热灭活的标本。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d 。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避免剧烈活动。
医院检验科免疫室 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标准操作规程 生效日期: 年 月 日版本:第1版第 页,共 页3.方法原理本实验采用HIV 特异性抗原gp160和gp36等包被微孔反应板,用gp36、gp41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
当待测标本中存在HIV 抗体时,该抗体和固化的抗原结合于反应板上,并进一步与酶结合物相结合,在TMB 底物参与反应的情况下,产生显色反应。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求金子辰王奕峰吴立梦薛以乐康来仪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实验室生物安全按卫生部《可感染人间的病原微生物名录》(2006年)(简称《名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列为危害程度第2类病原微生物,根据国务院2004年颁布的424号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HIV属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HIV以血液传播为主,通过共用针头吸毒、使用被污染的血制品及血液是我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
国外临床医护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职业暴露引起的感染多有报道,HIV抗体检测实验室以检测血液样本为主,为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止实验室交叉感染,我们仅对HIV抗体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HIV危害程度分类HIV危害程度属于第2类病原微生物。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1.HIV抗体检测 HIV抗体检测实验室属于非病毒培养的实验,仅为血清学检测,按《名录》要求,应在符合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HIV抗体检测实验室中操作。
2.HIV分离、研究 HIV分离、细胞培养及研究工作按《名录》要求,应在Ⅲ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中进行,因此不作探讨。
三、实验室要求HIV抗体检测实验室应按国标《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及《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2006年)要求设置。
实验室主要配置:酶标读数仪、洗涤仪、离心机、洗眼装置、生物安全柜。
其中,生物安全柜应放置在没有气流明显流动的地方,避免生物安全柜在工作时受到外界气流而影响了正常的内部层流。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1.实验室危害评估对新建或已建的HIV抗体检测实验室必须作一次实验活动危害评估,评估内容应根据各实验室现况、条件、人员,以及具体实验活动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ELISA)1. 原理在微孔条上预包被纯化基因工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和II型(HIV-1/HIV-2)抗原(合成肽或基因重组蛋白),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血清或血浆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样品加入包被抗原反应孔,在随后的温育过程中,若样品中含特异抗体,则该抗体与包被抗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被吸附到固相,再加入酶标记的HIV-1/HIV-2抗原,最终形成抗原-抗体-酶标抗原复合物,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游离酶,加入显色剂后显色。
2. 标本采集2.1 采集前病人准备:受检者应空腹2.2 标本种类:血清或血浆2.3 标本要求:采集病人静脉血2ml(可用EDTA抗凝),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分离血清备用。
3. 标本储存:2-8°C保存不应超过48小时,-20°C不应超过3个月,-70°C 长期保存,应避免反复冻融。
4. 标本运输:密封,室温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污染、标本量不足、严重溶血或脂血标本不宜作此项检测。
6. 试剂6.1 试剂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6.2 试剂生产厂家:北京万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6.3 包装规格:96Test/Kit6.4 试剂盒组成:包被反应板,HIV酶标记物,阳性对照血清,阴性对照血清,浓缩洗涤液,底物A,底物B,终止液,封口膜,密封袋。
6.5 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2-8°C避光保存,有效期6个月。
7. 仪器设备7.1 仪器名称:自动酶标仪7.2 仪器厂家:Rayto7.3 仪器型号:RT-61008. 操作步骤8.1 平衡:将试剂盒各组分取出,平衡至室温(18-25°C),微孔板开封后,余者及时以自封袋封存。
8.2 配液:浓缩洗涤液配制前充分摇匀(如有晶体应充分溶解),浓缩洗涤液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按1:19稀释后使用。
8.3 编号:将微孔条固定于支架,按序编号。
8.4 加样:用加样器在微孔反应条板孔中加入样品100l;空白孔不加任何液体;阴性对照孔和阳性对照孔,每孔分别加入阴阳对照各100l,标好位置。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治疗进展与病毒学特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治疗进展与病毒学特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致命的病毒,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进展改变了我们对这种病毒的认识,并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本文将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治疗进展以及其特性。
一、HIV的病毒学特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在感染宿主细胞后会将自身RNA转录成DNA,并插入宿主细胞基因组中。
这个过程被称为逆转录,使得HIV能够长期留在宿主细胞内,并进行复制与传播。
HIV主要侵袭人体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CD4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增加感染其他风险。
此外,HIV还具有高度变异性,使得我们难以开发出针对所有亚型和突变株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抗逆转录药物:革命性的治疗突破抗逆转录药物是HIV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其通过抑制HIV逆转录酶和整合酶等关键酶的活性,阻断病毒的复制过程。
最早的抗逆转录药物是核苷类似物,例如其他病毒感染所用到的杂环核苷类似物。
虽然这些药物对HIV复制有一定效果,但容易产生耐药性。
随后出现了更加强效与安全的非核苷类似物药物(NNRTI),如依非那韦、噻夫定等。
这些药物靶向不同于核苷类似物,具有更高选择性和较低的副作用。
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高度活性抗逆转录疗法(HAART)被引入临床实践中。
该疗法采用多种抗逆转录药物联合使用,并结合时机紧密、因人而异、个体化治疗策略。
HAART成功地提高了艾滋病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抗逆转录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且无法根除病毒,患者需要终身服药。
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三、基因治疗:突破性的疾病管理基因治疗是新一代HIV治疗策略的关键领域之一。
通过介导其DNA插入宿主细胞中特定基因位点或改变宿主细胞与HIV互作的蛋白质表达,基因治疗可以阻断HIV复制及传播过程。
目前,人类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在清除感染宿主细胞中的HIV-DNA方面具有重大潜力。
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检验科标准操作规程项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方法(双抗原夹心法)文件编号CZYY-NQ-JYK-SOP-MY-008版本第1版编写者:郑昕审核者:陶良萍批准者:谢瑞玉批准日期:20161101 本规程自2016年11月1日起实施,每3年复审一次复审人:复审日期:文件分发部门和/或个人:医务科保管者院长办公室保管者院档案室保管者检验科主任临床免疫室√规程修订记录:修订号修订内容修订人修订日期1.原理采用双抗原夹心两步法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HIV1/HIV2型抗体。
在微孔板预包被基因重组HIV(1+2)型抗原,当加入的待测样本中存在HIV抗体时,将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与加入的酶标记基因工程HIV(1+2)型抗原反应,最后形成“固相HIV抗原-HIV抗体-酶标记HIV抗原”的免疫复合物,加入底物后形成显色反应。
2.样品要求2.1病人准备事项准备事项具体内容禁食/特种饮食不要求禁食,但由于重度脂血可能干扰检测,禁食样品最佳。
病人的准备事项安静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样品采集特殊要求采血时应一针见血,切忌反复穿刺,避免溶血2.2样品类型及处理方法样品类型血清或肝素、枸橼酸钠、EDTA抗凝血浆样品量最佳量5ml最少量3ml收集容器肝素抗凝管(绿帽)运输要求室温稳定性及储藏要求室温2小时冷藏温度(2-8˚C)4天-20︒C 1月-70︒C 6月标本制备4000转/分离心 5分钟制备血清/血浆标本拒收拒绝采集量不足、肉眼观察有溶血及抗凝剂类型不符的样品3.试剂名称规格储存条件有效期HIV预包被微孔板(包被基因工程HIV96人份2℃~8℃避光保存12个月抗原)HIV酶标抗原1支2℃~8℃避光保存12个月(含HRP标记基因工程HIV抗原)HIV-1型阳性对照1支2℃~8℃避光保存12个月(含HIV-1型抗体)HIV-2型阳性对照1支2℃~8℃避光保存12个月(含HIV-2型抗体)HIV抗体阴性对照1支2℃~8℃避光保存12个月(正常人血清)浓缩洗涤液2瓶2℃~8℃避光保存12个月(PBS-T缓冲液)底物A(含H2O2) 1支2℃~8℃避光保存12个月底物B(含TMB)1支2℃~8℃避光保存12个月终止液(含H2SO4)1支2℃~8℃避光保存12个月4.仪器名称厂家型号全自动酶标分析仪北京天石SM-35.方法性能5.1 特异性:阴、阳性参考品检出情况符合要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清除最新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清除最新进展近年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清除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HIV是一种病毒,它感染人体中的免疫细胞,破坏免疫系统,并最终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的发展。
这种病毒严重危害了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但近年来的研究为我们带来了希望。
首先,研究人员在寻找HIV治疗方法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最引人注目的一项研究成果是广谱中和性抗体(bNAb)的发现。
这些抗体能够抵御多个HIV亚型的感染,并具有强大的中和作用,即有效地阻止病毒进一步侵袭人体细胞。
最近的研究表明,将bNAb作为治疗策略的一部分,可以显著减少HIV-1在艾滋病患者体内的复制。
这项研究的成果为抗体疗法提供了新方向,为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其次,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也为HIV的清除提供了新的希望。
CRISPR-Cas9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对基因组进行精确的修饰,实现对HIV病毒的清除。
研究人员已经使用CRISPR-Cas9成功地删除了HIV在人体细胞中的DNA序列,这意味着关键的基因信息已经被永久性地从感染的细胞中清除。
这项技术的发展为开发针对HIV的基因编辑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此外,激素治疗也被发现对HIV的清除具有潜在疗效。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副腺苷酸活化的荷尔蒙,可以增强CD8+ T细胞对HIV病毒的免疫反应,促进病毒的清除。
这项研究的成果表明,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我们可以提高人体抵抗HIV的能力,并有效地清除病毒。
此外,免疫疗法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近年来,CAR-T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备受关注。
这种疗法通过提取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工程化这些细胞,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HIV感染的细胞。
研究已经证明,CAR-T细胞疗法可以在某些病例中实现对HIV的清除,为开发更有效的免疫治疗策略铺平了道路。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未来的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抗体治疗和基因编辑技术在临床应用中还面临着安全性和可行性的问题。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标准操作规程(胶体金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胶体金法)标准操作程序1.检验目的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全血、血清或血浆样本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1/2型艾滋病。
2.检验程序的原理和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技术和层析原理,定性检测人全血、血清或血浆样本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1/2型抗体。
检测阳性样本时,样本中HIV抗体与胶体金标记抗原(大肠杆菌中表达)结合形成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复合物沿纸条向前移动,经过检测线时与预包被的重组HIV-Ag(大肠杆菌表达) 结合形成“Au-HIV(1+2) -Ag-HIV-Ab-HI(1+2) -Ag”夹心物而凝聚显色,游离的胶体金标记重组Au-HIV(1+2) -Ag则在对照线处与鼠抗HIV单克隆抗体结合而富集显色。
阴性样本则仅在对照线处显色,30分钟内观察结果即可。
3.性能特征3.1用国家参考品或经国家参考品标化的企业参考品进行检定。
3.1.1阴性参考品符合率:用HV抗体阴性参考品(N1~N20)测定,要求阳性反应不得多于2份,阴性符合率(-l-)应≥18/20。
3.1.2阳性参考品符合率:HV-1型阳性参考品符合率:用HIV-1型阳性参考品(P 1~P 18) 测定,要求应全部为阳性反应, HIV-1型阳性符合率(+/+) 应为18/18;且P 18显色强度应不低于P 17; HIV-2型阳性参考品符合率:用HV-2型阳性参考品(P 19~P 20) 测定,要求应全部为阳性反应, HIV-2型阳性符合率(+/+) 应为2/2。
3.1.3最低检出限:用最低检出限参考品(S1~S3)测定,要求阳性反应不得少于1份(≥1/3)且基质血清(S1)为阴性反应。
3.1.4重复性:用重复性参考品平行检测10次,应均为阳性反应且显色度均一。
3.1.5稳定性:37℃放置20天后,其阴性参考品符合率、阳性参考品符合率、最低检出限、重复性应符合要求。
3.2本试利盒测定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 、甲型肝炎病毒(A) 、梅毒螺旋体(TP)感染者血清不会引起干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研究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自体免疫系统攻击的病毒,它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并导致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因此,对HIV进行血清学检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HIV血清学检测的方法和技术。
传统上,HIV检测是通过检测抗体来实现的。
HIV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对HIV感染的反应,它们可以在感染后数周到数月内出现。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HIV抗体,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否感染了HIV。
传统的HIV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ELISA和Western blot。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检测HIV抗体的常见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被测人的血清与HIV特定蛋白质结合,这表明免疫系统已经识别该病毒。
如果抗体存在,则会导致颜色变化,这表明个体已经感染了HIV。
Western blot是ELISA的补充测试,它可以检测更多的HIV蛋白质。
Western blot测试只在ELISA测试呈阳性时进行,以确保准确性。
它通过将血清蛋白电泳到薄膜上,然后使用HIV抗体检测薄膜上的病毒。
虽然传统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已经被广泛使用并且是可靠的,但它们还有一些问题。
例如,它们需要进行两次测试,这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高的费用。
此外,ELISA测试虽然可靠,但出现假阳性结果的风险仍然存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许多新的测试方法。
例如,HIV核酸测试可以在感染了HIV但尚未形成抗体时检测病毒的存在。
这种测试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检测HIV的基因组。
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种新的HIV检测方法,称为第四代HIV检测。
此种检测方法不仅可以检测HIV抗体,还可以检测病毒本身。
第四代HIV检测可以在病毒进入人体之后仅几天内检测到,而传统的ELISA测试则需要几周时间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
此外,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种称为“追溯免疫学”的新技术,该技术利用了单个免疫细胞的反应以检测HIV感染。
hiv诊断的金标准

hiv诊断的金标准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毒,它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使人体容易受到各种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为了准确诊断HIV感染,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的金标准,这些金标准包括以下内容:1. HIV抗体检测:目前最常用的HIV诊断方法是检测人体内是否存在HIV抗体。
这种检测方法可以通过血液、唾液或尿液进行。
通常,当体内存在HIV抗体时,特定试剂会与之结合,从而产生可观察到的化学反应。
这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很高,可以在感染后的几周至几个月内得出准确结果。
2. HIV抗体和抗原检测:除了检测HIV抗体外,还可以通过检测HIV抗原来确定感染情况。
HIV抗原是病毒颗粒表面的物质,它在感染后会迅速出现。
因此,将抗体和抗原的检测结合起来,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3. CD4+ T淋巴细胞计数:HIV感染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尤其是CD4+ T淋巴细胞(一种免疫细胞)。
因此,检测CD4+ T淋巴细胞数量可以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疾病进展的速度。
一般来说,HIV感染者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会逐渐下降。
4. 病毒核酸检测:即检测HIV病毒的核酸(RNA或DNA)。
这种检测方法可以直接检测病毒的存在,而不是依靠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反应。
因此,病毒核酸检测可以在感染后的很短时间内提供准确的结果,而不需要等待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除了以上的金标准,还有一些辅助检查可用于帮助HIV诊断和监测疾病进展:1. HIV病毒培养:通过将样本(例如血液或唾液)培养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使HIV病毒扩增,从而更容易检测到。
然而,这种方法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培养和检测病毒,因此在临床中常用于确诊或确认结果。
2. HIV病毒荧光核酸杂交试验(FISH):这种检测方法使用荧光染色的探针将HIV核酸结合,并通过观察荧光信号来确定感染情况。
FISH方法可以检测到HIV病毒的存在和数量,但相对其他方法而言,这种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较少。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是导致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病原体。
HIV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在人群中流行和扩散。
1981年美国报道第一例艾滋病病例,至2009年年底,全球有存活的HIV感染者大约3330万例。
我国1985年报告第一例艾滋病传入病例,截止2009年12月,估计有存活的HIV感染者74万人。
HIV进入人体以后,感染和破坏人体的CD4+T淋巴细胞,快速复制繁殖,病毒数量迅速增加。
在感染的初期,病毒载量的水平很高,传染的危险大,急性期以后,病毒载量下降到相对稳定的定点(Set point)水平,在长达5~10年的临床潜伏期内,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数量都保持相对稳定,这实际上是一种动态平衡,身体内每天有上亿个病毒被清除,也有相同数量的病毒产生,同样也有大约上亿个CD4+T淋巴细胞被破坏,有相同数量的细胞再生。
到了病程晚期,免疫细胞被耗竭,病毒大量复制,病毒载量升高,免疫功能崩溃,病人因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而死亡。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是艾滋病防治的有力工具,广泛应用于献血员筛选、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1985年3月美国FDA批准了第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这是艾滋病防治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开启了科学防治艾滋病的时代。
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HIV在分类上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灵长类慢病毒群。
病毒呈球形颗粒,被来自宿主细胞膜的脂质双层膜包裹,基因组结构大致是5’LTR,gag,pro,pol,env,3’LTR,5’端有帽状(cap)结构,3’端有多聚腺苷酸Poly (A) 序列,如果去掉Poly (A),基因组全长9100bp。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试剂厂家: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本试剂盒采用抗原夹心两步法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HIV1/HIV2型抗体。
在微孔板预包被基因重组HIV(1+2)抗原,当加入的待检测样本中存在HIV抗体时,将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与加入的酶标记基因工程HIV(1+2)抗原反应,最后形成“固相HIV抗原-HIV抗体-酶标记HIV 抗原”的免疫,复合物,加入底物后形成显色反应。
标本要求;1采用血清或血浆样本,血浆样本可以使用常规用量的肝素,枸橼酸钠或者EDTA抗凝。
2样本不能用叠氮钠防腐,以免抑制酶的活性。
3样本保存在2-8C。
如需长期保存,需置-15-20C冻存,并避免样本反复冻融。
4高血脂,高胆红素及溶血样本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建议不使用。
检验方法:1.平衡:将试剂合各组分从盒中取出,平衡至室温(18-25℃),微孔板开封后,余者即时以自封袋封存。
2配液:浓缩洗涤液配前充分摇匀(如有晶体应充分溶解),浓缩洗涤液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按1:19稀释后使用。
3.编号:取所需数量微孔条固定于支架,按序编号。
4.加样:按顺序分别在相应孔中加入50ul待测样本及阴.阳性对照。
5.温育:覆上封板膜,置37℃温育60分钟。
6.洗涤:用洗涤液充分洗涤5次,洗涤后扣干(每次应保持30-60秒的浸泡时间)。
7.加酶:分别在每孔中加酶标抗原30分钟。
8.温育:覆上封板膜,置37℃温育30分钟。
9.洗涤:用洗涤液充分洗涤5次,洗涤后扣干(每次应保持30-60秒的浸泡时间)。
10.显色:每孔加底物A,B和50ul,轻拍混匀,37℃暗置30分钟。
11.终止:每孔加入终止液50ul,混匀。
12测定:用酶标仪单波长450nm或双波长450/630nm测定各孔OD值(用单波长测定时,需用空白对照孔调零),并记录结果。
结果判定;1.样本OD值S/CO≧1者为HIV抗体反应初筛阳性样本OD值<1者,为HIV抗体反应阴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22例结果分析高光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22例结果分析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033000)高光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又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传染病。
截至2011年底,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约78万,我国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数约占全球的2%,属于低流行国家[1]。
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是减少艾滋病新发感染、降低艾滋病病死率、减少社会歧视、提高感染者和患者生存质量,到2015年将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数控制在120万人左右。
完成上述目标,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群防群治,其中地方医院检验科可发挥重要的作用[2]。
我院从2007年发现第1例HIV感染者以来,到2012年9月30日共检测出HIV 抗体阳性(确诊)患者22例,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9月,所有因输血(或血液制品)、孕产期检测、术前检测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做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检查,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五项(HB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以及自愿咨询检测、健康体检的人员。
1.2试剂和仪器:抗-HIV、HBV、抗-HCV,抗-TP试剂均由英科新创公司提供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试剂盒。
2007—2010年使用洗板机为Biocell anthos fluido,酶标仪为Biocell2010型。
2011—2012年9月使用Bio-Rad Evolis全自动酶免分析仪。
1.3方法:对需做输血前系列的就诊者或患者抽取3~4mL 静脉血,标本凝固后分离血清,抗-HIV、抗-TP、抗-HCV、HBV 均采用ELISA法检测,操作及结果判断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经ELISA初筛,抗-HIV阳性者标本按流程送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用免疫印迹法(WB法)确认,试剂均有合格批准文号且在有效期内。
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

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1.样品的接收、登记和处理1.1 采血3-4ml,收集到促凝管中(可采用常规用量的肝素或枸橼酸钠抗凝)1.2检查样品的状况,有无严重溶血、微生物污染、血脂过多以及黄疸等情况。
如果污染过重或者认为样品不能被接受,要将样品情况立即通知送样人。
1.3仔细核对样本与送检单,然后编号1.4样品为全血(抗凝),用3.000r/min离心15min,血清/血浆备用。
打开标本容器时要小心,以防内容物泼溅。
样品处理时若内容物有可能溅出,则应在生物安全柜中戴手套进行。
同时应戴口罩、防护眼镜,以防皮肤或粘膜污染。
1.5 每天上午进行样品的检测。
节假日(短期1周内)进行检测的样品存放于2~8℃,需长期存放的样品,应置于-20℃以下。
需保存的血清在采集、保存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
2.检测方法和步骤2.1检测方法(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2.1.1 基本原理以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的ELISA(双抗原夹心法)为例。
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或血浆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
在微孔条中预包被高纯度HIV(1+2)抗原,通过检品中抗HIV抗体桥连作用,与后面加入的HRP 标记抗原结合,HRP对底物TMB作用显色。
通过酶标仪检测吸光度(OD值)从而判定检品中是否存在抗HIV抗体。
2.1.2检测步骤实验准备:试验开始前将试剂和样品放置在室温(18~23℃),平衡30分钟后使用。
配液:将浓缩洗液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20倍稀释备用备好试剂盒、待检样品和外部对照质控血清后,按试剂盒说明书以及质控和安全防护要求进行筛查检测。
准备实验原始记录表2.1.3 实验操作2.1.3.1装好所需使用数目的孔条,每孔均加入50μl样品稀释液。
留一孔作空白对照,暂不加任何液体。
另设3个阴性对照孔,1个HIV-1阳性对照孔,若需要可再设1个HIV-2阳性对照孔。
2.1.3.2每孔加入50μl待检样品及对照(对照要后加),加样时吹打混匀则效果更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作业指导书
标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酶联免疫法)
修改记录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标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酶联免疫法)版号:第 1 版页码1/2
1、目的
用于临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
2、范围
适用于献血员筛查与临床病例。
3、职责
检测人员按照本规程进行检测操作。
4、原理
采用纯化基因工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和“2”型(HIV-1/HIV-2)抗原包被的微孔板和酶标记的HIV-1/HIV-2抗原及其他试剂组成,应用双抗原夹心法原理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HIV-1和HIV-2抗体。
5、样本要求
仅限于检测人体血清或血浆。
常规方法采集。
血清:采血后,室温放置1-2小时,待血液凝固,再于3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
血浆:采血后,样品与抗凝剂反复轻摇混匀,再3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
如果样品没有在8小时内测定,应将其保存于2℃-8℃。
如果样品不能在7天内测定,应将血清或血浆与血细胞分离, -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6.分析系统
分析仪器:Thermo Mk3型酶标仪,检测波长450nm,参考波长630nm。
37℃恒温箱。
振荡器用于样品、试剂的混匀。
微量加样枪。
试剂准备:
试剂盒于冰箱保存,使用前应取出置37℃。
取试剂盒内洗涤液用蒸馏水作25倍稀释,置洗瓶中备用。
质控试剂:-20℃保存,溶解后随试剂一起冷藏,每天随样品一起检测并保存质控结果,每月一次质控小结,失控要有记录及纠正的结果。
7、分析步骤
样品编号:从6号开始编号。
设阴性对照3孔,Anti-HIV-1阳性对照1孔,Anti-HIV-2阳性对照1孔,分别加入阴、阳对照各50微升。
每个标本待测孔加入标本血清50微升,充分混匀,封板,置37℃孵育60分钟。
手工洗板:弃去孔内液体,用洗涤液注满各孔,静置30~60秒,甩干,重复6次后拍干。
每孔加酶标工作液50微升,充分混匀,封板,置37℃孵育30分钟。
手工洗板:弃去孔内液体,用洗涤液注满各孔,静置30~60秒,甩干,重复6次后拍干。
每孔加显色剂A液,显色剂B液各50微升,充分混匀,封板,置37℃孵育10分钟。
每孔加入终止液50微升,混匀。
选取相应的程序号,用酶标仪双波长比色。
8、计算
Cutoff值=阴性对照平均A值+。
9、参照区间
阴性对照A值应≤
Anti-HIV-1阳性对照A值应≥
Anti-HIV-2阳性对照A值应≥
10.临床意义
样品A值≥临界值为HIV抗体阳性
样品A值<临界值为HIV抗体阴性
11.注意事项
从冷藏环境中取出试剂盒应置37℃平衡30分钟后方可使用,余者应按前述方法保存和使用。
在平衡试剂的同时,待测样品需置室温平衡30分钟后再行测试。
使用前试剂应摇匀。
须确保样品加样量准确,如果加样量不准确,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建议使用微量移液器加所有组份;用滴瓶滴加时,应先弃去1~2滴,垂直匀速地滴加。
避免在加样过程中,将液体接触到或溅到微孔边缘上。
封片不能重复使用。
结果判断须在反应终止后10分钟内完成。
不同批号的试剂不可混用。
本试剂盒应视为有传染物质,请按传染病实验室检查规程处理。
12.支持性文件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
刘锡光,祁自柏等,病毒性肝炎实验诊断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57 李金明,等。
临床酶免疫测定技术。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8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