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自顶而下顺序结构》教案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0课《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0课《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0课《顺序结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信息技术全册中关于VB 编程基础结构的重要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顺序结构,让学生理解程序执行的基本流程,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程序结构奠定基础。

顺序结构是程序设计中最基本的结构,它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是学生理解编程逻辑的重要起点。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对VB 编程环境有了一定的熟悉度,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编程概念和操作。

他们对程序的执行过程有一定的好奇心,渴望深入了解程序是如何运行的。

然而,对于顺序结构的具体概念和应用可能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来加深理解。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顺序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在VB 程序中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简单程序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能够分析程序的执行顺序,理解代码的先后关系。

学会运用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编程习惯。

增强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顺序结构的概念和执行流程。

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简单程序。

(二)教学难点理解代码的先后执行顺序对程序结果的影响。

运用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展示一个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示例,如计算两个数的和并输出结果。

提问学生:“这个程序是如何执行的?代码的执行顺序是怎样的?”引出本课主题。

(二)新授内容(30 分钟)顺序结构介绍(10 分钟)讲解顺序结构的概念和特点,强调代码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执行。

分析顺序结构程序的执行流程,通过流程图等方式进行直观展示。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顺序结构,如做饭的步骤等,帮助学生理解顺序结构的普遍性。

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程序(20 分钟)演示在VB 中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简单程序的方法,如变量的定义、赋值和输出。

以具体的问题为例,如计算圆的面积、求两个数的最大值等,引导学生运用顺序结构解决问题。

让学生动手实践,编写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教师巡视指导。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教学设计一、自顶向下方法1.1 概述自顶向下方法(Top-down approach)是指从应用层开始,沿着协议层次结构向下逐层分解,直到物理层,以便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通过自顶向下的方法,可以将复杂的计算机网络问题分解为简单的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

1.2 优点自顶向下方法的优点如下:•简单易懂:自顶向下的方法可以将复杂的网络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问题,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效率高:自顶向下的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快速地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实用性强:自顶向下的方法体现了计算机网络实际应用的需求和实现方法,能够满足学习者对计算机网络应用方面的需求。

1.3 缺点自顶向下方法的缺点如下:•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底层原理:由于自顶向下的方法是从应用层开始的,因此无法充分了解底层原理和机制,有时会出现理解偏差;•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要求较高:自顶向下的方法对理论知识和抽象概念的理解要求较高,有些学习者可能会因为理解难度而放弃。

二、Internet特色教学设计2.1 概述Internet特色教学设计是指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利用网络资源和服务,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和途径。

Internet特色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方法。

2.2 设计原则Internet特色教学设计的原则如下:•适应学生的需求:要及时抓住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在给定的范围内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服务:要利用好网络资源和服务,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和途径;•注重实践操作: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2.3 设计内容Internet特色教学设计的内容如下:•教学平台和工具: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和工具,如网络课堂、视频教学、在线测试等;•活动设计:要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实践和创新的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编程实践、项目设计等;•教学材料和资源:要提供优质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如电子教材、网络课件、电子书籍等。

人教(蒙教版)九年级全册信息技术1.2.1顺序结构教案

人教(蒙教版)九年级全册信息技术1.2.1顺序结构教案
8. 教学资源库:建立一个教学资源库,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课件、习题等。这些资源将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准备。
9. 教学指导书: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指导书,如编程指导书、学习指南等。这些指导书将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
10. 教学反馈: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反馈,如学生反馈、教学评估等。这些反馈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1)编程基础:《编程基础入门》
(2)顺序结构:《顺序结构编程》
(3)算法与数据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
(4)编程实践:《编程实践》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通过编程平台进行编程实践,如Codeforces、LeetCode等。
(2)参与编程社区,如GitHub、Stack Overflow等,与其他编程爱好者交流学习。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顺序结构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程序执行的顺序,掌握程序的逻辑结构。
2. 顺序结构的语法和执行过程:掌握顺序结构的语法规则,理解程序执行的步骤。
3. 顺序结构的应用实例和编程练习:能够运用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编写简单的程序。
难点:
1. 程序执行的逻辑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程序的执行顺序和逻辑结构可能比较困难。
(7)关注编程领域的最新动态,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了解编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七、板书设计
① 顺序结构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程序执行的顺序,程序的逻辑结构。
② 顺序结构的语法和执行过程:语法规则,程序执行的步骤。
③ 顺序结构的应用实例和编程练习:实际问题解决,简单程序编写。
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采用生动的图片、图表、动画等形式,将顺序结构的概念和实例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编程游戏或挑战,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顺序结构的编程方法。通过这些艺术性和趣味性的板书设计,学生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人教版信息技术九年级全册教案:2.10顺序结构

人教版信息技术九年级全册教案:2.10顺序结构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顺序结构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顺序结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顺序结构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与顺序结构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课程平台:信息技术教学平台,提供在线课程、作业提交等功能。
3.信息化资源:电子教材、教学课件、编程案例、网络资源(如编程社区、在线教程等)。
4.教学手段:讲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项目驱动学习等。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顺序结构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缺乏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能缺乏主动沟通和协作的意识,需要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针对以上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编程软件(如Python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尝试和探索。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表现出较高的兴趣,特别是编程部分,认为能够通过编程解决问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抽象概念,但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可能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指导。学习风格方面,学生更倾向于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喜欢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顺序结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第五课顺序结构(2)课程类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利用代码实现算法的第一课,通过完成“海伦公式求三角形面积”的程序设计,了解变量、常量、数据类型、赋值语句等概念。

【学习者分析】学生上节课已经对“利用海伦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进行分析,并画出了流程图。

并且完成了程序的界面设计。

这节课将要引导学生由流程图推导出代码的编写,从而熟悉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顺序结构、常量、变量、表达式、函数、赋值语句等基本概念。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海伦公式求三角形面积”的程序设计,学会顺序结构的设计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养成规范的程序设计的习惯【教学重点】顺序结构的执行过程;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和表达式、常用函数、赋值语句。

【教学难点】数据类型的转换;赋值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过程】代码推导【师】把水、面粉、鸡蛋做成面包需要者三个步骤,那每个步骤分别需要什么容器?【生】……【师】上节课我们画了流程图来表示海伦公式计算过程,在计算过程中涉及的数据也需要“容器”来存放,这里面涉及到几个数据呢?【生】5个,分别是a、b、c、p、s【师】正如装水可以用水壶,装面粉可以用碗,装数据的“容器”也有不同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常量和变量。

常量就相当于一个房子住着永久居民,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始终不会改变,例如:圆周率;而变量就相当于出租屋,里面存放的值是可以改变的。

而我们输入的三角形三边可以有不同的值,所以这里应该定义为常量还是变量呢?【生】变量【师】变量有很多种类型,如数值型。

首先整数和长整数,这两种类型都是表示整数,长整数的取值范围比整数大,如果只是计算万位以内的数只要定义为整数就行了。

下面哪些项目可以定义为整数?有整数就有小数,小数用单精度实数和双精度实数表示,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取值范围的不同,single的取值范围是6~7位有效数值,double的取值范围是14~15位,如果只是要表示下表中体重、身高等项目就可以定义为single,可以节约存储空间。

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第五课顺序结构
课程类型:新授课【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五课,这节课是学生正式接触算法设计与实现的第一课。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顺序结构,然后通过完成“海伦公式求三角形面积”的程序设计,学会顺序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

【学习者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算法与流程图”的学习,了解了算法和算法的表示,认识常用的流程图图形及用法,学会流程图的绘制。

通过第二单元的前两课,认识了VB的部分控件,以及了解了对象、属性、事件等概念。

这节课学生要进一步学习用算法流程图分析实际问题,用VB软件进行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微信朋友圈发送文字的过程分析,理解顺序结构的基本特点2、理解顺序结构、常量、变量、表达式、函数、赋值语句等基本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海伦公式求三角形面积”的程序设计,学会顺序结构的设计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养成规范的程序设计的习惯
【教学重点】
顺序结构的执行过程;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和表达式、常用函数、赋值语句。

【教学难点】
数据类型的转换;赋值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过程】。

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课件

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课件

05
上机实验
上机实验的目的
掌握顺序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理解程序运行的基本流程和逻辑
学会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机实验的内容
1
设计一个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实现输入两个 数,计算并输出它们的和
2
编写一个顺序结构程序,实现输入一个字符串 ,统计并输出其中字母的数量
3
编写一个顺序结构程序,实现输入一个整数, 判断其正负性并输出结果
统设置等。
常用办公软件
文字处理软件
介绍Word、WPS等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如文本编辑、排版、插入图片等。
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表格软件
介绍Excel、WPS表格等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如创建表格、计算数据、图表 制作等。
多媒体制作软件
介绍PowerPoint、WPS演示等多媒体制作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如制作幻灯片、添加 动画效果等。
重点难点解析
• 本课件的重点和难点是自定义函数和循环结构的运用。自定义函数是 编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自定义函数可以将一些复杂的程序模块 化,方便后续的调用和修改。循环结构则可以简化一些重复性高的代 码,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可读性。学生需要在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学习 和实践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程的技巧和思维方式。
助设计、电子商务等。
计算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01
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和主要功能,如进程管理、内存管
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等。
常见操作系统
02
讲解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如Windows、Linux、Mac OS等
,并比较其特点和使用范围。
操作系统的使用

人教版信息技术九年第10课《顺序结构》

人教版信息技术九年第10课《顺序结构》

允许 x←x+1 不允许 x+1←x
例2.请设计求半径为r的圆面积的算法.
解:算法步骤如下: 解:算法步骤如下: 开始 输入、输出 框:表示一 个算法输入 和输出的信 息,可用在 算法中任何 需要输入、 输出的位置.
S1 S ←π×r2; S2 输出S.
S1 输入r. S2 S ←π×r2; S3 输出S.
语句A
语句B
3.画顺序结构程序框图时注意事项 (1)在程序框图中,开始框和结束框不可少; (2)在算法过程中,第一步输入语句(或赋值) 是必不可少的; (3)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 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 步骤.
语句A 语句B
左图中,语句A和语句B是依次执 行的,只有在执行完语句A指定的 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语句B所指 定的操作.
S1 p←x; S2 x←y; S3 y←p;
数学应用
例.已知两个单元分别存放了变量x和y,试交换这两 个变量的值. 算法(代
解:典型错误:
流程图(图形形式) 数形式) 解:算法步骤如下: 开始 S1 p←x; S2 x←y; S3 y←p;
p←x x←y y ←p 结束Βιβλιοθήκη S1 x←y; S2 y←x;
作业:金榜直通
第三课时
除10题外
S1 取a 3, b 4 ; 1 S2 计算 S ab ; S3 输出S. 2
整个程序框图有什么特点?
a
3, b
4
ab 2
S
建构数学
1. 顺序结构 : 像上面这种算法是依次进行多个 处理的结构称为顺序结构. 2.顺序结构的流程图的一般形式 顺序结构是最简单、 最基本的算法结构,语句与 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 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 是由若干个处理步骤组成 的,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 不开的基本结构.

《顺序结构》信息技术ppt课件

《顺序结构》信息技术ppt课件

b=2
b=a a=b 输出a,b 结束
说出下列算法执行后的结果:
a←5 b←3 c←2 d←(a+b)*(a-b)/c 输出d
a←1 a←a+2 b←a-2 y←a*a-2*a*b+b*b 输出b
已知:变量a的值为1,变量b的值为2,要求将 这两个变量的值互换后输出。 开始 a=1
b=2 c=a a=b
流程图:
b=c
输出a,b 结束
三个常用函数
1)sqr(x)
2)abs(x) 3)int(x)
算术平方根
绝对值 取整函数
作业:
1、输入任意一个三位正整数m,输出它的算 术平方根。 2、输入任意一个三位正整数n,输出这个三 位数各位数字之和total。
用顺序模式是否能解决各种问题?
按照自顶而下的顺序按照自顶而下的顺序执行完一个步骤后顺次执行下一个步骤没有分支没有重复把每个步骤执行一次个步骤执行一次
算法的三种执行流程
(三种基本结构)
三种执行流程
算法中各个处理步骤的执行次序和模式
◆顺序模式(顺序结构) ◆选择模式(分支结构) ◆重复模式(循环结构)
一、顺序模式
(顺序结构)
顺序模式(顺序结构):
步骤1
输入nΒιβλιοθήκη 步骤2m=n*n输出m
步骤3
特点:按照自顶而下的顺序,执行完一个步骤后, 顺次执行下一个步骤,没有分支,没有重复,把每 个步骤执行一次。
问题1:输入两个数,输出它们的和与差。
问题2:已知y=2x2+3x+1,求y,x通过键盘输入。
流程图:
开始 a=1
说出该流程图执行后的结果: 结果: 1,1

人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案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理解程序设计的顺序结构基本思想、掌握顺序结构语句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算法分析问题、能够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结构化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便捷性,明确结构化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尝试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程序设计的顺序结构基本思想教学难点:1、顺序结构实现语句的格式和功能2、编写简单的程序的过程3、变量的特点教学策略1、在上课前,我故意引入一般人对程序的看法,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勾起学生探索新鲜事物欲望。

为拉近程序与生活的距离,举例说明生活中程序与生活的关系。

2、以任务驱动展开教学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形式展开,一起体验程序设计的过程.。

学生从游戏中分析算法,本课设置了三个算法思路让学生分析。

1、顺序结构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依照人的正常逻辑,必有学生想到直接互抛法来交换两个球的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算法,引出程序。

由于算法1不是满足要求的算法,因此我先引出程序,再分析程序设计的过程。

算法1是一个铺垫。

这其中也涉及到顺序结构程序的语句描述。

2、顺序结构的第二次亲密接触这是本课学生必须掌握的程序,因此让学生分析算法的同时,能够模仿算法1编写出算法2的程序。

3、顺序结构的第三次亲密接触算法3是本节课的扩展知识,重在培养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思维方式,理解程序运行过程中变量值的变化,培养学生具有算法分析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课件

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课件

《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课件》xx年xx月xx日•引言•顺序结构概述•顺序结构的基本语法•顺序结构案例分析目•练习与思考•总结与回顾录01引言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顺序结构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九年级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课程背景学习目标能够使用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九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掌握顺序结构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好教学案例和教学工具学生准备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编程语言基础知识学习准备02顺序结构概述顺序结构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程序结构,它是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自上而下一条条执行指令的结构形式。

在顺序结构中,程序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执行,前面的指令先执行,后面的指令后执行,没有任何条件或循环。

简单易懂顺序结构程序直观、简单易懂,容易编写和理解。

结构清晰顺序结构程序的代码自上而下依次执行,结构清晰,易于维护和调试。

不适合处理复杂问题由于顺序结构程序是线性执行的,对于一些复杂的、需要多步骤处理的问题,顺序结构程序可能会变得非常庞大和难以维护。

1顺序结构的应用场景23计算器的加减乘除运算可以通过顺序结构实现。

简单的计算器程序例如,从文件中读取数据或向文件中写入数据,可以通过顺序结构实现。

数据输入输出例如,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按钮点击事件的处理可以通过顺序结构实现。

简单的界面交互03顺序结构的基本语法总结词赋值语句是顺序结构中的基本语句之一,用于将右侧的值赋给左侧的变量。

详细描述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是“变量 = 值”。

例如,“a = 10”是将10这个值赋给变量a。

赋值语句总结词输入输出语句是顺序结构中用于与用户交互的语句。

详细描述输入语句一般格式是“input(变量)”,用于从用户处接收输入的数据并赋值给指定的变量。

输出语句一般格式是“print(表达式)”,用于将表达式的值输出到屏幕上。

输入输出语句总结词顺序结构流程控制语句包括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用于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ppt课件 九年级信息技术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ppt课件 九年级信息技术

– (4) 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 输出就是算法实施后得到的结果,显然,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没有意义 的。
– (5) 可行性。
– 算法的每一步都必须是可行的,也就是说,是能够由计算机执行的。
• 3.1.3 算法的描述 • 1.用自然语言描述
– 自然语言就是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前面的 算法就是用自然语言表示的。 – 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通俗易懂。但是,自 然语言表示的含义往往不太严格,要根据上 计算机该用何种形式 下文才能判断它的正确含义。另外,用自然 来描述问题更为简洁、 语言描述分支和循环不很方便。 明了? – 因此,除对简单的问题使用以外,一般不用 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 2.用流程图描述 • 传统的流程图由图3-1所示的几种基本元 素组成。
– 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形象直观,简单方便。 – 例如,前面的算法用流程图可表示为如图32所示。
起止框
输入 /输出框
பைடு நூலகம்
处理框
判断框
流程线
图3-1 流程图基本元素
开始 0= > s 1= > i
– 顺序结构 – 分支结构 – 循环结构
• 用这些基本结构按一定的规律组成一个算法,这样的算法 称为结构化算法。按照结构化算法编写的程序称为结构 化程序。 • 为了设计结构化算法,1973年,美国学者I.Nassi和
操作 A 操作 B
条件 p 成立 操作 A 不成立 操作 B
当条件 p成立 操作 A 当型循环
– (2) 循环结构控制语句:
• do…while() , for()… , while()… , break , continue
– (3) 其他控制语句:
• goto,return
2.函数调用语句

信息技术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10课顺序结构教案

信息技术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10课顺序结构教案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顺序结构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实践任务,体验顺序结构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顺序结构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 控制流程:使用顺序结构可以控制程序的流程,例如,根据条件进行选择或循环操作。
4. 顺序结构的编程实现
在编程中,可以使用各种编程语言来实现顺序结构。例如,在Python中,可以使用print()函数来打印输出,使用for循环和while循环来实现循环结构。
5. 顺序结构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顺序结构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学生对顺序结构的执行过程的掌握程度
- 学生对顺序结构的应用的掌握程度
- 学生对顺序结构的编程实现的掌握程度
- 学生对顺序结构的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
八、教学资源
1. 教材:信息技术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10课
2. 辅助材料:与顺序结构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 实验器材:计算机、编程软件等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实验器材包括计算机、编程软件、以及相关的硬件设备。在实验前,对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顺序结构》教案

《顺序结构》教案

《顺序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顺序结构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顺序结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顺序结构的编程实现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顺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2. 顺序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3. 顺序结构的编程实现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顺序结构的概念、应用和编程实现。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顺序结构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顺序结构解决问题。

3. 编程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编写程序,巩固顺序结构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展示顺序结构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2. 编程环境:为学生提供编程实践的平台。

3. 案例素材:提供实际问题,供学生分析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出顺序结构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顺序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顺序结构解决问题。

4. 编程实践:让学生动手编写程序,巩固顺序结构的应用。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出拓展思考问题。

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顺序结构的知识。

2. 分析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尝试用顺序结构解决。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顺序结构的掌握程度。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顺序结构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编程实践表现:评估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运用顺序结构的能力。

十、教学拓展:1. 顺序结构在复杂程序中的应用。

2. 顺序结构与其他程序结构的关系和转换。

3. 顺序结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六、教学案例与实践:1. 案例一:计算器程序设计目标: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器,能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步骤:1. 输入数值和运算符。

2. 根据运算符进行相应的计算。

3. 输出计算结果。

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九年级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学科:信息技术年级:九年级主题:顺序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顺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顺序结构的编写方法和原则;3.能够借助顺序结构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1.了解顺序结构的特点以及与其他结构的区别;2.能够正确编写顺序结构程序;3.能够灵活运用顺序结构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讲义和教材;2.计算机和编程软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老师通过提问或简单实例引起学生对顺序结构的兴趣,例如:“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样的顺序结构?”。

2.老师简单介绍顺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二、探究(20分钟)1.老师与学生一起观察和分析简单的现象和问题,例如:“在电脑上打开一个程序发生了什么?”。

2.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程序片段,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顺序结构的编写方法和原则。

三、讲解(20分钟)1.老师结合实例详细讲解顺序结构的编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2.老师讲解一些编程语言的语法和关键字,例如“首先”、“然后”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顺序结构的表达方式。

四、实践(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根据老师提供的题目或问题,编写一个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程序,并互相评价优缺点,并进行改进。

五、归纳总结(10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点,总结顺序结构的定义、特点和编写方法。

2.老师提问或让学生讲述顺序结构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场景。

六、拓展延伸(15分钟)1.老师提供一些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顺序结构解决问题。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尝试解决复杂问题,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

七、巩固练习(10分钟)1.老师布置练习作业,要求学生编写一个包含顺序结构的程序解决一个具体问题。

2.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并交给老师批改。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们能够了解顺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掌握顺序结构的编写方法和原则,并能够灵活运用顺序结构解决问题。

此外,通过探究活动和实践练习,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10课《顺序结构》ppt课件3 九年级信息技术

第10课《顺序结构》ppt课件3 九年级信息技术

辨析练习
1. 流程图的判断框,有一个入口和n个出口,则n的 值为( B ) (A)1 (B) 2 (C) 3 (D) 4 2. 下列图形符号表示输入输出框的是( B ) (A)矩形框 (B) 平行四边形框 (C) 圆角矩形框 (D) 菱形框 D ) 3.表示“根据给定条件判断”的图形符号框的( (A)矩形框 (B) 平行四边形框 (C) 圆角矩形框 (D) 菱形框
开始 输入n i=2

用程序框图来表示算法,有 三种不同的基本逻辑结构: 顺序结构
求n除以i的余数r i=i+1
i>n-1或r=0?
是 否 否
循环结构
r=0?

条件结构
n是质数
n不是质数
结束
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尽管不同的算法千差万别,但它们都 是由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构成的,这三种 逻辑结构就是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 环结构. 下面主要介绍这三种结构中的顺序结 构和条件结构.
n是质数
输入输出框
终端框
(2)基本的程序框和它们各自表示的功能如下:
图形符号 名称 终端框 (起止框) 输入、输 出框 处理框 (执行框) 判断框 流程线 连接点 功能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 和结束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 输出的信息 赋值、计算
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 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 “Y”;不成立时标明“否” 或“N”.
连接程序框
连接程序框图的两部分
• 程序框图需注意: • (1)程序框图和自然语言写的算法步骤都是 算法的表现形式 • (2)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 (3)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 序书写 • (4)一个完整的程序框图一定是以起止框 开始,以起止框结束 • (5)流程线是带有箭头的线,大多数框图 只有一条流程线进入,一条流程线流出,但 是判断框一定是两条流程线流出

《自顶而下,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自顶而下,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自顶而下,顺序结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华中科大课标版《信息技术》八年级第二课的内容,是计算思维中程序设计模块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程序设计的编制流程,能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简单算法,为本课的内容做好了铺垫。

本课将从典型的顺序结构程序案例入手,认识python,让学生了解顺序结构,并从实践中去体会四种数据类型(本课着重理解整型int和浮点型float)的区别和实际用途。

让学生根据顺序结构实例分析问题、描述算法,最后编写和调试程序,体验编程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为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打下认知基础。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在逐步加强,可以通过启发对问题做出分析和判断。

经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分析问题,并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但对于程序的建立、运行和调试过程,细节之中极容易出错,可能会有许多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纠错能力参差不齐,影响课堂效果。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编程实例的分析,理解顺序结构的基本特点。

2,理解顺序结构、常量、变量、表达式、赋值语句等基本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的任务情境,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感知、理解原理、探究实践、启发创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促进学生养成相互协作的精神,体验成功,分享快乐。

2,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

3,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顺序结构编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命令语句的使用。

教学难点:命令语句的书写格式、数据类型的区别与用法。

五、教学方法教法: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和“项目式学习”教学方法。

学法: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学习方法。

六、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准备教学环境:计算机教室、广播系统。

教学准备:由于本课操作性强,所以提前利用一节课进行预习,主要是让学生巩固流程图的绘制、熟悉python程序。

鄂教版信息技术九下第3课《自顶而下顺序结构》word教案

鄂教版信息技术九下第3课《自顶而下顺序结构》word教案

鄂教版信息技术九下第3课《自顶而下顺序结构hvord教案- •数据输岀顺序结构概念:c 语言本身不提供输入输岀语句,但能够通过调用标准库函数提供的输入和输出函数来实 现。

1、 printf :标准输出函数作用是在终端设备上按指左格式进行输出。

格式:printf (格式操纵,输出项表);printf ("a=%d.b=%d“,a, b);格式操纵的作用:a 、 为各输出项提供格式转换说明作用是将要输出的数据转换为指肚的格式输岀b 、 提供需要原样输出的文字或字符输出项要用逗号隔开,格式描述符要与它们一一对应且匹配main (){ini 1=2518;float a=3.I415;printfC l I=%-l Od,a=%f,a* 10=%e\n ,,,I,a,a* 10);)\n 是C 语言中特泄的转义字符,相当于一个转行符使得屏幕光标或打印机移到期下一 行的开头2、 格式说明以"%”开头,以一个格式字符作为终止,中间能够插入"宽度说明,左对齐符号"一” 前导零符号“0”“等。

A, 格式字符F -一单双精度 E 或e -一指数形式单双精度 S -一输岀字符串中的字符,直到“\0” %—-打印一个% g 一-系统决上%f 或眈格式B, 长度修饰符长整型加L,短整型或无符号短整型加HA 、输岀数据所占的宽度使用%d 、%c ……时系统决左宽度和右对齐,可采纳三种形式操纵输岀宽度:1、 喘与格式字符间插入一个整数假如宽度不够,不阻碍输出:假如宽度太多,数据右对齐,左边补以空格2、 于float, duoble 能够用“整数1.整数2”的形式。

“整数1”指定输出数据总的宽 度“整C -一输出一个字符D 或1一-十进制整型数o-—八进制无符号整型X 或X 十六制无符号整型1;-一无符号十进制整型数2”称为精度。

3、整数2”关于float, double指左小数位的位数,若指定%. 0则不输出小数点和小数部分关于g或G,用于指定输岀的有效数字关于整数,用来指左必须输出的数字个数关于字符串,用来指定最多输出的B、输出数据左对齐在指崔输岀宽度的同时,指定数据左对齐,在宽度前加一个“-”号。

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案

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案

信息技术顺序结构教案
教案一:
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信息技术里超有趣的顺序结构。

你们想啊,就像我们每天早上起床,先穿衣服,再刷牙洗脸,吃早餐去上学,这就是一个有先后顺序的过程。

在信息技术里,顺序结构也是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执行操作。

比如说,我们要让计算机显示出“早上好”这几个字。

那第一步,得告诉计算机我们要做什么,这就像是给它下命令。

然后,计算机就乖乖地按照我们说的去做啦。

再举个例子,我们要计算机先计算 1+2 的结果,再把这个结果乘以 3 。

这也是顺序结构,一步一步来,清清楚楚。

顺序结构是不是很简单呀?就像我们走路,一步一步向前,稳稳当当的。

好啦,现在大家来试试自己设计一些简单的顺序结构的小任务吧,看看谁最厉害!
教案二:
嘿,小伙伴们!咱们又见面啦,今天来一起探索信息技术中的顺序结构哟。

想象一下,我们在玩一个闯关游戏,得一关一关按照顺序通过。

这顺序结构就跟这差不多。

比如说,我们想让计算机先打印出我们的名字,然后再打印出我们的年龄。

这可不难哦,计算机就会乖乖地先做第一步,再做第二步。

又比如说,我们要让计算机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大于 10 ,如果是,就显示“这个数比较大”,不是的话,就显示“这个数不大”。

这也是按照先后顺序来的哟。

顺序结构就像是我们排队买冰淇淋,一个接一个,有条不紊。

大家要记住哦,每一步都要清楚明白地告诉计算机要做什么,不然它会迷糊的。

那现在,大家动动脑筋,自己想一些好玩的顺序结构的小例子,和小伙伴们分享分享。

加油哦!。

人教(蒙教版)九年级全册信息技术1.2.1顺序结构教案

人教(蒙教版)九年级全册信息技术1.2.1顺序结构教案
3.交流:学生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借鉴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例如,学生可以与同学讨论编程问题,分享自己在学习顺序结构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编程能力。
综合评价:
1.课堂表现: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在学习顺序结构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度和表现。通过课堂表现,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进行评价。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顺序结构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度和表现。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
(写300字,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顺序结构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顺序结构的基本原理。
3.行为习惯:九年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好奇心,他们喜欢探索新知识,对计算机编程有较高的兴趣。这种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有利于学生学习顺序结构,激发他们对程序设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4.对课程学习的影响:九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对学习顺序结构会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其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学习顺序结构。最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会影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按时完成作业等。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视频:教师提供一些编程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学习编程技巧和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式:printf(格式控制.输出项表);
printf(”a=%d,b=%d”.a.b);
格式控制的作用:
a、为各输出项提供格式转换说明
作用是将要输出的数据转换为指定的格式输出
b、提供需要原样输出的文字或字符
输出项要用逗号隔开.格式描述符要与它们一一对应且匹配
main()
{intI=2518;
float a=3.1415;
b、输入的数据多于scanf要求输入的数据时.多余时作为下一次输入操作的输入数据
c、格式控制串中插入其它字符
另用printf作提示
int a1,a2,a3;
printf(“Input a1&a2&a3”);
scanf(“%d%d%d”,&a1.&a2.&a3);
三,复合语句.空语句
1“{}”可用作复合语句的开头和结尾.也可称为“语句块”.形为如下“
结果为:+10.-10
D、在输出数据前加前导0
printf(“%06d\n”,15);000015
H、输出的八进制前加0.十六制加0X可在%号和格式字符0和X之间加一个#号
printf(“%#o,%#X\n”,10,10);
012.0Xa
二,数据输入
1、scanf的一般调用形式
scanf(格式控制.输入项表);
4、读入三个整数a、b、c交换a b b c c a
格式控制串的作用是指定输入时的数据转换格式.由“%”开始.其后是格式描述符
输入项为合法的地址表达式
&:求地址运算符号 &a:取变量a的地址
2、scanf格式说明
C----一个六进制
o----八进制 X---十六进制
U----无符号十进制整数
F(1F)----单(双)精度
D或I---十进制整型数 E或e---指数形式单双精度
o---八进制无符号整型 S---输出字符串中的字符.直到“\0”
X或x十六制无符号整型 %---打印一个%
U---无符号十进制整型 g---系统决定%f或%e格式
B,长度修饰符
长整型加L.短整型或无符号短整型加H
A、输出数据所占的宽度
使用%d、%c……时系统决定宽度和右对齐 .可采用三种形式控制输出宽度:
对于g或G.用于指定输出的有效数字
对于整数.用来指定必须输出的数字个数
对于字符串.用来指定最多输出的
B、输出数据左对齐
在指定输出宽度的同时.指定数据左对齐.在宽度前加一个“-”号。
C、使输出的数字总是带有+号或—号可以在%和格式字符间加一个“+”号来实现。
Printf(“%+d,%+d\n”,10,-10);
1、%与格式字符间插入一个整数
如果宽度不够.不影响输出;
如果宽度太多.数据右对齐.左边补以空格
2、于float,duoble可以用“整数1.整数2”的形式。“整数1”指定输出数据总的宽度“整数2”称为精度。
3、“.整数2”
对于float,double指定小数位的位数.若指定%.0则不输出小数点和小数部分
E(1E)----单(双)精度
S---字符串
说明:a、long或double必须加L
b、在格式字符前可用一个整数指定输入数据所占宽度.但不可指定小数位数
c、格式说明个数应与输入项个数相同
3、从键盘输入数据
输入数据时.最后一定要按下回车键.scanf才能接受从键盘输入的数据
a、输入数据数据用间隔符(空格.制表符)隔开。
{语句1;语句2;……;语句n}
一个复合语句在语法上视为一条语句.在语句内.要有执行语句.也可有定义语句.但定义应在执行前。
2、空语句
一个分号也是一条语句.称为“空语句”
例1:交换输出输入的数据
main()
{ int x,y,t;
printf(“enter x&y:\n”);
scanf(“%d%d”,&x,&y);
《推荐》鄂教版信息技术九下第3课《自顶而下顺序结构》教案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数据输出
顺序结构概念:
C语言本身不提供输入输出语句.但可以通过调用标准库函数提供的输入和输出函数来实现。
1、printf:标准输出函数作用是在终端设备上按指定格式进行输出。
printf(“I=%-10d,a=%f,a*10=%e\n”,I,a,a*10);
}
\n是C语言中特定的转义字符.相当于一个转行符使得屏幕光标或打印机移到期下一行的开头
2、格式说明
以“%”开头.以一个格式字符作为结束.中间可以插入“宽度说明.左对齐符号“—”前导零符号“0”“等。
A,格式字符
C---输出一个字符 F---单双精度
x=(int)x;314
x=x/100;3.14
Printf(“x=%f\n”,x);
}
作业:1、将560分钟算成小时和分钟表示 .然后输出
2、输入两个整数:1500和350.求商数和余数进行输出
3、读入三个双精度数.求它们的平均值并保留此平均值小数点后一位数.对小数点 后第二位数进行四舍五入.最后输出结果。
t=x;x=y;y=t;
printf(“x=%d y=%d”,x,y);
}
例2 输入一个三位小数的数对其进行四舍五入保留两位
main()
{double x=3.14159;
printf(“Enetr x”);
scanf(“%lf”,&x);
x=x*100;314.159
x=x+0.5;314.6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