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探究性学习含实验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含实验)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类型
资料型探究: 教材中大量的资料分析: 分子与细胞 P2-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P10-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P48-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P52-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 P81-关于酶的本质的探索。 P95-分析细胞呼吸的原理的应用。 P127-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 等等……
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一种有目标、有方法、有过程的学
习方式。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观察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研究性工作安排
第 1、 2周 第 3 周 划分小组(9人)、选择课题 开题报告会 (每小组用PPT展示,时间不超过5分钟) 第4-12周 进行课题深入全面研究 第13-14周 准备结题报告材料,交指导教师审阅 第15-16周 结题报告会,评出等级 (每小组用PPT展示,时间不超过5分钟) 第17-18周 ,上交研究性学习档案袋,认定学分
4.调查型探究: 例如: 某中学学生用餐习惯调查 某中学植物调查 外来物种水葫芦分布及生长状况调查 湘江污水治理方法研究 广告中的生物学知识 人类常见遗传病及其预防 体育运动和学习状况的关系 转基因食品与我们的生活 家族遗传病调查 校园植物分类调查 某些植物的药用价值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
共同包含以下几方面: (1)探究:仔细观察某一事物,获取有关的知识。 (2)探究活动:做观察,提出问题;查阅书刊和其它 信息源,设置调查和研究方案,运用各种手段分析和解 释数据,提出答案,分析检测和交流。 (3)探究方式:研究型探究、调查、观察、文献研究、 实验、模拟实验。
高考生物(第2期)大题狂做 基本与探究性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高考生物(第02期)大题狂做系列专题08 基本实验与探究性实验(含解析)1.蓝莓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人工育的蓝莓植株株高可达240cm。
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和使用浓度对蓝莓组培苗瓶内生根的影响,开展了实验研究。
具体方法如下:①选用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蓝莓苗,剪切成2.5cm单苗段备用。
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制备好的单苗段进行处理。
方法l是将IBA预先添加到基本培养基中,形成含不同IBA浓度的培养基,再将单苗段接种到相应培养基上。
方法II是将单苗段置于不同浓度的IBA溶液中沾蘸5秒,再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
③测定l2、18和30天的生根率,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请分析并回答:(1)在本实验中,对照组的组别为。
(2)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IBA并调节浓度为0.5 mg/L时,对诱导蓝莓生根起作用,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则需要在IBA浓度为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3)使用 IBA诱导蓝莓插条生根时,采用方法 (选填序号“I”、“II”)更好,原因是使用该处理方法时,在、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4)请依据实验数据,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分别绘制出当IBA浓度为最适时,采用不同使用方法诱导蓝莓生根率随时间变化的柱形图。
【答案】(1)1和6(答全给1分) (2)促进 0-0.l mg/L (3)II 起始生根早生根率高(或生根率达到最高的时间早,或操作简便)(答对l点给l分) (4)见下图(坐标正确l分,柱形正确l分,共2分)2.苦马豆素(SW)是一种具有抗肿瘤功能的生物碱。
为了解苦马豆素在抗肿瘤过程中的作用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
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同时,某些癌细胞的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出现甲胎蛋白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作为____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这种现象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高三生物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活动

高三生物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活动高三生物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在现代教育中被广泛应用,它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逻辑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讨论高三生物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分别是实验探究、问题解决和项目研究。
实验探究是高三生物课堂中重要的探究式学习活动。
通过进行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细胞分裂模拟实验,让学生模拟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从中体会和理解细胞分裂的原理和过程。
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细胞分裂的相关概念,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问题解决是高三生物课堂中另一个重要的探究式学习活动。
学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查找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研究等一系列活动,解决实际问题,拓展知识广度和深度。
例如,在学习遗传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同一个父母亲生的子女有时会长得很相像,有时却长得很不像?”学生可以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基因的传递规律,分析基因的组合可能性等来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这样的问题解决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研究是高三生物课堂中进一步探究式学习的形式。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生物项目,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究。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课题,比如“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搜集、数据分析等环节来研究这个课题,并最终呈现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
通过这样的项目研究活动,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他们的科学素养,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科研能力。
综上所述,高三生物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活动通过实验探究、问题解决和项目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生物知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基础。
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专题15 实验与探究 第三部分 高考拓展实验

(3)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显著高于___A_1___组,据此推测感 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4)B2组与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 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___细__胞__免__疫____清除体内HPV。 (5)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___预__防____。
8.实验结果分析: (1)验证类: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___一__致____,则假设___成__立____。 (2)探究类: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之一___一__致____,则___该__预__期__结__果__ __对__应___的假设成立。
9.实验方案评价的一般思路: (1)实验原则是否合理:是否缺少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控制是否合理。 (2)实验步骤是否合理:顺序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操作是否违 背生物学基本原理。 (3)实验材料选择是否合理: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有利于自变量的控 制、是否有利于因变量的观察。
【解题技法】 (1)实验结论: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自变量为___H_P_V___。 (2)找出对照组:若自变量为是否感染HPV,与B1组形成对照的只有 ___A_1___组,且癌前病变比例显著高于___A_1___组。
(1)与15 d幼苗相比,30 d幼苗的叶片净光合速率___高____。与对照 组相比,___蓝____光处理组的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高,据图分析, 其原因是___蓝__光__促__进__了__气__孔__开__放__,__C_O_2供__应__充__分__,__暗__反__应__加__快____。 (2)叶肉细胞间隙CO2至少需要跨___3___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到达CO2 固定的部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 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 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 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___高__秆__与__矮__秆__这__对__相__对__性__状__受__一__对__等__位__基__ _因__控__制__,__且__符__合__分__离__定__律__;__控__制__这__两__对__相__对__性__状__的__基__因__位__于__非__同__源__ __染__色__体__上___。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 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___将__纯__合__ _抗__病__高__秆__植__株__与__感__病__矮__秆__植__株__杂__交__,__产__生__F_1,__让__F_1_与__感__病__矮__秆__植__株__ _杂__交__。___
高中的探究性生物实验教案

高中的探究性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分析,探究不同条件下细胞膜的渗透性,了解渗透压对细胞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鸡蛋
2. 盐水
3. 清水
4. 杯子
5. 塑料袋
6. 尺子
7. 手套
实验步骤:
1. 将鸡蛋放入清水中,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 将鸡蛋放入盐水中,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 利用尺子测量鸡蛋在清水和盐水中的大小。
4. 将实验结果整理并分析,探讨细胞膜在不同渗透压条件下的变化。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戴手套,避免盐水对皮肤的刺激。
2. 注意实验安全,切勿将盐水直接接触眼睛或口腔。
3.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整洁,避免发生意外。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可以发现,在高渗透压条件下,细胞膜会发生收缩,细胞体积变小;而在低渗
透压条件下,细胞膜会膨胀,细胞体积变大。
这说明渗透压对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深入研究细胞膜的渗透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内部的生物学过程。
高考生物实验探究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生物实验探究知识点归纳总结生物是高考科学类文科生物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实验探究是生物学习中的一项关键内容。
通过实验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知识。
本文将归纳总结高考生物实验探究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光合作用实验探究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重要过程。
学生在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来研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实验步骤包括:1. 准备不同光照强度的环境,如强光、弱光和黑暗条件;2. 将同种植物放置在不同光照环境下,并记录下每个环境下的光合速率;3. 比较不同光照环境下的光合速率,得出结论。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能力。
二、呼吸作用实验探究呼吸作为生物体获得能量的重要途径,是生物体新陈代谢的关键过程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条件下的呼吸作用速率,来了解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实验步骤包括:1. 准备不同温度和不同物种的实验材料,如酵母、豆子等;2.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呼吸速率的测定,并记录实验结果;3. 对比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呼吸作用速率,得出结论。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以及不同物种的呼吸作用差异。
三、分子运输实验探究生物体内的许多物质需要通过细胞膜进行运输,以实现生物体正常的机能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细胞膜的透性和渗透性,来了解分子运输的相关知识。
实验步骤包括:1. 准备不同浓度的溶液和不同温度下的实验材料,如蔗糖、甘油等;2. 将实验材料和溶液分别加入透明分离膜的两边;3. 观察溶液的变化,判断物质是否通过透明分离膜进行运输。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溶液浓度和温度对分子运输的影响,以及细胞膜的运输特性。
四、遗传实验探究遗传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实验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研究不同物种的遗传特性,比如果蝇实验、豌豆实验等。
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5篇)

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5篇)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5篇)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新课程中强调重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本模块每项教学任务时,除了创造实验条件和参与学生讨论外,应适当补充相应资料或引导学生自己搜集相应资料,引导学生相对系统地完成有关的学习内容,而不仅仅是完成几个互不关联的实验的操作。
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技意识的主要途径。
为切实搞好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特制订实验计划如下:一、联系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强化学生的科技意识。
二、认真安排实验,按要求及时把实验通知单送达实验老师。
三、加强对学生的实验室纪律、安全、卫生方面的教育,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册,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存在问题,及时改进。
五、与实验老师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共同辅导学生实验,确保实验教学顺利完成。
六、本学期实验进度安排表:周次、材料、教材年级、备注;第二周、发酵瓶,纱布,榨汁机,葡萄,酵母菌,醋酸菌,恒温箱,重铬酸钾,烧杯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选修1、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第三周、小桶2个,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20个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必修2、高一年级、演示实验第四周、豆腐,电热干燥箱,粽叶,保鲜膜,平盘,盐,广口玻璃瓶,黄酒米酒和各种香辛料,高压锅,泡菜坛,各种蔬菜1、腐乳的制作2、泡菜的制作、选修1、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第八周、高压蒸汽灭菌锅,无菌室,接种仪器,MS培养基原料,培养皿,酒精灯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选修1、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第十周、无菌室,超净工作台,接种箱,酒精灯,高压锅,枪状镊,组培用具。
菊花的组织培养胡萝卜的组织培养、选修1、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第十一周、榨汁机,漏斗,滤纸,恒温箱,苹果,果胶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面布,植物油,烧杯,玻璃棒,小型洗衣机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选修1、学生实验第十二周、烧杯,玻璃棒,漏斗,纱布,离心机,镊子,鸡血,柠檬酸钠,二苯胺,蒸馏水,NaCl溶液DNA的粗提取和鉴定、选修1、学生实验第十三周、烘箱,圆底烧瓶,蒸馏装置,压榨机,吹风机,萃取回流装置,大烧杯,石油醚,新鲜胡萝卜,胡萝卜素的提取、选修1、学生实验第十四周、洋葱,培养皿,滤纸,纱布,烧杯,镊子,剪刀,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冰箱,卡诺氏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15﹪盐酸,95﹪酒精,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必修2、高一年级、学生实验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一、指导思想1、以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划课堂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探究实验及实验设计

例如在“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 适温和高温是实验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和高温条件变 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反应结果也随之变化,这就是 反应变量,该实验即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与酶 的活性(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
(2)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A、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 外的影响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3)教材中相关实验的变量
实验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比较过氧 化氢酶和 Fe3+的催 化效率
5.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四步曲)。 (1)材料是否要制取或处理。有些实验中,题干所给予的材料与 设计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我们直接利用题干中所给予的材 料而不加以处理的话,那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对 实验材料进行适当的处理。 (2)是否要分组编号。这一步目的明确,就是要使自己的实验结 果令人信服,就需要排除一些无关变量造成的影响。因此分组对 照是一个在设计实验时,用来抵消非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 响的常用方法。 (3)对不同(或同一)对象施加不同的处理。这是实验设计中的关 键一步,基本上所有的实验设计题都要求学生完成这一步工作, 只要我们在分析过程中做好了前面的工作,这一步也就是顺理成 章的事了。 (4)依据实验现象,获得实验结论。要从实验现象中获得结论, 而结论往往同实验目的相呼应。如果实验目的不够明朗,那么应 加入自己对该实验的理解,尽量利用课本中规范的语言来回答。
2.提出假设:提出初步假定,并对可见现象提出一种 可检测的解释,具体为:
提出假设 寻找证据不 符符 合合 事事 实实假假设设成不立成立
例如,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的测交实验假 设是:“F1(Dd)产生配子时,产生含有基因D和基因d的 两种配子,并且它们的数目相等”。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18 实验与探究-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专题提分攻略(原卷版)

专题18实验与探究一、基础知识必备1.验证性实验题型特点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预料之中”的,因此结果和结论只有一种情况。
结果即由所学知识或实验原理推出的现象,结论即实验目的。
如“验证CO2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的实验,实验结果为对照组叶片遇碘变蓝;实验组叶片遇碘不变蓝。
结论为CO2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2.探究性实验题型特点探究性实验是对未知的生物学现象进行探索,因此预期的结果及结论是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其书写格式一般为“如果……则……”。
如“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结果和结论会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果相同时间内,在光下的一组比在黑暗中的萌发数多,则光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如果在光下的一组比在黑暗中的萌发数少,则光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如果两组的萌发数相同,则光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3.评价类实验题型特点此种题型突出“评价”实验,所以题干实验目的明确,围绕实验目的已设计好实验,但由于实验设计中存在某些不足(如变量设计不合理或未设计、没有强调等同和适宜即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结果检验不合理、原理使用不当等),导致实验结果不能说明实验结论。
【方法突破】1.不同变量的控制特征因为自变量是人为改变的变量,故必须可以操纵——即具有可操作性。
而因变量需要能够进行观察、记录与测量,以明确实验结果——即具有可检测性;如果实验允许无关变量的存在,就会使自变量成为非单一影响因变量的因素,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必然性就会被打破,故实验中必须排除(消除或抵消)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即无关变量具有可控制性,以避免额外变量的干扰。
2.准确描述实验操作步骤的“三步曲”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1)预测结果:“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例如对“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这个实验进行结果预测时,有以下3种可能:①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Fe3+的催化效率;②Fe3+的催化效率高于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③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与Fe3+的催化效率基本相同。
2024年新高考版生物1_28-专题二十八 实验与探究 (2)

蝗虫精母细胞
死细胞
低温诱导植物 细胞染色体数 目的变化
洋葱根尖分生 区组织细胞
死细胞
❻ 染色体 存在状态
❼ 甲紫溶液 或醋酸洋红
液
观察:先低倍 镜,再高倍镜
染色体形态、 位置和数目
染色体数目
注:需用显微镜观察的还有“脂肪的检测和观察”“探究培养液中酵母 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易混易错 (1)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 中,应注意观察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长方形的细胞可能是根尖的 伸长区或成熟区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2)“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 验中,所选的材料可以是动物的精巢或植物的雄蕊,而不宜选用动物的卵 巢或植物的雌蕊(一般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更容易观察到减数 分裂过程中的细胞)。
考点训练(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观察指标是滤纸条上色素带的颜 色、次序和宽窄。 ( )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过程中,在待测液中先加NaOH溶液,再加 CuSO4溶液。 ( ) 3.NaOH与CuSO4配合使用在还原糖和蛋白质检测实验中作用不同。 () 4.用洋葱鳞片叶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 ) 5.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时,以多种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作为层析液。
①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考虑直径),看到的细胞数目:m÷(400÷100)=m/4。
②若视野中细胞均匀分布(考虑面积),看到的细胞数目:m÷(400÷100)2= m/16。
3)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无螺纹)越短,物镜(有螺纹)越长,物镜的镜头与玻 片的距离越近,视野越暗,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体积越大。
考点三 调查类实验 一、调查类实验的一般操作流程
二、教材中常见实验
近五年高考生物试题类编之生物实验 实习与研究性学习 人教版

近五年高考生物试题类编之生物实验实习与研究性学习人教版一、命题展望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实验是中学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分析,对实验能力进行考查是重点。
在高考中实验试题多以选择题、识图作图题,分析综合题、实验设计题的形式出现,探究性实验设计题几乎已是近年各地高考的一道压轴大题,且占分叫高。
用以考查学生关于生物科学的综合能力,全面体现科学素养。
今后高考生物学实验题的命题趋向,从能力方面讲有以下三个特点:1.继续注重考查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实验的原理、过程、现象和结果,能运用恰当的生物学术语阐述生物学现象、原理和方法。
2.创设新情景,联系生产实际,利用图、表、曲线和数据等表达形式,考查学生掌握生物学实验的情况。
3.培养创新能力,考查学生科学思维的过程,涉及实验的思路和实验设计等内容的开放性实验题将会加强。
从涉及的实验类型情况来看,今后高考生物学实验题的命题趋向,有以下三个特点:1.以简易性实验为主由于中学实验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训练,而不是让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加上中学实验设备又普遍较为简易的客观因素,所以命题中一般只会2.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鉴于中学生实际研究能力很低的状况,命题中一般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3.以植物生理实验和环保类实验为主序号类别所考次数分值累计设计侧重点1 植物生理类 4 36 过程2 动物生理类 4 10 过程3 微生物类 1 10 过程4 环保类 2 24 过程从上表不难发现,植物生理类实验是设计题中的重点类型,这主要与植物易于培养和进行实验有一定关系。
对动物生理类实验和微生物类实验来说,由于学生有关动物、微生物培养的知识较贫乏,虽然该类实验比较难做,一般认为命题人对此会有所顾忌,不会将起当作重点类型来命题,但是近年高考上海卷、广东卷、江苏卷和全国理综卷都有以次作为命题类型。
环保类设计题虽近年来所考较少,但在当今社会将环境保护当作热点问题的形势下,该类设计题无疑是一个潜在的重点题型,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生物)高三生物常考的探究实验内容

高三生物常考的探究实验内容一、探究实验的分类(一)植物光合、呼吸实验(二)酶有关实验(三)生物调节类实验(植物激素实验、动物神经调节实验、动物激素调节实验)(四)细胞分裂实验(五)遗传实验(六)生态实验(七)调查类实验二、各类探究实验解题技巧及例题※(一)植物光合、呼吸实验●只探究植物呼吸作用,要排除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措施:______________。
●探究光照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要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植物材料。
●探究种子呼吸要排除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合成,要排除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措施:______。
1.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1)表示方法呼吸速率:常用黑暗环境中一定时间内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或有机物减少量表示。
净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表示。
真正光合速率:常用一定时间内O2产生量或CO2固定量或有机物产生量表示。
(2)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见右图)(3)以净光合速率的大小来判断植物能否正常生长(自然状态下以一天24小时为单位)净光合速率大于0时,植物因积累有机物而正常生长。
净光合速率等于0时,植物因无有机物积累不能生长。
净光合速率小于0时,长时间处于此种状态下植物将死亡。
例题1.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15℃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倍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实验装置(1)实验装置装置3的作用:物理误差的校正,使实验结果精确。
(2)实验原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使瓶内气压变化,可通过液滴的右移、左移或不动来呈现。
高三生物复习 第49讲 探究性实验

第七部分实验与研究性学习第49讲探究性实验一、考点内容全解(一)本讲的考点是什么?在高校招生的考试中,一般不会考查学生独立完成全程性探究实验的各个方面,适于考查的实验内容主要有:作出假设、制定计划、预测结果、分析结论、进行评价等。
1.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现象是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
这就要求能联系生物学科的有关基本理论,分析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能联系生物学科相关知识来解释某一实验现象。
2.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用规范、科学的实验报告格式书写实验报告,以便于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加工处理,以便于保存和查阅原始实验数据,以便于实验者通过分析来选择最佳的实验方法或实验条件来完成实验。
3.实验设计的评价及其完善在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案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实验可能产生的干扰因素,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案来排除干扰条件,通常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及取实验数据平均值方法来研究某些规律,以便更容易发现和平衡实验的误差,提高实验的科学性。
4.实验步骤、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可概括为:明确实验目的→弄清实验的原理及相关的知识点→确立完成实验的关键条件→考虑每一材料用具可能的作用→设计实验方案(①实验步骤或实验装置图;②观察记录实验结果;③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二)考点例析[例1]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邻近的两对脊神经根(一对脊神经根包含一个背根和一个腹根,见图)。
分别电刺激每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与腹根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
然后进行下列实验:甲:在第一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背根向中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
乙:在第二对脊神经根的腹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腹根向中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电刺激腹根外周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
试分析回答:(1)根据实验甲判断背根的功能是①,因为(2)根据实验乙判断腹根的功能是②,因为[解析]这是一道颇有“争议”的题目,不少师生认为“超纲”,笔者却不这样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 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 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 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 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 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 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 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高中 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 核心任务。
❖ (3)根据探究的方法分类:
❖ 观察、调查、文献研究、进一步探究、模拟、 实验、技术设计、 形式设计。
❖4.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 实验、定性实验、 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 ❖ 观察 、调查 、五点取样法
标志重捕法(捉放法): ❖ 过滤: ❖ 差速离心法: ❖ 收集和分析资料: ` ❖ 测量和计算: ❖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 ❖ 切片、装片、涂片:
❖ (4)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从各种学科领 域或现实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 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以获取知识和技能、培 养探究能力、获取情感体验为目的学习方式。
❖
❖ 它们共同包含以下几方面:
(1)探究:仔细观察某一事物,获取有关的知识。 ❖ (2)探究活动:做观察,提出问题;查阅书刊和其它
信息源,设置调查和研究方案,运用各种手段分析和解 释数据,提出答案,分析检测和交流。 ❖ (3)探究方式:研究型探究、调查、观察、文献研究、 实验、模拟实验。
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 (4)确认变量; ❖ (5)作出假设和预期;
❖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
❖ 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一种有目标、有方法、有过程的学 习方式。
❖2.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和作用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参与能
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能力。 ❖(3)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 能力目标: ❖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
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 图等技能。 ❖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
究性学习是能够帮助别人掌握科学概念、 获取科学探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对科学探 究的理解和各种亲身经历。
❖ (2)上海市教学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 究所陆教授认为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学 习的过程,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 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
❖ (3)探究性学习亦称发现式学习,是指人 们通过对自然、社会现象或文字材料的观察、 阅读、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形成解释,并 对这种解释进行交流、检测和评价的过程。
阐明观点; ❖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
的结论进行辩护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三.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性学习 的实施
❖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目标、类型和方法 ❖ (略 ❖ (四)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 (五)例析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类型
❖3.探究性学习的类型
❖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探究性学习可以分成不同 的类型。
❖ (1) 按照研究问题的范围大小不同:
❖ 可分为基于问题的探究性学习和基于专题研 究的探究性学习。
❖ (2)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师的指导程度和学生探 究能力的水平层次:
❖ 探究性学习可分成引导探究、合作探究、自 主探究三种学习水平层次。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含实验) 教学探讨
2008年7月
❖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效 促进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改革的目 标之一。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 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
❖
❖ 《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 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课 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 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
❖ 《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 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 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 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 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探究性学习的作用:
❖ (1)可以把现实世界带入教室,融入学生的生活:
❖ (2)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做到 “做中学”而不是“背中学”:
❖ (3)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
❖ (4)可以鼓励学生在多个领域里进行学习:
❖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目标、类型和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 1.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 2.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 3.探究性学习的类型 ❖ 4.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 5.探究性学习的作用: ❖ 6.如何正确认识探究性学习
❖ 1.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 具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 (1)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认为探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 《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 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 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 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 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 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 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二.新课程具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